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770A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770A
CN111566770A CN201980007704.2A CN201980007704A CN111566770A CN 111566770 A CN111566770 A CN 111566770A CN 201980007704 A CN201980007704 A CN 201980007704A CN 111566770 A CN111566770 A CN 111566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witch
movable
movable piece
plu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7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770B (zh
Inventor
井泽一平
瀬户纯一
仲真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66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8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operation of the contacts, e.g. with both contacts movable or with bounceless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0Auxiliary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for cleaning or lubricating contact-mak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5/10Operating parts
    • H01H15/102Operating parts comprising ca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01H2013/52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using a return spring ac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ctuat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1/00Contacts
    • H01H2201/038Contact lubric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24Transmission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62Lubricating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开关具有:箱状的壳体、沿着相对于开口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可移动的柱塞、以及配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可动片。柱塞具有配置为在壳体的内部在第二方向上与可动片对置且与可动片接触而使可动片在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在柱塞的接触部与可动片的被接触部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按键式开关。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已经公开一种按键式开关。该开关具有:基座、相对于基座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的键、以及安装在基座的固定接触片及可动接触片。在固定接触片设有固定触点部,在可动接触片设有与固定触点部对置的可动触点部。另外,可动接触片在使键相对于基座上下移动时与键接触并可移动地进行配置,通过可动接触片的移动,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而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CNU(中国)-20663972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开关中,有时在键及可动接触片的接触位置涂布用于抑制磨损的润滑剂,来抑制磨损。但是,因为所述开关的键及可动接触片的接触位置通常是平的,不能保持润滑剂,所以不能长期向键及可动接触片的接触位置供给润滑剂,存在难以延长开关寿命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长使用寿命的开关。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开关具有:
箱状的壳体,其具有开口面;
柱塞,其沿着相对于所述开口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可移动;
可动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所述柱塞具有配置为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可动片对置且与所述可动片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并且所述柱塞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可动片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并且在所述柱塞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可动片的所述接触部所接触的被接触部的至少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开关,在柱塞的接触部与可动片的被接触部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利用该润滑剂保持部,能够长期向柱塞的接触部及可动片的被接触部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延长开关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拆除了图1的开关按键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拆除了图1的开关按键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5是复原状态的图1的开关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工作状态的图1的开关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一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二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三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四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五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六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七变形例的柱塞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八变形例的可动片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九变形例的固定片、可动片及柱塞的复原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九变形例的固定片、可动片及柱塞的复原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九变形例的固定片、可动片及柱塞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九变形例的固定片、可动片及柱塞的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个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虽然根据需要使用了表示特定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左”、“右”在内的术语),但上述术语的使用是为了参照附图方便理解本公开,并非是由上述术语的意义来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另外,如下的说明实际上只是例示,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其应用或其用途。此外,附图为示意性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实际情况不一定一致。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开关1具有: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的按键20。另外,如图2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设有固定片30、可动片40及柱塞50。作为一个例子,壳体10、按键20及柱塞50分别由绝缘性树脂构成,固定片30及可动片40分别由导电性金属构成。
