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8603A -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8603A
CN111628603A CN202010114975.2A CN202010114975A CN111628603A CN 111628603 A CN111628603 A CN 111628603A CN 202010114975 A CN202010114975 A CN 202010114975A CN 111628603 A CN111628603 A CN 111628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motor shaft
motor
shaft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49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ano Kens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ano Ken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ano Ken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ano Ken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2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6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轴,提高了向电动机轴主体压入压入部件时的组装精度。当将电动机轴(4)的压入部直径设为D并将导入部直径设为E时,在导入部(4b)的外周形成有倾斜面(4e),该倾斜面从导入部直径E朝向压入部直径D逐渐扩大。

Description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例如家电产品等的电动机的转子轴使用的电动机轴和使用该电动机轴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动机轴(转子轴)压入有轴承(bearing)等金属压入部件来组装电动机。例如,如图5所示,从电动机轴51的被C倒角的轴端部52压入轴承等金属压入部件。
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电动机,为了在向电动机轴压入滚珠轴承时防止产生损伤,在电动机轴的压入端部设置朝向轴端直径减小的锥部来引导滚珠轴承,向与锥部连续的滚珠轴承压入部压入滚珠轴承并与台阶部抵接,从而组装成电动机(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60-108170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108170号公报
然而,在将图5所示的轴承等压入部件从轴端部62向电动机轴51压入时,容易产生划伤、刮擦。在图6的电动机轴51的局部放大照片图中,示出了从右侧轴端部52朝向电动机轴51的轴向左侧产生了刮擦53。在这种情况下,压入部件的组装精度降低并产生次品,从而电动机的组装性和成品率下降。
此外,专利文献1中,在轴端设置锥部来减少和滚珠轴承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压入负载以减轻滚珠轴承损伤,但是由于在压入时滚珠轴承容易倾斜,因此无法维持轴垂直度、平行度,还是会由于压入滚珠轴承而在电动机轴产生刮擦。
发明内容
以下所述的若干实施方式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轴和电动机,上述电动机轴提高了向电动机轴主体压入压入部件时的组装精度,上述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且组装性、旋转性能良好。
关于以下所述的若干实施方式的发明至少包括以下结构。
一种电动机轴,是电动机的电动机轴,包括:电动机轴主体;导入部,该导入部设于所述电动机轴主体的至少一方端侧;以及压入部,该压入部与所述导入部连续,当将压入部直径设为D且将导入部直径设为E时,在所述导入部的外周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所述导入部直径E向所述压入部直径D逐渐扩大。
这样,当在导入部与压入部的边界部形成有从导入部直径E向压入部直径D逐渐扩大的倾斜面时,在将压入部件从导入部向压入部压入时不会产生划伤、刮擦,从而提高了组装精度。
优选的是,所述导入部形成为(D×0.95)≤E<D。例如,压入部直径D是φ5mm时,导入部直径E优选为φ4.75mm以上且低于φ5mm。
由此,能够在将轴承3向压入部压入之前,不在电动机轴产生刮擦地将轴承3向导入部嵌入,对轴垂直度和平行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是,形成于所述导入部的外周的所述倾斜面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形成在3°~1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形成在5°~8°的范围。
由此,即使电动机轴直径发生了变化,通过形成相对于轴向具有规定的倾斜角的倾斜面并进行压入,也能不产生刮擦地压入。
在电动机中,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动机轴;转子,该转子与所述电动机轴一体地组装;以及定子,该定子的定子极齿与所述转子的转子磁极相对配置。
由此,减少了在向电动机轴压入部件时的刮擦等次品的产生,提高了电动机的组装性和成品率。
能够提供消除导入部和压入部的台阶并提高了组装精度的电动机轴以及包括该电动机轴且组装性、旋转性能良好的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轴的说明图、A部和B部放大图。
图2是将轴承压入图1的电动机轴时的说明图。
图3是将其他压入部件压入图1的电动机轴时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现有的电动机轴和图1的电动机轴压入有压入构件时的次品产生率的对比的图表。
图5是现有的电动机轴的说明图和轴端部即A部放大图。
图6是在电动机轴产生的刮擦的局部放大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机轴和电动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3对电动机的示意结构进行说明。
电动机1包括以下结构。如图3所示,电动机外壳2具有筒状的外壳主体2a和端盖2b。在电动机外壳2内保持有一对轴承3,电动机轴4支承为能够旋转。在电动机轴4组装有转子5,该转子5在外周面具有转子磁体。此外,在电动机外壳2内组装有定子6。在外壳主体2a的内壁面组装有定子铁芯6a,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的定子极齿卷绕有电动机线圈6b。定子极齿与转子磁体相对配置。
接着,在图1中,电动机轴4如下所述地构成。包括:供上述电动机1组装的电动机轴主体4a;设于电动机轴主体4a的至少一方端侧的导入部4b;以及与导入部4b连续的供压入部件压入的压入部4c。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动机轴4的两端侧设有导入部4b,并且包括与导入部4b连续的压入部4c。此外,电动机轴主体4a也可以兼作压入部4c。
