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2007A -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2007A
CN111512007A CN201880082004.5A CN201880082004A CN111512007A CN 111512007 A CN111512007 A CN 111512007A CN 201880082004 A CN201880082004 A CN 201880082004A CN 111512007 A CN111512007 A CN 111512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hord
sub
lever arm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20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2007B (zh
Inventor
安斯加尔·米勒
罗兰·马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zmeister Engineer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Putzmeister Engineer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zmeister Engineering GmbH filed Critical Putzmeister Engineer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512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2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45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with boo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54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with pneumatic or hydraulic motors, e.g. for actuating jib-cranes on 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68Jibs foldable or otherwise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36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on a mobile support, e.g. tru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具有上弦(33)、下弦(34)和连接上弦(33)和下弦(34)的两个侧部(35、36)。杆臂区段包括在杆臂区段的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邻接的子区域(41、42)之间的纵向连接部(44),其中,纵向连接部(44)延伸经过弦部段(56、66)上和侧部部段(53、63)。在第一子区域(41)和第二子区域(42)中,侧部部段(53、63)是相对于弦部段(56、66)弯折的。第一子区域(41)中的弦部段(56)的材料厚度大于第二子区域(42)中的弦部段(66)的材料厚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杆臂区段的方法。这种杆臂区段非常适于吸收静载荷和动载荷,并且可以便宜地制造。

Description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 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具上弦、下弦以及连接上弦和下弦的两个侧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杆臂例如被用于如下地引导连接于混凝土泵的输送管道,即借助混凝土泵输送的液态混凝土可以在远离混凝土泵的区域中排出。这种混凝土泵杆臂通常由多个杆臂区段组成,其中,杆臂区段在展开状态下以其总体构成了杆臂的长度,并且其中,杆臂区段在折叠的状态下折叠成紧凑的状态,以便简化运输。
因为混凝土泵通常设计成,间歇性地输送液态混凝土,所以杆臂承受显著的动载荷。另外,根据应以距混凝土泵何种间距将液态混凝土排出,当混凝土泵运行时,杆臂区段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折叠。这引起:用于杆臂区段上的拉力和压力载荷根据杆臂的运行状态作而沿完全不同的方向作用。出于该理由,混凝土泵的杆臂区段在运行时承受专有的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和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方法,使得混凝土泵杆臂区段良好地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荷并且制造便宜。从所提及的现有技术出发,该目的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包括在杆臂区段的两个子区域之间的纵向连接部,这两个子区域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邻接。