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8510A -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8510A
CN111558510A CN202010484125.1A CN202010484125A CN111558510A CN 111558510 A CN111558510 A CN 111558510A CN 202010484125 A CN202010484125 A CN 202010484125A CN 111558510 A CN111558510 A CN 111558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assembly
rotatable
infrared light
rai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41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如
潘嵩
李磊
刘奕巧
魏袆璇
吴金顺
刘猛
张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t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t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t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ta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41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8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8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05D3/0263After-treatment with IR heater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烘干通道和位于烘干通道内壁的第一红外发光部;所述烘干通道内设有可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可旋转式支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上设有第二红外发光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烘干通道的延伸方向。本发明能够对工件外表面全面烘干,烘干效率高,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灵活性强,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红外烘干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工业产品在喷涂作业中逐渐使用流水线方式作业来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大型工件如油罐车上的油罐箱体,为了保证其喷涂效果和喷涂效率,将其吊装在流水线上进行喷涂工作,但是在喷涂工序结束后需要通过烘干装置对喷涂后的产品进行干燥,由于流水线式工作都是将产品直接沿着流水线移动至烘干装置内部进行干燥。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干燥方式大多数使用对流式干燥方式和辐射式干燥,对流式干燥方式将需要烘干的工件移动至烘干装置内,对烘干装置内进行升温,将烘干装置内的空气逐渐加热至干燥温度,进而逐步对产品进行烘干,升温速度慢,烘干时长往往达到几个小时,烘干效率低,降低生产效率。干燥步骤完成后,打开烘干装置,移动下一工件至烘干装置内,烘干装置在开启的过程中也往往将其内部的高温气流快速传递到外部空气中,使得烘干装置在第二次对工件干燥时,逐步将烘干装置内的温度升高至烘干温度,因此,该对流式干燥方式干燥效率低,温度流失快,能耗高,生产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辐射式干燥方式,往往是在烘干装置的内侧设置红外灯管,利用红外灯管对产品辐射加热进行干燥,该干燥方式干燥效率高,但是工件在进入烘干装置后,只能通过烘干装置内壁设置的红外灯管对产品侧面局部进行干燥,其两端端面无法通过红外灯管实现干燥,同时面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工件也不能针对产品的复杂结构出针对性干燥,例如上述中油罐箱体,其底部机构复杂,通过常规的红外灯管加热,无法达到干燥效果,但是利用长时间辐射加热来实现将烘干装置内部温度升高,往往会导致工件部分区域经过长时间辐射加热而影响工件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能够针对喷涂流水线上大工件进行烘干,不需要装卸工件,烘干面全,烘干效率高,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灵活性强,应用广泛。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烘干通道和位于烘干通道内壁的第一红外发光部,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的辐射加热面朝向所述烘干通道;所述喷涂流水线包括安装工件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部分所述轨道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内;
所述烘干通道内设有可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可旋转式支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上设有第二红外发光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经过旋转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随着所述可旋转式支架旋转,此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烘干通道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所述轨道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延伸,所述工件悬挂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上,所述工件沿着所述轨道组件自所述烘干通道的入口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上滑轨组件和下滑轨组件,所述上滑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所述下滑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滑轨组件上并沿着下滑轨组件移动;
两个所述移动组件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可旋转式支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滑轨组件,其下端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与所述移动组件同步移动。
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组件上均设有驱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转动并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同时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中间件、第二中间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前端交叠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中间件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端,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件的后端;所述第二中间件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后端,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件的后端,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随着所述驱动件的直线移动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移动组件的中部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驱动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底端的中部,所述移动组件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红外发光部,所述移动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
