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8556U -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8556U
CN216268556U CN202121187961.XU CN202121187961U CN216268556U CN 216268556 U CN216268556 U CN 216268556U CN 202121187961 U CN202121187961 U CN 202121187961U CN 216268556 U CN216268556 U CN 216268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vehicle
temperature
passenger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79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磊
曾英
涂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879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8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8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8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头或车尾格栅内侧,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内仪表板主驾下板侧;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与车辆自带的暖通空调控制总成通信连接,控制器安装在仪表板内侧。本实用新型采用室内外温度比较,确定开启制冷还是室内外风循环,可实现快速有效的降温,避免车内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部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停止后,通风系统、车窗、天窗均为关闭状态。当室外阳光强度大、温度高时,车内温度能高达50°以上,在如此高温下,汽车内饰会析出异味,导致乘车人员刚上车时异味重,体验感差。另外,每年都会报道多起儿童被遗留在车内,因车内温度过高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发生死亡事件。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通风系统,一种方法是在人员上车后解锁启动通风系统,降低车内温度。另一种方法是在人员上车前,车辆控制系统启动,车窗打开,鼓风机工作,以降低客户上车后车内异味浓度,避免客户抱怨。其缺点比较明显:其一,客户解锁到上车时间一般在3S-5S左右,短时间的通风对乘员舱内零部件蓄热的消散影响有限;其二,因暴晒导致的车内温度过高,高温使皮革和塑料件与有害物质加速分离,对乘车人员健康也造成不利影响。然而这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车辆自动通风技术应运而生。如申请号为CN201911155464.9公开的一种汽车自动通风系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汽车自动通风系统包括车身控制模块及与车身控制模块相连的车窗玻璃升降电机、车门解锁键,车身控制模块还与汽车遥控钥匙通讯连接;车身控制模块接收到车门解锁键或汽车遥控钥匙的车门解锁信号后进行通风作业,通风作业如下:车身控制模块控制车窗玻璃升降电机的工作,使车窗玻璃在车门解锁后下降预定高度,并在降窗时间达到预定的通风时间后,关闭车窗玻璃。这样在驾乘人员上车之前,就可以实现自动通风,可以很好的解决汽车在长时间密封后,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急剧上升,气味难闻的问题。该自动通风系统启动的前提是需要乘车人员提前解锁车锁,解锁信号被自动通风系统获取后,才会启动玻璃升降电机降下车窗通风。该技术无法根据实时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无法解决高温暴晒工况下车内蓄热较多,人员进入后感觉长期不适问题,且当有儿童滞留在车内时,在车辆解锁之前,车辆无法自动通风,车内儿童存在安全隐患。
又如申请号为CN201510569576.4公开的一种汽车车舱内防闷热致死系统,系统首先通过车舱内加装的红外线传感器(或人体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在车舱内活动,其次通过车舱内加装的温度传感器判断车舱内的温度高低,如果探测到有人在活动在车舱内并且存在车舱内温度过高的危险情况,则通过车辆车身控制模块(BCM)判断中控门锁继电器和玻璃升降继电器启闭状态,如果全部处于闭合状态,则车身控制模块(BCM)指令玻璃升降继电器工作并打开玻璃车窗,以达到降温换气的目的,避免致死。特别的,如果车辆装备有通讯互联系统(如安吉星等),可同时将危险情况通知给驾驶员或者车主。该系统探测车内是否有人,并及时调节车窗的启闭,从而调节车内温度。但是该系统通过打开车窗通风,其原理要求必须有人在里面活动,如果人员睡着了或者动作幅度小,均不能促发后续动作;该功能也不能解决高温环境下车内温度上升和内饰蓄热,进而导致人员进入后也会感觉不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对车内温度、车外温度、阳光强度的监控,确保车内温度不会太高,内饰件不会有大的蓄热能,既能避免对人和物的伤害,也可以减少客户进入车辆后的感知抱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车身控制器总成(7);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安装在车头格栅内侧,室内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车内仪表板主驾下板侧;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分别与空调控制器(1)硬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与车辆自带的空调控制器(1)CAN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汽车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与设定的阈值比对,如果室内外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空调控制器发送降温信号,空调控制器启动降温模式,降温模式可以为开启制冷模式或启动室内外风循环模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阳光传感器(5),所述阳光传感器(5)安装在仪表板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并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总成(7)与车辆自带天窗总成 (2)硬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雨量传感器(6),所述雨量传感器(6)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并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控制器安装在仪表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阳光传感器(5)、雨量传感器(6)分别通过有线与空调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雨量传感器(6)集成在车内后视镜内部,所述车内后视镜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开设有孔,所述雨量传感器(6)探头通过所述孔朝向前挡风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阳光传感器(5)安装在除霜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均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汽车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与设定的阈值比对,如果室内外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空调控制器发送降温信号,空调控制器启动降温模式,降温模式可以为开启制冷模式或启动室内外风循环模式。
结合阳光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实现天窗的启闭与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装置搭建建单,车辆改造成本小,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高,降温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免汽车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的整体布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用于车辆锁车后车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至少自带有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1位于主驾驶与副驾驶之间的仪表板上,暖通空调总成1’一般布置于主驾驶与副驾驶位置仪表板下方,其可以控制冷暖混合风门、新风门以及其自带的鼓风机运行,可以将室外的风引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温度。车辆如果还自带天窗总成,应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效果最好。车身控制器总成控制天窗总成2的启闭和开度。