如图2所示,壳体1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箱状,具有设有开口部12的开口面11。在壳体10的外周设有升降机构部13。该升降机构部13具有两个臂部15、16,从与开口面11正交的方向观察,两个臂部15、16以通过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且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4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0。
各臂部15、16从与开口面11正交的方向观察,由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轴部151、161、从轴部151、161的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向与轴部151、16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支承部152、162、以及从轴部151、161的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沿轴部151、161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卡止突部153、163构成。各支承部152、162的前端部(即远离轴部151、161的一方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0。
如图1所示,按键2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经由将在各角部设置的升降机构部13的卡止突部153、163卡止的卡止接受部21(在图1中只表示两个),与升降机构部13连接。即,按键20经由升降机构部13,沿相对于开口面11交叉的第一方向A(即图1的上下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0。
另外,如图2所示,按键20利用在壳体10的内部且在壳体10的第一方向A上与开口面11对置的底部17的大致中央部设置的螺旋弹簧22,在第一方向A且从壳体10的底部17向开口面11的方向上施力。
如图3所示,固定片30在壳体10的内部固定在壳体10的底部17。具体而言,固定片30从第一方向A(即图3的纸面贯通方向)观察,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壁部101、102的一方的第一壁部101与螺旋弹簧22之间进行配置。该固定片30具有触点配置部31,从第一方向A观察,触点配置部31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即,与第一方向A交叉的第二方向B)的升降机构部13的转动轴14的一侧(即图3的左侧)进行配置。
触点配置部31具有沿着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壁部103、104之中较近一方的第三壁部103延伸的板状,并在与一对壁部103、104之中较远一方的第四壁部104对置的板面设有固定触点部32。
如图3所示,可动片40相对于固定片30电独立而配置。具体而言,可动片40从第一方向A观察,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壁部101、102的另一方的第二壁部102与螺旋弹簧22之间进行配置。该可动片40具有:在壳体10的内部固定的固定部41、以及与固定部41连接且在第二方向B上可弹性变形的可动部42。
如图3所示,固定部41在第二方向B上,在相对于升降机构部13的转动轴14的、壳体10的第四壁部104侧进行配置。另外,可动部42从第一方向A观察,为从固定部41沿着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延伸的板状,其前端部配置在固定片30的触点配置部31与螺旋弹簧22之间,使各板面面对第二方向B,与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及第四壁部104对置地配置。在可动部42的前端部设有可动触点部43,可动触点部43在第二方向B上相对于固定触点部32对置地配置。
另外,在可动部42从第一方向A观察的情况下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有后面叙述的柱塞50的接触部52所接触的被接触部46。如图7所示,该被接触部46从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且向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延伸,其前端部在第二方向B且向壳体10的第四壁部104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可动部42在未施加有外力的初始位置上,使可动触点部43相对于固定触点部32接触地进行配置。通过后面叙述的柱塞50的接触部52与被接触部46接触,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且向第四壁部104(即,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分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如图3所示,柱塞50从第一方向A观察,在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和固定片30的触点配置部31之间与按键20连接并进行配置,通过按键20沿着第一方向A的移动,沿着第一方向A可移动地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柱塞50从第一方向A观察,具有: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主体部51、以及在主体部51的其延伸方向的中间部设置且从主体部51向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突出并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接触部52。
在主体部51的其延伸方向的中间部设有导轨部53,导轨部53从主体部51向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突出且从主体部51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如图3所示,该导轨部53从第一方向A观察,在壳体10的第三壁部103的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进行设置,且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导槽部105进行配置,使柱塞50的第一方向A的移动顺畅。
另外,在主体部51的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轨道状连接部54。经由该连接部54,将柱塞50与按键20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接触部52配置为,在壳体10的内部在第二方向B上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对置,并且与可动部42接触,使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上可弹性变形。
具体而言,接触部52具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在第二方向B上向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突出的突起部521、以及在该突起部521的第一方向A的中间部设置的凸部522。
如图4所示,突起部521具有第一倾斜面523、第二倾斜面524以及第三倾斜面525,构成为在柱塞50比开口面11更远离壳体10的底部17的第一位置(参照图5)和比第一位置更靠近与壳体10的开口面11对置的底部17的第二位置之间,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接触。
第一倾斜面523在第一方向A的凸部522的一侧(即,在比凸部522更接近按键20的一侧且图4的上侧)进行设置,随着沿第一方向A远离按键(即,随着从图4的上侧向下侧),在第二方向B上向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近的方向倾斜。
第二倾斜面524在第一方向A的凸部522的另一侧(即,在比凸部522更接近壳体10的底部17的一侧且图4的下侧)进行设置。该第二倾斜面524与第一倾斜面523相同,随着沿第一方向A远离按键,在第二方向B上向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近的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使第二倾斜面524相对于主体部51的第二方向B的侧面511的倾斜角度比第一倾斜面523形成得小。
第三倾斜面525与第二倾斜面524的第一方向A的远离按键20的一方的端部(即,图4下侧的端部)连接,随着沿第一方向A远离按键20,在第二方向B上向远离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的方向倾斜。
如图4所示,凸部522配置在第一倾斜面523及第二倾斜面524之间,具有在第二方向B上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近的弯曲凸形状。该凸部522构成为在第一位置(参照图5)与第二位置(参照图6)之间,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
