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085A -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085A
CN111517085A CN201910101846.7A CN201910101846A CN111517085A CN 111517085 A CN111517085 A CN 111517085A CN 201910101846 A CN201910101846 A CN 201910101846A CN 111517085 A CN111517085 A CN 111517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positioning
inner container
assembl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1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7085B (zh
Inventor
盛保敬
苏进
孙强
闫苇
江全世
宋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18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7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1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electric det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输入输送线,包括:第一定位部,用于沿轴线方向对内胆进行定位;第二定位部,用于绕轴线方向对内胆进行定位;打磨组件,用于对定位好后的内胆上的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处理。实现自动对内胆进行检漏以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检漏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电器,热水器中的内胆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工而成(一般包括环形焊缝和直线焊缝),并且,内胆上焊接有进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为了安装电加热管和镁棒,内胆上又对应的焊接有安装管口来对应的来安装电加热管和镁棒。因此,在对内胆组装好后,需要对内胆的焊缝、以及相关组装部位进行检漏操作。现有技术中,热水器内胆的检漏方法为:将组装好的内胆密封并充入高压气体,然后,将内胆投入到水箱中,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来判断内胆是否存在泄漏。但是,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由工人来对水箱中的内胆进行漏气检测,一方面存储检测效率和精度低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导致劳动成本增加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如何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内胆检漏并提高检漏效率和精度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实现自动对内胆进行检漏以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检漏效率和精度。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入输送线,包括输送线主体,所述输送线主体上还设置有运载盘,所述运载盘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运载盘上还设置有多个绕所述定位孔外周分布的卡紧组件,多个所述卡紧组件之间形成预定位空间,所述卡紧组件用于卡在内胆的外壁进行预定位;所述输送线主体的尾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运载盘上内胆的进出水管管口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盘和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打磨盘转动,所述打磨盘用于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基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基座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打磨电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夹持住内胆的进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模块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夹持板和第二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反向滑动,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夹紧空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卡紧垫块,所述卡紧垫块竖向布置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卡紧垫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胆检漏系统,包括
输入输送线,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内胆,所述输入输送线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输入输送线;
定位组件,用于对待检测的内胆的姿态进行纠正并定位;
检漏组件,用于向定位后的内胆充入氢气,并在内胆的外部进行氢气检测;
输出输送线,用于输送检测完的内胆;
自动装卸组件,用于将所述输入输送线上的内胆取下并依次装载到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漏组件上,还用于将所述检漏组件上检测完的内胆搬运至所述输出输送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相对布置的推动部件和定位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前后滑动,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两个滑动部件,两个所述滑动部件相互反向滑动,两个所述滑动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定位空间;所述检漏组件包括抽真空泵、储气罐和氢气检测仪,所述抽真空泵用于对所述定位组件定位后的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储气罐中盛放有氮氢气体并用于向抽真空后的内胆充入氮氢气体,所述氢气检测仪用于对充入氮氢气体的内胆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装卸组件包括机械手和移载机,所述机械手的移动部和所述移载机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内胆抓取夹具,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内胆抓取夹具将所述输入输送线上的内胆取下并装载到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移载机用于通过所述内胆抓取夹具将内胆依次在所述定位组件、所述检漏组件和所述输出输送线之间输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胆检漏方法,采用上述内胆检漏系统;检漏方法包括:
