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5080U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85080U CN208885080U CN201821564655.1U CN201821564655U CN208885080U CN 208885080 U CN208885080 U CN 208885080U CN 201821564655 U CN201821564655 U CN 201821564655U CN 208885080 U CN208885080 U CN 208885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parking apparatus
- type parking
- lifting type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包括:车辆承载机构,其包括多层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梳齿停车架;托举式停车设备,其包括移动式框架及托举底盘,移动框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托举式停车设备能够将车辆移动并托举至梳齿停车架上;其中,托举底盘包括:底板,其水平设置,底板连接升降机构;两组举升装置,其可升降的对称设置在底板横向的两侧;两组托车连杆,托车连杆的一端旋转连接在底板上,另一端连接举升装置;多个驱动电机,其分别连接托车连杆;其中,托车连杆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举升装置移动到底板的外侧用于承托车辆底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能够提高停车效率及停车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城市土地资源,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路边停车、地面及地下单层停车愈发无法适应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这也成为了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立体车库的出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立体车库被成为“城市空间的节约者”,它的广泛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现有的立体车库主要分为九大类,具体是: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汽车专用升降机。这些立体车库往往将车辆的举升机构和车辆的承载机构连为一个整体,结构相对复杂。
我国的机械式停车设备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其性能已经大大提高,尤其是AGV导航技术、激光测距、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为立体车库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大大提高了立体车库的性能。
将车辆举升机构与车辆承载机构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的机构,可以使立体车库的结构更加简化,也使得车位的数量调整变得更加灵活,大大减少了地面施工的工作量,从而方便对现有的地面一层停车场进行改造。但同时,这也要求整个立体车库系统的运行机制更为复杂,尤其是车辆举升设备作为以移动的个体,其定位、导航等控制需要更加完备。
此外,现有的立体车库基本都是需要驾驶人开进车位或者开进载车平台,由于有些驾驶人的驾驶水平不高,使停车过程耗费时间较长;并且有可能会因为驾驶人的操作失误,导致无法将车辆停在合适的区域,因此可能会对车辆本身造成损伤,给驾驶人带来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目的之一是采用移动的托举式停车设备将待停车辆移动到车辆承载机构上,无需驾驶人将车辆开进载车平台,以提高停车效率并且提高停车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目的之二是在托举底盘上设置可移动的举升装置与车辆底盘配合托举待停车辆,通过改变托车连杆的旋转角度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车辆的停车需求,同时使停车过程中车辆与托举底盘的结合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停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包括:
车辆承载机构,其包括多层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梳齿停车架;
托举式停车设备,其包括移动式框架及托举底盘,所述移动框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托举式停车设备能够将车辆移动并托举至所述梳齿停车架上;
其中,所述托举底盘包括:
底板,其水平设置,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升降机构;
两组举升装置,其可升降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横向的两侧;
两组托车连杆,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举升装置;
多个驱动电机,其分别连接所述托车连杆;
其中,所述托车连杆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举升装置移动到所述底板的外侧用于承托车辆底盘。
优选的是,每组举升装置包括两个沿所述底板纵向对称设置的举升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液压缸,其通过液压缸套与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托车垫,其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是,所述托举底盘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顶盖,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顶盖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平面推力轴承,上下两侧的平面推力轴承分别与所述顶盖和底板紧密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连杆嵌入槽,所述举升装置能够在所述托车连杆的带动下旋入或旋出所述嵌入槽。
