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9530A - 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9530A
CN111559530A CN202010090234.5A CN202010090234A CN111559530A CN 111559530 A CN111559530 A CN 111559530A CN 202010090234 A CN202010090234 A CN 202010090234A CN 111559530 A CN111559530 A CN 111559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wire
spool
binding
reel
restri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02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9530B (zh
Inventor
吉田祐介
石黑博树
滨野晃史
笠原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5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9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9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9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5/00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 B21F15/02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 B21F15/04Connecting wire to wire or other metallic material or objects; Connecting parts by means of wire wire with wire without additional connecting elements or material, e.g.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7/00Twisting wire; Twisting wire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65B13/285Hand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扎机,能够抑制捆扎线的挠曲量。捆扎机具备:收容部(110),收容卷绕有捆扎线(W)的卷轴(120);及捆扎线输送部(160),将卷绕于卷轴(120)的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将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的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收容部(110)将卷轴(120)收纳为相对于捆扎线输送部(160)向沿卷轴(120)的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偏移,并且在收容于收容部(110)的卷轴(120)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的捆扎线通路(110b)中具备限制部(111),该限制部(111)在卷轴120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供在卷轴(120)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向沿卷轴(120)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W)接触。

Description

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捆扎线来捆扎钢筋等捆扎物的捆扎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将捆扎线卷绕于两根以上的钢筋并将卷绕的捆扎线扭转从而捆扎该两根以上的钢筋的称为钢筋捆扎机的捆扎机。
以往的钢筋捆扎机是在以捆扎线输送部输送捆扎线并卷绕于钢筋的周围之后扭转捆扎线来进行捆扎的结构。对于这样的钢筋捆扎机,提出了如下钢筋捆扎机:在将捆扎线卷绕于钢筋的周围之后,将捆扎线以紧贴的方式卷绕于钢筋并切断,将捆扎线的一方的端部侧与另一方的端部侧交叉的部位扭转而捆扎钢筋。
为了将卷绕于钢筋的周围的捆扎线拉回并卷绕于钢筋,捆扎线被捆扎线输送部向反方向输送。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卷绕于卷轴的捆扎线挠曲。进而,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挠曲的捆扎线沿卷轴的轴线方向横向移动。捆扎线的横向移动随着使卷轴相对于捆扎线输送部向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偏移而变得显著,当通过捆扎线输送部向反方向输送捆扎线时,捆扎线朝向卷轴的偏移方向。为此,提出了如下技术:在卷轴的偏移侧的内壁部设置由限制捆扎线的移动的凸部构成的限制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如下技术:具备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来限制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捆扎线从朝向捆扎线输送部的进入路线脱离的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1428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5700号公报