打磨工序,通过打磨组件对待检测的内胆上的进出水管管口进行打磨处理;
定位工序,通过定位组件对待检测的内胆进行定位处理;
检漏工序,通过抽真空泵先对内胆抽真空处理,再由储气罐向抽真空后的内胆注入氮氢气体,最后通过氢气检测仪对内胆上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增加打磨组件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管口进行打磨处理,能够有效的清理管口上因搪瓷而残留的氧化皮,以确保检测过程中进出水管能够被可靠的密封;而通过向内胆中充入氮氢气体,再针对内胆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自动内胆以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检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夹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吸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运载盘与姿态调整模块的布局图;
图10为本发明内胆检漏系统中打磨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内胆检漏系统,包括:定位组件1、检漏组件2、自动装卸组件3。
定位组件1用于对待检测的内胆的姿态进行纠正并定位,具体的,内胆横向放置在定位组件1上,由定位组件1对内胆的前后端部和进出水管进行位置定位。
检漏组件2用于向定位后的内胆充入氢气,并在内胆的外部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检漏组件2利用充入到内胆中的氢气来进行焊缝的检漏操作。
自动装卸组件3用于将待检测的内胆在定位组件1和检漏组件2上装载或卸载,具体的,自动装卸组件3能够自动将内胆搬运到定位组件1和检漏组件2上进行处理,也能够将定位组件1和检漏组件2上处理完的内胆搬运下。
其中,为了实现自动化操作,本实施例内胆检漏系统还配置有自动运输内胆输送线,具体为:本实施例内胆检漏系统包括输入输送线4和输出输送线5,输入输送线4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内胆,输出输送线5用于输送检测完的内胆。相对应的,自动装卸组件3则可以将内胆依次搬运至输入输送线4、定位组件1、检漏组件2和输出输送线5上。
另外,基于上述系统,针对内胆上的焊缝,具体的检漏方法包括:向内胆中充入氮氢气体,再对内胆上的环形焊缝、直线焊缝、进出水管焊缝以及安装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检漏方法包括:
定位工序,通过定位组件1对待检测的内胆进行定位处理;
检漏工序,检漏组件2先对内胆抽真空处理,再向抽真空后的内胆注入氮氢气体,最后对内胆上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
通过定位组件对内胆的前后端部以及进出水管进行定位,有利于后期进行氢气检测时精确的定位实现自动检测;通过向内胆中充入氮氢气体,再针对内胆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自动内胆以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针对各个组件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一、针对定位组件1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
定位组件1需要满足对内胆的前后端部以及进出水管进行位置定位,则相对应的,定位组件1包括:用于沿轴线方向对内胆的前后端部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部11、以及用于绕轴线方向对内胆的进出水管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部12。
其中,对于第一定位部11而言,第一定位部11用于驱动内胆沿轴线方向移动以对内胆的端部进行定位,第一定位部11包括相对布置的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推动部件111可相对于定位部件112前后滑动,在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之间形成用于定位内胆前后端部的定位空间, 而推动部件111的表现实体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11和推板1112,第一驱动机构1111用于驱动推板1112往复移动,而定位部件112的表现实体可以为定位板,内胆位于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之间,第一驱动机构1111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推杆来驱动推板1112移动,由推板1112推动内胆朝向定位板移动,而定位板在对内胆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固定不动,最终使得内胆夹在推板1112和定位板之间,完成对内胆的前后端部进行定位。而为了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内胆的定位需求,第一定位部11还包括调节支架113,调节支架113上设置有可滑动的调节滑块1131,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调节滑块1131上;调节支架11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未标记),所述调节滑块1131上设置有定位销(未图示),所述定位销插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中,当更换对不同规格的内胆进行定位时,则拔出定位销,移动调节滑块1131以调节定位板的位置,以满足不同规格内胆的定位要求。
另外,对于第二定位部12而言,第二定位部12用于驱动内胆绕轴线方向转动以对内胆的进出水管进行定位,第二定位部12包括两个滑动部件121,两个滑动部件121相互反向滑动,两个滑动部件121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定位空间,而滑动部件121的的表现实体可以包括滑动定位块(未标记)和第二驱动机构(未图示),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定位块往复移动,内胆放置在定位组件1上后,内胆的进出水管位于两个滑动部件121之间形成的定位空间中,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推杆,两个滑动定位块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使得内胆的进出水管夹在两个滑动定位块之间以完成对进出水管进行定位。而为了确保滑动定位块能够稳定的滑动,滑动部件121还包括滑轨(未图示),滑动定位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优选的,为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对内胆进行定位操作,定位组件1还包括定位支架13,定位支架13用于支撑起内胆进行定位。具体的,内胆横向放置在定位支架13上,便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对内胆进行定位操作。而定位支架13位于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之间,定位支架13上设置有滑轨,滑动定位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定位支架13上。定位支架13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U型支架131,U型支架131的两侧部形成有相对布置的倾斜面132,倾斜面132由下至上朝外侧倾斜,内胆放置在U型支架131上,而U型支架131上的两个相对布置的倾斜面132形成锥形开口,能够牢靠的支撑内胆。另外,为了便于第一定位部11、第二定位部12和定位支架13的安装,则定位组件1还包括定位安装底座10,第一定位部11、第二定位部12和定位支架13均安装在定位安装底座10上,具体的,第一定位部11的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分别位于安装底座10的对应端部位置处,而定位支架13安装在定位安装底座10上并位于推动部件111和定位部件112之间,而第二定位部12的两个滑动定位块位于倾斜面132的下方并可相对于安装底座10滑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内胆经过搪瓷处理,并将镁棒和电加热管安装到内胆上对应的安装管口后,内胆由输入输送线4运送至定位组件1处,并通过自动装卸组件3将输入输送线4上的内胆搬运至定位组件1处,内胆放置在定位支架13上,第一定位部11和第二定位部12分别对内胆进行轴向和周向定位操作。
