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9081B -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9081B
CN111699081B CN201880089256.0A CN201880089256A CN111699081B CN 111699081 B CN111699081 B CN 111699081B CN 201880089256 A CN201880089256 A CN 201880089256A CN 111699081 B CN111699081 B CN 111699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liquefied fluid
nozzle unit
injection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92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9081A (zh
Inventor
定木启
前野润
山崎晶登
江幡友子
高滨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99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9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9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3/00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3/00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3/004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fluid j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22Pulverisation by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3/00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3/004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fluid jet
    • B26F2003/006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fluid jet having a shutter or water jet defl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2210/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of specific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95/00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or pit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该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是从构造体(10)将除去对象体除去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该构造体(10)具有:上述除去对象体(11),其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残留对象体(12),其由不具有上述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上述除去对象体一体化,其中,将在喷射之后汽化的液化流体(X)喷射至上述除去对象体。

Description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25925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材料的内部配设有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广泛地用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等。一般而言,在进行这样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穿孔的情况下,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示的穿孔机来进行。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80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78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还有如下的情况:除了如上所述的钢筋之外,将配管等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即,钢筋混凝土材料为钢筋或配管等相对于混凝土材料一体化的构造。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穿孔的情况下,必须不损坏这些钢筋或配管而实施。因此,必须在基于穿孔机的穿孔之前掌握钢筋或配管的位置,在穿孔前需要许多的准备操作。另外,在穿孔中穿孔机非预期地碰触到钢筋或配管等的情况下,难以改变穿孔的角度,必须再次改变位置而进行穿孔。此外,这样的问题不是限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在从多种材料一体化的构造物除去一部分材料的情况下同样地产生。