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429A -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429A
CN115348429A CN202210769947.3A CN202210769947A CN115348429A CN 115348429 A CN115348429 A CN 115348429A CN 202210769947 A CN202210769947 A CN 202210769947A CN 115348429 A CN115348429 A CN 115348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laser projection
laser
image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99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99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8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1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lase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属于投影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投影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在投影屏幕上投射画面,以实现视频播放等功能。
多台激光投影设备可以组成激光投影系统。其中,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按照需求排列,且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交叠的部分为融合带,两个投影画面在该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一致,且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以使多台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呈现出更大的拼接投影画面。
每台激光投影设备通常包括:激光器、镜头、数字微镜装置(英文: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简称:DMD)光阀、反射镜和电路板等器件。其中,反射镜用于将DMD光阀处理过的投影光束进行反射以呈现出投影画面。
然而,激光投影设备中的反射镜对温度较为敏感,其极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而在激光投影设备运行过程中,反射镜的工作温度极易发生变化,导致激光投影设备在不同的运行时间内,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进而导致投影光束被反射镜反射后所呈现出的投影画面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如此,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可能会错开,导致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应用于激光投影系统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激光投影系统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开机指令,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获取摄像头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所述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所述融合带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为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系统,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第二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投影设备中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相邻的投影设备;
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用于:响应于开机指令,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获取摄像头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所述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所述融合带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为所述第二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较为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中的单个激光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第一特征图形的第一投影画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第二特征图形的第二投影画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激光投影系统100可以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称为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相邻的可以称为第二激光投影设备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均是以激光投影系统100包含两台激光投影设备,且这两台激光投影设备是左右放置的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在其他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激光投影系统100可以包含更多的激光投影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激光投影系统100中的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均可以为诸如激光电视的超短焦激光投影设备。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均具有反射镜。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结构,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这里,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A可以为弧面的反射镜。激光投影设备内的DMD光阀可以将激光光束调制成投影光束后,导向激光投影设备内反射镜A。这样,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可以对投影光束反射后以呈现出投影画面。
在这种情况下,激光投影系统100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反射镜将投影光束反射后以呈现第一投影画面101a;激光投影系统100中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102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反射镜A将投影光束反射后以呈现第二投影画面102a。这里,第一投影画面101a和第二投影画面101b存在相交部分,这个相交部分即为融合带B,第一投影画面101a和第二投影画面101b在该融合带B内的显示的内容是一致的,且第一投影画面101a和第二投影画面101b在该融合带B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
然而,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A对温度较为敏感,其极易在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而当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A发生形变时,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投影画面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此,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所投射的第一投影画面101a中位于融合带B内的显示内容,可能与第二激光投影设备102所投射的第二投影画面102a中位于融合带B内的显示内容不在重合。这样,会导致第一投影画面101a与第二投影画面102a之间的融合带B显示的效果较差。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摄像头获取包含融合带B的图像,并可以根据这个包含融合带B的图像,对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101a中位于融合带B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102a中位于融合带B内的显示内容重合。在这种情况下,激光投影系统0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03。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请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中的单个激光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摄像头103可以集成在激光投影设备中。例如,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具有出束通光口D,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A将投影光束反射后,投影光束可以通过出束通光口D出射以呈现投影画面。摄像头103可以集成在激光投影设备中设置出束通光口D的一侧,这样摄像头103能够对激光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进行拍摄。
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激光投影系统100除了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其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03。各台激光投影设备均可以与摄像头103通信连接。摄像头103需要朝向每台激光投影设备投射方向拍摄,使得激光投影设备能够拍摄的每台激光投影设备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可选的,激光投影系统100内的各台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方式通信连接。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的框图。激光投影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与每台激光投影设备通信连接的上位机104。上位机104可以为诸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具有计算功能的计算机设备。各个激光投影设备与上位机104之间均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示出的激光投影系统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该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接收到开机指令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响应于该开机指令,进行上电操作。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的完成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步骤202、获取摄像头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其中,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融合带为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这里,第二投影画面为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步骤203、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检测是否需要进行校正处理。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较为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示出的激光投影系统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该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响应于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示例的,用户可以通过与激光投影系统通信连接的移动设备触发开机指令。