优选的是,所述托举底盘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承重滚轮。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式框架的一侧;
丝杠,其竖直设置,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座与所述移动式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螺母,其匹配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螺母与所述托举底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丝杠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导轨,所述托举底盘以所述竖直导轨为导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采用托举式停车设备从车辆底部将车辆托起的方式,无需驾驶人驾驶进入指定车位或载车板,人员无需进入车库内部,能对多层车位进行无限制存取,方便了车主,提高了停车效率,并且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在托举底盘上设置可移动的举升装置与车辆底盘配合托举待停车辆,通过改变托车连杆的旋转角度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车辆的停车需求,同时使停车过程中车辆与托举底盘的结合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停车安全性。
(3)在同一立体车库中设置多个托举式停车设备可以同时对多个停车位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整个车库的运行更加灵活,整个车库可以同时对多个车辆进行操作,减少了等待时间。
(4)车辆承托机构(车位)的建造相对简单,可以采用桁架结构,使一个车位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扩展成为多个车位,并且在一定安全高度内,车辆承载机构可随着托举式停车设备高度增加而增加垂直方向的车位数量,大大增加了车库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式停车设备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式停车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式停车设备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底盘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底盘机构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底盘机构的顶盖与底板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底盘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承载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承载机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举式停车设备与车辆承载机构结合进行存取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车垫托举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库整体布局平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存车流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取车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主要由托举式停车设备和车辆承载机构组成。如图1-3所示,托举式停车设备包括:大容量锂电池100、电控箱200、升降机构300、框架机构400、托举底盘机构500及移动机构600。
大容量锂电池100为托举式停车设备提供动力,电控箱200为托举式停车设备的控制机构。框架机构400包括支撑立柱401、顶板402、上丝杠支撑板403和下丝杠支撑板404。其中,上丝杠支撑板403与顶板402焊接在一起;支撑立柱401为方形空心立柱,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升降机构300设置在框架机构400的一侧,升降机构300包括:电机支撑座301、电机302、大扭矩梅花联轴器303、丝杠限制柱304、蜗轮蜗杆减速器305、高精度丝杠306、丝杠螺母座307、导轨308、BF固定座309和导轨滑块310。其中,电机302的外壳与电机支撑座301焊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连接将电机支撑座301固定在顶板402上,电机302为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机轴通过大扭矩梅花联轴器30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305连接。丝杠限制柱304连接在高精度丝杠306上端,防止高精度丝杠306位置移动,并且丝杠限制柱304内置编码器,用以检测高精度丝杠转速及圈数,并反馈,做到闭环控制;高精度丝杠306一端连接蜗轮蜗杆减速器305,另外一端连接位于下丝杠支撑板404上的BF固定座309,由BF固定座309固定其位置,并且,BF固定座309内置紧急制动器,在紧急情况下立刻制动托举底盘机构500;母座307与托举底盘机构500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高精度丝杠306转动时,丝杠螺母座307带动托举底盘机构500上下移动。两根导轨308与两根支撑立柱401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其受力分散均匀,并且导轨有自加热装置,可适应低温环境下工作。两个导轨滑块310分别与两边的导轨308配合。高精度丝杠306负责上下传动,而导轨308主要用于承受力。