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从构造体将除去对象体除去,该构造体具有:除去对象体,其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残留对象体,其由不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除去对象体一体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采用以下的构成,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是从构造体将除去对象体除去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该构造体具有:上述除去对象体,其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残留对象体,其由不具有上述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上述除去对象体一体化,其中,将在喷射之后汽化的液化流体喷射至上述除去对象体。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一方式中,通过喷射上述液化流体从而推进上述除去对象体的穿孔,在上述残留对象体露出之后变更上述液化流体的喷射方向,以便避开上述残留对象体。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通过具备管体部的喷嘴单元喷射上述液化流体,管体部在内部具有引导上述液化流体的流路,并且在顶端部具有喷射开口。
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三方式中,上述管体部中,具有喷射开口的顶端部屈曲或弯曲地相对于基部连接,并且形成有流路,该流路将上述液化流体引导至包括上述顶端部和上述基部的部位的流路。
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中,上述除去对象体是混凝土材料。
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中,上述除去对象体是纤维增强塑性材料。
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在上述第一至第六的任一方式中,上述液化流体是液氮。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公开,通过液化流体汽化时的膨胀力破坏除去对象体,由此将除去对象体除去。液体汽化的情况下的膨胀率是例如数百倍以上。因此,通过使液化流体进入至除去对象体的微细孔,利用液化流体的膨胀力,从而能够容易地使除去对象体塌陷。另一方面,由于汽化流体未进入不具备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残留对象体的内部,因而不会由于汽化流体的膨胀而破坏残留对象体。所以,依据本公开,不考虑残留对象体的位置,即使在残留对象体位于喷射目的地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除去对象体的穿孔。所以,依据本公开,能够容易地从构造体将除去对象体除去,该构造体具有:除去对象体,其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残留对象体,其由不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除去对象体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使用的液氮喷射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使用的液氮喷射系统所具备的喷嘴单元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所具备的握持部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所具备的握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所具备的握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所具备的握持部的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喷嘴单元的第二变形例所具备的绝热部的概略构成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涉及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公开适用于如下混凝土穿孔方法的示例进行说明:在混凝土材料(除去对象体)和钢筋(残留对象体)一体化的混凝土构造物(构造体)中,对混凝土材料的部分进行穿孔。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使用的液氮喷射系统1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液氮喷射系统1具备储存罐2、液氮升压装置3、制冷机4、柔性管5以及喷嘴单元6。
储存罐2是储存液氮X的压力罐,连接至液氮升压装置3和制冷机4。此外,液氮喷射系统1还能够为不具备该储存罐2而从外部接受液氮X的供给的构成。
液氮升压装置3将从储存罐2供给的液氮X升压至一定的喷射压力。例如,液氮升压装置3具备用于压送液氮X的推进泵(boost pump)、对从推进泵运送来的液氮X进行一次升压的前置泵(pre-pump)、以及将一次升压的液氮X二次升压至喷射压力的增强泵等(intensifier pump)。这样的液氮升压装置3与制冷机4连接。
制冷机4是如下的换热器:将通过利用液氮升压装置3升压从而升温的液氮X与从储存罐2供给的液氮X进行换热,从而将升压的液氮X冷却至喷射温度。柔性管5的一端连接至该制冷机4。
例如,液氮升压装置3和制冷机4被单元化,配置于一个移动台车上。通过配置有这样的在移动台车中单元化的液氮升压装置3和制冷机4,并根据需要配置有储存罐2,从而能够容易地使液氮喷射系统1移动。此外,液氮升压装置3和制冷机4不一定必须被单元化。例如,也可以将液氮升压装置3和制冷机4隔开配置,将制冷机4配置于喷嘴单元6的附近。由此,能够抑制利用制冷机4冷却的液氮X在到达喷嘴单元6之前升温,提高从喷嘴单元6喷射的液氮X的喷射力。
柔性管5是一端连接至制冷机4、另一端连接至喷嘴单元6的具有挠性的管,将升压的液氮X从制冷机4引导至喷嘴单元6。这样的柔性管5具有耐压性和绝热性,将压力和温度的下降抑制为最低限度,并同时将从制冷机4供给的液氮X引导至喷嘴单元6。
图2是示出喷嘴单元6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喷嘴单元6具备连接部6a和管体部6b。连接部6a是连接有柔性管5的部位,在内部形成有未图示的流路。
