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488A -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488A
CN111698488A CN202010556021.7A CN202010556021A CN111698488A CN 111698488 A CN111698488 A CN 111698488A CN 202010556021 A CN202010556021 A CN 202010556021A CN 111698488 A CN111698488 A CN 111698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projected
projector
superposed
fusion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60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488B (zh
Inventor
郑崧
郑小华
陈奋发
高小勇
廖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p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p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p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pas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60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8Scale or resolution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若干个特征图像,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本发明可以使得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操作更加简便、快捷,而且仅需在投影画面的小范围区域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就可以实现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降低对投影画面观感的影响,在会议、展览等正常场景下也能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投影边缘融合技术是将一幅视频或图像由两台以上的投影仪200投射出来,将投影画面的重叠区域平滑过渡,最终呈现出更大的投影画面。如图1所示为以两台投影仪200为例的一种投影融合系统,图像融合处理器300从视频源400中获取初始的视频图像数据并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两个视频图像数据分别由两台投影仪200投射到投影载体100上,两台投影仪200的投射区域分别为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两台投影仪200投影画面的重叠区域为融合带,最终投射出来的视频图像可以充满整个投影载体100。
这种边缘融合技术在市面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及工程安装结构的差异,投影仪200所投影出来的投影画面会发生偏移而无法保持投影画面投射在固定的范围内,这种偏移在投影融合系统中会导致各个投影仪200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各自产生偏移,其融合带也会变得模糊,使得投射出的画面在融合带处显示效果变差。
现有对投影融合系统所投射出的画面进行偏移调整的方式是:先将各个投影仪200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做横向数目为M、纵向数目为N的网格化处理,具体是在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投影之前,先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先在投影画面上打出网格线条,然后通过调整网格上的交叉点调整网格的几何形状,调整好几何形状后,保存网格数据,根据所保存的网格数据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几何调整,得到最终投射出的视频图像。
上述偏移调整方式,需要在偏移调整过程中将投影画面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正常画面上叠加网格线条,这种方式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局限性。在正常的使用场景中,如会议、展览等场景,切换投影画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投影画面上叠加网格线条,都会影响投影屏幕的观感,况且这些场景通常也不允许做这样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在进行投影画面几何调整时需要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正常画面上叠加网格线条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包括: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投影画面几何调整的过程中,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上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特征图像仅仅在投影画面上占用小范围区域,与现有的将投影画面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投影画面上叠加网络线条的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对投影画面的观感影响。即使在会议、展览等需要保持投影画面正常投射的场景下,都可以实时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保持投影画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保持投影画面不出现歪斜。
进一步地,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包括: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根据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投影画面的偏移进行调整,使得融合带的画面显示变得清晰。
进一步地,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包括: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以使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所包含的形状相同几何元素可以便于判断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对齐。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颜色和/或填充图案等不相同,可以便于区分特征图像是叠加投射在哪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
进一步地,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包括: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为多个,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融合带的不同位置上,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
当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时,在同一个融合带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进一步地,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包括: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将特征图像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根据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由此可以使得投影画面与投影载体保持对正,避免投影画面溢出或小于投影载体。
进一步地,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包括: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以使在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齐。
当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在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时,在投影载体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一条边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可以更加对正投影载体。
进一步地,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包括: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为了使得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在特征图像在其中一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确定之后,特征图像在其它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即可根据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进行确定,确定叠加投射位置后即可进行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
进一步地,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包括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和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投影画面校正模块进行投影画面几何调整的过程中,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上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特征图像仅仅在投影画面上占用小范围区域,与现有的将投影画面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投影画面上叠加网络线条的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对投影画面的观感影响。即使在会议、展览等需要保持投影画面正常投射的场景下,都可以实时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保持投影画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保持投影画面不出现歪斜。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为: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先通过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可以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再通过投影画面校正模块根据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投影画面的偏移进行调整,使得融合带的画面显示变得清晰。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所包含的形状相同几何元素可以便于判断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对齐。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颜色和/或填充图案等不相同,可以便于区分特征图像是叠加投射在哪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为多个,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融合带的不同位置上,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