二、针对检漏组件2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
检漏组件2需要满足对内胆上的各种焊缝进行检漏操作,则相对应的,检漏组件2包括:抽真空模块(未图示)、储气模块(未图示)和检测模块,抽真空模块用于对所述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储气模块存储有氮氢气体并用于向所述内胆中充入氮氢气体,而检测模块配置有用于检测氢气的检测头200,通过检测头200对内胆上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其中,抽真空模块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包括第一抽真空泵和阀门等组件,第一抽真空泵通过阀门连接内胆的进出水管来实现对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在此对第一抽真空泵的抽真空处理过程不做限制。另外,储气模块的表现实体可以包括储气罐和阀门等组件,储气罐中存储有氮氢气体,储气罐通过阀门连接内胆的进出水管来实现对内胆进行充注氮氢气体,在此对储气罐的充气过程不做限制。
对于检测头200而言,检测头200包括吸气罩201和连接所述吸气罩201的氢气检测仪202,吸气罩201吸入的气体输送至氢气检测仪202中进行检测,具体的,氢气检测仪202的吸气管2021插在吸气罩201中,吸气罩201则遮盖在内胆的焊缝处,吸气罩201与内胆之间还预留有间隙,氢气检测仪202通过吸气管2021吸气,吸气罩201将吸入缝周围的空气,以确保检测精确性。而检测头200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有固定座203,固定座203上设置有气缸204,吸气罩201设置在气缸204的活塞杆上,通过气缸204来驱动吸气罩201往复移动,以使得吸气罩201靠近或远离内胆上的焊缝,而气缸204的活塞杆上还设置有定位杆(未图示),定位杆与吸气罩201并排布置,定位杆用于抵靠在内胆上以限定吸气罩201与内胆之间的距离,优选的,定位杆的自由端部还设置有滚轮,滚轮用于贴在内胆外壁滚动,针对需要移动进行氢气检测的情况下,滚轮贴靠在内胆的外壁上,以确保移动过程中,吸气罩201与内胆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优选的,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生有焊缝泄露,则需要对泄露部位进行标记,则吸气罩201的一侧还设置有标记组件,标记组件用于对内胆泄露的部位进行标记,具体的,标记组件可以采用向内胆喷墨的方式进行标记,即标记组件包括用于向外喷墨的喷头206以及用于向喷头206供给墨水的供墨模块(未图示),喷头206可以安装在固定座203上,供墨模块能够向喷头206供给墨水,供墨模块的表现实体可以包括墨盒和供液泵,供液泵用于将墨盒中的墨水通过喷头206向外喷出,本实施例对供墨模块的表现实体不做限制。另外,为了避免喷头206中的墨水干结而导致喷头206堵塞,标记组件包括清洗模块(未图示),清洗模块用于对喷墨后的喷头206进行清洗处理,具体的,清洗模块用于利用高压气体对喷头206清洗处理,即清洗模块包括气泵,气泵与喷头206连接,气泵用于将高压气体注入到喷头206中,利用气体将喷头206中残留的墨水喷出,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喷头206堵塞,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墨水的使用量,使得输出的墨水全部喷到内胆上。而喷头206可以通过阀门选择性的连接供墨模块和清洗模块,例如:喷头206通过二位三通阀与供液泵和气泵连接。
而针对检测模块,则可以根据内胆上的焊缝结构和位置不同分为多个,检测模块分为:用于检测进出水管焊缝的第一检测模块21、用于检测内胆上安装电加热管部位的管口焊缝的第二检测模块22、用于检测内胆上安装镁棒部位的管口焊缝的第三检测模块23、用于检测环形焊缝的第四检测模块24、用于检测直线焊缝的第五检测模块25,以下针对不同的检测模块的结构和具体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检测模块21,具有检测头200,其中,第一检测模块21采用的检测头200还额外配置有用于密封内胆上进出水管的密封头205,至少一密封头205设置有气路通道2051,气路通道2051选择性的连接储气模块和抽真空模块,具体的,第一检测模块21通过检测头200对内胆的进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处的焊缝进行检测,第一检测模块21中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罩住内胆上进出水管焊缝来进行检测。相对应的,配置有两个检测头200,而检测头200中的密封头205能够对进出水管的管口的环形端面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检测过程中,内胆中的氢气不会从进出水管的管口泄露。与此同时,针对内胆进行抽真空和充入氮氢气体,也通过进出水管完成,则通过气路通道2051通过阀门选择性的连接储气模块和抽真空模块来实现,具体的,当抽真空过程中,抽真空模块与气路通道2051连接以实现对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而当需要充气时,则储气模块与气路通道2051连接以实现向内胆中充入氮氢气体,而在氢气检测过程中,气路通道2051上的阀门关闭实现密封进出水管。而密封头205中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形成有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用于密封住内胆进水水管的管口端面,阶梯孔形成气路通道2051,进出水管将插入到阶梯孔中进行有效的密封。为了提高抽真空和充气的效率,进水管和出水管上配合的密封头205均配置有气路通道2051,以加快抽真空和充气的效率。而对于第一检测模块21而言,可以配置独立的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检测头200整体移动来靠近或远离进出水管焊缝,或者,第一驱动模块则可以共用检测头200中的气缸204,以实现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靠近或远离进出水管与内胆形成的焊缝。而针对第一检测模块21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焊缝的具体检漏方法为:先密封住内胆上进出水管管口的环形端面,然后,通过进出水管对内胆抽真空并充入氮氢气体后,将吸气罩201靠近内胆上的进出水管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吸气罩201移动靠近内进出水管并使得密封头205紧贴在进出水管的管口的环形端面上进行密封处理;进行氢气检测过程中,吸气罩201罩住进出水管焊缝,并且,吸气罩201与内胆之间形成间隙,吸气罩201吸入进出水管焊缝周围的空气;在通过密封头205对进出水管进行密封处理后,气路通道2051连接第一抽真空泵并对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并在抽真空过程中,内胆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之后,气路通道2051再连接储气罐,通过储气罐向内胆中注入氮氢气体。
