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7370A - 车辆用线束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7370A
CN111697370A CN202010172536.7A CN202010172536A CN111697370A CN 111697370 A CN111697370 A CN 111697370A CN 202010172536 A CN202010172536 A CN 202010172536A CN 111697370 A CN111697370 A CN 111697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ed portion
wire
wire harness
connector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2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嵜村麻子
宗像照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97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05Protec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7/182 - H01B7/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能有效地抑制由连接器中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磨损导致的该连接器的寿命缩短的线束。该线束(wh)具备:构成电线束(10)的多条电线(11~19);连接器(30),其设置于电线束的末端,具有多个连接器端子(32)及连接器壳体(34);以及约束带(20),其缠绕于电线束的周围,约束电线。电线束具有在连接器壳体与带端(22)间露出的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电线包括分别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11~13)及第2电线(17~19)。线束以在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得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布线于车辆内。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比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长。

Description

车辆用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线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进行电连接而布线有线束。这样的车辆用的线束一般包括多条电线、约束带以及连接器(专利文献1)。多条电线相互被捆成束而构成电线束。约束带通过在电线束的周围缠绕成例如螺旋状而约束多条电线。连接器具有分别安装于多条电线的末端的多个连接器端子、和保持多个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通过与和车辆内的电路连接的对方连接器嵌合,从而将多条电线与电路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82242号公报(图1~图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前述的车辆用线束中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以与作为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对方连接器端子嵌合而相互接触的状态使用,因此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而在端子轴向上在微小范围内往复,从而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端子反复滑动。由此,进行连接器端子的磨损,从而连接器的寿命缩短。因此,以提供如下线束为目的:该线束具备构成电线束的多条电线及与其连接的连接器,能够有效地抑制由连接器中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导致的该连接器的寿命缩短。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所提供的是一种线束,用于车辆内的电连接,所述线束具备:多条电线,其相互被捆成束而构成电线束;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电线束的末端,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多条电线的末端,所述连接器壳体以该多个连接器端子在与作为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轴向的端子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该多个连接器端子;以及约束带,其通过缠绕在所述电线束的周围,从而以限制所述多条电线彼此的轴向的相对移位的方式约束该多条电线。所述约束带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沿着所述电线束的长度方向离开的位置具有带端,所述电线束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带端之间具有不受所述约束带的约束而露出的电线束露出部分。所述多条电线包括分别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与所述端子轴向正交。所述线束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得与基准状态相比使所述第1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所述第2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布线于所述车辆内,在所述基准状态下,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且所述端子轴向和所述带端处的所述电线束的轴向平行,所述第1露出部分具有比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长的长度,以使得将由于从所述基准状态使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及使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而产生的该第2露出部分与该第1露出部分之间的松弛的差缩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提供如下线束:具备构成电线束的多条电线及与其连接的连接器,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所述连接器中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导致的该连接器的寿命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布线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沿着图1的II-II线的截面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线束的连接器端子和对方连接器端子的嵌合状态的剖视侧视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的线束中的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线束中的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中关于各个电线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取得的振动频率和端子滑动距离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1中关于各个电线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取得的端子滑动距离的最大值的坐标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2中用于取得振动频率和端子滑动距离的关系的设备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2中关于各个电线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取得的振动频率和端子滑动距离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2中关于各个电线的露出部分的长度取得的端子滑动距离的最大值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即提供具备构成电线束的多条电线及与其连接的连接器的线束、且能有效地抑制由于连接器中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导致的连接器的寿命缩短的线束的目的,本发明人着眼于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具有偏倚这点。即,在多数线束中具有如下倾向:并不是所有的连接器端子均匀地磨损,而有一部分连接器端子先于其他的连接器端子而磨损。通过抑制这样的磨损偏倚于一部分连接器端子进行,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器整体的寿命缩短。
