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5926A - 隔音罩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隔音罩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5926A
CN111535926A CN202010081115.3A CN202010081115A CN111535926A CN 111535926 A CN111535926 A CN 111535926A CN 202010081115 A CN202010081115 A CN 202010081115A CN 111535926 A CN111535926 A CN 111535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proof cover
cover
mounting structure
protrusion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11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英晃
胜又启裕
小西敬三
川内昌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3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11Thermal or acoustic insulation
    • F02B77/13Acoustic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罩安装构造,其即使在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解除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以往不同地更加可靠地防止隔音罩向下方转动。本发明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特征在于,包括:隔音罩(10),其具有针对内燃机(2)的侧面的两个紧固部(17a、17b);以及突起(20),其以在两个所述紧固部中的一个所述紧固部(17b)的下方从所述内燃机(2)的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隔音罩(10)具有供所述突起(20)退避的切缺部(16)。

Description

隔音罩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隔音罩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内燃机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已知在内燃机的侧面配置的正时链条箱(timing train case)安装有隔音罩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隔音罩安装构造在曲轴带轮的上方将吸音材料夹入正时链条箱与隔音罩之间,并将隔音罩相对于正时链条箱以两个紧固部固定。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与隔音罩在三处以上固定于罩壳体的构造相比,能够简化隔音罩的安装工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96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往的隔音罩安装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设想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意外解除的情况时,存在隔音罩因内燃机的振动而以另一紧固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的可能。
并且,若隔音罩像这样绕另一紧固部转动,则该隔音罩与在其下方旋转的曲轴带轮干涉。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解除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以往不同地更加可靠地防止隔音罩向下方转动的隔音罩安装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前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隔音罩,其具有针对内燃机的侧面的两个紧固部;以及突起,其以在两个所述紧固部中的一个所述紧固部的下方从所述内燃机的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隔音罩具有供所述突起退避的切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即使在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解除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以往不同地更加可靠地防止隔音罩向下方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内燃机的部分右侧视图。
图2的(a)是隔音罩的表面图,(b)是隔音罩的背面图,(c)是(a)中的IIc-IIc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部分立体图。
图5的(a)是设想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解除的情况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动作说明图,(b)是设想两个紧固部中另一方的紧固被解除的情况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的内燃机的部分右侧视图。
图7是示出隔音罩的变形例的与图3的(c)对应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隔音罩安装构造
2 内燃机
3 正时链条箱
4 曲轴
5 旋转体
10 隔音罩
11 罩部件
11b 折弯部
12 吸音部件
12a 覆盖层
13a 上缘
13b 下缘(邻接缘部)
13c 前缘
13d 后缘
14a 角部
14b 角部
16 切缺部
16a 相对面
17a 紧固部
17b 紧固部
20 突起
30 橡胶浮置紧固构造
31 垫片螺栓
32 柱环部件
33 橡胶制筒部件
R1 向下转动
R2 向下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以应用于作为内燃机的4缸汽油发动机的构造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全部内燃机而不限定于此。
在此,先说明内燃机的概略,然后对隔音罩安装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内燃机》
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内燃机2的部分右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箭头所示的前后上下方向与将该内燃机2搭载于车辆时的前后上下方向一致。另外,虽未图示,但图1的纸面近前侧是车宽方向的右侧,图1的纸面里侧是车宽方向的左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2在右侧面具有正时链条箱3(chain case或train case)。具体来说,正时链条箱3以覆盖4个缸孔横向排列配置的缸体(省略图示)和在该缸体的下方与缸体一体形成并形成曲轴室的曲轴壳体(省略图示)的右侧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曲轴壳体设有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曲轴4。