管体部6b具备:筒状的躯干部6c,在内部形成有流路R;和孔口部6d,固定于躯干部6c的顶端部。躯干部6c是例如被绝热加工的长尺寸的配管状部位,将液氮X通过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流路R从连接部6a引导至孔口部6d。这样的躯干部6c是在喷射液氮X的情况下被操作者握持的部位。孔口部6d固定于躯干部6c的顶端,具备用于朝向前方喷射液氮X的喷射开口6d1。该喷射开口6d1与躯干部6c的流路R连接,将流动于流路R的液氮X从喷射开口6d1朝向管体部6b的外部喷射。
这样的管体部6b具有直管状的基部61和包括孔口部6d的顶端部62。基部61由躯干部6c的根部侧(连接部6a侧)的部位构成,沿着直线状的轴心L以直线状延伸。顶端部62具有孔口部6d从而包括喷射开口6d1,喷射液氮X。顶端部62如图2所示,喷射开口6d1朝向与基部61相反的一侧开口,相对于基部61弯曲地连接,使得液氮X的喷射方向相对于基部61的轴心L倾斜。更详细地,顶端部62中,基部61侧的部位以一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喷射开口6d1侧的部位成为直线状,基部61侧的部位与喷射开口6d1侧的部位一体地连接,使得喷射开口6d1侧的轴心L1相对于基部61的轴心L构成比90°更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约45°)的角度α。
这样,喷嘴单元6具备如下的管体部6b:具有喷射开口6d1的顶端部62弯曲地连接至基部61,并且具有将液氮X引导至基部61和顶端部62的流路R。另外,该管体部6b具有:基部61,形状设定成直管状;和顶端部62,沿相对于基部61的轴心L倾斜的方向喷射液氮X。
在具备这样的喷嘴单元6的液氮喷射系统1中,液氮X从储存罐2被供给至液氮升压装置3。液氮X在通过液氮升压装置3升压至喷射压力之后,被供给至制冷机4。从液氮升压装置3供给至制冷机4的液氮X与经其它路径从储存罐2供给至制冷机4的液氮X进行换热,从而被冷却。利用制冷机4冷却的液氮X经由柔性管5被供给至喷嘴单元6。供给至喷嘴单元6的液氮X流动于管体部6b的内部的流路R,从喷射开口6d1朝向外部喷射。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混凝土构造物10为混凝土材料11和埋设于混凝土材料11的钢筋12一体化的构造。混凝土材料11是如众所周知那样具有许多孔隙(微细孔)的材料。即,混凝土材料11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另一方面,钢筋12由钢铁形成,不具有孔隙。即,钢筋12由不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对混凝土构造物10进行穿孔,从而形成孔部20。
首先,操作者如图3(a)所示地握持喷嘴单元6。在此,操作者以喷嘴单元6的顶端部62朝向下方的方式握持喷嘴单元6。此时,操作者仅掌握形成孔部20的位置即可,没必要掌握埋设于混凝土材料11的钢筋12的位置。
接下来,操作者使喷嘴单元6的顶端部62碰触到混凝土材料11的表面而喷射液氮X。此时喷射的液氮X进入混凝土材料11的孔隙的内部,在孔隙的内部汽化膨胀。换言之,将液氮X喷射至混凝土材料11,以使其进入混凝土材料11的孔隙内。其结果是,在液氮X进入的区域,混凝土材料11塌陷,形成有孔部20。然后,操作者通过变更喷嘴单元6的姿势,从而将孔部20逐渐地扩大直径并深挖。
此外,也可以在向混凝土材料11喷射液氮X,直到进入混凝土材料11的孔隙内的液氮X汽化为止的期间,维持液氮X的喷射和喷射位置。在此情况下,在液氮X进入混凝土材料11的孔隙内之后,新喷射的液氮X起作用以便堵塞孔隙的开口,能够将孔隙内的液氮X汽化时的膨胀力适当地施加至孔隙的内表面,因而能够效率良好地使该孔隙及其附近的混凝土材料11塌陷。
在此,在如图3(b)所示钢筋12露出于孔部20的底部的情况下,操作者在通过目视等确认钢筋12露出于孔部20的底部之后,如图3(c)所示地变更喷嘴单元6的姿势,使得喷嘴单元6与钢筋12不干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喷射液氮X从而推进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在钢筋12露出之后变更液氮X的喷射方向,以便避开钢筋12。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液氮X也不会进入不具有孔隙的钢筋12的内部。因此,即使液氮X被喷射至钢筋12,钢筋12也不会如混凝土材料11那样塌陷。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混凝土材料11由于被喷射液氮X而塌陷且被除去,但钢筋12即使被喷射液氮X也会残留。因此,如果继续孔部20的穿孔,则混凝土材料11被除去,但钢筋12无损伤地残留。
依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通过液氮X汽化时的膨胀力破坏混凝土材料11,由此除去混凝土材料11。液体汽化的情况下的膨胀率是例如数百倍以上。因此,通过使液氮X进入混凝土材料11的微细孔,利用液氮X的膨胀力,从而能够容易地使混凝土材料11塌陷。另一方面,由于汽化流体未进入不具备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钢筋12的内部,因而不会由于汽化流体的膨胀而破坏钢筋12。所以,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不考虑钢筋12的位置,即使在钢筋12位于喷射目的地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所以,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能够容易地从混凝土构造物10除去混凝土材料11,该混凝土构造物10具有:混凝土材料11,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钢筋12,由不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混凝土材料11一体化。
例如,在喷水装置中,能够通过喷射水从而进行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然而,在喷水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水碰撞到混凝土材料11时的冲击力而破坏混凝土材料11,因而在水碰撞到钢筋12的情况下,钢筋12的表面严重地损伤。与此相对的是,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能够在不损伤钢筋12的状态下形成孔部20。
