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3404B -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3404B
CN111543404B CN201911260241.9A CN201911260241A CN111543404B CN 111543404 B CN111543404 B CN 111543404B CN 201911260241 A CN201911260241 A CN 201911260241A CN 111543404 B CN111543404 B CN 111543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dual
pair
thickness
tap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02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3404A (zh
Inventor
大古濑广树
新妻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54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3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卷线筒(4)具有卷线主体部(21)、一对凸缘部(24)和圆筒部(25、26)。一对凸缘部(24)从卷线主体部(21)的两端向卷线筒(4)的旋转轴(A)的径向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24)不具有沿旋转轴(A)的轴向贯通的通孔。圆筒部(25、26)从一对凸缘部(24)的顶端部向旋转轴(A)的轴向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24)具有第一锥部(27a、28a),随着该第一锥部(27a、28a)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变薄。第一锥部彼此之间的平均宽度(AW)为圆筒部的外径(D2)的60%以下。根据该发明,能够抑制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Description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spool for double bearing reel)及双轴承渔线轮。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渔线轮中,为了以轻量的鱼饵(lure)来投掷足够的投掷距离,要求降低卷线筒的惯性。为了降低卷线筒的惯性,例如已知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通过在该卷线筒的凸缘部或卷线主体部上设置通孔来实现卷线筒的轻量化(参照专利文献1和2)。【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2723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77951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卷线筒的凸缘部或卷线主体部上设有通孔的情况下,由于通孔周围的弯曲强度下降,因此需要增加凸缘部或卷线主体部的壁厚来补偿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因此,难以在保持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同时来大幅度地降低惯性。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抑制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具有卷线主体部、一对凸缘部和圆筒部。一对凸缘部从卷线主体部的两端向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不具有沿旋转轴的轴向贯通的通孔。圆筒部从一对凸缘部的顶端部向旋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具有锥部,随着该锥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变薄。锥部彼此之间的平均宽度为圆筒部的外径的60%以下。
在该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中,由于未将通孔设于一对凸缘部,因此能够抑制一对凸缘部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使一对凸缘部的壁厚变薄而实现卷线筒的轻量化。另外,由于一对凸缘部的壁厚随着接近卷线主体部而变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一对凸缘部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实现一对凸缘部的轻量化。并且,由于锥部彼此之间的平均宽度为圆筒部的外径的60%以下,因此从卷线主体部的中央到一对凸缘部的距离比现有的卷线筒上的距离短,从而能够降低作用于卷线主体部的弯矩(弯曲力矩:Bending moment)。据此,例如即使在卷线主体部的壁厚变薄而实现轻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卷线主体部保持充分的弯曲强度。
优选为,卷线主体部的最小径为圆筒部的外径的60%以下。在该情况下,卷线主体部和卷线筒的旋转轴的距离变短,因此在将渔线卷绕于卷线筒时,从渔线的重心到旋转轴的距离变短。据此,能够降低抛饵时的卷线筒的惯性。另外,能够抑制卷线筒的卷线量大幅度减少。
优选为,锥部随着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以0.3%以上且1%以下的锥度率(rateof taper)变薄。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一对凸缘部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优选为,锥部的顶端部的壁厚的厚度为圆筒部的壁厚的厚度以上。在该情况下,能够稳定地进行所谓的拇指控线(thumbing)的操作,该所谓的拇指控线(thumbing)的操作为使手指接触锥部的顶端部来抑制卷线筒的旋转的操作。另外,由于圆筒部的壁厚的厚度为锥部的顶端部的壁厚的厚度以下,因此能够实现卷线筒的轻量化。
优选为,锥部的壁厚最厚部分的厚度为0.4mm以上且0.6mm以下。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一对凸缘部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大幅度地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优选为,卷线筒还具有连结壁部,该连结壁部在卷线主体部的中心部的内周部形成为圆板状,卷线主体部具有通孔,该通孔仅形成于卷线筒主体部的与连结壁部连接的部分,卷线主体部的壁厚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在该情况下,由于仅于卷线主体部的与连结壁部连接的部分形成有通孔,因此即使使卷线主体部的壁厚形成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也能够在卷线主体部中保持充分的弯曲强度,并且实现卷线主体部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手柄(handle)和上述所记载的卷线筒,其中,手柄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渔线轮主体;卷线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渔线轮主体。在该情况下,在双轴承渔线轮中,能够抑制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卷线筒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降低卷线筒的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Ⅱ-Ⅱ剖视图。
