CN111716912A -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6912A
CN111716912A CN202010181383.2A CN202010181383A CN111716912A CN 111716912 A CN111716912 A CN 111716912A CN 202010181383 A CN202010181383 A CN 202010181383A CN 111716912 A CN111716912 A CN 111716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flow path
liquid ejection
liquid
ejec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13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6912B (zh
Inventor
竜田大辉
村山平
铃木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16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6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在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流道部件时液体附着在液体喷出头的连接部上的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喷出单元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流道部件对所述电连接部件在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上拆下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有一种从喷嘴喷出油墨等的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具备喷出液体的头主体部、向头主体部供给液体的流道部件、向头主体部供给各种信号的配线部件。配线部件的连接器和头主体部的连接器连接,且双方的连接器被罩部件所保护。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从头主体部上拆下流道部件时,从该流道部件滴下的液体有可能会附着在头主体部的连接器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4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流道部件对所述电连接部件在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上拆下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其他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件在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上拆下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流道部件与所述喷出头之间。
本发明的其他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在所述流道部件和所述液体喷出头被连接的状态下,无法解除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液体喷出头以及流道部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流道部件后的液体喷出头的剖视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8为电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9为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剖视图。
图10为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剖视图。
图11为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俯视图。
图12为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进行例示的结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将作为液体的例示的油墨向介质12喷出的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虽然介质12典型的为记录纸张,但是树脂薄膜或布帛等的任意材质的记录对象亦可作为介质12而被利用。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在液体喷出装置100中,设置有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容器14。例如,能够在液体喷出装置100上进行拆装的盒、由可挠性的薄膜形成的袋状的油墨袋、或者能够对油墨进行补充的油墨罐可作为液体容器14而被利用。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控制单元20、输送机构22、移动机构24、流道部件25和液体喷出头26。控制单元20包括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存储电路,并对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各个要素进行总括性的控制。控制单元20为,控制部的一个示例。输送机构22在由控制单元20所实施的控制下,沿着Y轴而对介质12进行输送。
移动机构24在由控制单元20所实施的控制下,使流道部件25以及液体喷出头26沿着X轴而进行往复。X轴与介质12被输送的Y轴交叉。例如,X轴和Y轴相互正交。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24具备对流道部件25以及液体喷出头26进行收纳的大致箱型的滑架242、和固定有滑架242的输送带244。另外,也能够采用将多个液体喷出头26和流道部件25搭载于滑架242上的结构、或者将液体容器14与液体喷出头26以及流道部件25一起搭载于滑架242上的结构。
流道部件25为,用于从液体容器14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油墨的结构体。油墨经由例如软管而从液体容器14被供给至流道部件25。另外,在例如液体容器14与流道部件25一起被搭载于滑架242上的结构中,也可以将液体容器14与流道部件25直接连接。在流道部件25中形成有用于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油墨的流道。在液体喷出头26上安装有流道部件25。液体喷出头26喷出从流道部件25被供给的油墨。具体而言,液体喷出头26在由控制单元20所实施的控制下,从多个喷嘴向介质12喷出从液体容器14供给油墨。通过以与由输送机构22所实施的介质12的输送和滑架242的反复性的往复同时进行的方式而使各个液体喷出头26向介质12喷出油墨,从而在介质12的表面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下,将与X-Y平面垂直的轴在下文中标记为Z轴。典型而言,Z轴为铅直线。
图2为,流道部件25以及液体喷出头26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液体喷出头26具备形成有喷嘴的喷嘴面F1、和与喷嘴面F1相反侧的安装面F2。在安装面F2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件U1、第二电连接部件U2和流道部件25。第一电连接部件U1被设置于安装面F2中的Y轴的负方向的区域内,第二电连接部件U2被设置于安装面F2中的Y轴的正方向的区域内。流道部件25被设置于第一电连接部件U1与第二电连接部件U2之间。流道部件25的具体结构将在后文叙述。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电连接部件U1和第二电连接部件U2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电连接部件U”。