另外,如图4所示,在接触部52设有在第一方向A的凸部522的一侧(即凸部522的第一倾斜面523侧)的表面配置的第一槽部526、以及在第一方向A的凸部522的另一侧(即凸部522的第二倾斜面524侧)的表面配置的第二槽部527。第一槽部526沿第一方向A在第一倾斜面523上从凸部522向按键20(即图4的上方)延伸。另外,第二槽部527沿第一方向A在第二倾斜面524上及第三倾斜面525上从凸部522向壳体10的底部17(即图4的下方)延伸。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各自具有大致U字状的剖面形状,在第一方向A上隔着间隔而独立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分别为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的一个例子,构成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作为润滑剂,例如可以使用机油等液体润滑剂、烯烃类油脂等半固体状润滑剂及石墨等固体润滑剂。
接着,参照图5及图6,针对所述开关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未向按键20施加有外力的状态下的开关1的按键20利用螺旋弹簧22,在第一方向A且从壳体10的底部17向开口面11的方向(即图5的上方)施力,在第一方向A上比壳体10的开口面11更远离壳体10的底部17而配置。
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柱塞50的接触部52的凸部522位于壳体10的外部(即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上,接触部52的第二倾斜面524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接触,使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且可动触点部43远离固定触点部32的方向(即图5的右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即,柱塞50在第一位置上,接触部52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触,使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上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分离,使开关1处于复原状态。
当向按键20施加外力、使按键20与螺旋弹簧22的作用力对抗而沿着第一方向A向壳体10的底部17移动时,如图6所示,按键20与壳体10的开口面11接触而停止。
此时,随着按键20沿第一方向A的移动,柱塞50也沿着第一方向A向壳体10的底部17移动,接触部52的凸部522在位于壳体10的内部(即,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停止。在该第二位置上,接触部52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不接触,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可动部42复原至初始位置。由此,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接触,使开关1处于工作状态。
另外,当将施加于按键20的外力释放时,由于螺旋弹簧22的作用力,按键20沿着第一方向A向按键20远离壳体10的底部17的方向移动。随着该按键20的移动,柱塞50也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这样,在开关1从复原状态移向工作状态时,接触部52以第二倾斜面524、凸部522及第一倾斜面523的顺序,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接触并移动(即滑动)。另外,在开关1从工作状态移向复原状态时,接触部52以第一倾斜面523、凸部522及第二倾斜面524的顺序,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接触并移动。此时,在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保持的润滑剂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抑制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的磨损。即,在所述开关1中,利用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能够长期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延长开关1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部52的凸部522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利用直至被接触部46越过凸部522的柱塞50的移动负载的变化、以及由于在被接触部46越过凸部522时柱塞50在第一方向A的与壳体10的底部17接近的方向上单独移动而使连接部54与按键20撞击所产生的撞击音,形成操作感(即点击感)。通过该操作感,例如通告固定触点部32及可动触点部43的接触状态进行了切换(即,可动触点部43相对于固定触点部32从分离的状态切换为接触的状态、或可动触点部43相对于固定触点部32从接触的状态切换为分离的状态)。
即,因为接触部52的凸部522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所以因磨损而容易损耗。因此,不在凸部522设置润滑剂保持部,通过将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在第一方向A上隔着间隔而独立配置,能够实现维持操作感并可更可靠地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需要说明的是,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可以根据开关1的设计等适当改变形状及大小等。
例如,柱塞50可以与按键20连接,也可以与按键20不连接。另外,柱塞50不限于与按键20分体进行设置的情况,也可以与按键20一体地设置。
接触部52只要能够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触而使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B上发生弹性变形即可,接触部52的第一倾斜面523及第二倾斜面524可以为曲面,也可以相对于主体部51的侧面为平面。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三倾斜面525。
润滑剂保持部只要在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所接触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只将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的任意一方作为润滑剂保持部进行设置,也可以只将第二槽部527设置在第二倾斜面524。
另外,例如如图7~图12所示,润滑剂保持部除了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也可以具有设置在凸部522且与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连接的第三槽部528。这样,润滑剂保持部通过具有第一~第三槽部526、527、528,能够更长期地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延长开关1的寿命。
各槽部526、527、528可以采用任意的剖面形状。例如,各槽部526、527、528的剖面可以如图7所示,为大致U字形状,可以如图8所示,为大致V字形状,可以如图9所示,为大致梯形状,也可以如图10所示,为大致四边形状。例如,通过使各槽部526、527、528的剖面为大致U字形状,容易将保持在各槽部526、527、528中的润滑剂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能够更可靠地延长开关1的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将各槽部526、527、528的开口缘部进行倒角,也容易将保持在各槽部526、527、528中的润滑剂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
另外,各槽部526、527、528只要沿第一方向A延伸即可。例如,各槽部526、527、528可以如图7~图10所示,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方向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状,也可以如图11所示,配置为与相对于第一方向A交替不同的方向交叉的蛇行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各槽部526、527、528配置为蛇行状,能够将润滑剂遍及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的广泛范围进行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各槽部526、527、528的槽宽及槽深可以根据开关1的设计等适当改变。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构成为使第三槽部528的槽宽比第一槽部526的槽宽及第二槽部527的槽宽小。这样,通过使第三槽部528的槽宽比第一槽部526的槽宽及第二槽部527的槽宽小,与图7~图11的柱塞50相比,能够增大因磨损而容易损耗的凸部522相对于被接触部46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实现维持操作感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另外,例如通过使各槽部526、527、528的槽深随着与延伸方向的两端部接近而变浅,容易将保持在各槽部526、527、528中的润滑剂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能够更可靠地延长开关1的寿命。
