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7307B -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 Google Patents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7307B
CN111687307B CN201910179826.1A CN201910179826A CN111687307B CN 111687307 B CN111687307 B CN 111687307B CN 201910179826 A CN201910179826 A CN 201910179826A CN 111687307 B CN111687307 B CN 111687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bending
die
fram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98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7307A (zh
Inventor
金泰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aigeng Auto Pa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aig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aig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aig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98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7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7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7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7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7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由上下相向的上下部模具构成,进行冲压弯曲处理,包括:模具本体底座,相向形成;一对固定板,与模具本体底座的前后面相结合;上下曲率调节块,沿着模具本体底座的前后面个别引入,用于调节曲率;弯曲模具块,分别与下部模具的上侧和上部模具的下侧相结合;防变形弯曲模具,向弯曲模具块的内侧插入来与弯曲对象部件框架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当框架加工时产生刮痕,防止弯曲模具块的受损和变形;以及板簧,形成于防变形弯曲模具与弯曲模具块之间。通过本发明,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可在框架的表面层不产生刮痕的状态下进行弯曲成型,节减产品生产成本,获得呈比较多种形态及形状的产品。

Description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曲压模,并涉及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700用弯曲压模,即,可微细地调节模具的曲率,从而可进行被弯曲处理对象物的精密的弯曲作业,对象物的表面层在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刮痕,同时,为了在弯曲作业后,可从弯曲压模轻松取出对象物并实现作为收容于内部的结构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防变形弯曲模具的平缓地恢复原状而在内部形成板簧。
背景技术
为了以具有规定曲率的方式弯曲成型形成槽和轨道等的呈多种且复杂形态的框架而采取的弯曲方式包括辊弯曲方式和弹力弯曲方式或利用冲压的弯曲方式等。
在辊弯曲方式的情况下,在上下侧形成有多个辊,向多个辊之间插入框架来进行弯曲,但是因弯曲速度的缓慢而会导致生产率下降。
并且,在上述弹力弯曲方式中,通过夹子夹住直线的框架两端之后,以根据曲线的模具弯曲的方式施加压力来进行绑扎处理,但是,与辊弯曲相比,生产速度降低,需要对在两端夹住的部分进行切断处理,因此,材料损失严重,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与此不同,在利用冲压进行弯曲作业的情况下,在设置有曲线形态的模具的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之间放置框架并施加压力来进行弯曲,因此,弯曲速度迅速,相反,形成于框架的槽或轨道等会发生弯曲,从而,因很难获得产品的可靠性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产品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61801号(2008年10月08日公开)
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第10-1576948号(2015年12月11日公开)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45841号(2014年09月29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全部或一部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框架弯曲成型时,提高弯曲有效性及作业性,框架表面层在弯曲过程中产生刮痕,可获得在弯曲过程中,形成框架结构的槽或轨道等未损坏的正常状态的产品,在压模中,在下部模具的内部形成板簧,从而,当上部模具上升移动时,通过上述板簧提供模具组的恢复力。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为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700用弯曲压模,上述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700用弯曲压模由上下相向的上下部模具构成,进行冲压弯曲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底座100,100',分别在下部模具1及上部模具2相向形成;一对固定板200、200',以能够分别分离及结合的方式与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100'的前后面相结合;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沿着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100'的前后面个别引入,用于调节弯曲对象物的曲率;弯曲模具块400、400',与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曲率调节状态相对应,分别与上述下部模具1的上侧和上述上部模具2的下侧相结合;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向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的内侧插入来与弯曲对象部件框架700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当框架700加工时产生刮痕,防止弯曲模具块的受损和变形;以及板簧600,形成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中的下部模具1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中的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之间,在上述下部模具1及上部模具2相向且形成相同结构的状态下,框架700进入到下部模具1与上部模具2之间,在以通过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和上下曲率调节螺栓322、322'调节曲率的状态下弯曲成型之后,当上部模具2上升移动时,通过上述下部模具1的板簧600恢复,上述下部模具1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也会恢复,由此,收容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的内部的弯曲对象物在无刮痕状态下可以轻松被取出。