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3301A -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3301A
CN111673301A CN202010360621.6A CN202010360621A CN111673301A CN 111673301 A CN111673301 A CN 111673301A CN 202010360621 A CN202010360621 A CN 202010360621A CN 111673301 A CN111673301 A CN 111673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haped groove
connecting pipe
pipe
pitch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06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3301B (zh
Inventor
代俊
杨新明
周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06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3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3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3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3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3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同轴配合,快速定位与点焊固定。再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四个支撑板沿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完成对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的整体定位。最后焊接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从变形不易出现的地方开始焊接,最后再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得到完整的调距桨油管。调距桨油管在焊接时整体变形得到控制,可以保证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Description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到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调距桨油管是调距桨推进装置的重要零件,调距桨油管是调距桨推进装置的油路通道,也需要随调距桨推进装置中螺旋桨的运动,而在轴孔内中作直线往复运动。需要保证调距桨油管的整体质量,才能保证调距桨推进装置的稳定工作。
相关技术中,调距桨油管常采用整体机加工成型,但机加工时容易出现误差,导致调距桨油管容易整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可以保证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所述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的内周壁上均具有内环形止口,每个所述接头套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具有外环形止口;
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所述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所述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
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所述多个支撑单元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所述四个支撑板沿所述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上;
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
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
可选地,所述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包括:
提供一变位机,所述变位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安装台与两个转盘,每个所述安装台上均转动设置一个所述转盘,每个所述转盘的轴线即为转动轴线,两个所述转盘的轴线重合,每个所述转盘上均具有接头套连接卡爪,且所述接头套连接卡爪位于两个所述转盘之间;
将所述连接管同轴放在两个所述转盘之间,两个所述接头套分别与两个接头套连接卡爪固定相抵;
将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依次焊接至所述连接管上。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依次焊接至所述连接管上,包括:
将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进行焊接;
再将余下的每个支撑单元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依次进行焊接。
可选地,所述将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进行焊接,包括:
将所述四个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坡口均设置为T型坡口,将所述四个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T型坡口依次命名为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
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
再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可选地,使用冷金属过渡技术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
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可选地,所述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包括:
同时控制两个焊丝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焊接,直至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所述两个焊丝中的一个所述焊丝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所述两个焊丝中的一个所述焊丝进行脉冲焊接。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包括:
使用焊接工具在所述第一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二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所述第三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四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使用焊接工具在所述第一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二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所述第三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四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可选地,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之前,将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均放置在滚轮胎架上。
可选地,所述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包括:
将所述连接管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所述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与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将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另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端面与另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