在正时链条箱3的内侧设有通过正时链条、正时带或正时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将曲轴4的旋转向阀驱动机构传递的正时链条机构(省略图示)。
从前述曲轴壳体侧延伸并贯穿正时链条箱3的曲轴4与在正时链条箱3的外侧配置的旋转体5(曲轴带轮)连结。
作为该旋转体5的曲轴带轮借助所卷绕的带轮(省略图示)驱动辅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附图标记6为油盘。
《隔音罩安装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针对正时链条箱3的两个紧固部17a、17b的隔音罩10和从正时链条箱3突出的突起20。
<隔音罩>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隔音罩10在旋转体5(曲轴带轮)的上方借助紧固部17a、17b安装于正时链条箱3。
该隔音罩10如后所述,由两个部件重叠接合而成的大致板体形成。
隔音罩10形成为,在该隔音罩10的俯视观察时、即在图1的内燃机2的右侧面观察时,具有上缘13a、下缘13b、前缘13c和后缘13d。
上缘13a在正时链条箱3的侧面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下缘13b以沿着旋转体5(曲轴带轮)的外周以圆弧状延伸的方式形成。该下缘13b以具有微小的间隙而不与旋转体5干涉并沿着旋转体5的外周的方式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下缘13b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以沿着旋转体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邻接缘部”相当。
前缘13c以连接上缘13a与下缘13b的前端部彼此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后缘13d以在从下缘13b的后端部朝向斜后方上侧而在正时链条箱3的侧面上延伸的中途形成角部14a的方式朝向斜前方上侧延伸,并与上缘13a的后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角部14a的内角设定为大致90°。但该角部14a的内角不限定于该角度。
图2的(a)是隔音罩10的表面图,图2的(b)是隔音罩10的背面图,图2的(c)是(a)中的IIc-IIc部分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的(a)及图2的(b)中,为了便于制图,对隔音罩10的吸音部件12标注阴影。
如图2的(a)及图2的(c)所示,隔音罩10由罩部件11和吸音部件12这两个部件形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罩部件11,只要具有规定的刚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能够成形的合成树脂、金属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1设想由包含聚酰胺树脂和玻璃加强纤维的复合树脂材料构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吸音部件12,只要具有规定的吸音效果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多孔性合成树脂、多孔性合成橡胶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吸音部件12设想由发泡聚氨酯树脂等弹性发泡合成树脂材料构成。
如图2的(a)所示,隔音罩10除了由吸音部件12形成的周缘以外,其表面(隔音罩10的右侧面)由罩部件11覆盖。
另外,如图2的(b)所示,隔音罩10的背面(隔音罩10的左侧面)除了后述的紧固部17a、17b以外,由吸音部件12覆盖。
另外,如图2的(c)所示,罩部件11具有其周缘向吸音部件12侧屈曲而形成的折弯部11b。并且,吸音部件12在其周缘处将折弯部11b埋入。
由此,隔音罩10在其周缘具有以吸音部件12覆盖折弯部11b的覆盖层12a。
返回图1,这样的隔音罩10中的两个紧固部17a、17b分别形成于后缘13d的角部14a和上缘13a与前缘13c的角部14b。
也就是说,紧固部17a、17b分别形成于隔音罩10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两端部。另外,在上缘13a与前缘13c的角部14b形成的紧固部17b与在后缘13d的角部14a形成的紧固部17a相比位于上方。
并且,在罩部件11上,在与紧固部17a、17b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后述的垫片螺栓31(参照图3)的螺栓穿插孔11a(参照图3)。
这样的紧固部17a、17b将隔音罩10针对正时链条箱3进行橡胶浮置(rubberfloating)紧固。
接下来说明该橡胶浮置紧固构造。其中,紧固部17a、17b各自的橡胶浮置紧固构造相互大致同样地形成。因此,以下仅说明紧固部17a的橡胶浮置紧固构造,关于紧固部17b的橡胶浮置紧固构造的说明省略。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如图3所示,橡胶浮置紧固构造30借助弹性部件将隔音罩10安装于正时链条箱3。
在图3中,附图标记31是垫片螺栓,附图标记32是柱环部件,附图标记33是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制筒部件。
在该橡胶浮置紧固构造30中,在正时链条箱3的与紧固部17a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部3a。
并且,柱环部件32穿插在与螺纹部3a螺合的垫片螺栓31的轴部上。由此,柱环部件32在垫片螺栓31的头部与正时链条箱3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
橡胶制筒部件33穿插在柱环部件32的径向外侧。另外,橡胶制筒部件33以其外周部支承罩部件11的螺栓穿插孔11a的内周部。
根据这样的橡胶浮置紧固构造30,在从正时链条箱3侧向垫片螺栓31输入了振动时,作为弹性筒部的橡胶制筒部件33抑制从垫片螺栓31向罩部件11的振动传播。
<突起>
接下来说明突起20(参照图1)。
如图1所示,突起20以在紧固部17b的下方从内燃机2的侧面、即从正时链条箱3突出的方式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突起20形成为圆柱状,在图1所示的侧面观察时呈圆形。
隔音罩10以供这样的突起20退避的方式具有切缺部16。
具体来说,切缺部16由沿着突起20的周面的弯曲面形成。也就是说,切缺部16的周缘在隔音罩10的俯视观察时呈相对于圆形的突起20沿着该突起20的圆弧形状。
并且,在突起20的周面与该圆弧形状的切缺部16的周缘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图4是从图1的箭头IV方向观察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部分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罩部件11的折弯部11b以隐蔽线(虚线)绘制。另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制图,对隔音罩10的吸音部件12标注阴影。
如图4所示,在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的周缘以与突起20的周面相邻的方式形成相对面16a。该相对面16a以由吸音部件12形成的覆盖层12a构成。
也就是说,突起20以与罩部件11的折弯部11b相邻的方式配置,该罩部件11的折弯部11b配置用于对隔音罩10的周缘处的吸音部件12进行加强。
