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0757A -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0757A
CN111660757A CN201911258195.9A CN201911258195A CN111660757A CN 111660757 A CN111660757 A CN 111660757A CN 201911258195 A CN201911258195 A CN 201911258195A CN 111660757 A CN111660757 A CN 111660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fog
automobile
side window
bod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81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81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0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8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the detection of humidity or fros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车体控制模块、车窗升降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雾气检测模块。通过雾气检测模块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且车体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升降模块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窗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主副驾玻璃除霜除雾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对于手动除霜除雾,当驾驶员发现主副驾驶玻璃纯在雾气或薄霜,从打开空调除霜模式,到动作完成,达到除霜除雾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侧窗的视野将被不同程度的遮挡,降低了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对于自动除霜除雾,通过前风挡上的雾传感器信号开启除霜除雾模式,此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前风挡除霜除雾问题,但对于侧除霜除雾的判断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前风挡无雾或霜,侧风挡有雾和霜的情况,仍然需要驾驶员手动开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窗侧玻璃除霜除雾操作不便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车体控制模块、车窗升降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雾气检测模块;其中各雾气检测模块设置在汽车对应的前排侧窗的内侧;并且
雾气检测模块检测获取侧窗内侧的雾气信息,并将雾气信息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
车体控制模块根据雾气信息控制各车窗升降模块和/或空调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的雾气检测模块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到空调控制模块的除霜除雾模式正常工作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体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升降模块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雾气检测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且雾气信息为前排侧窗处的湿度值或者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升降模块启动,车窗升降模块控制汽车的前排侧窗降至第一位置后,再控制前排侧窗升至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启动状态且处于除雾模式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并且
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启动并进入除雾模式;并且
当雾气检测模块检测获取前排侧窗处的雾气信息小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雾气检测模块包括两个,两个雾气检测模块分别设置在汽车两侧的前排侧窗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还包括除雾显示模块,除雾显示模块与车体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当车体控制模块控制各车窗升降模块启动和/或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启动状态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除雾显示模块显示开启信息;或
当车体控制模块控制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时,车体控制模块控制除雾显示模块显示关闭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除雾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字体和/或显示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车窗升降模块包括:
一键升降窗开关,通过一键升降窗开关升降前排侧窗;
防夹单元,防夹单元包括障碍物探测器,障碍物探测器用于检测前排侧窗的周围空间是否有障碍物,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车体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是否启动一键升降窗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定位汽车,设置有汽车侧窗除雾系统,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通过增加的雾气检测模块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到空调控制模块的除霜除雾模式正常工作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体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升降模块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车体控制模块、车窗升降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雾气检测模块;其中各雾气检测模块设置在汽车对应的前排侧窗的内侧;通过增加的雾气检测模块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到空调控制模块的除霜除雾模式正常工作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体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升降模块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体控制模块;
200、车窗升降模块;
210、一键升降窗开关;
220、防夹单元;
300、空调控制模块;
400、雾气检测模块;
500、除雾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窗侧玻璃除霜除雾操作不便且效果不佳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车体控制模块100、车窗升降模块200、空调控制模块300和至少一个雾气检测模块400;其中各雾气检测模块400设置在汽车对应的前排侧窗的内侧;并且雾气检测模块400检测获取侧窗内侧的雾气信息,并将雾气信息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100;车体控制模块100根据雾气信息控制各车窗升降模块200和/或空调控制模块300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的雾气检测模块400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100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雾气检测模块400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到空调控制模块300的除霜除雾模式正常工作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雾气检测模块400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且雾气信息为前排侧窗处的湿度值或者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