在捆扎机中,在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确保有用于将捆扎线装填到捆扎线输送部的空间,在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捆扎线能够在卷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在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若挠曲的捆扎线沿卷轴的轴线方向向卷轴的偏移方向横向移动,则在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施加有使捆扎线向卷轴的偏移方向的相反侧弯曲的力。若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部位的捆扎线的挠曲量增大,则产生有称为屈曲的捆扎线弯折这样的情况,捆扎线彼此容易缠绕,成为捆扎线的输送不良的原因、除去无法使用的捆扎线的再装填的原因。另外,若捆扎线的挠曲量变大,则捆扎线容易从卷轴的凸缘部向卷轴的外侧脱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捆扎线的挠曲量的捆扎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捆扎机具备:收容部,收容卷绕有捆扎线的卷轴;捆扎线输送部,将卷绕于卷轴的捆扎线向正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将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的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及扭转部,扭转捆扎线,收容部将因捆扎线被输送而旋转的卷轴收容为相对于捆扎线输送部向沿卷轴的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偏移,在收容于收容部的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捆扎线通路中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向收容部的内侧突出,并具有供在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向沿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接触的限制面。
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卷绕于卷轴的捆扎线挠曲。进而,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挠曲的捆扎线沿卷轴的轴线方向向卷轴偏移的一侧移动。进而,通过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捆扎线在卷轴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向沿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在卷轴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向沿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与向收容部的内侧且向卷轴的偏移方向突出的限制部接触,从而通过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限制部来承受要使捆扎线向卷轴的偏移方向的相反侧弯曲的力。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因将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而施加有要使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捆扎线弯曲的力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卷轴与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限制部来承受该力,因此捆扎线难以弯曲,捆扎线通路中的捆扎线的挠曲量减少,因此能够抑制捆扎线彼此缠绕等,能够抑制捆扎线的输送不良的产生。另外,能够抑制捆扎线从卷轴的凸缘部向卷轴的外侧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涉及的捆扎机的局部剖切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捆扎机的主视图。
图3是收容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收容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收容部的内部结构的剖切立体图。
图6是表示收容部的内部结构的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7A是从背面观察收容部的罩的立体图。
图7B是从背面观察收容部的罩的立体图。
图8是从背面观察收容部的罩的俯视图。
图9是收容部的罩的剖视图。
图10是从背面观察收容部的罩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钢筋捆扎机 110…收容部 110e…侧壁部 111…限制部 111a…限制面111b…限制凸部 112…脱离限制部 112a…接近部 113…硬质部件 114…引导部 114a…接近部 114b…斜面 120…卷轴 150…捆扎部 160…捆扎线输送部 170…输送齿轮 310…捆扎线导向件 350…扭转部 410…轮毂部 420…凸缘部 430…凸缘部 510…内壁部560…壳体 570…开口部 580…罩 670…凹部 690…第一支撑部(支撑部) 680…第二支撑部(支撑部) W…捆扎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捆扎机的实施方式。图1~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
<结构>
以下,说明结构。如图1的侧视图、图2的主视图所示,例如,为了在建筑工地捆扎钢筋、电线等捆扎对象物(以下称为钢筋S)而使用钢筋捆扎机(捆扎机)1A。该钢筋捆扎机1A将捆扎线W向箭头F所示的正方向输送,一边对捆扎线W赋予圆弧状的弯曲倾向一边使其卷曲,从而制作包围钢筋S的周围的环Ru。接着,为了拉回捆扎线W而将捆扎线W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在将制作成环Ru的捆扎线W卷绕于钢筋S之后,切断捆扎线W。接着,通过扭转捆扎线W而能够进行钢筋S的捆扎。
以下,说明钢筋捆扎机1A。上述钢筋捆扎机1A具有主体部10A和手柄部11A。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方向,以图1的状态(将钢筋捆扎机1A立起的状态)为基准。并且,将主体部10A的长度方向(相当于图1的左右方向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主体部10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预定的一个方向(相当于图1的上下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另外,将主体部10A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朝向钢筋S的一侧、图1的左侧)设为前侧或者前端侧,将主体部10A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与钢筋S相反的一侧、图1的右侧)设为后侧或者后端侧。进而,以主体部10A为基准,将图1的上侧设为上,以主体部10A为基准,将图1的下侧(手柄部11A延伸的方向)设为下。并且,将图1的纸面里侧(图2的左侧)设为主体部10A的右,将图1的纸面近前侧(图2的右侧)设为主体部10A的左。