而且,在喷水装置的情况下,喷射至混凝土材料11之后的水留在操作现场,因而必须根据需要对水进行后处理。与此相对的是,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喷射的液氮X汽化。因此,液氮X不会留在操作现场,不需要进行液氮X的后处理。所以,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能够减轻混凝土穿孔的操作负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通过喷射液氮X从而推进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在钢筋12露出之后变更液氮X的喷射方向,以便避开钢筋12。依据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没有由于液氮X的喷射而损坏钢筋12,因而能够在钢筋12露出并通过目视等确认钢筋12之后,变更液氮X的喷射方向。因此,没必要预先掌握钢筋12的位置,形成孔部20的操作效率极大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喷嘴单元6的管体部6b具备相对于基部61弯曲地连接的顶端部62,顶端部62具有喷射开口6d1。因此,例如通过使基部61以轴心L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喷射开口6d1从基部61侧观察而沿周向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喷嘴单元6的管体部6b具有:基部61,形状设定成直管状;和顶端部62,沿相对于基部61的轴心L倾斜的方向喷射液氮X。因此,通过使直管状基部61以轴心L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容易地在周向方向上变更液氮X的喷射方向,能够以最低必要限度的动作进行液氮X的喷射方向的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喷嘴单元6的顶端部62的喷射开口6d1朝向与基部61相反的一侧开口。虽然也能够例如使喷射开口6d1相对于轴心L倾斜且朝向基部61侧,但是通过将喷射开口6d1朝向与基部61相反的一侧开口,从而能够容易地朝向喷嘴单元6的前方喷射液氮X。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使用具备相对于基部61弯曲地连接的顶端部62的喷嘴单元6,进行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与此相对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中,如图4所示,使用直管状的喷嘴单元6S对混凝土材料11进行穿孔。
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如图4(a)所示,操作者握持喷嘴单元6S。在此,操作者以喷嘴单元6S的顶端部62朝向下方的方式握持喷嘴单元6S。接下来,操作者如图4(b)所示地使喷嘴单元6S的顶端部62碰触到混凝土材料11的表面而喷射液氮X。
通过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混凝土穿孔方法,也能够通过液氮X汽化时的膨胀力而仅除去混凝土材料11,使钢筋12残留,因而能够不掌握钢筋12的位置就进行混凝土材料11的穿孔。
(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
接着,对喷嘴单元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一变形例中,对于与本公开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5是示出喷嘴单元6A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喷嘴单元6A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6的构成之外,还具备握持部6e。
握持部6e安装于管体部6b,从管体部6b向管体部6b的径向方向外侧突出。如图5所示,握持部6e相对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直线状的部位)安装,沿基部61的延伸方向(基部61内的流路R的延伸方向)隔开而设置多个(在本变形例中,两个)。
图6是示出握持部6e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握持部6e具备主体部6e1和锁定部6e2。主体部6e1如图6所示地是大致C型状的部位,针对每个端部形成有同心状的贯通孔6e3。这些贯通孔6e3为比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外径稍大的直径,基部61插入贯通于贯通孔6e3。另外,在主体部6e1的每个端部,形成有锁定部6e2螺纹接合的螺纹孔。这些螺纹孔各自从贯通孔6e3的径向方向外侧连接至贯通孔6e3。由此,螺纹接合于螺纹孔的锁定部6e2的顶端部能够抵接于插入贯通至贯通孔6e3的管体部6b。
锁定部6e2是螺纹接合于设于主体部6e1的上述螺纹孔的螺钉部,沿着轴心旋转,从而在沿着轴心的方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这样的锁定部6e2沿拧紧方向(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内侧移动的方向)旋转,从而顶端部抵接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通过摩擦力限制主体部6e1相对于基部61的移动。
通过使锁定部6e2松开,从而这样的握持部6e能够沿着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将锁定部6e2紧固,从而握持部6e相对于管体部6b被固定。