如图4-7所示,托举底盘机构500包括:丝杠连接板501、导轨滑块结合板502、托车连杆503、连杆嵌入槽504、伺服电机505、旋出位置限制器506、旋进位置限定器507、齿轮508、连杆中心转轴509、平面推力轴承510、齿轮511、伺服电机转轴固定键512、加强肋板513、承重滚轮514、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托车垫516、液压缸嵌入槽517、托车盘底板518、托车盘顶盖519和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其中,丝杠螺母座307通过焊接方式与丝杠连接板501连接在一起;导轨滑块结合板502与导轨滑块310通过螺栓连接;托车盘底板518与丝杠连接板501以及导轨滑块结合板502焊接成为一整体。托车盘底板518的上方设有水平的托车盘顶盖519;并且托车盘底板518底面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地面,用以检测距地面距离,与丝杠限制柱内部的编码器构成双重反馈,进一步提高精度,托车盘顶盖上装有可旋转激光测距传感器,以检测车辆前后轮距离,帮助伺服电机505带动托车连杆503旋转到适宜角度,以适应不同车宽。托车盘顶盖519和托车盘底板518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托车连杆503及液压缸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容纳空间中;其中,托车连杆503的一端与液压缸嵌入槽517固定连接;液压缸的缸套固定设置在液压缸嵌入槽517中。作为优选,在托车连杆503与液压缸嵌入槽517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513,以保证强度。伺服电机505电机轴竖直向下安装在托车盘顶盖519上,伺服电机505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托车盘顶盖519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托车盘底板518,伺服电机505的动力输出轴上通过伺服电机转轴固定键512安装齿轮511,托车连杆5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齿轮508,齿轮511与齿轮508啮合,伺服电机505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托车连杆503旋转。使用伺服电机更有利于精确控制旋转角度。其中,托车连杆共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托车底盘横向的两侧;每组托车连杆分别包括两个沿托车底盘的纵向对称设置托车连杆503,在托车盘顶盖519的两侧对称开设连杆嵌入槽504,供托车连杆503带动液压缸升降机构旋入;旋入时右侧托车连杆503先旋入,左侧托车连杆再行旋入,并遵循“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每个托车连杆503的齿轮两侧均设有旋出位置限制器506、旋进位置限定器507,旋出位置限制器506、旋进位置限定器507上均装有限位开关用于限定托车连杆503的移动范围,当托车连杆503触碰到时,伺服电机505停止转动,并且位置限定器自身也会对托车连杆503施加反向力;连杆被动齿轮508上下均装有平面推力轴承510,以增大受力面积,并通过与托车盘底板518和托车盘顶盖519的紧密结合平衡传递的力矩。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上端装有托车垫516,托车垫516为带有花纹的橡胶类材料,以保护车辆底盘,并防止滑动并且托车垫上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判断是否与车辆底盘接触,保证安全。承重滚轮514安装在托车盘底板518上,防止托车盘与地面摩擦而减少使用寿命,同时,在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托起车辆时,作为受力支撑点。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安装在托车盘底板518上。
如图8所示,移动机构600包括:电机固定支架601、直流减速电机602、麦克纳姆轮603和紧固螺栓604。其中,电机固定支架601将直流减速电机602包围,并且直流减速电机602底部用螺栓与电机固定支架601连接,保证连接强度。电机固定支架601通过紧固螺栓604固定在支撑立柱401底部。603为大尺寸麦克纳姆轮,能够使整个停车设备实现无转向全方位移动,节省道路面积。所述托举底盘机构600的整体厚度设计在110mm以内,小于绝大多数机动车的底盘高度。
如图9-10所示,车辆承载机构700包括车位外框架702和车轮承载梳齿701。存车时,车轮放置在车轮承载梳齿701上,由数根圆柱组成的车轮承载梳齿701可以防止车辆发生滑动,并且在一定安全高度内,车辆承载机构可随着托举式停车设备高度增加而增加垂直方向的车位数量。
如图11-15所示,在准备将车停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时,用户首先通过手机客户端中的地图导航选择车库。手机客户端将车主的选择结果发送给所有所述立体车库的总服务器,总服务器将选择信息发送给被选择立体车库。被选择立体车库内部每个车位相应的车位状态监测传感器判断各自监控的车位是否空闲,然后将信息反馈给被选择车库的中央监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将车位状态监测传感器检测到的车位空闲信息汇总,给出车库总车位空闲状态,通过网络发送给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生成被选择车库车位状态示意图,空闲车位为绿色,非空闲车位为红色,供车主选择。
若该车库车位已全部停满,则手机客户端提示车主是否再选择另外一个车库,同时给出第一次所选车库出现空闲车位的最短时间,以提示车主是否愿意进入存车缓冲区等待空闲车位。
若车主选择另外车库,则再次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成功预订空闲车位;若车主选择等待,则车主选择预约存车时间,并开往存车缓冲区等待。
若第一次所选车库存在空闲车位,则车主选择空闲车位,设定预约存车时间,此时间为车辆到达车库的大致时间,真正收费计时从车辆被放到指定车位开始。
车主开车前往车库,车库入口处有车牌识别装置,通过识别车牌,来确定该车辆身份,并将识别结果发送给车库中央监控系统。
中央监控系统接收到车辆身份信息后,开始选择处于空闲状态或最快完成当前工作任务的托举式停车设备,并将该待操作车辆的信息发送给该托举式停车设备。
车主将车辆开到车库存车缓冲区等待托举式停车设备,托举式停车设备在收到中央监控系统信息后前往存车缓冲区,并停在待车位置。
托举式停车设备到达后,语音提示车主下车,车主下车后,在托举式停车设备的存取车信息确认显示器上,进行存车信息确认,进行确认预约车位、确认车辆车牌号、确认车内是否有人、是否确认存车等操作,如上述操作有任意一项未确认,则需要车主重新操作。
车主确认存车操作后,托举式停车设备会通过热释点红外传感器判断车内是否有人,若有人,则发出警报,提示车主,若无人则语音提示车主离开存车缓冲区,此时车主即可离去。
托举式停车设备开始将托举底盘机构500降下,大功率直流电机302开始正向转动,并通过扭矩梅花联轴器30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305带动高精度丝杠306正向转动,在导轨308和导轨滑块310的限制以及丝杠螺母座307的作用下,托举底盘机构500开始随丝杠螺母座307向下移动。