手柄部11A被设为从主体部10A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向大致下方延伸。在该手柄部11A设有扳机12A,并且电池组15A相对于下部能够装卸。并且,通过在未图示的电源开关接通的状态下拉动扳机12A而使钢筋捆扎机1A工作,进行捆扎动作。
并且,在手柄部11A的前侧设有收容部110,该收容部110用于设置卷绕有钢筋S的捆扎所使用的捆扎线W的卷轴120。卷绕有捆扎线W的卷轴120被设置为相对于收容部110能够装卸。
另外,在主体部10A设有捆扎线输送部160,该捆扎线输送部160用于将卷绕于卷轴120的捆扎线W向设于主体部10A的前端侧的捆扎部150输送。捆扎线输送部160设于主体部10A的前端侧下部。另外,收容部110设于捆扎线输送部160的下部。
如图2所示,捆扎线输送部160具备作为用于输送捆扎线W的一对输送部件的输送齿轮170和用于驱动一对输送齿轮170中的一方而使其旋转的未图示的输送马达等。输送齿轮170例如以从左右夹着捆扎线W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左右一对输送齿轮170的一方为驱动轮,另一方为从动轮。作为从动轮的输送齿轮170被设为能够向作为驱动轮的输送齿轮170靠近的方向及远离的方向移动。另外,作为从动轮的输送齿轮170被所需的按压力向靠近作为驱动轮的输送齿轮170的方向按压。
在输送齿轮170的外周的厚度方向中央部设有用于接受捆扎线W而进行摩擦驱动的V槽状的输送槽部,形成沿周向延伸的咬入用槽部。
捆扎线输送部160通过使输送齿轮170正转而能够将捆扎线W向捆扎部150输送。另外,通过使输送齿轮170反转而能够将捆扎线W从捆扎部150向收容部110拉回。
另外,在捆扎部150设有能够与钢筋S抵接的抵接部250。另外,在捆扎部150设有用于将由捆扎线输送部160送来的捆扎线W形成为环Ru的卷曲导向部5A。卷曲导向部5A具有以夹着抵接部250的方式上下设置有一对的第一导向部50和第二导向部51。
第一导向部50在其内周侧具有用于对捆扎线W赋予圆弧状的弯曲倾向的卷曲用槽部。第二导向部51在其内周侧具有用于接受被第一导向部50卷曲后的捆扎线W的槽。并且,捆扎线W通过在第一导向部50与第二导向部51之间沿图中逆时针方向通过而制作环Ru。并且,第一导向部50与第二导向部51之间形成为用于使钢筋S向抵接部250通过的通过部。
进而,如图1、图2所示,在主体部10A,至少在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入侧设有用于对捆扎线W进行导向或者限位的捆扎线导向件310。虽未图示,但是在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出侧及第一导向部50的至少基部的位置也设有捆扎线导向件。在输送两根捆扎线W的结构中,导向件形成为用于使两根捆扎线W并列的并列导向件。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出侧,为了将形成为捆扎线W的环Ru的部分从其它部分切离而设有切断部,且具有固定刀和可动刀。
此外,主体部10A的前端侧的抵接部250位于捆扎线W的环Ru的轴向两侧,以具有所需的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左右一对。在主体部10A的内部的、左右的抵接部250间的位置设有扭转部350,该扭转部350通过对形成为环状Ru的捆扎线W进行扭绞而相对于钢筋S拧紧捆扎线W。扭转部350具备能够夹持或者离开或者钩挂捆扎线W的把持部70和进行把持部70的旋转动作等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
如图2所示,把持部70具备固定把持部件70C和左右一对的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能够构成用于使形成为环Ru的捆扎线W的重叠部分分别单独通过的左右的捆扎线通过部。
如图6所示,卷轴120具有形成为捆扎线W的卷芯的筒状的轮毂部410和在该轮毂部410的轴线方向两端侧或者其周边一体地设置的一对凸缘部420、430。凸缘部420、430为直径比轮毂部410大的大致圆板状的部件等,被设为与轮毂部410同心。此外,卷轴120由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这样的树脂形成。卷轴120将一根捆扎线或者两根以上的多根捆扎线W卷绕于轮毂部410。例如,在两根捆扎线W卷绕于轮毂部410的情况下,能够从卷轴120同时拉出两根捆扎线W。另外,卷轴120相对于收容部110的装卸方向为沿轮毂部410的轴线方向的卷轴120的轴线方向。
卷轴120通过利用捆扎线输送部160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随着捆扎线W被从卷轴120拉出而从动旋转。因此,在收容部110设有用于支撑卷轴120的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20侧的支撑部即第一支撑部690。另外,在开闭收容部110的罩580的内表面设有作为支撑部的第二支撑部680,该第二支撑部680进入设于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表面的凹部670,且用于支撑卷轴120的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30侧。此外,第一支撑部690设有如下结构:在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中允许卷轴120的旋转,在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限制卷轴120的旋转。另外,第二支撑部680与罩580一体成型。
在钢筋捆扎机1A为图1所示的朝向的情况下,通过卷轴120的顺时针的旋转(参照图1)而将捆扎线W从卷轴120向大致上方拉出。另外,卷轴120被配置为相对于主体部10A、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宽度中心位置向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在本例中以右撇子容易处理的方式向装置左侧偏移的状态(图2的右侧)。特别是卷轴120相对于第一导向部50在横向上完全偏移。但是,卷轴120也可以相对于主体部10A、捆扎线输送部160向与上述相反的一侧偏移配置。此外,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宽度中心位置表示捆扎线W的输送路线,具体地说,是由捆扎线导向件310引导捆扎线W的导向位置。