另外,润滑剂保持部不限于由各槽部526、527、528构成的情况,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由沿第一方向A分别独立配置的多个凹部55(在图13中为三个凹部55)构成。各凹部55不限于具有图13所示的大致圆形状的开口部的情况,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例如四边形状、梯形状及三角形状)的开口部。
此外,润滑剂保持部不限于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进行设置的情况,也可以设置在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在该情况下,例如,不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设置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设置在第一方向A上延伸的润滑剂保持部的一个例子的第四槽部461。另外,可能的话,也可以将柱塞50的接触部52的结构与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的结构直接替换。即,可以在柱塞50设有与被接触部46相同结构的接触部,在可动片40设有与接触部52相同结构的被接触部。
需要说明的是,润滑剂保持部只要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的至少一方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设置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在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设置第四槽部461。
本公开不限于所述开关1,例如,也可以应用在具有图15~图18所示的固定片30、可动片40及柱塞50的开关100中。在该开关100中,柱塞50具有沿着第一方向A、随着从图15及图17的上侧向下侧而在第二方向B上向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接近的方向倾斜的第四倾斜面152,可动片40具有可与第四倾斜面152接触的突出部146。在第四倾斜面152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润滑剂保持部的一个例子的第五槽部56。
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突出部146与第四倾斜面152的下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分离,使开关1处于复原状态。另外,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突出部146与第四倾斜面152的上端部接触的状态下,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接触,使开关1处于工作状态。即,所述开关100构成为,柱塞50沿第一方向A移动,随着可动片40的突出部146相对于柱塞50的第四倾斜面152的接触位置在第五槽部56上从上端向下端移动,经由第四倾斜面152、突出部146,使可动部42在第二方向上向可动触点部43与固定触点部32分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另外,本公开不限于如下结构的所述开关1,即,在复原状态时柱塞50的接触部52使可动片40的第二可动部42发生弹性变形,在工作状态时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复原为初始位置,也可以应用在如下结构的开关中,即,在工作状态时柱塞的接触部使可动片的第二可动部发生弹性变形,在复原状态时使可动片的可动部复原为初始位置。
此外,本公开不限于在固定片30直接设置固定触点部32、在可动片40直接设置可动触点部43的所述开关1,也可以应用在固定片不直接设有固定触点部、在可动片不直接设有可动触点部的开关中。
这样,本公开不限于所述开关1,只要为如下结构即可,即,具有:具有开口面的箱状的壳体、沿着相对于开口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可移动的柱塞、以及在壳体的内部配置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可动片,柱塞具有配置为在壳体的内部在第二方向上与可动片对置且与可动片接触而使可动片在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并且所述柱塞配置为,沿着第一方向,在接触部与可动片接触而使可动片在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并且在柱塞的接触部、与可动片的接触部所接触的被接触部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即,本公开可以应用在各种方式的开关中,所以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高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最后,针对本公开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也使用标记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开关1具有:
箱状的壳体10,其具有开口面11;
柱塞50,其沿着相对于所述开口面11交叉的第一方向A可移动;
可动片40,其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进行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A交叉的第二方向B上可弹性变形;
所述柱塞50具有配置为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与所述可动片40对置且与所述可动片40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40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可弹性变形的接触部52,并且所述柱塞50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在所述接触部52与所述可动片40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40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并且在所述柱塞50的所述接触部52、与所述可动片40的所述接触部52所接触的被接触部46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461、55、56。
根据第一方式的开关1,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与可动片40的接触部52所接触的被接触部46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461、55、56。利用该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461、55、56,能够长期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延长开关1的寿命。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开关1为,
还具有固定片30,其固定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具有固定触点部32,
所述可动片40具有:
固定部41,其固定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
可动部42,其设有在所述第二方向B与所述固定触点部32对置的可动触点部43、以及所述被接触部46,并且与所述固定部41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可弹性变形;
相对于所述固定片30电独立而配置,并且通过所述可动部42向所述第二方向B的弹性变形,使所述可动触点部43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部32接触或分离。
根据第二方式的开关1,在柱塞50的接触部52与可动片40的可动部42的接触部52所接触的被接触部46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461、55、56。利用该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461、55、56,能够长期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延长开关1的寿命。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接触部52具有:
突起部521,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向与所述可动部42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被接触部46接触;
