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3952A - 冰格 - Google Patents

冰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3952A
CN114763952A CN202110043320.5A CN202110043320A CN114763952A CN 114763952 A CN114763952 A CN 114763952A CN 202110043320 A CN202110043320 A CN 202110043320A CN 114763952 A CN114763952 A CN 114763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ce
height position
soft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33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xu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xu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xu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xu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33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3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3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3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25C1/243Moulds made of plastics e.g. silic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格,包括:硬质本体,具有成型为一体的顶框及隔肋,所述隔肋成型于所述顶框内侧并向下延伸界定形成制冰槽位,所述隔肋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软质底槽,为软质材料构成并内凹形成相对设置的接合槽口及槽底壁,所述接合槽口与所述硬质本体的下开口固定接合形成完整制冰空间;借此,通过结合硬质材料及软质材质制成冰格,并使制冰槽位对应不同质地部位形成不同的拔模角度,有效解决了传统硬质冰格不易脱模以及现有软质冰格容易变形导致的使用问题,实现一种可正向将单一冰块取出的冰格。

Description

冰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制作冰块的冰格。
背景技术
冰格是盛水之后放在冰箱里冻冰块的一种用具,其通常成形有若干制冰槽位以及形成在制冰槽位周围顶部的周框。传统的冰格主要以例如PP等硬质材料制成,其结冰后通常需要大力敲击或配合其他工具及承接槽体才能顺利使冰块脱模,而在大力敲击或以工具挖出的过程中,冰块会因受力方向不均及其表面与冰格粘附的位置及沾粘强度不一最终在敲出时四散,明显提高冰块集中保存的困难度,同时四散的冰块也存在污染的问题。
为了改善硬质冰格脱模不易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已有整体由硅胶制成的冰格,因其软质材料可以逐一压出从而较硬质冰格容易脱模;然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软质冰格虽较硬质冰格容易脱模,但其软质材料容易受力变形的特性,在脱模时,也相对容易发生冰格的槽壁与冰块沾粘,从而在对冰格底部施力推出冰块的过程中,由于冰块周面与冰格的槽壁粘结,导致槽底和冰块之间形成真空负压,最终增加冰块被推出的困难度,且由于软质冰格的周框同样容易变形,造成无法使冰块朝固定方向取出,同样存在较低程度的冰块集中保存困难度以及四散冰块受到污染的风险。
此外,在未结冰状态下,软质冰格容易变形,因此还存在注水后未结冰时取放困难的使用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冰格,通过结合硬质材料及软质材质制成冰格,并使制冰槽位对应不同质地部位形成不同的拔模角度,有效解决了传统硬质冰格不易脱模以及现有软质冰格容易变形导致的使用问题,实现一种可正向将单一冰块取出的冰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冰格,具有若干制冰槽位,其包括:硬质本体,具有成型为一体的顶框及隔肋,所述隔肋成型于所述顶框内侧并向下延伸界定形成所述制冰槽位,所述隔肋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软质底槽,为软质材料构成并内凹形成相对设置的接合槽口及槽底壁,所述接合槽口与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下开口固定接合形成完整制冰空间;其中,定义所述上开口的高度位置为第一高度位置,所述下开口与所述接合槽口接合处的高度位置为第二高度位置,所述槽底壁的高度位置为第三高度位置;令所述硬质本体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朝向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渐缩,所述软质槽底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朝向所述第三高度位置渐缩,且所述硬质本体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截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软质槽底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截面积。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软质槽底是由选自TPR、TPE或其组合的软质材料制成的构造,且所述接合槽口通过包胶成型技术与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下开口固定接合。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硬质本体是由选自PP、PS、ABS、PC、PA或其组合的硬质材料制成的构造。