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2104A - 制冰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2104A
CN111512104A CN201980006577.4A CN201980006577A CN111512104A CN 111512104 A CN111512104 A CN 111512104A CN 201980006577 A CN201980006577 A CN 201980006577A CN 111512104 A CN111512104 A CN 111512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making
making
hea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6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2104B (zh
Inventor
尹振国
崔振承
宋明燮
金珉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63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9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2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2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8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25C1/246Moulds with separate grid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5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43Tools, e.g. ice picks, ice crushers, ice sha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25C5/08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by heating bodies in contact with the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20Distributing ice
    • F25C5/22Distributing i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4Rotating 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4Ice guide, e.g. for guiding ice blocks to storage ta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8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for different type of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2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C2600/04Contro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14Temperature of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能够制作具有高透明度的冰的制冰机。制冰机包括制冰容器、加热冰分离器和加热器,其中,制冰容器配置成填充有制冰水;加热冰分离器包括加热杆和旋转轴,加热杆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延伸到制冰容器中以浸入制冰水中,并配置成将热量传递到制冰水,旋转轴与加热杆连接、延伸穿过制冰容器的上部、并配置成旋转加热杆以使其与制冰容器分离;加热器配置为向加热杆供热。利用该加热器,制冰机不仅可以制作具有高透明度的冰,而且还可以简化冰分离结构。

Description

制冰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制作高透明度的冰的制冰机。
背景技术
冰箱是指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采用制冷循环来通过将冷却物(chill)供应到储藏室而在低温下存放物并且通过将冷却物供应到制冰室而制冰。
制冰室保持在水的凝固点,即0℃或更低,同时制冰容器充满制冰水。制冰容器中的制冰水从首先与周围冷却物接触的部分开始结冻,并逐渐向中心结冻。也就是说,制冰容器中的制冰水从首先与周围冷却物接触的水面或从与制冰容器的内表面接触的部分开始结冻并且由此形成冰核,其中,冰晶的形成从该冰核触发并向填充有制冰水的制冰容器的中心传播,从而完全变成冰。供给到制冰容器的制冰水包含一定量的气泡形式的空气。为了制作透明冰(clear ice),这种气泡必须快速地排入空气中。然而,实际上,在制冰过程中,气泡不会排入空气中而是留在水中,并因此最终形成浑浊的冰。
为了通过消除气泡来使冰透明,已经提出了一种将用于辐射热的解冻棒浸入填充在制冰容器中的制冰水中的技术。在完全制冰之后,这种传统技术将解冻棒从在其附近未结冻的制冰水中取出,然后旋转喷射器以分离冰。为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当解冻棒浸入制冰水和取出制冰水时使用的加热装置、由加热装置占据的空间、分离装置和由分离装置占据的空间,因此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制冰单元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变得庞大。
此外,在传统技术中,冰晶的形成在整个制冰容器的内表面上实现,即在侧面和底面二者上同时实现,因此,在从侧面向中心的方向上传播的结冰(ice formation)可以与在从底面向中心的方向上传播的结冰相遇。结冰的这种重叠可能导致冰包含气泡或加速结冻速度从而导致不透明的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冰机,其中结冻条件是一致的以改善冰的透明度,并且通过简单的结构制作冰和将冰分离。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其包括:制冰容器,配置成填充有制冰水;加热冰分离器,包括加热杆和旋转轴,加热杆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延伸到制冰容器中以浸入制冰水中并配置成将热量传递到制冰水,旋转轴与加热杆连接、延伸穿过制冰容器的上部并配置成旋转加热杆以使其与制冰容器分离;以及加热器,配置为向加热杆供热。因此,当加热冰分离器在制冰时将热量传递到制冰水时,并且在分离冰时旋转从而容易地分离所制的冰。
制冰容器可以具有半球形的内表面,从而使结冻方向保持为单个方向。
加热杆的一端可以在不影响旋转的范围内延伸到制冰容器的底部,从而使结冻方向从制冰容器的内表面的侧面朝向加热冰分离器。
加热杆可以朝向制冰容器的底部延伸。
旋转轴可以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的中空部,并且加热器可以插入到旋转轴的中空部中并且配置成加热加热杆,从而有效地加热加热杆。
旋转轴可以围绕加热器旋转。
加热器可以设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的内表面留出第一气隙,从而不仅使旋转轴相对于加热器有效地旋转,而且防止加热器磨损。
制冰机还包括配置成使旋转轴旋转的旋转驱动器,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支承加热器并且包括加热杆,第二旋转轴配置为围绕第一旋转轴并且将旋转驱动器的动力传递到第一旋转轴,从而不仅有效地传递动力,而且使得容易制造制冰机。
第一旋转轴可以包括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第二旋转轴可以包括具有比第一旋转轴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
第二旋转轴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留出第二气隙,从而减少从加热器到第二旋转轴的热传递。
加热杆可以包括加热头,该加热头包括外圆周表面,该外圆周表面具有与制冰容器的内表面相对应的曲率。
加热杆可以包括多个孔,从而消除会降低冰的透明度的气泡。
加热杆可以进行亲水表面处理。
加热杆可以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并且加热器可以插入到中空部中。
加热器可以包括配置成供应电力的电缆,并且电缆可以设置成随着加热器旋转而缠绕和展开,从而防止在分离冰时由于电缆的绞合而降低耐久性。
加热器可以在制冰或分离冰时旋转,并且可以提供电力连接器以提供与旋转相对应的电力。
制冰机还可包括冰分离引导件,该冰分离引导件从制冰容器的边缘朝向旋转轴延伸,并配置成引导要与加热杆分离的冰,从而使得加热杆容易地从分离冰中撤出。
冰分离引导件可以具有弧形形状,该弧形形状的曲率半径从制冰容器的边缘朝向旋转轴逐渐减小。
制冰机还可包括容器支承件,该容器支承件布置在制冰容器上方,配置成支承制冰容器,并包括杯部以将制冰水供应到制冰容器,从而使制冰容器具有一致的制冰条件。
制冰容器可以包括要填充制冰水的至少一个制冰格以及邻近制冰格并与制冰格集成在一起并配置成供应制冰水的杯部,并且在制冰格和杯部之间的连接部分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孔,从而减少来自邻近制冰容器的杯部的冷却物的传递。