凸部522,其在所述突起部521的所述第一方向A的中间部,设置为从所述突起部521在所述第二方向B上向与所述可动部42接近的方向突出,所述柱塞5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在所述突起部521的所述第一方向A的所述凸部522的一侧表面配置的第一保持部526、以及在所述突起部521的所述第一方向A的所述凸部522的另一侧表面配置的第二保持部527的至少任意一方。
根据第三方式开关,利用润滑剂保持部526、527,能够长期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延长开关1的寿命。
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所述第一保持部526及所述第二保持部527,所述第一保持部526及所述第二保持部527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隔着间隔而独立配置。
根据第四方式的开关1,不在与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而形成操作感的凸部522设置润滑剂保持部,因为第一槽部526及第二槽部527在第一方向A上隔着间隔而独立配置,所以能够实现维持操作感且可更可靠地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所述第一保持部526及所述第二保持部527、以及在所述凸部522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526及所述第二保持部527连接的第三保持部528。
根据第五方式的开关1,因为能够更长期地向柱塞50的接触部52及可动片40的被接触部46供给润滑剂,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延长开关1的寿命。
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及所述第三保持部各自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槽部526、第二槽部527及第三槽部528构成,
所述第三槽部528的槽宽构成为比所述第一槽部526的槽宽及所述第二槽部527的槽宽小。
根据第六方式的开关1,因为能够与被接触部46按压接触而增大形成操作感的凸部522相对于被接触部46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维持操作感且可更可靠地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延伸的槽部526、527、528、461、56构成。
根据第七方式的开关1,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高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本公开的第八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分别独立配置的多个凹部55构成。
根据第八方式的开关,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高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
本公开的第九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526、527、528、55、56设置于所述柱塞50的所述接触部52。
根据第九方式的开关1,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高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本公开的第十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461设置于所述可动部42的所述被接触部46。
根据第十方式的开关1,能够实现设计的自由度高且可谋求长使用寿命的开关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各所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之中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具有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另外,可以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之中特征彼此的组合。
本公开参照附图,对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说明,但明显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及改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基于附加的技术方案范围的本公开的范围内,上述变形及改良包含在其中。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开关例如可以应用在键盘开关中。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10壳体;101第一壁部;102第二壁部;103第三壁部;104第四壁部;105导槽部;11开口面;12开口部;13升降机构部;14转动轴;15,16臂部;17底部;151,161轴部;152,162支承部;153,163卡止突部;20按键;21卡止接受部;22螺旋弹簧;30固定片;31触点配置部;32固定触点部;40可动片;41固定部;42可动部;43可动触点部;46被接触部;461第四槽部;50柱塞;51主体部;521突起部;522凸部;523第一倾斜面;524第二倾斜面;525第三倾斜面;526第一槽部;527第二槽部;528第三槽部;52接触部;53导轨部;54连接部;55凹部;56第五槽部;146突出部;152第四倾斜面;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状的壳体,其具有开口面;
柱塞,其沿着相对于所述开口面交叉的第一方向可移动;
可动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所述柱塞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配置为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可动片对置且与所述可动片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柱塞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可动片接触而使所述可动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位置和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
并且在所述柱塞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可动片的所述接触部所接触的被接触部的至少任意一方设有可保持润滑剂的润滑剂保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固定片,该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固定触点部,
所述可动片具有:
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可动部,其设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固定触点部对置的可动触点部、以及所述被接触部,并且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所述可动片相对于所述固定片电独立而配置,并且通过所述可动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弹性变形,使所述可动触点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部接触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
突起部,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与所述可动片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被接触部接触;
凸部,其在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部,设置为从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与所述可动片接近的方向突出,使所述柱塞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被接触部按压接触;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在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凸部的一侧表面配置的第一保持部、以及在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凸部的另一侧表面配置的第二保持部的至少任意一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所述第一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保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隔着间隔而独立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具有:所述第一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保持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部且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连接的第三保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及所述第三保持部各自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及第三槽部构成,