电连接部件U为,用于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用于喷出油墨的信号的安装部件。如图3以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电连接部件U具备:配线基板271、筐体部273和第一电连接部C1。配线基板271为,被形成有用于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用于使油墨从喷嘴喷出的各种信号的电气配线的配线基板。第一电连接部C1为,用于将配线基板271和液体喷出头26电连接的凸状的连接器,并且被设置于配线基板271中的液体喷出头26侧的表面上。第一电连接部C1被形成为例如沿着X轴的长条状。
筐体部273为,对配线基板271进行收纳的中空的结构体。具体而言,筐体部273具备底面部71、上表面部72和侧面部73。底面部71为筐体部273中的构成内部空间S的底面的部分,并与液体喷出头26接触。上表面部72为筐体部273中的构成内部空间S的上表面的部分,并且隔着内部空间S而位于与底面部71相反侧。从内部空间S观察时,底面部71位于Z轴的正方向,上表面部72位于Z轴的负方向。上表面部72为,“保护部”的例示。侧面部73为筐体部273中的构成内部空间S的侧面的部分,并将上表面部72和底面部71连结在一起。
如图3以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底面部71具备上表面F3、和与该上表面F3相反的一侧的底面F4。上表面F3为底面部71中的内部空间S侧的面,底面F4为底面部71中的与内部空间S相反的一侧的面。底面部71中的位于Z轴的负方向的面为上表面F3,位于Z轴的正方向的面为底面F4。在底面部71的上表面F3上设置有配线基板271。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通过将第一电连接部C1插入至贯穿底面部71的开口Oa中,从而使第一电连接部C1的顶端从开口Oa露出于筐体部273的外部。底面部71的底面与液体喷出头26接触。
如图3以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上表面部72具备上表面F5、和与该上表面F5相反的一侧的底面F6。上表面F5为上表面部72中的与内部空间S相反的一侧的面,底面F6为内部空间S侧的面。上表面部72中的位于Z轴的负方向的面为上表面F5,位于Z轴的正方向的面为底面F6。
在液体喷出头26的安装面F2上,形成有与第一电连接部C1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部C2。第二电连接部C2为,用于将配线基板271和液体喷出头26电连接的凹状的连接器。在筐体部273的与开口Oa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电连接部C2。第二电连接部C2被形成为例如沿着X轴的长条状。通过将第一电连接部C1插入至第二电连接部C2中,从而使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的端子彼此被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C1朝向Z轴的正方向而被插入至第二电连接部C2中。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电连接部C1从第二电连接部C2向Z轴的负方向拔出,从而从第二电连接部C2上拆下第一电连接部C1。即,Z轴的负方向为,将第一电连接部C1从第二电连接部C2上拆下的方向(以下,称为“拆下方向”)的例示。
如图2以及图3如所例示的那样,滑架242具备保持部41和壁部43。保持部41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头26进行保持的平板状的部件。壁部43为,从保持部41的周缘向Z轴的负方向突出的框状的部件。液体喷出头26被保持在保持部41中的Z轴的负方向的表面上。保持部41和电连接部件U隔着液体喷出头26而位于相互相反的一侧。在保持部41中,以使液体喷出头26的喷嘴N露出的方式形成有开口Ob。液体喷出头26和电连接部件U被固定于保持部41上。
以下,对用于将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固定在保持部41上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在各个电连接部件U的筐体部273上,设置有沿着Z轴而贯穿该筐体部273的第一贯穿孔Ha1以及第二贯穿孔Ha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孔Ha1和第二贯穿孔Ha2隔着筐体部273的内部空间S而被形成在相互相反的一侧。例如,在从内部空间S观察时,在X轴的负方向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Ha1,在X轴的正方向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Ha2。在第一贯穿孔Ha1与第二贯穿孔Ha2之间,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C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贯穿孔Ha1、第二贯穿孔Ha2和第一电连接部C1沿着X轴而并列。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贯穿孔Ha1和第二贯穿孔Ha2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贯穿孔Ha”。
在液体喷出头26中,设置有沿着Z轴而贯穿该液体喷出头26的第一安装孔Hb1以及第二安装孔Hb2。具体而言,在与第一贯穿孔Ha1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Hb1,在与第二贯穿孔Ha2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Hb2。第一安装孔Hb1和第二安装孔Hb2隔着第二电连接部C2而位于相互相反的一侧。即,第二电连接部C2位于第一安装孔Hb1与第二安装孔Hb2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Hb1、第二安装孔Hb2和第二电连接部C2沿着X轴而并列。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安装孔Hb1和第二安装孔Hb2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安装孔Hb”。
在保持部41中,设置有作为有底孔的第一孔部Hc1以及第二孔部Hc2。具体而言,在与第一贯穿孔Ha1以及第一安装孔Hb1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孔部Hc1,在与第二贯穿孔Ha2以及第二安装孔Hb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孔部Hc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孔部Hc1和第二孔部Hc2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孔部Hc”。贯穿孔Ha、安装孔Hb和孔部Hc被形成于在从Z轴的方向进行俯视观察时相互重叠的位置上。换而言之,贯穿孔Ha、安装孔Hb和孔部Hc被形成于在X轴的方向以及Y轴的方向这两方上相同的位置处。贯穿孔Ha、安装孔Hb和孔部Hc的从Z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分别通过第一固定部件E1以及第二固定部件E2而被固定在保持部41上。第一固定部件E1被插入至第一贯穿孔Ha1、第一安装孔Hb1和第一孔部Hc1中。第二固定部件E2被插入至第二贯穿孔Ha2、第二安装孔Hb2和第二孔部Hc2中。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固定部件E1和第二固定部件E2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固定部件E”。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隔着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而位于相反侧的两个固定部件E,从而使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被固定在保持部41上。
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固定部件E为,沿着Z轴而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E沿着Z轴而被划分为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为,固定部件E中的位于Z轴的正方向的部分。第二部分P2为,固定部件E中的位于Z轴的负方向的部分。
