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4179B - 滚动体丝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滚动体丝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4179B
CN111684179B CN201980011991.4A CN201980011991A CN111684179B CN 111684179 B CN111684179 B CN 111684179B CN 201980011991 A CN201980011991 A CN 201980011991A CN 111684179 B CN111684179 B CN 111684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rolling element
nut
circulating member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1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4179A (zh
Inventor
铃木敦士
河合弘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4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4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4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4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4Elements essential to such mechanisms, e.g. screws, nuts

Abstract

滚动体丝杠装置(10)具备:丝杠轴(11),其具有滚动体滚行槽(11a);螺母(21),其具有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1d);返回路(27),其连接滚动体滚行槽(11a)与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1d)之间的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一端和另一端;以及多个滚动体(13)。螺母(21)具备:螺母主体(21a),其形成有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1d);以及多个循环部件(24),它们分别装配于螺母主体(21a)的两端面,螺母主体(21a)在该螺母主体(21a)的两端面分别具有比循环部件(24)的外形大的循环部件安装孔(25),循环部件(24)在设置于循环部件安装孔(25)之后,以螺母(21)侧的凹部(27c)和循环部件(24)的凸部(24a)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在使循环部件(24)旋转之后,设置固定机构(26)而装配于螺母主体(21a)。

Description

滚动体丝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体丝杠装置,其使滚动体以能够滚动运动的方式夹设于丝杠轴与螺母之间,使滚动体循环。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滚动体丝杠装置具备丝杠轴、螺母、夹设于丝杠轴与螺母之间的滚珠、滚柱等滚动体、以及使滚动体无限循环的循环部件。滚动体丝杠装置具有能够通过滚动体的滚动运动而得到轻快的动作的特征,广泛用作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要素。
在丝杠轴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另一方面,在螺母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丝杠轴的滚动体滚行槽对置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在丝杠轴的滚动体滚行槽与螺母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之间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路以能够滚动运动的方式排列有多个滚动体。在螺母设置有用于使滚动体循环的循环部件。在循环部件形成有将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的一端和另一端连接的返回路的至少一部分。在使丝杠轴相对于螺母相对旋转时,滚动体在负载滚动体滚行路上滚动运动。滚动运动到螺母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的一端的滚动体经由循环部件的返回路再次返回到负载滚动体滚行槽的另一端。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表示这种滚动体丝杠装置的现有技术文献,存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35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循环部件配置于螺母的两端部的形式的滚动体丝杠装置中,在形成于丝杠轴的外周面的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未形成到丝杠轴的轴端部的所谓两端上切的丝杠轴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制造时的循环部件的唇部与丝杠轴的干渉,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丝杠轴设置用于避免与唇部干渉的避让槽,或者将循环部件设为分割体等对循环部件的结构进行研究。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结构虽然是简单的结构,但是会导致丝杠轴加工的增加、组装工时的增加,具有成本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体丝杠装置,该滚动体丝杠装置通过提出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置于螺母的两端部的循环部件的定位和固定的结构,来削减制造成本。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具备:丝杠轴,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螺母,其在内周面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槽对置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返回路,其连接所述丝杠轴的所述滚动体滚行槽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槽之间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一端和另一端;以及多个滚动体,它们排列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路和所述返回路,所述滚动体丝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具备:螺母主体,其形成有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槽;以及多个循环部件,它们分别装配于所述螺母主体的两端面,形成所述返回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螺母主体在该螺母主体的两端面分别具有比所述循环部件的外形大的循环部件安装孔,所述循环部件在设置于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之后,以所述螺母侧的凹部和所述循环部件的凸部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在使所述循环部件旋转之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来进行相对于所述螺母主体的装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提出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置于螺母的两端部的循环部件的定位和固定的结构,来削减制造成本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另外,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采用了两端上切的丝杠轴的滚动体丝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滚动体丝杠装置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外观立体图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循环路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组合并不全部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滚动体丝杠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采用滚珠为滚动体的滚珠丝杠装置而构成的滚动体丝杠装置为例示进行说明。