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0104B -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10104B CN111710104B CN202010539264.XA CN202010539264A CN111710104B CN 111710104 B CN111710104 B CN 111710104B CN 202010539264 A CN202010539264 A CN 202010539264A CN 111710104 B CN111710104 B CN 1117101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cycle
- vehicle
- connecting rod
- control system
- l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 G07F17/0057—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for the hiring or rent of vehicles, e.g. cars, bicycles or wheelchair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包括单车、车桩手持移动终端和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所述单车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连接装置、锁车装置和供电模块,所述车桩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系统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单车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或与另一辆连接在车桩上的单车上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锁车装置用于将单车锁住;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连接装置和锁车装置提供电能;本发明的单车正常停放时只能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车桩上的第二连接装置或车桩上连接的单车上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使得停车必须停靠在指定位置,串联式的停车方法使共享单车停车更规范,摆放更整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为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点提供自行车共享的服务,主要载体为自行车(单车),采用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使用,然而带来便利的同时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成千上万的共享单车分布分布在城市的哪些区域,共享单车的车况如何,如何有效的进行分配,如何维护共享单车的安全性以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都是共享单车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包括单车、车桩、手持移动终端和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所述单车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连接装置、锁车装置和供电模块,所述车桩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系统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单车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或与另一辆连接在车桩上的单车上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锁车装置用于将单车锁住;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第一控制系统、第一连接装置和锁车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并查看附近的车桩和车桩上的停车数,并在获得目标取车车桩上的单车的请求被触发后,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使用该车桩上的共享单车的用车请求,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收到用车请求后,向第二控制系统发送解锁信号,第二控制系统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将解锁信号发送给停车车桩正常用车一侧最外端的单车上的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控制锁车装置解锁单车,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脱离连接,解锁后第一控制系统向第二控制系统发送解锁反馈信号,第二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解锁反馈信号后刷新本车桩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停车数量信息;
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临时停车信号时正常计费,在收到正常锁车信号时停止计费;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还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未饱和的车桩,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正常停车信号后向被停车的车桩的第二控制系统发送锁车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用于在接收到锁车信号后刷新本车桩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车辆信息和还车信号,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还车信号时发送还车反馈信号至手持移动终端。
所述锁车装置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或主轴锁车方式,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时所述锁车装置包括碟式刹车、第二伸出机构和第二伸出杆,第一连接装置包括U形固定块、旋转轴和第三连接杆,所述U形固定块固定于单车后车架上,所述旋转轴旋转设置于U形固定块的右侧,所述旋转轴垂直于U形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旋转轴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圆形球体,所述U形固定块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圆筒,所述连接圆筒的轴线与自行车轮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圆筒的一侧开始有通槽,所述第三连接杆可穿过通槽收入连接圆筒内,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单车的一侧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铰接于槽的侧壁且可绕铰接点上下旋转,所述卡钩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与连接圆筒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本单车的第三连接杆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临时停车信号;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相邻单车的第三连接杆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正常锁车信号;