纵向连接部延伸经过弦部段和侧部部段。在第一子区域中和在第二子区域中,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弯折。在第一子区域中的弦部段的材料厚度大于在第二子区域中的弦部段的材料厚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认知:这种纵向连接部非常适于承受在混凝土泵杆臂区段中出现的静态力和动态力。通过使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弯折,便得到了与在弦和侧部之间形成焊缝的典型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相比而提高的局部稳定性。如果在棱边区域中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那么就可以在杆臂区段的特定子区域中实现上弦和/或下弦中材料厚度的减小。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连接部,不同材料厚度的区域被彼此连接。
纵向连接部可以设计为焊缝。利用焊缝可以将第一子区域的结构部分和第二子区域的结构部分彼此对接地焊接。第一子区域中的材料厚度例如可以在2mm与15mm之间,优选地在3mm与10mm之间。第二子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可以比第一子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小0.5mm与4mm之间的、优选地在1mm与3mm之间的值。根据本发明的材料厚度详情涉及出去焊缝的区域。
上弦、下弦和两个侧部可以形成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截面为盒形的轮廓。在此,盒形轮廓的侧部可以布置在平行于重力的平面中。如果上弦和下弦与侧部基本上成直角地布置,那么这意味着:在杆臂区段的纵轴线常规地指向侧向方向时,重力横向于上弦或下弦的平面作用。然后,杆臂区段的上弦和下弦承受大的弯曲载荷。术语“上弦”和“下弦”不应理解为是对上弦与下弦的相对于彼此所具有的方位描述。更确切地说,上弦是定位在下弦上方还是在下弦下方,与杆臂区段的运行状态相关。这两种情况在本发明的范围中都是可能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可以包括用于与相邻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可枢转地连接的枢轴。枢轴可以被定向成,使得其与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侧部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连接部随弦部段和侧部部段延伸经过杆臂区段的两个面的部段、即弦面的部段和侧面的部段。在杆臂区段的横截面中观察,弦面和侧面可以围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处于60°与120°之间、优选地在80°与100°之间、更优选地为大约90°。通过弦部段和侧部部段之间的弯折形成的角度可以为相应大小。
在第一子区域中,弦部段中的材料厚度可与侧部部段中的材料厚度一致。相同的情况下适用于第二子区域。
弦部段在邻接于纵向延伸部的第一子区域中可在一个平面中延伸。侧部部段在邻接于纵向延伸部的第一子区域中同样可以在一个平面中延伸。如果弦部段和侧部部段均具有平面形状,则简化了两者之间的弯折。以相应的方式,弦部段和/或侧部部段可以在从另一侧邻接于纵向连接部的第二子区域中在一平面中延伸。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中的弦部段可以在同一平面中延伸。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中的侧部部段可以在同一平面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连接部可以延伸经过弦面的整个宽度。此外,纵向连接部可以延伸经过两个侧部部段,其中,一个侧部部段在一侧上连接于弦部段,并且第二个侧部部段在另一侧上连接于弦部段。杆臂区段可以在纵向连接部的区域中具有关于纵轴线对称的形状。纵向连接部可以沿横向方向定向,从而以90°的角度与纵向方向相交。
弦部段可以在第一子区域中延伸,而在两个侧部部段之间不存在焊缝。因此,可以平行于纵向连接部在弦部段之上移动,而不与焊缝相交。
具有相应特征的纵向连接部可以构成在相对置的弦面中。在这两个弦面中的纵向连接部可以彼此定向成,使得延伸穿过纵向连接部的平面成直角地与杆臂区段的纵轴线相交。
邻接于纵向连接部的侧部部段可以与杆臂驱动的另一结构部分焊接。连接部可以是焊缝。焊缝可以在杆臂区段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侧部部段可以以对接的方式与另一结构部分连接。这些特征可以适用于杆臂区段的第一和/或第二子区域。
另一结构部分可以是从相对置的弦面弯折的侧部部段。如果从一个弦面平行于纵向连接部移动到另一个弦面,那么除了在两个侧部部段之间的焊缝,不与任何其他焊缝相交。通过沿纵向方向定向的焊缝彼此连接的两个侧部部段,可以具有一致的材料厚度。该特征可以适用于杆臂区段的第一和/或第二子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邻接于弯折的侧部部段的另一结构部分是侧板。侧板可以在侧部的平面中延伸。侧板可以通过焊缝与弯折的侧部部段连接。侧板可以以对接的方式与弯折的侧部部段连接。侧板可以具有比弯折的侧部更小的材料厚度。侧板的材料厚度例如可以处于弯折的侧部部段的材料厚度的30%与70%之间、优选地为40%与60%之间。