第一部分P1位于固定部件E中的孔部Hc的内侧和安装孔Hb的内侧。在第一部分P1中的位于孔部Hc的内侧的部分处形成有螺丝。因此,通过将第一部分P1的顶端插入至孔部Hc中,从而使固定部件E被固定于保持部41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P1的外径和安装孔Hb的内径大致相等,并且第一部分P1的外周面与安装孔Hb的内周面抵接。即,在第一部分P1的外周面与安装孔Hb的内周面之间并未形成有间隙。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部件E在贯穿安装孔Hb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保持部41的孔部Hc中,从而使液体喷出头26被支承在保持部41上。
以下,对流道部件2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以及图3所例示的那样,流道部件25由基体部251、第一伸出部252a、第二伸出部252b和第一流道连接部253构成。流道部件25通过例如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被一体形成。基体部251为,流道部件25中的位于两个电连接部件U之间的部分。基体部251的侧面51中的沿着X轴的部分、和筐体部273的侧面部73中的沿着X轴的部分对置。具体而言,基体部251的侧面51中的在Y轴的负方向上沿着X轴的部分与第一电连接部件U1的筐体部273的侧面部73中的在Y轴的正方向上沿着X轴的部分对置。此外,基体部251的侧面51中的在Y轴的正方向上沿着X轴的部分与第二电连接部件U2的筐体部273的侧面部73中的在Y轴的负方向上沿着X轴的部分对置。基体部251的底面52与液体喷出头26的安装面F2对置。用于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油墨的流道被形成在基体部251中。
第一伸出部252a以及第二伸出部252b为,流道部件25中的从基体部251的侧面51伸出的部分。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第一伸出部252a和第二伸出部252b从基体部251的侧面51中的Z轴的负方向的周缘起沿着Y轴而突出。如图2所例示的那样,在基体部251中的Y轴的负方向的周缘处形成有第一伸出部252a,在基体部251中Y轴的正方向的周缘处形成有第二伸出部252b。即,第一伸出部252a和第二伸出部252b在Y轴的方向上隔着基体部251而位于相互相反的一侧。如图2以及图3所例示的那样,以覆盖第一电连接部件U1的方式而形成有第一伸出部252a,以覆盖第二电连接部件U2的方式而形成有第二伸出部252b。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地对第一伸出部252a和第二伸出部252b的每一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仅标记为“伸出部252”。
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位于流道部件25与液体喷出头26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位于伸出部252与液体喷出头26之间。即,在从Z轴的方向进行观察时,伸出部252和电连接部件U相互重叠。具体而言,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和伸出部252对置。即,上表面部72位于配线基板271与伸出部252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位于第一电连接部C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C2、与流道部件25之间。在图2的例示中,在第一固定部件E1与第二固定部件E2之间,伸出部252与筐体部273对置。另外,也可以以覆盖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的整体的方式形成伸出部25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伸出部252以跨及Y轴的方向的筐体部273的整个宽度的方式与筐体部273对置。即,在Y轴的方向上,伸出部252的长度大于筐体部273的长度。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伸出部252的上表面和基体部251的上表面被连续地形成。
如图3以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伸出部252和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隔开间隔Dm而对置。从筐体部273中的上表面部72的上表面F5起至伸出部252的底面53为止的距离为间隔Dm。另外,伸出部252的底面52为,伸出部252的表面中的电连接部件U侧的面。第一实施方式的间隔Dm小于第一电连接部C1中的被插入至第二电连接部C2内的部分的拆下方向上的长度(以下,称为“插入长度”)Dn。对于插入长度Dn而言,换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是,从第一电连接部C1的顶端起至安装面F2为止的距离。
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在基体部251的底面52上形成有第一流道连接部253。例如,以从基体部251的底面52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第一流道连接部253。在第一流道连接部253中,形成有用于将基体部251内的油墨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的流道Q1。另一方面,液体喷出头26具有与第一流道连接部253连接的第二流道连接部261。例如,以从安装面F2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第二流道连接部261。在第二流道连接部261中,形成有供来自流道部件25的油墨通过的流道Q2。液体喷出头26喷出经由第二流道连接部261而被供给的油墨。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一流道连接部253和第二流道连接部261。即,基体部251的底面和液体喷出头26的安装面F2连接。液体喷出头26、流道部件25和电连接部件U作为“液体喷出单元”而发挥功能。
假设在液体喷出单元的维护或检查等中,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以及流道部件25的情况。图5为,对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的工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流道部件25位于电连接部件U的拆下方向上。因此,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若非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了流道部件25之后,否则将无法拆下电连接部件U。即,在流道部件25与液体喷出头26被连接的状态下,是无法解除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的连接的。在拆下了流道部件25之后,如图5的箭头标记所示,通过使电连接部件U向拆下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流道部件25作为对使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要素而发挥功能。另外,在向液体喷出头26安装流道部件25和电连接部件U时,在安装了电连接部件U之后,安装流道部件25。
在此,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时,油墨有可能从流道部件25滴下并附着于周围。假设为,在流道部件25被安装在液体喷出头26上的状态下,能够解除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的连接的结构(以下,称为“比较例”)。比较例为,例如流道部件25没有位于电连接部件U的拆下方向的结构。比较例的流道部件25不对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因此,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之前,能够拆下电连接部件U。即,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之后,流道部件25有可能被拆下。因此,从流道部件25滴下的油墨有可能附着在与第一电连接部C1之间的连接被解除并露出的第二电连接部C2上。
