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7824A -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7824A
CN111587824A CN202010548230.7A CN202010548230A CN111587824A CN 111587824 A CN111587824 A CN 111587824A CN 202010548230 A CN202010548230 A CN 202010548230A CN 111587824 A CN111587824 A CN 111587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ope
feeding
wrapping machine
bu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2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志芳
赵斌元
颜盛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fu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fu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fu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fu Marin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82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78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7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7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苗机,包括机架和网筒编织设备,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沿第一方向产生网筒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一侧设置有将苗绳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绳装置和将贝苗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苗装置,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二侧间隔设有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在所述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切断装置;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第二捆扎装置、夹紧装置、切断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本发明真正实现了包苗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包苗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苗机。
背景技术
在贻贝养殖过程中,包苗效率是影响养殖时机和收获的关键步骤。在过去传统养殖中一般都是人工包苗,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械自动化包苗的设备。
现有机械自动化包苗的设备虽然在效率上相比人工包苗有优势,不过在包苗工艺上与传统人工包苗缺乏兼容性。例如,传统手工包苗所使用的苗绳绝大部分由当地人自行绕制,有长有短,基本在2.5m~3m之间;有粗有细,直径基本在3cm~4.5cm,而且同一条苗绳粗细也不均一,苗绳的一端接有挂绳。对于这种传统工艺所采用的苗绳在现有包苗设备中却无法适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包苗设备的兼容性和自动化程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苗机,用于解决现有包苗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包苗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苗机,包括机架和网筒编织设备,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沿第一方向产生网筒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一侧设置有将苗绳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绳装置和将贝苗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苗装置,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二侧间隔设有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在所述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切断装置;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第二捆扎装置、夹紧装置、切断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优选地,所述送绳装置包括:苗绳送入管道,所述苗绳送入管道的第一端正对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所产生网筒的中心,所述苗绳送入装置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所在内壁两侧至少设有一组压绳轮轴,每组压绳轮轴分别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
优选地,在所述苗绳送入管道的第一端的苗绳经过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绳宽检测装置和第二绳宽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绳宽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第一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一拨片,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间距大于挂绳的直径且小于苗绳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绳宽检测装置包括:第二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二行程开关;第二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二拨片,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间距小于挂绳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送苗装置包括:装苗斗和振动滑道,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所产生网筒,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装苗斗的第二侧。
