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0152A -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0152A
CN111610152A CN202010429252.1A CN202010429252A CN111610152A CN 111610152 A CN111610152 A CN 111610152A CN 202010429252 A CN202010429252 A CN 202010429252A CN 111610152 A CN111610152 A CN 111610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value
scheme
area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92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0152B (zh
Inventor
张盛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 ltd
Zhengx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 ltd
Dongcai Plastic Pig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 ltd, Dongcai Plastic Pig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92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0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0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roughness or irregularity of surfa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塑胶生成设备损耗的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塑胶厂家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塑胶的生产。但在塑胶批量生产之前,厂家需要制作塑胶样板,通过塑胶样板和客户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采用制作好的塑胶样板为模型进行塑胶的批量生产。
客户在需要塑胶厂家制备塑胶时,会提供塑胶成品,使得塑胶厂家根据塑胶成品制备塑胶样板,以供客户进行确认。而制备塑胶样板需要先通过分光检测仪检测塑胶成品的色度值。但是塑胶成品大部分为一个整个部件,如电风扇外壳,分光检测仪上仅设有一个小孔以对塑胶成品的色度值进行检测。故需要从塑胶成品上截取塑胶模板,使得分光检测仪能够检测塑胶成品的色度值。
分光检测仪能否准确的准确塑胶成品与截取的塑胶模板的平面度相关,若塑胶模板的平面度为零,则塑胶模板与小孔所在平面能够完全贴合。两者完全贴合的情况下,分光检测仪检测的塑胶模板的色度值约为准确。但塑胶样板的截取是通过检测人员截取的,由于人眼的局限性,检测人员的截取的塑胶模板的平面度可能会很大,从而导致塑胶模板检测出来的色度值不准确,导致制备的塑胶样板并不是客户所需的塑胶,从而需要反复制作塑胶样板。制备塑胶的设备的生产量较大,而塑胶样板的生产量极小,因此,制作一次塑胶样板所损耗的设备成本较大,若反复多次制备塑胶样板,导致设备成本损耗的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塑胶生产设备损耗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
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其中,各个所述基准点未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所述空间模型,以得到各个所述基准点对应的区域;
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并根据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
在最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根据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最大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重新选取三个基准点,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所述空间模型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根据所述预设面积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光检测仪,所述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分光检测仪检测所述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
在数据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种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所述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
将所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所述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所述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客户对塑胶的性能要求;
根据所述性能要求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性能要求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性能要求对应的性能参数;
在所述数据库中确定匹配所述性能参数的配料方案,所述配料方案包括塑胶样板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配料方案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检测平台、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检测系统在检测到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检测平台后,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从而根据各个图像以及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检测系统在根据空间模型确定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且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检测系统再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截取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由于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保证检测系统能够在塑胶成品上检测到平面度趋近零的区域,以自动的为厂家标记该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无需检测人员确定截取区域,保证了分光检测仪分析得到塑胶模板的准确性,避免厂家反复制备塑胶样板以供客户确认,塑胶生成设备损耗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3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步骤S9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
由于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保证检测系统能够在塑胶成品上检测到平面度趋近零的区域,以自动的为厂家标记该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无需检测人员确定截取区域,保证了分光检测仪分析得到塑胶模板的准确性,避免厂家反复制备塑胶样板以供客户确认,塑胶生成设备损耗的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是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存储器1003以及图像采集模块1004。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图像采集模块1004可为相机或者摄像头。存储器10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3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检测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3中可以包括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
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
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