可选地,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之前,对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之间的坡口进行清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将调距桨油管划分为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可以便于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的快速定位与点焊固定。再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四个支撑板沿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完成对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的整体定位。最后焊接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从变形不易出现的地方开始焊接,最后再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得到完整的调距桨油管。调距桨油管在焊接时整体变形得到控制,可以保证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正视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一种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另一种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便于理解,此处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正视图,参考图1可知,调距桨油管包括连接管1、两个接头套2与多个支撑单元3。连接管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头套2同轴焊接固定。连接管1的两端的内周壁上均具有内环形止口,每个接头套2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具有外环形止口,连接管1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两个接头套2中的一个接头套2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多个支撑单元3沿连接管1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1的外周壁上。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A-A向剖视图,参考图2可知,每个支撑单元3均包括四个支撑板31,且四个支撑板31沿连接管1的周向等距焊接固定在连接管1的外周壁上。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撑板31具有弧形面311,弧形面311用于与连接管1的外周壁贴合焊接。连接管1与支撑板31的连接较为稳固。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单元可为3个,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为4或7或其他数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一种制作方法流程图,参考图4可知,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可包括:
S101:提供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连接管的两端的内周壁上均具有内环形止口,每个接头套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具有外环形止口。
S102: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
S103: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四个支撑板沿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
S104:焊接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
S105: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
将调距桨油管划分为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可以便于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的快速定位与点焊固定。再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四个支撑板沿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完成对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的整体定位。最后焊接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从变形不易出现的地方开始焊接,最后再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得到完整的调距桨油管。调距桨油管在焊接时整体变形得到控制,可以保证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并且传统制作方法中,调距桨油管如果出现较大误差不能使用,调距桨油管整体都要报废,容易浪费材料。而本公开中调距桨油管划分为了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几个部分,所以即使焊接过程中,发现其中一部分组件加工出现误差,也可以及时更换来保证最终得到的调距桨油管的质量,也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距桨油管的另一种制作方法流程图,参考图5可知,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可包括:
S201:提供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连接管的两端的内周壁上均具有内环形止口,每个接头套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具有外环形止口。
可选地,步骤S201中,连接管、两个接头套、多个支撑单元中的支撑板都可单独成型。保证连接管、两个接头套、多个支撑单元中的支撑板单独成型的质量,可保证焊接得到的调距桨油管的加工质量。
示例性地,连接管与接头套均可采用低合金钢制作,支撑板可采用铝青铜材料制作。满足调距桨油管的连接强度,材料也易于获取。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管与接头套可为低合金结构钢Q345A,而支撑板可为铝青铜QAL9-4。易于实现。
S202:将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均放置在滚轮胎架上。
滚轮胎架可以对连接管与接头套进行滚动支撑,便于调整连接管与接头套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进行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之间的点焊连接。
连接管与接头套设置在滚轮胎架上的结构可见图6,参考图6可知,连接管1与两个接头套2均被滚轮胎架10进行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为了调整连接管1与接头套2之间的同轴度,在对连接管1进行支撑的滚轮胎架10下增加了垫片20,以调整连接管1的高度。
在本公开提供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将用于支撑连接管的滚轮胎架的高度与用于支撑接头套的滚轮胎架的高度设置为不同值,也可以起到调整连接管与接头套的同轴度的作用,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S203: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
可选地,步骤S203可包括:
将连接管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与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将连接管另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另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连接管另一端的端面与另一个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
坡口形成在连接管的端面与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便于进行连接管与接头套之间的焊接,焊接时连接管与接头套之间的连接较为均匀。也可以降低连接管与接头套单独成型时的难度。
示例性地,点焊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时,可以在连接管与每个接头套的周向上点焊形成两个等距分布的焊接点。便于连接管与接头套之间的固定。
点焊之后的结构可参考图7,连接管1与一个接头套2的周向上形成了两个焊接点1a。
S204: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沿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四个支撑板沿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
可选地,点焊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时,连接管仍可支撑在滚轮胎架上。保证点焊效果。
S205:焊接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