优选地,在所述装苗斗第二侧所在斗壁内设有苗刷滚轴,所述苗刷滚轴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
优选地,在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装苗斗第二侧之间还设有一带称重装置的接苗斗。
优选地,所述网筒编织设备包括圆织机,所述圆织机包括针筒和多个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针筒外壁上的织针,各所述织针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所述针筒外还套设有可绕所述针筒转动的外套筒,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织针轨道,各所述织针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织针轨道上,所述外套筒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捆扎装置的第二侧还设有接料斗和十字滑台,所述接料斗置于所述十字滑台上并跟随所述十字滑台依次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交叉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平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网筒编织设备来直接提供包苗的网筒,同时在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一侧通过送绳装置和送苗装置来分别将贝苗和苗绳送入织好的网筒内,并利用重力在第一方向上完成包苗,并由第二捆扎装置、切断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来对实现包苗的捆扎和切剪,真正实现包苗的全自动化,进而大大提高了包苗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苗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送绳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绳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送苗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圆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织针、针筒和外套筒位置关系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筒内壁展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圆织机在机架上的构造和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筒产生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十字滑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提供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包苗机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包苗机包括机架1、圆织机2、送绳装置3、送苗装置4、第二捆扎装置5、切断装置6和第一捆扎装置7。具体的,所述圆织机2沿第一方向产生网筒21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方向即相对于机架1的重力方向,送绳装置3和送苗装置4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织机2的第一侧,如图1所示,所述圆织机2的第一侧即圆织机2的上方。所述圆织机2的第二侧间隔设有第二捆扎装置5和第一捆扎装置7,如图1所示,所述圆织机2的第二侧即圆织机2的下方。在所述第二捆扎装置5和第一捆扎装置7之间设有夹紧装置8,在所述夹紧装置8和第一捆扎装置7之间设有切断装置6,所述圆织机2、第二捆扎装置5、夹紧装置8、切断装置6和第一捆扎装置7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上,即分别在机架的垂直方向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2,所述送绳装置3包括:苗绳送入管道31,所述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一端(即图2中苗绳送入管道的左侧)正对所述圆织机2所产生网筒21的中心,所述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即图2中苗绳送入管道的右侧)所在内壁两侧至少设有一组压绳轮轴32,每组压绳轮轴32之间分别通过皮带33(或链条)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34。在工作时,将苗绳35的一端由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二端伸入苗绳送入管道31内,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4带动每组压绳轮轴32同步转动来将苗绳不断送至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一端并继续伸入网筒21中,以完成送绳。
具体的,结合图2来说,每组压绳轮轴32包括两个导轮,其中两个导轮通过弹簧压紧架连接固定在苗绳送入管道31的两侧,可以理解,对应在苗绳送入管道31两侧上设有允许导轮伸入管内的开口,该弹簧压紧架具体至少包括固定筒323和弹簧322,固定筒323上设有允许图2中导轮的轴心321沿箭头移动的滑槽(未示出),弹簧322竖直设置在固定筒内,且弹簧322的底端与位于图中上方的导轮轴心接触,弹簧322的顶端固定在固定筒323上,当苗绳35通过两个导轮之间时,弹簧322向上方的导轮施加压力,以便将苗绳35压紧在两个导轮之间,位于下方的导轮则通过皮带33连接于电机34,由此通过电机34转动即可带动下方的导轮转动,利用苗绳35与导轮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将两个导轮之间的苗绳35向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一端输送。
进一步的,为了可以更好的在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二端将苗绳35送入管内,可以将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二端设置为喇叭口,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再结合图2和图3,在所述苗绳送入管道31的第一端的苗绳35经过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绳宽检测装置37和第二绳宽检测装置38。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绳宽检测装置37包括:第一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371;第一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一拨片372,所述两块第一拨片372的间距大于挂绳36的直径且小于苗绳35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一拨片372的第一端(即图3中第一拨片的上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一拨片372的第二端(即图3中第一拨片的下端)为自由端。因此,当苗绳35经过该第一绳宽检测装置37时会挤压第一拨片372向第一行程开关371施加压力,从而可以用于检测判断当前即将进入网筒内的苗绳35长度。
