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2463B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22463B CN111522463B CN202010295334.1A CN202010295334A CN111522463B CN 111522463 B CN111522463 B CN 111522463B CN 202010295334 A CN202010295334 A CN 202010295334A CN 111522463 B CN111522463 B CN 1115224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touch
- area
- conductive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该柔性触控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周边引线区和绑定区,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触控层,位于柔性显示基板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每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触控电极在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内;导电绕线,至少部分位于绑定区,一导电绕线与一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其中: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较佳,且能够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器具有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视角广等特性,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方式,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等领域。
触控显示屏集触控功能与显示功能于一体,丰富了用户与显示屏的互动方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AMOLED的触控显示屏采用的主要是外挂的方案,通过将触控屏与显示基板、盖板贴合最终实现显示和触控集成。但是这种集成方式存在最终模组厚度较大,成本较高的弱点,不利于市场竞争性。
为了解决外挂式触控显示屏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采用柔性触控(Flexmeshlayeroncell,FMLOC)的方式形成柔性触控显示屏,该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的触控层集成到柔性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上,触控层包括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引线在显示区外通过转接孔换层到阵列基板上的金属层,进而连接到集成电路或柔性电路板上,实现降低整体模组厚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采用柔性触控的方式形成的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的触控引线的电阻存在差异,电阻差异能达到900欧姆(Ω)左右,进而导致触控显示屏均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触控显示屏均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周边引线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
触控层,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每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
若干导电绕线,至少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一所述导电绕线与一所述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其中:
线长最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全部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
所述触控引线包括若干第一子触控引线和若干第二子触控引线,每一所述驱动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子触控引线,每一所述感应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二子触控引线;
所述导电绕线包括若干第一子导电绕线和若干第二子导电绕线,一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与一所述第一子触控引线连接形成第一子触控信号线,一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与一所述第二子触控引线连接形成第二子触控信号线。
可选地,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可选地,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包括若干导电绕线,一导电绕线与一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的电阻最大差异能够被控制在100Ω以内,甚至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较佳。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绕线位于绑定区,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能够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一种常规柔性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子导电绕线的设计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第一子导电绕线的设计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子导电绕线的设计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第二子导电绕线的设计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显示区;12-周边引线区;13-绑定区;14-触控电极;15-触控引线;16-导电绕线;17-触控信号线;
111-驱动电极;112-感应电极;113-第一子触控引线;114-第二子触控引线;115-第二子导电绕线;116-第一子导电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采用柔性触控的方式形成的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具体结构。
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基板,以及集成在柔性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上的触控层,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11、周边引线区12和绑定区13;触控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每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触控电极在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11内。具体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驱动电极(Tx)111和多个感应电极(Rx)112,图1以驱动电极111沿竖直方向延伸,感应电极112沿水平方向延伸为例说明,且驱动电极111和感应电极112绝缘设置。
如图1所示,每一驱动电极111对应连接一条第一子触控引线113,每一感应电极112对应连接一条第二子触控引线114,图1以左右进入显示区的为第二子触控引线114,上下进入显示区的为第一子触控引线113为例,图中仅示出了部分第一子触控引线113和第二子触控引线114,实际设计时,第一子触控引线113大约有15条到20条。从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第一子触控引线113的线长不相等,不同第二子触控引线114的线长也不相等。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连接于不同触控电极的触控引线的线长不相等,即连接于不同驱动电极的第一子触控引线的线长不相等,连接于不同感应电极的第二子触控引线的线长不相等;由于不同的第一子触控引线113的线长不相等,会造成第一子触控引线113的电阻差异,该电阻差异最大可达到900Ω左右,这会导致触控显示屏均一性较差。另外,由于不同的第二子触控引线114的线长也不相等,同样会造成第二子触控引线114的电阻差异,该电阻差异最大也可达到900Ω左右,进一步导致了触控显示屏均一性较差。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为了实现较好的触控显示屏均一性,第一子触控引线113之间的最大电阻差异需要小于100Ω,以及第二子触控引线114之间的最大电阻差异需要小于100Ω。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触控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触控显示屏均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并可实现窄边框。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板、触控层和若干导电绕线;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周边引线区和绑定区,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触控层位于柔性显示基板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每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触控电极在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内;至少部分导电绕线位于绑定区,一导电绕线与一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其中: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范围的选择根据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电阻差异小于100Ω进行设定,触控信号线的线长越长,其电阻越大,具体可以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R=ρL/S得到;其中:R表示触控信号线的电阻;ρ表示与触控信号线的材料相关的电阻率,该值在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量;L表示触控信号线的线长,S表示触控信号线的线宽。为了更好的体现电阻的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以触控引线和导电绕线的电阻率为常量,且触控引线和导电绕线的线宽为定值进行说明。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包括若干导电绕线,一导电绕线与一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的电阻最大差异能够被控制在100Ω以内,甚至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较佳。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绕线位于绑定区,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能够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11、周边引线区12和绑定区13,绑定区13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