收容部110由能够收容卷轴120的壳体560和能够开闭用于装配设于壳体560的卷轴120的开口部570的罩580等部件构成。此外,壳体560及罩580由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形成。
收容部110被称为盒等,在壳体560的内部至少形成有由能够收容卷轴120的大致圆筒状的凹部构成的卷轴收容部110a。
收容部110在卷轴收容部110a的上侧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该捆扎线通路110b用于将从卷轴120拉出的捆扎线W引导至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入侧的捆扎线导向件310(参照图1、图2)。捆扎线通路110b设于卷轴收容部110a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详细地说,设于收容于收容部110的卷轴120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捆扎线通路110b与卷轴收容部110a一体地相连,构成在内部供捆扎线W自由通过的空间。
开口部570相对于壳体560设于作为卷轴120的偏移侧的一侧,在本例中设于装置左侧的面(图2的右侧)。
罩580被称为盒罩等,具有与壳体560的开口部570大致相同的形状。罩580被安装为相对于壳体560以铰接部610为中心进行开闭。铰接部610设于收容部110的后方侧的位置。在铰接部610安装有相对于壳体560始终向打开方向对罩580施力的施力弹簧。
在壳体560与罩580之间设有用于使罩580保持为关闭状态的锁定装置620(参照图1)。
并且,相对于以上那样的基本或者整体结构,该实施例具备以下这样的结构。
为了拉回捆扎线W并卷绕于钢筋S,如图1所示,在将捆扎线W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由于卷轴120不旋转,因此卷绕于卷轴120的部位的捆扎线W沿箭头Q1所示的卷轴120的径向向如箭头R1所示那样扩展的方向挠曲。并且,捆扎线W的挠曲的部位是设于在收容部110中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部位,且与沿箭头Q3所示的卷轴120的周向的内壁部510接触。
如图2所示,在捆扎线W的挠曲部位与在收容部110中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即相对于图2中箭头Q1所示的卷轴120的径向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壁部510接触的状态下,若进一步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捆扎线W,则捆扎线W沿箭头Q2所示的卷轴120的轴线方向,如图2中箭头R2所示进行横向移动。
捆扎线W的横向移动随着使卷轴120相对于主体部10A、捆扎线输送部160向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偏移而变得显著,当利用捆扎线输送部160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时,捆扎线W朝向卷轴120相对于捆扎线输送部160的偏移方向、在图2中朝向右侧。
另外,在捆扎线W与内壁部510接触的状态下,若进一步向反方向输送捆扎线W,则在捆扎线W中,从卷轴120拉出的部位与被捆扎线输送部160向反方向输送的部位之间如图1中箭头R3所示那样向捆扎线通路110b的前壁部110c的方向移动。
当通过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而使捆扎线W与前壁部110c接触从而无法向前壁部110c的方向移动时,捆扎线W如图2中箭头R4所示那样向横向挠曲。捆扎线通路110b确保了用于使通过手工将捆扎线W装填于捆扎线输送部160的作业变得容易的空间。由此,在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捆扎线W的挠曲量增大,捆扎线W有可能弯曲。这样,在捆扎线W中,被从卷轴120拉出的部位与被捆扎线输送部160夹持的部位之间挠曲,挠曲量增大而捆扎线W弯曲,将这一情况称为屈曲。
捆扎线W挠曲的方向是作为一个方向的卷轴120的偏移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另一方向,在图2中形成为朝向左侧的侧壁部110e的方向。当捆扎线W的挠曲量增加而捆扎线W弯曲时,容易发生捆扎线彼此的缠绕等,成为输送不良的原因。特别是在输送两根捆扎线W的结构中,由于捆扎线W的直径较细,因此两根捆扎线W形成为交叉的状态、或者两根捆扎线W形成为分离的状态等、卷绕捆扎线W的顺序容易被打乱,捆扎线W彼此容易缠绕。进而,当捆扎线W的挠曲量增加时,与内壁部510接触的部位的捆扎线W进一步向卷轴120的偏移方向横向移动,在横向上移动的捆扎线W容易越过卷轴120的凸缘部430。
为此,收容部110具备用于减少捆扎线W的挠曲量的限制部111。限制部111在收容于收容部110的卷轴120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的捆扎线通路110b中,设于卷轴120偏移的一个方向侧的相反侧、即另一方向侧的侧壁部110e。
限制部111向收容部110的内侧突出,并具有供在卷轴120与捆扎线输送部160之间沿卷轴120的轴线方向向相对于卷轴120的偏移方向为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W接触的限制面111a。限制部111从侧壁部110e沿卷轴120的偏移方向(一个方向)从前壁部110c起在与卷轴120的偏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突出。另外,限制部111只要具有供向相对于卷轴120的偏移方向为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W接触的限制面111a,则无需从侧壁部110e突出,也可以从前壁部110c向收容部110的内侧沿与卷轴120的偏移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限制部111具备限制凸部111b,该限制凸部111b用于限制与限制面111a接触的捆扎线W从限制面111a脱离。在限制凸部111b中,沿限制面111a的缘部设有从限制面111a向收容部110及捆扎线通路110b的内侧(一个方向)突出的凸部,限制面111a形成为沿捆扎线W被输送的方向的凹状。