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方案,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检测系统在检测到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检测平台后,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从而根据各个图像以及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检测系统在根据空间模型确定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且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检测系统再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截取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由于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保证检测系统能够在塑胶成品上检测到平面度趋近零的区域,以自动的为厂家标记该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无需检测人员确定截取区域,保证了分光检测仪分析得到塑胶模板的准确性,避免厂家反复制备塑胶样板以供客户确认,塑胶生成设备损耗的成本较低。
基于上述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架,提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以及图像采集模块。检测平台用于放置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而图像采集模块用户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图像采集模块可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可以转动,以从不同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此外,检测系统还包括终端,终端即为控制中心,终端可为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用检测系统作为执行主体,也可用终端作为执行主体。
厂家可在检测平台上放置塑胶成品,并在检测系统上输入检测指令。此时。检测系统启动图像采集模块以采集检测平台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检测平台上是否放置塑胶成品。若是检测平台上放置有塑胶成品,检测系统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采集角度是图像采集模块的摄像头所在平面与检测平台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且各个采集角度均为预设的采集角度,检测系统即获得不同采集角度下的塑胶成品的图像。
步骤S20,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检测系统在得到多个图像后,检测系统通过内置的抠图软件在各个图像中抠出塑胶成品,并基于不同的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对抠出来的塑胶成品进行拼接,从而构建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此外,在检测到塑胶成品位于检测平台上时,确定塑胶成品对应的客户,从而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存储有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若无,则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以构成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若有,则直接提取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步骤S30,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检测系统在获取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后,即可从空间模型上分析塑胶成品平面度较小的区域,将平面度较小的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均小于预设距离,也即表征截取区域的平面度较小。具体的,检测系统可以以检测平台为基准面构建三维空间坐标,再通过像素坐标与真实坐标之间的转化公式将图像中塑胶成品的各个像素点的坐标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也即使得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具有对应的空间坐标。检测系统根据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即可确定截取区域。例如,检测系统获取空间模型上高度相同的所有点,这些点构成一个平面,高于该平面的空间模型的点构成一个区域,所示该区域中的最高点与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即可表明该区域的平面度较小,可以用作截取区域。
步骤S40,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
空间模型实际上等同于检测平台上的塑胶成品。检测系统在确定截取区域后,即可确定截取区域的边界的各个点,且各个点具有对应的空间坐标。检测系统可设有单色可见光的发射器,且发射器可以移动,检测系统通过控制发射器移动以对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发送单色可见光,从而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检测系统可以设置多个发射器,通过各个发射器发射单色可见光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从而使得检测人员根据单色可见光对塑胶成品上进行该区域的实体标记,也即对截取区域划线标记,从而对该截取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检测系统在检测到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检测平台后,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从而根据各个图像以及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检测系统在根据空间模型确定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且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检测系统再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截取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由于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保证检测系统能够在塑胶成品上检测到平面度趋近零的区域,以自动的为厂家标记该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无需检测人员确定截取区域,保证了分光检测仪分析得到塑胶模板的准确性,避免厂家反复制备塑胶样板以供客户确认,塑胶生成设备损耗的成本较低。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基于第一实施例,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其中,各个所述基准点未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在表征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三个基准点不处于同一直线上,也即三个基准点连接后构成一个平面,将该平面定义为基准平面。
步骤S32,根据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所述空间模型,以得到各个所述基准点对应的区域;
检测系统将三个基准点进行连接,从而得到基准平面,再沿着基准平面对空间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得到基准点对应的区域,该区域构成一个曲面。
步骤S33,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并根据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
检测系统再确定该区域上各个点的空间坐标,空间坐标的确定方式参照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检测系统同时根据三个基准点的空间坐标确定基准平面上各个点的空间坐标,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区域上各个点与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指的是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度。
步骤S34,判断最大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检测系统再获取最大的距离,再判断最大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步骤S35,在最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
在当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即可判定该区域的平面度趋近于零,也即该区域可作为截取区域以截取塑胶模板。
步骤S36,在最大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重新选取三个基准点;