所述旋转轴的中部外侧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U形固定块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伸出机构设置于U形固定块外侧,所述第二伸出杆设置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伸出杆的一端与第二伸出机构连接另一端靠近旋转轴,所述第二伸出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伸出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远离或靠近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连接有刹车线,所述U形固定块内部设置有U形槽,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穿过U形槽连接于碟式刹车上,当所述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会拉紧刹车线,顺时针旋转时则会放松刹车线;
当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或另一辆共享单车上的连接圆筒连接时,即第三连接杆插入连接圆筒时,顶升机构上升顶起卡钩使其无法向下旋转,将第三连接杆卡住使其无法从连接圆筒中脱离,同时刹车线拉紧,碟式刹车将后轮刹住,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顶升机构会下降,解除连接圆筒对第三连接杆的锁定,同时刹车线放松,碟式刹车解除刹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单车系统使得在还单车时,只有单车与车桩连接或与车桩上的单车串联时,才可以正常锁定单车,因此使得停车必须停靠在指定位置,串联式的停车方法使共享单车停车更规范,避免了共享单车随处摆放的问题;当非串联停靠时启动临时停车功能,但是临时停车时继续计费,只有正常停车才可结束计费,因此可防止临时停车造成的乱停车;
2、设计同时具有临时停车和串联锁车功能的锁车装置,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临时停车时,将第三连接杆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连接,正常还车时,将第三连接杆的连接端与另一辆共享单车上的连接圆筒连接时为两种连接方式时都会通过拉紧刹车线的方式对后轮进行锁定,但是会启动相应的计费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车桩上设置有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车桩上的停车数量,当车桩上的停车数量达到饱和时,显示装置上会显示字幕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定位单车的位置的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车桩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设置于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第二连接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时,给单车上的供电模块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锁车装置采用主轴锁车方式时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轴杆、两个旋转装置和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单车主轴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单车主轴外侧沿轴向均匀设置有齿轮槽,所述轴杆设置于单车主轴中部的通孔内,所述轴杆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装置铰接,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杆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也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三传感器,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或锁在车桩上的单车的第一连接杆的连接端连接时,第三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停车信号,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会向第一控制系统发送锁车信号并控制电磁铁通电,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电磁铁断电;
所述锁车装置设置于单车主轴上方,所述锁车装置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单车的主轴孔连接,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旁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带动插销在滑槽内移动,单车主轴上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设置有第四传感器,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移动装置会带动插销向上移动脱离齿轮槽;当插销向下移动插入齿轮槽时,第四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锁车信号;
曲柄外侧设置有收纳槽和铆钉,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第一连接杆,所述铆钉中部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可绕铆钉轴线旋转,所述拨片用于挡住收纳槽内的第一连接杆,防止在骑行时第一连接杆脱出收纳槽;
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同时收到停车信号和锁车信号时判断为正常锁车信号,在仅收到锁车信号时判断为临时停车信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主轴锁车时主轴上方可以设置锁定装置,采用锁定主轴的方式锁定单车,减少锁定装置占用空间。第一连接装置用于与其他自行车串联,不使用时第一连接装置可折叠收纳,不会影响使用者的骑行。
进一步的,所述车桩数量为两个且中心对称平行设置,其中一个车桩用于停放正常的单车,另一个车桩用于停放故障单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桩对称设置有两个,右侧的车桩用于放置正常车辆,左侧的车桩用于放置故障车辆,当使用者发现车辆有故障时可停放在左侧的车桩,放置故障车辆乱停乱放,也方便运营商回收和维修故障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串联停车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U形固定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第三连接杆与连接圆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3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单车;11、第一控制系统;12、第一连接装置;122、旋转装置;123、连接杆;1231、磁铁;124、第二旋转机构;125、转轴;126、第二连杆;1261、卡槽;1262、销;1271、U形固定块;1272、旋转轴;1273、第三连接杆;1274、连接圆筒;1275、卡钩;1276、顶升机构;13、锁车装置;131、插销;132、移动装置;133、伸出机构;134、伸出杆;1351、碟式刹车;1352、第二伸出机构;1353、第二伸出杆;1354、刹车线;14、供电模块;15、支撑架;2、车桩;21、第二控制系统;22、第二连接装置;23、显示装置;24、供电装置;3、主控制系统;4、旋转机构;5、单车主轴;6、定位模块;71、收纳槽;72、铆钉;73、拨片;8、收纳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包括单车1、车桩2、手持移动终端和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所述单车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系统11、第一连接装置12、锁车装置13和供电模块14,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系统21和第二连接装置22,所述单车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1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用于与第二连接装置22连接或与另一辆连接在车桩2上的单车1上的第一连接装置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的连接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与第二连接装置22连接或与另一辆连接在车桩2上的单车1上的第一连接装置12连接后会发送锁车信号至第一控制系统11,所述锁车装置13用于将单车1锁住;所述供电模块14用于给第一控制系统11、第一连接装置12和锁车装置13提供电能。