第二检测模块22,具有检测头200,第二检测模块22通过检测头200对内胆上安装电加热管部位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第二检测模块22中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罩住内胆上安装电加热管部位的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同样的,而对于第二检测模块22而言,可以配置独立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检测头200整体移动来靠近或远离管口焊缝,或者,第二驱动模块则可以共用检测头200中的气缸204,以实现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靠近或远离管口焊缝。
第三检测模块23,具有检测头200,通过检测头200对内胆上安装镁棒部位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第三检测模块23中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罩住内胆上安装镁棒部位的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同样的,而对于第三检测模块23而言,可以配置独立的第三驱动模块驱动检测头200整体移动来靠近或远离管口焊缝,或者,第三驱动模块则可以共用检测头200中的气缸204,以实现检测头200的吸气罩201靠近或远离管口焊缝。其中,第二检测模块22和第三检测模块23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吸气罩201均保持不动,内胆水平放置在检漏组件2上后,第二检测模块22中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对应的吸气罩201横向移动靠近安装电加热管部位的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而第三检测模块23中的第三驱动模块驱动对应的吸气罩201纵向移动靠近安装镁棒部位的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而针对第二检测模块22和第三检测模块23对管口焊缝的具体检漏方法为:通过内胆的进出水管对内胆抽真空并充入氮氢气体后后,将吸气罩201靠近内胆上的安装管口焊缝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吸气罩201罩住安装管口焊缝,并且,吸气罩201与内胆之间形成间隙,吸气罩201吸入安装管口焊缝周围的空气完成针对安装管口焊缝的泄露检测。而针对装有镁棒的安装管口而言,内胆在放入到定位组件1进行定位工序前,先通过自动装卸组件3夹取输入输送线4上的内胆进行晃动处理以检测内胆的安装管口中安装的镁棒是否安装牢固,具体为:调整内胆的姿态以使得镁棒垂直向下布置,然后晃动内胆检测镁棒是否脱落,如果未有镁棒脱落,则说下镁棒安装可靠,则可以进行定位工序和检漏工序。
第四检测模块24,具有检测头200,第四检测模块24通过检测头200绕内胆上的环形焊缝移动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在针对内胆上形成的环形焊缝进行检测时,第四检测模块24中的检测头200将围绕着内胆外壁转动,以实现对环形焊缝的检测,而为了实现检测头200能够沿着环形焊缝移动,第四检测模块24还包括用于驱动检测头200绕内胆的环形焊缝移动的第四驱动模块,第四驱动模块独立于检测头200中的气缸204,第四驱动模块包括齿圈241以及驱动齿圈24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42,检测头200安装在齿圈241上,在检测过程中,齿圈241套在内胆的外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42来驱动齿圈241转动,实现齿圈241的检测头200绕内胆的环形焊缝移动,而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齿圈241上均布有多个检测头200,多个检测头200同时对同一条环形焊缝进行检测,有效的减小齿圈241转动角度,以提高检测效率。另外,为了方便将内胆放入到检漏组件2上进行检测,第四检测模块24还包括可往复滑动的移动座243,齿圈241可转动的安装在移动座243上,具体的,当需要将内胆装载到检漏组件2上、或从检漏组件2上卸载时,移动座243带动齿圈241移动以远离开内胆,而第四检测模块24还包括用于驱动移动座243往复移动的辅助驱动机构,辅助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缸、电推杆等方式来实现驱动移动座243往复移动,在此不做限制。而为了提高齿圈241的转动稳定性,移动座243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布置的导槽2341,齿圈241可滑动的设置在导槽2341中,导槽2341中设置有驱动齿轮(未标记),驱动齿轮与齿圈241啮合,第一驱动电机242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驱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导槽2341中,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242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以通过驱动齿轮来带动齿圈241转动。而针对第四检测模块24对内胆的环形焊缝的具体检漏方法为:通过内胆的进出水管对内胆抽真空并充入氮氢气体后后,通过吸气罩201沿内胆上的环形焊缝移动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绕内胆上的环形焊缝,均布n个检测头200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检测头200的转动角度θ=(360/n)+a,其中,5度≤a≤20度,这样,驱动齿圈齿圈241转动θ角度,便可以全面覆盖检测整条环形焊缝。
第五检测模块25,具有检测头200,第五检测模块25中的检测头200沿内胆上的直线焊缝移动进行氢气检测。具体的,在针对内胆上形成的直线焊缝进行检测时,第五检测模块25中的检测头200沿着直线焊缝移动,以实现对直线焊缝的检测,而为了实现检测头200能够沿着直线焊缝移动,第五检测模块25包括用于驱动检测头200往复移动的第五驱动模块,第五驱动模块独立于检测头200中的气缸204,第五驱动模块包括导轨和滑动座,滑动座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导轨沿内胆的直线焊缝方向延伸,滑动座上设置有伸缩机构,检测头200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上,具体的,伸缩机构为检测头200中用于驱动吸气罩201移动的气缸204,在检测过程中,滑动座将带动吸气罩201沿着直线焊缝方向移动,气缸204驱动吸气罩201贴靠在内胆表面以对直线焊缝周围进行吸气检测。而滑动座可以通过驱动模组(未图示)来驱动其往复移动,驱动模组为线性电机,滑动座连接线性电机的移动部;或者,驱动模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同步带和两个同步轮,同步带绕在两个同步轮上,第二驱动电机与其中一同步轮连接,滑动座安装在同步带上;或者,驱动模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动力齿轮,动力齿轮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滑动座上,导轨上形成有齿条,动力齿轮与齿条啮合。由于内胆上设置有挂架,挂架通常横跨在直线焊缝上,在检测过程中则需要避让开直线焊缝,这样,气缸204的伸缩方向将与滑动座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滑动座带动吸气罩201沿着直线焊缝移动过程中,当移动到挂架位置处时,气缸204回缩以使得吸气罩201远离内胆,滑动座继续前行越过挂架后,气缸204伸出以使得吸气罩201继续贴靠在内胆表面进行检测。