图3是安装有卷线筒轴的卷线筒的半剖视图。
图4是安装有卷线筒轴的卷线筒的右侧视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3:手柄;4:卷线筒;21:卷线主体部;21a:第一通孔;23:连结壁部;24:一对凸缘部;25:圆筒部;26:圆筒部;27a:第一锥部;28a:第一锥部;100:双轴承渔线轮;A:旋转轴;AW:平均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双轴承渔线轮100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Ⅱ-Ⅱ剖视图。双轴承渔线轮100例如为小型的抛饵渔线轮(Bait-casting Reel),能够向前方放出渔线。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2、手柄3和卷线筒4。另外,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旋转传递机构10、离合器机构11、抛饵控制机构12、卷线筒制动机构13和曳力(drag)机构(未图示)等,其中,旋转传递机构10将手柄3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4。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进行垂钓时,将放出渔线的方向称为前、其相反方向称为后。另外,左右为从后方观察双轴承渔线轮100时的左右。另外,将卷线筒轴14(参照图2)延伸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卷线筒轴14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卷线筒轴14旋转的方向称为“周向”。
渔线轮主体2具有框架6、右侧罩7和左侧罩8,其中,右侧罩7覆盖框架6的右侧方;左侧罩8覆盖框架6的左侧方。框架6具有第一侧板6a、第二侧板6b和多个连结部6c,其中,第二侧板6b在轴向上与第一侧板6a隔开间隔而配置;多个连结部6c连结第一侧板6a和第二侧板6b。
手柄3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的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3被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的右侧方。
卷线筒4例如为铝合金制,其在第一侧板6a和第二侧板6b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详细而言,卷线筒4被固定于卷线筒轴14,并经由卷线筒轴14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其中,该卷线筒轴14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线筒4的旋转轴A与卷线筒轴14的轴心一致。
图3为安装有卷线筒轴14的卷线筒4的半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卷线筒4具有卷线主体部21、轴安装部22、连结壁部23、一对凸缘部24和圆筒部25、26。
卷线主体部21为大致圆筒状,其外周卷绕有渔线。卷线主体部21的外周面以如下方式倾斜,即随着接近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而到旋转轴A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线主体部21的中央部的直径为卷线主体部21的最小径D1。
优选为,卷线主体部21的最小径D1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60%以下。更优选为,卷线主体部21的最小径D1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50%以上且60%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线主体部21的最小径D1例如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约56%。卷线主体部21的两端朝径向外侧弯曲,并与一对凸缘部24平滑地连接。
优选为,卷线主体部21的壁厚T1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线主体部21的壁厚T1例如为0.45mm。
卷线主体部21具有沿径向贯通的多个第一通孔21a。第一通孔21a为大致圆形的孔,且以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为中心。第一通孔21a的中心被配置在沿径向与连结壁部23重叠的位置。第一通孔21a在沿径向与连结壁部23重叠的位置,于卷线主体部21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第一通孔21a的直径比连结壁部23的壁厚稍大。第一通孔21a仅形成于卷线主体部21的与连结壁部23连接的部分。
轴安装部22被配置于卷线主体部21的内周侧。轴安装部22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22a。卷线筒轴14被压入固定于该通孔22a,由此卷线筒4和卷线筒轴14一体旋转。
连结壁部23连结卷线主体部21和轴安装部22。连结壁部23为大致圆板状,且从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的内周部朝轴安装部22向径向内侧延伸。与连结壁部23的其他部分的壁厚的厚度相比,连结壁部23的连接于卷线主体部21的外端附近的壁厚的厚度较大。
图4为安装有卷线筒轴14的卷线筒4的右侧视图。如图4所示,连结壁部23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第二通孔23a。第二通孔23a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第二通孔23a在连结壁部23的外端附近,以与第一通孔21a相连的方式而形成。因此,于连结壁部23形成有与第一通孔21a相同数量的第二通孔23a。
一对凸缘部24为大致圆板状,且从卷线主体部21的两端向径向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24以随着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向轴向外侧扩大的方式倾斜。一对凸缘部24以随着靠近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而直径变小的方式倾斜。此外,如图4所示,一对凸缘部24不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孔。
一对凸缘部24具有第一凸缘部27和第二凸缘部28。第一凸缘部27从卷线主体部21的右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一凸缘部27包括第一锥部27a和第二锥部27b。