此外,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将配置于管体部6b的顶端侧的握持部6e和配置于连接部6a侧的握持部6e按以管体部6b为中心朝向不同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由此,例如能够使配置于管体部6b的顶端侧的握持部6e向操作者的左手侧突出,使配置于连接部6a侧的握持部6e向右手侧突出。
这样的喷嘴单元6A具备握持部6e,握持部6e安装于管体部6b,并且从管体部6b向径向方向外侧突出。因此,操作者能够握住握持部6e而进行喷嘴单元6A的操作,能够使喷嘴单元6A的操纵性提高。
另外,在喷嘴单元6A中,握持部6e相对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沿流路R的延伸方向隔开而设置多个。因此,操作者能够用双手稳定地抓住喷嘴单元6A,能够使操作性提高。
另外,在喷嘴单元6A中,两个握持部6e以管体部6b为中心朝向不同的方向突出。因此,操作者例如能够从两侧用左右双手握持喷嘴单元6A,能够进一步使操作性提高。
另外,在喷嘴单元6A中,握持部6e相对于管体部6b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被安装。因此,能够根据操作位置或操作者的体格来调整握持部6e的位置,能够进一步使操作性提高。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还能够代替握持部6e,采用具备主体部6f2能够转动的握持部6f的构成。图7和图8所示的握持部6f具备支撑部6f1、主体部6f2以及锁定部6f3。
支撑部6f1具有成为比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外径稍大的直径的贯通孔6f4,基部61插入贯通至贯通孔6f4。该支撑部6f1如图7和图8所示可转动地支撑主体部6f2。另外,在支撑部6f1,形成有锁定部6f3螺纹接合的螺纹孔。螺纹孔从贯通孔6f4的径向方向外侧连接至贯通孔6f4。由此,螺纹接合于螺纹孔的锁定部6f3的顶端部能够抵接于插入贯通至贯通孔6f4的管体部6b。
主体部6f2是大致三角形状的环状部位,顶点部之一相对于支撑部6f1可旋转地连接。主体部6f2能够以相对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轴心L(参照图2)正交的旋转轴心为中心而转动。
锁定部6f3是螺纹接合于设于支撑部6f1的上述螺纹孔的螺钉部,通过沿着轴心旋转,从而在沿着轴心的方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这样的锁定部6f3沿拧紧方向(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内侧移动的方向)旋转,从而顶端部抵接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通过摩擦力限制主体部6f2相对于基部61的移动。
通过使锁定部6f3松开,从而这样的握持部6f能够沿着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将锁定部6f3紧固,从而握持部6f相对于管体部6b被固定。
依据这样的握持部6f,由于主体部6f2能够相对于支撑部6f1旋转,因而操作者能够任意地调节主体部6f2相对于支撑部6f1的旋转角度,操纵性提高。
而且,如图9所示,还能够代替握持部6e,采用具备握持部6g的构成,该握持部6g具备棒状的主体部6g1和锁定部6g2。主体部6g1针对一个端部形成有同心状的贯通孔6g3。该贯通孔6g3为比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外径稍大的直径,基部61插入贯通于该贯通孔6g3。另外,在主体部6g1的端部,形成有锁定部6g2螺纹接合的螺纹孔。螺纹孔从贯通孔6g3的径向方向外侧连接至贯通孔6g3。由此,螺纹接合于螺纹孔的锁定部6g2的顶端部能够抵接于插入贯通至贯通孔6g3的管体部6b。
锁定部6g2是螺纹接合于设于主体部6g1的上述螺纹孔的螺钉部,通过沿着轴心旋转,从而在沿着轴心的方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这样的锁定部6g2沿拧紧方向(向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径向方向内侧移动的方向)旋转,从而顶端部抵接于管体部6b的基部61,通过摩擦力限制主体部6g1相对于基部61的移动。
通过使锁定部6g2松开,从而这样的握持部6g能够沿着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将锁定部6g2紧固,从而握持部6g相对于管体部6b被固定。
(喷嘴单元的第二变形例)
接着,对喷嘴单元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二变形例中,对于与本公开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10是示出喷嘴单元6B的概略构成的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喷嘴单元6B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6的构成之外,还具备绝热部6h。
绝热部6h以覆盖管体部6b的基部61的周围的方式固定于管体部6b。即,喷嘴单元6B具有绝热部6h,绝热部6h固定于管体部6b,并且从径向方向外侧遮覆流路R。该绝热部6h是防止流动于管体部6b的流路R的液氮的冷热到达操作者的部件,由例如发泡塑性材料形成。
图11是示出喷嘴单元6B所具备的绝热部6h的概略构成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如该图所示,绝热部6h由沿管体部6b的延伸方向连续地排列多个的多个绝热块6i构成。每个绝热块6i为具有管体部6b所插入贯通的中央开口的环状形状,具有从外周面抵至中央开口的缝隙6j。缝隙6j是在将绝热块6i相对于管体部6b装卸的情况下,管体部6b所通过的部位。该缝隙6j能够通过使绝热块6i弹性变形而扩大,能够在扩大的状态下使管体部6b通过。
依据这样的喷嘴单元6B,能够通过将绝热块6i装卸从而变更绝热部6h覆盖管体部6b的范围。即,依据喷嘴单元6B,绝热部6h能够相对于管体部6b的延伸方向分割。