如上所述,收容部110具备收容卷轴120的壳体560和相对于壳体56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于卷轴120偏移的一侧(一个方向侧)的罩580。通过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捆扎线W挠曲的方向形成为捆扎线W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另一方向侧)。为此,限制部111设于壳体560。
另外,如图4、图6、图7A、图7B、图8、图9所示,收容部110具备脱离限制部112,该脱离限制部112抑制通过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而沿卷轴120的轴线方向横向移动的捆扎线W越过卷轴120的凸缘部430。
如上所述,通过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而横向移动的捆扎线W朝向作为卷轴120的偏移方向的一个方向。因此,脱离限制部112设在位于捆扎线W横向移动的方向上的罩580。
脱离限制部112在由罩580关闭了壳体560的状态下的收容部110中,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设于与收容于收容部110的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相向的位置。脱离限制部112在由箭头Q3所示的卷轴120的周向上的大致半周左右的范围内在沿卷轴120的周向的多个部位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
脱离限制部112由从罩580的内周面580a沿卷轴120的径向突出的凸部构成,具备与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相向的接近部112a。
脱离限制部112以如下方式设定沿卷轴120的径向的高度:在卷轴120的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20侧被第一支撑部690支撑、第二支撑部680进入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表面的凹部670、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30侧被第二支撑部680支撑的状态下,接近部112a与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的间隔不足捆扎线W的直径,且接近部112a不与凸缘部430接触。
进而,脱离限制部112的沿卷轴120的轴线方向的高度被设定为不越过凸缘部430的内侧的面430b的高度。
进而,如图7A、图7B、图8、图9所示,收容部110具备对收容于收容部110的卷轴120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14。引导部114设于在罩580中设有铰接部610的一侧。另外,引导部114也可以设于在罩580中相对于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铰接部610的一侧的相反侧。
引导部114由从罩580的内周面580a沿卷轴120的径向及轴线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引导部114具备与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相向的接近部114a。另外,引导部114由从接近部114a连续的面构成,具备当与卷轴120的凸缘部430接触时将卷轴120向接近部114a引导的斜面114b。
引导部114以如下方式设定沿卷轴120的径向的高度:在卷轴120的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20侧被第一支撑部690支撑、卷轴120的轮毂部410的凸缘部430侧被第二支撑部680支撑的状态下,接近部114a与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的间隔不足捆扎线W的直径,且接近部114a不与凸缘部430接触。
如图6、图7A、图7B、图8所示,收容部110具备抑制设于罩580的第二支撑部680的磨损的硬质部件113。硬质部件113与构成罩580的树脂相比,由硬质且耐磨损性高的例如金属的棒状的部件构成。
硬质部件113被设为在沿第二支撑部680的周向的预定的多个部位向第二支撑部680的外周露出。设有硬质部件113的位置是远离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即,硬质部件113相对于第二支撑部680的中心设于捆扎线通路110b的相反侧。其理由在于,在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中,卷轴120相对于第二支撑部680滑动的部位主要是远离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部位。硬质部件113除了棒状的金属以外,也可以是板状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够沿卷轴120的滑动方向旋转的金属的辊。
<作用>
接着,参照各图,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1A以两根捆扎线W来捆扎钢筋S的动作。
钢筋捆扎机1A在一对输送齿轮170之间夹持捆扎线W,当操作扳机12A时,输送齿轮170向正方向旋转,两根捆扎线W被向箭头F所示的正方向输送。
被向正方向输送的捆扎线W通过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并通过卷曲导向部5A,从而沿钢筋S的周围被赋予卷曲倾向。被第一导向部50赋予卷曲倾向的捆扎线W被第二导向部51向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引导。并且,当捆扎线W的端部被送至预定的位置时,形成环Ru。
在停止了捆扎线W的输送之后,使把持部70工作,使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和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向固定把持部件70C方向移动而把持捆扎线W的端部。当通过把持部70来把持捆扎线W时,使输送齿轮170向反方向旋转,将捆扎线W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通过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捆扎线W以紧贴于钢筋S的方式卷绕。
在将捆扎线W卷绕于钢筋S而停止捆扎线W的输送之后,通过未图示的切断部来切断捆扎线W。在切断了捆扎线W之后,将捆扎线W的端部向钢筋S侧弯曲,使把持捆扎线W的把持部70旋转,扭转捆扎线W。在扭转了捆扎线W之后,使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和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向离开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解除捆扎线W的把持。