当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时,在同一个融合带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投影画面校正模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为: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先通过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可以将特征图像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再通过投影画面校正模块根据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由此可以使得投影画面与投影载体保持对正,避免投影画面溢出或小于投影载体。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具体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边和/或角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以使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齐。
当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在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时,在投影画面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一条边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投影画面校正模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可以更加对正投影载体。
进一步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包括位置确定单元和叠加投射单元;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叠加投射单元,用于根据位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为了使得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位置确定单元在特征图像在其中一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确定之后,特征图像在其它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即可根据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进行确定,确定叠加投射位置后叠加投射单元即可进行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
进一步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具体为: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以使得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保持投影画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2)本发明仅需在投影画面的小范围区域,如投影画面的边、角、融合带的某个小区域,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无需进行投影画面的切换,也无需投影画面上进行大面积遮挡,就可以实现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降低对投影画面观感的影响,在会议、展览等正常场景下也能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两台投影仪的投影融合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示意图。
图3B为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5A为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5C为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边缘融合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需要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需要重合时的特征图像叠加投射位置确定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需要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需要对齐时的特征图像叠加投射位置确定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组成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另一投影几何调整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可以应用于多台投影仪的投影融合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投影画面几何调整的过程中,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仅仅在投影画面上占用小范围区域,仅占用了投影画面的融合带的某个小区域、边、角,与现有的将投影画面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投影画面上叠加网络线条的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对投影画面的观感影响。即使在会议、展览等需要保持投影画面正常投射的场景下,都可以实时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保持投影画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保持投影画面不出现歪斜。
其中,如图2A所示,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S2.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根据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几何调整的原则是使得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投影画面的偏移进行调整,使得融合带的画面显示变得清晰。
其中,如图2B所示,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
S2’.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将特征图像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根据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几何调整的原则是使得在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尽量重合或对齐,由此可以使得投影画面与投影载体保持对正,避免投影画面溢出或小于投影载体。
可以理解的是,投影载体是指投影仪将投影画面投射在的载体,可以是墙体、幕布、桌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特征图像可以是形状、图案、形状与图案的结合或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等而形成的图像。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是指能够据其进行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的判断的几何元素,可以是形状上或图案上或色彩上所形成的几何点、几何角、几何边等,不同的特征图像具有不同的几何元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以如图1所示的两个投影仪200的投影融合系统为例,两个投影仪200是有形成融合带的,两个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分别为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相互重叠形成了融合带,融合带可以进行亮度、色彩等平滑过渡处理。
根据步骤S1,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三角形、内部有填充空心圆形的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实心圆形的图像。同时,在投影画面A的左上角、投影画面B的右上角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L形、内部有填充斜纹理的图像。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分别如图3A所示。
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没有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出的投影画面如图3B所示。投影画面A融合带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内部填充的空心圆形)与投影画面B融合带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实心圆形)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是清晰的。投影画面A左上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L形的直角点、L形的直角边等)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左上角的直角点、直角边等)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投影画面A是对正投影载体100的;投影画面B右上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如L形的直角点、L形的直角边等)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如右上角的直角点、直角边等)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投影画面B是对正投影载体100的。
但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和/或工程安装结构差异的影响下,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会发生偏移,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的投影画面如图3C所示,融合带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内部填充的空心圆形)与投影画面B融合带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实心圆形)没有重合或对齐的,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是模糊的。投影画面A左上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也没有重合或对齐的;投影画面B右上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也没有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是没有对正投影载体100的。此时,根据步骤S2,对投影画面A和/或投影画面B进行几何调整,如旋转调整、位移调整、缩放调整等,使得调整后的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让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恢复清晰,并且使得调整后的投影画面A左上角、投影画面B右上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尽量重合或对齐。当完成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后,取消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恢复正常的投影画面投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还可以是形状为正方形、内部有填充虚线十字形的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实心十字形的图像。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分别如图4A所示。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没有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出的投影画面如图4B所示。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会发生偏移时,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的投影画面如图4C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与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融合带上的特征图像形状相同但填充图案不同,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三角形、内部仅填充斜纹理的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是形状为三角形、内部填充有三个圆形和斜纹理的图像,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分别如图5A所示。