同理,所述第二绳宽检测装置38与第一绳宽检测装置37的结构相似,所述第二绳宽检测装置38包括第二行程开关组和第二拨片组,第二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二行程开关381;第二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二拨片382,所述两块第二拨片382的间距小于挂绳36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二拨片382的第一端(即图3中第二拨片的上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二拨片382的第二端(即图3中第二拨片的下端)为自由端。因此当苗绳,挂绳36经过该第二绳宽检测装置38时会挤压第二拨片向第二行程开关施加压力,而挂绳36不会挤压第一拨片372,因此结合第一绳宽检测装置37可以用于检测判断当前即将进入网筒内的挂绳36长度。
示例性的,再参见图4,所述送苗装置4包括:装苗斗41和振动滑道42,所述振动滑道42的第一端(即图4中振动滑道的右边端)伸入所述圆织机2所产生的网筒21内,所述振动滑道42的第二端(即图4中振动滑道的左边端)设置于所述装苗斗41的第二侧(即图4中装苗斗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送苗装置4同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滑道需要较陡的坡度才能让贝苗在自身重力的影响力下滑动,再加上贝苗较小,表面附有一定量的水分,在一般滑道上容易产生大小不均的粘滞阻力,因此不能调节贝苗滑动的速度。因此,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滑道,贝苗在振动滑道上通过微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少在滑道上的粘滞阻力,可实现调整贝苗在滑道上滑动的速度。
如图4所示,在所述装苗斗41第二侧所在斗壁内设有苗刷滚轴43,所述苗刷滚轴43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44。利用苗刷滚轴43可以对进入振动滑道42前的贝苗进行刷洗下苗。
如图4所示,在所述振动滑道42的第二端与所述装苗斗第二侧之间还设有一带称重装置的接苗斗45。通过接苗斗45可以对从装苗斗41落下的贝苗进行称重并缓冲,其中称重能够使每串苗绳的包苗密度接近或相等。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5和6,所述圆织机2包括针筒22和多个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针筒22外壁上的织针23,各所述织针23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所述针筒22外还套设有可绕所述针筒22转动的外套筒24,在所述外套筒24的内壁上设有织针轨道241,各所述织针2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织针轨道241上,所述外套筒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上述织针包括织针勾231、织针舌232和织针凸起233。织针23活动嵌设在针筒22外壁上,织针凸起233抵靠在外套筒24的织针轨道241上。结合图7所示,在外套筒24内壁上的织针轨道241包括一段S型轨道,当外套筒24绕针筒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带动部分织针23沿S型轨道上下移动,以此来将纱线织成网筒21。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圆织机产生网筒的产生过程,下面结合图8-9来对圆织机2在机架1上的具体构造和圆织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示例中,请参见8,圆织机2在机架1上的构造和位置关系为:圆织机2包括固定于机架横梁上的针筒22,针筒22外壁的滑道内嵌设有可上下滑动多个织针23,在该针筒22下方设有中孔的带伞齿圆盘25,带伞齿圆盘25上设置四个两两对称的纱线筒26、纱线支架27以及内壁带有S型轨道的织针外套筒24,纱线支架27用于支撑纱线261,且纱线筒26上带有纱线盖板28,纱线盖板28上设有断纱传感器29。基于上述结构,纱线261从纱线筒26上引出后依次穿过断纱传感器29、纱线支架27织针23,然后在带伞齿圆盘25可以通过伞齿210来连接第三驱动电机211,第三驱动电机211带动伞齿210转动,进而带动带伞齿圆盘25上的外套筒24转动进行织网工作,形成网筒21。
再结合图6、7和9所示,织针23包括织针勾231、织针舌232和织针凸台233,图9中使用A、B、C、D、E来表示织针23在针筒22的滑道上沿着外套筒24内壁的S型轨道上下滑动。由此圆织机形成网筒的工作原理为:当织针23处于A点时纱线261入勾(即织针勾231),织针舌232朝下,织好的网筒21挂于针筒22内壁,其网眼套在织针23上处于织针舌232下方,当织针23沿轨道下滑至B点时,织针舌232被网眼的线抬起,将刚入勾的纱线261关闭于勾内,当织针23继续下滑至C点时,织针23脱离原先的网眼,入勾的纱线261被套与网眼之中,网筒21被送进的苗绳35下拉,织针23同时沿轨道上升至D点时,之前勾入的纱线261形成新的网眼,并下拉,随后织针23继续上升至E点,此时新的网眼将织针舌232下拉,使织针勾231重新打开,为下一次纱线261入勾做准备;经过针筒22上的所有织针23沿着织针轨道241将纱线261按照之前所述的动作重复运行后,织成网筒21,网筒21的网眼形状如图(编制成网筒),此网筒的特点是形成的网眼大小并不是固定的,节点处的纱线是活动的,因此网筒可以根据苗绳的粗细可以自行调节,更服帖。
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第三驱动电机驱动外套筒24转动的传动方式并非仅限于带伞齿圆盘25和伞齿配合的齿轮传动,本申请对于织针、针筒和外套筒之外的其他结构不做限制。
另外,由于上述示例仅采用的是圆织机来自动编制网筒21,当然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其他织网设备同样可以实现网筒21的自动编织,这种织网设备同样可以用来替换本示例中的圆织机,因此本申请产生网筒21的圆织机的保护范围可以概括为网筒编织设备。
示例性的,再请参见图1,在所述第一捆扎装置7的第二侧(即图1中第一捆扎装置的下方)还设有接料斗9和十字滑台10,所述接料斗9置于所述十字滑台10上并跟随所述十字滑台10依次在第二方向(如图1中第一捆扎装置的下方水平面上的X方向)和第三方向(如图1中第一捆扎装置的下方水平面上的Y方向)上交叉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平面。