优选的,第五驱动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内胆上挂架位置的检测模块(未图示),滑动座移动过程中,当移动到挂架位置处时,检测模块将检测到挂架,从而使得气缸204回缩,而所述检测模块的表现实体可以为设置在检测头200吸气罩201上的光电开关或行程开关,本实施例对检测模块的表现实体不做限制。而为了对挂架遮挡的焊缝部位进行有效的检测,吸气罩201移动到内胆挂架位置处,吸气罩201先伸入到挂架内侧然后退出,气缸204回缩,滑动座继续前行越过挂架后气缸204伸出,滑动座反向移动使得吸气罩201再次伸入到挂架内侧,然后,滑动座再继续向前正常移动,这样,便可以确保被挂架遮挡的直线焊缝部位被有效的进行检测。另外,针对直线焊缝的吸气罩201整体可以呈条形结构,以使得吸气罩201能够轻易的伸入到挂架内侧。而针对第五检测模块25对内胆的直线焊缝的具体检漏方法为:通过内胆的进出水管对内胆抽真空并充入氮氢气体后,通过吸气罩201沿内胆上的直线焊缝移动进行氢气检测。而为了全面覆盖检测直线焊缝,吸气罩201沿内胆上的直线焊缝移动过程中,吸气罩201向前移动到内胆的挂架位置处时,吸气罩201先伸入到挂架的内侧,然后吸气罩201向后移动从挂架的内侧退出,吸气罩201继续向前移动并越过挂架后,吸气罩201再次向后移动伸入到挂架的内侧以重复检测与挂架相对的直线焊缝部位后,吸气罩201继续向前移动对直线焊缝进行,进行氢气检测。
进一步的,为了对检测中的内胆进行有效的位置固定,检漏组件2还包括夹紧模块26,夹紧模块26用于夹紧内胆。具体的,自动装卸组件3将定位组件1定位好的内胆运送到检漏组件2处,通过夹紧模块26对定位好的内胆进行夹紧固定,以便于进行检测。其中,夹紧模块26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夹紧支架261,两个夹紧支架261之间形成夹紧空间,内胆便夹在两个夹紧支架261之间,夹紧模块26还设置有用于推动夹紧支架261往复移动的推动机构262,推动机构262的表现实体可以为气缸或电推杆,自动装卸组件3将定位组件1定位好的内胆放置在两个夹紧支架261之间,推动机构262驱动夹紧支架261移动相互靠近以夹住内胆。优选的,夹紧支架261的相对端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定位卡爪2611,定位卡爪2611能够卡在内胆的外壁进行可靠的夹持固定,而上下布置的两个所述定位卡爪2611之间形成用于供第五检测模块25中检测头200穿过的穿行空间260,以确保第五检测模块25对内胆直线焊缝进行检测时,第五检测模块25的检测头200能够顺畅的移动。
更进一步的,由于氢气的使用成本较高,为了降低使用成本以充分的利用氮氢气体,检漏组件2还包括氮氢回收模块(未图示),氮氢回收模块用于将内胆中的氮氢气体回收存储。具体的,内胆进行完氢气检测后,内胆中的氮氢气体则通过氮氢回收模块进行回收以重复利用,氮氢回收模块的表现实体可以包括回收气罐和第二抽真空泵,第二抽真空泵用于将内胆中的氮氢气体抽出并存储到所述回收气罐中。
三、针对自动装卸组件3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
自动装卸组件3主要用于将输入输送线4上的内胆取下并依次装载到定位组件1和检漏组件2上,还用于将检漏组件2上检测完的内胆搬运至输出输送线5。自动装卸组件3包括机械手31和移载机32,机械手31的移动部和移载机32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夹具33,机械手31用于通过夹具33将输入输送线4上的内胆取下并装载到定位组件1上,移载机32用于通过夹具33将内胆依次在定位组件1、检漏组件2和输出输送线5之间输送。其中,机械手31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轴机器人,以通过机械手31来抓取内胆并任意调节内胆的姿态,而移载机32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龙门式自动上下料机或三维移动平台,移载机32的移动部具有横向和纵向移动的功能,本实施例对机械手31和移载机32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抓取内胆的可靠稳定性,夹具33包括安装座331以及对称设置在安装座331两侧的夹持臂332,夹持臂332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座331上,夹持臂332与安装座331之间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333。具体的,两个夹持臂332与安装座33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夹取内胆的过程中,安装座331通过机械手31和移载机32移动到内胆处,然后,第三驱动机构333驱动夹持臂332转动,使得内胆夹在夹持空间中,而第三驱动机构333可以为气缸或电推杆。为了方便安装夹持臂332,安装座3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334,夹持臂332的中部铰接在支撑杆334的自由端部,而两根支撑杆334的自由端部朝外侧倾斜延伸,一方面在安装座331靠近内胆的过程中,确保夹持臂332和支撑杆334避让开内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两个夹持臂332在夹紧内胆后形成更大的夹角,确保内胆更加稳定可靠的夹持在夹持空间中。优选的,安装座331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板335,定位卡板335位于夹持空间中并用于定位内胆的侧壁,而安装座331上并排布置有多个定位卡板335,定位卡板335上形成卡槽3351,卡槽3351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内胆进行定位,防止内胆左右移动,而夹持臂332的自由端部设置有缓冲垫块,卡槽3351中设置有缓冲垫片,缓冲垫块和缓冲垫片能够确保内胆更加稳固的被夹紧。
四、针对输入输送线4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
输入输送线4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内胆,而输入输送线4上可以设置有运载盘41,运载盘41上设置有定位孔,运载盘41上还设置有多个绕所述定位孔外周分布的卡紧组件42,多个卡紧组件42之间形成预定位空间,卡紧组件42用于卡在内胆的外壁进行预定位。具体的,在内胆搪瓷处理并组装电加热管和镁棒后,便可以将内胆放置在运载盘41进行运行,内胆的一端部通过定位孔进行定位,而内胆的侧壁则可以通过卡紧组件42进行定位,这样,后期机械手31上的夹具33抓取时,内胆在输入输送线4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姿态呈竖立放置,边缘机械手31准确的抓取。其中,卡紧组件42包括安装支架421和卡紧垫块422,卡紧垫块422竖向布置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支架421上,卡紧垫块422与安装支架421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未图示)内胆位于多个卡紧组件42之间,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使得卡紧垫块422紧贴在内胆的外壁进行预定位。而卡紧垫块422的上端部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支架421的顶部,卡紧垫块422的下端部与安装支架421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卡紧垫块422与安装支架421之间的弹簧或弹性垫块。另外,所述定位孔的边缘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支撑板411,由支撑板411来支撑内胆的对应端部。
五、针对输出输送线5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使用过程。