在此,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滚动体丝杠装置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外观立体图的图。另外,图2是图1所示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滚珠丝杠装置的循环路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具备丝杠轴11和螺母21,该螺母21以包围丝杠轴1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并且与该丝杠轴11共用轴线。
丝杠轴11是在长条棒状的轴体的外周面形成有作为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的滚珠滚行槽11a的构件。在该丝杠轴11的外周面形成的滚珠滚行槽11a形成为具有固定的导程的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本实施方式的滚珠滚行槽11a的截面形状为将两个圆弧组合而成的尖拱形槽。尖拱形槽的圆弧的半径构成为比滚珠13(参照图3)的半径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滚珠13以两点与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滚珠滚行槽11a的条数可以适当地设定为一条、二条、三条等。
螺母21构成为具备呈圆筒形的螺母主体21a、以及设置于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的凸缘21b。在凸缘21b开设有用于将螺母21安装于对象部件的安装孔21c。在螺母21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对置的作为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1d(参照图3)。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导程及条数形成为与滚珠滚行槽11a的导程及条数相等。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截面形状也是将两个圆弧组合而成的尖拱形槽。
另外,如图2所示,在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装配有用于使作为滚动体的滚珠13循环的作为循环部件的一对端部构件24。在图2中,仅示出了螺母21的跟前侧的端部构件24,而在螺母21的进深侧也设置有同样的端部构件24。如图2所示,在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形成有用于装配端部构件24的作为循环部件安装孔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端部构件24是被嵌入至形成于螺母主体21a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而设置的。并且,详细情况如下所述,被嵌入至端部构件安装孔25的端部构件24相对于在端部构件24与端部构件安装孔25之间产生的间隙空间设置作为固定机构的间隔构件26,从而实施位置固定。自该状态下再在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安装板28。通过板28的安装,完成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
在此,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省略了凸缘21b和板28的状态下的滚珠丝杠装置10的概要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中,在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与螺母主体21a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1d之间排列有多个滚珠13。在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与螺母主体21a的负载滚珠滚行槽21d之间构成负载滚珠滚行路。在该负载滚珠滚行路中,滚珠13在螺母21与丝杠轴11之间一边承受载荷一边进行滚动运动。
在螺母主体21a形成有连接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一端和另一端的返回路27。在返回路27也排列有多个滚珠13。在螺母主体21a形成有与螺母21的轴线平行的贯通孔27a。在螺母主体21a的贯通孔27a的两端部配置有端部构件24。返回路27由螺母主体21a的贯通孔27a和端部构件24的转弯部27b构成。滚动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一端的滚珠13进入返回路27内,经由返回路27返回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另一端。然后,再次滚动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一端。返回路27的内径比滚珠13的直径大,在上述返回路27中,滚珠13在从载荷释放的无负载的状态下滚动。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将图4和图5加入至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的特征性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另外,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所示的分图(a)、(b)、(c)、(d)分别是对应的图。
如图2和图4中的分图(a)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循环部件的端部构件24的与螺母主体21a的贯通孔27a连接的部位形成为凸部24a。另外,如图5中的分图(b)所示,在该端部构件24上,在与形成有凸部24a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形成有唇部24b。该唇部24b是在设置状态下向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内突出,以发挥将从负载滚珠滚行路滚动到返回路27的滚珠13铲取的功能的构件。因此,滚动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一端的滚珠13通过设置在该一端侧的端部构件24所具备的唇部24b被铲起,由此,从作为负载区域的负载滚珠滚行路向作为无负载区域的端部构件24的转弯部27b移动,并且从端部构件24的转弯部27b经由螺母主体21a的贯通孔27a和设置在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另一端侧的端部构件24的转弯部27b,返回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另一端。然后,再次滚动到负载滚珠滚行槽21d的一端。