图1的A部详细放大了电动机轴4的右端部分。轴端部4d的外周缘部被C倒角,导入部4b形成为与轴端部4d连续。图1的B部详细图放大了导入部4b和压入部4c的边界部。当将电动机轴直径设为D并将导入部直径设为E时,在导入部4b的外周形成有导入部直径E朝向压入部4c而逐渐扩大的倾斜面4e。当形成有上述倾斜面4e时,在将压入部件从导入部4b向压入部4c压入时不会产生划伤、刮擦,从而提高了组装精度。
具体地,导入部4b优选形成为(D×0.95)≤E<D。例如,压入部直径D是φ5mm时,导入部直径E优选为φ4.75mm以上且低于φ5mm。
由此,能够在将轴承3向压入部4c压入之前,不在电动机轴4产生刮擦地将轴承3向导入部4b嵌入,对轴垂直度和平行度进行调节。
此外,形成于导入部4b的外周的倾斜面4e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θ在3°~10°的范围形成,更优选地,在5°~8°的范围形成。由此,即使电动机轴直径发生了变化,通过形成相对于轴向具有规定的倾斜角的倾斜面4e并压入,也能不产生刮擦地压入。
图2是示出了将轴承3(滚动轴承)从两侧轴端部4d压入并组装于组装有转子5的电动机轴4的工序的说明图。图2的右侧放大剖视图是图2的中央部所示的导入部4b与压入部4c的边界部A附近的放大图。轴承3的内周侧导入部形成为R面。轴承3的内径的尺寸小于压入部直径D。当将轴承3向设于电动机轴4的两端部的导入部4b嵌入时,轴承3的内壁面沿着倾斜面4e移动到压入部4c附近。此时,由于形成有导入部直径E朝向压入部4c而逐渐扩大的倾斜面4e,因此在将压入部件从导入部4b向压入部4c压入时不会产生划伤、刮擦。在以这种状态将轴承3相对于压入部4c调节了轴垂直度和平行度的状态下,如图2的右侧图所示,将轴承3沿轴向压入并组装到压入部4c的规定位置。
图3是表示在将电动机1组装于电动机轴4后,压入并组装其他的压入部件(压入构件7)的工序的说明图。图3的右侧放大剖视图是图3的中央部所示的导入部4b与压入部4c的边界部B附近的放大图。压入构件7的内周侧导入部形成有倾斜面7a。倾斜面7a的倾斜角形成为比倾斜面4e的倾斜角θ大的值。压入构件7的内径的尺寸小于压入部直径D。当将压入构件7向设于电动机轴4的一端部的导入部4b嵌入时,轴承3的内壁面沿着倾斜面4e移动到压入部4c附近。此时,由于形成有导入部直径E朝向压入部4c而逐渐扩大的倾斜面4e,因此在将压入部件从导入部4b向压入部4c压入时不会产生划伤、刮擦。在以这种状态将压入构件7相对于压入部4c调节了轴垂直度和平行度的状态下,如图3的右侧图所示,将压入构件7沿轴向压入并组装到压入部4c的规定位置。
此处,通过图4所示的表示电动机轴4的轴刮擦次品率的图表,对在电动机轴4的导入部4b与压入部4c的边界部设置有图1所示的倾斜面4e的情况以及使用图5所示的现有的电动机轴压入有压入部件的情况进行对比并说明。另外,轴刮擦次品是指产生了划伤、刮擦等。图的前段的◆表示图5所示的电动机轴的生产数量中轴刮擦次品的产生率,图的后段的◆表示设置有倾斜面4e的电动机轴的生产数量中轴刮擦次品的产生率。电动机轴4的压入部直径D是φ5mm,导入部直径E是φ4.95mm~φ5mm,倾斜面4e的倾斜角是6.5°±1.5°。
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图5所示的电动机轴的规定生产数量中的轴刮擦次品的产生率如下:生产数量2060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429的轴刮擦产生率为20.83%,生产数量2425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406的轴刮擦产生率为16.74%,生产数量2160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354的轴刮擦产生率为16.39%,生产数量2115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209的轴刮擦产生率为9.88%,生产数量2227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329的轴刮擦产生率为14.77%,生产数量4733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618的轴刮擦产生率为13.06%,生产数量2421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193的轴刮擦产生率为7.97%,轴刮擦次品率为平均14%。
与此相对,设置有倾斜面4e的电动机轴4的规定生产数量中的轴刮擦次品的产生率在图表的标注〇符号的数据之后,并且如下:生产数量2650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9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35%,生产数量5414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1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2%,生产数量5167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1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2%,生产数量5206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3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6%,生产数量5164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0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0%,生产数量5208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2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4%,生产数量5005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0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0%,生产数量4728中轴刮擦次品数量为0的轴刮擦产生率为0.00%,轴刮擦次品率显著降低为平均0.35%。
综上,当在电动机轴4的压入部4c与导入部4b的边界部处形成有从导入部直径E向压入部直径D逐渐扩大的倾斜面4e时,在将压入部件从导入部4b向压入部4c压入时,不会产生划伤、刮擦,从而提高了组装精度。
此外,在包括了电动机轴4的电动机1中,压入部件相对于电动机轴4的组装精度提高且次品的产生减少,从而提高了电动机1的组装性和成品率。
另外,对在电动机轴4的两端部包括导入部4b和压入部4c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于任意一方的轴端侧。此外,电动机1既可以是内转子型也可以是外转子型。

Claims (4)

1.一种电动机轴,是电动机的电动机轴,
所述电动机轴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机轴主体;
导入部,该导入部设于所述电动机轴主体的至少一方端侧;以及
压入部,该压入部与所述导入部连续,
当将压入部直径设为D且将导入部直径设为E时,在所述导入部与所述压入部的边界部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所述导入部直径E向所述压入部直径D逐渐扩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入部形成为(D×0.95)≤E<D。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轴,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导入部的外周的所述倾斜面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形成在3°~10°的范围。