并且,如图1所示,这样的突起20和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仅在隔音罩10的下缘13b(邻接缘部)的延伸方向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侧(前侧)形成。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所起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在两个紧固部17a、17b中的一个紧固部17b的下方具有从内燃机2的侧面(正时链条箱3)突出的突起20。并且,隔音罩10具有供突起20退避的切缺部16。
然而,在以往的隔音罩安装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如前所述,设想两个紧固部中一方的紧固被意外解除的情况,则存在隔音罩因内燃机的振动而以另一紧固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偏移的可能。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利用突起20防止隔音罩10向下方偏移。
图5的(a)是设想紧固部17b的紧固解除了的情况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动作说明图,(b)是设想紧固部17a的紧固解除了的情况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动作说明图。
如图5的(a)所示,设想紧固部17b(以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的紧固解除,而隔音罩10以紧固部17a为中心向下转动的情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与突起20抵接。也就是说,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的突起20成为止动部,禁止隔音罩10的向下转动R1。
接下来,如图5的(b)所示,设想紧固部17a(以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的紧固解除而隔音罩10以紧固部17b为中心向下转动的情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与突起20抵接。也就是说,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突起20成为止动部,禁止隔音罩10的向下转动R2。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与以往的隔音罩安装构造不同,以与隔音罩10的以两个紧固部17a、17b中的一个紧固部17a为中心的向下转动方向的下缘部相邻,且与隔音罩10的以另一紧固部17b为中心的向下转动方向的下缘部相邻的方式具有突起20。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如前所述,通过禁止隔音罩10的转动而防止向下方偏移。由此,隔音罩安装构造1能够更加可靠地避免隔音罩10与旋转体5(曲轴带轮)干涉。
另外,在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隔音罩10具有以沿着旋转体5(曲轴带轮)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下缘13b(邻接缘部)。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能够在正时链条箱3的避开旋转体5(曲轴带轮)的宽范围内发挥优异的隔音效果。
另外,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形成在隔音罩10的下缘13b(邻接缘部的延伸方向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侧)。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能够在正时链条箱3的更宽范围内发挥优异的隔音效果。
另外,在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突起20以与隔音罩10的罩部件11相邻的方式配置。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通过利用罩部件11对隔音罩10的与突起20相对的吸音部件12进行加强,从而在隔音罩10与突起20抵接时更加可靠地禁止隔音罩10的向下转动R2。
另外,在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切缺部16以沿着突起20的周面的方式弯曲形成。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隔音罩10在正时链条箱3的突起20周围的部位也能够发挥隔音效果。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方式实施。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对隔音罩10的切缺部16沿着突起20的周面形成为圆弧形状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切缺部16的形状不限定于此。
以下参照的图6是具有其他实施方式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的内燃机2的部分侧视图。
如图6所示,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的切缺部16与隔音罩安装构造1中的圆弧形状的切缺部16(参照图1)不同,呈在突起20的上方以与该突起20相对的方式延伸的直线形状。
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通过将切缺部16形成为直线形状,从而隔音罩10的成形容易。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罩部件11的折弯部11b埋入在吸音部件12内的构成,但折弯部11b的方式不限定于此。
以下参照的图7是示出隔音罩10的变形例的部分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将突起20一并以假想线(双点划线)示出。
如图7所示,在本变形例的隔音罩10的罩部件11中,折弯部11b形成在吸音部件12的外侧。
由此,罩部件11的折弯部11b未在与突起20的周面之间夹设吸音部件12,而是直接与突起20的周面相对。
根据具有这样的隔音罩10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与折弯部11b以由吸音部件12构成的覆盖层12a(参照图2的(c))覆盖的构造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切缺部16的刚性。根据这样的隔音罩安装构造1,在如前所述切缺部16与突起20抵接时,能够防止切缺部16的弹性变形。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突起20及切缺部16仅形成在下缘13b的前侧(参照图1),但虽省略图示,突起20及切缺部16能够仅形成在下缘13b的后侧。
也就是说,隔音罩安装构造1也可以构成为,在两个紧固部17a、17b中的一个紧固部17a的下方,具有从正时链条箱3突出的突起20。

Claims (5)

1.一种隔音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音罩,其具有针对内燃机的侧面的两个紧固部;以及
突起,其以在两个所述紧固部中的一个所述紧固部的下方从所述内燃机的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