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为上宽下窄的方槽方底形态。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为半球槽圆底形态。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圆角方槽圆弧底形态。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所述第一高度位置至所述第二高度位置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制冰槽位的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所述第二高度位置至所述第三高度位置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制冰槽位的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所述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与所述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的比例为1:1至5:1(H1:H2=1:1~5:1)。
本发明冰格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义所述硬质本体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一截面,所述软质槽底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二截面,所述第一截面与所述第二截面平行;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隔肋的肋壁与所述第一截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软质槽底的侧槽壁与所述第二截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发冰格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冰格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以封闭所述制冰槽位。具体地,所述盖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槽、内框槽及封闭部,所述外框槽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顶框形状成形,所述内框槽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隔肋的顶缘分布及形状成形,所述封闭部是由所述外框槽与所述内框槽划分形成;令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外框槽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所述内框槽与所述隔肋顶缘紧扣结合,所述封闭部封设于对应的所述制冰槽位的上开口上。
本发明冰格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冰格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以封闭所述制冰槽位。具体地,所述盖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部、半球槽及肋板部;所述外框部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顶框的轮廓成形以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半球槽对应所述曲面壁的顶缘分布及形状形成上半球状的制冰空间,所述半球槽的开口周缘形成与所述曲面壁的顶缘凹凸对应的紧固环槽;所述肋板部连接形成于所述外框部的内侧与所述半球槽的槽口的周侧;令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外框部盖设于所述顶框的周围,所述半球槽的所述紧固环槽与所述曲面壁的所述顶缘凹凸紧扣,所述半球槽与所述曲面壁及所述软质槽底共同界定形成球形制冰空间,且所述半球槽的圆顶处设有注水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冰通过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胶射出成型),第一阶段射出硬质本体,第二阶段对所述硬质本体包胶射出软质材料(例如TPR及/或TPE)构成的软质槽底,形成结构稳固、同时具有软硬材质的冰格。由于如TPR/TPE(热塑性弹性体)的软质材料在运用时有别于硅胶产品,本发明采用的软质材料的废料、水口料等均可完全回收再生利用,且因料性差异,不会有硅胶产品沾黏食物味道与颜色的问题产生。
(2)本发明通过以TPR/TPE(热塑性弹性体)与硬质材料构成冰格,能够实现低损耗、低成本的冰格产品生产优势。
(3)本发明通过采用占较大比例的硬质本体与占较小比例的软质槽底构成冰格产品,能够在实现控制成本的同时,提供冰格产品足够支撑力,以达到方便堆栈的功用。
(4)本发明利用模具设计,使硬质本体及软质槽底在与冰块接触的面形成不同的拔模斜度,能够于生产环节中有效提升产品包胶的直通率(均匀度);此外,前述不同的拔模斜度也使冰格的制冰槽位与冰块沾黏的面拆分为二,从而缩减沾粘面积,可分散真空所产生的压力方向,实现软质槽底受力按压变形的同时,即可与硬质本体分离,顺利将单一冰块在脱模方向可控的情况下取出。
(5)本发明冰格能够将单一冰块推出制冰槽位后直接拿取,不需将冰格反扣取冰,能有效避免冰块取出时四散受到污染,保证冰块的食用安全。