而在当最大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即可判定该区域的平面度较大,该区域不适用于截取塑胶模板。对此,检测系统在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重新选取三个基准点,且重新选取的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不能与之前的基准平面平行或者重叠。从而使得检测系统再次在塑胶成品上确定截取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塑胶模板需要覆盖分光检测仪的小孔,因此作为截取塑胶样板的截取区域的面积需大于预设面积,预设面积大于小孔的面积。故,检测系统在确定三个基准点时,三个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需大于预设面积,使得截取区域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截取区域为一个曲面,且该曲面的面积大于基准平面)。此外,为了便于检测系统计算基准平面的面积,检测系统所选取的三个基准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具有唯一的外接圆,外界面构成基准平面(基准平面上边界点即为空间模型上的点)。因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外接圆的直径,通过直径即可计算得到外接圆的面积,也即检测系统限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且预设长度根据预设面积确定。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在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并根据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空间模型得到区域,从而确定该区域上的各个点与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并在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该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获取所述分光检测仪检测所述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
步骤S60,在数据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种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所述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
步骤S70,将所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所述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光检测仪。检测系统内设有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色度值包括黑白色度值L、红绿色度值a以及黄蓝色度值b。L表示照度(Luminosity),相当于亮度,a表示从红色至绿色的范围,b表示从黄色至蓝色的范围。L的值域由0到120;a和b的值域都是由+120至-120,其中+120a就是红色,渐渐过渡到-120a的时候就变成绿色;同样,+120b是黄色,-120b是蓝色。所有的颜色就以这三个值交互变化所组成。配色方案还包括各种颜料以及颜料对应的质量比,也即各种颜料与颜料对应的质量比混合固定质量的主料制备得到的塑胶样板的色度值即为配色方案所对应的色度值。
主料为塑胶颗粒,塑胶颗粒可为任意的颜色。故而配色方案可含有塑胶样板的塑胶颗粒的颜色。塑胶颗粒的颜色可为任意的颜色。检测系统可以与分光检测仪通信连接。分光检测仪用于检测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分光检测仪在对塑胶模板完成检测后,可将色度值进行显示,或者直接将色度值发送至检测系统,使得检测系统存储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
检测系统在获取得到第一色度值后,在数据库遍历各个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以查找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色差值应小于预设色差值。色差值包括黑白色差值△L、红绿色差值△a以及黄蓝差值△b。在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色差值△L小于L0、△a小于a0且黄蓝差值△b小于b0时,即可判定该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为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L0为预设黑白色差值、a0为预设红绿色差值且b0为预设黄蓝色差值。
在检测系统确定第二色度值后,即可将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本的目标配色方案,并显示目标配色方案,以供塑胶厂家根据目标配色方案中的各种颜料、各种颜料对应的质量比以及预先配置的塑胶颗粒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放入塑胶生产设备中,从而制备得到塑胶样本。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获取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并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从而将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由于塑胶厂家将制备过的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存储在检测系统内,使得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客户所需的塑胶的配色方案,无需根据工人的经验对客户所需的塑胶进行配色,避免反复与客户确认塑胶是否符合需求导致多次制备塑胶样板,塑胶生产设备的成本损耗较低。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塑胶样本的截取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基于第三实施例,所述步骤S7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0,获取客户对塑胶的性能要求;
步骤S90,根据所述性能要求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除了对塑胶的颜色具有要求,还有其他的性能要求。例如,客户要求塑胶为半透明、透明或者不透明;或者,客户要求塑胶的硬度达到预设硬度以上;又或者,客户要求塑胶有粗糙感或者光洁。也即性能要求包括硬度要求、透明度要求、光洁度要求以及遮瑕要求中的至少一个。
塑胶厂家可在检测系统中输入客户的性能要求以及客户编号进行关联存储,客户编号与塑胶模板的编号一致。在确定第二色度值后,即可根据提供第一色度值的塑胶模板的编号获取存储的客户的性能要求。
在检测系统确定第二色度值后,检测系统再确定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检测系统再根据性能要求确定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例如,性能要求中含有遮瑕度要求,则配料为钛白粉,且遮瑕度越大,则钛白粉的质量比越大。检测系统根据主料、主料的质量比、配料、配料的质量比、颜料、颜料的质量比即可形成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使得塑胶厂家可以根据制备方案制备塑胶样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获取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并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并获取客户对塑胶的性能要求,从而根据性能要求以及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由于塑胶厂家将制备过的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存储在检测系统内,使得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客户所需的塑胶的配色方案,进而根据确定的配色方案与性能要求得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无需根据工人的经验对客户所需的塑胶进行配色,避免反复与客户确认塑胶是否符合需求导致多次制备塑胶样板,塑胶生产设备的成本损耗较低。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基于第四实施例,所述步骤S90包括:
步骤S91,确定所述性能要求对应的性能参数;
步骤S92,在所述数据库中确定匹配所述性能参数的配料方案,所述配料方案包括塑胶样板的性能参数;
步骤S93,根据所述配料方案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性能要求具有对应的性能参数。例如,客户要求塑胶的硬度需要达到某个硬度以上,则该硬度为性能要求对应的性能参数。可以理解的是,性能要求中包括有具有的性能参数,或者性能要求中包括有能够确定的塑胶的性能参数。例如,性能要求为塑胶透明,检测系统即可根据透明确定塑胶的性能参数。
检测系统根据输入的性能要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性能参数。检测系统的数据库中存储有性能参数、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的查找表。检测系统确定性能参数,即可根据性能参数在查找表查找到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查找到的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即构成配料方案。当然,检测系统中可以存储各种配料方案,且配料方案具有对应的性能参数;若配料方案的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的性能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该配料方案为性能要求的性能参数所匹配的配色方案。