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并查看附近的车桩2和车桩2上的停车数,并在获得目标取车车桩2上的单车的请求被触发后,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使用该车桩2上的共享单车的用车请求,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收到用车请求后,向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解锁信号,第二控制系统21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将解锁信号发送给停车车桩2正常用车一侧最外端的单车1上的第一控制系统11,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1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控制锁车装置13解锁单车,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脱离连接,解锁后第一控制系统11向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解锁反馈信号,第二控制系统21在接收到解锁反馈信号后刷新本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停车数量信息;
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临时停车信号时正常计费,在收到正常锁车信号时停止计费;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还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未饱和的车桩2,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正常停车信号后向被停车的车桩的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锁车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系统21用于在接收到锁车信号后刷新本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车辆信息和还车信号,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还车信号时发送还车反馈信号至手持移动终端。
所述锁车装置13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或主轴锁车方式,如图10、图11、图12、13、15所示,实施例1,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时所述锁车装置13包括碟式刹车1351、第二伸出机构1352和第二伸出杆1353,第一连接装置12包括U形固定块1271、旋转轴1272和第三连接杆1273,所述U形固定块1271固定于单车1后车架上,所述旋转轴1272旋转设置于U形固定块1271的右侧,所述旋转轴1272垂直于U形固定块1271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一端铰接于旋转轴1272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圆形球体,所述U形固定块127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圆筒1274,所述连接圆筒1274的轴线与自行车轮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圆筒1274的一侧开始有通槽,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可穿过通槽收入连接圆筒1274内,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远离单车1的一侧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卡钩1275,所述卡钩1275铰接于槽的侧壁且可绕铰接点上下旋转,所述卡钩1275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1276,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与连接圆筒1274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装置12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本单车的第三连接杆1273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1274,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临时停车信号;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相邻单车的第三连接杆1273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1274,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正常锁车信号;
所述旋转轴1272的中部外侧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U形固定块1271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伸出机构1352设置于U形固定块1271外侧,所述第二伸出杆1353设置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伸出杆1353的一端与第二伸出机构1352连接另一端靠近旋转轴1272,所述第二伸出机构1352用于带动第二伸出杆1353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远离或靠近旋转轴1272,所述旋转轴1272的外侧连接有刹车线1354,所述U形固定块1271内部设置有U形槽,所述刹车线1354的另一端穿过U形槽连接于碟式刹车1351上,当所述旋转轴1272逆时针旋转时会拉紧刹车线1354,顺时针旋转时则会放松刹车线1354;
如图14所示,当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或另一辆共享单车上的连接圆筒1274连接时,即第三连接杆1273插入连接圆筒1274时,顶升机构1276上升顶起卡钩1275使其无法向下旋转,将第三连接杆1273卡住使其无法从连接圆筒1274中脱离,同时刹车线1354拉紧,碟式刹车1351将后轮刹住,当第一控制系统11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顶升机构1276会下降,解除连接圆筒1274对第三连接杆1273的锁定,同时刹车线1354放松,碟式刹车1351解除刹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碟式刹车1351可用鼓式刹车;
如图16和图1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圆筒1274开设有通槽的一侧设置有顶升柱,所述顶升柱用于封闭或打开通槽,若需要临时停车时,将第三连接杆向后轮方向旋转,使第三连接杆穿过通槽放入连接圆筒内,顶升柱升起封闭通槽,使第三连接杆无法从通槽脱出,完成临时停车;若需要还车则将第三连接杆向远离后轮的方向旋转并与另一辆单车的连接圆筒连接或与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连接,同时刹车线拉紧,碟式刹车将后轮刹住,完成还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三连接杆为伸缩杆,且伸缩长度为20cm至30cm;
骑行时,将第三连接杆沿后车架方向放置,第二伸出机构1352带动第二伸出杆1353靠近旋转轴1272,使第二伸出杆1353卡入旋转轴1272外侧的凹槽内,使第三连接杆固定无法旋转,完成对第三连接杆的收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显示装置23用于显示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当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达到饱和时,显示装置23上会显示字幕提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1还包括用于定位单车1的位置的定位模块6。