另外,上述的端部构件24设置在分别形成于螺母主体21a的两端面的作为循环部件安装孔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但本实施方式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如图5中的分图(a)所示,在贯通孔27a的入口形成有凹部27c。该凹部27c以与凸部24a对应的尺寸形成,以便能够嵌入形成于端部构件24的凸部24a。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如图4中的分图(b)、(c)和图5中的分图(b)、(c)中对比所示,构成为具有比端部构件24的外形大的空间。因此,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时,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时,如图5中的分图(b)所示,能够在唇部24b避开丝杠轴1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并且,从图5中的分图(b)所示的状态,通过以附图标记X所示的凸部24a和凹部27c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在端部构件安装孔25内使端部构件24朝向丝杠轴11侧旋转,由此成为唇部24b向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内突出的状态(参照图5中的分图(c))。
从图4中的分图(c)和图5中的分图(c)所示的状态,以填埋端部构件安装孔25与端部构件24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方式插入设置作为固定机构的间隔构件26,从而完成端部构件24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的装配(参照图4中的分图(d)和图5中的分图(d))。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间隔构件26构成为由呈立方体形状的金属材料构成的键构件。另一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在端部构件24中与间隔构件26接触的部位具有呈半圆突起状隆起的形状,因此端部构件24和间隔构件26能够在吸收相互的构件的制造误差的状态下可靠地进行线接触,因此能够实现端部构件24在端部构件安装孔25内的可靠的定位。
然后,从图4中的分图(d)和图5中的分图(d)所示的状态,通过将板28安装于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完成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中,作为循环部件的端部构件24在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后,通过设置间隔构件26而能够相对于螺母主体21a进行装配。另外,对于端部构件24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的定位,仅通过将形成于端部构件24的凸部24a嵌入至形成于贯通孔27a的入口的凹部27c,并使端部构件24旋转就能够实现。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置于螺母21的两端部的作为循环部件的端部构件24的定位和固定,因此能够提供削减了制造成本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5具有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能够设置端部构件24的大小,因此尤其能够适合于采用了两端上切的丝杠轴11的滚动体丝杠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作为固定机构由呈立方体形状的金属材料构成的键构件而构成的间隔构件26。另外,在端部构件24中与间隔构件26接触的部位具有呈半圆突起状隆起的形状。也就是说,该间隔构件26是与端部构件24线接触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方式,本发明的循环部件和间隔构件在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能够采用所有方式。例如,将这样的变形例示于图6和图7。
在此,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另外,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所示的分图(a)、(b)、(c)、(d)分别是对应的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有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中,如图6中的分图(a)等所示那样,在端部构件124的与间隔构件126接触的部位形成有剖面呈梯形形状的梯形槽124c。另一方面,在作为固定机构的间隔构件126的与所述梯形槽124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能够嵌入该梯形槽124c的梯形凸部126a。因此,在将端部构件124配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并插入间隔构件126时,端部构件124的梯形槽124c与间隔构件126的梯形凸部126a成为卡合状态,因此能够实现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内的端部构件124和间隔构件126的可靠的设置状态。以下,对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制造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时,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1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125时,如图7中的分图(b)所示,能够在唇部124b避开丝杠轴1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1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并且,从图7中的分图(b)所示的状态,通过以附图标记X所示的凸部124a和凹部27c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在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内使端部构件124朝向丝杠轴11侧旋转,由此成为唇部124b向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内突出的状态(参照图7中的分图(c))。
从图6中的分图(c)和图7中的分图(c)所示的状态,以填埋端部构件安装孔125与端部构件124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方式插入设置作为固定机构的间隔构件126。此时,端部构件124的梯形槽124c与间隔构件126的梯形凸部126a成为卡合状态,因此实现了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内的端部构件124和间隔构件126的可靠的设置状态,完成端部构件124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125的装配(参照图6中的分图(d)和图7中的分图(d))。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由梯形槽124c和梯形凸部126a构成的卡合机构,但上述卡合机构的形状不限于梯形,能够采用所有形状的榫孔和榫。
然后,从图6中的分图(d)和图7中的分图(d)所示的状态,通过将板28安装于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完成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上述的本变形例的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具有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能够设置端部构件124的大小,因此尤其能够适合于采用了两端上切的丝杠轴11的滚动体丝杠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和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装置10中,采用了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5形成较大的切口形状,并相对于该切口形状的位置插入设置间隔构件26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图6和图7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中,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125未形成较大的切口形状。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100的情况下,通过采用由榫孔和榫构成的卡合机构,即使在以简单的形状形成端部构件安装孔125时,也能够实现牢固的卡合状态。另外,该结构由于以简单的形状形成端部构件安装孔125,因此能够减少对螺母主体21a的加工量,因此能够得到制造成本的削减效果。