即,湿度传感器接探测前排侧窗的湿度状况,若是湿度状况达到可以起雾的状况了,则将该湿度状况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100,从而车体控制模块100启动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并且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或,温度传感器接探测前排侧窗的温度状况,若是温度状况达到可以起雾的状况了,则将该温度状况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100,从而车体控制模块100启动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并且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具体的,可以使得车窗起雾的湿度临界值根据达到起雾条件时的湿度表查询得到,且温度临界值根据达到起雾条件时温度表查询得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湿度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DHT22,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HR202,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车窗升降模块200控制汽车的前排侧窗降至第一位置后,再控制前排侧窗升至第二位置。即就是说,当车窗处于升起状态时,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车窗升降模块200控制汽车的前排侧窗从升起位置降至降落位置后,再控制前排侧窗升至升起位置。
或者,车窗处于降落状态时,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车窗升降模块200控制汽车的前排侧窗从降落位置降至升起位置后,再控制前排侧窗降至降落位置。
通过上述过程,利用车窗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或者也可以是车窗玻璃原始的位置为任意位置,车窗升降模块200控制汽车的前排侧窗从该任意位置降至或者升至另一任意位置,再控制前排侧窗从另一任意位置升至或者降至该任意位置。从而利用车窗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雾气阀值指的是雾气完全笼罩车窗玻璃以限制人员透光车窗玻璃观看汽车外部环境的阀值,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启动状态且处于除雾模式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并且
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雾气检测模块400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即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此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启动状态且处于除雾模式,用于对车窗玻璃的雾气进行去除,同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启动状态的时长为第一预设时长;并且
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后,则认为此时车窗玻璃的雾气已经完全去除,此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10分钟或者20分钟,具体根据不同车辆达到除雾效果的具体时长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当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启动并进入除雾模式;并且
当雾气检测模块100检测获取前排侧窗处的雾气信息小于预设雾气阀值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雾气检测模块400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即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此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启动状态且处于除雾模式,用于对车窗玻璃的雾气进行去除,同时当雾气检测模块100检测获取前排侧窗处的雾气信息小于预设雾气阀值时,则认为此时车窗玻璃的雾气已经达到需要被去除的效果,此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雾气检测模块400包括两个,两个雾气检测模块分400别设置在汽车两侧的前排侧窗的位置。雾气检测模块400的数量可以不止2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还包括除雾显示模块500,除雾显示模块500与车体控制模块100通信连接;当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各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和/或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启动状态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除雾显示模块500显示开启信息;或当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关闭状态时,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除雾显示模块500显示关闭信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除雾显示模块500包括显示字体和/或显示灯,通过显示字体和/或显示灯来警示驾驶员此时车辆处于除雾状态。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车窗升降模块200包括:
一键升降窗开关210,通过一键升降窗开关210升降前排侧窗;
防夹单元220,防夹单元220包括障碍物探测器,障碍物探测器用于检测前排侧窗的周围空间是否有障碍物,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车体控制模块100,车体控制模块100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是否启动一键升降窗开关210。
比如,障碍物探测器检测到前排侧窗的周围空间有障碍物,此时为了避免升降车窗玻璃可能导致障碍物对于车窗升降起到阻碍作用或者对车窗玻璃有所损失,此时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车体控制模块100不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仅通过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来实现除雾操作。比如,障碍物探测器检测到前排侧窗的周围空间没有障碍物,此时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车体控制模块100也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车体控制模块100还通过控制空调控制模块300来实现除雾操作。
具体的,一键升降窗开关210为车辆自带的一键升降窗开关210,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描述。另外,障碍物探测器的型号可以为:EPX9900,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未给出该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考图1),包括实施例1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设置有实施例1描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汽车侧窗除雾系统通过增加的雾气检测模块400直接探测前排侧窗的雾气状况,从而车体控制模块100可以根据雾气状况有效的启动空调控制模块300处于空调除霜除雾模式,保证行车安全。雾气检测模块探测到起雾状态后,到空调控制模块300的除霜除雾模式正常工作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体控制模块100控制车窗升降模块200启动以升降侧窗玻璃,利用玻璃密封条紧压玻璃的特性,去除已经在侧窗上产生的薄霜和雾,同时升降侧窗玻璃的过程中,由于车内外空气对流,车内空气循环,使得内外空气温湿度得到一定的平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霜雾的产生,有效的提高驾驶员的视野,避免雾、霜遮挡外后视镜及其他区域,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需要理解的是,空调控制模块300、车体控制模块100均为汽车自身具有的空调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过多解释。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车体控制模块、车窗升降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雾气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雾气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汽车对应的前排侧窗内侧;并且
所述雾气检测模块检测获取所述前排侧窗处的雾气信息,并将所述雾气信息发送给所述车体控制模块;