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可通过适用弹力弯曲来进行基于压模的弯曲作业,多个块通过个别操作来以可调节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的微细曲率的状态弯曲,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框架700弯曲成型时,可在框架700表面层未产生刮痕的状态下进行弯曲成型,从而可获得弯曲有效性及作业性得到提高及表面精密度高的产品组。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实现适用冲压类型的弯曲,可防止框架700材料的损失,从而节减产品生产成本。
同时,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当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的弯曲成型时,可实现基于上下曲率成型及左右曲率成型的三维弯曲成型,从而可获得具有比较多种形态及形状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上下部模具的分离状态的分离立体图。
图2仅示出本发明的上下部模具中的下部模具,属于分离示出上述下部模具的各个结构的分离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所采用的上下曲率调节块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对本发明的上下部模具简单进行正剖面处理的状态下设置板簧的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图5为示出为了在图4的状态下进行框架的弯曲作业而调节设置于上下部模具的上下曲率调节块的例的简要剖视图。
图6为沿着长度方向对本发明的上下部模具进行剖面处理的简要侧面剖视图。
图7为如图5所示,在图6的侧面剖视图的状态下,为了进行框架的弯曲作业而设置于上下部模具的上下曲率调节块的简要剖视图。
图8至图9为简要示出在利用基于本发明的上下部模具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引入用于弯曲作业的框架的状态下进行冲压的过程的图。
图10为简要示出通过冲压完成弯曲作业并随着上部模具的上升来使得板簧的恢复力起到作用并使得弯曲对象物的取出变得简单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一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弯曲成型装置,尤其,本发明提供混合弹力弯曲方式和冲压弯曲方式的弯曲成型装置。
在本发明中,形成弯曲成型装置的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呈相同结构并相向而成,之后,本发明的结构以下部模具为中心说明,也可以相同地适用于上部模具,尤其,在具有仅局限于下部模具的结构的情况下,特定上述结构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分离示出上部模具2和下部模具1,图2仅示出下部模具,图2示出分离各个结构的状态。
如图2所示,形成下部模具1的结构如下:模具本体底座100、固定板200、上部曲率调节块300、弯曲模具块400、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及板簧600,可以在弯曲后恢复,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固定于基带上部面,上述固定板200在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的前后面分别设置固定,上部曲率调节块300向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的内部引入来滑动,并可调节高低,上述弯曲模具块400设置于上述上部曲率调节块300的上面侧,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向上述弯曲模具块400的上端内侧引入来与形成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表面接触并弯曲成型,上述板簧600形成于上述弯曲模具块400与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之间。
上部模具2位于与下部模具1相向的位置并呈相同结构,在上部模具2不存在板簧600的结构,其他结构的说明通过上部模具2的各个结构的说明代替。
以下,说明下部模具1的各个结构。
在下部模具1中,在模具本体底座100(在上部模具中,附图标记为100')按等间距隔开形成多个隔板部110,在上述隔板部110与隔板部110之间形成前后方开口的凹槽120,在凹槽120底部形成从侧端部向中心倾斜的倾斜引导件121,从而凹槽120中心部分呈山形状。
另一方面,利用分别覆盖上述模具本体底座100、100'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图中所示)的固定板200、200'来进行覆盖并固定。
为了固定模具本体底座100、100'和固定板200、200'而在模具本体底座100、100'的前后面分别形成螺丝孔,通过在与上述螺丝孔相同的固定板200、200'的各个位置穿设的孔,利用螺栓等的固定结合器件来固定模具本体底座100、100'与固定板200、200'并结合。
另一方面,上述凹槽120通过从前后端越靠近中心,向上倾斜且呈山形的引导件120呈向上倾斜的形态,通过这种结构,在后述的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向上述凹槽120引入的状态下,沿着引导件120向设定位置前后移动并固定,从而可以调节高低。
呈这种结构的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形成有多个并由各个个别结构形成来向上述凹槽120引入,通过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前后位置调节向模具本体底座100、100'上端(在上部模具的情况下,下端方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长度不相同。
另一方面,为了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沿着上述倾斜引导件121前后移送并调节上下高低而形成由以下部件形成的直角三角形形态:底边部310;垂直边部320、320',从上述底边部310的两端沿着垂直方向以长度不同的方式分别相连接;以及倾斜边部330,与上述垂直边部320、320'的端部侧相连接,在上述垂直边部320形成槽321,并形成从上述垂直边部320贯通倾斜边部330的贯通长孔340。
其中,通过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垂直边部320槽321,借助通过固定板200、200'的孔进行螺纹结合的上下曲率调节螺栓322的拧紧及松开,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沿着前后向上述凹槽120的倾斜引导件121引导移动并可调节高低。
如图2等所示,呈上述结构及起到上述作用的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由个别块形成,从而可调节各个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高低。
如图2或图4等所示,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设置于模具本体底座100及上下曲率调节块300的上侧部(上部模具中的下侧部)。