输出输送线5用于输送检测完的内胆,优选的,输出输送线5包括:第一输送线51和第一输送线52,第一输送线51用于输送检测完合格的内胆,而第二输送线52用于输送检测完不合格的内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本实施例内胆检漏系统还包括打磨组件5,打磨组件5用于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处理。具体的,由于内胆进行完搪瓷处理后,进出水管的管口将残留有氧化皮,而氧化皮将影响检测过程中内胆的气密性,为了提高检测过程中内胆的气密性,则需要在检测前通过打磨组件5对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处理,以清理掉管口上氧化皮,具体的,打磨组件5包括打磨盘51和打磨电机52,打磨电机52用于驱动打磨盘51转动,打磨盘51用于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打磨盘51打磨电机52驱动打磨盘51转动,转动中的打磨盘51贴靠在进出水管的管口上便可以清理掉管口上的氧化皮。其中,打磨组件5还包括基座53以及用于驱动基座53往复移动的第四驱动机构54,打磨电机52固定在基座53上,。第四驱动机构54可以为气缸或电推杆,当需要对管口进行打磨时,则第四驱动机构54带动基座53朝向管口方向移动,使得转动的打磨盘51贴靠在管口上进行打磨。另外,打磨组件5在系统中的位置有多种形式,例如,打磨组件5为独立的机构,或者,打磨组件5集成在定位组件1或输入输送线4上,具体说明如下。针对打磨组件5独立布置的情况下,打磨组件5则位于定位组件1和检漏组件2之间,由自动装卸组件3将定位好的内胆移动到打磨组件5处进行打磨,内胆打磨完后,再由自动装卸组件3将内胆搬运至检漏组件2上进行检测;而为了确保打磨过程中,内胆的进出水管不会相对于夹具33发生相对移动,打磨组件5还包括夹持模块55,夹持模块55用于夹持住内胆的进出水管,夹持模块55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夹持板551,两个夹持板551相互反向滑动,两个夹持板551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夹紧空间,而夹持模块55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552,第五驱动机构552用于驱动夹持板551往复移动,在打磨时,第五驱动机构552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推杆来驱动夹持板551移动,以使得进出水管的夹在夹持板551之间,夹持板551对进出水管进行限位避免内胆相对于夹具33转动,然后,再通过打磨盘51进行打磨。针对打磨组件5集成到定位组件1的情况下,则打磨组件5无需配置夹持模块55,此时,打磨组件5位于滑动部件121的下方,内胆在通过滑动部件121进行定位后,再通过打磨盘51进行打磨。针对打磨组件5集成到输入输送线4的情况下,打磨组件5安装在输入输送线4的尾端部,运载盘41移动到打磨组件5处,机械手31将夹具33移动到内胆处,使得内胆位于夹具33和打磨组件5之间,夹持模块55夹持住进出水管后,夹具33再夹持住内胆,然后,通过打磨盘51进行打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针对内胆在输入输送线4输送过程中的姿态可以在输入输送线4上进行预定位,以调节内胆的进出水管的位置,使得内胆放置在定位组件1上后,内胆的进出水管能够位于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中;或者,在输入输送线4上对内胆的进出水管不做定位,而依靠定位组件1来转动内胆使得进出水管转动到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中。具体说明如下:
针对输入输送线4调整内胆进出水管位置的情况,则在输入输送线4的尾端部设置有姿态调整模块43,姿态调整模块43用于驱动运载盘41上的内胆进行转动,具体的,姿态调整模块43包括两个立柱431和动力轮组(未图示),立柱43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架432,立柱43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支架433,立柱431分布在输入输送线4的两侧,滑动架432垂直于内胆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在输入输送线4上;所述动力轮组包括主动轮(未图示)和从动轮(未图示),每个弧形支架433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在对内胆的姿态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姿态调整模块43的主动轮转动来驱动内胆转动以使得内胆的进出水管转动到设定位置,而主动轮转动的动力源可以由马达来驱动,在此不做限制。优选的,其中一立柱431设置有用于限位内胆上进出水管的限位挡板(未图示),限位挡板从立柱431的一侧伸出并朝向另一立柱431方向延伸,内胆转动过程中,限位挡板能够对进出水管进行限位。
针对定位组件1自动调整内胆姿态的情况下,定位组件1还设置有旋转定位部(未图示),旋转定位部用于驱动内胆转动以使得内胆的进出水管位于第二定位部12的操作区域。具体的,内胆放置到定位组件1的定位支架13上后,存在内胆的进出水管朝上布置而未落入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此时,旋转定位部便驱动内胆在定位支架13上转动,以使得进出水管转动到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中。其中,旋转定位部可以包括驱动轮(未图示)和支撑轮(未图示),U型支架131的一倾斜面132上设置有驱动轮,另一倾斜面132上设置有支撑轮,内胆被驱动轮和支撑轮支撑起,驱动轮由马达驱动转动以带动内胆转动。而为了控制内胆上的进出水管能够转动到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中,定位组件1上还可以配置有图像识别模块(未图示),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检测内胆的进出水管是否位于第二定位部12形成的定位空间,具体的,图像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摄像头能够采集内胆的外形图像并经过图像处理来判断进出水管的位置,依次来控制旋转定位部驱动内胆转动的角度,而针对图像识别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在此不做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输送线,包括输送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主体上还设置有运载盘,所述运载盘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运载盘上还设置有多个绕所述定位孔外周分布的卡紧组件,多个所述卡紧组件之间形成预定位空间,所述卡紧组件用于卡在内胆的外壁进行预定位;所述输送线主体的尾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运载盘上内胆的进出水管管口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盘和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打磨盘转动,所述打磨盘用于对内胆的进出水管的管口进行打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基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基座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打磨电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夹持住内胆的进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块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夹持板和第二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反向滑动,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夹紧空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往复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卡紧垫块,所述卡紧垫块竖向布置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卡紧垫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7.一种内胆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输送线,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内胆,所述输入输送线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输入输送线;
