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9397B -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9397B
CN111679397B CN202010448614.1A CN202010448614A CN111679397B CN 111679397 B CN111679397 B CN 111679397B CN 202010448614 A CN202010448614 A CN 202010448614A CN 111679397 B CN111679397 B CN 111679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catadioptric optical
refractive
deno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6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9397A (zh
Inventor
新田耕二
山崎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7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9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04Catadioptric systems using two curved mirrors
    • G02B17/0808Catadioptric systems using two curved mirrors on-axis systems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mirrors having a central aper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56Catadioptric systems comprising a refractive element with a reflective surface, the reflection taking place inside the element, e.g. Mangin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84Catadioptric systems having a pupil corrector
    • G02B17/0888Catadioptric systems having a pupil corrector the corrector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 surface, e.g. Schmidt pl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利用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而构成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从物侧起依次配置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组件、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侧面在周边区域具有第一折射面,在中心区域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像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二折射面、第五折射面和第六折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物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三折射面和第四折射面,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像侧面具有第一反射面,满足给定的关系式。

Description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透镜的领域,尤其涉及与小型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窄角镜头相关的摄像镜头的发明。
背景技术
近年,采用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各种摄像装置广泛普及。伴随这些摄像元件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寻求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与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相关的技术开发正在推进。作为该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摄像镜头:从物侧起具有设置空气间隔而配置的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在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周边区域形成有第一折射面,在中心区域形成有第二反射面,在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周边区域形成有第一反射面,在中心区域形成有第二折射面。
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3所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是将第二透镜周边区域与第二透镜中心区域一体成型,由于第二透镜中心区域的折射率、第一及第二透镜周边区域与第二透镜中心区域的阿贝数之比不充分,因此视场角为21.4°以上,窄角化不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8-1096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利用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而构成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对第三透镜的折射率、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之比进行了锐意探讨,结果发现可得到改善了现有技术的课题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从而完成本发明。
技术方案1记载的摄像镜头是一种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从物侧起依次配置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组件、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侧面在周边区域具有第一折射面,且在中心区域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像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二折射面、第五折射面以及第六折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物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三折射面以及第四折射面,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像侧面具有第一反射面,且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2):
1.68≤nd3≤1.91 (1)
3.50≤(ν1+ν2)/ν3≤6.00 (2)
其中,
nd3表示第三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
ν1表示第一透镜组件的阿贝数,
ν2表示第二透镜组件的阿贝数,
ν3表示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技术方案2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3):
0.70≤(|R3|+|R4|)/f≤1.20 (3)
其中,
f表示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
R3表示第三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4表示第一反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技术方案3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4):
0.90≤(|R7|+|R8|)/f≤4.00 (4)
其中,
f表示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
R7表示第二反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8表示第六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技术方案4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5)~(6):
-1.20≤nd3/R9≤-0.70 (5)
-0.60≤nd3/R10≤-0.53 (6)
其中,
nd3表示第三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
R9表示第七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10表示第八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技术方案5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7):
-0.95≤TTL/f3≤0.00 (7)