在确定配料方案后,检测系统再根据配料方案、配色方案以及主料的质量比形成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系统确定性能要求对应的性能参数,并在数据库中确定匹配性能参数的配料方案,从而根据配料方案以及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库中存储的配色方案很多,终端一一遍历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会使得终端遍历时间增长。对此,在存储配色方案时,可以根据配色方案的色度值确定配色方案的色度标签。
具体的,终端先确定黑白色度值L的数值,根据数值确定黑白色度值对应的标签,例如,若L小于50,则塑胶样板偏白,若L大于或等于50,塑胶样板偏黑。终端再确定红绿色度值a的数值,根据数值确定红绿色度值对应的标签,例如,若a为+值,则塑胶样板偏红,若a为-值,塑胶样板偏绿。最后,终端确定红绿色度值b的数值,根据数值确定黄蓝色度值对应的标签,例如,若b为+值,则塑胶样板偏黄,若b为-值,塑胶样板偏蓝。三个标签构成配色方案的色度标签,例如,色度标签为偏黑、偏红以及偏黄。
终端根据第一色度值确定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标签,第一色度标签的确定方式参照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终端在数据库中查找与第一色度标签匹配的第二色度标签,也即第一色度标签与第二色度标签相同,从而在众多的配色方案中筛选出各个第二色度标签对应的配色方案,以作为待匹配的配色方案,从而大大减小了终端的查找量。终端再在各个待匹配的配色方案中选取当前配色方案,以确定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确定第一色度值对应的第一色度标签,并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一色度标签匹配的第二色度标签对应的配色方案作为待匹配的配色方案,从而大大减少了终端查找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的配色方案的工作量。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第一色度值对应的预设色差值,也即预设色差值为L0、a0以及b0。终端在各个预设色差值确定第一预设色差值。终端再在数据库中确定满足第一预设色差值的第一配色方案,也即将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色差值小于第一预设色差值的配色方案确定为第一配色方案。例如,第一预设色差值为L0,终端将所有△L小于L0的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第一配色方案。
在确定第一配色方案后,终端再在未被选定为第一预设色差值的预设色差值中确定第二预设色差值,进而在第一配色方案中确定满足第二预设色差值的第二配色方案。第二预设色差值与第一预设色差值不同,例如,第一预设色差值为L0,则第二预设色差值为a0或者b0。满足第二预设差值的第一配色方案即可确定为第二配色方案,也即第二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第一色差值小于第二预设色差值,例如,第二预设色差值为a0,则△a小于a0的第一配色方案为第二配色方案。
在确定第二配色方案后,终端将最后的预设色差值作为剩余的预设色差值,从而确定满足剩余的预设色差值的第二配色方案以作为第三配色方案。例如,剩余的预设色差值为b0,则△b小于b0的第二配色方案为第三配色方案。最后将第三配色方案的色度值确定为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
可以理解是,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色差值小于预设色差值,即可判定配色方案满足预设色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将第一色度值与数据库中每个配色方案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第一色度值匹配的各个配色方案。
终端将所有匹配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的色度值进行显示,使得厂家查看各个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的色度值。厂家可以根据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与显示的各个色度值进行比对,从而在多个配色方案中选定目标配色方案。
终端显示的各个配色方案具有对应的选择按钮,若检测到选择按键被点击时,即可视为检测到配色方案的选定操作。终端确定选定操作对应的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作为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也即将被点击的选择按键的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作为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黑白色差值、红绿色差值以及黄蓝色差值计算总色差值。具体的,总色差值△E2=△L2+△a2+△b2,也即预设公式为△E2=△L2+△a2+△b2。终端获得第二色度值对应的各个色差值后,将各个色差值带入预设公式中,从而计算得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总色差值。
总色差值的大小能够反应数据库中存储的塑胶样板与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之间的区别,总色差值越大,两者之间的区别越为明显。终端可将小于预设总色差值的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人们对于黑白颜色较为敏感。故而,终端需要结合黑白色差值以及总色差值确定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具体的,终端在确定各个第二色度值对应的总色差值后,确定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的各个第一配色方案。终端再确定各个第一配色方案对应的黑白色差值,进而将黑白色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黑白色差值的第一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样板对应的目标配色方案。可以理解的是,目标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塑胶模板的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且黑白色差值小于预设黑白色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人们对于黑白颜色较为敏感。故而,终端需要结合黑白色差值以及总色差值确定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具体的,终端在确定各个第二色度值对应的总色差值后,确定黑白色差值小于预设黑白色差值的各个第二配色方案。终端再确定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的第二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样板对应的目标配色方案。可以理解的是,目标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塑胶模板的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且黑白色差值小于预设黑白色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在各个总色差值中确定最小的总色差值。终端再判断最小的总色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总色差值。
若最小的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则将最小总色差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从而将与塑胶模板区别最小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还是存在着微小的差值。故而,根据第二色度值的配色方案所制备的塑胶样板并不一定是客户所需的塑胶。对此,终端可对第二色度值进行调整,从而得到多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第二色度值的调整为对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度值以及黄蓝色度值的调整,且调整的幅度较小,也即终端对第二色度值的调整为微调。微调可用待确定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第二色度值之间的各个色差值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表征,色差值包括黑白色差值、红绿色差值以及黄蓝色差值。
第二色度值可以进行多次微调,每一次微调得到一个待确定配色方案。出于成本的考虑,对第二色度值进行一次上调以及一次下调,得到两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终端再将待确定配色方案以及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目标配色方案,并显示各个目标配色方案,使得厂家根据不同的目标配色方案制备不同的塑胶样板。塑胶厂家根据目标配色方案中的各种颜料、各种颜料对应的质量比以及预先配置的塑胶颗粒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放入塑胶生产设备中,从而制备得到塑胶样本。