优选的,所述烘干通道的内壁面为拱形或弧形,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内壁面均匀分布;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拱形或弧形,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时,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包围成的孔内径大于所述工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上滑轨组件包括两个对应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两侧的导轨条,所述导轨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轨道组件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导轨条上并沿着所述导轨条移动。
优选的,所述烘干通道的出口处和入口处均设有用于启闭所述烘干通道的移动门。
优选的,所述工件移动时,所述移动门为开启状态,同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利用红外发光部辐射加热的方式能够对喷涂流水线上的较大体积工件进行快速干燥,也不需要装卸流水线上的工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流水线上大工件的干燥方式,烘干效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工件端面不能辐射加热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工件复杂的部分针对性干燥,对工件的各个区域全面干燥,灵活性强,烘干面全,且能耗低,降低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门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部分放大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00、工件;200、轨道组件;
1、设备本体;11、烘干通道;12、第一红外发光部;2、移动组件;21、第三红外发光部;3、可旋转式支架;31、第二红外发光部;4、上滑轨组件;5、下滑轨组件;6、驱动组件;61、驱动件;621、第一连接件;622、第二连接件;631、第一中间件;632、第二中间件;641、第一转轴;642、第二转轴;9、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设有烘干通道11和位于烘干通道11内壁的第一红外发光部12,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12的辐射加热面朝向所述烘干通道11;所述喷涂流水线包括安装工件100的轨道组件200,所述轨道组件200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的延伸方向设置且部分所述轨道组件200位于所述烘干通道11内;
所述烘干通道11内设有可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2,所述移动组件2上设有可旋转式支架3,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上设有第二红外发光部31;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31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12的辐射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经过旋转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31随着可旋转式支架3转动,此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31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烘干通道11的延伸方向。
工件100通过轨道组件200位于烘干通道11内时,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控制器,控制移动组件2移动至工件100的两端对应处,再调整可旋转式支架3旋转为第二位置状态,此时可旋转式支架3上的第二红外发光部31的辐射方向朝向工件100的两端,进而对工件两端面的辐射加热,进行干燥,实现烘干效果。
所述轨道组件200位于所述烘干通道11的顶部并延伸,所述工件100悬挂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200上,所述工件100沿着所述轨道组件200自所述烘干通道11的入口进入所述烘干通道11内。
所述移动组件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11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设备本体1还包括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延伸方向设置的上滑轨组件4和下滑轨组件5,所述上滑轨组件4位于所述烘干通道11的顶部,所述下滑轨组件5位于所述烘干通道11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2设置在所述下滑轨组件5上并沿着下滑轨组件5移动;
两个所述移动组件2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可旋转式支架3,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滑轨组件4,其下端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2上,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与所述移动组件2同步移动。
本发明公开的烘干设备对工件进行干燥时,移动组件2上设有的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将工件100通过喷涂流水线的轨道组件200移动至设备本体1内的烘干通道11内,所述烘干通道11内的两个移动组件2移动至工件100的两端相应位置,继续将每个移动组件2上设有的两个可旋转式支架3调整为第二位置状态,位于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上的第二红外发光部31均朝向工件的两端,通过烘干通道11内壁设置的第一红外发光部12朝向所述烘干通道11内的工件100两侧,通过第一红外发光部12辐射加热对工件100的两侧进行干燥,同时通过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上的第二红外发光部31对工件100的两端进行辐射加热实现干燥,进而能够对工件100的外表面同时且全面干燥,保证工件的烘干质量,红外辐射加热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移动组件2上均设有驱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转动并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组件6;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通过所述驱动组件6同时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第一连接件621、第二连接件622、第一中间件631、第二中间件632、第一转轴641和第二转轴642,所述第一连接件621的前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22的前端交叠连接在所述驱动件61上,所述第一中间件631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621的后端,所述第一转轴641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件631的后端;所述第二中间件632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22的后端,所述第二转轴642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件632的后端,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641和所述第二转轴642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641和所述第二转轴64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641和所述第二转轴642随着所述驱动件61的直线移动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641和所述第二转轴64