所述定位模块8可以是GPS定位或北斗定位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设置于旋转机构4上,所述旋转机构4用于带动第二连接装置22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上设置有供电装置24,所述供电装置24用于在第二连接装置22和第一连接装置12连接时,给单车1上的供电模块14充电。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2:采用主轴锁车方式时第一连接装置12包括轴杆121、两个旋转装置122和两个第一连接杆123,所述单车主轴5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单车主轴5外侧沿轴向均匀设置有齿轮槽,所述轴杆121设置于单车主轴5中部的通孔内,所述轴杆121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装置122,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一端与旋转装置122铰接,所述旋转装置122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杆123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电磁铁1231,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也设置有电磁铁1231,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三传感器,当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或锁在车桩上的单车的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连接时,第三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停车信号,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会向第一控制系统11发送锁车信号并控制电磁铁1231通电,当第一控制系统11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电磁铁1231断电;
所述锁车装置13设置于单车主轴5上方,所述锁车装置13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单车1的主轴孔连接,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插销131,所述插销131旁设置有移动装置132,所述移动装置132用于带动插销131在滑槽内移动,单车主轴5上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设置有第四传感器,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移动装置132会带动插销131向上移动脱离齿轮槽;当插销131向下移动插入齿轮槽时,第四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锁车信号;
曲柄外侧设置有收纳槽71和铆钉72,所述收纳槽71用于收纳第一连接杆123,所述铆钉72中部设置有拨片73,所述拨片73可绕铆钉72轴线旋转,所述拨片73用于挡住收纳槽71内的第一连接杆123,防止在骑行时第一连接杆123脱出收纳槽71;
如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3:所述锁车装置13包括一组锁车机构,一组锁车机构对称设置于单车1后轮旁,所述锁车机构包括伸出机构133和伸出杆134,所述伸出杆134设置于伸出机构133上,所述伸出机构133用于推动伸出杆134在水平面上相互靠近或远离,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锁车信号时,所述伸出机构133带动伸出杆134相互靠近以锁定单车1,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伸出机构133带动伸出杆134相互远离以解锁;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2包括第二旋转机构124、转轴125和第二连接杆126,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4设置于伸出机构133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26的一端与通过转轴125与第二旋转机构124铰接,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4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杆126在竖直平面上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连接杆126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卡槽1261和销1262,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126上对应的卡槽1261和销1262,当所述第二连接杆126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或锁在车桩2上另一辆单车1上的第二连接杆126的连接端连接时,所述销1262会插入对应的卡槽1261内,并向第一控制系统发送正常停车信号,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销1261会从卡槽1261内弹出,脱离连接;
所述单车1两侧均设置有收纳架8,所述收纳架8用于放置折叠起来的第二连接杆126。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单车串联图。
本发明的使用流程:
(1)用车流程
1、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并查看附近的车桩和车桩上的停车数,并移动到最近的有车车桩旁;
2、扫描车桩或单车上的二维码,或输入车桩或单车上的编号,以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用车请求;
3、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在接收到手持移动终端的用车请求后,向第二控制系统发送解锁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将解锁信号发送给停靠正常单车的车桩最外侧的一辆单车上的第一控制系统,第一控制系统控制锁车装置解除锁定,并控制第一连接装置脱离连接,解锁完成后第一控制系统向第二控制系统发送解锁反馈信号,第二控制系统在收到解锁反馈信号号后刷新本车桩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车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车辆解锁后会发出声响提示以解锁,使用者即可推走该单车。
(2)临时停车
临时停放单车为,手动将锁车装置锁住,即可临时停放单车,临时停放单车期间骑行计费系统正常计费;
(3)还车流程
1、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并查看附近的未饱和车桩,并移动到最近的未饱和车桩旁;
2、将待还单车的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端与车桩的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端或连接于车桩上的单车的第一连接装置的连接端连接,并利用锁车装置手动锁定车辆,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在收到正常停车信号后向被停车的车桩的第二控制系统发送锁车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用于在接收到锁车信号后刷新本车桩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车辆信息和还车信号,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还车信号时发送还车反馈信号至手持移动终端,手持移动终端提示已经成功还车,并结束计费。