以上,在上述的变形例中,对循环部件和固定机构能够采用的多种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还能够采用多种变形方式。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固定机构可采用的另一变形方式例进行说明。例如,将这样的另一变形例示于图8和图9。
在此,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外观立体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另外,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的详细结构和组装步骤的从凸缘侧观察螺母时的主视图,示出了按照图中的分图(a)至(b)、(c)、(d)的顺序进行组装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图8和图9所示的分图(a)、(b)、(c)、(d)分别是对应的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的构件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有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200中,如图9中的分图(a)等所示,在作为循环部件安装孔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形成有两个螺纹孔225a。另一方面,在作为循环部件的端部构件224上,在与两个螺纹孔225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两个螺栓安装孔224c。并且,在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200中,采用能够经由形成于端部构件224的螺栓安装孔224c而与螺纹孔225a螺合的螺栓226,通过这些螺纹孔225a、螺栓安装孔224c和螺栓226,来实现本发明的固定机构。因此,通过在端部构件安装孔225配置端部构件224,并经由螺栓安装孔224c使螺栓226与螺纹孔225a螺合,从而实现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内的端部构件224的可靠的设置状态。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2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制造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200时,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2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25时,如图9中的分图(b)所示,能够在唇部224b避开丝杠轴11的状态下将端部构件224设置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并且,从图9中的分图(b)所示的状态,通过以附图标记X所示的凸部224a和凹部27c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在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内使端部构件224朝向丝杠轴11侧旋转,由此成为唇部224b向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内突出的状态(参照图9中的分图(c))。
从图8中的分图(c)和图9中的分图(c)所示的状态,将螺栓226分别插入到端部构件224的两个螺栓安装孔224c中,经由螺栓安装孔224c使螺栓226与螺纹孔225a螺合。通过这样的螺栓固定,实现了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内的端部构件224的可靠的设置状态,完成端部构件224相对于端部构件安装孔225的装配(参照图8中的分图(d)和图9中的分图(d))。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中,利用凸部224a和凹部27c进行了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内的端部构件224的定位,但也可以省略这些凸部224a和凹部27c。
然后,从图8中的分图(d)和图9中的分图(d)所示的状态,通过将板28安装于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完成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滚珠丝杠装置200。上述的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端部构件安装孔225具有在组装有丝杠轴11和螺母21的状态下能够设置端部构件224的大小,因此尤其适合于采用了两端上切的丝杠轴11的滚动体丝杠装置。
以上,使用图1~图9对本发明可采用的各种方式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基于上述各种方式例的多种变形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例示了本发明的滚动体丝杠装置构成为使用了滚珠为滚动体的滚珠丝杠装置10、100、200的情况,但本发明的滚动体可以适用于滚柱、滚子等这样的所有形式的滚动体。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相对于螺母主体21a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装配一对端部构件24,该一对端部构件24作为用于使作为滚动体的滚珠13循环的循环部件发挥功能。但是,在本发明的滚动体丝杠装置中,能够设置两个以上的多个循环部件。即,在形成于丝杠轴11的滚珠滚行槽11a的条数增加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循环部件设置两个以上。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相对于在端部构件24与端部构件安装孔25之间产生的间隙空间,设置由间隔构件26构成的固定机构,由此实施端部构件24的位置固定。但是,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固定机构不限于间隔构件26这样的结构构件,也可以采用金属结合剂、粘接剂等化学固定手段。
根据技术方案的记载明确可知,进行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100、200滚珠丝杠装置(滚动体丝杠装置),11丝杠轴,11a滚珠滚行槽(滚动体滚行槽),13滚珠(滚动体),21螺母,21a螺母主体,21b凸缘,21c安装孔,21d负载滚珠滚行槽(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4、124、224端部构件(循环部件),24a、124a、224a凸部,24b、124b、224b唇部,25、125、225端部构件安装孔(循环部件安装孔),26、126间隔构件(固定机构),27返回路,27a贯通孔,27b转弯部,27c凹部,28板,124c梯形槽,126a梯形凸部,224c螺栓安装孔,225a螺纹孔(固定机构),226螺栓(固定机构)。

Claims (4)

1.一种滚动体丝杠装置,其具备:
丝杠轴,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的滚动体滚行槽;
螺母,其在内周面具有与所述滚动体滚行槽对置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
返回路,其连接所述丝杠轴的所述滚动体滚行槽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槽之间的螺旋的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一端和另一端;以及