并且,本发明人对磨损的偏倚的主要原因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如下:线束的布线形态、特别是连接器附近的电线束的弯曲状态对促进磨损给予显著的影响。具体地讲,在约束带缠绕于由多条电线构成的电线束的周围的情况下,作为约束带的端部的带端位于从与多条电线的末端连接的连接器稍微离开的位置,在带端与连接器之间的区域,电线束处于不被约束而露出的状态。这样,以在电线束露出的区域、也就是构成电线束的各个电线不受约束带的约束的区域中电线束产生弯曲变形的状态将线束布线时,位于关于该弯曲变形的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的第1电线的松弛比位于内侧的第2电线的松弛小,相应地,在由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引起的外力(特别是线束共振时的外力)施加于电线束时,与第2电线相比容易在第1电线作用较大张力。这样的张力的差使得与第1电线连接的第1连接器端子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端子的端子轴向的滑动距离大于与第2电线连接的第2连接器端子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端子的端子轴向的滑动距离,使第1连接器端子的磨损比第2连接器端子的磨损显著地进行。换句话讲,通过减少由于弯曲变形的原因而作用于第1及第2电线的张力的差、也就是第1及第2电线的松弛的差,能够抑制磨损偏倚于第1连接器端子进行。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如下所述,提供能够达成所述目的的线束。
(1)所提供的是一种线束,使用于车辆内的电连接,所述线束具备:多条电线,其相互被捆成束而构成电线束;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电线束的末端,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多条电线的末端,所述连接器壳体以该多个连接器端子在与作为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轴向的端子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该多个连接器端子;以及约束带,其通过缠绕在所述电线束的周围,从而以限制所述多条电线彼此的轴向的相对移位的方式约束该多条电线。所述约束带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沿着所述电线束的长度方向离开的位置具有带端,所述电线束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带端之间具有不受所述约束带的约束而露出的电线束露出部分。所述多条电线包括分别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与所述端子轴向正交。所述线束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得与基准状态相比使所述第1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所述第2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布线于所述车辆内,在所述基准状态下,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且所述端子轴向和所述带端处的所述电线束的轴向平行,所述第1露出部分具有比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长的长度,以使得将由于从所述基准状态使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及使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而产生的该第2露出部分及该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的差缩短。
在此,所谓所述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分别是指:该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实际的长度(沿着电线的长度)与该第1及第2露出部分从所述连接器端子呈直线状延伸到所述带端的状态下的该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也就是最小长度)的差。
根据该线束,通过对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及第2电线中、位于电线束露出部分的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的第1电线的第1露出部分赋予比第2电线的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长的长度,从而能够与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无关,将由于从基准状态使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及使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而产生的第2露出部分及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的差缩短。这能够将由在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引起的外力作用于线束时在第1电线产生的张力和在第2电线产生的张力的差缩小,由此,能够抑制与第1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端子轴向的端子滑动距离。也就是说,能够抑制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偏倚地进行。
(2)所述多条电线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电线与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条中间电线。在该情况下,该中间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中间电线露出部分最好具有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以下的长度。这是因为,伴随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比中间电线露出部分的松弛大大减少。
(3)本公开包括如下方式: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遍及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排列的多个层而排列,在该多个层各自中、在与所述特定弯曲方向及所述端子轴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位置分别配置有所述连接器端子。在该方式中,所述第1电线相当于与所述多个层中的位于关于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的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外侧的层所包含的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相当于与位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层所包含的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
(4)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中的特定弯曲方向不作特别限定,但是在所述线束以通过该线束的中间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松弛从而使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向下的弯曲的状态布线的情况下,所述的效果、即抑制一部分连接器端子的磨损偏倚地进行的效果变得显著。这是因为:由于作用于所述线束的所述中间部分(松弛部分)的重力,在该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较大的张力。该情况下,所述特定弯曲方向是上下方向,所述第1电线相当于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上侧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相当于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下侧的电线。