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没有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出的投影画面如图5B所示,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如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中三角形三条边、三角形三个角点、三角形内部的三个圆形等)与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如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中三角形三条边、三角形三个角点、三角形内部的三个圆形等)在融合带上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是清晰的。
但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会发生偏移时,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的投影画面如图5C所示,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如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中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与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如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中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在融合带上没有重合或对齐,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是模糊的。此时,根据步骤S2,对投影画面A和/或投影画面B进行几何调整,如旋转调整、位移调整、缩放调整等,使得调整后的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让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恢复清晰。当完成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后,取消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恢复正常的投影画面投射。
优选地,步骤S1中,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可以只是具有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但颜色和/或填充图案等不相同。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所包含的形状相同几何元素,可以便于判断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对齐。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颜色和/或填充图案等不相同,可以便于区分特征图像是叠加投射在哪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在图3A至图3C所示意的实施方式下,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形包含有一个相同的圆形;在图4A至图4C所示意的实施方式下,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形包含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十字形,在图5A至图5C所示意的实施方式下,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形包含有一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优选地,步骤S1中,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可以是多个,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融合带的不同位置上,以使得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由此,在同一个融合带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优选地,步骤S1’中,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可以在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同一边上的不同位置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以使得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重合或对齐。由此,在投影载体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一条边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可以更加对正投影载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数量越多,可用于进行重合或对齐判断的特征图像的分布密度越大,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则越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也可以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示例性的,同样以如图1所示的两个投影仪200的投影融合系统为例,根据步骤S1,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2个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A的左上角、左下角以及左边缘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B右上角、右下角以及右边缘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后的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分别如图6A所示。
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没有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出的投影画面如图6B所示,投影画面A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是重合或对齐的,投影画面A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也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是清晰的。同时,投影画面A在左上角、左下角以及左边缘的两个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是重合或对齐的,投影画面B在右上角、右下角以及右边缘的两个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也是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均已对正投影载体100。
但在投影仪200的投影画面发生偏移时,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其最终呈现的投影画面如图6C所示,投影画面A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没有重合或对齐的,和/或,投影画面A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没有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根据步骤S2,对投影画面A和/或投影画面B进行几何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投影画面A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上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同时,投影画面A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画面B下方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也尽量重合或对齐,让融合带的画面显示恢复清晰。同时,投影画面A在左上角、左下角以及左边缘的两个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没有重合或对齐的,投影画面B在右上角、右下角以及右边缘的两个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也没有重合或对齐的,此时,根据步骤S2,对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几何调整,使得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在边和角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尽量与投影载体100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让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重新对正投影载体100。
步骤S1中,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可以具体包括:
S11.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S12.根据所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为了使得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在特征图像在其中一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确定之后,特征图像在其它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即可根据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进行确定,确定叠加投射位置后即可进行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
步骤S11具体可以包括:根据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示例性的,同样以如图1所示的两个投影仪200的投影融合系统为例,假设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的分辨率均为W×H,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相互重叠所形成的融合带宽度为h,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的特征图像为边长l的正三角形。以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后所最终呈现出的投影画面的某个点作为坐标原点O、横向为X轴方向、竖向为Y轴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为(Xa,Ya)、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为(Xb,Yb)。
如图7所示,当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中心点在融合带上需要重合时,先根据融合带的宽度h,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a,Ya)。再根据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a,Ya)、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的分辨率W和H、融合带宽度h,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关系为:Xb=h-(W-Xa),Yb=Ya,继而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为(Xb,Yb),由此可以最终确定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该叠加投射位置分别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可以使得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所叠加的特征图像中心点在融合带上重合。
