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2707B -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2707B
CN111712707B CN201880001949.XA CN201880001949A CN111712707B CN 111712707 B CN111712707 B CN 111712707B CN 201880001949 A CN201880001949 A CN 201880001949A CN 111712707 B CN111712707 B CN 111712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piece
sensing
sleeve
bur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9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2707A (zh
Inventor
蓝海刚
卢健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cy Creation Indust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cy Creation Industri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cy Creation Industrial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cy Creation Industri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12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2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2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2Inspecting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cylindrical bodies or wi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一种毛刺检测装置(10),包括相对设置的相同两个夹紧机构(11),待检测的工件(20)夹置在两个所述夹紧机构(11)之间,所述夹紧机构(11)包括:抵紧件(200),能够与工件(20)相抵接;第一感应件(300),与所述抵紧件(200)连接;滑动组件(400),滑动套设在所述抵紧件(200)上,所述滑动组件(400)设置有供工件(20)配合的配合孔(421);及第二感应件(520),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400)上,在所述滑动组件(400)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应件(300)与所述第二感应件(500)保持设定间距;其中,当工件(20)不能相对配合孔(421)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500)经过第一感应件(300)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工件(20)存在毛刺。

Description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刺检测装置和毛刺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对海绵辊上的毛刺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毛刺检测装置,一般地,传统的毛刺检测装置通过力传感器设定判断阈值,当毛刺检测装置对海绵辊施加的力超过判断阈值时,即可确定海绵辊上存在毛刺的不良现象。但是,由于装置振动而导致力的作用不稳定,同时加上装置调试不便,影响测试的精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的毛刺检测装置。
一种毛刺检测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相同两个夹紧机构,待检测的工件夹置在两个所述夹紧机构之间,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抵紧件,能够与工件相抵接;
第一感应件,与所述抵紧件连接;
滑动组件,滑动套设在所述抵紧件上,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供工件配合的配合孔;及
第二感应件,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上,在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应件与所述第二感应件保持设定间距;
其中,在滑动组件上施加朝向工件方向作用力的前提下;当工件不能相对配合孔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工件存在毛刺;当工件能够相对配合孔滑动以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工件不存在毛刺。
一种毛刺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固定设置第一感应件,并在滑动组件上设置第二感应件;
将工件的端部与滑动组件上的配合孔相配合;及
对滑动组件上施加朝向工件中部的作用力,当工件不能相对配合孔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存在毛刺;当工件能够相对配合孔滑动以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不存在毛刺。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这里公开的那些发明的实施例和/或示例,可以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所公开的发明、目前描述的实施例和/或示例以及目前理解的这些发明的最佳模式中的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检测工件存在毛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毛刺检测装置检测工件不存在毛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毛刺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毛刺检测装置10用于对工件20上是否存在毛刺进行检测,工件20以呈长轴状的海绵辊21为例进行说明,该毛刺检测装置10包括相对设置的相同两个夹紧机构11,在进行检测时,海绵辊21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机构11相抵接,从而使得海绵辊21被夹置在两个夹紧机构11之间。