与此相对,根据电连接部件U向拆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如上文所述,若非在从液体喷出头26拆下电连接部件U之后,否则将无法解除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的连接。即,在第二电连接部C2露出的状态下,不能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因此,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时,能够防止油墨附着在第二电连接部C2上的情况。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位于流道部件25与液体喷出头26之间的方式来对流道部件25、液体喷出头26和电连接部件U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对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由于电连接部件U位于流道部件25中的伸出部252与液体喷出头26之间,因此容易夹持伸出部252并将流道部件25相对于液体喷出头26而进行拆装。
另外,根据电连接部件U具有位于配线基板271与伸出部252之间的上表面部7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时,能够防止油墨附着在配线基板271上的情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位于第一电连接部C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C2与伸出部252之间,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墨向第一电连接部C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C2的附着。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间隔Dm小于插入长度Dn,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之前,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电连接部件U的情况。但是,间隔Dm也可以大于插入长度Dn。例如,即使间隔Dm与插入长度Dn相比稍大,如果是在拆下流道部件25之前难以解除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的连接的结构,则在从液体喷出头26上拆下流道部件25时,也能够防止油墨附着在第二电连接部C2上的情况。
B.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在以下的各个例示中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单元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部件U的俯视图。如图6至图8所例示的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连接部件U中的筐体部273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上,形成有相对于上表面F5而凹陷的切口部74。在上表面部72的上表面F5中的基体部251侧沿着X轴的周缘处,形成有切口部74。即,在第一电连接部件U1中,在上表面部72的上表面F5中的、Y轴的正方向上沿着X轴的周边缘处形成有切口部74,在第二电连接部件U2中,在上表面部72的上表面F5中的、Y轴的负方向上沿着X轴的周缘处形成有切口部74。在上表面部72的上表面F5中的沿着X轴的周缘中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口部74。如图8所例示的那样,切口部74的内表面由底面F7和侧面F8构成。切口部74的侧面F8包括沿着Y轴的壁面和沿着X轴的壁面。切口部74的底面F7为“第一面”的例示,切口部74的侧面F8为“第二面”的例示。
如图6所例示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流道部件25的伸出部252以与筐体部273的切口部74相对应的方式被形成。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流道部件25以在切口部74的内表面中收纳有伸出部252的方式被安装在液体喷出头26上。另外,也可以不在切口部74的内表面上收纳伸出部252的整体。如图7以及图8所例示的那样,只要至少伸出部252的端部被收纳在切口部74的内表面上即可。切口部74的底面F7与伸出部252的底面53对置、且与底面53抵接。切口部74的侧面F8与伸出部252的侧面54隔开间隔而对置。但是,切口部74的侧面F8也可以与伸出部252的侧面54抵接。伸出部252中的沿着X轴的侧面54与切口部74中的沿着X轴的侧面F8对置。伸出部252中的在X轴的正方向上沿着Y轴的侧面54与切口部74中的在X轴的正方向上沿着Y轴的侧面F8对置。伸出部252中的在X轴的负方向上沿着Y轴的侧面54与切口部74中的在X轴的负方向上沿着Y轴的侧面F8对置。X轴的方向上的切口部74的长度长于X轴的方向上的伸出部252的长度。另外,Z轴的方向上的切口部74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或大于Z轴的方向上的伸出部252的长度。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伸出部252和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隔开间隔Dm而对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隔Dm为,切口部74的底面F7与伸出部252的底面53之间的距离。
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由于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流道部件25也位于电连接部件U的上方,因此能够对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特别是伸出部252的底面53以及侧面54与被形成于筐体部273上的切口部74的内表面对置。能够以使伸出部252的位置与切口部74相匹配的方式很容易地将流道部件25安装在液体喷出头26上。即,在于液体喷出头26上安装流道部件25的工作中,能够将筐体部273的切口部74作为用于对流道部件25进行定位的粗导向件来利用。具体而言,由于切口部74具有与伸出部252的侧面54对置、且用于对侧面54进行导向的侧面F8,因此准备了X-Y平面内的伸出部252的定位。此外,由于切口部74具有与伸出部252的底面53对置、且与伸出部252的底面53抵接并进行支承的底面F7,因此准备了Z轴的方向上的伸出部252的定位。另外,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有用于将侧面54向流道部件25进行导向的侧面F8、和用于对底面53进行支承的底面F7这两方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仅设置有侧面F8以及底面F7中的一方的结构。虽然在例如切口部74上设置有与底面53抵接以及支承的面,但也可以采用在与侧面54对置的位置上仅设置从侧面54分离的面,且不具有对侧面54进行导向的功能的结构。即,切口部74的内表面和伸出部252的表面也可以隔开间隙而对置。
C.变形例
以上所例示的各个方式能够多种多样地进行变形。在下文中,对能够应用于前述的各个方式中的具体的变形方式进行例示。另外,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出的两个以上的方式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合并。
(1)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流道部件25由基体部251、伸出部252和第一流道连接部253构成,但流道部件25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如图9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省略伸出部252。即,也可以由沿着Y轴而延伸的基体部251和第一流道连接部253构成流道部件25。基体部251中的Y轴的负方向的端部与第一电连接部件U1重叠,基体部251中的Y轴的正方向端部与第二电连接部件U2重叠。