<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针对以往的课题得到如下这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为了拉回捆扎线W并卷绕于钢筋S而将捆扎线W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由于卷轴120不旋转,因此卷绕于卷轴120上的部位的捆扎线W沿箭头Q1所示的卷轴120的径向,向如箭头R1所示那样扩展的方向挠曲,捆扎线W的挠曲的部位在收容部110中与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壁部510接触。
当在捆扎线W的挠曲的部位与内壁部510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捆扎线W时,捆扎线W沿箭头Q2所示的卷轴120的轴线方向,如图2中箭头R2所示那样向作为卷轴120的偏移方向的一个方向横向移动。
当在捆扎线W与内壁部510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向反方向输送捆扎线W时,在捆扎线W中,被从卷轴120拉出的部位与被捆扎线输送部160夹持的部位之间如图1中箭头R3所示那样向捆扎线通路110b的前壁部110c的方向移动,进而,如图2中箭头R4所示那样向另一方向(偏移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的侧壁部110e方向弯曲。
在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在捆扎线W中,当被从卷轴120拉出的部位与被捆扎线输送部160夹持的部位之间向侧壁部110e的方向挠曲时,捆扎线W与限制部111接触。
在图5中,L1、L2表示捆扎线W向偏移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与侧壁部110e等接触时的支点间的长度,L1表示设置了限制部111的情况下的支点长度,L2表示没有限制部的情况下的支点长度。
由于使捆扎线W屈曲所需的屈曲负载与支点长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通过缩短支点长度而难以进行屈曲。如图5所示,通过具备限制部111,捆扎线W向偏移方向的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与限制部111接触,从而限制部111成为支撑捆扎线W的支点,与没有限制部的情况相比,支点长度变短。
由此,在施加要使捆扎线W弯曲的力的情况下,捆扎线W难以弯曲,能够抑制捆扎线W向侧壁部110e的方向弯曲,因此能够减少捆扎线W的挠曲量,抑制屈曲的产生。
另外,由于在限制部111具备限制凸部111b,该限制凸部111b用于限制与限制面111a接触的捆扎线W从限制面111a脱离,因此限制面111a形成为凹状,能够抑制与限制面111a接触的捆扎线W越过限制部111进一步向侧壁部110e的方向弯曲的情况,因此挠曲量减少。
通过减少捆扎线W的挠曲量,能够抑制捆扎线W彼此缠绕,能够抑制捆扎线的输送不良的产生。特别是在输送两根捆扎线W的结构中,能够抑制两根捆扎线W交叉的状态、或者两根捆扎线W分离的状态等、卷绕捆扎线W的顺序被打乱的情况,能够抑制捆扎线W彼此缠绕的情况。
并且,通过减少捆扎线W的挠曲量,能够抑制与内壁部510接触的部位的捆扎线W进一步向卷轴120的偏移方向横向移动,在横向上移动的捆扎线W难以越过卷轴120的凸缘部430。
如上所述,限制部111通过在限制面111a具备限制凸部111b而限制与限制面111a接触的捆扎线W从限制面111a脱离。若将这样的形状的限制部111设于罩580,则在打开罩580时,捆扎线W卡挂在限制部111的限制凸部111b,罩580难以打开。
为此,在卷轴120偏移的一侧具备能够开闭的罩580,在捆扎线W被向反方向输送而挠曲的方向、即捆扎线W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壳体560具备限制部111。由此,能够抑制罩580的开闭被限制部111阻碍。
另外,收容部110具备用于抑制横向移动的捆扎线W越过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脱离限制部112。在将捆扎线W向箭头R所示的反方向输送的动作中,如图6所示,卷绕于卷轴120的部位的捆扎线W沿箭头Q1所示的卷轴120的径向,向如箭头R1所示那样扩展的方向挠曲,捆扎线W的挠曲的部位在收容部110中与图2所示的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壁部510接触。
当在捆扎线W的挠曲的部位如图6所示那样与内壁部510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将捆扎线W向反方向输送时,捆扎线W沿箭头Q2所示的卷轴120的轴线方向,如图6中箭头R2所示那样向卷轴120的凸缘部430方向横向移动。
因此,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图8所示的范围E1内,捆扎线W容易越过凸缘部430。
为此,脱离限制部112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相反侧,设于卷轴120的周向上的大致半周左右的范围。脱离限制部112的接近部112a与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相向。而且,脱离限制部112通过将接近部112a与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的间隔设定为不足捆扎线W的直径,能够抑制横向移动的捆扎线W越过卷轴120的凸缘部430。
另外,脱离限制部112以接近部112a不与凸缘部430接触的方式设定沿卷轴120的径向的高度。但是,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有可能因卷轴120与罩580之间的尺寸误差等引起的松动而接触。
在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中,若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接触,则从动于捆扎线W的输送的卷轴120的旋转被阻碍。当脱离限制部112以在卷轴120的周向上连续的方式设置时,在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接触的情况下,阻力变大,卷轴120的旋转被进一步阻碍。
在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中,当卷轴120的旋转被阻碍时,被从卷轴120拉出的部位的捆扎线W有可能形成为被卷绕于卷轴120的部位的捆扎线W夹住的、称为咬入的状态。