托举底盘机构500底部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承重滚轮514接触到地面后,高精度丝杠306停止转动,托举底盘机构500停止下降,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开始检测车轮位置,托举式停车设备通过移动调整自身位置,托举底盘机构500正对车辆两轮之间的车辆底盘位置,托举式停车设备与车辆底盘相对位置如图12所示,使托车垫516处于图12所示位置A和位置B(左前轮和左后轮之间对应的底盘中间部位以及右前轮和右后轮之间对应的底盘中间部位)正下方时,车轮位置检测完成,托举式停车设备停止移动。(这个过程中承重滚轮514与地面接触承担一部分压力,防止托举底盘机构底部与地面摩擦。)之后,伺服电机505开始旋转,连杆主动齿轮511带动连杆被动齿轮508转动,使托车连杆503向连杆嵌入槽504外侧旋转,并遵循“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使托车连杆503旋出连杆嵌入槽504,旋转到对应测量底盘的合适位置后停止转动,使托车垫516处于图12所示的位置A和位置B正下方。
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开始伸长,直到托车垫516完全接触图12所示的位置A和位置B,并且将车辆微微撑离地面。然后根据使用者所选车位层数,将车辆提升到相应高度。车辆提升过程中,大功率直流电机302开始反向转动,并通过扭矩梅花联轴器30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305带动高精度丝杠306反向转动,在导轨308和导轨滑块310的限制以及丝杠螺母座307的作用下,托举底盘机构500开始随丝杠螺母座307向上移动指定高度后。
移动到相应高度后,托举式停车设备开始托举这车辆向指定车位移动,托举式停车设备在车库内行驶时,通过激光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定位。在托举式停车设备行驶路径上安装精确反射板,托举式停车设备顶部通过发射激光束,同时采集由反射板反射的激光束,从而确定其当前的位置以及方向。在已知反射板的精确位置(X,Y),托举式停车设备会连续的计算当前的位置,根据估算的新位置关联反射板,去修正自身位置,以此来修正下一步动作。从而保证托举式停车设备准确到达指定车位。
同时,托举式停车设备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激光雷达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以判断行进路线上是否存在障碍物,若检测到障碍物则停止等待,若未检测到障碍物,则继续移动。
托举式停车设备移动到指定车位,借助靠近地面的灰度传感器,检测车位的两侧所画的线,帮助设备精准地与车位正对齐,若车主所选车位为1层之上的层数,则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检测该层车轮承载梳齿701位置,并反馈给升降机构4做出调整,使车轮位于车轮承载梳齿701上方合适距离。若车主所选车位为1层,则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无需检测,直接将托举底盘机构500下降到地面。
调整完成后,托举式停车设备开始进入车位,车位的另一端有位置限定装置,防止托举式停车设备移动超过车位,一旦触碰到位置限定装置,托举式停车设备立即停止。
之后,升降机构300带动托举底盘机构500下降,直到车辆的四个车轮在车轮承载梳齿701上停稳或停在地面。车辆停稳定后,中央监控系统开始计时收费,至此完成存车过程。该车位也开始被标记为非空闲。
车辆放置结束后,托举式停车设备从该车位位置退出,移动到道路上,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开始收回,伺服电机505开始反向旋转,连杆主动齿轮511带动连杆被动齿轮508转动,并遵循“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使托车连杆503带动液压举升机构全部收回到连杆嵌入槽504内,各自接触到旋进位置限制器507后停止转动,托举底盘机构500开始上升。托举式停车设备向存车缓冲区移动,并在缓冲区等待下一个命令。
取车时车主先在手机客户端上进入自己的订单,设定取车时间。手机客户端将车主设定的时间通过网络传给车库的中央监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接收到车主取车的时间信息后,开始选择处于空闲状态或最快完成当前工作任务的托举式停车设备,设备在车主设定取车时间前3分钟将进入待命状态。
车主到达车库入口处,出示手机客户端的身份二维码或者IC卡,验证身份。车库门口的身份识别和车牌识别系统为一个整体。身份验证成功后,身份识别系统向中央监控系统发送信号,中央监控系统控制托举式停车设备,开始执行取车操作。
托举式停车设备移动到该车位前的纵向道路后,借助靠近地面的灰度传感器,检测车位的两侧所画的线,帮助设备精准地与车位正对齐,然后根据车主所选车位层数,将车辆提升到相应高度,若车主所选车位为1层之上的层数,则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检测该层车轮承载梳齿701位置,并反馈给升降机构300做出高度调整。使托车垫516位于图12所示位置1正下方,若车主所选车位为1层,则车辆位置检测装置520无需检测,直接将托举底盘机构500下降到地面。
调整完成后,托举式停车设备开始进入车位,在灰度传感器、车位的两侧所画的线以及位置限定装置的帮助下停在合适的位置。设备到达合适位置后,托车连杆503旋出,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伸出,托车垫516将车辆从车轮承载梳齿701或地面上托起,将车取下。
车辆放置结束后,托举式停车设备从该车位位置退出,移动到道路上,并移动到取车缓冲区。
空心扁平式液压缸515收回,下放车辆,托车连杆503打开收回,设备语音播报所取车辆的车牌号,提示车主。
车主进入车内,将车辆开走,离开车库。车库车口出识别到该车辆,此时为收费结束时间。车主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IC卡进行支付停车费用。
托举式停车设备C在车辆离开后,载车平台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载车平台上升,将梳齿停车架存回停车架仓库,并等待执行下一次命令。至此完成取车过程。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承载机构,其包括多层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梳齿停车架;
托举式停车设备,其包括移动式框架及托举底盘,所述移动式框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托举式停车设备能够将车辆移动并托举至所述梳齿停车架上;
其中,所述托举底盘包括:
底板,其水平设置,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升降机构;
两组举升装置,其可升降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横向的两侧;