同时参阅图1至图5,夹紧机构11包括支架100、抵紧件200、第一感应件300、滑动组件400和第二感应件500。抵紧件200和第一感应件300均固定在支架100上,抵紧件200用于与海绵辊21相抵接,第一感应件300通过支架100与抵紧件200连接,滑动组件400滑动套设在抵紧件200上,滑动组件400上设置有配合孔421,海绵辊21的端部与该配合孔421配合,即插置在配合孔421中。第二感应件500安装在滑动组件400上,当滑动组件400没有受力而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滑动组件400的滑动方向(水平方向)上,第一感应件300与第二感应件500之间保持设定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紧件200和滑动组件400均为同轴设置的回转体零件。抵紧件200包括抵紧杆210,抵紧杆210固定在支架100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参阅图2,抵紧杆210的端部能够穿设在滑动组件400的配合孔421中,即在初始状态下,抵紧杆210的端部和海绵辊21的端部两者相抵接并均位于配合孔421中,通过配合孔421的限位导向作用,使得抵紧杆210和海绵辊21之间能够快速形成稳定可靠的抵接关系。第一感应件300为光电传感器310,第二感应件500为感应板51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抵紧件200和滑动组件400也可以为其它非回转体零件等;第一感应件300可以为感应板510,第二感应件500为光电传感器310。
参阅图1和图4,在滑动组件400上施加足够的作用力,以期使该作用力带动滑动组件400朝向海绵辊21方向滑动的前提下,显然,该作用力为方向指向海绵辊21的推力或拉力,此时,支架100、光电传感器310、抵紧杆210和海绵辊21在水平方向上静止不动。当该作用力无法驱动滑动组件400相对海绵辊21滑动以带动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时,海绵辊21存在毛刺。参阅图3和图4,当该作用力能够驱动滑动组件400相对海绵辊21滑动以带动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时,海绵辊21存在毛刺。当然,滑动组件400相对抵紧杆210和海绵辊21滑动时,即海绵辊21相对配合孔421滑动,否则,海绵辊21相对配合孔421不滑动。所谓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即滑动组件400带动感应板510逐渐靠近光电传感器310,并使感应板510位于光电传感器310的正下方,两者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零,此时,光电传感器310将被激发而感应生产电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海绵辊21的端部存在毛刺时,该海绵辊21的端部可以与配合孔421形成过盈配合关系,或者卡扣在该配合孔421中,即海绵辊21与滑动组件400过盈连接或卡扣连接,使得上述作用力无法克服海绵辊21与滑动组件400之间的连接力,导致滑动组件400无法相对抵紧杆210和海绵辊21产生滑动,继而无法带动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当海绵辊21的端部不存在毛刺时,海绵辊21的端部与该配合孔421形成间隙配合关系,当上述作用力施加在滑动组件400上时,海绵辊21与滑动组件400之间仅存在较小的摩擦阻力,故该作用力能克服摩擦阻力并使滑动组件400相对抵紧杆210和海绵辊21产生滑动,继而能够顺利带动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
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00包括滑动主体410和毛刺套420,滑动主体410整体式设计,滑动主体410滑动套设在抵紧杆210上,毛刺套420固定安装在滑动主体410中,配合孔421开设在毛刺套420上,即海绵辊21的端部插置在毛刺套4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主体410分体式设计,滑动主体410包括缸体411和套筒412,感应板510安装在套筒412上,毛刺套420设置在套筒412靠近工件20的一端,缸体411与套筒412远离工件20的一端之间具有弹性压力:
例如,缸体411开设有密封腔411a,密封腔411a中容纳有压缩气体,压缩气体能形成适当的压力,套筒412远离工件20的一端收容在密封腔411a中、并与缸体411滑动配合。换言之,带压力的压缩气体相当于气弹簧,套筒412相当于缸筒的活塞筒。当海绵辊21的端部存在毛刺时,由于海绵辊21与毛刺套420过盈连接或卡扣连接,施加在缸体411上的作用力无法推动套筒412和毛刺套420相对海绵辊21滑动;但是,缸体411可以克服压缩气体的压力朝向海绵辊21运动适当距离,当作用力撤销后,在气体压力的推动下,缸体411将返回初始位置。此外,当待检测的海绵辊21在与配合孔421配合的过程中,如果海绵辊21的端部存在毛刺,海绵辊21与毛刺套420之间的连接力将使得套筒412挤压压缩空气而远离海绵辊21运动(即向后运动),压缩气体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海绵辊21在夹置的过程中损坏整个装置。
再如,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替代压缩气体,压缩弹簧连接在缸体411密封腔411a的底部和套筒412之间。同样地,压缩弹簧可以产生与上述压缩气体类似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缸体411的全部内壁面411a、套筒412的部分内壁面412a均能够与抵减件接触,这样可以对缸体411和套筒412的运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套筒412的另一部分内壁面412b与抵紧件200之间保持设定间隙,在套筒412的运动过程中,该另一部分内壁面412b与抵紧件200之间不存在摩擦力,避免摩擦力过大而对套筒412和抵紧杆210形成磨损。此外,也便于将套筒412的端部伸入缸体411的密封腔411a中,确保安装的便捷性。
参阅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主体410的套筒412具有面向海绵辊21设置的第一端面412c,毛刺套420具有面向工件20设置并位于套筒412之外的第二端面422,第一端面412c与第二端面422可以保持设定间距A,即毛刺套420相对套筒412朝海绵辊21方向凸出适当长度,使得毛刺套420的配合孔421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合理延伸长度,当海绵辊21的端部存在毛刺时,以便海绵辊21的端部与配合孔421存在合理的接触面积,进而形成足够稳定的过盈连接或卡扣连接关系,以防止毛刺套420带动套筒412朝向海绵辊21滑动,最终避免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
当对海绵辊21的端部进行是否存在毛刺的检测实验时,根据整个海绵辊21长度的变化,两个夹紧机构11可以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整个毛刺检测装置10能夹置不同长度的海绵辊21,从而适合对不同长度类型海绵辊21的检测,提高毛刺检测装置10的通用性。当海绵辊21的两端分别插入毛刺套420的配合孔421中、并与抵紧杆210抵接后,对海绵辊21的装夹程序已完成。接着,可以朝海绵辊21方向推动缸体411,如果缸体411无法带动套筒412和毛刺套420相对海绵辊21滑动,即海绵辊21无法相对配合孔421滑动,套筒412和毛刺套420静止不动,套筒412将无法带动感应板510靠近光电传感器310以激发电平信号,由于没有检测到电平信号,故可以判断海绵辊21的端部存在毛刺。当推动缸体411时,缸体411能带动套筒412和毛刺套420相对海绵辊21滑动,即海绵辊21能够相对配合孔421滑动,套筒412将带动感应板510逐渐靠近光电传感器310、直至感应板510位于光电传感器310的正下方,此时,光电传感器310激发出电平信号,通过检测到该电平信号,由此可以判断海绵辊21的端部不存在毛刺。