制冰容器可以包括冷却翅片以促进制冰水的冷却,从而给容器中的缺少冷却物的部分补充冷却物以及将制冰条件控制成一致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其包括:制冰容器,包括要填充制冰水的空间;冷却器,配置为通过向填充在空间中的制冰水供应冷却物来制冰;加热器,配置为产生热;加热冰分离器,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朝向制冰容器的底部延伸,浸没在制冰水中,配置成将热量从加热器传递到制冰水,并且可旋转以分离所制的冰;以及旋转驱动器,配置为旋转加热冰分离器。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其包括:主体,包括制冰室;制冰容器,包括要填充制冰水的至少一个制冰格;加热冰分离器,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向制冰格的底部延伸以浸入到制冰水中,配置为将热量传递到制冰水,并旋转以与制冰格分离从而用于分离冰;加热器,配置为向加热冰分离器提供热量;冷却器,配置成向制冰室供应冷却物;以及控制器,配置为控制供给到加热器的电力。
制冰机还可以包括制冰风扇,该制冰风扇配置成使传递到制冰容器的制冰水的冷却物循环。
控制器可以在预定时间段内改变加热器的输出,从而使冰具有高透明度。
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器在预定时间段内多次打开或关闭,从而制作具有高透明度的冰。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制冰机的效果如下。
第一,形成从制冰容器的内表面朝向中心(即加热冰分离器)的单个结冻方向,从而制作具有改善的透明度的冰。
第二,在完全制冰之后,加热杆在浸入制冰容器中时旋转,从而简化了用于制冰和分离冰的结构。
第三,控制多个制冰格在制冰盘上具有一致的结冻条件,从而进一步提高冰的透明度。
第四,旋转轴旋转并且在旋转轴和插入其中的加热器之间留下间隙,从而提高加热器的耐久性。
第五,旋转轴包括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制成的第一旋转轴和由塑料通过注射成型制成的第二旋转轴,并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连接并且留出气隙,使得用于加热制冰水的热量可以集中在加热杆上。
第六,加热器在电力方面变化,或者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接通和断开电源,从而使冰具有更高的透明度。
第七,用于在加热器旋转时施加电力的电缆的耐久性有效地提高了耐久性。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式冰箱的主视图,其中门打开;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式冰箱的侧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内置式冷冻柜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内置式冷冻柜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安装到制冰室的制冰机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7至图9分别是制冰单元的纵剖视图、横剖视图和平面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当制冰和分离冰时连接到图6的加热器的电缆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制冰容器中的结冻过程的模拟的视图;
图12和图13是用于解释在制冰机中制作的冰的分离过程的视图;
图14和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加热器和加热冰分离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加热冰分离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17和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加热冰分离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1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基于加热冰分离器的旋转的冰分离的视图;
图20和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缠绕和展开电缆的电缆引导件和电缆支架的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视图;
图22和图23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电缆支架结构在制冰和释放冰时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在基于加热器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供电的电力连接器的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制冰容器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制冰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制冰容器的结构的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系统的控制流程的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通过控制制冰系统中的输出而进行的透明冰制作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在透明冰制作的情况下根据设定时间控制加热器的输出的方法的视图;
图31是示出根据制冰阶段的结冻速度的图形;
图32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的透明度分布的视图;
图33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的冰重量分布的视图;
图34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变化的最佳控制的视图;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通过制冰系统中的开/关控制而进行的透明冰制作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当制作透明冰时根据设定时间控制加热器打开和关闭的方法的视图;
图37是示出根据加热器的开/关控制所得的透明冰制作的温度分布的图形;以及
图38是示出根据加热器的加热时间和电源开/关时段所得的透明冰制作的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便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实现。本公开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限于本文的实施例。为了描述的清楚,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机1包括具有冷藏室和能够结冻冰的冷冻室的冰箱、具有专用于制冰的冷冻室的冷冻柜、以及专用于制冰的冰机。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机1可以包括间接或直接冷却式的立式冰箱或内置式高级冷冻柜(premium freezer)。
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冰箱的整体结构。
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和侧视剖视图,其中冰箱的门打开。
如图1和图2所示,冰箱包括主体10和冷却器20,其中,主体10具有冷冻室11、冷藏室12和制冰室13、用于打开和关闭冷冻室11的冷冻室门14、用于打开和关闭冷藏室12的冷藏室门15;冷却器20用于向冷冻室11、冷藏室12和制冰室13供应冷却物(chill)。
使用者打开冷冻室门14并将存放物放置在冷冻室11中。冷冻室11可以设置有冷冻箱16,使得使用者可以将存放物放置在冷冻箱16中。
冷冻室11可以在其后壁中设置有第一冷气供应管道17。在第一冷气供应管道17中,可以安装冷却器20的冷冻室蒸发器27、冷冻风扇17a和冷冻室冷气出口17b。冷冻风扇17a能够经由冷冻室冷气出口17b向冷冻室11供应已经通过冷冻室蒸发器27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物。
使用者可以打开冷藏室门15以将存放物放置在冷藏室12中。冷藏室12可以设置有多个搁架18,使得使用者可以将存放物放置在每个搁架18上,从而保持存放物被冷藏。
冷藏室12可以在其后壁中设置有第二冷气供应管道19。在第二冷气供应管道19中,可以安装冷却器20的冷藏室蒸发器26、冷藏风扇19a和冷藏室冷气出口19b。冷藏风扇19a能够经由冷藏室冷气出口19b向冷藏室12供应已经通过冷藏室蒸发器26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物。
制冰室13通过在其中形成预定空间的制冰室壳体与冷藏室12分隔开,并因此形成为与冷藏室12绝缘。
制冰室13可以设置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单元100和用于存放由制冰单元100制成的冰的冰存放容器50。由制冰单元100制成的冰可以存放在冰存放容器50中,并且存放在冰存放容器50中的冰可以通过传送器51传送到碎冰机52。由碎冰机52打碎的冰可以通过冰排放管道53供给到分配器54。
制冰单元100可安装有冷却器20的冷却剂管28的至少一部分。冷却器20中的冷却剂管28的直接冷却器28a可以插入到制冰室13中,并且冷却剂管28的插入到制冰室13中的直接冷却器28a可以安装到制冰单元100中。冷却剂管28的直接冷却器28a可以与制冰单元100直接接触,从而直接冷却制冰单元100。
此外,制冰室13可以在其中安装有用于循环空气的制冰风扇37。制冰风扇37迫使制冰室13中的空气流向冷却剂管28的直接冷却器28a或制冰单元100,从而制冰室13中的空气可以通过与冷却剂管28的直接冷却器28a或制冰单元100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冷却器20可以包括压缩机21、冷凝器22、开关阀23、第一膨胀阀24、第二膨胀阀25、冷藏室蒸发器26、冷冻室蒸发器27和冷却剂管28。