侧板可以在一侧与相对于上弦弯折的侧部部段连接,并且在另一侧上与相对于下弦弯折的侧部部段连接。此外,如果从一个弦面平行于纵向连接部移动到另一个弦面,那么除了侧板的两个焊缝,不与任何其他焊缝相交。
针对侧板描述的特征可以适用于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的侧板和/或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第二子区域的侧板。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的侧板可以在纵向方向上邻接于杆臂区段的第二子区域的侧板。纵向连接部可以延伸经过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部。两个侧板可以以对接的方式彼此焊接。侧板之间的纵向连接部可以与上弦中的纵向连接部和/或下弦中的纵向连接部对准,使得延伸穿过纵向连接部的平面成直角地与杆臂区段的纵轴线相交。
杆臂区段可以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得第一侧板形成一个侧部的部段,而第二侧板形成相对置的侧部的部段。这可以适用于杆臂区段的第一和/或第二子区域。以这样的方式,可以由四个结构部分组成盒形轮廓,即由具有弯折的侧部部段的弦结构部分和两个侧板组成该盒形轮廓。
在盒形轮廓的情况下,在垂直于杆臂区段的纵轴线的剖面中观察,侧部可以彼此平行地定向和/或弦面可以彼此平行地定向。
杆臂区段可以从第一子区域朝第二子区域的方向渐缩。因此,在第一子区域中,当接近纵向连接部时,盒形轮廓的两个相对置的面之间的间距变小。在第二子区域中,当远离纵向连接部时,盒形轮廓的相对置的面之间的间距变小。渐缩可以涉及两个侧面之间的间距和/或上弦与下弦之间的间距。
第一子区域可以布置在更靠近杆臂区段近端的地方,而第二子区域可以布置在更靠近杆臂区段远端的地方。近端表示杆臂区段的在杆臂展开状态下更靠近基底(即例如载重车)的端部,在该基部处悬挂有杆臂。相反地,杆臂区段的远端在展开状态下更靠近杆臂的自由端部。
在侧部、上弦和/或下弦中,可以分别构造有一个或多个凹槽,通过凹槽加强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轮廓。凹槽可以沿杆臂区段的纵向方向延伸。如果在一个面中构造单个的凹槽,那么凹槽可以居中地布置在两个对该面限界的棱边之间。凹槽可以是窄的,即该凹槽延伸经过面的宽度的5%至20%。凹槽也可以是宽的,即该凹槽延伸经过面的宽度的20%至60%。凹槽可以相对于面向内拱起或向外拱起。
杆臂区段可以包括延伸经过纵向连接部的加强板。加强板可以以面置于杆臂区段的其他结构部分上。加强板在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中和第二子区域中可以与杆臂区段的其他构件连接。连接可以包括焊缝,焊缝可以沿着加强板的环周线延伸。特别地,加强板在其整个环周之上与杆臂区段的其他构件焊接。加强板可以与弯折的侧部部段重叠。
每个加强板可以以双重加工的方式来提供,其中,两个加强板可以关于杆臂区段的竖直纵截面彼此对称地布置。杆臂区段可以包括总共四个加强板,这些加强板延伸经过相同的纵向连接部。尤其地,两个加强板可以与相对于上弦弯折的侧部部段搭接,而两个加强板可以与相对于下弦弯折的侧部部段搭接。
加强板可以设计成,使得其随着距纵向连接部的间距的增加而渐缩。这可以适用于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和/或第二子区域。渐缩可涉及加强板的面扩展和/或厚度。通过这种渐缩可以实现:邻接于纵向连接部的结构部分中的应力随着距纵向连接部的间距的增加而连续减小。因此,加强板促进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之间的力的均匀传递。
附加地可选地,与侧部部段搭接的加强板可以成形和设置成,使得加强板在纵向连接部的区域中布置在靠近弦部段的棱边的地方,并且距该棱边的间距随着距纵向连接部的间距的增加而增加。这可以适用于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和/或第二子区域。通过加强板的这种设计,还可以促进力在杆臂区段的子区域之间的均匀传递。
加强板可以在其整体上都与侧部部段搭接。也可行的是:加强板向上或向下突出超过侧部。那么,杆臂区段的该部段中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不由上弦或下弦形成,而是由加强板的突出于上弦或下弦的部段形成。如下加强板也是可行的,加强板延伸经过上弦或下弦的整个宽度并且以轴套(Manschette)的样式与两个相对置的侧部搭接。
加强板可以与构造在侧部中的凹槽搭接。凹槽可以相对于侧部的面向外突出。加强板可以终止于凹槽的倾斜的面上。在该变体形式中有利的是:加强板的厚度不超过凹槽的厚度,从而加强板在侧向方向上不比凹槽突出更多。
还可行的是:加强板与凹槽的平行于侧部定向的面搭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板的厚度可以大于凹槽的厚度,使得加强板比凹槽侧向突出得更多。在凹槽的区域中,加强板可以具有匹配于凹槽的凹槽,使得加强板在凹槽的区域中不向外突出更多。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变体形式,其中,上弦和/或下弦配设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加强板可以具有与结合布置在侧部部段上的加强板所描述的相同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可以在其近端和远端处分别配设有枢转铰链元件。枢转铰链元件可以设计成,与相邻的杆臂区段或基底的匹配的枢转铰链元件形成枢转铰链,杆臂区段经由该枢转铰链可以相对于另外的部分枢转。