为此,脱离限制部112相对于使捆扎线W难以从凸缘部430脱离的第一支撑部690及第二支撑部680未设于捆扎线通路110b侧,而是在卷轴120的周向上的大致半周左右的范围内,在沿卷轴120的周向的多个部位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由此,即使在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卷轴120的旋转被阻碍的情况,抑制捆扎线W的咬入。
另外,设于罩580的第二支撑部680进入凹部670,从而卷轴120被罩580支撑。当第二支撑部680因卷轴120旋转而磨损时,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的间隔扩大,捆扎线W有可能被夹在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之间。
为此,在罩580的第二支撑部680具备硬质部件113。通过将捆扎线W向正方向输送的动作,通过在卷轴120相对于第二支撑部680滑动的部位、即远离捆扎线通路110b的一侧的部位的第二支撑部680设置硬质部件113,能够抑制第二支撑部680的磨损,能够保持脱离限制部112与凸缘部430的间隔。
为了将卷轴120收容于收容部110而打开罩580,将卷轴120的轮毂部410插入第一支撑部690。当在卷轴120的轮毂部410被第一支撑部690支撑的状态下打开罩580时,在卷轴120中没有被第一支撑部690支撑的一侧的位置有可能因卷轴120的自重而偏移。
当从这样的状态关闭罩580时,在收容部110内位于铰接部610侧的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与位于铰接部610侧的引导部114的斜面114b接触,进而通过关闭罩580,卷轴120的凸缘部430被斜面114b向接近部114a引导。由此,进行卷轴120的径向上的对位,罩580的第二支撑部680进入卷轴120的凹部670。在罩580中在相对于第二支撑部680的设有铰接部610的一侧的相反侧也设有引导部114的结构中,在关闭罩580的动作结束的阶段,位于设有铰接部610侧的相反侧的引导部114的斜面114b能够与收容部110内位于设有铰接部610侧的相反侧的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外周面430a接触。由此,进行卷轴120的径向上的对位。
这样,通过关闭罩580的动作,以使设于卷轴120的凸缘部430的凹部670进入设于罩580的第二支撑部680的方式,通过设于罩580的引导部114来引导卷轴120的径向上的位置。
此外,如图10所示,脱离限制部112也可以与引导部114同样地由从罩580的内周面580a起沿卷轴120的径向及轴线方向突出的凸部构成。

Claims (9)

1.一种捆扎机,具备:
收容部,收容卷绕有捆扎线的卷轴;
捆扎线输送部,将卷绕于所述卷轴的捆扎线向正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将卷绕于捆扎物的周围的捆扎线向反方向输送并卷绕于捆扎物;及
扭转部,扭转捆扎线,
所述收容部将因捆扎线被输送而旋转的所述卷轴收容为相对于所述捆扎线输送部向沿所述卷轴的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偏移,
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卷轴与所述捆扎线输送部之间的捆扎线通路中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向所述收容部的内侧突出,并具有供在所述卷轴与所述捆扎线输送部之间向沿所述卷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向挠曲的捆扎线接触的限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限制部从所述卷轴偏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壁起沿所述卷轴的偏移方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限制部从所述卷轴的前壁部起向与所述卷轴的偏移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限制部沿所述限制面设有从所述限制面突出的限制凸部,所述限制面形成为凹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收容部具备:壳体,收容所述卷轴;及罩,相对于所述壳体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于所述卷轴偏移的一侧,所述限制部设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收容部具备能够支撑所述卷轴的支撑部,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的设有所述捆扎线通路的一侧的相反侧,在与位于所述卷轴偏移的一侧的所述卷轴的一方的凸缘部的外周面相向的位置具备沿所述卷轴的径向突出的脱离限制部,所述脱离限制部隔开间隔地设于沿所述卷轴的周向的多个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收容部设有罩,该罩对所述收容部进行开闭且具有能够支撑所述卷盘的支撑部,
所述罩具备向所述支撑部的外周露出且比所述支撑部硬质的硬质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硬质部件由金属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机,其中,
所述卷轴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卷绕有两根以上的捆扎线。
CN202010090234.5A 2019-02-13 2020-02-13 捆扎机 Active CN111559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3659 2019-02-13
JP2019023659A JP7268386B2 (ja) 2019-02-13 2019-02-13 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9530A true CN111559530A (zh) 2020-08-21
CN111559530B CN111559530B (zh) 2023-12-05

Family

ID=6958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0234.5A Active CN111559530B (zh) 2019-02-13 2020-02-13 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3040B2 (zh)