作为弯曲模具块400的下端面(在上部模具中,与弯曲模具块400'的上端面相对应)的平滑面410与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相接触,在与此相反的另一面,即,弯曲模具块400的上端侧(在上部模具中则指下端侧),形成沿着长度方向隔开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20(对上下部模具适用相同附图标记)。
在上述突出部420与突出部420之间形成放置部430(对上下部模具适用相同附图标记,在上部模具中未记载附图标记),根据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宽度相对应的位置,在除上述放置部430之外的状态下,形成从上述突出部420沿着平滑面410垂直切割的垂直切开部440。
并且,沿着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的两侧,根据与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贯通长孔340相对应的位置对贯通孔450进行穿设并向之间插入弯曲模具固定螺栓470来进行固定,从而,弯曲模具块400、400'、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模具本体底座100、100'固定结合。
如上所述,若以使弯曲模具块400、400'沿着前后面(图中所示)侧,即,从突出部420分别贯通平滑面410,放置部430不贯通的方式形成垂直切开部440,则进行根据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调节,与此相对应的突出部420区域被相同地调节的过程。
另一方面,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可通过侧面曲率固定螺栓460的调节对侧面曲率进行调节。
即,可通过调节贯通固定板200、200'侧并与弯曲模具块400、400'的侧面相接触的侧面曲率固定螺栓460来调节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的侧面曲率。
如上所述,通过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微细上下曲率调节和利用侧面曲率调节螺栓460的微细调节,可通过侧面曲率调节同时进行微细调节,从而,可实现基于作为被弯曲成型的对象物的框架700的精密三维曲率弯曲作业的弯曲成型加工。
如图2、图4至图5所示,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呈平坦形状,在沿着长度方向两侧以规定间隔隔开的位置交替形成切开部510。
优选地,这种切开部510的位置与弯曲模具块400、400'的垂直切开部440的位置不相同,尤其,优选地,形成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的切开部510和弯曲模具块400、400'的垂直切开部440的位置也交替形成。
并且,优选地,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由硬度小于非铁金属的树脂材料形成,当对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进行弯曲时,防止在框架700的表面产生刮痕,从而可确保产品的高质量性。
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根据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的形状呈多种剖面形状。
同时,在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中的下部模具1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在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中的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之间形成板簧600。
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中的下部模具1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上述弯曲模具块400、400'中的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之间形成板簧,在上述下部模具1及上部模具2相向且呈相同结构的状态下,通过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和上下曲率固定螺栓322、322'调节弯曲模具块400、400'的曲率,上部模具2的上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直接向上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放置部来以符合上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曲率的方式进行调节,向下部弯曲模具块400与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之间插入板簧600,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下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曲率无关地维持平坦状态。
因此,当为了对平坦的框架700进行冲压弯曲而向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插入时,如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平坦地插入即可。
向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插入框架700之后,若为了进行冲压弯曲而进行冲压,则平坦的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以符合下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曲率的方式变形,所插入的平坦的框架700也会一同被弯曲成型。
在弯曲成型后,当上部模具2的上升移动时,通过上述下部模具1的板簧600恢复,上述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平坦地恢复,收容于内部的框架700在金属材料特性上,维持弯曲成型的状态,因此,可以轻松取出,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在进行冲压弯曲的期间,根据下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曲率发生变形,在完成弯曲之后,若上部模具2上升,则再次恢复到平坦状态,由此,弯曲对象部件框架700的插入和取出变得简单,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作速度。
即,若在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与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之间形成板簧600,则通过调节上下曲率调节块300的上下及侧面曲率设定弯曲曲率之后,上部模具2向下部模具1侧下降并弯曲成型之后,当上部模具2上升时,上述板簧600恢复,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板簧600的恢复力相对应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通过这种恢复力,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在上述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突出,工作人员可从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轻松取出框架700,当再次插入平坦的弯曲对象物的框架700时也变得简单。