触控层,位于柔性显示基板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4,与每一触控电极14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15;触控电极14在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11内;
若干导电绕线16,至少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图中示出的导电绕线16均位于绑定区13),一导电绕线16与一触控引线15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17;其中:
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17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17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绕线与触控引线的材料选择相同材料,且导电绕线与触控引线一体成型,这样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包括若干导电绕线16,一导电绕线16与一触控引线15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17,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17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17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17的电阻最大差异能够被控制在100Ω以内,甚至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较佳。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而绑定区13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能够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是导电绕线16的示意图,并不代表实际导电绕线16的线宽和线长,图中示出的导电绕线16的线宽较触控引线15的线宽大,仅仅是为了区分导电绕线16和触控引线15,实际设计时,导电绕线16和触控引线15的线宽可以相同。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触控电极14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111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感应电极112;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电极111和感应电极112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触控引线15包括若干第一子触控引线113和若干第二子触控引线114,每一驱动电极111一一对应连接一第一子触控引线113,每一感应电极112一一对应连接一第二子触控引线114;导电绕线16包括若干第一子导电绕线116和若干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一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与一第一子触控引线113连接形成第一子触控信号线,一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与一第二子触控引线114连接形成第二子触控信号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全部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导电绕线16的位置可参考图2所示,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由于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的电阻均相等,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进而增强柔性触控面板均一性;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全部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而绑定区在最终形成整体模组时是弯折到远离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因此导电绕线16的设置不会增加柔性显示基板的边框宽度,能够在增强柔性触控面板均一性的同时,实现窄边框。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布线空间的分布,本申请实施例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基于触控信号屏蔽的需求,位于周边引线区12的导电绕线16必须处于阴极屏蔽下,因此阴极的尺寸需要增大,这会造成显示区下边框有一定的增加,进而会造成弯折后模组下边框的增加,不利于产品竞争性;而位于绑定区13的导电绕线16只需位于低电平(VSS)信号线覆盖区内即可,VSS信号与阴极信号同电位,且VSS信号面积较大,能够覆盖较多的导电绕线16,且由于绑定区13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因此,位于绑定区13的导电绕线16不会造成弯折后模组下边框增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少量的导电绕线16设置在周边引线区12,这样在导电绕线16布线多样性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得模组下边框增加较多,对产品的竞争性影响较小。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全部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如图3所示,图3中仅示出了与其中一条第一子触控引线113连接的第一子导电绕线116,实际设计时,可以对多个线长不相等的第一子触控引线113均连接一条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使得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另外,由于全部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因此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实际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如图4所示,图中仅示出了与其中一条第一子触控引线113连接的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与其中一条第一子触控引线113连接的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实际设计时,可以对多个线长不相等的第一子触控引线113均连接一条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使得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全部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如图5所示,与不同线长的第二子触控引线114连接的第二子导电绕线115的线长也不相等,图5中示出的第二子导电绕线115的线长并不代表其实际长度,只是一种示例,具体设计时使得第二子触控引线114和第二子导电绕线115连接后形成的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另外,由于全部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因此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实际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周边引线区12,如图6所示,与不同线长的第二子触控引线114连接的第二子导电绕线115的线长也不相等,图6中示出的第二子导电绕线115的线长并不代表其实际长度,只是一种示例,具体设计时使得第二子触控引线114和第二子导电绕线115连接后形成的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全部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全部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全部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全部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一子导电绕线1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第二子导电绕线115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这样,能够实现触控信号线的零电阻差异,进而很好的提升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触控信号线的设计方案,适用于AMOLED产品,能有效的减小触控信号线(包括与驱动电极连接的第一子触控引线,以及与感应电极连接的第二子触控引线)的电阻差异,从而大幅提高产品触控性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柔性触控面板。由于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与柔性触控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包括若干导电绕线,一导电绕线与一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线长最长的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的电阻最大差异能够被控制在100Ω以内,甚至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的均一性较佳。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部分导电绕线位于绑定区,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触控面板能够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第二、本申请实施例全部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由于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的电阻均相等,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进而增强柔性触控面板均一性;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全部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而绑定区在最终形成整体模组时是弯折到远离柔性显示基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因此导电绕线16的设置不会增加柔性显示基板的边框宽度,能够在增强柔性触控面板均一性的同时,实现窄边框。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绑定区13,其余部分导电绕线16位于周边引线区12,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由于所有的触控信号线17线长均相等,因此能够实现柔性触控面板触控信号线无电阻差异,进而增强柔性触控面板均一性;具体实施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少量的导电绕线16设置在周边引线区12,将大部分的导电绕线16设置在绑定区13,这样在导电绕线16布线多样性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得模组下边框增加较多,对产品的竞争性影响较小。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周边引线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弯折后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远离显示面的一侧;