而根据下调后的配色方案制备得到的塑胶样板为下限塑胶样板,根据上调后的配色方案制备得到的塑胶样板为上限塑胶样板,根据未进行调整的配色方案制备得到的塑胶样板为中限塑胶样板。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中存储有预设调整值,预设调整值为一个绝对值,且预设调整值包括黑白色度值对应的预设调整值、红绿色度值对应的预设调整值以及黄蓝色度值对应的预设调整值。
终端在确定第二色度值后,获取预设调整值,从而对第二色度值中的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度值以及黄蓝色度值进行对应的预设调整值的增大,从而得到第三色度值;再对第二色度值中的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度值以及黄蓝色度值进行对应的预设调整值的减小,得到第四色度值。
终端确定第三色度值对应的待确定配色方案以及第四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中存储有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度值以及黄蓝色度值与颜料、颜料质量比的查找表。具体的,黑白色度值的数值分为多个区间,每一个黑白色度值区间对应颜料以及颜料比、红绿色度值的数值分为多个区间、且黄蓝色度值的数值分为多个区间,黑白色度值的一个区间、红绿色度值的一个区间以及黄蓝色度值的一个区间对应颜料以及颜料的质量比。终端在得到第三色度值后,即可根据第三色度值的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值值以及黄蓝色度值确定各自所在的区间,从而根据三个区间在查找表中确定颜料以及颜料的质量比。区间可为一个范围值或者可以为一个具体的数值。上述查找表根据塑胶厂家制备塑胶所需的颜料、颜料质量比以及色度值整理得到,并将查找表存储于终端内。
对此,终端在确定第三色度值后,即可根据第三色度值以及查找表确定第一颜料以及第一颜料的质量比,第一颜料为多种,由此根据各个第一颜料以及第一颜料的质量比形成第三色度值对应的待确定配色方案。同理,终端确定第四色度值后,根据第四色度值以及查找表确定第二颜料以及第二颜料的质量比,以根据各个第二颜料以及第二颜料的质量比形成第四色度值对应的待确定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第三色度值以及第四色度值后,可以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三色度值匹配的配色方案,且确定第四色度值匹配的配色方案,具体的确定方案请参照终端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的配色方案的流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终端在确定第三色度值以及第四色度值匹配的配色方案后,即可将匹配的配色方案确定为待确定配色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在对第二色度值进行调整时,终端需要根据第二色度值的具体数值确定调整量。具体的,假设黑白色度值为50,也即塑胶黑白比较分明,即使黑白色度值的调整量较小,塑胶的黑白变化也较为明显,因此,在黑白色度值在30-60之间,调整量需要较小,而超出30-60之外,调整量可稍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色度值的数值不同,调整量也不相同。终端中存储有各个色度值的区间以及区间对应的增量值以及减量值,区间趋向于中性颜色(两者颜色的比例相差不大,例如,黑白颜色、红绿颜色以及黄蓝颜色),增量值以及减量值较小。而区间趋向于某种颜色,区间对应的增量值减量值可稍大,例如,红绿色度值为+100,趋向于红色,则增量值以及减量值稍大,塑胶上的红色深浅变化并不是很大。需要说明的是,区间对应的增量值以及减量值的绝对值均小于预设值,以保证对第二色度值进行微调。
终端根据第二色度值确定黑白色度值、红绿色度值以及黄蓝色度值对应的增量值以及减量值,从而根据各个增量值增大第二色度值得到第三色度值,且根据各个减量值减小第二色度值,得到第四色度值,进而确定第三色度值以及第四色度值对应的待确定配色方案。待确定配色方案的确定参照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性能要求可以是比较模糊的要求。例如,客户对于透明度仅仅要求透明、不透明或者半透明。也即终端可以根据性能要求的高中低确定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不同的性能要求对应不同的配料。例如,遮瑕要求对应的配料为钛白粉。而性能要求的高中低对应的质量比依次降低。
此外,客户要求塑胶厂家制备的塑胶可能的用途不一样,则性能要求也不同。例如,塑胶是用作外壳,则性能要求为光洁度高且遮瑕;又例如,塑胶是用于用作设备的法兰,则性能要求为耐腐蚀,对于光洁度要求低,且无遮瑕要求。可以理解的是,性能要求可以是塑胶的用途,终端根据用途确定塑胶样板的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也即终端中存储有塑胶用途、配料以及配料质量比的映射关系表,通过作为性能要求的塑胶用途即可确定塑胶样板的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
塑胶样板的主料为塑胶颗粒,且主料的质量比一般为固定数值,不会发生变化。终端获取塑胶样板的主料的质量比,从而根据配料、配料的质量比、主料的质量比、以及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形成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塑胶生产设备对塑胶的生成量具有下限值,在制备塑胶样板的物料达到下限值,塑胶生产设备才能够启动以生成塑胶样板。而一次物料可以产出十几块塑胶样板,且每块塑胶样板的性能参数基本一致。因此,塑胶厂家在每次生产塑胶样板后,会库存剩余的塑胶样板。对此,塑胶厂家将库存的塑胶样板进行编号,且将塑胶样板对应的制备方案以及编号存储于终端,若有其他客户有相同的需求,则将库存的塑胶样板提供给客户,而无需进行塑胶样板的制备。
对此,终端在确定目标制备方案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与目标制备方案所匹配的制备方案。具体的,终端先确定目标制备方案中的第一配料以及第一颜料,然后在数据库中刷选出具有第一颜料以及第一配料的第一制备方案;终端再进一步确定第一配料的第一质量比以及第一颜料的第二质量比;终端最后在各个第一制备方案中确定是否有接近第一质量比以及第二质量比的制备方案,有含有,即可判定数据库中存储有目标制备方案匹配的制备方案。接近第一质量比以及第二质量比为:数据库中制备方案的颜料的质量比与第一颜料的质量比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质量比差值,且数据库中制备方案的配料的质量比与第一配料的质量比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质量比差值。在终端判定数据库中存储有目标制备方案匹配的制备方案时,则获取匹配的制备方案的编号,并输出编号对应的塑胶样板作为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提示信息,也即提示塑胶厂家采用编号对应的库存塑胶样板作为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
而在当在终端判定数据库中未存储有目标制备方案匹配的制备方案时,则输出目标制备方案,以供厂家基于目标制备方案制备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
在一实施例中,在塑胶厂家根据目标制备方案生产塑胶样板后,会剩余一部分塑胶样板。塑胶厂家会对其进行编号,同时,会将编号输入至终端内。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获取输入的编号,并将该编号作为目标制备方案对应的编号,从而将目标制备方案以及编号关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于厂家可以采用该目标制备方案对应的塑胶样板提供给具有相同塑胶要求的其他客户。
在一实施例中。分光检测仪用于检测塑胶样板的第二色度值。分光检测仪在对塑胶样板完成检测后,可将第二色度值进行显示,或者直接将第二色度值发送至终端,使得终端存储塑胶样板的第二色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塑胶样板由厂家根据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确定的目标配色方案制备得到。终端中存储有多种塑胶样板对应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终端根据塑胶模板的色度值确定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进而根据目标配色方案制备得到塑胶样板。
终端在获取第二色度值后,然后计算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具体的,终端先确定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黑白色差值、红绿色差值以及黄蓝色差值;在根据黑白色差值、红绿色差值以及黄蓝色差值确定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色差值包括黑白色差值△L、红绿色差值△a以及黄蓝差值△b。总色差值△E2=△L2+△a2+△b2,,终端获得第二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各个色差值后,将各个色差值带入公式中,从而计算得到第二色度值与第二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
总色差值的大小能够反应制备的塑胶样板与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之间的区别,总色差值越大,两者之间的区别越为明显。在计算得到总色差值后,判断总色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总色差值,若是大于,即可判定制备得到塑胶样板与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之间的区别较大,也即塑胶样板制备失败。对此,终端获取目标配色方案对应的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目标配色方案以及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为终端在数据库中确定与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三色度值对应的各个配色方案,厂家以其中的一个匹配的配色方案作为目标配色方案制备塑胶样板。若是当前制备的塑胶样板失败,则采用其他确定的配色方案进行塑胶样板的制备。