当利用呈上述结构的框架700用弯曲压模装置来弯曲成型框架700时,首先,在上部模具2、下部模具1展开的状态下,在作为弯曲对象部件的框架700放置于在下部模具1的最上端形成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的状态下,利用上下曲率调节螺栓322调节可个别进行上下调节的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位置。
如上所述,若完成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上下高低作业,则在上侧上部模具的情况下,位于下侧方向,相接并被固定的弯曲模具块400、400'根据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位置改变对应,通过垂直切开部440展开或缩小作用,根据与整体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的高度及侧面曲率调节螺栓460相的调节宽度相对应来发生改变。
通过上述作用,弯曲模具块400、400'以符合框架700的弯曲成型形态的方式形成曲率,与此同时,在下部弯曲模具块400的放置部430,与板簧600一同放置的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以没有曲率的状态下放置于板簧600,当进行弯曲作业时,若在上方再放置框架700并进行冲压,则在上下弯曲模具块400、400'之间进行冲压,并按与弯曲模具块400、400'相同的曲率变形。通过上述作用,弯曲模具块400、400'为了在以用于帮助成型框架700的形态形成曲率的状态下弯曲框架700,当进行冲压时,在弯曲模具块400、400'的放置部430插入放置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中,上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与弯曲模具块400、400'具有相同的曲率并变形,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放置于板簧600,没有曲率地维持平坦状态。
本发明中,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的“防变形”的含义如下,即,弯曲模具块400、400'和作为弯曲对象部件的框架700之前在没有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的情况下直接将框架700插入到弯曲模具块400、400'的放置部来进行冲压,由此,在此情况下,防止通过强力金属之间的接触而相互发生受损和变形,尤其,本发明中,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由树脂材料形成,即使通过与框架700直接接触,也可以完美防止在框架700的表面产生刮痕。
并且,如上所述,防变形弯曲模具500、500'可根据框架700的多种形状及形态,轻松制作成具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内部剖面形态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多种防变形弯曲模具,且可以轻松进行交替作业。
同时,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呈平坦的状态,在进行冲压之后,再次恢复到平坦的状态,从而框架700的插入和取出简单。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以具有需要进行弯曲的曲率的方式调节上下曲率调节块300、300'、弯曲模具块400、400'的曲率之后,在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的放置部放置防变形弯曲模具500,在上方放置作为弯曲加工对象物的框架700的状态下,通过上部模具2的下降对上述框架700施加压力完成向规定形状的弯曲作业。
在进行弯曲之后,上述板簧600呈展开的形态,因此,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也恢复到没有曲率的状态。但是,对象部件框架700在金属材质的特性上,在没有曲率的平坦的状态下,若通过所需要的曲率进行冲压加工,则维持上述状态。因此,向与板簧600的恢复一同恢复到原状态的下部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的对象部件框架700被加工成具有曲率,因此,会在平坦的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突出,因此,取出作业变得简单。
如上所述,可获得完成弯曲作业的框架700的外表面完全没有产生刮痕等的受损的状态的干净表面的产品,可完全排除因通过以往的弹力弯曲发生的部件的损失现象,从而可防止材料的损失。
另一方面,若上部模具2上升,则下部模具1的板簧600借助弹力恢复,在上述恢复过程中,放置框架700的下部模具1的弯曲模具块400和防变形弯曲模具500根据板簧600的恢复力恢复到对应位置。
通过这种板簧600的恢复弯曲的框架700呈沿着防变形弯曲模具500的上端侧突出规定部位的形态,工作人员可从防变形弯曲模具500轻松取出被弯曲处理的框架700。
如上所述,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上述记载的内容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中的技术思想通过以下记载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把握,与此等同或等价的变形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由上下相向的上下部模具构成,进行冲压弯曲处理,其特征在于,
包括:
模具本体底座,分别在下部模具及上部模具相向形成;
一对固定板,以能够分别分离及结合的方式与上述模具本体底座的前后面相结合;
上下曲率调节块,沿着上述模具本体底座的前后面个别引入,用于调节弯曲对象物的曲率;
弯曲模具块,与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的曲率调节状态相对应,分别结合在上述下部模具的上侧和上述上部模具的下侧;
防变形弯曲模具,向上述弯曲模具块的内侧插入来与作为弯曲对象物的框架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当框架加工时产生刮痕,防止弯曲模具块的受损和变形;以及
板簧,形成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中的下部模具的防变形弯曲模具与上述弯曲模具块中的下部模具的弯曲模具块之间,
上述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能够使下部模具的防变形弯曲模具恢复原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模具本体底座设置以等间距隔开的多个隔板部,在上述隔板部与隔板部之间形成前后方开口的凹槽,在上述凹槽底部形成倾斜引导件,上述倾斜引导件呈从侧端靠近中心向上倾斜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呈由以下部件形成的直角三角形形态:
底边部;
垂直边部,从上述底边部的两端沿着垂直方向以长度不同的方式分别相连接;以及
倾斜边部,与上述垂直边部的端部侧相连接,
在上述垂直边部中,在长度更长的垂直边部形成槽,形成从上述底边部贯通倾斜边部的贯通长孔,从而分别向在上述模具本体底座按等间距隔开的多个隔板部与隔板部之间的凹槽引入,使得上述凹槽底部的倾斜引导件与上述倾斜边部相接触,通过前后传送,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能够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借助通过固定板的孔与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的垂直边部的槽进行螺纹结合的上下曲率调节螺栓,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受到上述凹槽的倾斜引导件的前后引导而能够前后移送,从而能够调节上下曲率调节块的高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