杆臂区段可以包括用于液压缸的铰接点,该液压缸始于铰接点在杆臂区段的远端方向上延伸。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连接部可以布置在杆臂区段的近端与铰接点之间。杆臂区段可以包括多个这种布置在杆臂区段的近端与铰接点之间的纵向连接部,特别是至少三个这种纵向连接部,优选地至少四个这种纵向连接部。材料厚度可以随着距近端的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两个纵向连接部之间,材料厚度可以是恒定的。这可以适用于上弦、下弦和/或侧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杆臂区段的混凝土泵杆臂,其中,至少一个杆臂区段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纵向连接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杆臂区段之间构造有枢转铰链。枢转铰链的轴线可以定向成,使得其延伸穿过杆臂区段的两个侧部,其中,两个侧部优选以直角相交或与该方向形成小于10°、优选小于5°的角度。弦面可以平行于枢转轴线延伸。
铰链可以包括第一铰链杆,第一铰链杆可枢转地贴置在第一杆臂区段处。铰链可以包括第二铰链杆,第二铰链杆可枢转地贴置在第二杆臂区段处,并且第二铰链杆还可枢转地贴置在第一铰链杆处。液压缸可以从第一杆臂区段延伸到第一铰链杆,使得液压缸的提升运动转化为杆臂区段之间的枢转运动。从第一杆臂区段起观察,液压缸优选在第二铰链杆对面贴置在第一铰链杆处。
混凝土泵杆臂可以包括用于高浓液体、尤其新鲜混凝土的运送管道,运送管道沿杆臂延伸。可以将运送管道的一区段与杆臂的每个区段相关联。运送管道的相邻的区段可以经由铰链彼此连接,其中,铰链轴线优选与将所属的杆臂区段彼此连接的铰链同轴。运送管道的各区段可以构造为刚性管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方法,其中,杆臂区段包括上弦、下弦以及两个连接上弦和下弦的侧部。在该方法中,在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和杆臂区段的第二子区域之间产生纵向连接部,纵向连接部延伸经过弦部段和侧部部段。在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中,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弯折。在第一子区域中的弦部段的材料厚度大于在第二子区域中的弦部段的材料厚度。
纵向连接部的制造可以通过焊接进行。可行的是,首先在第一子区域的结构部分和第二子区域的结构部分之间制造纵向连接部,并且然后将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弯折。可选地,在两个结构部分还是分开的情况下,可以首先将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弯折,并且然后再制造纵向连接部。
该方法可以借助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杆臂区段所描述的其他特征来改进。杆臂区段可以借助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描述的其他特征来改进。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折叠状态下的杆臂的混凝土泵车;
图2示出具有展开的杆臂的、图1中的混凝土泵车;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杆臂区段;
图4示出两个杆臂区段之间的铰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杆臂区段的细节;
图6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5的视图;
图7示出沿线A-A贯穿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的杆臂区段的细节;
图9示出沿图8中的线B-B的剖面图。
图10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9的视图;
图11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9的视图;
图12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8的视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杆臂区段的弦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载重车14配设有混凝土泵15,混凝土泵通过运送管道17从预填充容器16中运送液态混凝土。运送管道17沿着杆臂18延伸,杆臂可旋转地支承在转动环19上。杆臂18包括彼此铰接的三个杆臂区段20、21、22。通过使杆臂区段20、21、22经由铰链相对于彼此枢转,杆臂18便可以在折叠状态(图1)和展开状态(图2)之间切换。运送管道17延伸超出第三杆臂区段22的远端,使得可以在远离混凝土泵15的区域中排出液态混凝土。
根据杆臂的枢转状态,载荷沿很不相同的方向作用于杆臂区段20、21、22上。此外,由于间歇性地运送液态混凝土,杆臂承受高动态载荷。
杆臂区段20、21、22之间的枢转铰链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实现大的枢转角度。杆臂区段20、21、22在折叠状态下基本上彼此平行并且在它们之间围成小的角度。在根据图2的展开状态下,杆臂区段20、21、22大致相对彼此延长地延伸。
