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3224B -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3224B
CN111693224B CN202010613995.4A CN202010613995A CN111693224B CN 111693224 B CN111693224 B CN 111693224B CN 202010613995 A CN202010613995 A CN 202010613995A CN 111693224 B CN111693224 B CN 111693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ole
clamping
axial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39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3224A (zh
Inventor
李稳健
魏清亮
谢红
薛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jiang Deni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jiang Deni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jiang Deni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jiang Deni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39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3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3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3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3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3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25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esting of engines or eng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壳体、第一通孔、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向段、第一凸起段、第二轴向段,所述第一轴向段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外周面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受到气体压强作用使滑动体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滑动,且滑动体能够受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的同时控制,如接入不同压强的驱动气源进行组合出不同的驱动力,第一密封圈受压变形从而具备夹紧放置于第一密封圈内的零部件的能力,从而实现运动方向的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密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氦检是通过氦检仪来检测产品的密闭性的一种方式,主要操作过程为对被检产品抽空后充入一定压强的氦气,被检产品外围是具有一定真空度要求的真空空间,且该真空空间与氦检仪的检漏口相连接,通过氦检仪检测真空空间是否漏入氦气来判断被检产品的密闭性。对于存在开孔的壳类零部件,如汽车或工程机械发动机的前罩壳,需要使用装夹设备中的装夹装置先封堵其开孔,实现装夹后,再进行氦检。
目前,现有的氦检设备包括装夹设备,装夹设备包括密封箱、装夹装置,发动机前罩壳等需要进行氦检的零部件重量大,密封箱中也设有承托零部件的托盘。现有的氦检设备密难易兼顾密封稳定、拆卸与维护便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密封结构,以提高装夹设备的密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壳体、贯穿所述安装壳体设的第一通孔、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向段、第一凸起段、第二轴向段,所述第一轴向段、所述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轴向段均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段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外周面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段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轴向段的第一端面和朝向所述第二轴向段的第二端面;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端面;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延伸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二轴向段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的第一抵接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抵接凸台,所述第一抵接凸台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所述第一直径段连通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段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延伸的筒体段,所述筒体段的两端上分别覆盖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向段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口上覆盖有第三盖体,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盖体上的第三孔段,所述第三孔段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端面与所述第三盖体抵接。
一种装夹装置,包括上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装夹杆,所述装夹杆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装夹杆的外周面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夹杆还包括装夹段,所述装夹段上套设有杆套;所述装夹段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轴套的端面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夹杆还包括调整段,所述调整段设置在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装夹段的一端上;装夹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两个平滑体,所述两个平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调整段的两侧,所述两个平滑体均与所述调整段抵接;所述装夹杆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平滑体抵接的抵接部。
一种装夹设备,包括上述装夹装置,包括密封箱,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箱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段伸入到所述密封箱内;还包括工件托盘,所述工件托盘具有用于运送工件到位的第一运动方向;所述工件托盘上还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装夹段和/或所述杆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段上设有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延伸的连接卡槽,所述装夹段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上设有卡接体,所述卡接体与所述连接卡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装夹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装夹装置,所述工件托盘还具有第二运动方向,所述第二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具有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能够用于连接驱动气源,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受到气体压强作用使滑动体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滑动,且滑动体能够受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的同时控制,如接入不同压强的驱动气源进行组合出不同的驱动力;滑动体沿延伸方向向前滑动至第一抵接面抵接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受压变形从而具备夹紧放置于第一密封圈内的零部件的能力,从而实现运动方向的密封。