所述第三槽部的槽宽构成为比所述第一槽部的槽宽及所述第二槽部的槽宽小。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槽部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分别独立配置的多个凹部构成。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设置在所述柱塞的所述接触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可动片的所述被接触部。
CN201980007704.2A 2018-02-13 2019-01-17 开关 Active CN111566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3425 2018-02-13
JP2018023425A JP6874710B2 (ja) 2018-02-13 2018-02-13 スイッチ
PCT/JP2019/001265 WO2019159590A1 (ja) 2018-02-13 2019-01-17 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770A true CN111566770A (zh) 2020-08-21
CN111566770B CN111566770B (zh) 2022-10-21

Family

ID=6761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704.2A Active CN111566770B (zh) 2018-02-13 2019-01-17 开关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7371B2 (zh)
JP (1) JP6874710B2 (zh)
CN (1) CN111566770B (zh)
DE (1) DE112019000779T5 (zh)
TW (1) TWI681429B (zh)
WO (1) WO20191595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3386B2 (ja) * 2019-12-24 2023-09-12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5732U (zh) * 1978-12-08 1980-06-13
JPS61138134U (zh) * 1985-02-19 1986-08-27
JP2002231092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agano Fujitsu Component Kk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US20030079980A1 (en) * 2001-08-20 2003-05-01 Yasuhiro Kiyono Switch, push-button switch and rotary-lever switch
JP2008198521A (ja) * 2007-02-14 2008-08-28 Denso Corp 車載用操作装置
US8766122B2 (en) * 2004-06-23 2014-07-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Push type switch
US9305721B2 (en) * 2013-08-09 2016-04-05 Omron Corporation Switch and keyboard provided therewith
CN106298331A (zh) * 2016-10-17 2017-01-04 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触碰感键盘及其字键
WO2017121298A1 (zh) * 2016-01-13 2017-07-20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2621A (ja) * 1998-09-30 2000-04-21 Alps Electric Co Ltd キースイッチ
US6420670B1 (en) * 2001-03-07 2002-07-16 Tsung-Mou Yu Push-button type switch
US20160071662A1 (en) * 2014-09-05 2016-03-10 Dongguan Zen-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Keyboard switch
CN206639724U (zh) 2016-05-11 2017-11-14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开关及键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85732U (zh) * 1978-12-08 1980-06-13
JPS61138134U (zh) * 1985-02-19 1986-08-27
JP2002231092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agano Fujitsu Component Kk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US20030079980A1 (en) * 2001-08-20 2003-05-01 Yasuhiro Kiyono Switch, push-button switch and rotary-lever switch
US8766122B2 (en) * 2004-06-23 2014-07-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Push type switch
JP2008198521A (ja) * 2007-02-14 2008-08-28 Denso Corp 車載用操作装置
US9305721B2 (en) * 2013-08-09 2016-04-05 Omron Corporation Switch and keyboard provided therewith
WO2017121298A1 (zh) * 2016-01-13 2017-07-20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开关
CN106298331A (zh) * 2016-10-17 2017-01-04 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触碰感键盘及其字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770B (zh) 2022-10-21
TWI681429B (zh) 2020-01-01
WO2019159590A1 (ja) 2019-08-22
US20210082639A1 (en) 2021-03-18
US11527371B2 (en) 2022-12-13
TW201935507A (zh) 2019-09-01
JP2019140000A (ja) 2019-08-22
JP6874710B2 (ja) 2021-05-19
DE112019000779T5 (de) 2020-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2144B1 (en) Pushbutton switch
US9378903B2 (en)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balance link thereof
EP2006868B1 (en) Push button switch device with lever
JP4508957B2 (ja) 押釦スイッチ
CN111566770B (zh) 开关
CN109616817B (zh) 一种终端
KR102179412B1 (ko) 스위치
US20030168324A1 (en) Slide switch
KR20130006306A (ko) 스위치
CN109585189B (zh) 开关装置
CN102473535B (zh) 用于电磁开关设备的触点装置
CN218957604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109119273B (zh) 开关
CA3131458C (en) Speed-control switch
KR20150106743A (ko) 차량용 스위치 유닛
KR101150759B1 (ko) 푸쉬 스위치장치
US8143538B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switch assembly
CN109994333B (zh) 用于按钮开关的按钮组件、按钮开关以及电子设备
JP2024064523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18173404A (zh) 按钮
JP2016149308A (ja) スイッチおよび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JP3201359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CN116913715A (zh) 按压机构和开关
CN115810506A (zh) 限位开关
JP2020095826A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