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1)、车桩(2)、手持移动终端和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所述单车(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系统(11)、第一连接装置(12)、锁车装置(13)和供电模块(14),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系统(21)和第二连接装置(22),所述单车(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12),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用于与第二连接装置(22)连接或与另一辆连接在车桩(2)上的单车(1)上的第一连接装置(12)连接,所述锁车装置(13)用于将单车(1)锁住;所述供电模块(14)用于给第一控制系统(11)、第一连接装置(12)和锁车装置(13)提供电能;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并查看附近的车桩(2)和车桩(2)上的停车数,并在获得目标取车车桩(2)上的单车的请求被触发后,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使用该车桩(2)上的共享单车的用车请求,共享单车服务平台收到用车请求后,向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解锁信号,第二控制系统(21)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将解锁信号发送给停车车桩(2)正常用车一侧最外端的单车(1)上的第一控制系统(11),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1)用于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控制锁车装置(13)解锁单车,并且控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脱离连接,解锁后第一控制系统(11)向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解锁反馈信号,第二控制系统(21)在接收到解锁反馈信号后刷新本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停车数量信息;
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临时停车信号时正常计费,在收到正常锁车信号时停止计费;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还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搜索未饱和的车桩(2),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收到正常停车信号后向被停车的车桩的第二控制系统(21)发送锁车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系统(21)用于在接收到锁车信号后刷新本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本车桩上的新的车辆信息和还车信号,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接收到还车信号时发送还车反馈信号至手持移动终端;
所述锁车装置(13)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或主轴锁车方式,采用后轮锁车方式时所述锁车装置(13)包括碟式刹车(1351)、第二伸出机构(1352)和第二伸出杆(1353),第一连接装置(12)包括U形固定块(1271)、旋转轴(1272)和第三连接杆(1273),所述U形固定块(1271)固定于单车(1)后车架上,所述旋转轴(1272)旋转设置于U形固定块(1271)的右侧,所述旋转轴(1272)垂直于U形固定块(1271)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一端铰接于旋转轴(1272)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连接端上设置有圆形球体,所述U形固定块(127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圆筒(1274),所述连接圆筒(1274)的轴线与自行车轮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圆筒(1274)的一侧开始有通槽,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可穿过通槽收入连接圆筒(1274)内,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远离单车(1)的一侧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卡钩(1275),所述卡钩(1275)铰接于槽的侧壁且可绕铰接点上下旋转,所述卡钩(1275)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1276),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与连接圆筒(1274)结构相同;第一连接装置(12)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本单车的第三连接杆(1273)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1274),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临时停车信号;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感应相邻单车的第三连接杆(1273)是否插入本单车的连接圆筒(1274),若是则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正常锁车信号;
所述旋转轴(1272)的中部外侧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U形固定块(1271)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伸出机构(1352)设置于U形固定块(1271)外侧,所述第二伸出杆(1353)设置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伸出杆(1353)的一端与第二伸出机构(1352)连接另一端靠近旋转轴(1272),所述第二伸出机构(1352)用于带动第二伸出杆(1353)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远离或靠近旋转轴(1272),所述旋转轴(1272)的外侧连接有刹车线(1354),所述U形固定块(1271)内部设置有U形槽,所述刹车线(1354)的另一端穿过U形槽连接于碟式刹车(1351)上,当所述旋转轴(1272)逆时针旋转时会拉紧刹车线(1354),顺时针旋转时则会放松刹车线(1354);
当所述第三连接杆(1273)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或另一辆共享单车上的连接圆筒(1274)连接时,即第三连接杆(1273)插入连接圆筒(1274)时,顶升机构(1276)上升顶起卡钩(1275)使其无法向下旋转,将第三连接杆(1273)卡住使其无法从连接圆筒(1274)中脱离,同时刹车线(1354)拉紧,碟式刹车(1351)将后轮刹住,当第一控制系统(11)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顶升机构1276会下降,解除连接圆筒(1274)对第三连接杆(1273)的锁定,同时刹车线(1354)放松,碟式刹车(1351)解除刹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显示装置(23)用于显示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当车桩(2)上的停车数量达到饱和时,显示装置(23)上会显示字幕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11)还包括用于定位单车(1)的位置的定位模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桩(2)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设置于旋转机构(4)上,所述旋转机构(4)用于带动第二连接装置(22)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上设置有供电装置(24),所述供电装置(24)用于在第二连接装置(22)和第一连接装置(12)连接时,给单车(1)上的供电模块(14)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装置(13)采用主轴锁车方式时第一连接装置(12)包括轴杆(121)、两个旋转装置(122)和两个第一连接杆(123),所述单车主轴(5)中部沿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单车主轴(5)外侧沿轴向均匀设置有齿轮槽,所述轴杆(121)设置于单车主轴(5)中部的通孔内,所述轴杆(121)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装置(122),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一端与旋转装置(122)铰接,所述旋转装置(122)用于带动第一连接杆(123)在竖直平面内绕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电磁铁(1231),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也设置有电磁铁(1231),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三传感器,当所述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装置(22)的连接端或锁在车桩上的单车的第一连接杆(123)的连接端连接时,第三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停车信号,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2)会向第一控制系统(11)发送锁车信号并控制电磁铁(1231)通电,当第一控制系统(11)收到解锁信号时控制电磁铁(1231)断电;