其中,
TTL表示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f3表示第三透镜的焦距。
技术方案6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8):
0.18≤TTL/f≤0.45 (8)
其中,
TTL表示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f表示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
技术方案7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满足以下的关系式(9):
2.20≤TTL/IH≤2.70 (9)
其中,
TTL表示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IH表示最大像高。
技术方案8记载的摄像镜头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透镜组件是玻璃材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是玻璃材质,所述第三透镜是玻璃材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尤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配置由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第三透镜构成的共轴2次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光路,从而具有透镜的衍射极限得以改善、实现长焦化这样的优点,小型窄角透镜具有结构紧凑且小型这样的优点。提供适合采用高像素用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便携式用模块相机、WEB相机等的、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利用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而构成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所涉及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LA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具备透镜系统,该透镜系统利用从物侧向像侧配置有第一透镜组件L1、第二透镜组件L2、第三透镜L3这样的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而构成。在第三透镜L3与像面之间配置玻璃平板GF。作为该玻璃平板GF,设想盖板玻璃以及各种滤光片等。在本发明中,玻璃平板GF也可以配置于不同的位置,还能为省略的构成。
摄像镜头配置有: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组件L1、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件L2、以及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L1的物侧面,在周边区域具有第一折射面S1,且在中心区域具有第二反射面S7,所述第一透镜组件L1的像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二折射面S2、第五折射面S6和第六折射面S8,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的物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三折射面S3和第四折射面S5,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L2的像侧面具有第一反射面S4。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具有第七折射面S9,像侧面具有第八折射面S10。这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的透镜表面为了良好地校正诸像差,优选将整面设为非球面形状。
在此,中心区域是指以透镜的光轴为中心时的透镜面的中心附近,周边区域是指从透镜面中排除中心区域后的区域,是指透镜面的外周附近。
入射至第一折射面S1的光线依次在经过第二折射面S2和第三折射面S3后被第一反射面S4反射后,经过第四折射面S5和第五折射面S6而入射至第二反射面S7,进而被第二反射面S7反射后,经过第六折射面S8后入射至第三透镜L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件L1是一体结构,第二透镜组件L2是一体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件以及第二透镜组件的至少一者可以是贴合透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件L1的材质是玻璃,第二透镜组件L2的材质是玻璃,第三透镜L3的材质是玻璃。
该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2)。
1.68≤nd3≤1.91 (1)
3.50≤(ν1+ν2)/ν3≤6.00 (2)
其中,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ν1:第一透镜组件L1的阿贝数
ν2:第二透镜组件L2的阿贝数
ν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关系式(1)规定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在处于关系式(1)的范围外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窄角、低高度化困难,因此不优选。
关系式(2)规定第一及第二透镜组件和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在处于关系式(2)的范围外时,难以进行色差的校正,因此不优选。
第二透镜组件L2满足以下的关系式(3)。
0.70≤(|R3|+|R4|)/f≤1.20 (3)
其中,
f: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整体的焦距
R3:第三折射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一反射面的曲率半径。
关系式(3)规定第二透镜组件L2的曲率半径与焦距之比。在处于关系式(3)的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窄角、低高度化容易,因此优选。
第一透镜组件L1满足以下的关系式(4)。
0.90≤(|R7|+|R8|)/f≤4.00 (4)
其中,
f: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整体的焦距
R7:第二反射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六折射面的曲率半径。
关系式(4)规定第一透镜组件L1的曲率半径与焦距之比。在处于关系式(4)的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窄角、低高度化容易,因此优选。
第三透镜L3满足以下的关系式(5)~(6)。
-1.20≤nd3/R9≤-0.70 (5)
-0.60≤nd3/R10≤-0.53 (6)
其中,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R9:第七折射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八折射面的曲率半径。
关系式(5)规定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和第七折射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在处于关系式(5)的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窄角、低高度化容易,因此优选。
关系式(6)规定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和第八折射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在处于关系式(6)的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窄角、低高度化容易,因此优选。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满足以下的关系式(7)。
-0.95≤TTL/f3≤0.00 (7)
其中,
TTL: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f3:第三透镜L3的焦距。
关系式(7)规定光学长度和第三透镜L3的焦距的比值。若为关系式(7)的上限值以下,则窄角化容易,若为下限值以上,则球差以及彗差的校正容易,因此优选。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满足以下的关系式(8)。
0.18≤TTL/f≤0.45 (8)
其中,
TTL: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f: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整体的焦距。
关系式(8)规定光学长度和整体焦距的比值。若为关系式(8)的上限值以下,则窄角化容易,若为下限值以上,则球差以及彗差的校正容易,因此优选。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满足以下的关系式(9)。
2.20≤TTL/IH≤2.70 (9)
其中,
TTL: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IH:最大像高。
关系式(9)规定光学长度和最大像高的比值。若为关系式(9)的上限值以下,则容易实现光学长度相对于像高较大程度地低高度化。若为下限值以上,则球差以及彗差的校正容易,因此优选。