(2)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流道部件25以跨及Y轴的方向上的筐体部273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而与筐体部273对置的结构,但也采用了在Y轴的方向上的筐体部273的一部分中,流道部件25与筐体部273对置的结构。只要能够限制电连接部件U在拆下方向上移动,则流道部件25的形状是任意的。如根据以上的说明而理解的那样,在从Z方向进行的俯视观察(XY平面)中,采用了至少流道部件25的一部分与电连接部件U重叠的结构。
(3)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筐体部273具备上表面部72、底面部71和侧面部73,但筐体部273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筐体部273也可以包括与上表面部72、底面部71以及侧面部73不同的部分。此外,筐体部273中的与流道部件25重叠的部分未被限定于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例如,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流道部件25也可以位于从侧面部73突出的凸部75的上方处。
(4)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电连接部件U具备筐体部273,但也可以省略筐体部273。即,电连接部件U中的位于流道部件25的下方的部分也可以为与筐体部273不同的要素。例如,流道部件25也可以位于电连接部件U中的配线基板271的上方处。另外,电连接部件U也可以包括与配线基板271和筐体部273不同的部件。
(5)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在基体部251的侧面中的Z轴的负方向的周缘处形成了伸出部252,但形成伸出部252的位置并未被限定于上述例示。伸出部252可被形成在基体部251的侧面中的Z轴的方向的任意的位置处。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在与电连接部件U或流道部件25的形状相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伸出部252。
(6)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伸出部252的底面和电气部件隔开间隔D而对置,但伸出部252的底面和电气部件也可以抵接。
(7)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筐体部273的上表面部72在拆下方向上位于配线基板271与流道部件25之间,但也可以代替筐体部273,而在配线基板271与流道部件25之间配置用于对配线基板271进行保护的部件。该部件为“保护部”的例示。
(8)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切口部74的形状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1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跨及X轴的方向上的上表面部72的整个宽度而形成切口部74。此外,如图12所例示的那样,也可以跨及Y轴的方向上的上表面部72的整个宽度而形成切口部74。
(9)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液体喷出单元所具备的电连接部件U的个数为两个的结构,但液体喷出单元所具备的电连接部件U的个数是任意的。可根据被设置于液体喷出头26中的电连接部件U的位置而形成伸出部252。
(10)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利用固定部件E而将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固定在了保持部41上,但将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固定在保持部41上的方法是任意的。
(11)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用于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油墨的流道被形成于流道部件25中的基体部251上,但也可以在伸出部252中形成流道。
(12)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其他的要素也可以介于流道部件25与电连接部件U之间。
(13)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Z轴的负方向作为电连接部件U的拆下方向而被例示,但拆下方向可根据将电连接部件U安装在液体喷出头26上的位置而被任意地变更。
(14)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第一电连接部C1为凸状的连接器、第二电连接部C2为凹状的连接器的结构,但也可以为第一电连接部C1为凹状的连接器、第二电连接部C2为凸状的连接器。即,第一电连接部C1和第二电连接部C2通过一方被插入至另一方而被连接。另外,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作为长条状的第一电连接部C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C2,但第一电连接部C1以及第二电连接部C2的形状是任意的。
(15)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利用两个固定部件E而将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固定在保持部41上,但用于将液体喷出头26以及电连接部件U固定在保持部41上的固定部件E的个数是任意的。
(16)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具有配线基板271和筐体部273的电连接部件U,但电连接部件U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可采用电连接部件U包括与配线基板271和筐体部273不同的部件的结构、或者省略筐体部273而电连接部件U仅具有配线基板271的结构。
(17)虽然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例示了使搭载了液体喷出头26的滑架242进行往复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但在多个喷嘴N跨及介质12的整个宽度而分布的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18)除了在印刷中专用的设备之外,在传真装置或复印机等的各种设备中也可采用前述的各个方式中所例示的液体喷出装置100。显然,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用途并未被限定于印刷。例如,喷出颜色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可作为形成液晶表示装置的滤色器的制造装置而被利用。另外,喷出导电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可作为形成配线基板的配线或电极的制造装置而被利用。
符号说明
100…液体喷出装置;12…介质;14…液体容器;20…控制单元;22…输送机构;24…移动机构;26…液体喷出头;242…滑架;41…保持部;43…壁部;244…输送带;25…流道部件;251…基体部;252(252a、252b)…伸出部;51…基体部的侧面;52…基体部的底面;53…伸出部的底面;54…伸出部的侧面;253…第一流道连接部;261…第二流道连接部;271…配线基板;273…筐体部;71…底面部;72…上表面部;73…侧面部;74…切口部;75…凸部;C1…第一电连接部;C2…第二电连接部;U(U1、U2)…电连接部件;E(E1、E2)…固定部件;F1…喷嘴面;F2…安装面;F3…底面部的上表面;F4…底面部的底面;F5…上表面部的上表面;F6…上表面部的底面;F7…切口部的底面;F8…切口部的侧面;E(E1、E2)…固定部件;Ha(Ha1、Ha2)…贯穿孔;Hb(Hb1、Hb2)…安装孔;Hc(Hc1、Hc2)…孔部;P1…第一部分;P2…第二部分;S…内部空间。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