定位组件,用于对待检测的内胆的姿态进行纠正并定位;
检漏组件,用于向定位后的内胆充入氢气,并在内胆的外部进行氢气检测;
输出输送线,用于输送检测完的内胆;
自动装卸组件,用于将所述输入输送线上的内胆取下并依次装载到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漏组件上,还用于将所述检漏组件上检测完的内胆搬运至所述输出输送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胆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相对布置的推动部件和定位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前后滑动,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两个滑动部件,两个所述滑动部件相互反向滑动,两个所述滑动部件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内胆的进出水管的定位空间;所述检漏组件包括抽真空泵、储气罐和氢气检测仪,所述抽真空泵用于对所述定位组件定位后的内胆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储气罐中盛放有氮氢气体并用于向抽真空后的内胆充入氮氢气体,所述氢气检测仪用于对充入氮氢气体的内胆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胆检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装卸组件包括机械手和移载机,所述机械手的移动部和所述移载机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内胆抓取夹具,所述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内胆抓取夹具将所述输入输送线上的内胆取下并装载到所述定位组件上,所述移载机用于通过所述内胆抓取夹具将内胆依次在所述定位组件、所述检漏组件和所述输出输送线之间输送。
10.一种内胆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胆检漏系统;检漏方法包括:
打磨工序,通过打磨组件对待检测的内胆上的进出水管管口进行打磨处理;
定位工序,通过定位组件对待检测的内胆进行定位处理;
检漏工序,通过抽真空泵先对内胆抽真空处理,再由储气罐向抽真空后的内胆注入氮氢气体,最后通过氢气检测仪对内胆上的焊缝进行氢气检测。
CN201910101846.7A 2019-02-01 2019-02-01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Active CN111517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1846.7A CN111517085B (zh) 2019-02-01 2019-02-01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1846.7A CN111517085B (zh) 2019-02-01 2019-02-01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085A true CN111517085A (zh) 2020-08-11
CN111517085B CN111517085B (zh) 2022-10-18

Family

ID=7190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1846.7A Active CN111517085B (zh) 2019-02-01 2019-02-01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085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05142U (zh) * 2011-10-31 2012-07-04 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内胆自动检漏设备
CN202471365U (zh) * 2012-02-03 2012-10-03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承压内胆检漏生产线
CN202684920U (zh) * 2012-07-11 2013-01-23 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水器内胆检漏机械手
CN202704497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东莞市精丽制罐有限公司 筒体的翻转定位夹紧机构
CN204549412U (zh) * 2015-02-16 2015-08-12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溪斯特拉机械厂 热水器夹包移载机
CN104984966A (zh) * 2015-06-24 2015-10-21 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内胆自动喷淋酸洗系统的上、下件装置及其系统
TWM513176U (zh) * 2015-09-08 2015-12-01 Uni President Entpr Corp 套標前置定位模組
CN105403372A (zh) * 2015-12-08 2016-03-16 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水器内胆焊缝检漏的密封工装
CN205175633U (zh) * 2015-12-08 2016-04-20 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水器内胆焊缝检漏的密封工装
CN205739212U (zh) * 2016-06-13 2016-11-30 广东亿恒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内胆自动寻位小车
CN107052711A (zh) * 2017-01-04 2017-08-18 广东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双内胆的制造方法
CN206606485U (zh) * 2017-01-22 2017-11-03 深圳訾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托盘系统
CN206679736U (zh) * 2017-03-14 2017-11-28 天津志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的传送装置
CN207223596U (zh) * 2017-09-20 2018-04-13 江门市丰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打磨机
CN207774172U (zh) * 2018-01-15 2018-08-28 杭州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皮带线托盘结构
CN108488624A (zh) * 2018-05-02 2018-09-04 顾晓航 一种用于充注氮氢检漏的自动抽空充注机