第一锥部27a从卷线主体部21的右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一锥部27a以随着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壁厚变薄的方式形成。
详细而言,第一锥部27a包括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与卷线主体部21的右端连接。在第一锥部27a中,第一端部31的壁厚最厚。优选为,第一端部31的壁厚T2为0.4mm以上且0.6mm以下。更优选为,第一端部31的壁厚T2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壁厚T2例如为0.45mm。
第二端部32与第二锥部27b连接。在第一锥部27a中,第二端部32的壁厚最薄。优选为,第二端部32的壁厚T3为0.3mm以上且0.4m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端部32的壁厚T3例如为0.35mm。
优选为,第一锥部27a随着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以0.3%以上且1%以下的锥度率变薄。更优选为,第一锥部27a随着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以0.3%以上且0.7%以下的锥度率变薄。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锥部27a的锥度率例如约为0.34%。在此,例如,在设锥度率为T、从第一端部31到第二端部32的长度为L、第一端部31的壁厚为T2、第二端部32的壁厚为T3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来算出锥度率T。
T=(T2-T3)/L×100···(1)
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且为圆筒部25周边的放大剖视图。第二锥部27b从第一锥部27a的第二端部32进一步向轴向外侧延伸。第二锥部27b比第一锥部27a较缓倾斜。第二锥部27b和第一锥部27a的边界为卷线筒4上的渔线的最大卷绕位置的基准。第二锥部27b的壁厚T4均等地形成。此外,优选为,第二锥部27b的壁厚T4为与第二端部32的壁厚T3程度相同的厚度。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锥部27b的壁厚T4例如为0.36mm,比第二端部32的壁厚T3稍大。
第二凸缘部28从卷线主体部21的左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二凸缘部28包括第一锥部28a和第二锥部28b。第一锥部28a包括第一端部33和第二端部34。第一端部33与卷线主体部21的左端连接。第二端部34与第二锥部28b连接。此外,由于第二凸缘部28为隔着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而与第一凸缘部27左右对称形状,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优选为,第一锥部27a和第一锥部28a间的平均宽度AW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60%以下。更优选为,平均宽度AW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50%且55%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平均宽度AW例如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约53%。例如,在设第一端部31的外周部和第一端部33的外周部之间的宽度为W1、第二端部32的外周部和第二端部34的外周部之间的宽度为W2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下述公式(2)来算出平均宽度AW。
AW=(W1+W2)/2···(2)
圆筒部25、26从一对凸缘部24的顶端部向轴向外侧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圆筒部25、26为了提高一对凸缘部24的强度,而且还为了防止渔线从框架6和卷线筒4的间隙侵入而设置。在此,优选为,第一锥部27a的壁厚最薄部分的厚度、即第二端部32的壁厚T3为圆筒部25、26的壁厚T5以上。另外,优选为,第二锥部27b的壁厚T4为圆筒部25、26的壁厚T5以上。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圆筒部25、26的壁厚T5例如为0.3mm。
如图2所示,圆筒部25的外周面与第一侧板6a的内周面相向而配置。在圆筒部25的外周面和第一侧板6a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些许间隙。圆筒部26的外周面与第二侧板6b的内周面相向而配置。在圆筒部26的外周面和第一侧板6a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些许间隙。
如图3所示,圆筒部25在轴向上的宽度W3比圆筒部26在轴向上的宽度W4小。因此,如图2所示,圆筒部26的外周面与第一侧板6a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范围比圆筒部25的外周面与第一侧板6a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范围小。
在此,如图1所示,抛饵控制机构12通过向轴向按压卷线筒轴14来制动卷线筒4的旋转。抛饵控制机构12的制动力的调整通过被设置于手柄3侧的旋钮部件40的旋转操作来实现。在旋钮部件40的内部配置有第一摩擦部件41,该第一摩擦部件41能够与卷线筒轴14的一端接触。该第一摩擦部件41响应旋钮部件40的旋转操作而沿轴向移动。另外,在卷线筒轴14的另一端侧,以不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配置有第二摩擦部件42,该第二摩擦部件42能够接触卷线筒轴14的另一端。
例如,在对旋钮部件40进行旋转操作而第一摩擦部件41向远离卷线筒轴14的方向(图2中的右侧)移动的情况下,卷线筒轴14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轴向右侧移动,从而担忧在圆筒部26和第二侧板6b之间产生轴向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对于圆筒部25而言,即使在卷线筒轴14从图2所示的位置向轴向右侧移动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在圆筒部25和第一侧板6a之间产生轴向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使圆筒部25在轴向上的宽度W3形成得比圆筒部26在轴向上的宽度W4小。据此,能够实现卷线筒4的轻量化。
在如此构成的双轴承渔线轮100中,由于未在卷线筒4的一对凸缘部24上设置沿轴向贯通的通孔,因此能够抑制一对凸缘部24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使一对凸缘部24的壁厚变薄而实现卷线筒4的轻量化。另外,由于一对凸缘部24的壁厚随着靠近卷线主体部21而变厚,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一对凸缘部24的弯曲强度的下降,并且实现一对凸缘部24的轻量化。并且,由于第一锥部27a和第一锥部28a之间的平均宽度AW为圆筒部25、26的外径D2的60%以下,因此从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到一对凸缘部24的距离比现有的卷线筒上的距离短,从而能够降低作用于卷线主体部21的弯矩。据此,即使在使卷线主体部21的壁厚变薄而实现轻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卷线主体部21保持充分的弯曲强度。