具体的,如图10所示,该十字滑台10包括两条纵向滑轨101,一条纵向齿条102以及带齿轮的第一电机103;两条横向滑轨104、一条横向齿链105以及与带链轮的第二电机106,以及一个可以用于固定可拆卸的滑台台面107。由于机架是固定不动的,可以动的是接料斗9,因此放接料斗9就要放置于十字滑台(十字滑台的四个端点设置有四个行程开关,图中未予示出)上,可以使接料斗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按照包苗的进程来运动,当机架1部分的织网与包苗进行时,接料斗9接住已经包好的苗绳35按照滑台沿着X轴运动,当一条苗绳35包完之后接料斗9按照滑台沿着Y轴走一定间距(略大于包好贝苗后的苗绳35直径)后接下一串苗绳35。X轴往复运动,当接料斗9的一层放满后再反方沿Y轴间断运行,循环运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当苗绳35离开送绳装置3的压绳轮轴32后,此时苗绳35不再有推进的动力,接料斗9中已包好的苗串跟着十字滑台10的一起运动,起到拖动后续的苗绳35的效果。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包苗机实现自动化包苗的程序为:首先,送苗装置将贝类苗撒入由圆织机2织好的网筒21内,由网筒21将贝类苗包裹于由送绳装置送入的苗绳35上;接着,当苗绳35与挂绳36结合处到达第一捆扎装置7以下时,待加紧装置8将网筒21夹紧后,由第一捆扎装置7将网筒21与挂绳36扎紧,然后由切断装置6(例如切断器)将部分所述网筒21切断使包好的苗串及挂绳36掉入接料都9中;最后,再由第二捆扎装置5将网筒21扎紧之后夹紧装置8松开,以此完成一条苗绳的包苗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二捆扎装置5、第一捆扎装置7、夹紧装置8和切断装置6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来实现,其作用与功能与现有技术一致,通过上述技术原理和位置关系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清楚且完整的实现第二捆扎装置5、第一捆扎装置7、夹紧装置8和切断装置6在机架上的设置于安装,故这里不做赘述。
综上可知,本申请通过圆织机2来直接提供包苗的网筒21,同时在圆织机2的第一侧通过送绳装置3和送苗装置4来分别将贝苗和苗绳35送入织好的网筒21内,并利用重力在第一方向上完成包苗,并由第二捆扎装置5、切断装置6和第一捆扎装置7来实现包苗过程中的捆扎和切剪操作,真正实现包苗的全自动化,进而大大提高了包苗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包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和网筒编织设备,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沿第一方向产生网筒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一侧设置有将苗绳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绳装置和将贝苗送入所述网筒内的送苗装置,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的第二侧间隔设有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在所述第二捆扎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夹紧装置,在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一捆扎装置之间设有切断装置;
所述网筒编织设备、第二捆扎装置、夹紧装置、切断装置和第一捆扎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且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绳装置包括:
苗绳送入管道,所述苗绳送入管道的第一端正对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所产生网筒的中心,所述苗绳送入装置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所在内壁两侧至少设有一组压绳轮轴,每组压绳轮轴分别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苗绳送入管道的第一端的苗绳经过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绳宽检测装置和第二绳宽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宽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一行程开关;
第一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一拨片,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间距大于挂绳的直径且小于苗绳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一拨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绳宽检测装置包括:
第二行程开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苗绳两侧的第二行程开关;
第二拨片组,包括两块正对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行程开关之间的第二拨片,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间距小于挂绳的直径,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两块第二拨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苗装置包括:装苗斗和振动滑道,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网筒编织设备所产生网筒,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装苗斗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苗斗第二侧所在斗壁内设有苗刷滚轴,所述苗刷滚轴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滑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装苗斗第二侧之间还设有一带称重装置的接苗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编织设备包括圆织机,所述圆织机包括针筒和多个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针筒外壁上的织针,各所述织针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所述针筒外还套设有可绕所述针筒转动的外套筒,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织针轨道,各所述织针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织针轨道上,所述外套筒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捆扎装置的第二侧还设有接料斗和十字滑台,所述接料斗置于所述十字滑台上并跟随所述十字滑台依次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交叉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平面。