终端在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中重新确定目标配色方案。需要说明的是,重新确定的目标配色方案与上一个目标配色方案不同,也即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中不包括与当前制备的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终端在重新确定目标配色方案后,输出重新确定的目标配色方案,以供厂家根据重新确定的目标配色方案制备塑胶样板。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在保存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后,会为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配置对应的优先级。具体的,每个待确定配色方案所制备的塑胶样板理论上与塑胶模板的区别较小。塑胶样板与塑胶模板的区别通过两者之间的总色差值以及黑白色差值进行确定,故而赋予总色差值以及黑白色差值对应的权重,从而根据权重对待确定配色方案的黑白色差值以及总色差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的参考分值。参考分值越小,即可表明塑胶样板与塑胶模板的区别最小。终端根据参考分值进行待确定配色方案的优先级,参考分值越小,待确定配色方案的优先级越高。
终端在确定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的优先级后,将待确定配色方案与优先级关联存储。在目标配色方案制备的塑胶样板与塑胶模板区别较大时,终端获取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并获取各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的优先级,从而将优先级最高的待确定配色方案重新确定为目标配色方案,从而重新制备塑胶样板。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会为厂家提供塑胶模板,再通过分光检测仪获取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而终端内存储有多种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
终端在数据库中确定与第一色度值匹配的配色方案,在对该配色方案的第二色度值进行调整,得到多个待确定配色方案。终端再将待确定配色方案以及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输出,使得厂家为每个输出的配色方案制备对应的塑胶样板。
需要说明的是,总色差值的大小能够反应数据库中存储的塑胶样板与客户提供的塑胶模板之间的区别,总色差值越大,两者之间的区别越为明显。故,终端输出的每个配色方案的色度值与第一色度值之间的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也即使得制备得到的塑胶样板的色差值与塑胶模板的色差值之间的总色差值小于预设总色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制备的塑胶样板的颜色与塑胶样板的颜色差别极小。
在制备得到多个塑胶样板后,将塑胶样板、塑胶样板的性能数据置于送样文件中,性能数据包括塑胶样板的色度值、硬度、透明度、光洁度以及遮瑕参数。厂家通过将送样文件配送至客户,使得客户根据送样文件中的塑胶样板以及塑胶样板的性能参数进行确认。客户在确认后,会在送样文件的确认区域填写确认信息,再将确认后的送样文件返回至厂家。
终端则确定送样文件中客户所确认的目标塑胶样板。终端可以根据厂家输入的送样文件中的确认信息确定目标塑胶样板。此外,终端还具有光学字符识别功能。终端采集送样文件中塑胶样板确认区域的图像,从而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通过光学字符识别功能识别二值化处理的图像以识别图像中的文字信息,从而根据文字信息确定目标塑胶样板。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除了对塑胶的颜色具有要求,还有其他的性能要求。例如,客户要求塑胶为半透明、透明或者不透明;或者,客户要求塑胶的硬度达到预设硬度以上;又或者,客户要求塑胶有粗糙感或者光洁。也即性能要求包括硬度要求、透明度要求、光洁度要求以及遮瑕要求中的至少一个。
塑胶厂家可在终端中输入客户的性能要求以及客户编号进行关联存储,客户编号与塑胶模板的编号一致。终端在确定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后,即可根据提供第一色度值的塑胶模板的编号获取存储的客户的性能要求。终端再根据性能要求确定配料以及配料的质量比从而形成配料方案,并将配料方案进行存储。例如,性能要求中含有遮瑕度要求,则配料为钛白粉,且遮瑕度越大,则钛白粉的质量比越大。
终端在确定目标塑胶样板后,即获取塑胶模板匹配的配色方案以及存储的配色方案,再确定客户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可以是客户的名称、代号等。具体的,每个送样文件具有对应的编号,该编号即可为客户的身份标识。终端通过摄像头采集送样文件的编号,从而根据编号确定客户的身份标识。最后,终端再将配色方案、配料方案以及身份标识进行关联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终端。终端即为控制中心。检测平台用于放置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而图像采集模块用户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图像采集模块可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可以转动,以从不同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
厂家可在检测平台上放置塑胶成品,并在终端上输入检测指令。此时。终端启动图像采集模块以采集检测平台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检测平台上是否放置塑胶成品。若是检测平台上放置有塑胶成品,终端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采集角度是图像采集模块的摄像头所在平面与检测平台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且各个采集角度均为预设的采集角度,终端即获得不同采集角度下的塑胶成品的图像。
终端在得到多个图像后,终端通过内置的抠图软件在各个图像中抠出塑胶成品,并基于不同的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对抠出来的塑胶成品进行拼接,从而构建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此外,在检测到塑胶成品位于检测平台上时,确定塑胶成品对应的客户,从而在系统中确定是否存储有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若无,则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塑胶成品的图像以构成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若有,则直接提取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终端在获取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后,即可从空间模型上分析塑胶成品平面度较小的区域,将平面度较小的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均小于预设距离,也即表征截取区域的平面度较小。具体的,终端可以以检测平台为基准面构建三维空间坐标,再通过像素坐标与真实坐标之间的转化公式将图像中塑胶成品的各个像素点的坐标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也即使得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具有对应的空间坐标。终端根据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即可确定截取区域。例如,终端获取空间模型上高度相同的所有点,这些点构成一个平面,高于该平面的空间模型的点构成一个区域,所示该区域中的最高点与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即可表明该区域的平面度较小,可以用作截取区域。
空间模型实际上等同于检测平台上的塑胶成品。终端在确定截取区域后,即可确定截取区域的边界的各个点,且各个点具有对应的空间坐标。终端可设有单色可见光的发射器,且发射器可以移动,终端通过控制发射器移动以对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发送单色可见光,从而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终端可以设置多个发射器,通过各个发射器发射单色可见光对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从而使得检测人员根据单色可见光对塑胶成品上进行该区域的实体标记,也即对截取区域划线标记,从而对该截取区域进行塑胶样板的截取。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在表征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三个基准点不处于同一直线上,也即三个基准点连接后构成一个平面,将该平面定义为基准平面。
终端将三个基准点进行连接,从而得到基准平面,再沿着基准平面对空间模型进行切割,从而得到基准点对应的区域,该区域构成一个曲面。
终端再确定该区域上各个点的空间坐标,空间坐标的确定方式参照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终端同时根据三个基准点的空间坐标确定基准平面上各个点的空间坐标,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区域上各个点与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指的是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度。