对于该毛刺检测装置10,只需将海绵辊21的端部与毛刺套420的配合孔421配合,并对缸体411施加朝向海绵辊21的作用力,最终通过套筒412是否能够带动感应板510经过光电传感器310以激发电平信号,从而判断海绵辊21的端部是否存在毛刺,这样消除了振动力的影响,减少了调试时间,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毛刺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上述毛检测装置10来实现,该毛刺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610,第一步,固定设置第一感应件,并在滑动组件上设置第二感应件。
S620,第二步,将工件的端部与滑动组件上的配合孔相配合。
S630,第三步,对滑动组件400上施加朝向工件20中部的作用力,当工件20不能相对配合孔421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500经过第一感应件300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20存在毛刺;当工件20能够相对配合孔421滑动以使第二感应件500经过第一感应件300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20不存在毛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工件20存在毛刺时,使配合孔421与工件20形成过盈配合关系;当工件20不存在毛刺时,使配合孔421与工件20形成间隙配合关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待检测的工件夹置在两个所述夹紧机构之间,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架、抵紧件、第一感应件、滑动组件和第二感应件,其中所述抵紧件和所述第一感应件均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其中
抵紧件,包括能够与工件相抵接的抵紧杆;第一感应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抵紧件连接;
滑动组件,滑动套设在所述抵紧件上,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供工件配合的配合孔;所述抵紧杆的端部能够穿设在所述配合孔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抵紧杆的端部和工件的端部两者相抵接并均位于所述配合孔中;第二感应件,安装在所述滑动组件上,处于初始状态时,在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感应件与所述第二感应件保持设定间距;
其中,对滑动组件施加朝向工件方向的作用力,以使该作用力带动滑动组件朝向工件方向滑动的前提下;当工件不能相对配合孔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存在毛刺;当工件能够相对配合孔滑动以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不存在毛刺;当工件存在毛刺时,所述配合孔与工件过盈配合;当工件不存在毛刺时,所述配合孔与工件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为感应板,所述第二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主体和毛刺套,所述滑动主体可滑动套设在所述抵紧件上,所述毛刺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主体中,所述配合孔设置在所述毛刺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主体包括缸体和套筒,所述第二感应件设置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毛刺套设置在所述套筒靠近工件的一端,所述缸体与所述套筒远离工件的一端之间具有弹性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开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中容纳有压缩气体,所述套筒远离工件的一端收容在所述密封腔中、并与所述缸体滑动配合;当所述套筒相对缸体滑动时,气体压缩或膨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全部内壁面、所述套筒的部分内壁面均能够与所述抵紧件接触,所述套筒的另一部分内壁面与所述抵紧件之间保持设定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主体具有面向所述工件设置的第一端面,所述毛刺套具有面向所述工件设置并位于所述滑动主体之外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保持设定间距或相互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主体整体式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和所述滑动组件均为同轴设置的回转体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应件为感应板。
11.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毛刺检测装置所执行的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固定设置第一感应件,并在滑动组件上设置第二感应件;
将抵紧杆的端部和工件的端部两者相抵接并均位于配合孔中;及
对滑动组件施加朝向工件方向的作用力,当工件不能相对配合孔滑动并无法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存在毛刺;当工件能够相对配合孔滑动以使第二感应件经过第一感应件而产生感应信号时,判断工件不存在毛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毛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件存在毛刺时,使配合孔与工件形成过盈配合关系;当工件不存在毛刺时,使配合孔与工件形成间隙配合关系。
CN201880001949.XA 2018-11-06 2018-11-06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1712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4034 WO2020093220A1 (zh) 2018-11-06 2018-11-06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2707A CN111712707A (zh) 2020-09-25