两组托车连杆,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旋转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连接所述举升装置;
多个驱动电机,其分别连接所述托车连杆;
其中,所述托车连杆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举升装置移动到所述底板的外侧用于承托车辆底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组举升装置包括两个沿所述底板纵向对称设置的举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液压缸,其通过液压缸套与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托车垫,其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托车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底盘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顶盖,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顶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平面推力轴承,上下两侧的平面推力轴承分别与所述顶盖和底板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连杆嵌入槽,所述举升装置能够在所述托车连杆的带动下旋入或旋出所述嵌入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底盘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承重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式框架的一侧;
丝杠,其竖直设置,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座与所述移动式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螺母,其匹配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螺母与所述托举底盘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导轨,所述托举底盘以所述竖直导轨为导向滑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4655.1U CN20888508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4655.1U CN20888508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85080U true CN208885080U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651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6465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85080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850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5433A (zh) * | 2018-09-25 | 2018-12-18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21564655.1U patent/CN2088850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5433A (zh) * | 2018-09-25 | 2018-12-18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45840U (zh) | 一种自动车库 | |
US10612261B2 (en) | AGV comb-type transfer robot | |
CN103643826B (zh) | 机械式立体车库及其汽车搬运方法 | |
CN203795916U (zh) | 用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升降系统 | |
CN105178670B (zh) | 组合环状立体停车系统 | |
CN108086751A (zh) | 并行运行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 |
CN109025433A (zh)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
CN109296236A (zh) | 一种单个载车平台的智能停车系统 | |
CN111852117A (zh) | 一种运输、停一体停车场、停车系统及停车方法 | |
CN107065889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车辆引导控制方法及车辆引导系统 | |
CN104947974B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系统 | |
CN208885080U (zh) | 一种基于托举式停车设备的立体车库 | |
CN201217961Y (zh) | 立体车库 | |
CN105604368B (zh) | 跑道型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894806U (zh) | 移车装置及立体车库 | |
CN108086762B (zh) | 用于实现安全停车的立体车库及其停车方法 | |
CN104594689B (zh) | 车库 | |
CN108222600B (zh) | 可拓展式旋转升降立体车库 | |
CN202788095U (zh) | 智能立体车库 | |
CN107795166B (zh) |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179905B (zh) | 平面停车场改为立体智能停车场的改造方法 | |
CN108343299A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 | |
CN104727599B (zh) | 一种路边电控停车举升装置的安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JPH0510045A (ja) | 立体駐車場 | |
CN112922412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停放和提取车辆的立体停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