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的硬质本体、软质槽底、盖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中软质槽底固定接合于硬质本体底部并与盖体分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方槽方底冰格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硬质本体、软质槽底、盖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中软质槽底固定接合于硬质本体底部并与盖体分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冰格整体底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球槽冰格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的硬质本体、软质槽底、盖体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中软质槽底固定接合于硬质本体底部并与盖体分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圆角方槽圆弧底冰格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硬质本体10;上开口101;下开口102;顶框11;竖向支撑板111;隔肋12;纵向肋壁121;纵向竖向壁121A;横向肋壁122;横向竖向壁122A;曲面壁123;顶缘123A;连板部124;曲面竖向壁125;紧固扣槽126;软质槽底20;接合槽口21;槽底壁22;侧槽壁23;盖体30;外框槽31;内框槽32;封闭部33;外框部34;半球槽35;紧固环槽351;注水口352;肋板部36;紧固扣柱37;第一高度位置X;第二高度位置Y;第三高度位置Z;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第一截面S1;第二截面S2;第一夹角θ1;第二夹角θ2。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将公开本发明的详细的具体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并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备选形式来实施。因此,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是限制性的,仅是以权利要求为原则,作为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不同实施方式的代表性原则。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1至19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冰格具有若干制冰槽位,冰格包括硬质本体10、软质槽底20以及盖体30。硬质本体10具有成型为一体的顶框11及隔肋12,隔肋12成型于顶框11内侧并向下延伸界定形成制冰槽位,隔肋12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上开口101及下开口102。软质底槽20为软质材料构成并内凹形成相对设置的接合槽口21及槽底壁22,接合槽口21与硬质本体10的下开口102固定接合形成完整制冰空间。其中,如图6、图13、图19所示,定义上开口101的高度位置为第一高度位置X,下开口102与接合槽口21接合处的高度位置为第二高度位置Y,槽底壁22的高度位置为第三高度位置Z;令硬质本体10的截面积从第一高度位置X朝向第二高度位置Y渐缩,软质槽底20的截面积从第二高度位置Y朝向第三高度位置Z渐缩,且硬质本体10在第二高度位置Y处的截面积等于或大于软质槽底20在第二高度位置Y处的截面积。借此,本发明冰格通过前述由开口朝向槽渐缩的结构,在硬质本体10及软质槽底20与冰块的接触面形成不同的拔模斜度,避免推挤冰块时形成真空负压,同时利用硬质本体10保证冰堆脱模方向,使本发明冰格制成的冰块易脱模且能可控方向地取出单一冰块。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截面积,是指冰格在其上开口101朝上的正常使用状态下并置于水平面上时,在冰格特定高度位置处的水平向截面面积,截面与水平面平行。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盖体与顶框紧扣结合以封闭制冰槽位。本发明冰格可视实际需求,于硬质本体10的顶框11上覆盖盖体30,也可以单独使用由硬质本体10及软质槽底20构成的冰格本体。
进一步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图13、图19所示,定义第一高度位置X至第二高度位置Y的垂直距离为制冰槽位的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第二高度位置Y至第三高度位置Z的垂直距离为制冰槽位的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与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的比例为1:1至5:1(H1:H2=1:1~5:1)。
进一步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软质槽底20于其接合槽口21与槽底壁22之间还具有侧槽壁23连接。如图6、图13、图19所示,定义硬质本体10于第一高度位置X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一截面S1,软质槽底20于第二高度位置Y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二截面S2,第一截面S1与第二截面S2平行;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的肋壁与第一截面S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1,软质槽底20的侧槽壁23与第二截面S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借此,通过前述角度设计,在二次成型时,因为模具带有斜度,将第一次射出得胚体放进模具时,模具合模过程会将产品更加紧密的压在模具上,有效强化硬质本体10与软质槽底20的结合强度,并易于从模具脱模,特别有利于生产。
较佳地,本发明冰格的软质槽底是由选自TPR、TPE或其组合的软质材料制成的构造,且接合槽口通过包胶成型技术与硬质本体的下开口固定接合。
较佳地,本发明冰格的硬质本体是由选自PP、PS、ABS、PC或PA或其组合的硬质材料制成的构造。
以上说明本发明冰格的主要结构形态,以下提供三种冰格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制冰槽位成形为上宽下窄的方槽方底形态,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成形为纵向肋壁121及横向肋壁122,各纵向肋壁121及横向肋壁122分别由具有斜度的二纵向竖向壁121A及二横向竖向壁122A构成;各制冰槽位由二纵向肋壁121及二横向肋壁122界定形成上宽下窄的方形锥状空间,从而形成方形的上开口101及下开口102。硬质本体10的制冰槽位呈矩阵排列,顶框11形成边条状并高于制冰槽位上开口101地框设于所有制冰槽位的周围。软质槽底20成形为上宽下窄的方形槽体构造,接合槽口21与槽底壁22之间具有围设呈现四角锥状的侧槽壁23;令软质槽底20的接合槽口21与相应数量的硬质本体10的下开口102结合构成完整的制冰空间。