所述锁车装置(13)设置于单车主轴(5)上方,所述锁车装置(13)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单车(1)的主轴孔连接,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插销(131),所述插销(131)旁设置有移动装置(132),所述移动装置(132)用于带动插销(131)在滑槽内移动,单车主轴(5)上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设置有第四传感器,当第一控制系统收到解锁信号时,所述移动装置(132)会带动插销(131)向上移动脱离齿轮槽;当插销(131)向下移动插入齿轮槽时,第四传感器向共享单车服务平台发送锁车信号;
曲柄外侧设置有收纳槽(71)和铆钉(72),所述收纳槽(71)用于收纳第一连接杆(123),所述铆钉(72)中部设置有拨片(73),所述拨片(73)可绕铆钉(72)轴线旋转,所述拨片(73)用于挡住收纳槽(71)内的第一连接杆(123),防止在骑行时第一连接杆(123)脱出收纳槽(71);
所述共享单车服务平台用于在同时收到停车信号和锁车信号时判断为正常锁车信号,在仅收到锁车信号时判断为临时停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桩数量为两个且中心对称平行设置,其中一个车桩用于停放正常的单车,另一个车桩用于停放故障单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9264.XA CN111710104B (zh) | 2020-06-14 | 2020-06-14 |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9264.XA CN111710104B (zh) | 2020-06-14 | 2020-06-14 |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0104A CN111710104A (zh) | 2020-09-25 |
CN111710104B true CN111710104B (zh) | 2021-05-11 |
Family
ID=7254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39264.XA Active CN111710104B (zh) | 2020-06-14 | 2020-06-14 |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101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1953A (zh) * | 2021-06-10 | 2022-12-13 | 袁立祥 | 共享单车连接排放管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3364B (zh) * | 2015-07-13 | 2017-08-11 | 长安大学 |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公共自行车互锁式租赁系统 |
CN105894676B (zh) * | 2016-03-29 | 2017-08-25 | 上海通冠市政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 串联式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及其方法 |
CN105857446B (zh) * | 2016-03-29 | 2018-08-10 | 上海通冠市政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有车载控制模块的公共租赁用自行车 |
CN107330842A (zh) * | 2017-07-04 | 2017-11-07 | 天津金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ZigBee的共享单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8682051A (zh) * | 2018-05-09 | 2018-10-19 | 陈志明 | 实现共享单车整齐排放的停放管理方法 |
CN108487794A (zh) * | 2018-05-09 | 2018-09-04 | 陈志明 | 实现共享单车整齐排放的互锁装置及采用该互锁装置的共享单车和停车桩 |
CN108665560A (zh) * | 2018-05-09 | 2018-10-16 | 陈志明 | 实现共享单车整齐排放的计费方法 |
-
2020
- 2020-06-14 CN CN202010539264.XA patent/CN11171010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10104A (zh) | 2020-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8374240B2 (en) |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10374377B (zh) | 一种通道立体车库及存取车方法 | |
CN108104544B (zh) |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车门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 |
CN201835562U (zh) | 简易斜拉升降机械停车设备 | |
CN208563370U (zh) | 地下停车场 | |
CN107386737A (zh) | 回转式梳齿升降搬运器、立体停车设备及存取车辆方法 | |
CN111710104B (zh) | 一种串联式共享单车系统 | |
US20200399922A1 (en) | Bicycle parking device | |
CN108657323B (zh) | 一种双层自行车智能存取装置 | |
CN108035575A (zh) | 一种无轴摩天轮式立体环形自行车停车装置 | |
CN106703470A (zh) | 二层智能蜗杆升降式车库 | |
CN108756365A (zh) | 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 | |
CN201024696Y (zh) | 带旋转器的一车位停二车装置 | |
FR2586443A1 (fr) | Installation de parcage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formant garage individuel automatique en milieu urbain | |
CN213597591U (zh) | 一种双塔立体停车库的出入平台 | |
CN110965827B (zh) | 一种可调整车辆方向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 |
CN106760735A (zh) | 二层移动式立体升降车架 | |
CN208885080U (zh)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
CN1108728A (zh) | 小型车辆自动立体停车场及其存取车装置 | |
CN211691684U (zh) | 一种下层旋转双立柱式立体车库 | |
CN110588847B (zh) | 一种自行车停车装置 | |
CN207583031U (zh) | 一种摩天轮式电动车停车装置 | |
CN208559608U (zh) | 一种双层自行车存取装置 | |
CN213742570U (zh) | 一种立体车库 | |
CN216277165U (zh) | 一种升降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Room 4001, No.8, Jinyu 2nd Street,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after: Chen Yifan Address before: 430074 Guanggu headquarters international,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Yifa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Zhu Rongguo Inventor after: Pan Yuping Inventor after: Chen Yif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ifa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