CN111712707B true CN111712707B (zh) 2023-06-09

Family

ID=7061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949.XA Active CN111712707B (zh) 2018-11-06 2018-11-06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2707B (zh)
WO (1) WO2020093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1453B (zh) * 2023-10-08 2023-12-01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片毛刺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477B2 (ja) * 1998-09-17 2005-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円筒状被検物の表面検査装置
DE19851480B4 (de) * 1998-11-09 2007-09-13 Sms Demag Ag Positionsgeber zur Anstellhubwegmessung der Walzen eines Walzgerüstes
JP3376983B2 (ja) * 2000-02-16 2003-02-17 三興コントロール株式会社 最大変位量検出装置
US6782634B2 (en) * 2001-05-14 2004-08-31 United Dominion Industries, Inc. Sensor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discontinuity
KR100891842B1 (ko) * 2007-08-28 2009-04-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원형 선재 광학결함 검출장치 및 방법
WO2015120030A1 (en) * 2014-02-04 2015-08-13 Nsk America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on of an end region supporte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5880794B1 (ja) * 2014-04-03 2016-03-0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溶接状態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溶接状態監視方法
CN206732850U (zh) * 2017-02-10 2017-12-12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检测的自动化夹具
CN106965009B (zh) * 2017-04-26 2019-09-06 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快速夹紧装置
CN107543790B (zh) * 2017-09-04 2023-10-27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海绵辊端部脱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7336328U (zh) * 2017-09-04 2018-05-08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海绵辊端部脱胶检测装置
CN207336474U (zh) * 2017-09-04 2018-05-08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海绵辊内部检测机
CN107796828B (zh) * 2017-09-13 2023-11-28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辊轴表面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7557508U (zh) * 2017-12-08 2018-06-29 惠州市平进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板状工件毛刺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220A1 (zh) 2020-05-14
CN111712707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2707B (zh) 毛刺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7598069B (zh) 一种链条缺件检测装置
US6234003B1 (en) Method of judging the lip turnover of a seal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a seal
CN111076916A (zh) 螺杆螺母配合精度的检测设备
CN108000116B (zh) 一种管类部件压入设备及压入方法
CN116753892A (zh) 球销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
JPH08201159A (ja) 振動センサ取付装置
CN215767512U (zh) 一种离合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3385543U (zh) 一种内燃机液压张紧器弹出力测试台
CN204313742U (zh) Pcf检具的一体结构的定位检测装置
CN209532617U (zh) 用于压装工艺的检测装置
JP4214408B2 (ja) スナップリング組付検査装置及びスナップリング組付検査方法
CN107814186B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设备的送样机构
CN213274610U (zh) 压簧式非浸入管夹形温度传感器
CN112444356A (zh) 一种具有保压功能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01476868A (zh) 一种改良的毛坯的检测结构
CN113124803A (zh) 螺钉压装位移监测系统
CN213748337U (zh) 一种位移开关的结构
CN219994100U (zh) 一种用于连接传感器和待测设备的连接件
CN201444037U (zh) 一种轴承内孔检测装置
CN104567584A (zh) Pcf检具的一体结构的定位检测装置
CN220470956U (zh) 一种可进行裂痕预警的工业管道用橡胶补偿器
CN213455391U (zh) 孔用c型卡簧安装状态的检测装置
CN210664204U (zh) 一种用于狭窄位置的孔检测装置
CN214621693U (zh) 弹簧刚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