通过调节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内的驱动气源的压强,滑动体易于前进或回退,密封圈也在受压变形的状态和回复原装的状态之间发生改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夹设备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000-安装壳体,2000-第一通孔,3000-滑动体,3100-第一轴向段,3300-第一凸起段,3301-第一端面,3302-第二端面,3200-第二轴向段,4100-第一进气通道,4200-第二进气通道,5000-第一密封圈,3210-第一抵接面,3310-抵接凸台,3311-第二抵接面,4110-第一直径段,4120-第二直径段,1400-筒体段,1100-第一盖体,1200-第二盖体,3400-第二通孔,2100-第一孔段,2200-第二孔段,1300-第三盖体,2300-第三孔段,6000-装夹杆,6100-连接段,6200-装夹段,6300-杆套,6400-第二密封圈,6500-调整段,7000-连接架,7100-平滑体,6600-抵接部,8100-密封箱,8200-工件托盘,9100-第一运动方向,8210-滑动部,6110-连接卡槽,6210-卡接体,9200-第二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000、贯穿安装壳体1000设的第一通孔2000、滑动体3000,滑动体30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向段3100、第一凸起段3300、第二轴向段3200,第一轴向段3100、第一凸起段3300、第二轴向段3200均沿第一通孔20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轴向段3100的外周面、第二轴向段3200的外周面均与第一通孔2000的孔壁滑动连接,第一凸起段3300的外周面与安装壳体1000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凸起段3300具有朝向第一轴向段3100的第一端面3301和朝向第二轴向段3200的第二端面3302;安装壳体1000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4100、第二进气通道4200,第一进气通道4100连通至第一端面3301,第二进气通道4200连通至第二端面3302;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000,第一密封圈5000设置在第二轴向段3200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第二轴向段3200设有用于与第一密封圈5000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210。
第一端面3301上设有抵接凸台3310,第一抵接凸台3310上设有用于与安装壳体1000抵接的第二抵接面3311。第二进气通道4200用于通入驱动气源使滑动体3000回退,相对于第一密封圈5000自身的弹性,驱动气源的动力较强,滑动体3000容易回退至贴住安装壳体1000的内壁。通过设置具有第二抵接面3311的第一抵接凸台3310,避免了第一端面3301全部贴住安装壳体1000的内壁,第一端面3301仍具有收到驱动气源作用的部分,保证了滑动体3000的往复运动能力。第一进气通道4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径段4110和第二直径段4120,第一直径段4110连通至第一端面3301,第一直径段4110的直径小于第二直径段4120的直径。由于更靠近滑动体3000的第一直径段4110的小于径小于第二直径段4120的直径,滑动体3000在沿延伸方向开始滑动后,第一进气通道4100内的驱动气源的作用面积增加了第二抵接面3311的面积;由于滑动体3000处于运动状态,直径更小的第一直径段4110对第一进气通道内的驱动气源起到了增压的作用,保证了滑动体3000受力稳定,使得密封装置能够平稳运行。
安装壳体1000包括沿第一通孔2000的轴向延伸的筒体段1400,筒体段1400的两端上分别覆盖有第一盖体1100和第二盖体1200,第一盖体1100余筒体段1400可拆卸连接,第二盖体1200与筒体段1400一体成型;第一通孔2000贯穿第一盖体1100和第二盖体1200;第二进气通道4200的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进气通道4200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盖体1200上,使得滑动体3000在回退时,第二进气通道4200的驱动气源能够作用到第二端面3302上,避免第二端面3302与安装壳体1000贴死而不能受到气压作用。
滑动体3000还包括与第一密封圈5000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3400;第一通孔2000包括第一孔段2100和第二孔段2200,第一孔段2100设置在第一盖体1100上,第二孔段2200设置在第二盖体1200上,第一孔段2100的孔壁与第一轴向段3100的外周面滑动连接,第二孔段2200的孔壁与第二轴向段3200的外周面滑动连接;第二孔段2200的孔口上覆盖有第三盖体1300,第三盖体1300与设有第二孔段2200的第二盖体1200一体成型,第一通孔20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盖体1300上的第三孔段2300,第三孔段2300与第二通孔3400连通,则第三孔段2300与第二通孔3400之间能够放入轴类、杆类零部件,第三孔段2300与第二通孔3400可设置为直径相等且同轴设置,以便于防止直杆类零部件;第三孔段2300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2200;第一密封圈5000的外侧面与第二孔段2200的孔壁抵接,第一密封圈5000的端面与第三盖体1300抵接,保证了密封装置结构的紧凑,为第一密封圈5000提供了安装便捷且稳定的安装位置。
实施例2
参照图1至图3,一种装夹装置,包括上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装夹杆6000,装夹杆6000包括连接段6100,连接段6100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400、第一密封圈5000、第三孔段2300,第一密封圈5000的内侧与装夹杆6000的外周面滑动连接。装夹杆6000还包括装夹段6200,装夹段6200上套设有杆套6300;装夹段6200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6400,第二密封圈6400与杆套6300的端面抵接。装夹段6200用于封堵待氦检的零部件的孔。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6400与杆套6300的端面抵接,则装夹段6200在伸入零部件的孔时,可通过杆套6300将第二密封圈6400挤入;在装夹段6200退出时,可先拆除杆套6300,此时第二密封圈6400在零部件的孔内即可回复至原状,使得装夹段6200易于退出。第二密封圈6400的另一端面的抵接,可以是与零部件抵接,如孔底,也可以在装夹段6200的端部设置局部凸起或环形凸起来抵接。杆套6300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装夹段6200轴向固定,也可以采用环形卡扣卡在装夹段6200的凹槽上的方式进行固定。
装夹杆6000还包括调整段6500,调整段6500设置在连接段6100远离装夹段6200的一端上;装夹装置还包括与安装壳体1000固定连接的连接架7000,连接架7000可用于连接驱动装夹杆6000的动力源,如气缸、直线电机等;连接架7000上设有两个平滑体7100,两个平滑体7100分别设置在调整段6500的两侧,平滑体可以采用滚轮或凸起,保证调整段6500的平稳的滑动。两个平滑体7100均与调整段6500抵接,有效保证了装夹杆径向方向的稳定性,使装夹段6200与零部件的孔更准确地对中;装夹杆6000上还设有用于与平滑体7100抵接的抵接部6600,用于防止装夹杆6000的动力源使装夹杆6000过渡地前进或后退。抵接部6600可以是凸起,也可以是调整段6500与连接段6100之间的台阶面。
实施例3
一种装夹设备,包括上述装夹装置,还包括密封箱8100,安装壳体1000固定连接在密封箱8100的外壁上,连接段6100伸入到密封箱8100内;还包括工件托盘8200,工件托盘8200具有用于运送工件到位的第一运动方向9100,本实施例中为水平方向,垂直于连接段6100的轴线方向;工件托盘8200上还设有滑动部8210,滑动部8210与装夹段6200和/或杆套6300滑动连接;连接段6100上设有沿第一运动方向9100延伸的连接卡槽6110,装夹段6200远离第二密封圈6400的一端上设有卡接体6210,卡接体6210与连接卡槽6110滑动连接。由于发动机前罩壳较重,通过工件托盘8200沿第一运动方向9100将工件运送到位时,卡接体6210也随着工件的运动而进入到连接卡槽6110内,实现装夹段6200与连接段6100的连接。