CN208084358U (zh) * 2018-02-28 2018-11-13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手指及抓取装置
CN208149831U (zh) * 2015-07-22 2018-11-27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在容器处理机中容纳容器的容器盘和容器处理机
CN109019003A (zh) * 2018-09-21 2018-12-18 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料到载具兼产品多面读码设备
CN109205282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生产制造的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05142U (zh) * 2011-10-31 2012-07-04 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内胆自动检漏设备
CN202471365U (zh) * 2012-02-03 2012-10-03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承压内胆检漏生产线
CN202684920U (zh) * 2012-07-11 2013-01-23 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水器内胆检漏机械手
CN202704497U (zh) * 2012-07-19 2013-01-30 东莞市精丽制罐有限公司 筒体的翻转定位夹紧机构
CN204549412U (zh) * 2015-02-16 2015-08-12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溪斯特拉机械厂 热水器夹包移载机
CN104984966A (zh) * 2015-06-24 2015-10-21 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器内胆自动喷淋酸洗系统的上、下件装置及其系统
CN208149831U (zh) * 2015-07-22 2018-11-27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在容器处理机中容纳容器的容器盘和容器处理机
TWM513176U (zh) * 2015-09-08 2015-12-01 Uni President Entpr Corp 套標前置定位模組
CN105403372A (zh) * 2015-12-08 2016-03-16 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水器内胆焊缝检漏的密封工装
CN205175633U (zh) * 2015-12-08 2016-04-20 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水器内胆焊缝检漏的密封工装
CN205739212U (zh) * 2016-06-13 2016-11-30 广东亿恒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内胆自动寻位小车
CN107052711A (zh) * 2017-01-04 2017-08-18 广东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双内胆的制造方法
CN206606485U (zh) * 2017-01-22 2017-11-03 深圳訾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托盘系统
CN206679736U (zh) * 2017-03-14 2017-11-28 天津志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的传送装置
CN207223596U (zh) * 2017-09-20 2018-04-13 江门市丰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打磨机
CN207774172U (zh) * 2018-01-15 2018-08-28 杭州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皮带线托盘结构
CN208084358U (zh) * 2018-02-28 2018-11-13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手指及抓取装置
CN108488624A (zh) * 2018-05-02 2018-09-04 顾晓航 一种用于充注氮氢检漏的自动抽空充注机
CN109019003A (zh) * 2018-09-21 2018-12-18 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料到载具兼产品多面读码设备
CN109205282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生产制造的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085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7086B (zh) 具有预定位功能的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106028251B (zh) 扬声器振膜旋转式点胶质量检测设备
CN206382274U (zh) 自动上下料离心式清洗装置
CN110142527B (zh) 具有多工位转盘的自动化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8340066A (zh) 一种医用不锈钢杯杯盖自动焊接测漏一体设备
CN209927367U (zh) 检漏组件及内胆检漏系统
CN108971814B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上壳体排气管自动焊接设备
CN111521335A (zh) 内胆焊缝用检测头、内胆检漏系统及内胆检漏方法
CN111521342A (zh) 具有姿态自动调节功能的定位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方法
CN111521330A (zh) 内胆直缝检漏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111521336A (zh) 内胆安装管口焊缝检漏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209927370U (zh) 内胆检漏系统
CN111517085B (zh) 输入输送线、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209927368U (zh) 定位组件及内胆检漏系统
CN209927369U (zh) 内胆焊缝用检测头及内胆检漏系统
CN111521339A (zh) 定位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内胆检漏方法
CN111521344A (zh) 内胆检漏系统
CN111521340A (zh) 检漏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内胆检漏方法
CN111521337A (zh) 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111521343A (zh) 热水器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111521329A (zh) 具有管口打磨功能的定位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CN111521334A (zh) 内胆检漏方法
CN111521341A (zh) 内胆水管焊缝检漏方法
CN111521332A (zh) 内胆直缝检漏方法
CN111521331A (zh) 内胆水管焊缝检漏组件、内胆检漏系统及检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