以上,参照附图同时对本公开的合适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构成部件的诸多形状或组合等是一个示例,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基于设计要求等而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公开适用于如下混凝土穿孔方法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在混凝土材料11(除去对象体)和钢筋12(残留对象体)一体化的混凝土构造物10(构造体)中,对混凝土材料11的部分进行穿孔。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公开还能够适用于从金属配管(残留对象体)除去纤维增强塑性材料(除去对象体)的方法。例如,在纤维增强塑性材料中具有液氮X能够进入至裂缝或孔隙等的微细孔的情况下,进入该微细孔的液氮X汽化膨胀,从而纤维增强塑性材料塌陷,由此也能够除去纤维增强塑性材料。
另外,本公开不限于混凝土材料11或纤维增强塑性材料,能够适用于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包括微细的间隙)的材料的除去。在这样的具有微细孔的材料与不具备微细孔的材料一体化的情况下,通过本公开,能够使不具备微细孔的材料无损伤地残留,仅除去具有微细孔的材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液氮用作在喷射之后汽化膨胀的液化流体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将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氦用作液化流体。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管体部6b的顶端部62相对于基部61弯曲地连接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在管体部6b中,还能够采用顶端部62相对于基部61屈曲地连接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混凝土构造物10为混凝土材料11和钢筋12一体化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例如在混凝土构造物10中包括金属制配管。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属制配管也成为残留对象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朝向下方对混凝土材料11进行穿孔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公开还能够适用于朝向侧方对混凝土材料11进行穿孔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操作者将顶端部62相对于混凝土构造物10的侧面从侧方推碰,喷射液氮X,从而对混凝土材料11进行穿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利用于从具有除去对象体和残留对象体的构造体将除去对象体除去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符号说明
1 液氮喷射系统
2 储存罐
3 液氮升压装置
4 制冷机
5 柔性管
6 喷嘴单元
6a 连接部
6A 喷嘴单元
6b 管体部
6B 喷嘴单元
6c 躯干部
6d 孔口部
6d1 喷射开口
6e 握持部
6e1 主体部
6e2 锁定部
6e3 贯通孔
6f 握持部
6f1 支撑部
6f2 主体部
6f3 锁定部
6f4 贯通孔
6g 握持部
6g1 主体部
6g2 锁定部
6g3 贯通孔
6h 绝热部
6i 绝热块
6j 缝隙
6S 喷嘴单元
10 混凝土构造物(构造体)
11 混凝土材料(除去对象体)
12 钢筋(残留对象体)
20 孔部
61 基部
62 顶端部
L 轴心
L1 轴心
R 流路
X 液氮(液化流体)。

Claims (7)

1.一种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是从构造体将除去对象体除去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所述构造体具有:所述除去对象体,其由具有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和残留对象体,其由不具有所述液体能够进入的微细孔的材料构成,并且与所述除去对象体一体化,其特征在于,
将在喷射之后汽化的液化流体喷射至所述除去对象体,利用所述液化流体汽化时的膨胀力将所述除去对象体除去,
在向所述除去对象体喷射所述液化流体直到进入所述除去对象体的所述微细孔内的所述液化流体汽化为止的期间,维持所述液化流体的喷射和喷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喷射所述液化流体从而推进所述除去对象体的穿孔,在所述残留对象体露出之后变更所述液化流体的喷射方向,以便避开所述残留对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具备管体部的喷嘴单元喷射所述液化流体,所述管体部在内部具有引导所述液化流体的流路,并且在顶端部具有喷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中,具有喷射开口的顶端部屈曲或弯曲地相对于基部连接,并且形成有流路,所述流路将所述液化流体引导至包括所述顶端部和所述基部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对象体是混凝土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对象体是纤维增强塑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流体是液氮。
CN201880089256.0A 2018-02-16 2018-12-21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Active CN111699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5925 2018-02-16
JP2018025925 2018-02-16
PCT/JP2018/047220 WO2019159535A1 (ja) 2018-02-16 2018-12-21 除去対象体除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9081A CN111699081A (zh) 2020-09-22