(5)所述线束在车辆内布线的位置不作特别限定,但是在所述线束以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位于在所述车辆内也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室内的方式布线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技术特别有效。在该方式中,为了保护所述多条电线不受高温环境侵害,期望将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尽量缩短,但是在本公开的技术中,通过使容易作用较大张力的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相对于第2露出部分相对地增大,从而能够抑制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整体长度而实现所述多条电线的保护,并且能够抑制偏倚于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中与所述第1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的磨损的促进。
(6)另外,提供一种用于使用所述线束进行车辆内的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该装置具备:所述线束;连接器保持部,其以将所述线束的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的方式保持该连接器或者与该连接器接合的对方连接器;以及电线束保持部,其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得从所述线束的所述基准状态使所述第1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所述第2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束保持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离开的位置。
根据该电连接装置,尽管线束以在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的状态布线,但是能够将在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上分别能产生的张力的差抑制得小。
(7)在所述电连接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多条电线包括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电线与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条中间电线。该情况下,优选该中间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中间电线露出部分具有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以下的长度。
(8)所述电连接装置也包括如下方式: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遍及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排列的多个层而排列,在该多个层各自中、在与所述特定弯曲方向及所述端子轴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位置分别配置有所述连接器端子。在该方式中,所述第1电线相当于与在所述多个层中位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外侧的层所配置的所述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相当于与在位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层所配置的所述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
(9)所述电连接装置在如下方式中特别有效:所述线束以通过所述电线束的中间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松弛从而对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赋予向下的弯曲的方式由所述连接器保持部及电线束保持部保持的方式,也就是有可能由于作用于所述中间部分的重力而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作用较大张力的方式。在该方式中,所述第1电线相当于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上侧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相当于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下侧的电线。
(10)该电连接装置在如下情况下特别有效: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以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在所述车辆中位于发动机室内的方式保持所述连接器或者所述对方连接器。
(11)另外,提供一种将线束布线在车辆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上述的线束;将所述线束中的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且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向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产生弯曲以使得从所述基准状态使作为所述第1电线的所述露出部分的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作为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露出部分的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将所述线束布线在所述车辆内。
(12)所述布线方法在如下方式中特别有效:在将所述线束布线的工序中,以所述多条电线中的所述第1电线位于最上侧且所述第2电线位于最下侧、且通过所述线束的中间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松弛从而在所述第1露出部分及所述第2露出部分产生向下的弯曲变形的状态将所述线束布线的方式,即有可能由于作用于所述中间部分的重力而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作用较大张力的方式。
(13)另外,所述布线方法在如下方式中特别有效:在将所述线束布线的工序中,以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方式将所述线束布线的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关于线束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图1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WH及具备该线束WH的车辆的电连接装置。该实施方式的线束WH具备多条电线、约束带20以及连接器30,布线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电连接装置除了线束WH之外还具备后述的连接器保持部及电线束保持部。
(多条电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电线是共9条电线11、12、13、14、15、16、17、18、19。多条电线11~19各自由例如绝缘电线构成。绝缘电线具有中心导体及将该中心导体覆盖的绝缘包覆层。多条电线11~19通过相互被捆成束而构成电线束10。
多条电线及与其连接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具体的数量、个数不作限定。本申请中公开的线束广泛地包括在特定弯曲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排列有连接器端子及电线的线束。例如,也可以是不包括中间电线而仅包括第1及第2电线的线束。或者,在3个以上连接器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电线不规则地排列的线束中,也通过在多条电线中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的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和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之间赋予前述的差,从而能够抑制磨损偏倚于与第1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而进行。