在下部模具中,上述弯曲模具块设置于多个上下曲率调节块的上部侧,在上部模具中则位于下部侧,
在上述弯曲模具块的与上下曲率调节块相接触的平滑面相反的另一面,形成沿着长度方向隔开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与突出部之间形成放置部,
根据与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的宽度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在去除放置部的状态下从上述突出部沿着平滑面垂直切开的垂直切开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弯曲模具块的两侧,根据与上述上下曲率调节块的贯通长孔相对应的位置穿设贯通孔,从而,通过弯曲模具固定螺栓固定结合上述弯曲模具块、上下曲率调节块及模具本体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沿着长度方向交替形成垂直切开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的垂直切开部和形成于弯曲模具块的垂直切开部的位置交替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变形弯曲模具由强度相对低于非铁金属的树脂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上述固定板侧并与弯曲模具块的侧面相接触的侧面曲率调节螺栓来调节上述弯曲模具块的侧面曲率。
CN201910179826.1A 2019-03-11 2019-03-11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Active CN111687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9826.1A CN111687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9826.1A CN111687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7307A CN111687307A (zh) 2020-09-22
CN111687307B true CN111687307B (zh) 2022-02-18

Family

ID=7247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9826.1A Active CN111687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73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6850A (zh) * 2013-12-22 2014-04-23 吉林大学 六自由度控制分块式柔性型材三维拉弯模具及成型工艺
KR20140067825A (ko) * 2012-11-27 2014-06-05 서종태 빔 성형용 가변 금형
CN104226806A (zh) * 2014-07-04 2014-12-24 宁波裕民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铝导轨弯曲可调式成型模
CN204545078U (zh) * 2015-02-12 2015-08-12 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加工设备及包含的上下调动的支撑柱和弯板压头
KR20150107310A (ko) * 2014-03-14 2015-09-23 박길미 스트레치 벤딩기용 금형유닛
CN107335717A (zh) * 2017-08-21 2017-11-1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恒温箱带筋壁板时效成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67825A (ko) * 2012-11-27 2014-06-05 서종태 빔 성형용 가변 금형
CN103736850A (zh) * 2013-12-22 2014-04-23 吉林大学 六自由度控制分块式柔性型材三维拉弯模具及成型工艺
KR20150107310A (ko) * 2014-03-14 2015-09-23 박길미 스트레치 벤딩기용 금형유닛
CN104226806A (zh) * 2014-07-04 2014-12-24 宁波裕民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铝导轨弯曲可调式成型模
CN204545078U (zh) * 2015-02-12 2015-08-12 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加工设备及包含的上下调动的支撑柱和弯板压头
CN107335717A (zh) * 2017-08-21 2017-11-1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恒温箱带筋壁板时效成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7307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946B (zh) Press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ss forming method
US4660401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earings in the form of press worked bush
US4590783A (en) Press 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687307B (zh) 具有能够恢复原状的结构的无刮痕框架用弯曲压模
JP3856094B2 (ja) 圧縮力付与装置および圧縮力付与方法
CN211437767U (zh) 汽车前轮内侧加强板两端冲孔及修边成型模具
JPH06246355A (ja) 高張力鋼板の曲げ加工方法
CN215467468U (zh) 防止冲压后平面变形的模具
CN213968590U (zh) 一种支架弯曲成型装置
KR101901514B1 (ko) 무스크래치 프레임용 밴딩 프레스금형
CN210523569U (zh) 一种连续折弯模具
JPH0829352B2 (ja) 鞍反り矯正板曲げ方法
KR101963516B1 (ko) 원상복귀 가능한 구조를 갖는 무스크래치 프레임용 밴딩 프레스 금형
CN110961528B (zh) 无刮痕框架用折弯冲压模具
CN214768008U (zh) 一种闸压成型模具
JP3997907B2 (ja) 形状凍結性に優れたプレス加工方法
CN109967629A (zh) 一种分体式板块成型模具
JP2004314132A (ja) 金属板のプレス加工工具および加工方法
CN217412144U (zh) 折弯冲压模具
CN219093351U (zh) 精密面板托架冲压模具
CN219446097U (zh) 一种热压pet膜铝侧板侧推弯模具
CN214137424U (zh) 一种键盘底板整平模具
CN211437756U (zh) 一种异形冲压模具
CN220402068U (zh) 一种防跪脚压接上模
CN210754584U (zh) 一种热水器前盖板成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0

Address after: No.18, Jilongshan Road, Jim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taigeng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6 Fu Fu town,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taigeng Electron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