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件61位于所述移动组件2的中部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6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22位于所述驱动件61的两侧,驱动所述驱动件61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延伸方向移动时,由于第一连接件621和第二连接件621轴连接在所述驱动件6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621和第二连接件622的前端绕着其交叠处的轴转动,从而使得分别转轴连接在第一连接件621和第二连接件622后端的第一中间件631和第二中间件632也随之转动,进而使得分别固定在第一中间件631和第二中间件632后端的第一转轴641和第二转轴642转动,由于驱动组件6上的两个可旋转式支架3的下端分别于第一转轴641和第二转轴642固定连接,可旋转式支架3上端通过连接轴(图中未示出)与上滑轨组件4连接,且可旋转式支架3的上端能够绕着连接轴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转轴641和和第二转轴642在转动时,能够实现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与第一转轴641和和第二转轴642同步转动,使得可旋转式支架3转动至工件100端面的对应面,进而实现第二红外发光部31对工件100的端部的干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喷涂流水线中无法对工件两端烘干的问题,确保了工件的外表面能够同时受到红外辐射加热。
所述上滑轨组件4包括两个对应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200两侧的导轨条,所述导轨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轨道组件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导轨条上并沿着所述导轨条移动。
结合移动组件2再所述烘干通道11内沿着下滑轨组件5移动的作用,使得本发明设备更加灵活,连接轴连接在所述上滑轨组件4和可旋转式支架3上端之间,所述连接轴7能够沿着所述上滑轨组件4上的导轨条移动,所述移动组件2在所述烘干通道11内沿着所述下滑轨组件5移动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2上的可旋转式支架3能够随着所述移动组件2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本发明设备能够适用对不同长度尺寸的工件100,并在工件100相应位置处对工件端面进行干燥,灵活性好。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2位于所述烘干通道11底端的中部,所述移动组件2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红外发光部21,通过所述第三红外发光部21对工件100底部加热,可对底部结构复杂的工件(如油罐车箱体底部安装有结构复杂的安装固定支架)针对性干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底部结构复杂而不易烘干的问题。
再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通道的11内壁面为拱形,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12沿着所述烘干通道11的内壁面均匀分布;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外轮廓为配合所述烘干通道11内避面的拱形,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时,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包围成的孔内径大于所述工件100的直径,确保工件100能够安全移动至所述烘干通道11内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烘干通道11的内壁面为弧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的外形轮廓为弧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设备中用于驱动并控制移动组件2和可旋转式支架3动作的电机均通过隔热处理,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又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通道11的出口处和入口处均设有用于启闭所述烘干通道11的移动门9,工件100在干燥的过程中将移动门9关闭,将烘干通道11密闭,进行烘干。
所述工件移动时,所述移动门为开启状态,同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3为第一位置状态,可通过设置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监控系统(图中未示出),并分别与可旋转式支架3的第一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和移动门的第二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连接,当监控系统接收到第一控制系统中的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的信号并接收到第二控制系统的移动门为开启状态的信号时,喷涂流水线控制工件100在轨道组件200上移动,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能够容易实现的常规技术手段,保证设备和工件的安全,安全性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组件和可旋转式控制支架均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12、第二红外发光部31和第三发光部21均为红外催化发光板,本发明结构设计精巧,占用空间小,且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设备,能够对喷涂流水线上的工件快速全面烘干,适用多规格尺寸和结构复杂工件类型,应用范围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对流式烘干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能耗,烘干效率强。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烘干通道和位于烘干通道内壁的第一红外发光部,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的辐射加热面朝向所述烘干通道;所述喷涂流水线包括安装工件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部分所述轨道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内;
所述烘干通道内设有可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可旋转式支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上设有第二红外发光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红外发光部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烘干通道的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延伸,所述工件悬挂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上,所述工件沿着所述轨道组件自所述烘干通道的入口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烘干通道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上滑轨组件和下滑轨组件,所述上滑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所述下滑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底部,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滑轨组件上并沿着下滑轨组件移动;