冷却剂管28可连接压缩机21、冷凝器22、第一膨胀阀24、第二膨胀阀25、冷藏室蒸发器26和冷冻室蒸发器27。在冷却剂管28中流动的冷却剂从压缩机21排出,经过冷凝器22和第二膨胀阀25,并被供应到冷藏室蒸发器26和冷冻室蒸发器27。供应到冷藏室蒸发器26的冷却剂与冷藏室12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冷藏室12中的空气,而供应到冷冻室蒸发器27的冷却剂与冷冻室11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冷冻室11中的空气。此外,在冷却剂管28中流动的冷却剂流出第一膨胀阀24,经过制冰室13的直接冷却器28a,并依次供给到冷藏室蒸发器26和冷冻室蒸发器27。
图2示出了冷却剂直接通过冷却剂管28的直接冷却器28a的直接冷却式,但是冷却剂通过制冰室蒸发器的间接冷却式也是可行的。
图3和图4是内置式高级冷冻柜的示意性立体图和示意性剖视图。内置式高级冷冻柜通常是间接冷却式的,但也可以是直接冷却式的。与立式冰箱相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将避免其重复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冷冻柜包括应用于制冰室13的内部的冷却器40、至少一个制冰风扇47和两个制冰单元100。
制冰室13安装有用于制冰的两个制冰单元100,并接收通过制冰风扇37从蒸发器45供应的冷却物。在两个制冰单元100的下面,设置有用于接收分离的冰的冰存放容器(未示出)。作为制冰水供应器,用于向两个制冰单元100供应制冰水的两个制冰水供应管(未示出)被引入到制冰室13中。可以对由制冰水供应管供应的制冰水进行预处理,例如过滤、杀菌等。
冷却器40包括压缩机41、冷凝器42、膨胀阀44、第一和第二蒸发器45-1和45-2以及冷却剂管48。第一和第二蒸发器45-1和45-2分别设置在两个制冰室13中以冷却每个制冰室13。当然,当两个制冰单元100设置在一个制冰室13内时,可以只设置一个蒸发器。冷却剂管48连接冷凝器42、膨胀阀44和蒸发器45-1和45-2。在冷却剂管48中流动的冷却剂从压缩机41排出,通过冷凝器42和膨胀阀44,并被供应到蒸发器45-1和45-2。在蒸发器45-1和45-2中,冷却剂与制冰室13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制冰室13中的空气。
制冰风扇47设置在两个制冰室13中的每一个中,并且迫使通过蒸发器45-1和45-2冷却的空气循环,从而降低制冰室13中的每个的温度。
制冰单元100是指用冷却空气制冰的装置。通常,两个制冰单元100中的一个用于制冰,而另一个用于快速制冰。根据情况,两个制冰单元100可用于制作透明冰或快速制冰。
图5至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00的立体图、分解立体图、纵剖视图、横剖视图和平面剖视图。
如图所示,制冰单元100包括制冰容器110、加热器120、加热冰分离器130、冰分离引导件140、旋转驱动器150、容器支承件160和电缆170,其中,制冰容器110具有要填充制冰水的空间;加热器120用于供热,加热冰分离器130随着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向制冰容器110的底部延伸而浸入制冰水中,从而在冷却制冰水时将热量从加热器传递到制冰水,并且在分离冰时可旋转;旋转驱动器150用于旋转加热冰分离器130以分离所制作的冰;电缆170用于向加热器120供电。
制冰容器110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制冰容器110指的是制冰盘,该制冰盘例如可以包括四个制冰格(cell)112,这四个制冰格112由分隔壁113分隔开并平行布置。分隔壁113包括溢流允许部分115,制冰水通过该溢流允许部分115溢流到相邻的制冰格112中。每个制冰格112具有不受限制的半球形内表面。
加热器120由在通过电缆170接收电力时由于电阻而产生热量的材料制成,例如钨。加热器120包括施加(+)功率和(-)功率的第一加热布线121和第二加热布线123。电缆170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加热布线121和第二加热布线123的第一电缆171和第二电缆172。第一加热布线121和第二加热布线123在其端部彼此连接,并且在施加(+)功率和(-)功率时由于电阻而产生热。加热器120从制冰格112的上部中间沿着制冰格112的布置方向延伸并支承在制冰容器110上。加热器120具有由加热器盖122紧固的一侧和由加热器支架(holder)124紧固的另一侧。加热器120可以用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涂覆或护套,或者可以插入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管中。这里,加热器120是固定的,并且用作旋转加热冰分离器130的中心。或者,加热器120可以被设计成不是固定的,而是与加热冰分离器130一起旋转。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加热器120可以在制冰和分离冰时与加热冰分离器130一起顺时针或逆时针重复旋转,例如,旋转360度。在这种情况下,电缆170也通过加热器120的旋转在绞合和非绞合之间交替地重复,因此耐久性降低。
图10是示出当制冰和分离冰时连接到加热器120的电缆170的视图。如图所示,电缆170在加热器120的长度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即在旋转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制冰的情况下在初始状态相对于加热器120缠绕一次或多次。在这种情况下,电缆170包括额外电缆172,在分离冰的情况下,该额外电缆172不被缠绕而是下垂以便当加热器120旋转时被额外地缠绕。在分离冰的情况下,当加热器120沿正向方向旋转时,电缆170的额外电缆172被缠绕。在再次制冰的情况下,电缆170的额外电缆172随着加热器120沿反向方向旋转而展开和下垂。与此类似,在制冰和分离冰的情况下,当加热器120沿正向和反向旋转时,电缆170配置成被平滑地缠绕和展开。除了电缆的结构设计之外,诸如硅、特氟隆等的柔性材料可以用于电缆170的护套,从而进一步提高耐久性。此外,当设计用于缠绕和展开电缆的致动器时,电缆170的曲率半径可以增大,从而提高耐久性。这种用于平滑地缠绕和展开电缆170的结构使得芯线减小,例如从
Figure BDA0002543730080000111
减小到
Figure BDA0002543730080000112
加热冰分离器130包括具有中空部的旋转轴131和132以及用于加热制冰格112中的制冰水的加热杆133。
旋转轴131和132包括第一旋转轴131和第二旋转轴132,它们可以彼此连接和分离。第二旋转轴132与第一旋转轴131连接并传递旋转动力。旋转轴不限于可分离成第一旋转轴131和第二旋转轴132的这种结构,而是可以制造成单个主体。
第一旋转轴131具有其中插入或支承加热器120的中空部。第一旋转轴131被插入,从而相对于加热器120留出第一气隙G1。第一旋转轴131和加热杆133可以形成为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单个主体。第一旋转轴131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钩状部134,以钩在第二旋转轴132上。每个钩状部134从第一旋转轴131的外周向上突出,可弹性变形,并且在其端部具有凸起。
第二旋转轴132与第一旋转轴131纵向连接,并在其一端与旋转驱动器150连接以接收旋转动力。第二旋转轴132被连接成相对于第一旋转轴131和加热器120留下半圆形的第二气隙G2。第二气隙G2防止内部的加热器120的热量从第一旋转轴131的上部传递到第二旋转轴132。第二旋转轴132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包括至少一对钩状部支架135,第一旋转轴131的钩状部134钩在该钩状部支架135上。每对钩状部支架135包括从第二旋转轴132的外圆周表面左右延伸的凸起支架。第一旋转轴131的钩状部134在装配到钩状部支架135的凸起支架时被钩住。第二旋转轴132由具有低热导率并且能够注塑成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必要时可以省略第二旋转轴132,并且第一旋转轴131可以直接从旋转驱动器150接收动力。
第一旋转轴131和第二旋转轴132之间的这种钩合连接仅仅是一个示例。或者,第一旋转轴131和第二旋转轴132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连接,例如,粘合(胶水)、强制配合(forcible fitting)、螺纹连接等。
加热杆133的形状像杆,例如圆柱形,但不限于此形状。加热杆133作为一个整体从第一旋转轴131延伸,例如垂直于第一旋转轴131的长度方向。加热杆133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朝向制冰格112的底部延伸并浸入制冰水中。例如,为了浸没在制冰水中,至少加热杆133的远端延伸到制冰水中,例如在各图中所示那样。加热杆133可以延伸到制冰格112的底部。然而,加热杆133必须留出空间以便适当地旋转而不会干扰制冰格112的内表面。这里,加热杆133设置为第一旋转轴131中的单一体,但不限于此描述。或者,加热杆133和第一旋转轴131可以设计成被单独制造并连接。
冰分离引导件140由能够注塑成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冰分离引导件140包括具有四个冰分离槽144的冰分离引导部142,四个加热杆133在旋转过程中穿过四个冰分离槽144。冰分离引导部142沿着加热杆133的曲率半径从制冰容器110的边缘朝向第二旋转轴132延伸。冰分离引导件140连接到制冰容器110的侧面并引导通过加热冰分离器130的旋转而分离的冰被排出。冰分离引导部142具有弧形形状,其曲率半径从邻近第二旋转轴132的端部朝向制冰容器110的边缘逐渐增加。结果,已经插入待分离的冰中的加热杆133在通过弧形冰分离引导部142时逐渐与冰分离。
旋转驱动器150连接到第二旋转轴132的一端并提供动力,使得第二旋转轴132可以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之间重复交替。旋转驱动器150可以由步进电机驱动,并且凸轮(未示出)可以连接到用于动力传递的驱动轴(未示出)。