构成摄像镜头LA的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分别满足上述构成以及关系式,从而能得到低高度、窄角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利用2个透镜组件和1片透镜而构成的摄像镜头。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各实施例中记载的记号如下所示。此外,距离、半径以及中心厚度的单位是mm。
f: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整体的焦距
f3:第三透镜L3的焦距
Fno:F值
2ω:全视场角
STOP:开口光圈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在透镜的情况下为中心曲率半径
R1:第一折射面S1的曲率半径
R2:第二折射面S2的曲率半径
R3:第三折射面S3的曲率半径
R4:第一反射面S4的曲率半径
R5:第四折射面S5的曲率半径
R6:第五折射面S6的曲率半径
R7:第二反射面S7的曲率半径
R8:第六折射面S8的曲率半径
R9:第七折射面S9的曲率半径
R10:第八折射面S10的曲率半径
R11:玻璃平板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2:玻璃平板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
d1:第一折射面S1至第二折射面S2的轴上中心厚度
d2:从第二折射面S2到开口光圈STOP的轴上距离
d3:从开口光圈STOP到第三折射面S3的轴上距离
d4:第三折射面S3至第一反射面S4的轴上中心厚度
d5:第一反射面S4至第四折射面S5的轴上中心厚度
d6:从第四折射面S5到第五折射面S6的轴上距离
d7:第五折射面S6至第二反射面S7的轴上中心厚度
d8:第二反射面S7至第六折射面S8的轴上中心厚度
d9:从第六折射面S8到第七折射面S9的轴上距离
d10:第七折射面S9至第八折射面S10的轴上中心厚度
d11:从第八折射面S10到玻璃平板GF的物侧面S11的轴上距离
d12:玻璃平板GF的中心厚度
d13:从玻璃平板GF的像侧面S12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组件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组件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g:玻璃平板GF的d线的折射率
ν:阿贝数
ν1:第一透镜组件L1的阿贝数
ν2:第二透镜组件L2的阿贝数
ν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νg:玻璃平板GF的阿贝数
TTL:光学长度(从第二反射面S7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LB:从第八折射面S10到像面的轴上距离(包含玻璃平板GF的厚度)
IH:最大像高
y=(x2/R)/[1+{1-(k+1)(x2/R2)}1/2]
+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
+A16x16+A18x18+A20x20 (10)
为方便起见,各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式(10)中所示的非球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式(10)的非球面多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1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组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反射面以及折射面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1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2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3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01
参照波长=588nm
(表2)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11
(表3)
2ω(°) 9.02
Fno 2.50
f(mm) 33.510
f3(mm) -10.049
TTL(mm) 6.063
LB(mm) 0.930
IH(mm) 2.619
后述的表19示出与在各实施例1~6的关系式(1)~(9)中规定的参数对应的值。
实施例1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1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2所示。此外,图的场曲的S是针对弧矢像面的场曲,T是针对子午像面的场曲,在实施例2~6中也同样。实施例1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2所示可知,2ω=9.02°,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19,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施例2)
图3是表示实施例2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2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组件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物侧以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4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5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6所示。
(表4)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21
参照波长=588nm
(表5)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31
(表6)
2ω(°) 18.61
Fno 1.90
f(mm) 12.359
f3(mm) -8.796
TTL(mm) 5.447
LB(mm) 1.341
IH(mm) 2.056
实施例2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2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4所示。实施例2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4所示可知,2ω=18.61°,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46,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实施例3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3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组件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物侧以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7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8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9所示。
(表7)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41
参照波长=588nm
(表8)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51
(表9)
2ω(°) 18.56
Fno 1.92
f(mm) 15.728
f3(mm) -32.749
TTL(mm) 5.805
LB(mm) 0.827
IH(mm) 2.619
实施例3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3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6所示。实施例3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6所示可知,2ω=18.56°,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39,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施例4)
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4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物侧以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10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11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12所示。
(表10)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61
参照波长=588nm
(表11)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71
(表12)
2ω(°) 9.14
Fno 1.95
f(mm) 33.534
f3(mm) -13.427
TTL(mm) 6.765
LB(mm) 0.927
IH(mm) 2.619