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
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
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
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流道部件对所述电连接部件在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上拆下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件在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流道部件与所述液体喷出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部件具有基体部和伸出部,在所述基体部中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的流道,所述伸出部从该基体部的侧面伸出,
所述电连接部件在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液体喷出头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用于对所述伸出部的底面进行支承的第一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用于对所述伸出部的侧面进行导向的第二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在所述方向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配线基板、和位于该配线基板与所述流道部件之间的保护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部在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流道部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部件具有第一流道连接部,
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流道连接部,所述第二流道连接部为了从所述流道部件供给液体而与所述第一流道连接部连接,
所述流道部件在所述第一流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流道连接部被连接的状态下,对所述电连接部件在所述方向上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
9.一种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
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
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
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
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电连接部件在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上拆下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流道部件与所述喷出头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一方被插入至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另一方从而被连接,
所述方向上的所述流道部件和所述电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插入的长度。
11.一种液体喷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喷出液体;
流道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头上,并向该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
电连接部件,其用于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信号,
在所述液体喷出单元中,
所述电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电连接部,
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
在所述流道部件和所述液体喷出头被连接的状态下,无法解除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连接。
12.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液体喷出单元;
保持部,其对所述液体喷出单元进行保持。
CN202010181383.2A 2019-03-20 2020-03-16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11716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2355A JP7275706B2 (ja) 2019-03-20 2019-03-20 液体吐出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9-052355 2019-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912A true CN111716912A (zh) 2020-09-29
CN111716912B CN111716912B (zh) 2023-05-30

Family

ID=6984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1383.2A Active CN111716912B (zh) 2019-03-20 2020-03-16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5078B2 (zh)
EP (1) EP3711955B1 (zh)
JP (1) JP7275706B2 (zh)
CN (1) CN1117169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33624A (ja) * 2017-08-09 2019-0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354A (zh) * 1998-10-27 2000-05-10 佳能株式会社 墨罐、喷墨头总成、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US20020196318A1 (en) * 2001-06-26 2002-1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7105926A (ja) * 2005-10-12 2007-04-26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09012273A (ja) * 2007-07-04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吐出装置
CN102239052A (zh) * 2008-12-04 2011-11-0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20038709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modul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202862811U (zh) * 2011-05-20 2013-04-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417050A (zh) * 2013-08-20 2015-03-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6000488A (ja) * 2014-06-12 2016-0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20160271948A1 (en) * 2015-03-16 2016-09-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8017851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unit,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d unit