终端再获取最大的距离,再判断最大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在当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即可判定该区域的平面度趋近于零,也即该区域可作为截取区域以截取塑胶模板。
而在当最大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即可判定该区域的平面度较大,该区域不适用于截取塑胶模板。对此,终端在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重新选取三个基准点,且重新选取的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不能与之前的基准平面平行或者重叠。从而使得终端再次在塑胶成品上确定截取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塑胶模板需要覆盖分光检测仪的小孔,因此作为截取塑胶样板的截取区域的面积需大于预设面积,预设面积大于小孔的面积。故,终端在确定三个基准点时,三个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需大于预设面积,使得截取区域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截取区域为一个曲面,且该曲面的面积大于基准平面)。此外,为了便于终端计算基准平面的面积,终端所选取的三个基准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具有唯一的外接圆,外界面构成基准平面(基准平面上边界点即为空间模型上的点)。因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外接圆的直径,通过直径即可计算得到外接圆的面积,也即终端限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且预设长度根据预设面积确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检测平台、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应用于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检测平台,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客户提供的塑胶成品位于所述检测平台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以不同的采集角度采集所述塑胶成品的图像;
根据各个所述图像以及各个所述图像对应的采集角度,构建所述塑胶成品的空间模型;
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其中,所述截取区域的边界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截取区域上的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以供厂家在所述截取区域截取塑胶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塑胶成品上的截取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选取三个基准点,其中,各个所述基准点未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所述空间模型,以得到各个所述基准点对应的区域;
根据所述空间模型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的空间坐标,并根据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
在最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根据所述区域上的各个点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最大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在所述空间模型上的各个点中重新选取三个基准点,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切割所述空间模型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基准平面的面积大于预设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基准点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根据所述预设面积确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光检测仪,所述对所述截取区域进行标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分光检测仪检测所述塑胶模板的第一色度值;
在数据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色度值匹配的第二色度值,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种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以及所述配色方案对应的色度值;
将所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所述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色度值对应的配色方案确定为所述塑胶模板对应的塑胶样板的目标配色方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客户对塑胶的性能要求;
根据所述性能要求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性能要求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性能要求对应的性能参数;
在所述数据库中确定匹配所述性能参数的配料方案,所述配料方案包括塑胶样板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配料方案以及所述目标配色方案,确定所述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
9.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检测平台、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010429252.1A 2020-05-19 2020-05-19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10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9252.1A CN111610152B (zh) 2020-05-19 2020-05-19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9252.1A CN111610152B (zh) 2020-05-19 2020-05-19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0152A true CN111610152A (zh) 2020-09-01
CN111610152B CN111610152B (zh) 2023-06-06

Family

ID=7219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9252.1A Active CN111610152B (zh) 2020-05-19 2020-05-19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01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101A (zh) * 2020-10-09 2021-04-13 广州工商学院 基于Web技术橡胶颗粒自由组合地垫图案仿真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899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港京技术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鞋类样板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918521A (zh) * 2004-02-03 2007-02-21 保罗·贝尔托拉 用于测量、数字化及或虚拟或在塑料、合成或纸质材料中再现三维物体外表面的电子光学照相系统
CN102013087A (zh) * 2010-09-30 2011-04-1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裁剪样板数字化的方法
CN102126239A (zh) * 2010-12-29 2011-07-20 禹州市神运机械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造型进行模型制作的方法
CN10245559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菲林的制作方法
CN105571500A (zh) * 2016-01-26 2016-05-11 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片材生产线随机检测仪
CN106500633A (zh) * 2016-12-29 2017-03-15 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度检测方法
CN106950245A (zh) * 2017-03-27 2017-07-14 九江市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eva塑胶尺寸收缩率的裁剪方法