CN202010548230.7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Pending CN111587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230.7A CN111587824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230.7A CN111587824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7824A true CN111587824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230.7A Pending CN111587824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78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5391A (zh) * 2020-09-03 2020-11-20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编织式贻贝包苗机
CN114246146A (zh) * 2021-12-17 2022-03-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养殖苗绳清理缠绕机
CN114651765A (zh) * 2022-04-22 2022-06-24 张鸿福 一种水产养殖下苗装置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06A (ja) * 1988-04-28 1990-01-08 Tokutaro Komuro 海洋生物の網状付着基材
JPH0698660A (ja) * 1992-09-17 1994-04-12 Kyoei Kikai Seisakusho:Kk 養殖用貝類の結束装置
JPH08289671A (ja) * 1995-04-21 1996-11-05 Chisso Corp 育苗マット
JPH08308434A (ja) * 1995-05-19 1996-11-26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漁網用結束機
FR2929076A1 (fr) * 2008-03-27 2009-10-02 Ateo Sarl Agencement autoporte pour le brossage, le demaillage et le retournement de poches d'huitres
KR20110005069U (ko) * 2009-11-16 2011-05-24 박송범 해삼 및 전복 종묘 양식용 인공 어초
CN104925218A (zh) * 2015-05-13 2015-09-23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塔形桅杆自动升降装置及其方法
DE202015005862U1 (de) * 2015-08-19 2015-10-13 IAB - 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Bauforschung Weimar gemeinnützige GmbH Spann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Seilspannung in Seilförderern
CN205305727U (zh) * 2016-01-23 2016-06-15 宁波大学 一种贻贝自溶式包苗的养殖装置
CN10650883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协富渔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CN208016602U (zh) * 2018-03-28 2018-10-30 福建亿达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海带夹苗装置
CN108834968A (zh) * 2018-07-19 2018-11-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35130U (zh) * 2018-10-18 2019-07-23 沈镇涛 贻贝包苗机
KR102013549B1 (ko) * 2019-06-07 2019-08-22 한우석 해초류 양식용 포자끈 결속장치
CN110326565A (zh) * 2019-08-14 2019-10-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织网式贻贝自动包苗机
CN110338112A (zh) * 2019-08-14 2019-10-1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
CN110356935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贻贝养殖苗绳绞轮的便捷式收放设备
KR102095773B1 (ko) * 2019-03-12 2020-04-01 오채은 해조류 뿌리 활착용 종묘 줄로 이루어진 양식로프
CN210329162U (zh) * 2019-05-21 2020-04-17 浙江海富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脱壳机
KR102095777B1 (ko) * 2019-03-12 2020-04-24 오채은 해조류 뿌리 활착용 링을 갖는 종묘 줄로 이루어진 양식로프
CN111066706A (zh) * 2020-01-13 2020-04-28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11183938A (zh) * 2020-03-13 2020-05-22 舟山嵊泗海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贻贝包苗机
CN212589655U (zh) * 2020-06-16 2021-02-26 浙江海富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06A (ja) * 1988-04-28 1990-01-08 Tokutaro Komuro 海洋生物の網状付着基材
JPH0698660A (ja) * 1992-09-17 1994-04-12 Kyoei Kikai Seisakusho:Kk 養殖用貝類の結束装置
JPH08289671A (ja) * 1995-04-21 1996-11-05 Chisso Corp 育苗マット
JPH08308434A (ja) * 1995-05-19 1996-11-26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漁網用結束機
FR2929076A1 (fr) * 2008-03-27 2009-10-02 Ateo Sarl Agencement autoporte pour le brossage, le demaillage et le retournement de poches d'huitres
KR20110005069U (ko) * 2009-11-16 2011-05-24 박송범 해삼 및 전복 종묘 양식용 인공 어초
CN104925218A (zh) * 2015-05-13 2015-09-23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塔形桅杆自动升降装置及其方法
DE202015005862U1 (de) * 2015-08-19 2015-10-13 IAB - 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Bauforschung Weimar gemeinnützige GmbH Spann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Seilspannung in Seilförderern