两个所述移动组件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可旋转式支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滑轨组件,其下端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与所述移动组件同步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组件上均设有驱动所述可旋转式支架转动并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同时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中间件、第二中间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前端交叠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中间件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后端,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件的后端;所述第二中间件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后端,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件的后端,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随着所述驱动件的直线移动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移动组件的中部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驱动件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组件包括两个对应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两侧的导轨条,所述导轨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轨道组件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可旋转式支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导轨条上并沿着所述导轨条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烘干通道底端的中部,所述移动组件的上端面设有第三红外发光部,所述移动组件沿着所述烘干通道延伸方向移动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内壁面为拱形或弧形,所述第一红外发光部沿着所述烘干通道的内壁面均匀分布;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拱形或弧形,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时,两个所述可旋转式支架包围成的孔内径大于所述工件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出口处和入口处均设有用于启闭所述烘干通道的移动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移动时,所述移动门为开启状态,同时所述可旋转式支架为第一位置状态。
CN202010484125.1A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Pending CN111558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125.1A CN1115585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125.1A CN1115585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8510A true CN111558510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4125.1A Pending CN111558510A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85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451A (zh) * 2021-04-14 2021-09-07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工件用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48715A (fr) * 1951-04-02 1953-12-23 étuve de séchage par infra-rouges
US4416068A (en) * 1980-12-11 1983-11-22 Infrarodteknik Ab Apparatu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bjects
CN201500637U (zh) * 2009-06-25 2010-06-09 营口成大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红外线加热轨道式自动烤漆机
CN204052086U (zh) * 2014-08-07 2014-12-31 广西铂焰红外线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催化无焰红外辐射加热汽车维修涂装烘干机
CN212664082U (zh) * 2020-06-01 2021-03-09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48715A (fr) * 1951-04-02 1953-12-23 étuve de séchage par infra-rouges
US4416068A (en) * 1980-12-11 1983-11-22 Infrarodteknik Ab Apparatu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bjects
CN201500637U (zh) * 2009-06-25 2010-06-09 营口成大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红外线加热轨道式自动烤漆机
CN204052086U (zh) * 2014-08-07 2014-12-31 广西铂焰红外线科技有限公司 燃气催化无焰红外辐射加热汽车维修涂装烘干机
CN212664082U (zh) * 2020-06-01 2021-03-09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451A (zh) * 2021-04-14 2021-09-07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工件用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CN113351451B (zh) * 2021-04-14 2023-08-15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工件用烘干系统及烘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8510A (zh)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CN212664082U (zh) 一种喷涂流水线用的烘干设备
CN105772451B (zh) 一种悬挂式油缸清洗装置
JP3837331B2 (ja) 車体の塗膜形成方法及びシーリング剤乾燥装置
KR100967799B1 (ko) 박판글라스 강화 열처리장치
US4102624A (en) Rotational molding apparatus
KR101481787B1 (ko) 도장건조장치
CN204824964U (zh) 柔性气氛保护底装炉热处理生产线
CN209672745U (zh) 一种用于钢丝盘条烘干的加热装置
CN207907648U (zh) 铁路客车轴箱烘干运输线
CN209443037U (zh) 一种铸钢件热处理出料控制装置
CN207684446U (zh) 一种轮胎喷胶装置
CN207797753U (zh) 用于电阻炉的取件装置
US5061530A (en) Combin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acility for coating vehicle structural components
CN206425161U (zh) 一种车用喷烤一体漆房
CN220321971U (zh) 烘箱及其烘箱外部升降门装置
CN117772551B (zh) 水性pvdc乳液光热协同固化装置
CN214917485U (zh) 一种密闭门生产用双面喷漆装置
CN208618976U (zh) 一种直角电动移门
CN217541261U (zh) 一种硅溶胶型壳快速干燥设备
CN218269994U (zh) 一种红外管烘干窑的烘干设备
CN218034358U (zh) 旋转式废钢烘烤炉用分体式阀门系统
CN207797752U (zh) 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
CN217289003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的表面喷漆装置
CN212124254U (zh) 晶圆级胶体自组装热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