CN208140387U (zh) * 2018-03-13 2018-11-23 白瑞 一种塑料样品检测截取器
CN108876913A (zh) * 2018-07-11 2018-11-23 天门市志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服装剪裁系统及方法
CN110006372A (zh) * 2019-03-18 2019-07-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局部优化的三维点云平面度计算方法
CN110322539A (zh) * 2019-06-04 2019-10-11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物体的三维模型切割过程显示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0349195A (zh) * 2019-06-25 2019-10-18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目标物体3d测量参数获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569794A (zh) * 2019-09-06 2019-12-13 深圳市梵高控股有限公司 物品的信息存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521A (zh) * 2004-02-03 2007-02-21 保罗·贝尔托拉 用于测量、数字化及或虚拟或在塑料、合成或纸质材料中再现三维物体外表面的电子光学照相系统
CN1904899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港京技术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鞋类样板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02013087A (zh) * 2010-09-30 2011-04-1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裁剪样板数字化的方法
CN10245559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菲林的制作方法
CN102126239A (zh) * 2010-12-29 2011-07-20 禹州市神运机械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造型进行模型制作的方法
CN105571500A (zh) * 2016-01-26 2016-05-11 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片材生产线随机检测仪
CN106500633A (zh) * 2016-12-29 2017-03-15 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度检测方法
CN106950245A (zh) * 2017-03-27 2017-07-14 九江市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eva塑胶尺寸收缩率的裁剪方法
CN208140387U (zh) * 2018-03-13 2018-11-23 白瑞 一种塑料样品检测截取器
CN108876913A (zh) * 2018-07-11 2018-11-23 天门市志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服装剪裁系统及方法
CN110006372A (zh) * 2019-03-18 2019-07-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局部优化的三维点云平面度计算方法
CN110322539A (zh) * 2019-06-04 2019-10-11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物体的三维模型切割过程显示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0349195A (zh) * 2019-06-25 2019-10-18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目标物体3d测量参数获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569794A (zh) * 2019-09-06 2019-12-13 深圳市梵高控股有限公司 物品的信息存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瑞生: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101A (zh) * 2020-10-09 2021-04-13 广州工商学院 基于Web技术橡胶颗粒自由组合地垫图案仿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0152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4953B2 (en)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palette for augmented reality
JP5968070B2 (ja) 色処理装置および色調整方法
CN104636726B (zh) 一种图像色彩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030089485A (ko) 색지정 서버, 색주문 시스템, 색지정 방법, 색주문 방법및 그 프로그램
KR20100029839A (ko) 개인 케어 제품 추천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도구
US20170042451A1 (en) Measuring Teeth Whiteness System and Method
JP2018189563A (ja) 画像検査装置
US544654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a pattern of color from an object using a neural network
JPH08123958A (ja) カラー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
CN111610152A (zh) 塑胶样板的截取方法、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524701B2 (ja) 色材配合率算出装置及びそれら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1626699B (zh) 塑胶样板的制备方案确定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6695B (zh) 塑胶样板的校验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6697B (zh) 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确定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83013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lighting effects from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CN111626700B (zh) 塑胶样板的配色方案确定方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6696A (zh) 塑胶样板的快速配色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6698A (zh) 塑胶样板的确认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931552B2 (ja) 画像検査装置
JP6285837B2 (ja) 測定位置提示方法及び測定位置提示ガイ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印刷物の測定方法
JP3601060B2 (ja) 測色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366139B2 (ja) 照明装置の設計システムおよび設計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KR20160029500A (ko) 지정 영역 색상 통계 정보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객체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16963359A (zh) 光源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02239B (zh) 一种远程配墨屏幕打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2

Address after: 17/F, Tongjin Business Center, 433 Zhen'an East Road, Jinxia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Applicant after: Zhengxi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1-3, No. 4, Lide Street, Anliang Community,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cai plastic pigment (Shenzhen)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ngxian (BOLUO) new material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