(约束带)
约束带20通过在电线束10的周围缠绕成例如螺旋状,从而保持多条电线11~19的捆束状态。约束带20由例如胶带构成,以限制多条电线11~19相互的轴向的相对移位的方式约束多条电线11~19。在此,所谓“限制轴向的相对移位”是指阻止多条电线11~19在其轴向上自由地相对移动。因此,多条电线11~19的“限制轴向的相对移位”的方式不限定于完全阻止相对移位的方式,也包括将相对移位抑制成容许微小相对移位的程度的方式。
(连接器)
连接器30设置于电线束10的末端,通过与设置于发动机周边设备(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50的对方连接器40嵌合,从而将装入到发动机周边设备50的电路和构成电线束10的多条电线11~19相互电连接,所述发动机周边设备设置于发动机室内。因此,该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周边设备50构成保持对方连接器40以及与其接合的连接器30的连接器保持部。
连接器30具有如图2及图3所示的多个连接器端子32和连接器壳体34。多个连接器端子32由导电材料、例如单一的金属板构成,分别安装于多条电线11~19的末端。连接器壳体34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将多个连接器端子32一并保持。
对方连接器40也具备如图3所示的多个连接器端子(以下称为对方连接器端子。)42和将多个连接器端子42一并保持的连接器壳体(以下称为对方连接器壳体)44。连接器30以多个连接器端子32与多个对方连接器端子42分别嵌合的方式与对方连接器40接合。
多个连接器端子32各自一体地具有省略图的电线压接部和图3所示的电接触部33。
电线压接部通过压接于多条电线11~19中对应的电线的末端,从而以与电线所包含的导体电导通的方式与导体部分接触。电线压接部例如具有:线筒,其以将在电线的末端露出的导体包住的方式压接于导体;和绝缘筒,其以将与该露出的导体相邻的绝缘包覆层的部分包住的方式压接于绝缘包覆层的部分。
电接触部33是通过与对方连接器端子42的电接触部43嵌合并接触从而能够与对方连接器端子42电导通的部位。在该实施方式中,对方连接器端子42的电接触部43例如是呈突片状的阳型,电接触部33是接纳电接触部43的阴型。具体地讲,电接触部33一体地具有:方筒状的主体33a,其在作为连接器端子32的轴向(在图3中为左右方向)的端子轴向开口;和接触弹簧片33b,其配置于主体33a内。接触弹簧片33b以容许阳型的电接触部43向主体33a内插入的方式向外(在图3中为向下)挠曲变形,通过其回弹力与电接触部43连接。
连接器壳体34具有多个端子收纳室36,多个端子收纳室36用于分别收纳分别安装于电线11~19的多个(在该实施方式中共9个)连接器端子32。多个端子收纳室36分别形成于在与端子轴向正交的2个方向排列的多个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为如图2所示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排列的9个位置。在多个端子收纳室36各自的内部形成有未图示的矛状部,通过矛状部可卡止端子连接器32。
因此,该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器端子32遍及在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层(上层、中层及下层)而排列,在多个层各自中,在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为3个位置)分别配置有连接器端子32。更详细地,如图2所示,以在电线11~19中的电线11、12、13的末端安装的连接器端子32排列在上层、在电线14、15、16的末端安装的连接器端子32排列在中层、在电线17、18、19的末端安装的连接器端子32排列在下层的状态,将这些连接器端子32保持于各个端子收纳室36内。
多条电线及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具体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也可以不是阴型而是阳型的端子。
(带端)
约束带20在从连接器壳体34沿电线束10的长度方向离开预定尺寸的位置具有带端22。带端22是约束带20的长度方向两端中离连接器壳体34近的一侧的端部。因此,电线束10在连接器壳体34与带端22之间具有不受约束带20的约束而露出的电线束露出部分10a。
(线束的布线)
线束WH以在电线束露出部分10a产生特定弯曲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的弯曲的状态布线在发动机室内。详细地,线束WH以下面的状态(a)~(c)布线。
(a)连接器30及对方连接器40以端子轴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保持于发动机周边设备50。另外,对方连接器40也可以例如与发动机周边设备50形成一体。
(b)在从发动机周边设备50沿与端子轴向平行的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离开位置上,线束WH的电线束10及其周围的约束带20由作为电线束保持部的夹持件52保持,并且以大致水平的姿势固定于其他的设备或者车辆的车身。
(c)在发动机周边设备50与夹持件52之间,线束WH的中间部分由于其自重而向下方松弛,伴随于此,在电线束露出部分10a产生向下的弯曲。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的线束WH中,以端子轴向和带端22处的电线束10的轴向平行的基准状态相比,在以使多条电线11~19中排列在最上层(也就是位于关于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的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外侧的层)的电线11、12、13(第1电线)中构成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部分(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排列在最下层(也就是位于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层)的电线17、18、19(第2电线)中构成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部分(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方式(也就是向下)使电线束露出部分10a产生弯曲的状态下,线束WH被布线。
在此,所谓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分别是指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实际的长度L1、L2与第1及第2露出部分从连接器端子32直线状延伸到带端22的状态下的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也就是最小长度)L1o、L2o的差。也就是说,第1及第2露出部分各自的松弛δ1、δ2用δ1=L1-L1o、δ2=L2-L2o表示。
本公开的特定弯曲方向不限定于上下方向。例如,在以在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水平方向的弯曲的状态布线的线束中,也通过对位于该水平方向(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的第1露出部分及第2露出部分赋予所述的长度的差,从而能够缩小与第1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的磨损程度和与第2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的磨损程度的差。
另外,电连接装置所包含的连接器保持部及电线束保持部的具体的结构不作限定。连接器保持部也可以不是如例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周边设备50那样通过保持对方连接器40而间接地保持连接器30,而是直接保持连接器30。另外,电线束保持部保持线束的电线束的部位也不作特别限定。电线束保持部例如也可以不经由如图1所示的线束WH的松弛部分而在比其更近的位置保持电线束。另外,电线束保持部不限于夹持电线束的夹持件,也可以是例如以贯穿车辆的内壁的方式配置的护线套。
线束在车辆内布线的位置也不限定于发动机室内的位置。但是,在线束以电线束露出部分位于即使在车辆内也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发动机室内的方式布线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为了保护电线束不受高温环境侵害而要求将作为其露出部分的电线束露出部分尽量抑制得小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技术特别有效。这在线束中的电线束露出部分配置于发动机室内但是电线束露出部分以外的预定部分配置于发动机室外的方式中也是同样。