容器支承件160由能够注塑成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容器支承件160设置成覆盖制冰容器110的顶部并紧固到制冰室13的内壁。容器支承件160连接到并支承制冰容器110。容器支承件160包括杯部162,用于容纳通过制冰水供应管供应的制冰水。杯部162将制冰水供给到邻近下部制冰容器110的第一制冰格112。当第一制冰格112充满制冰水时,制冰水通过溢流允许部分115流到下一个制冰格。以这种方式,在所有的制冰格中逐步填充制冰水。在传统的制冰机中,用于保持制冰水的杯部整体地连接到制冰容器上。结果,具有预定容积的杯部另外将冷却物转移到相邻的制冰格,因此难以控制四个制冰格中的、与杯部相邻的制冰格中制冰温度。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00可以控制多个制冰格具有一致的温度,因为杯部安装到上部的容器支承件160。
当制冰时,在制冰格112的表面和制冰格的整个内表面上开始形成冰。在加热冰分离器130中,加热杆133具有可旋转结构,并从具有半球形内表面的制冰格112的中心延伸到底部。因为热量从加热杆133传递到制冰水,所以如图7所示,结冰在远离加热杆133的位置开始。
图11是示出在制冰容器中的结冻方向的逐步模拟的视图。第一步是制冰诱导阶段,其中从制冰水的水面和制冰格112的边缘开始结冻。第二步是冰生长阶段,其中冰在从制冰格112的边缘到中心(即加热杆133)的一个方向上形成,换句话说,在平行于水面的方向上形成。第三步是结冻停止阶段,其中完成围绕加热杆133的结冰从而完成结冰。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00中,在平行于水面的一个方向上从远离加热杆133的位置朝向加热杆133进行制冰,因此可以恒定地对制冰速度进行控制并诱导透明冰。
图12和图1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制冰单元100中分离冰的过程的视图。
如图7所示,当完成制冰时,制冰单元100的加热杆133插入到冰的中央。在这种情况下,当加热杆133通过旋转驱动器150的旋转而逆时针旋转时,如图12所示,加热杆133在插入到冰2中时与制冰格112分离。然后,如图13所示,当加热杆133进一步旋转以通过冰分离引导部142超过冰分离槽144时,冰2完全与制冰格112分离。与此类似,本实施例中的制冰单元100的加热杆133不仅将热量传递到制冰水,使得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引起结冰以使冰透明,而且还用作用于分离冰的冰喷射器。
图14和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加热器220和加热冰分离器230的结构的视图。
加热器220包括将分别插入到四个加热杆233内部的中空部中的四个弯曲部分222。与前述实施例的传导类型相反,弯曲部分222直接加热每个加热杆233。加热器220包括第一加热布线221和第二加热布线223,第一加热布线221和第二加热布线223由基于电阻产生热量的诸如钨等材料制成。第一加热布线221包括四个第一弯曲部分222同时沿着第一旋转轴231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一弯曲部分222具有分别对应于四个加热杆233的“U”形。第二加热布线223包括四个第二弯曲部分224,该第二弯曲部分224具有分别对应于四个加热杆233的“U”形,同时邻近第一加热布线221并沿着第一旋转轴23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加热布线221和第二加热布线223布置成彼此平行地相邻以形成一对并且在其端部处彼此连接,从而在分别施加(+)功率和(-)功率时基于电阻产生热。
加热冰分离器230包括例如具有中空半圆柱形的第一旋转轴231、沿着长度方向连接到第一旋转轴231的顶部并传递旋转动力的第二旋转轴232、以及一体地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31下方并向下延伸的加热杆233。
在第一旋转轴231的半圆柱形内表面上,布置有彼此相邻的第一加热布线221和第二加热布线223。第一旋转轴231包括与第二旋转轴232连接的至少一个钩状部234。
第二旋转轴232由具有低热导率并且能够注塑成型的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第二旋转轴232连接到第一旋转轴231的顶部,接收来自旋转驱动器的旋转动力,并向第一旋转轴231提供旋转动力。第二旋转轴232包括至少一个钩状部支架235,第一旋转轴231的钩状部234钩在该钩状部支架235上。第二旋转轴232包括向下延伸的四个插入凸起236。当第一旋转轴231和第二旋转轴232彼此连接时,插入凸起236插入加热杆233的中空部中。当插入凸起236插入到加热杆233中时,加热杆233将第一加热布线221的第一弯曲部分222和第二加热布线223的第二弯曲部分224保持和支承在中空部内。
加热杆233在第一旋转轴231的外圆周表面上从底部向下延伸。加热杆233包括供第一加热布线221的第一弯曲部分222和第二加热布线223的第二弯曲部分224其中插入的中空部。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加热杆333的结构的视图。
加热杆333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包括多个孔337。孔337可以沿着加热杆333的内部通道(未示出)暴露于外部。加热杆333可以从制冰水的水面上方向制冰格312的底部延伸并浸入制冰水中。如图16所示,制冰格312中的结冰从内表面的横向侧朝向中心(即加热杆333)进行,并最终在加热杆333中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制冰水中的气泡进入加热杆333的孔337中,使得加热杆333周围的冰能够保持透明度。加热杆333可以延伸到制冰格312的底部。然而,加热杆333的端部必须与制冰格312的内表面适当地间隔开,以平滑地旋转。
加热杆133、233或333的外周表面可以经受亲水处理,以防止在完成结冰时在围绕加热杆的表面的冰上形成白色残留物。作为对加热杆333的外周表面进行亲水处理的方法,可以进行化学处理、紫外线辐射、氧等离子体处理等。
图17和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加热冰分离器430的结构的视图。
加热冰分离器430包括具有中空部的第一旋转轴431、连接到第一旋转轴431并传递旋转动力的第二旋转轴432、以及从第一旋转轴431的外周表面向下浸入到制冰格412的中心的加热杆433。
第一旋转轴431的形状类似于圆柱体,并且在其中放置加热器420并且留下第一气隙G1。第一旋转轴431和加热杆433可以设置成单一体并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旋转轴431包括至少一个钩状部434,该钩状部434在外圆周表面上钩在第二旋转轴432上。第一旋转轴431和第二旋转轴432之间的钩连接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例如粘合(胶水)、强制配合、螺纹连接等。
第二旋转轴432具有半圆柱形形状,并且沿着长度方向连接到第一旋转轴431并且留出第二气隙G2。第二旋转轴432在其一端与旋转驱动器连接并接收旋转动力。第二旋转轴432包括四个喷射器439,用于在冰分离时喷射冰。当第二旋转轴432旋转时,喷射器439旋转。第二旋转轴432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包括至少一个钩状部支架435,第一旋转轴431的钩状部434钩在该钩状部支架435上。第二旋转轴432由具有低热导率并且能够注塑成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必要时可以省略第二旋转轴432,并且第一旋转轴431可以直接从旋转驱动器接收动力。
加热杆433沿横向方向,例如沿与第一旋转轴43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从第一旋转轴431一体地延伸。加热杆433包括设置在其端部的加热头438,该加热头438的形状类似于半月(或锚)。加热头438包括外圆周表面,该外圆周表面所具有的曲率与制冰格412的内表面所具有的曲率相对应。结果,在制冰格412的内表面和加热头438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一致地形成最短的距离,使得从制冰格412的内表面开始的结冰可以在整个加热头438的外圆周表面上同时完成。
图1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加热冰分离器430中的冰分离的视图。如图所示,当第二旋转轴432旋转时,加热头438与冰2分离,同时旋转的喷射器439从制冰格112向上推动冰2。在这种情况下,冰分离引导件442不需要具有弧形以收回加热杆,而是可以成形为从制冰容器的边缘水平延伸的类似于平板的形状,如同常规的冰分离引导件那样。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卷绕和退绕电缆170的电缆引导件190和电缆支架180的组装状态的视图。如图所示,电缆支架180包括具有供电缆170穿过的中空部的筒182以及一体地从筒182延伸的辊子184。辊子184包括径向延伸并从其两端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凸缘181和183、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凸缘181和183之间的电缆线轴185。电缆线轴185包括形成为使电缆170依次缠绕在外圆周表面上的螺旋槽186。螺旋槽186包括在其左起始部分处以与筒182的中空部连通的电缆取出孔187。来自加热器的电缆170穿过筒182的中空部,通过电缆取出孔187取出,并缠绕在辊子18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螺旋槽186上。结果,当辊子184旋转时,电缆170在螺旋槽186上缠绕和展开。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卷绕和退绕电缆的电缆引导件190和电缆支架180的分解状态的视图。如图所示,沿纵向方向切开并且部分地留出第一筒部分182-1和第一辊子部分184-1的第一支架180-1以及从第一支架180-1切开并且包括第二筒部分182-2和第二辊子部分184-2的第二支架180-2通过环形夹189装配成电缆支架180。第一支架180-1和第二支架180-2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单独形成,然后通过环形夹189固定。当然,电缆支架180可以形成为单个主体。