其中,移动设备可以为诸如手机的移动终端,移动设备也可以为与激光投影系统配对的遥控器。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当移动设备为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中安装的投影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有开机按钮,投影客户端在检测到用户针对该开机按钮的点击操作后,可以生成开机指令,并由投影客户端将该开机指令发送至激光投影系统中的各台激光投影设备。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当移动设备为遥控器,遥控器上可以集成有开机按钮,在遥控器检测到用户针对该开机按钮的按动操作后,可以生成开机指令,并发送给激光投影系统中的各台激光投影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接收到开机指令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响应于该开机指令,即可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进行开机操作。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进行开机操作的过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需要对其内集成的各个器件(例如,激光器和DMD光阀等)进行上电操作,还需要对其内集成的各个功能模块(例如,激光投影主板、运动补偿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等)进行初始化过程。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之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和DMD光阀等器件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如此,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能够被DMD光阀调制成投影光束,且DMD光阀还能够将投影光束导向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在将投影光束反射后可以呈现出第一投影画面。
步骤302、获取摄像头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其中,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该融合带为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第二投影画面为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投射第一投影画面后,激光投影系统可以获取摄像头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向摄像头发送拍摄指令,使得摄像头在接收到该拍摄指令后能够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以得到投影图像。之后,摄像头可以将其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发送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使得第一投影设备能够获取到此拍摄图像。
在本申请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周期性的获取包含融合带的投影图像。例如,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每隔1分钟就获取一次包含融合带的投影图像。
步骤303、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到包含融合带的图像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投影设备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可以有多种可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一投影画面中带有多个第一特征图形;在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二投影画面中带有多个第二特征图形。其中,多个第一特征图形与多个第二特征图形是一一对应的,且多个第一特征图形与多个第二特征图形均位于第一投影画面和第二投影画面之间的融合带内。
示例的,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第一特征图形的第一投影画面的示意图。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一投影画面101a可以包括:主画面AA,以及位于主画面AA一侧的融合带B内的多个第一特征图形a1。其中,主画面AA为非拼接画面;第一特征图形a1可以为菱形、五角星和十字形等图形。且多个第一特征图形a1可以分布在融合带B的四角。主画面AA中也可以分布第一特征图形a1,其可以与融合带B内的第一特征图形a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对此不做限定。
又示例的,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第二特征图形的第二投影画面的示意图。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一投影画面102a可以包括:主画面BB,以及位于主画面BB一侧的融合带B内的多个第二特征图形b1。其中,主画面BB为非拼接画面;第二特征图形b1可以为菱形、五角星和十字形等图形。且多个第二特征图形b1可以分布在融合带B的四角。主画面BB中也可以分布第二特征图形b1,其可以与融合带B内的第二特征图形b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后续激光投影系统基于第一特征图形a1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b1的位置对融合带B内显示的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第一特征图形a1和第二特征图形b1可以为形状相同的特征图形。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的流程图。激光投影设备激光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31a、基于融合带的图像,获取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
这里,第一特征图形为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第二特征图形为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获取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
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对投影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在投影图像中确定出融合带的图像,且可以在融合带内识别出第一特征图形和第二特征图形,进而可以将第一特征图形在投影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为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且将第二特征图形在投影图像中的位置确定为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特征图形和第二特征图形均可以为可见的特征图形。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可以为光学摄像头。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便于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快速的将第一特征图形a1和第二特征图形b1识别出来,可以将第一特征图形a1的颜色设置为与第二特征图形b1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对特征图形的颜色进行识别,以在融合带内确定哪个是第一特征图形a1,哪个是第二特征图形b1。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由于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的光谱较宽,其不仅能够覆盖可见光的波长,还能够覆盖非可见光的波长。因此,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可以均为非可见的特征图形。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可以为非可见光探测摄像头,通过非可见光探测摄像头可以拍摄到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以便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将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识别出来。示例的,非可见光探测摄像头可以为红外摄像头。
在本申请中,当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可以均为非可见的特征图形时,用户在观看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时,不会观看到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有效的提高了用户观看拼接投影画面的观看效果。
步骤3032a、检测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是否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到第一特征图形和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和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检测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是否重合。
示例的,若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重合,说明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则需要重复执行步骤302、步骤3031a和步骤3032a。若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不重合,说明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错开的,则需要执行步骤3033a。
步骤3033a、若检测出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图形不重合,则基于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确定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图形不重合,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可以理解的是,该偏移量可以为包括偏移方向和偏移数值大小的矢量。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在得到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确定第二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一特征图形的偏移量。
步骤3034a、基于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在得到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控制DMD光阀重新对激光光束调光的方式,让第一投影画面进行移动,以使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重合,进而使得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的清晰度较高。
可选的,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与第二激光投影设备通信连接时,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到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将该偏移量发送给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以使第二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基于该偏移量,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对第一投影画面校正的过程中,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也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如此,能够更快的让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有效的提高了对拼接投影画面中的融合带进行校正的效率。
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不含有第一特征图形,且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第二投影画面中也不含有第二特征图形。