EP (1) EP3696344A1 (zh)
JP (1) JP7268386B2 (zh)
CN (1) CN111559530B (zh)
AU (1) AU2020201050A1 (zh)
TW (1) TWI831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79617A1 (en) 2021-10-20 2023-04-20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JP2024035502A (ja) 2022-09-02 2024-03-1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5652A (en) * 1982-03-01 1984-10-09 Signfix Limited Tape dispensing pack
CN1068305A (zh) * 1991-07-07 1993-01-27 坂本一望 手动捆绑装置
US5983473A (en) * 1996-03-15 1999-11-16 Kabushiki Kaisha Kanzaki Shokai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US20050061389A1 (en) * 2001-09-28 2005-03-24 Max Kabushiki Kaisha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reel,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rotation of reel
EP2123846A1 (en) * 2008-05-19 2009-11-25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er
WO2017014280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07709166A (zh) * 2015-07-22 2018-02-1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EP3327223A1 (en) * 2015-07-22 2018-05-30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CN108454928A (zh) * 2016-12-29 2018-08-28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8167B2 (ja) 2015-07-22 2020-12-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WO2017014176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花王株式会社 ソフォロリピッド高生産性変異株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5652A (en) * 1982-03-01 1984-10-09 Signfix Limited Tape dispensing pack
CN1068305A (zh) * 1991-07-07 1993-01-27 坂本一望 手动捆绑装置
US5983473A (en) * 1996-03-15 1999-11-16 Kabushiki Kaisha Kanzaki Shokai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US20050061389A1 (en) * 2001-09-28 2005-03-24 Max Kabushiki Kaisha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reel,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rotation of reel
EP2123846A1 (en) * 2008-05-19 2009-11-25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er
WO2017014280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07709166A (zh) * 2015-07-22 2018-02-1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EP3327223A1 (en) * 2015-07-22 2018-05-30 Max Co., Ltd. Binding machine
CN108454928A (zh) * 2016-12-29 2018-08-28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3040B2 (en) 2022-09-27
US20200254508A1 (en) 2020-08-13
EP3696344A1 (en) 2020-08-19
TWI831918B (zh) 2024-02-11
AU2020201050A1 (en) 2020-08-27
TW202039979A (zh) 2020-11-01
CN111559530B (zh) 2023-12-05
JP2020133129A (ja) 2020-08-31
JP7268386B2 (ja) 202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9860B (zh) 捆扎机
CN112576043B (zh) 捆扎机
US10323425B2 (en) Binding machine
CN111559530A (zh) 捆扎机
JP6798167B2 (ja) 結束機
EP4074923B1 (en) Binding machine
CN113247336A (zh) 捆扎机
CN111688969A (zh) 捆扎机
JP2022156735A (ja) 結束機
JP7459454B2 (ja) 結束機
CN111688972A (zh) 捆扎机
NZ761705A (en) Binding machine
US20240075516A1 (en) Binding machine
JP2022127498A (ja) 結束設備及び結束機
JP7367313B2 (ja) 結束機
JP2024034601A (ja) 結束機
CN117927030A (zh) 捆扎机
TW202413210A (zh) 捆束機
CN111688970A (zh) 捆扎机
TW202322935A (zh) 捆束機
JP2023061893A (ja) 結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