电缆引导件190包括支承主体191、支架支承部192、辊子容纳部193、电缆分离防止部194和容器保持部195,其中,支承主体191的形状像中空箱;支架支承部192从支承主体191的上部朝制冰容器110向前延伸,并支承电缆支架180;辊子容纳部193形成在支承主体191的上部;电缆分离防止部194设置在辊子容纳部193的右侧,并且防止电缆170在旋转时分离;容器保持部195从支承主体191的下部沿向前的方向朝向制冰容器110延伸。辊子容纳部193包括在与左侧的支架支承部192不同的高度处突出的辊子支承部196。容器保持部195通过螺纹孔198紧固到制冰容器110上。
电缆支架180的筒182延伸到达支架支承部192而不接触支架支承部192,并且辊子184设置在辊子容纳部193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凸缘181位于与支架支承部192和辊子支承部196之间的高度差相对应的部分处。辊子184设置成可在辊子容纳部193中旋转。辊子容纳部193形成为与支承主体191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便容纳从辊子184展开的电缆170。电缆分离防止部194邻近第二凸缘183并限制在旋转时被展开的电缆170从辊子184上分离。
当制冰时,电缆170紧紧地缠绕在辊子184上。当冰被分离时,缠绕在辊子184上的电缆170在正向方向上被松开和展开。当再次制冰时,电缆170通过辊子184的反向旋转而紧密缠绕。以这种方式,当辊子184沿正向和反向方向旋转时,电缆170被平滑地缠绕或展开。这里,省略了关于用于在正向和反向旋转辊子184的齿轮或马达的描述。
图22和图23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电缆支架结构380在制冰时和在释放冰时的立体图。
电缆支架结构380包括圆柱形电缆线轴382、布置在电缆线轴382的一侧的小齿轮384、与小齿轮384啮合的齿条386、以及在与电缆线轴382间隔开的位置处从齿条386整体向上突出的电缆支架388。连接到加热器的电缆170主要缠绕在电缆线轴382上,并在间隔开的位置处次要地保持在电缆支架388上,并返回到电缆线轴382。当小齿轮384正向旋转以分离冰时,电缆170缠绕在电缆线轴382上,并且与小齿轮384接合的齿条386移动以使电缆支架388接近电缆线轴382。然后,当小齿轮384反向旋转以制冰时,电缆170从电缆线轴382展开,并且与小齿轮384啮合的齿条386反向移动,以使电缆支架388离开电缆线轴382。因此,加热器正向和反向旋转,使得电缆170可以平滑地缠绕和展开,而不会绞合。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在基于加热器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供电的电力连接器480的视图。电力连接器480包括设置在其中央的第一电力轴482、围绕第一电力轴482并且与第一电力轴482绝缘的第二电力轴484、与第一电力轴482可旋转地接触的第一电力环486、以及与第二电力轴484可旋转地接触的第二电力环488。第一功率(+)施加到第一电力轴482,第二功率(-)施加到第二电力轴484。第一电力环486与电缆170的第一电缆171连接,第二电缆172与第二电力环488连接。当加热器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分别与第一电缆171和第二电缆172连接的第一电力环486和第二电力环488旋转,同时与第一电力轴482和第二电力轴484保持接触。因此,即使电缆170基于加热器的旋转而旋转,电力连接器480也保持供电。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制冰容器210的立体图。制冰容器210包括平行布置的四个制冰格212、以及邻近最右边的制冰格212的杯部262。杯部262位于最右边的制冰格212上方。杯部262包括与最右边的制冰格连通的制冰水出口263。排放到制冰水出口263的制冰水填充最右边的制冰格212并依次溢出到其它制冰格212中。制冰容器210可以例如由具有热导率的铝或类似材料一体地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杯部262的总体积较大,使得相对较多的冷却物可能被转移到最右边的制冰格。这种冷却物的转移使得最右边的制冰格在温度条件上不同于其它三个制冰格,因此难以使冰一致透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25所示,至少一个贯穿孔264设置在位于最右边的制冰格212和杯部262之间的连接部分中。因此,连接部分中的贯穿孔264用于减少转移到邻近杯部262的制冰格212的冷却物。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制冰容器310的结构的立体图。制冰容器310包括在制冰格312的外侧底部上的至少一个冷却翅片314。冷却翅片314可用于另外增加转移到制冰格312的冷却物的量。通常,制冰容器310通常包括平行布置的四个制冰格312。所有这四个制冰格不会具有相同的温度条件,因为它们在冷却物的传递介质或热容量方面根据位置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冷却翅片314被适当地连接到对其施加相对较少的冷却物的制冰格,从而使温度控制在整个过程中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温度控制使得冰在整个过程中一致地透明。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制冰容器410的结构的视图。制冰容器410包括平行布置的四个制冰格412-1至412-4以及安装到两个往外的制冰格412-1和412-4的边缘的绝缘加强构件414。两个往外的制冰格412-1和412-4比两个往内的制冰格412-2和412-3转移更多的冷却物。因此,绝缘加强构件414相对地减小了接收冷却物的面积,并且使得在所有制冰格412-1至412-4中温度条件一致。然而,对绝缘加强构件414的安装位置或形状没有限制,并且绝缘加强构件414可以替代地安装成与转移大量冷却物的条件或位置相对应。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机1的控制流程的框图。参照图28,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机1的控制流程。如图所示,制冰机1包括模式设置器101、显示器102、温度传感器103、存储装置104、控制器105和冷却系统106。
制冰机1通过将制冰水冷却到冰点以下来制冰,并设定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在制造制冰机1时设定为默认值,并且可以在将来由用户的控制来改变。通常,设置有制冰单元100的制冰室13的目标温度可以例如被设定为-20℃作为默认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冰单元100可以基于用户使用模式设置器101进行的选择以常规制冰模式或透明冰制作模式操作。常规制冰模式是指快速制作大量冰而不考虑冰的透明度如何的模式,而透明冰制作模式是指制冰缓慢但透明度非常高的模式。常规制冰模式或透明冰制作模式可由用户选择。
根据这些模式,制冰机1通过冷却系统106确定制冰室13的制冰温度和制冰容器110的温度条件。
模式设置器101可以采用按钮开关、开关、触摸屏等。模式设置器101允许用户选择快速制冰模式、常规制冰模式或透明冰制作模式中的一个,并且在每个制冰模式中另外接收关于冰量、透明度等的命令输入。
显示器10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等。显示器102示出关于制冰模式的信息、关于制冰室13的制冰条件的信息、以及关于冷藏室11和冷冻室12的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节电操作或类似操作的信息。
温度传感器103安装在制冰室13和/或制冰容器110中,并且用于提供关于快速制冰或透明冰制作的信息以及关于冰分离定时的信息。
存储装置104可以使用闪存等,并且配置为存放与用于制冰室13、冷冻室12和冷藏室11的操作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目标温度、操作模式等。
控制器105总体地控制制冰机1的元件,使得可以根据由用户设置的常规制冰模式或透明冰制作模式来制冰。
控制器105可以例如通过具有控制功能的集成电路来实现,如片上系统(SoC)、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等、通用处理器。
通用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控制程序(或指令),并且控制器106还可以包括其中安装有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冷却系统106可以包括冷却器20和40、制冰风扇37和47以及加热器120。
如以上参考图2和图4所述的那样,冷却器20、40包括压缩机21、41、冷凝器22、42、膨胀阀24、44、直接冷却器28a或蒸发器45-1、45-2以及冷却剂管28、48。冷却剂管28、48连接冷凝器22、42、膨胀阀24、44和直接冷却器28a或蒸发器45-1、45-2。在冷却剂管28、48中流动的冷却剂从压缩机21、41排出,经过冷凝器22、42和膨胀阀24、44,然后被供应到直接冷却器28a或蒸发器45-1、45-2,并且与制冰室13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制冰室13中的空气。
制冰风扇37、47设置在制冰室13内并循环冷却物,从而控制制冰室13中的温度。为了精确地进行控制,制冰风扇37、47可以安装在制冰室13内的不同位置。同样,多个制冰风扇37、47可以安装在一个制冰室13中。
加热器120安装到制冰容器110并调节加热杆133的温度,从而与冷却器20、40和制冰风扇37、47一起控制制冰温度和制冰速度。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通过控制制冰机1中的输出来进行透明冰制作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在操作S10处,控制器105将制冰水供应到制冰容器(或制冰盘)110。