(线束的特征)
进一步地,作为线束WH的特征,第1露出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电线11、12、13中在连接器壳体34与带端22之间露出的部分)具有比第2露出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电线17、18、19中在连接器壳体34与带端22之间露出的部分)的长度L2长的长度L1,以使得将由于通过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引起的、从基准状态使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减少及使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增大而产生的第2露出部分及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的差(=δ2-δ1)缩小。换句话讲,在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与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之间赋予差ΔL(=L1-L2>0)。差ΔL能够根据线束的规格而适当设定,但是为了将松弛的差有效地缩小,一般优选为1mm以上。另外,当差ΔL过大时,有可能与前述相反,偏向于在第2露出部分处产生张力,所以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最好设定差ΔL的上限。差ΔL一般优选为4mm以下。
也就是说,线束WH通过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布线:准备线束WH即在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与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之间赋予差ΔL的线束WH;将线束WH中的连接器30的位置固定,且以使电线束露出部分10a在作为特定弯曲方向的上下方向产生弯曲以使得从基准状态使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减少且使作为第2电线的露出部分的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将线束WH布线在车辆内。
(线束等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线束WH及其布线方法,通过对位于特定弯曲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及第2电线中、位于关于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的曲率半径方向的外侧的第1电线(电线11~13)的第1露出部分赋予比第2电线(电线17~19)的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大的长度L1,从而能够与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变形无关,将由于从基准状态使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减少及使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增大而产生的第2露出部分及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的差(=δ1-δ2)减小。这能够将在由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引起的外力作用于线束WH时在第1电线产生的张力和在第2电线产生的张力的差缩小,由此,能够抑制与第1电线连接的连接器端子32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端子42的端子轴向的端子滑动距离。这样,能够抑制多个连接器端子32的磨损偏倚于局部地进行。
基于与如图4所示的比较例的对比对该效果进行说明。该比较例的线束是对图1~图3所示的线束WH中的多条电线11~19各自的露出部分(也就是构成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部分)赋予彼此相等的长度的线束。也就是说,在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与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之间没有赋予差(ΔL=0)。
在该比较例中,当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对电线束露出部分10a赋予向下的弯曲时,如图4所示,作为第1电线(最上层的电线11~13)的露出部分的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显著地减小(也就是说,第1露出部分接近呈直线状延伸的状态),反之,作为第2电线(最下层的电线17~19)的露出部分的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显著地变大(也就是说,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显著地变大)。在这样的状态下,当由车辆的行驶等引起的振动(特别是接近线束的共振频率的频率的振动)施加于线束时,第2露出部分的张力仍然低,与此相对,第1露出部分的张力显著地增大,由此,与第1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端子42的端子轴向的滑动行程即端子滑动距离显著地变大。这使偏倚于连接器端子32的磨损的进行显著。
对此,在实施方式的线束WH中,预先在第1及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1、L2之间赋予差ΔL,因此与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伴有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的减少及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的增大无关,与以往的线束相比,松弛δ1、δ2的差(=δ1-δ2)保持得较小。这能够减小与第1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的端子滑动距离和与第2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的端子滑动距离的差,有效地抑制磨损偏倚于与第1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而进行。
另外,多条电线11~19中作为位于第1电线与第2电线之间的中间电线的电线14、15、16各自的露出部分(作为构成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部分的中间电线露出部分)的长度Lm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长度Lm设定为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以下的长度(Lm≦L1)。这是因为:伴随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1与中间电线露出部分的松弛δm相比也以更大的程度减少。同样,中间电线的露出部分的长度Lm优选设定为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以上的长度(L2≦Lm)。这是因为:伴随电线束露出部分的弯曲变形,中间电线的露出部分的松弛δm与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相比以更大的程度减少。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如图1所示布线的线束WH中,在第1露出部分(电线11~13的露出部分)的长度L1和第2露出部分(电线17~19的露出部分)的长度L2的差ΔL(=L1-L2)不同的多个条件下对线束WH赋予振动,进行伴随于此的、与第1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的端子滑动距离的测定。测定的条件如下。
(a)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30mm
(b)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L2+ΔL
(c)长度的差ΔL:0(没有差)、1mm、2mm、4mm
(d)激振方法:通过未图示的振动产生装置,对包括以线束WH为首的图1所示的全部要素在内的系统整体赋予振动,并且适当地使振动频率变化。
(e)端子滑动距离的测定方法:测定从与第1露出部分连接的连接器端子32的预定部位到与连接器端子32对应的对方连接器40的预定部位为止的端子轴向的距离。