实施例1
下面以自带暖通空调控制总成的汽车为例,介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车身控制器总成;室外温度传感器3 安装在车头格栅内侧,室内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车内仪表板主驾下板侧;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分别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空调控制器与车辆自带的暖通空调总成硬线连接,车身控制器总成安装在仪表板内侧。
室内温度传感器4、室外温度传感器3分别采集汽车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与设定的阈值比对,如果室内外温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总成发送降温信号,暖通空调控制总成则启动降温模式,降温模式可以为开启制冷模式或启动室内外风循环模式。
本实施例中,室外温度传感器3一般固定在车头格栅内侧,该位置便于真实准确采集室外温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汽车还自带有天窗总成2。基于带有天窗总成2的汽车,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还包括阳光传感器5、雨量传感器6,阳光传感器5安装在仪表板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并与空调控制器通信连接;车身控制器总成与车辆自带天窗总成2硬线连接。雨量传感器6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并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车身控制器总成与车辆自带天窗总成2硬线连接。
通过阳光传感器5和雨量传感器6分别采集当前阳光照射强度和雨量信息,并将阳光照射强度信息和雨量信息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结合室内外温度、阳光强度、雨量信息、室内外温度综合判断,确定开启制冷模式、室内外风循环模式、天窗2开启三种模式的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如当阳光照射强度大或雨量大,此时不能开启天窗 2,若阳光强度低且无雨或雨量低于阈值,则此时由空调控制器向车身控制器发送天窗开启信号,车身控制器总成驱动天窗打开到一定的开度,达到降温目的,当然也可以天窗2和风循环组合开启,可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
本实施例中,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阳光传感器5、雨量传感器6 分别通过有线与空调控制器连接。其中雨量传感器6集成在车内后视镜内部,车内后视镜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开设有孔,雨量传感器6探头通过孔朝向前挡风玻璃,阳光传感器 5安装在除霜风口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温度传感器采用硬线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硬线布设考虑隐蔽、安全,具体走向根据车内饰结构、仪表板结构设计,在此不再详述。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控制逻辑为常规技术,本申请利用常规的控制逻辑实现一个能够安全、有效、快速降低车内温度的控制装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车身控制器总成(7);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安装在车头格栅内侧,室内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车内仪表板主驾下板侧;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分别与空调控制器(1)硬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与车辆自带的空调控制器(1)CAN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光传感器(5),所述阳光传感器(5)安装在仪表板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并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总成(7)与车辆自带天窗总成(2)硬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量传感器(6),所述雨量传感器(6)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并与空调控制器硬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控制器安装在仪表板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阳光传感器(5)、雨量传感器(6)分别通过有线与空调控制器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传感器(6)集成在车内后视镜内部,所述车内后视镜朝向前挡风玻璃侧开设有孔,所述雨量传感器(6)探头通过所述孔朝向前挡风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传感器(5)安装在除霜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3)、室内温度传感器(4)均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CN202121187961.X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268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7961.XU CN21626855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7961.XU CN21626855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8556U true CN21626855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7961.XU Active CN216268556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8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6901B (zh) 汽车车窗智能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7518327B2 (en) Vehicle panel control system
US5040455A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104453535A (zh) 一种汽车智能天窗系统
CN103144512A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722962A (zh) 一种车辆空气净化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2109653A (zh) 一种保障车内滞留人员安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US5129192A (en) Ventilating system for vehicles
CN110103671A (zh) 一种汽车车窗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方法
JP2008285885A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制御装置
US20040065101A1 (en) Vehicl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216268556U (zh) 一种避免汽车锁车后乘员舱温度过高的控制装置
CN111775652B (zh) 一种提升驾驶室舒适度的联动控制方法
CN209616832U (zh)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空气监测及温度自动调控系统
US20090165479A1 (en) Solar power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CN11287443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安全带救助系统
CN111547003A (zh) 一种儿童乘员保护系统
CN2144506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安全带救助系统
CN113799571A (zh) 车载空调出风控制系统、车辆以及出风控制方法
JP3688108B2 (ja) 車両用換気装置
CN115782518A (zh) 一种车内外环境与车窗天窗自适应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CN210370325U (zh) 车窗升降装置及车辆
KR20110119253A (ko) 차량 내 수면사고 방지시스템
CN107323426A (zh) 一种汽车车窗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5817399A (zh) 一种用于车内遗忘儿童的保护方法及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