多个滚动体,它们排列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路和所述返回路,
所述滚动体丝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具备:
螺母主体,其形成有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槽;以及
多个循环部件,它们分别装配于所述螺母主体的两端面,形成所述返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螺母主体在该螺母主体的两端面分别具有比所述循环部件的外形大的循环部件安装孔,
所述循环部件在以该循环部件的唇部避开所述丝杠轴的状态设置于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之后,以所述螺母侧的凹部和所述循环部件的凸部的中心位置为旋转中心使所述循环部件旋转,在所述唇部成为向所述丝杠轴的滚珠滚行槽内突出的状态之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来进行相对于所述螺母主体的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构成为间隔构件,
所述循环部件在设置于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之后,通过设置填埋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与所述循环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所述间隔构件,从而进行相对于所述螺母主体的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由螺纹孔和螺栓构成,
所述螺纹孔形成于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
所述螺栓能够经由形成于所述循环部件的螺栓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螺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动体丝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部件具备唇部,所述唇部向所述丝杠轴的所述滚动体滚行槽内突出,将从所述负载滚动体滚行路向所述返回路滚动的所述滚动体铲取,
所述循环部件安装孔具有在组装有所述丝杠轴和所述螺母的状态下能够设置所述循环部件的大小。
CN201980011991.4A 2018-02-08 2019-01-11 滚动体丝杠装置 Active CN111684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1276A JP6559817B1 (ja) 2018-02-08 2018-02-08 転動体ねじ装置
JP2018-021276 2018-02-08
PCT/JP2019/000673 WO2019155817A1 (ja) 2018-02-08 2019-01-11 転動体ね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4179A CN111684179A (zh) 2020-09-18
CN111684179B true CN111684179B (zh) 2022-03-29

Family

ID=6754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1991.4A Active CN111684179B (zh) 2018-02-08 2019-01-11 滚动体丝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59817B1 (zh)
CN (1) CN111684179B (zh)
TW (1) TWI717681B (zh)
WO (1) WO201915581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957A (zh) * 2001-09-04 2004-12-01 Thk��ʽ���� 滚珠丝杠装置
CN107208763A (zh) * 2015-01-28 2017-09-26 Thk株式会社 丝杠装置
CN107269786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日本东晟株式会社 滚珠丝杠
CN107630996A (zh) * 2013-05-31 2018-01-26 Thk株式会社 丝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715U (ja) * 1991-07-04 1993-01-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ボールねじ装置
US20140352472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Universal Transmission Motion Corp. End cap-type ball screw assembly and circula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957A (zh) * 2001-09-04 2004-12-01 Thk��ʽ���� 滚珠丝杠装置
CN107630996A (zh) * 2013-05-31 2018-01-26 Thk株式会社 丝杠装置
CN107208763A (zh) * 2015-01-28 2017-09-26 Thk株式会社 丝杠装置
CN107269786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日本东晟株式会社 滚珠丝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4907A (zh) 2019-09-01
WO2019155817A1 (ja) 2019-08-15
TWI717681B (zh) 2021-02-01
JP6559817B1 (ja) 2019-08-14
JP2019138360A (ja) 2019-08-22
CN111684179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7763B2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256204B2 (ja) 転動装置
US20090084212A1 (en) Screw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55547B2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TWI539101B (zh) Ball screw
TW201405023A (zh) 單軸致動器
JP6111043B2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5190560A (ja) ボールスプライン
KR102593405B1 (ko) 캠장치
EP1925852A1 (en) Rolling element screw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1684179B (zh) 滚动体丝杠装置
US7832300B2 (en) Roller screw
JP5448965B2 (ja) 遊星ローラ減速装置
US20080110284A1 (en) Sectional Circulating Assembly for a Ball Screw
US20070221002A1 (en) Roller screw mechanism
WO2017010553A1 (ja) ボールねじ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208328B1 (ko) 나사 너트 또는 스플라인 너트
WO2017065091A1 (ja) トルク伝達可能なリニアブッシュ
JP2017002963A (ja) ボールねじ
JP2007303514A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10314941A1 (en) Sectional circulating assembly for a ball screw
JP2016145623A (ja) ボールねじ
JP201313982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383553B2 (ja) ボールスプライン
JP2009150440A (ja) 駒式ボールね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