4.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轴;
转子,该转子与所述电动机轴一体地组装;以及
定子,该定子的定子极齿与所述转子的转子磁极相对配置。
CN202010114975.2A 2019-02-27 2020-02-25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Withdrawn CN1116286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768 2019-02-27
JP2019033768A JP2020141448A (ja) 2019-02-27 2019-02-27 モータ軸及び電動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603A true CN111628603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6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975.2A Withdrawn CN111628603A (zh) 2019-02-27 2020-02-25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41448A (zh)
CN (1) CN11162860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764A (ja) * 1998-09-09 2000-03-31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式同期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606213A (zh) * 2003-10-09 2005-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910377A (zh) * 2004-01-14 2007-02-07 Ntn株式会社 动压轴承装置
JP2007333125A (ja) * 2006-06-16 2007-12-27 Ntn Corp ボールねじの支持構造
CN103248167A (zh) * 2012-02-06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以及用于装配电机的方法
CN106505784A (zh) * 2015-09-03 2017-03-1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包括具阶梯式直径的轴的旋转电机和组装这类电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1064U (zh) * 1990-08-29 1992-04-30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764A (ja) * 1998-09-09 2000-03-31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式同期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606213A (zh) * 2003-10-09 2005-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910377A (zh) * 2004-01-14 2007-02-07 Ntn株式会社 动压轴承装置
JP2007333125A (ja) * 2006-06-16 2007-12-27 Ntn Corp ボールねじの支持構造
CN103248167A (zh) * 2012-02-06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以及用于装配电机的方法
CN106505784A (zh) * 2015-09-03 2017-03-1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包括具阶梯式直径的轴的旋转电机和组装这类电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41448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7817B2 (en) Small-sized motor having polygonal outer shape
US6342739B1 (en) Small-sized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047177A2 (en) Miniature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038025B2 (ja) 4角形状外形の小型モータ
EP301880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otor
US9893573B2 (en) Rotor of motor and such motor
JP2015211499A (ja) ロータ、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タを備える回転電機
US20060220482A1 (en) Stepping motor being conveniently assembled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JP4679374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29649A (ja) モータ
CN111628603A (zh) 电动机轴和电动机
JP3128416B2 (ja) 回転電機
JP2006087222A (ja)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と電動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縮機
JP2003102151A (ja) 電動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95219B1 (ko) 비엘디씨 모터 조립체
CN115203837A (zh) 一种电机尺寸链的优化设计计算方法
KR101044101B1 (ko) 브러시리스 직류모터
JPH0583900A (ja) 小型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69698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WO2020166574A1 (ja) 埋込磁石型ロータ
JP2011120379A (ja) 回転電機
CN217583088U (zh) 一种阶梯孔定位的电驱动变速箱总成
JP6828307B2 (ja)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21157061A1 (ja) 回転電機
WO2017056670A1 (ja) ブラシ付モータの回転子、およびブラシ付き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