实施例4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4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8所示。实施例4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8所示可知,2ω=9.14°,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21,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施例5)
图9是表示实施例5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5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组件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物侧以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13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14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15所示。
(表13)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81
参照波长=588nm
(表14)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191
(表15)
2ω(°) 9.33
Fno 1.95
f(mm) 24.905
f3(mm) -6.505
TTL(mm) 5.423
LB(mm) 1.029
IH(mm) 2.040
实施例5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5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10所示。实施例5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10所示可知,2ω=9.33°,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23,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施例6)
图11是表示实施例6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配置的构成图。构成实施例6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第一透镜组件L1~玻璃平板GF的各自的物侧以及像侧的曲率半径R、透镜中心厚度或透镜间距离d、折射率nd、阿贝数ν如表16所示,圆锥系数k、非球面系数如表17所示,2ω、Fno、f、f3、TTL、LB、IH如表18所示。
(表16)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201
参照波长=588nm
(表17)
Figure GDA0002700021530000211
(表18)
2ω(°) 18.75
Fno 1.92
f(mm) 12.359
f3(mm) -5.178
TTL(mm) 4.890
LB(mm) 0.850
IH(mm) 2.056
实施例6如表19所示,满足关系式(1)~(9)。
实施例6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的球差、场曲、畸变如图12所示。实施例6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LA如图12所示可知,2ω=18.75°,窄角低高度化为TTL/f=0.42,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表19示出与在实施例1~6的关系式(1)~(9)中规定的参数对应的值。
(表19)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备注
nd3 1.902 1.689 1.689 1.902 1.902 1.821 (1)式
(v1+v2)/v3 5.801 3.828 3.816 4.946 4.946 4.943 (2)式
(|R3|+|R4|)/f 0.709 1.064 1.155 0.805 0.841 1.092 (3)式
(|R7|+|R8|)/f 1.169 0.978 1.559 3.574 3.809 0.906 (4)式
nd3/R9 -1.119 -0.935 -0.720 -0.968 -1.052 -1.194 (5)式
nd3/R10 -0.549 -0.535 -0.537 -0.564 -0.544 -0.591 (6)式
TTL/f3 -0.603 -0.619 -0.177 -0.504 -0.834 -0.944 (7)式
TTL/f 0.181 0.441 0.369 0.202 0.218 0.396 (8)式
TTL/IH 2.315 2.649 2.216 2.583 2.658 2.378 (9)式

Claims (7)

1.一种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从物侧起依次配置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组件、具有反射力和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侧面在周边区域具有第一折射面,且在中心区域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像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二折射面、第五折射面以及第六折射面,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物侧面从周边区域向中心区域依次具有第三折射面以及第四折射面,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像侧面具有第一反射面,且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3):
1.68≤nd3≤1.91 (1)
3.5≤(ν1+ν2)/ν3≤6 (2)
0.7≤(|R3|+|R4|)/f≤1.2 (3)
其中,
nd3表示第三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
ν1表示第一透镜组件的阿贝数,
ν2表示第二透镜组件的阿贝数,
ν3表示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f表示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
R3表示第三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4表示第一反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关系式(4):
0.9≤(|R7|+|R8|)/f≤4 (4)
R7表示第二反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8表示第六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关系式(5)~(6):
-1.2≤nd3/R9≤-0.7 (5)
-0.6≤nd3/R10≤-0.53 (6)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第七折射面,其像侧面具有第八折射面,
R9表示第七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R10表示第八折射面的轴上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关系式(7):
-0.95≤TTL/f3≤0 (7)
TTL表示光学长度,即从第二反射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f3表示第三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关系式(8):
0.18≤TTL/f≤0.45 (8)
f表示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关系式(9):
2.2≤TTL/IH≤2.7 (9)
IH表示最大像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是玻璃材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是玻璃材质,所述第三透镜是玻璃材质。
CN202010448614.1A 2020-05-21 2020-05-25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Active CN111679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8998A JP6886061B1 (ja) 2020-05-21 2020-05-21 反射屈折光学系の撮像レンズ
JP2020-088998 2020-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9397A CN111679397A (zh) 2020-09-18
CN111679397B true CN111679397B (zh) 2021-11-02

Family

ID=7245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614.1A Active CN111679397B (zh) 2020-05-21 2020-05-25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8901B2 (zh)
JP (1) JP6886061B1 (zh)
CN (1) CN111679397B (zh)
WO (1) WO20212327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86061B1 (ja) * 2020-05-21 2021-06-16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反射屈折光学系の撮像レンズ