可选地,步骤S205中,在对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进行实际焊接之前,可先对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之间的坡口进行清理。以保证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之间的焊接质量。
进一步地,可以使用无水酒精清理焊接坡口附近20~30mm范围内的油、水、铁锈等污物,确保能见到坡口处的金属光泽。保证焊接质量。
可选地,步骤S205可包括:
提供一变位机,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可知,变位机3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安装台301与两个转盘302,每个安装台301上均转动设置一个转盘302,每个转盘302的轴线即为转动轴线,两个转盘302的轴线重合,每个转盘302上均具有接头套连接卡爪303,且接头套连接卡爪303位于两个转盘302之间;将连接管同轴放在两个转盘302之间,两个接头套分别与两个接头套连接卡爪303固定相抵;将多个支撑单元依次焊接至连接管上。
两个转盘302上的接头套连接卡爪303可以同轴夹紧接头套与连接管,焊接时转盘302转动带动接头套、连接管及支撑板转动,可以便于对多个支撑单元中的支撑板与连接管进行焊接。
可选地,接头套连接卡爪303可包括多个沿转盘302的周向等距设置的多个弧形凸起303a,每个弧形凸起303a具有与接头套的内壁相匹配的弧形面。
弧形凸起303a的弧形面可以与接头套的内壁匹配,将接头套稳定夹紧在两个接头套连接卡爪303之间。
可选地,转盘302可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进行驱动,电机则可设置在安装台301内。易于实现变位机30的工作。
示例性地,步骤S204还可包括:将一个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支撑板与连接管进行焊接;再将余下的每个支撑单元的四个支撑板与连接管依次进行焊接。
多个支撑单元依次进行焊接,便于完成连接管与多个支撑单元的连接与固定。
示例性地,在对多个支撑单元中进行焊接时,可以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画出定位线。再根据定位线将多个支撑单元焊接到连接管上。
在连接管的外周壁上画出定位线,可以便于支撑单元位置的定位与焊接。
示例性地,可以转动连接管与支撑板,使支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或135°。便于焊接工具进行焊接。
可选地,步骤S205可包括:将四个支撑板与连接管之间的坡口均设置为T型坡口,将四个支撑板与连接管之间的T型坡口依次命名为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再焊满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
先对第一、二、三、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再焊满第一、二、三、四T型坡口,连接管与支撑板之间的焊接质量较好。
示例性地,可使用冷金属过渡技术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再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
使用冷金属过渡技术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连接管与支撑板之间的焊接质量较好,焊缝较为平整且变形较小。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可以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同时,提高焊接速率。
可行的,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则可包括:同时控制两个焊丝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焊接,直至焊满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两个焊丝中的一个焊丝进行冷金属过渡焊,两个焊丝中的一个焊丝进行脉冲焊接。便于通过双丝焊接技术焊满第一、二、三、四T型坡口。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冷金属过渡焊的焊接参数可包括:电流为200~220A,电压为20~22V,焊接速度为40~50cm/min,焊接时的气体流量为25L/min,焊丝伸出量为15~20mm。双丝焊焊接技术中的冷金属过渡焊接参数:电流为270~280A,电压为30~32V,焊接速度为70~80cm/min,焊接时的气体流量为25L/min,焊丝伸出量为15~20mm。双丝焊焊接技术中的单脉冲焊接参数包括:电流为180~200A,电压为18~20V,焊接速度为70~80cm/min,焊接时的气体流量为25L/min,焊丝伸出量为15~20mm。
整体焊接得到的焊缝质量较好。
可选地,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则可包括:
使用焊接工具在第一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第二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第三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第四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使用焊接工具在第一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第二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第三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焊接工具位置不变,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第四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上一段所述的焊接方式,对称焊接的形式对支撑板与连接管进行焊接,可以减小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焊接工具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时,转盘的转动方向一直不变,例如一直顺时针转动或一直逆时针转动。
对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的顺序可见图9,图9中的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为焊缝焊接的先后顺序。
S206: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
可选地,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时,也可将连接管放置在变位机上直接再进行焊接。
示例性地,可直接采用双丝焊焊接技术焊接连接管与两个接头套。可以保证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
在执行完步骤S206后,可对得到的调距桨油管进行退火处理。提高调距桨油管的焊接质量。
对调距桨油管进行退火处理可包括:在低于或等于300℃时将调距桨油管放入加热炉,调距桨进入加热炉后,加热炉升温至400±20℃,并保温1-2h。加热炉进一步升温至600±10℃保温2-4h,最后加热炉冷却至低于或等于300℃,将调距桨油管移出加热炉,进行空冷。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调距桨油管中焊缝的质量,保证调距桨油管的稳定使用。
以上,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连接管、两个接头套与多个支撑单元,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的内周壁上均具有内环形止口,每个所述接头套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均具有外环形止口;
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所述连接管每一端的内环形止口,均与所述两个接头套中的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同轴配合;
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所述多个支撑单元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等距布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上,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四个支撑板,且所述四个支撑板沿所述连接管的周向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上;
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
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包括:
提供一变位机,所述变位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安装台与两个转盘,每个所述安装台上均转动设置一个所述转盘,每个所述转盘的轴线即为转动轴线,两个所述转盘的轴线重合,每个所述转盘上均具有接头套连接卡爪,且所述接头套连接卡爪位于两个所述转盘之间;
将所述连接管同轴放在两个所述转盘之间,两个所述接头套分别与两个接头套连接卡爪固定相抵;
将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依次焊接至所述连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依次焊接至所述连接管上,包括:
将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进行焊接;
再将余下的每个支撑单元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依次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一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四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进行焊接,包括:
将所述四个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坡口均设置为T型坡口,将所述四个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T型坡口依次命名为第一T型坡口、第二T型坡口、第三T型坡口与第四T型坡口;
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
再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冷金属过渡技术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
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双丝焊接技术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包括:
同时控制两个焊丝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焊接,直至焊满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
所述两个焊丝中的一个所述焊丝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所述两个焊丝中的一个所述焊丝进行脉冲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T型坡口、所述第二T型坡口、所述第三T型坡口与所述第四T型坡口进行打底焊,包括:
使用焊接工具在所述第一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二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所述第三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四T型坡口的一侧进行打底焊;
使用焊接工具在所述第一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二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90°,在所述第三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所述焊接工具位置不变,所述两个转盘同步转动180°,在所述第四T型坡口的另一侧进行打底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之前,将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两个接头套均放置在滚轮胎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包括:
将所述连接管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所述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与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将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内环形止口与另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配合,且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端面与另一个所述接头套的外环形止口之间形成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之前,对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之间的坡口进行清理。
CN202010360621.6A 2020-04-30 2020-04-30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1673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621.6A CN111673301B (zh) 2020-04-30 2020-04-30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0621.6A CN111673301B (zh) 2020-04-30 2020-04-30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3301A true CN111673301A (zh) 2020-09-18
CN111673301B CN111673301B (zh) 2022-06-10

Family

ID=7245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0621.6A Active CN111673301B (zh) 2020-04-30 2020-04-30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33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3050A (zh) * 2017-12-07 2018-04-24 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轴流定桨桨叶焊装工具及方法
CN108161267A (zh) * 2018-01-30 2018-06-15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温环境管道焊口拉力筋板的焊接方法
CN110394565A (zh) * 2019-06-19 2019-11-0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齿条弦管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CN110735982A (zh) * 2019-08-26 2020-01-3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调距桨配油器的连接油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3050A (zh) * 2017-12-07 2018-04-24 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轴流定桨桨叶焊装工具及方法
CN108161267A (zh) * 2018-01-30 2018-06-15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温环境管道焊口拉力筋板的焊接方法
CN110394565A (zh) * 2019-06-19 2019-11-0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齿条弦管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CN110735982A (zh) * 2019-08-26 2020-01-3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调距桨配油器的连接油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3301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3325U (zh) 一种焊管气动夹具
CN212240316U (zh) 一种冷轧精密无缝钢管的内外壁全自动打磨设备
CN111390374A (zh) 一种gis/gil壳体的搅拌摩擦-转动碾压复合加工方法
CN111112863A (zh) 一种风轮快速焊接工作站
CN213615096U (zh) 一种管件法兰自动焊接装置
CN105234551A (zh) 一种薄壁不锈钢管端的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
CN111673301B (zh) 调距桨油管的制作方法
CN218926674U (zh) 一种对接式管道补口焊机
CN110434543B (zh) 连接盘的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
CN210649122U (zh) 车架座管焊接辅助治具
CN217019251U (zh) 新型的钢材焊接生产加工装置
CN217551558U (zh) 一种换热器焊接加工用夹紧固定装置
CN216704772U (zh) 一种直埋式保温管的喷涂装置用夹持装置
CN217167271U (zh) 一种多角度定位焊接机构
CN213560687U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装置
CN211540019U (zh) 一种钢管坡口加工装置
CN208033981U (zh) 一种千斤顶专用焊机
CN112975048A (zh) 一种多工位一体化管道工装
CN215410652U (zh) 一种炼铁炉前氧气管接管装置
CN218016798U (zh) 一种风口套焊接用支撑工具
CN216939211U (zh) 一种管道组合件焊接工装
CN218695894U (zh) 环形接口校圆焊接工装
CN218799600U (zh) 一种汽车轮毂表面去毛刺装置
CN220347516U (zh) 一种自动焊接加工装置
CN219818221U (zh) 一种用于相贯线切割机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