CN111699081B true CN111699081B (zh) 2022-11-08

Family

ID=6761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9256.0A Active CN111699081B (zh) 2018-02-16 2018-12-21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22079A1 (zh)
EP (1) EP3753692B1 (zh)
JP (1) JP7057415B2 (zh)
KR (1) KR102495214B1 (zh)
CN (1) CN111699081B (zh)
CA (1) CA3091319C (zh)
TW (1) TWI769356B (zh)
WO (1) WO20191595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9846B1 (zh) * 1968-08-27 1975-12-19
JP2561501B2 (ja) 1988-01-08 1996-12-11 日本ドライブイット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穿孔装置
US6715701B1 (en) * 1998-01-15 2004-04-06 Nitinol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jet nozzle
JP2000238033A (ja) 1999-02-18 2000-09-0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の穿孔方法及び穿孔機
JP4421032B2 (ja) 1999-10-15 2010-02-24 太洋港湾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製浮体構造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66212A (ja) * 2001-11-29 2003-06-13 Solution:Kk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はつり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3190831A (ja) * 2001-12-26 2003-07-08 Kyoee:Kk コンクリートの表層破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311691A (ja) * 2002-04-22 2003-11-05 Mitsuhiro Minamimagoe Wjによる切削及び表面処理と付帯する廃棄物自動回収装置。
JP4445696B2 (ja) * 2002-08-29 2010-04-07 株式会社大林組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に加工された穴にアンカーを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構造
NO329243B1 (no) * 2009-08-06 2010-09-20 Dual Air As Harfoner
FR2950277B1 (fr) * 2009-09-23 2012-01-13 Air Liquide Procede pour eliminer un revetement present sur la surface d'un recipient de gaz
JP5039846B1 (ja) * 2011-08-22 2012-10-03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液化ガス用気化器
FR3002863A1 (fr) * 2013-03-07 2014-09-12 Air Liquide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jets de fluide cryogenique avec enveloppe souple de protection
JP6698467B2 (ja) 2016-08-09 2020-05-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の起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59535A1 (ja) 2020-10-22
EP3753692A4 (en) 2021-10-27
KR20200104915A (ko) 2020-09-04
EP3753692B1 (en) 2024-10-09
KR102495214B1 (ko) 2023-02-06
CA3091319A1 (en) 2019-08-22
TW201936327A (zh) 2019-09-16
TWI769356B (zh) 2022-07-01
WO2019159535A1 (ja) 2019-08-22
EP3753692A1 (en) 2020-12-23
US20210122079A1 (en) 2021-04-29
CA3091319C (en) 2022-10-04
JP7057415B2 (ja) 2022-04-19
CN111699081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1472B1 (ko) 심공 드릴링 공구, 드릴링 방법, 및 심공 드릴링 공구를사용하여 제작된 가공물
KR102518405B1 (ko) 노즐 유니트
KR20060136321A (ko) 심공 드릴링 공구, 드릴링 방법, 및 심공 드릴링 공구를사용하여 제작된 가공물
CN111699081B (zh) 除去对象体除去方法
CN111212715B (zh) 衬套件剥离方法
KR101155442B1 (ko) 파이프 내부 냉각장치
JP6508707B2 (ja) 低温液化ガスの噴射状態の調整方法および低温液化ガス噴射装置
KR101640862B1 (ko) 강관 코팅장치
JP2020037152A (ja) ノズル管穿孔補助具
KR20150009784A (ko) 선박용 절단 토치
JP2019195772A (ja) エアブロ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