在操作S11处,控制器105识别透明冰制作模式,并将冷却器20、40和制冰风扇37、47的冷却循环模式从一般模式改变为透明冰制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除霜模式被关闭。
在操作S12处,控制器105通过温度传感器103检测制冰水的温度,并且在例如0℃时设定参考时间从而开启定时器。
在操作S13处,控制器105开启加热器120以在定时器开启之后的设定时间(即,参考时间)具有设定输出。
在操作S14处,控制器105在设定时间期间控制加热器120的输出。
在操作S15处,当随着设定时间的流逝而完全制作完冰时,控制器105关闭加热器120。
在操作S16处,控制器105驱动旋转驱动器150以使加热冰分离器130的加热杆133或喷射器旋转,从而将冰从制冰容器110中分离。
图30是示出在透明冰制作的情况下根据设定时间控制加热器120的输出的方法的视图。
第一阶段(即,诱导阶段)是指在其间诱导从制冰水到冰的相变的区段。在诱导阶段期间,控制器105例如将约6.8V的单个电压施加到加热器120约0~30分钟,并控制远离加热杆133的位置处的结冰。
第二阶段(即,生长阶段)是指在一定速度或以下的条件下加速冰的生长的区段。在生长阶段,控制器105例如向加热器120施加5.9V的电压持续30~60分钟,6.2V的电压持续60~80分钟,以及6.4V的电压持续80~90分钟,从而生长冰。
第三阶段(即,停止阶段)是指结冰速度最快的区段。在停止阶段期间,控制器105例如将6.6V的电压施加到加热器120持续90~160分钟。
图31是示出根据制冰阶段的结冻速度的图形。横坐标表示时间,而纵坐标表示界面移动速度。如图所示,结冰速度的最快区段对应于100~160分钟,在此期间界面移动速度高于或等于约2.0(μm/sec)。
如图30所示,控制器105在第一阶段(即,诱导阶段)中基于相对高的电压向加热杆133施加热量并因此降低结冻速度,以便改善在距加热杆133最远的位置处形成的冰的透明度。在第二阶段(即生长阶段)中,控制器105稍微降低加热杆133的温度并由此加速结冰。在第三阶段(即停止阶段)中,控制器105稍微升高加热杆133的温度,以防止利用周围的冰过快地进行结冰。因此,控制器105在于制冰容器中制冰的每个操作中改变加热杆133的温度,从而制作具有较高透明度的冰。在上述示例中,用于控制加热杆133的温度的电压和设定时间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它们可以根据周围条件进行各种调整。
图32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的透明度分布的视图。在所示的分布中,横坐标表示制冰室的温度,而纵坐标表示初始化电压。如图所示,在制冰室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约-21℃且初始化电压高于或等于约6.00V的条件下,冰制作成具有90%或更高的透明度。
图33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的冰重量分布的视图。在所示的分布中,横坐标表示制冰室的温度,而纵坐标表示初始化电压。在制冰室的温度低于或等于约-21℃且初始化电压低于或等于约6.00V的条件下,冰制作成具有24~26g的重量。
如图32和图33所示,冰的透明度和重量是基于彼此不相容的条件来确定的。在这些条件下,制冰机1可以通过选择性地进入透明冰制作模式或快速制冰模式来操作。
图34是示出根据制冰条件变化的最优控制的视图。横坐标表示制冰室的温度,纵坐标表示冰的重量。如图所示,施加到加热器的初始化电压的图形示出,冰的重量随着初始化电压逐渐变低而增加,并且随着初始化电压逐渐变高而减小。另一方面,冰的透明度随着初始化电压逐渐变低而降低,并且随着初始化电压逐渐变高而升高。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制冰机1中的通过开/关控制的透明冰制作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在操作S20处,控制器105将制冰水供应到制冰容器(或制冰盘)110。
在操作S21处,控制器105识别透明冰制作模式,并将冷却器20、40的冷却循环模式从一般模式改变为透明冰制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除霜模式被关闭。
在操作S22处,控制器105通过温度传感器103感测制冰水的温度,并在例如0℃时设定参考时间,从而开启定时器。
在操作S23处,控制器105在定时器打开之后的设定时间(即,参考时间)以设定周期打开或关闭加热器120。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到加热器120的电压是恒定的。
在操作S24处,当随着设定时间的流逝完全制作完冰时,控制器105关闭加热器120。
在操作S25处,控制器105驱动旋转驱动器150以使加热冰分离器130的加热杆133旋转,从而将冰与制冰容器110分离。
图36是示出当制作透明冰时根据设定时间控制加热器打开和关闭的方法的图形。在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分钟,min),左侧的纵坐标表示加热器的功率(W),右侧的纵坐标表示制冰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控制器105重复执行这样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加热器120在设定时间打开,保持一段时间并关闭,直到完成结冰。详细地说,加热器120每隔约10分钟通过1.6W的功率接通,保持预定的时间段(例如,不规则的时间段),并且关闭。如图36的图形上的虚线所示,在控制加热器120打开和关闭的同时,制冰水的温度缓慢地降低,从而降低结冻速度。
图37是示出根据加热器120的开/关控制的透明冰制作的温度分布的图形。在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分钟,min),纵坐标表示制冰水的温度(℃)。如图所示,常规制冰的温度在40分钟内迅速下降到-4℃以下,从而产生含有白色残留物的冰。另一方面,当控制加热器120打开和关闭时,透明冰制作延迟了结冰。即,在140分钟内,透明冰制作时制冰水的温度缓慢降低到-4℃以下,并且由此产生高透明度的冰。
图38是示出根据加热器120的保持(加热)时间和电源开/关阶段的透明冰制作的结果的表。如表所示,当每2~5分钟打开和关闭加热器120并保持2~2.5分钟时,冰制作成具有90%或更高的透明度。当然,上述时间段和保持时间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根据冷却条件而变化。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制冰机,包括:
制冰容器,包括制冰格;
加热冰分离器,包括:
旋转轴,以及
加热杆,连接到所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在所述制冰格中填充有制冰水的情况下,从所述制冰水的水面的上方延伸,使得所述加热杆的至少远端延伸到所述制冰格中并且从而延伸到所述制冰水中,以及利用延伸到所述制冰水中的至少所述远端将热量传递到所述制冰水,
其中,所述旋转轴配置成:在所述远端延伸到所述制冰格中并且所述制冰水中的至少一些制冰水已经形成为冰的情况下,使所述加热杆旋转,使得所述远端不再延伸到所述制冰格中,以使所述冰与所述制冰格分离或者使所述加热杆与所述冰分离;以及
加热器,配置为向所述加热杆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制冰格具有半球形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加热杆的远端在不影响所述加热杆的旋转的范围内延伸到达所述制冰格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
所述旋转轴包括沿长度方向的中空部,以及
所述加热器插入所述旋转轴的中空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旋转轴围绕所述加热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内表面留出气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还包括:旋转驱动器,配置成使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轴包括:
第一旋转轴,支承所述加热器并且包括所述加热杆;以及
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并将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旋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机,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以及
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旋转轴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留出气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加热杆包括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包括外圆周表面,所述外圆周表面具有与所述制冰格的内表面相对应的曲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加热杆包括多个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加热杆进行了亲水表面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中,
所述加热杆内设有中空部,以及
所述加热器插入到所述中空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还包括:冰分离引导件,从所述制冰容器的边缘朝向所述旋转轴延伸,并配置成引导要与所述加热杆分离的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还包括:容器支承件,布置在所述制冰容器上方,配置成支承所述制冰容器,并且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冰水供应到所述制冰容器的杯部。