在这种情况下,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的流程图。激光投影设备激光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31b、基于融合带的图像,检测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大于清晰度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检测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大于清晰度阈值。
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对投影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在投影图像中确定出融合带的图像。之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对融合带的图像进行清晰度分析,并确定该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最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检测该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大于清晰度阈值。
示例的,若激光投影系统检测检测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值大于清晰度阈值,说明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则需要重复执行步骤302和步骤3031b;若激光投影系统检测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大于清晰度阈值,说明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错开的,则需要执行步骤3032b。
步骤3032b、若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大于清晰度阈值,则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大于清晰度阈值,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先可以通过控制DMD光阀重新对激光光束调光的方式,让第一投影画面沿一个固定方向移动。并重新获取融合带的图像,同时分析这个新的融合带的清晰度相对于之前的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有所提高。如果这个新的融合带的清晰度比之前的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高,则继续沿这个固定方向移动第一投影画面,直至融合带的清晰度大于清晰度阈值;如果这个新的融合带的清晰度比之前的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低,则沿与这个固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投影图像,直至融合带的清晰度大于清晰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同时,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也可以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这里,第二投影设备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过程,与第一投影设备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过程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4、记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过程中,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内,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是不同的。因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过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记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这里,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为包括偏移方向和偏移数值大小的矢量。
示例的,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后,经过多次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步骤,直至融合带内显示的投影画面清晰的过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每一次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后,可以得到某一个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所对应的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如此,在经过重复多次上述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步骤后,即可得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
步骤305、向上位机发送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向上位机发送其记录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以使上位机可以将这个对应关系存储在上位机的存储器内。
在这种情况下,若激光投影系统重新启动,且激光投影系统内多台激光投影设备均未发生位移,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执行步骤306。若激光投影系统重新启动,且激光投影系统内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任意一台发生位移,则用户可以触发重新校正的指令,以使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重复执行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5。
步骤306、响应于新的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接收到新的开机指令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响应于新的开机指令,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进行上电操作。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
步骤307、基于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无需执行获取融合带的图像的操作,就能够直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进一步的提高了对拼接投影画面中的融合带进行校正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较为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示出的激光投影系统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该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响应于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该步骤401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1或步骤301对应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2、获取摄像头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其中,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融合带为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这里,第二投影画面为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该步骤402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2或步骤302对应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
步骤403、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该步骤403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3或步骤303对应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4、获取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反射镜将投影光束反射,以投射出第一投影画面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获取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也即是,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执行步骤401至步骤403中任意一个步骤的过程中,获取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周期性的获取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例如,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每隔1分钟就获取一次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的大小与反射镜的工作温度有直接关系。这里,反射镜的工作温度是指:反射镜的反射面的表面温度。示例的,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越高,反射镜的形变量越大;反之,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越低,反射镜的形变量越小。而反射镜的工作温度又与多种因素有关。示例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和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均会影响反射镜的工作温度。例如,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越高,则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越高;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越大,则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越高;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越长,则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越高。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反射镜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可以包括:
步骤A1、获取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获取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
示例的,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结构框图。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除了设置有反射镜A,还设置有投影光束光强监测器E、环境温度监测器F、运行时长监测器G和主板H。这里,主板H可以同时与投影光束光强监测器E、环境温度监测器F和运行时长监测器G电连接。
其中,投影光束光强监测器E可以设置在反射镜A的反射面上。这样,投影光束光强监测器E可以基于射向反射镜的反射面的投影光束的光强,向主板H发送相应的电信号,使得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能够通过主板H获取到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
环境温度监测器F可以设置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外壳上,例如,环境温度监测器F可以设置在外壳中开设进风口的位置处。这样,环境温度监测器F可以基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向主板H发送相应的电信号,使得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能够通过主板H获取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
运行时长监测器G可以设置在主板H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能够通过主板H上设置的运行时长监测器G获取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