装夹设备包括至少两个装夹装置,工件托盘8200还具有第二运动方向9200,第二运动方向9200与第一运动方向9100具有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二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运动方向9100与第二运动方向9200之间的夹角为90度。当工件有多个孔需要进行封堵时,至少两个装夹装置之间的空间有限,则工件托盘8200能够先沿第一运动方向9100运动,使各个卡接体6210运动至对应的连接卡槽6110,再沿第一运动方向9100运动,卡接体6210进入到连接卡槽6110内,实现多对装夹段6200与连接段6100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贯穿所述安装壳体设的第一通孔、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向段、第一凸起段、第二轴向段,所述第一轴向段、所述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轴向段均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段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外周面均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段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起段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轴向段的第一端面和朝向所述第二轴向段的第二端面;所述安装壳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端面;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延伸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二轴向段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的第一抵接面;所述滑动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向段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向段的外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口上覆盖有第三盖体,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盖体上的第三孔段,所述第三孔段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端面与所述第三盖体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抵接凸台,所述抵接凸台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所述第一直径段连通至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段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延伸的筒体段,所述筒体段的两端上分别覆盖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上。
5.一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还包括装夹杆,所述装夹杆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装夹杆的外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杆还包括装夹段,所述装夹段上套设有杆套;所述装夹段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杆套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杆还包括调整段,所述调整段设置在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装夹段的一端上;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两个平滑体,所述两个平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调整段的两侧,所述两个平滑体均与所述调整段抵接;所述装夹杆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平滑体抵接的抵接部。
8.一种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夹装置,包括密封箱,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箱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段伸入到所述密封箱内;还包括工件托盘,所述工件托盘具有用于运送工件到位的第一运动方向;所述工件托盘上还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装夹段和/或所述杆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段上设有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延伸的连接卡槽,所述装夹段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上设有卡接体,所述卡接体与所述连接卡槽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装夹装置,所述工件托盘还具有第二运动方向,所述第二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具有夹角。
CN202010613995.4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Active CN111693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995.4A CN111693224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995.4A CN111693224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3224A CN111693224A (zh) 2020-09-22
CN111693224B true CN111693224B (zh) 2022-05-27

Family

ID=7248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3995.4A Active CN111693224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32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03184D0 (en) * 1994-02-18 1994-04-06 Boc Group P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eak testing
CN100514019C (zh) * 2007-09-06 2009-07-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高温高压氦检漏方法及其检漏装置
CN104931205B (zh) * 2015-06-19 2019-01-18 成都东方仪器有限公司 通用检漏装置
CN208537113U (zh) * 2018-07-18 2019-02-22 珠海华宇金属有限公司 密封机构及真空箱式氦检测试系统
CN209364191U (zh) * 2019-01-25 2019-09-10 成都众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用气动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3224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1466B2 (en) Fluid pressure cylinder and clamp device
US6439103B1 (en)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ylinder construction
US9541466B2 (en) Leak test apparatus and leak test method
KR101844621B1 (ko) 위치결정 장치
CN114778011A (zh) 一种用于双腔室壳体汽检工装的封堵机构
CN111693224B (zh) 一种密封结构、装夹装置、装夹设备
CN109505978B (zh) 一种径向柔性补偿式内胀封堵机构
CN109540420B (zh) 一种pe球阀检测装置
CN105043691A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油道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0553382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下线加载试验的快速连接装置
CN107605861B (zh) 一种缸筒壳体泵压工装
CN114165671B (zh) 浮动充注密封机构
CN109986385A (zh) 一种天线罩真空吸附夹具
KR20160003545U (ko) 파이프 기밀 시험용 커플링 캡
CN212082723U (zh) 一种汽车湿式高压双离合器执行机构气密测试装置
WO2019015609A1 (zh) 主油缸装置及其液压机
CN210859403U (zh) 一种油箱液压缸
CN211778308U (zh) 一种防泄漏的汽车活塞杆
CN111413032A (zh) 用于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锁定密封充气头
CN109029870B (zh) 一种球阀的端盖
CN103256272A (zh) 气缸
CN207318012U (zh) 通道封堵装置
CN206764282U (zh) 一种用于水泵水封与轴承的压装装置
CN101890684A (zh) 张紧气缸
CN220118303U (zh) 一种液泵用机械密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