触控层,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每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触控引线;所述触控电极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
若干导电绕线,至少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一所述导电绕线与一所述触控引线电连接形成触控信号线;其中:
连接于不同触控电极的触控引线的线长不相等,通过调整所述导电绕线的长度,使得线长最长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线长最短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线长之差在预设范围内;
全部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
所述触控引线包括若干第一子触控引线和若干第二子触控引线,每一所述驱动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一子触控引线,每一所述感应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一所述第二子触控引线;
所述导电绕线包括若干第一子导电绕线和若干第二子导电绕线,一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与一所述第一子触控引线连接形成第一子触控信号线,一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与一所述第二子触控引线连接形成第二子触控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或者,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全部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一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子导电绕线位于所述周边引线区,所有的所述第二子触控信号线线长均相等。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5334.1A CN111522463B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5334.1A CN111522463B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22463A CN111522463A (zh) | 2020-08-11 |
CN111522463B true CN111522463B (zh) | 2024-07-16 |
Family
ID=7190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95334.1A Active CN111522463B (zh) | 2020-04-15 | 2020-04-15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224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3366B (zh) * | 2020-12-16 | 2023-02-0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CN115380318A (zh) * | 2021-01-29 | 2022-1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863442B (zh) * | 2021-02-24 | 2022-05-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698915A (zh) * | 2021-05-26 | 2023-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3000188A1 (zh) * | 2021-07-21 | 2023-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4178645A1 (zh) * | 2023-02-28 | 2024-09-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6740A (zh) * | 2016-08-02 | 2016-11-0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300793A (zh) * | 2017-06-30 | 2017-10-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388287A (zh) * | 2018-09-29 | 2019-02-2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521911A (zh) * | 2017-09-18 | 2019-03-26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9739386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传感器、触控模组及触控传感器裂纹检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55170B (zh) * | 2016-07-29 | 2019-10-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
CN106249960B (zh) * | 2016-08-18 | 2020-06-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572757B (zh) * | 2017-03-07 | 2020-11-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424519B (zh) * | 2017-06-26 | 2019-09-2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
WO2019178782A1 (zh) * | 2018-03-21 | 2019-09-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
CN108428805A (zh) * | 2018-04-28 | 2018-08-2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led封装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
-
2020
- 2020-04-15 CN CN202010295334.1A patent/CN1115224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6740A (zh) * | 2016-08-02 | 2016-11-0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300793A (zh) * | 2017-06-30 | 2017-10-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521911A (zh) * | 2017-09-18 | 2019-03-26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9388287A (zh) * | 2018-09-29 | 2019-02-26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739386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传感器、触控模组及触控传感器裂纹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22463A (zh) | 2020-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22463B (zh) |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 |
US10371996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8598142B (zh) |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8281089B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 |
EP3142103B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747927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598139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83130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653722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24124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23005235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9285864B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784566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0325151U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8469697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7491213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19218586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5087498A1 (ja) | 表示装置 | |
CN10954583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7938613U (zh) |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电子设备 | |
CN215451419U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656044A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4975517A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布线方法 | |
CN110442255A (zh) |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021149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母版和显示面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