将测定的结果在图6及图7中示出。图6示出振动频率和端子滑动距离的关系,图7示出长度的差δl和端子滑动距离的最大值的关系。如图6所示,端子滑动距离与长度的差ΔL无关,在预定的振动频率的范围(包括线束的共振频率的范围)内出现峰值,但是如图7所示,其最大值随着长度的差ΔL(=l1-l2)增大而减少。认为这是因为:由于伴随电线束露出部分10a的弯曲的、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δl的减少及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δ2的增大而产生的两松弛δl、δ2的差抵消长度的差ΔL的量,由此在第1及第2露出部分产生的张力变得均匀。
(实施例2)
将实施方式的线束WH以与图1所示的布线形态不同的形态布线,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与第1露出部分相连的连接器端子32的端子滑动距离的测定。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通过将线束WH的连接器30保持在比基台60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利用按压部件62将线束WH的中间部分按压到基台60上,从而对电线束露出部分10a赋予向下的弯曲,在该状态下对包括所述线束WH的系统整体赋予振动。
将测定的结果在图9及图10中示出。图9示出振动的频率和连接器端子32的端子滑动距离的关系,图10示出长度的差ΔL和端子滑动距离的最大值的关系。与实施例1同样,如图9所示,端子滑动距离与长度的差ΔL无关,在预定的振动频率的范围内出现峰值,但是如图10所示,其最大值随着长度的差ΔL(=L1-L2)增大而减少。该结果教导如下:不限于如图1所示的布线形态,通过在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L1与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L2之间赋予适当的差ΔL,能得到抑制与第1露出部分连接的连接器端子的端子滑动距离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WH 线束
10 电线束
10a 电线束露出部分
11~13 电线(第1电线)
14~16 电线(中间电线)
17~19 电线(第2电线)
20 约束带
22 带端
30 连接器
32 连接器端子
33 电接触部
33a 电接触部的主体
33b 接触弹簧片
34 连接器壳体
36 端子收纳室
40 对方连接器
42 对方连接器端子
43 电接触部
50 发动机周边设备(连接器保持部)
52 夹持件(电线束保持部)

Claims (7)

1.一种线束,用于车辆内的电连接,所述线束具备:
多条电线,其相互被捆成束而构成电线束;
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电线束的末端,包括多个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壳体,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多条电线的末端,所述连接器壳体以该多个连接器端子在与作为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轴向的端子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该多个连接器端子;以及
约束带,其通过缠绕在所述电线束的周围,从而以限制所述多条电线彼此的轴向的相对移位的方式约束该多条电线,
所述约束带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沿着所述电线束的长度方向离开的位置具有带端,
所述电线束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带端之间具有不受所述约束带的约束而露出的电线束露出部分,
所述多条电线包括分别位于特定弯曲方向的两外侧的第1电线及第2电线,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与所述端子轴向正交,
所述线束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得与基准状态相比使所述第1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所述第2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布线于所述车辆内,在所述基准状态下,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且所述端子轴向和所述带端处的所述电线束的轴向平行,
所述第1露出部分具有比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长度长的长度,以使得将由于从所述基准状态使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及使所述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而产生的该第2露出部分与该第1露出部分之间的松弛的差缩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多条电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电线与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至少一条中间电线,该中间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中间电线露出部分具有所述第1露出部分的长度以下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遍及在所述特定弯曲方向排列的多个层而排列,在该多个层各自中、在与所述特定弯曲方向及所述端子轴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位置分别配置有所述连接器端子,所述第1电线是与所述多个层中的位于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外侧的层所包含的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是与位于所述曲率半径方向的最内侧的层所包含的连接器端子分别连接的电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线束是以通过该线束的中间部分由于自重向下方松弛从而使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向下的弯曲的状态布线的线束,所述第1电线是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上侧的电线,所述第2电线是所述多条电线中位于最下侧的电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线束是以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位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方式布线的线束。
6.一种电连接装置,用于进行车辆内的电连接,所述电连接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连接器保持部,其以将所述线束的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的方式保持该连接器或者与该连接器接合的对方连接器;以及
电线束保持部,其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产生所述特定弯曲方向的弯曲以使得从所述线束的所述基准状态使所述第1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且使所述第2电线中构成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的部分即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的状态,将所述电线束保持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离开的位置。
7.一种线束的布线方法,将线束布线在车辆内,所述布线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将所述线束中的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固定,且以在所述电线束露出部分向所述特定弯曲方向产生弯曲以使得从所述基准状态使作为所述第1电线的所述露出部分的第1露出部分的松弛增大、且使作为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露出部分的第2露出部分的松弛减少的状态,将所述线束布线在所述车辆内。
CN202010172536.7A 2019-03-15 2020-03-12 车辆用线束 Pending CN1116973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8953 2019-03-15
JP2019048953A JP2020150774A (ja) 2019-03-15 2019-03-15 車両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7370A true CN111697370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2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2536.7A Pending CN111697370A (zh) 2019-03-15 2020-03-12 车辆用线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7920B2 (zh)