如图8所示,当投影画面A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右下角点和投影画面B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左下角点在融合带上需要对齐时,先根据融合带的宽度h,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a,Ya)。再根据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Xa,Ya)、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的分辨率W和H、融合带宽度h、特征图像边长l,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关系为:Xb=h-(W-Xa-l),Yb=Ya,继而确定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B上的特征图像的中心点坐标为(Xb,Yb),由此可以最终确定特征图像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该叠加投射位置分别在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可以使得投影画面A和投影画面B上所叠加的特征图像角点在融合带上对齐。
步骤S2中,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可以具体包括:发送调整命令;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根据调整命令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步骤S2’中,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可以具体包括:发送调整命令;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根据调整命令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时,可以通过发送调整命令,如旋转命令、位移命令、缩放命令等,投影画面可以根据调整命令进行旋转、位移或缩放,使得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和/或使得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尽量重合或对齐。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或远程遥控装置等实现调整命令的发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实施例2
基于与实施例1同一个发明构思,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可以应用于多台投影仪的投影融合系统,其包括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和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投影画面几何调整的过程中,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叠加投射在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仅仅在投影画面上占用小范围区域,仅占用了投影画面的融合带的某个小区域、边、角,与现有的将投影画面切换至网格画面或者在投影画面上叠加网络线条的方式相比,可以降低对投影画面的观感影响。即使在会议、展览等需要保持投影画面正常投射的场景下,都可以实时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保持投影画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保持投影画面不出现歪斜。
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地,可以是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地,可以是用于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先通过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可以将特征图像叠加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再通过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根据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通过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几何调整的原则是使得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投影画面的偏移进行调整,使得融合带的画面显示变得清晰。
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地,可以是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用于根据特征图像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地,可以是用于当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先通过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可以将特征图像投射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再通过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根据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而进行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由此可以使得投影画面与投影载体保持对正,避免投影画面溢出或小于投影载体。
可以理解的是,投影载体是指投影仪将投影画面投射在的载体,可以是墙体、幕布、桌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特征图像可以是形状、图案、形状与图案的结合或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等而形成的图像。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是指能够据其进行是否重合或是否对齐的判断的几何元素,可以是形状上或图案上或色彩上所形成的几何点、几何边等,不同的特征图像具有不同的几何元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时,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所包含的形状相同几何元素,可以便于判断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是否重合或对齐。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特征图像颜色和/或填充图案等不相同,可以便于区分特征图像是叠加投射在哪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
优选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时,每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可以是多个,以使得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由此,在同一个融合带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优选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时,可以叠加多个特征图像,多个特征图像分布于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以使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齐。由此,在投影画面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一条边上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进行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是否与投影载体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的判断,使得投影画面校正模块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更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可以更加对正投影载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数量越多,可用于进行重合或对齐判断的特征图像的分布密度越大,对投影画面的几何调整精度则越高,几何调整后的投影画面也可以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如图10所示,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可以包括位置确定单元511和叠加投射单元512;位置确定单元511,用于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叠加投射单元512,用于根据位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融合带的位置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为了使得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位置确定单元511在特征图像在其中一个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确定之后,特征图像在其它投影仪的的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即可根据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进行确定,确定叠加投射位置后叠加投射单元512即可进行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
位置确定单元511可以具体用于根据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本实施例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投影融合系统时,特征图像投射模块510和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可以内置于用于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成多个视频图像数据以使多台投影仪进行融合投影的图像融合处理器300中,也可以内置于投影仪200中,也可以以外置的形式置于与图像融合处理器300或投影仪200电连接的控制器中。
投影几何调整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发送调整命令的命令发送模块530;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可以具体用于当对应融合带的位置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和/或,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角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重合或对齐时,根据调整命令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在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时,可以通过命令发送模块530发送调整命令,如旋转命令、位移命令、缩放命令等,投影画面校正模块520可以根据调整命令对投影画面进行旋转、位移或缩放,使得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在融合带上尽量重合或对齐,和/或使得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特征图像几何元素与投影载体的几何元素尽量重合或对齐。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本实施例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投影融合系统时,命令发送模块530可以置于用户终端或远程遥控装置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或远程遥控装置等实现调整命令的发送。命令发送模块530也可以内置于用图像融合处理器300或投影仪200中。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包括:
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当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包括:
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以使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包括:
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每个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为多个,每个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所述特征图像分布于所述融合带的不同位置上,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包括:
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
当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所述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包括:
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多个所述特征图像分布于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包括:
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位置;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的叠加投射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9.一种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和投影画面校正模块;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和/或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
所述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融合带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为: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所述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为:
所述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当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时,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为: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包含形状相同的几何元素,以使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具体为: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每个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为多个,每个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所述特征图像分布于所述融合带的不同位置上,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多个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应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具体为: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
所述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图像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具体为:
所述投影画面校正模块,用于当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没有与所述投影载体的边或角重合或对齐时,对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进行几何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边和/或角重合或对齐,具体为:
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用于在投影仪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叠加投射多个特征图像,多个所述特征图像分布于不同的边和/或不同的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以使在所述投影画面的边和/或角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与投影载体的不同边和/或不同角和/或边上的不同位置对应重合或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像投射模块包括位置确定单元和叠加投射单元;
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所述叠加投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所述叠加投射位置,在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对应所述融合带的位置分别叠加投射特征图像,以使在不同所述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上所叠加投射的所述特征图像的几何元素,可在所述融合带重合或对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投影几何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有形成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具体为: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其中一个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根据已确定的叠加投射位置、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不同投影仪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及所述融合带的尺寸,确定特征图像在有形成所述融合带的其它投影仪投影画面上的叠加投射位置。
1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几何调整方法。
CN202010556021.7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98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021.7A CN111698488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6021.7A CN111698488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488A true CN111698488A (zh) 2020-09-22
CN111698488B CN111698488B (zh) 2022-07-22

Family

ID=7248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6021.7A Active CN111698488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4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235A (zh) * 2020-10-30 2022-05-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投影机的画面均匀化的方法与装置
CN115348429A (zh) * 2022-06-30 2022-11-1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964A (zh) * 2015-04-17 2015-08-05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投影的图像拼接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7071376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拼接显示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01213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仪图像边缘融合系统与方法
US20200036949A1 (en) * 2018-07-30 2020-01-3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method
CN110996083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964A (zh) * 2015-04-17 2015-08-05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投影的图像拼接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7071376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拼接显示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801213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仪图像边缘融合系统与方法
US20200036949A1 (en) * 2018-07-30 2020-01-3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method
CN110996083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235A (zh) * 2020-10-30 2022-05-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投影机的画面均匀化的方法与装置
CN114449235B (zh) * 2020-10-30 2024-01-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投影机的画面均匀化的方法与装置
CN115348429A (zh) * 2022-06-30 2022-11-1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488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8488B (zh)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215362B2 (en) Auto-calibration of multi-projector systems
US97061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cut-out
KR100652156B1 (ko) 밝기 조절 필터 생성 방법 및 가상 공간 생성 시스템
US20050231505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rtifact fre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converted from two-dimensional images
JP3714163B2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US93491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virtual camera
CN108475437A (zh) 具有角落放置摄像机的车辆360°环视系统,校准系统和方法
CN107301005B (zh) 决定触控位置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触控投影系统
CN108924523A (zh) 多通道高分辨率边缘融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27217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7081A (zh) 投影仪投影校正方法、装置及投影仪
US20100322519A1 (en) Image extraction device and image extraction method
JP3757979B2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6074805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映像表示装置
CN114143524B (zh) 激光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
CN111954054B (zh) 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4601913A (zh) 球幕多通道边缘融合方法
CN112650458B (zh) 一种显示屏的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10691008B2 (en) Projection method, projector and projection system of fully covering multi-directional circular-screen
JPH06161404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4007051A (zh) 激光投影系统及其投影图像的显示方法
CN108683894A (zh) 一种投影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投影系统
US11785192B2 (en) Video display system and video display method
JP6647872B2 (ja) 映像投影システム、映像投影方法、及び映像投影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