CN201980006577.4A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Active CN111512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6310.7A CN114739068A (zh)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05779A KR102432022B1 (ko) 2018-01-16 2018-01-16 제빙장치
KR10-2018-0005779 2018-01-16
PCT/KR2019/000540 WO2019143086A1 (en) 2018-01-16 2019-01-14 Ice make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6310.7A Division CN114739068A (zh)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104A true CN111512104A (zh) 2020-08-07
CN111512104B CN111512104B (zh) 2022-05-17

Family

ID=6501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6577.4A Active CN111512104B (zh)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CN202210466310.7A Pending CN114739068A (zh)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6310.7A Pending CN114739068A (zh) 2018-01-16 2019-01-14 制冰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9152B2 (zh)
EP (2) EP4220044A1 (zh)
KR (4) KR102432022B1 (zh)
CN (2) CN111512104B (zh)
WO (1) WO20191430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952A (zh) * 2021-01-13 2022-07-19 东莞佳旭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冰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68817B1 (ko) * 2018-02-26 2022-1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CN116972571A (zh) * 2018-10-02 2023-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9462A (zh) * 2018-10-02 202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71743A1 (ko) * 2018-10-02 2020-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EP3862695A4 (en) * 2018-10-02 2022-07-27 LG Electronics Inc. FRIDGE
US20210372685A1 (en) * 2018-10-02 2021-12-02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RU2022101439A (ru) * 2018-10-02 2022-02-08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Холодильник
CN115289761B (zh) * 2018-10-02 2023-1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774155B2 (en) 2020-03-19 2023-10-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maker assembly
US11421927B2 (en) * 2020-04-08 2022-08-23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ice mak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321A (en) * 1990-11-20 1991-10-15 Mid-South Industries, Inc. Half crescent shaped ice piece maker
CN1590940A (zh) * 2003-08-26 2005-03-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供冰系统
KR20070119271A (ko) * 2006-06-14 2007-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와 이를 이용한 제빙방법
CN101573571A (zh) * 2006-12-31 2009-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85541A (ja) * 2010-03-09 2011-09-22 Toshiba Corp 製氷装置
CN102770727A (zh) * 2010-02-23 2012-1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器、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及该冰箱的供冰方法
US20170122637A1 (en) * 2014-06-12 2017-05-04 Elad Mo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photonic structured ice cube
CN206583158U (zh) * 2017-02-13 2017-10-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格、制冰机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90004143A (ko) * 1987-08-21 1989-04-20 시키 모리야 제빙용기 및 제빙용 냉동실
JPH0670545B2 (ja) * 1988-01-13 1994-09-07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等の製氷装置
DE9004370U1 (zh) * 1990-04-14 1990-06-28 Gaggenau-Werke Haus- Und Lufttechnik Gmbh, 7560 Gaggenau, De
DE4023664C1 (en) * 1990-07-25 1991-08-14 Bosch-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8000 Muenchen, De Clear ice-cubes formation in refrigerator - involves double profiled bowl in insulated base container holding eutectic solution
JPH05164440A (ja) * 1991-12-17 1993-06-29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JP2001041623A (ja) 1999-07-30 2001-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製氷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US6637217B2 (en) * 2000-12-30 2003-10-28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for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6802186B2 (en) * 2001-01-05 2004-10-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system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KR100565497B1 (ko) * 2003-10-07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만빙 감지 장치 및 그 감지 방법
KR101021342B1 (ko) * 2004-06-22 2011-03-14 더 트러스티즈 오브 다트마우스 칼리지 얼음 제조 시스템 및 냉장고 제빙(除氷) 시스템
KR100611496B1 (ko) * 2004-11-30 2006-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팅타입 제빙기용 발열 이젝터
KR100722051B1 (ko) * 2005-04-06 2007-05-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아이스메이커 및 아이스메이커의 제어방법
DE102005024118B4 (de) * 2005-05-25 2009-05-07 Mattson Thermal Product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von Partikeln bei de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rotierender Substrate