于本发明图1至图6实施例中,盖体30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槽31、内框槽32及封闭部33,外框槽31对应硬质本体10的顶框11形状成形,内框槽32对应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顶缘分布及形状成形,封闭部33是由外框槽31与内框槽32划分形成方形区域。借此,令盖体30盖设于硬质本体10上,外框槽31与顶框11紧扣结合,内框槽32与隔肋12顶缘紧扣结合,封闭部33封设于对应制冰槽位的上开口101上。
更具体地,于本发明图1至图6实施例中,冰格具有六格制冰槽位,并以26的方式排列,以制得具有锥度的方块状的冰块。
较佳地,于本发明图1至图6实施例中,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与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的比例约为4:1(H1:H2=4:1)。
如图7至图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制冰槽位成形为半球槽圆底形态,用以配合成形有半球槽的盖体30制造出球形冰块。其中,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成形有球面形态的曲面壁123以及连接各曲面壁123外侧的连板部124,且该连板部124的高度低于曲面壁123的顶缘123A;各制冰槽位由曲面壁123界定形成上宽下窄的下半球状上部空间,并形成圆形的上开口101及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下开口102。硬质本体10的制冰槽位呈矩阵排列,顶框11形成边条状并框设于连板部124的周围,且顶框11还向下延伸形成竖向支撑板125,以支撑本实施例的冰格安置于平面上,避免置放时软质槽底20直接受力而形变影响球形冰块的结冰形状。
于本发明图7至图13实施例中,软质槽底20成形为上宽下窄的下半球状下部形态构造,即球形曲面片体,接合槽口21与槽底壁22之间具有侧槽壁23连接,且槽底壁22与侧槽壁23一体成型为半球曲面;;软质槽底20的接合槽口21开口形态可根据硬质本体10的上开口101形态进行相应变化。令软质槽底20的接合槽口21与相应数量的硬质本体10的下开口102结合构成下半球状制冰空间。
于本发明图7至图13实施例中,盖体30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部34、半球槽35及肋板部36。外框部34对应硬质本体10的顶框11轮廓成形以盖设于其上;半球槽35对应曲面壁123的顶缘123A分布及形状形成上半球状的制冰空间,半球槽35的开口周缘形成与曲面壁123的顶缘123A凹凸对应的紧固环槽351;肋板部36连接形成于外框部34内侧与半球槽35的槽口周侧。借此,令盖体30盖设于硬质本体10上,外框部34盖设于顶框11的周围,半球槽35的紧固环槽351与曲面壁123的顶缘123A凹凸紧扣,半球槽35与曲面壁123及软质槽底20共同界定形成球形制冰空间,且半球槽35的圆顶处设有注水口352,硬质本体10、软质槽底20及盖体30结合后将水注入球形制冰空间。
较佳地,为使盖体30与硬质本体10更紧密结合以避免水在结冰前从硬质本体10的顶缘123A和盖体30的半球槽35的紧固环槽351接合处泄露,硬质本体10的连板部124上还设有紧固扣槽126,盖体30的肋板部36对应紧固扣槽126位置设有紧固扣柱37,令盖体30盖设于硬质本体10上,紧固扣柱37通过按压扣入紧固扣槽126,以保证盖体30与硬质本体10的中间部位紧密结合。
更具体地,于本发明图7至图13实施例中,冰格具有六格制冰槽位,并以26的方式排列,以制得具有锥度的方块状的冰块。此外,构成制冰空间的曲面壁123、软质槽底20的槽底壁22及盖体30的封闭部33内面皆可设置花纹结构,以令制得冰块表面形成特殊的花纹。花纹结构的应用不限于本实施例,亦可应用于其他实施例中。
较佳地,于本发明图7至图13实施例中,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与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的比例约为3:1(H1:H2=3:1)。此外,图7至图13实施例中,硬质本体10的下开口102与软质槽底20的接合槽口21呈不规则但形状相对应的形态,即下开口102的周缘与接合槽口21的周缘能够对应地相合形成完整地半球体;于本施例中,在下开口102与接合槽口21接合的任一点上形成的第一截面S1皆符合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的条件。
如图14至图1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制冰槽位成形为上宽下窄的圆角方槽圆弧底形态,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成形为纵向肋壁121及横向肋壁122,各纵向肋壁121及横向肋壁122分别由具有斜度的二纵向竖向壁121A及二横向竖向壁122A构成,相邻的纵向竖向壁121A及横向竖向壁122A之间具有曲面竖向壁125连接;各制冰槽位由二纵向竖向壁121A、二横向竖向壁122A及四曲面竖向壁125界定形成上宽下窄的圆角方形锥状空间,从而形成圆角方形的上开口101及下开口102。硬质本体10的制冰槽位呈矩阵排列,顶框11形成边条状并高于制冰槽位上开口101地框设于所有制冰槽位的周围。软质槽底20成形为上宽下窄的圆弧形槽体构造,接合槽口21与槽底壁22之间具有围设概呈具有圆角的四角锥状的侧槽壁23;令软质槽底20的接合槽口21与相应数量的硬质本体10的下开口102结合构成完整的制冰空间。
于本发明图14至图19实施例中,盖体30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槽31、内框槽32及封闭部33,外框槽31对应硬质本体10的顶框11形状成形,内框槽32对应硬质本体10的隔肋12顶缘分布及形状成形,封闭部33是由外框槽31与内框槽32划分形成方形区域。借此,令盖体30盖设于硬质本体10上,外框槽31与顶框11紧扣结合,内框槽32与隔肋12顶缘紧扣结合,封闭部33封设于对应制冰槽位的上开口101上。
更具体地,于本发明图14至图19实施例中,冰格具有十四格制冰槽位,并以27的方式排列,以制得具有锥度的圆角方块状的冰块。