JP (1) JP2020150774A (zh)
CN (1) CN11169737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1550B2 (ja) * 2020-03-23 2023-10-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12021004164T5 (de) 2020-09-08 2023-06-01 Rohm Co., Ltd. Halbleiterbauele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378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缆束
CN102185229A (zh) * 2009-11-27 2011-09-1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细径同轴电缆束
CN105637717A (zh) * 2013-10-24 2016-06-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线束
CN107039119A (zh) * 2016-01-29 2017-08-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和线束的布设方法
CN107430907A (zh) * 2015-03-31 2017-1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以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9149222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分段设备的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2242A (ja) 1995-12-27 1997-07-11 Kanse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分岐部用ピース
JP3876897B2 (ja) * 2004-07-06 2007-02-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4867389B2 (ja) * 2006-02-22 2012-02-0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心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A2741092C (en) * 2009-01-26 2012-05-08 Psi Patents, Llc T-harness connection for vehicle remote starters
GB201119050D0 (en) * 2011-11-04 2011-12-14 Rolls Royce Plc Electrical harness connector
JP2013143525A (ja) * 2012-01-12 2013-07-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両の放熱構造
DE102012220940A1 (de) * 2012-11-16 2014-05-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abelbau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2014181022A (ja) * 2013-03-21 2014-09-29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線保持部材および車両用電線保持構造
JP6703326B2 (ja) * 2016-12-09 2020-06-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378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缆束
CN102185229A (zh) * 2009-11-27 2011-09-1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细径同轴电缆束
CN105637717A (zh) * 2013-10-24 2016-06-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线束
CN107430907A (zh) * 2015-03-31 2017-1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以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7039119A (zh) * 2016-01-29 2017-08-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和线束的布设方法
CN109149222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分段设备的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4689A1 (en) 2020-09-17
US11017920B2 (en) 2021-05-25
JP2020150774A (ja)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5047B2 (en) Motor cab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ble main body of the same
EP2298608B1 (en) Device comprising a vehicle and a wire harness
JP480734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および該プロテクタ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への取付方法
CN111697370A (zh) 车辆用线束
US10532706B2 (en) Conductive wire and wire harness
EP2854232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with connector
JP4935610B2 (ja) コネクタ
US20140004757A1 (en) Crimping structure of terminal to electrical cable
JP2010108739A (ja) アース処理端子上での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JP5216095B2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279301B2 (en) Wire harness with pipe and flexible holder that holds an electric wire
JP684125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9149187A (zh) 连接器
US9153864B2 (en) Vehicle pole antenna
JP2010067457A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136013A1 (ja) 端子接続構造、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導体
JP5365099B2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0067406A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5993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558847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接地構造体
JP5365093B2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365100B2 (ja)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19256B2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WO2018180992A1 (ja) 経路規制部材、クランプ、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4154626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