US20180264816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8621574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43386A (ko) * 2012-03-05 2014-12-16 후지필름 디마틱스, 인크. 프린트 헤드 보강법
JP2016007791A (ja) 2014-06-25 2016-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
US10081182B2 (en) 2016-02-15 2018-09-25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6784133B2 (ja) 2016-02-15 2020-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19052355A (ja) 2017-09-15 2019-04-04 上村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Sn又はSn合金めっき液及びSn又はSn合金めっき物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354A (zh) * 1998-10-27 2000-05-10 佳能株式会社 墨罐、喷墨头总成、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US20020196318A1 (en) * 2001-06-26 2002-12-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7105926A (ja) * 2005-10-12 2007-04-26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09012273A (ja) * 2007-07-04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吐出装置
CN102239052A (zh) * 2008-12-04 2011-11-0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20038709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modul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202862811U (zh) * 2011-05-20 2013-04-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417050A (zh) * 2013-08-20 2015-03-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6000488A (ja) * 2014-06-12 2016-0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20160271948A1 (en) * 2015-03-16 2016-09-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8017851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unit,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d unit
US20180264816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8621574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75706B2 (ja) 2023-05-18
EP3711955A3 (en) 2021-02-17
US11225078B2 (en) 2022-01-18
US20200298568A1 (en) 2020-09-24
CN111716912B (zh) 2023-05-30
EP3711955B1 (en) 2024-05-29
JP2020151956A (ja) 2020-09-24
EP3711955A2 (en) 2020-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5078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module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821565B2 (en) Flow path member,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9130503B (zh) 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的安装方法
US20190039380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JP2012187831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1716912B (zh)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20170120593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007785B2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attachment
JP6939051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8430784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5966073B (zh) 盒单元和液体喷射系统
CN111231514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1845069B (zh) 液体喷出单元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408937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用位置決めピン、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US1132538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unit
US20160159101A1 (en) Protection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Unit Set
CN212372972U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11617043U (zh) 液体吐出头及液体吐出装置
JP2018192655A (ja) 記録装置
CN112571951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4032887B2 (ja) 給液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402162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6061567A (zh) 头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04074679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22175220A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