较佳地,于本发明图14至图19实施例中,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1)与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H2)的比例约为1.75:1(H1:H2=1.75:1)。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冰格,具有若干制冰槽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格包括:
硬质本体,具有成型为一体的顶框及隔肋,所述隔肋成型于所述顶框内侧并向下延伸界定形成所述制冰槽位,所述隔肋的顶缘与底缘分别形成上开口及下开口;
软质底槽,为软质材料构成并内凹形成相对设置的接合槽口及槽底壁,所述接合槽口与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下开口固定接合形成完整制冰空间;
其中,定义所述上开口的高度位置为第一高度位置,所述下开口与所述接合槽口接合处的高度位置为第二高度位置,所述槽底壁的高度位置为第三高度位置;令所述硬质本体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朝向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渐缩,所述软质槽底的截面积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朝向所述第三高度位置渐缩,且所述硬质本体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截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软质槽底在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槽底是由选自TPR、TPE或其组合的软质材料制成的构造,且所述接合槽口通过包胶成型技术与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下开口固定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本体是由选自PP、PS、ABS、PC、PA或其组合的硬质材料制成的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为上宽下窄的方槽方底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为半球槽圆底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槽位成形圆角方槽圆弧底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
定义所述第一高度位置至所述第二高度位置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制冰槽位的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所述第二高度位置至所述第三高度位置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制冰槽位的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所述硬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与所述软材质部位的高度距离的比例为1:1至5: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
定义所述硬质本体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一截面,所述软质槽底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处的水平截面为第二截面,所述第一截面与所述第二截面平行;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隔肋的肋壁与所述第一截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软质槽底的侧槽壁与所述第二截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格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以封闭所述制冰槽位;所述盖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槽、内框槽及封闭部,所述外框槽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顶框形状成形,所述内框槽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隔肋的顶缘分布及形状成形,所述封闭部是由所述外框槽与所述内框槽划分形成;令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外框槽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所述内框槽与所述隔肋顶缘紧扣结合,所述封闭部封设于对应的所述制冰槽位的上开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格,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格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顶框紧扣结合以封闭所述制冰槽位;所述盖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外框部、半球槽及肋板部;所述外框部对应所述硬质本体的所述顶框的轮廓成形以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半球槽对应所述曲面壁的顶缘分布及形状形成上半球状的制冰空间,所述半球槽的开口周缘形成与所述曲面壁的顶缘凹凸对应的紧固环槽;所述肋板部连接形成于所述外框部的内侧与所述半球槽的槽口的周侧;令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硬质本体上,所述外框部盖设于所述顶框的周围,所述半球槽的所述紧固环槽与所述曲面壁的所述顶缘凹凸紧扣,所述半球槽与所述曲面壁及所述软质槽底共同界定形成球形制冰空间,且所述半球槽的圆顶处设有注水口。