在本申请中,由于反射镜通常遵从热胀冷缩的原理,因此,温度对反射镜的形变量影响较大。如此,当反射镜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时,反射镜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反射镜扩张,导致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不重合;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较低时,反射镜收缩,导致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也不重合。
示例的,假设,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为T,与温度对应的形变系数为K1,反射镜不发生形变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为T0,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为C。如此,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C满足以下关系:
C=(T-T0)*k1。
在本申请中,由于投影光束的光通量也会影响反射镜的形变量。如此,当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变化时,反射镜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当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较大时,反射镜扩张,导致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不重合;当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较小时,反射镜收缩,导致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也不重合。
示例的,假设,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为Φ,与光通量对应的形变系数为K2,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为C。如此,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C满足以下关系:
C=Φ*k2。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也会影响反射镜的形变量。如此,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越长,反射镜越扩张,导致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不重合。
示例的,假设,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为t,与运行时长对应的形变系数为K3,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为C。如此,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C满足以下关系:
C=t*k3。
这里,形变系数(K1、K2和K3)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组数列。例如,对于与温度对应的形变系数K1,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这个K1是一个数值,而在另一个温度范围内,这个K1是另一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射镜的形变量还与制作反射镜的材质相关,不同材质的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在考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和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对反射镜的形变量的影响时,均保证反射镜是采用相同材质制成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反射镜在扩张或者收缩的过程中,并不是无限的扩张和收缩的。示例的,当反射镜扩张到极限程度时,无论提高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增加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还是增大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反射镜均不会再扩张了。当反射镜收缩到极限程度时,无论降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减少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反射镜均不会再收缩了。
步骤B1、基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确定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确定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这里,由于在实际使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过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都会影响反射镜当前形变量。因此,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着三种因素,以确定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基于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确定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可以包括:
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基于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采用形变量计算公式计算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其中,形变量计算公式为:
C=(T-T0)*k1+Φ*k2+t*k3。
其中,C代表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T代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温度;T0代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不发生形变时的环境温度;k1代表与温度对应的形变系数;Φ代表射向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当前光通量;k2代表与光通量对应的形变系数;t代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k3代表与运行时长对应的形变系数。
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反射镜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可以包括:
步骤A2、获取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获取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
示例的,可以在反射镜的反射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如此,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这个温度传感器获取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
步骤B2、基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确定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确定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示例的,在反射镜制备完成后,可以对反射镜进行一系列的温度测试。例如,将反射镜至于不同的温度下,并获取在每种温度下反射镜的形变量。如此,可以得到反射镜的不同温度与不同的形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可以将这个对应关系存储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存储器内。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在获取到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工作温度后,可以基于这个当前工作温度与存储器内存储的对应关系,确定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
步骤405、检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反射镜的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获取到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检测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反射镜的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这里,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理想形变量为:当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
示例的,若检测出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说明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不重合,此时,需要执行步骤406;若检测出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说明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此时,需要重复执行步骤404。
步骤406、若检测出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对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进行调整,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对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进行调整,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包括:
步骤C1、若检测出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确定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需要确定其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示例的,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小于理想形变量时,需要执行步骤D1;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大于理想形变量时,需要执行步骤H1。
步骤D1、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小于理想形变量时,检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小于理想形变量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需要检测其运行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阈值。
示例的,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执行步骤E1;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执行步骤F1。
这里,预设时长阈值是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从开机到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的时长。例如,预设时长阈值可以为10分钟。
步骤E1、若检测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高,以提高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高,以提高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如此,可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说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刚开始进行运行,此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可能还未开始工作。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提高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的方式,以尽快的提高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进而可以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能够快速稳定到理想形变量的附近处。