<其他实施方式>
上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尤其是,能够根据需要,对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及多个变形例进行任意组合。
(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卷线筒4被固定于卷线筒轴14,但卷线筒4例如也可以以能够相对于卷线筒轴14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
(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卷线主体部21的外周面以随着接近卷线主体部21在轴向上的中心部C而到旋转轴A的距离逐渐变小的方式而倾斜,但并非必须使卷线主体部21的外周面倾斜。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一凸缘部27的第二锥部27b和第二凸缘部28的第二锥部27b。

Claims (7)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具有卷线主体部、一对凸缘部和圆筒部,其中,
所述一对凸缘部从所述卷线主体部的两端向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延伸,且不具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通的通孔;
所述圆筒部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顶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
所述一对凸缘部具有锥部,随着所述锥部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所述锥部的壁厚变薄,
所述锥部彼此之间的平均宽度为所述圆筒部的外径的6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主体部的最小径为所述圆筒部的外径的6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部随着向所述径向外侧延伸,其壁厚以0.3%以上且1%以下的锥度率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部的顶端部的壁厚的厚度为所述圆筒部的壁厚的厚度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部的壁厚最厚部分的厚度为0.4mm以上且0.6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连结壁部,该连结壁部在所述卷线主体部的中心部的内周部形成为圆板状,
所述卷线主体部具有通孔,该通孔仅形成于所述卷线主体部的与连结壁部连接的部分,
所述卷线主体部的壁厚为0.4mm以上且0.5mm以下。
7.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手柄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线筒,其中,
所述手柄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渔线轮主体;
所述卷线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渔线轮主体。
CN201911260241.9A 2019-02-08 2019-12-10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Active CN111543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1438A JP7227781B2 (ja) 2019-02-08 2019-02-08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2019-021438 2019-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404A CN111543404A (zh) 2020-08-18
CN111543404B true CN111543404B (zh) 2022-09-20

Family

ID=7194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0241.9A Active CN111543404B (zh) 2019-02-08 2019-12-10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6195B2 (zh)
JP (1) JP7227781B2 (zh)
KR (1) KR20200097630A (zh)
CN (1) CN111543404B (zh)
TW (1) TWI80276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962A (en) * 1992-06-10 1993-12-07 Jenson Robert W Disposable hypodermic syringe with needle safe feature
JPH11276040A (ja) * 1998-03-30 1999-10-1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US6047918A (en) * 1999-01-27 2000-04-11 Japan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Wire spool
JP2000270730A (ja) * 1999-03-23 2000-10-03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2058398A (ja) * 2000-08-18 2002-02-26 Mamiya Op Co Ltd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5176779A (ja) * 2003-12-22 2005-07-07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CN106172285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7125219A (zh) * 2016-02-26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787366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0335A (en) * 1981-03-13 1982-09-17 Shimano Industrial Co Fishing reel
JPH11262347A (ja) * 1998-03-18 1999-09-28 Daiwa Seiko Inc 両軸受型リール
JP2004008121A (ja) 2002-06-07 2004-01-15 Tsutomu Kato 両軸受型リール用スプールおよび両軸受型リール