CN113740999B (zh) * 2020-05-29 2023-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7051940B2 (ja) * 2020-06-23 2022-04-11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反射屈折光学系の撮像レンズ
CN113960757B (zh) * 2021-11-02 2023-07-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33975B (zh) * 2021-12-17 2022-05-17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97607B (zh) * 2022-08-26 2022-12-09 杭州环峻科技有限公司 全景环带光学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7813A (zh) * 2005-05-01 2005-10-26 韩燕宏 大口径长焦距远摄物镜光学系统
US7224520B2 (en) * 2004-09-28 2007-05-29 Wavefront Research, Inc. Compact fast catadioptric imager
JP2016114939A (ja) * 2014-12-11 2016-06-23 禾伸堂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短距離虹彩認識用光学システム
CN108254859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腾龙 折反射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CN109597193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紧凑型宽光谱光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7525A (en) * 1967-08-31 1970-12-15 Perkin Elmer Corp Catadioptric system
US3926505A (en) * 1974-07-22 1975-12-16 Perkin Elmer Corp All spherical solid catadioptric systems
DE2929678A1 (de) * 1979-07-21 1981-02-05 Erwin Wiedemann Lichtstarkes katadioptrisches objektiv
JPS5811913A (ja) * 1981-07-15 1983-01-22 Canon Inc 反射屈折レンズ
EP0170617A2 (de) * 1984-07-02 1986-02-05 Ludvik Dr. Canzek Katadioptrisches objektiv
JP2518055B2 (ja) * 1989-09-05 1996-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反射屈折式光学系
JPH03208005A (ja) * 1990-01-10 1991-09-11 Canon Inc 反射屈折式光学系
JPH05188297A (ja) * 1992-01-14 1993-07-30 Canon Inc 切換え式の反射屈折光学系
JPH11316343A (ja) * 1998-05-01 1999-11-16 Nikon Corp カタディオプトリックレンズ
JP2004085725A (ja) * 2002-08-23 2004-03-18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集光光学素子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015713A (ja) * 2011-07-05 2013-01-24 Sony Corp 反射屈折型レンズ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KR20140024647A (ko) * 2012-08-20 2014-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형 망원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US9846299B2 (en) * 2013-04-05 2017-12-19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orporated Telescope and telescope array for use in spacecraft
US9507129B2 (en) * 2013-10-31 2016-11-29 Duke University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ompact catadioptric telescope
US20160187630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Sekonix Co., Ltd. Telephoto lens system
KR101544792B1 (ko) * 2014-12-30 2015-08-18 주식회사 세코닉스 홍채 인식 렌즈 시스템
WO2017199557A1 (ja) * 2016-05-17 2017-11-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非一時的記録媒体
US10606050B2 (en) * 2017-03-06 2020-03-31 Fotonation Limited Portrait lens system suitable for use in a mobile camera
CN206833060U (zh) * 2017-06-20 2018-01-02 西安泰豪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反射式光学镜头
CN209311778U (zh) * 2018-12-14 2019-08-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小畸变高像质折反光学系统
JP6886061B1 (ja) * 2020-05-21 2021-06-16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反射屈折光学系の撮像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4520B2 (en) * 2004-09-28 2007-05-29 Wavefront Research, Inc. Compact fast catadioptric imager
CN1687813A (zh) * 2005-05-01 2005-10-26 韩燕宏 大口径长焦距远摄物镜光学系统
JP2016114939A (ja) * 2014-12-11 2016-06-23 禾伸堂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短距離虹彩認識用光学システム
CN108254859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腾龙 折反射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CN109597193A (zh) * 2017-09-30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紧凑型宽光谱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6061B1 (ja) 2021-06-16
WO2021232702A1 (zh) 2021-11-25
CN111679397A (zh) 2020-09-18
JP2021184020A (ja) 2021-12-02
US11428901B2 (en) 2022-08-30
US20210364740A1 (en)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1168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542989B (zh) 摄像镜头
CN111522125B (zh) 摄像镜头
CN111679397B (zh)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CN109358413B (zh) 摄像镜头
CN111487749B (zh) 摄像镜头
CN111522124B (zh) 摄像镜头
CN111722365B (zh) 摄像镜头
CN109031595B (zh) 摄像镜头
CN111538132B (zh) 摄像镜头
CN110161664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375345B (zh) 摄像镜头
CN111722366B (zh) 折反射光学系统的摄像镜头
CN112083556B (zh) 摄像镜头
CN111458848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865449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239888B (zh) 摄像镜头
CN111142221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471169B (zh) 摄像镜头
CN108873263B (zh) 摄像镜头
CN110488465B (zh) 摄像镜头
CN110488466B (zh) 摄像镜头
CN111929818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736317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4675401A (zh) 摄像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3000 Xinwei 1st Road, Changzho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Xinwei Road, Cha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