步骤F1、若检测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调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调低。如此,可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中,若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到其运行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说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已工作了一段时间了,此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已经开始工作了。这样,为了不对用户观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的投影画面的效果造成影响,可以不调节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而是通过降低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尽快的提高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进而可以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能够快速的稳定到理想形变量的附近处。
示例的,在一种情况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可以包括散热风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散热风扇的转速调低,以降低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不仅包括散热风扇,还包括液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散热风扇的转速调低,同时将液冷系统中的液体循环速度调低,以降低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步骤G1、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时,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高,以提高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高,以提高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如此,可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中,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检测出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低于预设效率阈值时,为了不影响散热组件对其他器件(例如,激光器和镜头等)的散热效果,可以不再对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进行调整,而是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高,以提高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仍然能够快速的稳定到理想形变量的附近处。
步骤H1、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大于理想形变量时,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调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大于理想形变量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调高。如此,可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中,当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大于理想形变量时,说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较高。此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需要通过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以尽快的降低其内的反射镜的工作温度,进而可以让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能够快速的稳定到理想形变量的附近处。
示例的,在一种情况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可以包括散热风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散热风扇的转速调高,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在另一种情况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内的散热组件不仅包括散热风扇,还包括液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散热风扇的转速调高,同时将液冷系统中的液体循环速度调高,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步骤I1、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达到最高散热效率后,将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低,以降低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达到最高散热效率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低,以降低射向其内的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如此,可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在本申请中,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达到最高散热效率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无法再通过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的方式,调节反射镜的形变量。此时,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将其中的激光器的发光亮度调低,以降低射向反射镜的投影光束的光通量。这样,反射镜的形变量仍然能够快速的稳定到理想形变量的附近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较为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系统,如图1所示,激光投影系统100可以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为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第二激光投影设备102为多台投影设备中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投影设备。
其中,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响应于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获取摄像头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融合带为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第二投影画面为第二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基于融合带的图像,获取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第一特征图形为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第二特征图形为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检测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是否重合;若检测出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图形不重合,则基于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基于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确定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基于偏移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在获取到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后,将偏移量发送给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以使第二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基于偏移量,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可选的,摄像头为光学摄像头,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均为可见的特征图形;或者,摄像头为非可见光探测摄像头,第一特征图形与第二特征图形均为非可见的特征图形。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基于融合带的图像,检测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大于清晰度阈值;若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大于清晰度阈值,则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可选的,如图5所示,激光投影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上位机104,上位机104与各个激光投影设备通信连接。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在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后,记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向上位机104发送该对应关系。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响应于新的开机指令,在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接收上位机104发送的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
可选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101,用于:在通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反射镜将投影光束反射,以投射出第一投影画面后,获取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并检测当前形变量与反射镜的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理想形变量为:当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时,反射镜的形变量;若检测出当前形变量与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对反射镜的形变量进行调整,以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其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这个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这样,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在检测出融合带的图像需要进行校正处理后,第一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基于融合带的图像,对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使得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进而使得两台相邻的投影设备所投射的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较为清晰。如此,即使在不同运行时间内每台激光投影设备内的反射镜的形变量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投影画面进行校正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投影画面中位于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是重合的,有效的提高了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拼接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激光投影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图6或图7示出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处理组件上运行时,使得该处理组件执行实现图6或图7示出的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激光投影系统中的第一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激光投影系统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开机指令,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获取摄像头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所述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所述融合带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为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相邻的第二激光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获取所述融合带内的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所述第一特征图形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所述第二特征图像为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特征图形;