KR101215098B1 (ko) * 2006-01-24 2012-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090165467A1 (en) * 2006-02-15 2009-07-02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method of making ice
EP2104813A1 (en) 2006-12-28 2009-09-30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ce making of refrigerator
KR100846890B1 (ko) 2006-12-28 2008-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 시스템 및 제빙 방법
KR20080068440A (ko) * 2007-01-19 200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냉장고
KR20090019322A (ko) * 2007-08-20 2009-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장고
KR101500731B1 (ko) * 2008-02-27 2015-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의 제어 방법
KR101457691B1 (ko) * 2008-03-10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의 제어 방법
US20090308085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ating icemaker assembly
KR101519877B1 (ko) 2008-06-13 2015-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기 및 이를 갖춘 냉장고
KR101650303B1 (ko) * 2009-07-06 2016-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US8516844B2 (en) * 2009-10-26 2013-08-27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for refrigerat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JP2011112279A (ja) 2009-11-26 2011-06-09 Yasumasa Imazeki 透明角柱氷の製造装置および無気泡製氷方法
KR101613415B1 (ko) 2010-01-04 2016-04-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101962139B1 (ko) * 2013-01-03 2019-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이스메이커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6420209U (zh) * 2014-06-20 2017-08-18 株式会社大昌 制冰机
US20170089629A1 (en) * 2014-06-20 2017-03-30 Dae Chang Co., Ltd. Ice maker,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ce maker heater
KR102331090B1 (ko) * 2015-02-27 2021-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WO2016172220A1 (en) * 2015-04-20 2016-10-27 Kinze Manufacturing, Inc. Lift and rotate agricultural implement
KR20180093666A (ko) * 2017-02-14 2018-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1435126B2 (en) * 2018-08-23 2022-09-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cemaker with thermoformed ice tray providing heating and phase change sens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321A (en) * 1990-11-20 1991-10-15 Mid-South Industries, Inc. Half crescent shaped ice piece maker
CN1590940A (zh) * 2003-08-26 2005-03-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供冰系统
KR20070119271A (ko) * 2006-06-14 2007-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와 이를 이용한 제빙방법
CN101573571A (zh) * 2006-12-31 2009-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70727A (zh) * 2010-02-23 2012-1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器、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及该冰箱的供冰方法
JP2011185541A (ja) * 2010-03-09 2011-09-22 Toshiba Corp 製氷装置
US20170122637A1 (en) * 2014-06-12 2017-05-04 Elad Mo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photonic structured ice cube
CN206583158U (zh) * 2017-02-13 2017-10-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格、制冰机及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3952A (zh) * 2021-01-13 2022-07-19 东莞佳旭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冰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3086A1 (en) 2019-07-25
KR20230031267A (ko) 2023-03-07
KR102503980B1 (ko) 2023-02-28
US10969152B2 (en) 2021-04-06
CN114739068A (zh) 2022-07-12
KR20220116112A (ko) 2022-08-22
KR20190087237A (ko) 2019-07-24
KR102631787B1 (ko) 2024-02-01
CN111512104B (zh) 2022-05-17
US20190219317A1 (en) 2019-07-18
EP4220044A1 (en) 2023-08-02
KR20240018542A (ko) 2024-02-13
EP3511659A1 (en) 2019-07-17
EP3511659B1 (en) 2024-05-08
KR102432022B1 (ko)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2104B (zh) 制冰机
US10928114B2 (en) Ice maker,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KR102466761B1 (ko) 제빙장치
EP2101128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ce making assembly for refrigerator
US8443621B2 (en) Ice mak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US8844314B2 (en) Clear ice making system and method
EP2589902A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KR20090111717A (ko) 두 개의 물받이를 구비하는 얼음 정수기
KR20100137637A (ko)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EP1798502A2 (en) Control method of refrigerator
KR20070119271A (ko) 냉장고와 이를 이용한 제빙방법
KR100998198B1 (ko) 순환식 투명얼음 제빙장치
US20160370048A1 (en) Ice making duct for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ing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EP3531046B1 (en) Ice maker
KR20220060005A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230055013A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20220087639A (ko) 제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220087638A (ko) 얼음 제조 저장장치
KR20110048886A (ko)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