CN202110043320.5A 2021-01-13 2021-01-13 冰格 Pending CN114763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3320.5A CN114763952A (zh) 2021-01-13 2021-01-13 冰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3320.5A CN114763952A (zh) 2021-01-13 2021-01-13 冰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3952A true CN114763952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3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3320.5A Pending CN114763952A (zh) 2021-01-13 2021-01-13 冰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395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4A (zh) * 1987-08-21 198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冰容器及制冰用冷冻室
CN2690816Y (zh) * 2004-03-02 2005-04-06 黄英哲 制冰盒结构
CN102878744A (zh) * 2011-07-15 2013-0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TWM449935U (zh) * 2012-08-22 2013-04-01 shao-chun Lin 伸縮式製冰器皿
CN107144065A (zh) * 2017-05-12 2017-09-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
CN206683288U (zh) * 2017-03-07 2017-11-28 浙江黄岩江南塑料制品厂 一种上下开合的冰格
US20180087817A1 (en) * 2013-07-23 2018-03-29 Wintersmiths,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haped Clear Ice
CN111512104A (zh) * 2018-01-16 2020-08-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CN211650846U (zh) * 2020-02-11 2020-10-0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格及制冰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4A (zh) * 1987-08-21 198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冰容器及制冰用冷冻室
CN2690816Y (zh) * 2004-03-02 2005-04-06 黄英哲 制冰盒结构
CN102878744A (zh) * 2011-07-15 2013-0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TWM449935U (zh) * 2012-08-22 2013-04-01 shao-chun Lin 伸縮式製冰器皿
US20180087817A1 (en) * 2013-07-23 2018-03-29 Wintersmiths,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haped Clear Ice
CN206683288U (zh) * 2017-03-07 2017-11-28 浙江黄岩江南塑料制品厂 一种上下开合的冰格
CN107144065A (zh) * 2017-05-12 2017-09-0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
CN111512104A (zh) * 2018-01-16 2020-08-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
CN211650846U (zh) * 2020-02-11 2020-10-0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格及制冰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3952A (zh) 冰格
US10935294B1 (en) Bottle with an ice cube mould
KR101914675B1 (ko) 얼음 제조용 트레이
CN1862155A (zh) 一种用于制造冰质容器的成形模具
CN2896152Y (zh) 一种制冰盒
CN211379476U (zh) 自制豆腐专用模具
CN219593508U (zh) 一种具有防粘硅胶环的模具
CN212339699U (zh) 易于脱模的可拆分式耐高温高刚性环保塑料冰格
CN113875787B (zh) 一种冰皮月饼的高效制备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CN219360182U (zh) 一种防止汽车橡胶垫粘定模的注塑模具结构
WO2022081339A1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stylized ice cubes
CN219020175U (zh) 山楂食品用立体成型模具
CN204869377U (zh) 渐变麻将成型凸模及渐变麻将成型模具
CN219589220U (zh) 一种冰格盒
CN2805379Y (zh) 气推式面团成形装置
CN220038828U (zh) 一种新型冰格盒
CN219877368U (zh) 圆锥柱型雪糕制作模具
US11965687B1 (en) Ice ball making box
CN220287838U (zh) 一种防塌易脱模冰盒
CN219346861U (zh) 一种制冰格
CN216953655U (zh) 易脱冰块的冰格
CN214188193U (zh) 耐热高刚性环保as塑料收纳盒成型模
CN212787430U (zh) 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纸壳盘及其制造模具
CN218681923U (zh) 一种食品模具
CN208238326U (zh) 制冰组件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