CN10650883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协富渔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渔具沉子绳及其使用的模块扣接器
CN205305727U (zh) * 2016-01-23 2016-06-15 宁波大学 一种贻贝自溶式包苗的养殖装置
CN208016602U (zh) * 2018-03-28 2018-10-30 福建亿达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海带夹苗装置
CN108834968A (zh) * 2018-07-19 2018-11-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35130U (zh) * 2018-10-18 2019-07-23 沈镇涛 贻贝包苗机
KR102095773B1 (ko) * 2019-03-12 2020-04-01 오채은 해조류 뿌리 활착용 종묘 줄로 이루어진 양식로프
KR102095777B1 (ko) * 2019-03-12 2020-04-24 오채은 해조류 뿌리 활착용 링을 갖는 종묘 줄로 이루어진 양식로프
CN210329162U (zh) * 2019-05-21 2020-04-17 浙江海富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脱壳机
KR102013549B1 (ko) * 2019-06-07 2019-08-22 한우석 해초류 양식용 포자끈 결속장치
CN110326565A (zh) * 2019-08-14 2019-10-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织网式贻贝自动包苗机
CN110338112A (zh) * 2019-08-14 2019-10-1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齿圈式贻贝自动包苗机
CN110356935A (zh) * 2019-08-14 2019-10-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贻贝养殖苗绳绞轮的便捷式收放设备
CN111066706A (zh) * 2020-01-13 2020-04-28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组合型牡蛎养殖浮伐
CN111183938A (zh) * 2020-03-13 2020-05-22 舟山嵊泗海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贻贝包苗机
CN212589655U (zh) * 2020-06-16 2021-02-26 浙江海富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静: "卷筒式贻贝包苗机的设计与研究", 《渔业现代化》, no. 4, 30 August 2005 (2005-08-30), pages 46 - 47 *
申超男;付宗国;李磊;吴瑞康;刘全良;袁跃峰;: "新型织网式贻贝机械化包苗设备的设计与包苗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师, no. 01, 10 January 2020 (2020-01-10), pages 35 - 38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5391A (zh) * 2020-09-03 2020-11-20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编织式贻贝包苗机
CN111955391B (zh) * 2020-09-03 2021-11-2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编织式贻贝包苗机
CN114246146A (zh) * 2021-12-17 2022-03-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养殖苗绳清理缠绕机
CN114651765A (zh) * 2022-04-22 2022-06-24 张鸿福 一种水产养殖下苗装置
CN114651765B (zh) * 2022-04-22 2024-02-20 凤台县浩义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下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7824A (zh)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CN212589655U (zh) 一种贝类自动包苗机
JPS59136105A (ja) 中空糸束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DE58908550D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aus Endlosfäden sowie aus Endlosfäden hergestelltes mehrlagiges Vlies.
RU2005109972A (ru) Способ и машин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фильтров для табачных изделий
CA11116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fiber mat
KR101416314B1 (ko) 어업용 발 제작장치
US9169580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fiber balls with clipper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1955391B (zh) 一种编织式贻贝包苗机
US3951022A (en) Device for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plural aligned fibers
CN202783816U (zh) 小颗粒种子带包装机
CN105459233B (zh) 一种自动竹帘编织机
CN110804799B (zh) 一种拨片振动除尘织网机
GB2056853A (en) Artificial tre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EP0166631B1 (fr)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en continu par tricotage tridimensionnel de profilés en matériau composite
US310802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glass fibre webs or mats
US3112549A (en) Needle punch machine
AU1198101A (en) Horizontal conveyor for linked sausage strands
CN2367624Y (zh) 花式纱钩编机
JP3445127B2 (ja) 花束等の調製結束装置
JP2952620B2 (ja) 育苗マット送入充填装置
US6519924B1 (en) Bough roping machine
KR200302489Y1 (ko) 자동 합사 포장기
KR850001661B1 (ko) 충전재의 제조방법
US2391138A (en) Stationary type hop pick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