所述隔音罩具有供所述突起退避的切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罩在从正时链条箱突出的旋转体的上方安装于所述正时链条箱,并且,具有以沿着所述旋转体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邻接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罩形成为具有吸音部件和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的罩部件,
所述突起以与所述隔音罩的罩部件相邻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以与所述罩部件的折弯部相邻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形成为圆柱状,
所述切缺部以沿着所述突起的周面的方式弯曲形成。
CN202010081115.3A 2019-02-06 2020-02-05 隔音罩安装构造 Pending CN1115359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851A JP7175785B2 (ja) 2019-02-06 2019-02-06 遮音カバー取付構造
JP2019-019851 2019-0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926A true CN111535926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1115.3A Pending CN111535926A (zh) 2019-02-06 2020-02-05 隔音罩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75785B2 (zh)
CN (1) CN1115359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26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用发动机盖板
DE102013007376A1 (de) * 2013-04-27 2014-10-30 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CN204283622U (zh) * 2014-11-27 2015-04-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隔音罩
CN207212467U (zh) * 2017-08-23 2018-04-10 东莞宝金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歧管隔热罩
CN109252958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隔音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2729A (ja) * 1982-03-23 1983-09-27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の近接遮音板
JP3021166B2 (ja) * 1992-01-30 2000-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カバー
JP2693732B2 (ja) * 1995-02-08 1997-12-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エンジンの防音カバー取り付け機構
JP2005113724A (ja) * 2003-10-06 2005-04-28 Suzuki Motor Corp 鞍乗型車両のエンジンのカバー構造
JP5831281B2 (ja) * 2012-02-15 2015-12-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騒音抑制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7376A1 (de) * 2013-04-27 2014-10-30 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CN10374226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用发动机盖板
CN204283622U (zh) * 2014-11-27 2015-04-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隔音罩
CN109252958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隔音结构
CN207212467U (zh) * 2017-08-23 2018-04-10 东莞宝金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歧管隔热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75785B2 (ja) 2022-11-21
JP2020125747A (ja)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7018B1 (en) Cover secured to engine
US20060073310A1 (en) Cover for a unit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a motor vehicle
JP5845231B2 (ja) 内燃機関の防音構造
EP2857665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structure of chain cover of the same
EP1895138B1 (en) Cover structur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095329A (ja) 内燃機関のタイミングトレーンカバー構造
JP2014095329A5 (zh)
CN111535926A (zh) 隔音罩安装构造
JP4284780B2 (ja) 横置き搭載エンジンの遮音構造
RU2011131691A (ru) Двигательный узел, содержащий шумоизолирующий экран
US8122867B2 (en) Engine with oil pump muffler and noise damper
JP3994926B2 (ja) スタータ取付構造
JP6760010B2 (ja) 内燃機関
JP2812241B2 (ja) 内燃機関のカムチェーンガイド装置
JP2007162840A (ja) プーリおよびエンジン
JPH08296452A (ja)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遮音装置
JP6197552B2 (ja) 内燃機関および内燃機関のチェーンカバー構造
JP2001032722A (ja) エンジン
GB2049044A (en) Timing Gear Housing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240167611A1 (en) A flywheel housing assembly,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lywheel housing assembly
US20030136217A1 (en) Anti-noise starter flywheel
KR20180068646A (ko) 타이밍 기어 케이스의 전방 커버
JP2005351164A (ja) 燃料噴射ポンプの取付構造
JP6020019B2 (ja) ギア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JP3314019B2 (ja) 振動音低減装置および水冷式内燃機関の振動音低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