检测所述第一特征图形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是否重合;
若检测出所述第一特征图形与所述第二图形不重合,则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图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
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与所述第二激光投影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特征图形相对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的偏移量后,将所述偏移量发送给所述第二激光投影设备,以使所述第二激光投影设备能够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所述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光学摄像头,所述第一特征图形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均为可见的特征图形;
或者,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特征图形与所述第二特征图形均为非可见的特征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检测所述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大于清晰度阈值;
若检测出所述融合带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大于所述清晰度阈值,则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影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各个所述激光投影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后,记录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运行时长,与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移动量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新的开机指令,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的当前运行时长对应的当前移动量;
基于所述当前移动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中的反射镜将投影光束反射,以投射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后,获取所述反射镜的当前形变量,并检测所述当前形变量与所述反射镜的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所述理想形变量为:当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时,所述反射镜的形变量;
若检测出所述当前形变量与所述理想形变量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对所述反射镜的形变量进行调整,以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
10.一种激光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激光投影设备,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激光投影设备中的任一激光投影设备,第二投影设备为所述多台投影设备中与所述第一投影设备相邻的投影设备;
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用于:响应于开机指令,在所述第一激光投影设备上电完成后,投射第一投影画面;
获取摄像头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拍摄得到的投影图像,所述投影图像包含有融合带的图像,所述融合带为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与第二投影画面相交的部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为所述第二投影设备所投射出的投影画面;
基于所述融合带的图像,对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中位于所述融合带内的显示内容重合。
CN202210769947.3A 2022-06-30 2022-06-30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Pending CN115348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947.3A CN115348429A (zh) 2022-06-30 2022-06-30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947.3A CN115348429A (zh) 2022-06-30 2022-06-30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429A true CN115348429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4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9947.3A Pending CN115348429A (zh) 2022-06-30 2022-06-30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842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8359A1 (ja) * 2012-01-17 2013-07-2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698488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深圳市康帕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71096A (zh) * 2020-07-30 2022-02-18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光机及其投影图像位置补偿方法、投影设备
CN114143524A (zh) * 2021-12-23 2022-03-04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
CN114268777A (zh) * 2021-12-20 2022-04-01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的开机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8359A1 (ja) * 2012-01-17 2013-07-2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698488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深圳市康帕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几何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71096A (zh) * 2020-07-30 2022-02-18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光机及其投影图像位置补偿方法、投影设备
CN114268777A (zh) * 2021-12-20 2022-04-01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的开机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114143524A (zh) * 2021-12-23 2022-03-04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系统及投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88329A1 (zh) 投影设备及投影图像校正方法
US20050117132A1 (en) Laser projector having silhouette blanking for objects in the output light path
CN114268777B (zh) 激光投影设备的开机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JP2019176356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5037250A (ja)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5262743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28371B2 (ja)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平面被投写体
US20130113812A1 (en) Projector
JP201003482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879560B2 (ja)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14222100A (zh) 投影图像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5348429A (zh)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激光投影系统
US20150334361A1 (en) Image projector and image projector control method
US20170270700A1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program
US11470292B2 (en) Projection image adjusting method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18159835A (ja) 投影装置
CN115134572A (zh) 投影画面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Hilario et al. Occlusion detection for front-projected interactive displays
US1047402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to display an image with an orientation based on a user's position
JP2002365721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検出法
JP6642032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190080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209354A1 (en) Image stabilization in a pico projector
WO2024001922A1 (zh) 一种投影图像源的校正方法及超短焦投影设备
US11146767B2 (en) Projectio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