JP200414110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US6932295B1 (en) * 2003-03-24 2005-08-23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ape reel flange having an effective zero taper
JP4403027B2 (ja) 2004-06-25 2010-0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JP5008321B2 (ja) * 2005-09-07 2012-08-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往復移動機構
JP5270441B2 (ja) * 2009-04-28 2013-08-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5746462B2 (ja) * 2009-08-20 2015-07-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連結構造
US8827198B1 (en) * 2010-04-30 2014-09-09 Alfonza Steadman, SR. Fishing line unwinder
JP5723797B2 (ja) * 2012-01-25 2015-05-2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糸巻回用スプールと、このスプールを搭載した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JP5779516B2 (ja) 2012-02-06 2015-09-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糸巻回用スプールと、このスプールを搭載した魚釣用リール
JP5872937B2 (ja) 2012-03-21 2016-03-0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JP5997985B2 (ja) 2012-09-06 2016-09-28 株式会社エバーグリー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レバードラグ式リール
JP2014226071A (ja) * 2013-05-21 2014-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84093B2 (ja) 2016-01-19 2020-04-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18170987A (ja) 2017-03-31 2018-11-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962A (en) * 1992-06-10 1993-12-07 Jenson Robert W Disposable hypodermic syringe with needle safe feature
JPH11276040A (ja) * 1998-03-30 1999-10-1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US6047918A (en) * 1999-01-27 2000-04-11 Japan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Wire spool
JP2000270730A (ja) * 1999-03-23 2000-10-03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2058398A (ja) * 2000-08-18 2002-02-26 Mamiya Op Co Ltd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5176779A (ja) * 2003-12-22 2005-07-07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CN106172285A (zh) * 2015-05-27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7125219A (zh) * 2016-02-26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787366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27781B2 (ja) 2023-02-22
TW202029883A (zh) 2020-08-16
CN111543404A (zh) 2020-08-18
US11116195B2 (en) 2021-09-14
JP2020127378A (ja) 2020-08-27
US20200253181A1 (en) 2020-08-13
KR20200097630A (ko) 2020-08-19
TWI802764B (zh) 202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3589B (zh) 双轴承绕线轮、及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
CN106993590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
US9901084B2 (en) Dual-bearing reel
CN107960389B (zh) 双轴承渔线轮
JP2007006710A (ja) 両軸受リール
CN107873664B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KR102243481B1 (ko) 양 베어링 릴
CN111543404B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及双轴承渔线轮
JP2020127378A5 (zh)
US11083179B2 (en) Dual-bearing reel
JP338850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KR100620492B1 (ko)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및 줄감김 보조구
JP359351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703247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CN107006441B (zh) 双轴承绕线轮
JPH10271938A (ja) 両軸受リール
US20210298281A1 (en) Dual-bearing reel
JP400235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KR20210045288A (ko) 양 베어링 릴
CN115989803A (zh) 双轴承绕线轮
JP435169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4000272A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4024120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軸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