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雾气信息控制各所述车窗升降模块和/或所述空调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检测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雾气信息为所述前排侧窗处的湿度值或者温度值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窗升降模块启动,所述车窗升降模块控制所述汽车的所述前排侧窗降至第一位置后,再控制所述前排侧窗升至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启动状态且处于除雾模式并保持第一预设时长;并且
保持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雾气信息大于预设雾气阀值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启动并进入除雾模式;并且
当所述雾气检测模块检测获取所述前排侧窗处的所述雾气信息小于所述预设雾气阀值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所述雾气检测模块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雾气检测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两侧的所述前排侧窗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雾显示模块,所述除雾显示模块与所述车体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当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各所述车窗升降模块启动和/或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除雾显示模块显示开启信息;或
当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除雾显示模块显示关闭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字体和/或显示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升降模块包括:
一键升降窗开关,通过所述一键升降窗开关升降所述前排侧窗;
防夹单元,所述防夹单元包括障碍物探测器,所述障碍物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前排侧窗的周围空间是否有障碍物,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所述车体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是否启动所述一键升降窗开关。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窗除雾系统。
CN201911258195.9A 2019-12-10 2019-12-10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Pending CN111660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8195.9A CN111660757A (zh) 2019-12-10 2019-12-10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8195.9A CN111660757A (zh) 2019-12-10 2019-12-10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757A true CN111660757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8195.9A Pending CN111660757A (zh) 2019-12-10 2019-12-10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07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022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上海启津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化的汽车雾化检测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1440A (zh) * 2012-11-14 2013-03-2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35329A (zh) * 2013-01-23 2014-07-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多区域除雾策略
CN10585725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玻璃除霜除雾装置及汽车
CN107672408A (zh) * 2017-08-24 2018-02-0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除雾自动调节系统
CN110103671A (zh) * 2019-06-14 2019-08-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汽车车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1440A (zh) * 2012-11-14 2013-03-27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35329A (zh) * 2013-01-23 2014-07-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多区域除雾策略
CN105857258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玻璃除霜除雾装置及汽车
CN107672408A (zh) * 2017-08-24 2018-02-0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除雾自动调节系统
CN110103671A (zh) * 2019-06-14 2019-08-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汽车车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022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上海启津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自动化的汽车雾化检测处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6901B (zh) 汽车车窗智能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4523A (zh) 一种自适应的电子遮阳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35646B (zh) 用于车辆的除雾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275121A (zh)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
CN112277594B (zh) 一种车辆天窗遮阳帘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12141027A (zh) 一种车窗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0103671A (zh) 一种汽车车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方法
CN111660757A (zh) 汽车侧窗除雾系统及含其的汽车
CN103452416A (zh) 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升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571253A (zh) 一种车辆车窗升降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1791834B (zh) 汽车及其除雾方法和装置
CN109552252B (zh) 汽车门窗玻璃加热器、自动加热装置及其自动加热方法
CN209924739U (zh) 一种汽车车窗管理装置
KR10229549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8909403B (zh) 一种自动除雾方法及装置
US20090165479A1 (en) Solar power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CN213799553U (zh) 一种车辆安全控制系统
CN210617808U (zh) 一种智能汽车隐私玻璃
CN112319422A (zh) 一种感应车窗湿度的自动除湿方法、系统和车辆
CN216268556U (zh)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CN107323426B (zh) 一种汽车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2389373A (zh) 汽车雨刮器保护结构、智能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4648119U (zh) 一种车内智能防窒息远程报警系统
CN210370325U (zh) 车窗升降装置及车辆
CN114571962A (zh)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自动遮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