在图4中以第一杆臂区段20和第二杆臂区段21之间的枢转铰链为例示出铰链构造。铰链轴线通过铰链销23形成,通过铰链销将杆臂区段21的近端与杆臂区段20的远端连接。邻近铰链销23,第一铰链杆24贴置在第一杆臂区段20上。第二铰链杆25在邻近铰接销23处贴置在第二杆臂区段21上。两个铰链杆在26处彼此铰接。液压缸27从第一杆臂区段20处的铰接点28延伸直至第一铰链杆24的外端部。经由铰链杆24、25,液压缸27的冲程运动被转换成杆臂区段20、21之间的枢转运动。
图3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杆臂区段30从近端31延伸直至远端32。杆臂区段30构成为具有上弦33、下弦34和两个侧部35、36的盒形轮廓。在近端31附近构成铰接孔37。铰链孔容纳铰链销23,铰链销将杆臂区段30与相邻的杆臂区段连接。除了铰接孔37之外,还设置有支撑螺栓38,可以将铰链杆25连接到支撑螺栓处。加强板40包围铰链孔37和支撑螺栓38,使得可以可靠地吸收在该区域中出现的特别大的力。相应地,杆臂区段30在其远端附近包括另一铰接孔37以及另一支撑螺柱38,铰链杆24可以连接于另一支撑螺栓。加强板40包围铰链孔37和支撑螺栓38。相应的加强板40构造在杆臂区段30的相对置的侧部36上,其在图3中不可见。
杆臂区段的盒形轮廓从近端31到液压缸的铰接点28连续地渐缩。因此,两个侧部35、36以及上弦33和下弦34随距远端31的间距增加而分别相互靠近。渐缩在铰接孔37的区域中仍相当显著,在进一步的伸展中,连续的渐缩以减小的程度延续,使得图3中的横截面变化几乎不可察觉。
杆臂区段在近端31和铰接点28之间包括两个纵向连接部44、45。纵向连接部44设置在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41和第二子区域42之间,纵向连接部45设置在第二子区域42和第三子区域43之间。上弦33和下弦34在第一子区域41中具有10mm的材料厚度,在第二子区域42中具有8mm的材料厚度,并且在第三子区域43中具有6mm的材料厚度。
在纵向连接部44、45处,不同材料厚度的子区域以对接的方式邻接并且通过在横向方向上伸展的焊缝彼此连接。焊接的加强板46、47延伸经过纵向连接部44、45,并给予纵向连接部44、45额外的稳定性。
根据图5,第一子区域41中的杆臂区段的盒形轮廓由两个部分轮廓51、52组成。部分轮廓51、52分别由10mm厚的钢板制成。部分轮廓51包括两个侧部部段53,这两个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56弯折90°。部分轮廓52包括两个侧部部段54,这两个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57弯折90°。侧部部段53、54在其端面处通过焊缝以对接的方式相互连接,使得形成横截面矩形的盒形轮廓。
以类似的方式,杆臂区段在第二子区域42中的盒形轮廓由两个部分轮廓61、62组成。部分轮廓61、62分别由8mm厚的钢板制成。部分轮廓61包括两个侧部部段63,这两个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66弯折90°。部分轮廓62包括两个侧部部段64,这两个侧部部段相对于弦部段67弯折90°。侧部部段53、54在其端面处通过焊缝以对接的方式彼此连接,使得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盒形轮廓。
在纵向连接部44的区域中,第一子区域41的盒形轮廓与第二子区域42的盒形轮廓重合,使得两个子区域41、42可以通过在横向方向上环绕的焊缝相互连接。
加强板46借助环绕的焊缝从外部焊接到侧部部段54、64上,并延伸经过纵向连接部44。从纵向连接部44的区域开始,加强板46朝其两个端部渐缩。在纵向连接部44的区域中,加强板46延伸至弦部段57、67的棱边。加强板46的两端部与该棱边间隔开。类似设计的加强板47被焊接到侧部部段53、63上,并且同样延伸经过纵向连接部44。
在根据图6、7的可选实施方式中,部分轮廓51、52的侧部部段53、54以及部分轮廓61、62的侧部部段63、64明显较短。在侧部部段53、54之间焊接有两个侧板58、59,与部分轮廓51、52相比,两个侧板具有减小了50%的材料厚度。因此,在第一子区域41中,侧板58、59具有5mm的厚度。相应地,在杆臂区段的第二子区域42中在侧部部段63、64之间焊接有侧板68。侧板68具有4mm的材料厚度。加强板46、47延伸经过侧部部段53、54、63、64的棱边,并还与侧板58、59、68搭接。
在根据图8、9的变体形式中,杆臂区段的两个侧部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凹槽70。两个弦面分别设有指向内的凹槽71。通过凹槽70、71给予轮廓提高的稳定性。设置在上部区域中的加强板47比凹槽70厚。在加强板47与凹槽70重叠的区域中,加强板47在其内部具有减小的材料厚度,使得加强板47的外侧形成平面的面。设置在下部区域中的加强板46的厚度小于凹槽70,并且终止于凹槽70的倾斜的面上。在根据图10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侧面分别设有两个凹槽72、73,而不是单个凹槽70。
在根据图11的实施方式中,加强板74延伸经过杆臂区段的整个宽度,并以轴套的方式与两个相对置的侧部的上部区域搭接。在图12中示出一中实施方式,其中,加强板47向上突出超过杆臂区段的轮廓。
在图13中,在弦面上布置有两个加强板75,并且延伸经过弦部段56、66之间的纵向连接部44。加强板75相对于弦部段56、66向上突出,使得通过加强板75增加杆臂区段在垂直方向上的扩展。

Claims (13)

1.一种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具有:上弦(33)、下弦(34)、连接所述上弦(33)和所述下弦(34)的两个侧部(35、36)、以及纵向连接部(44),所述纵向连接部在所述杆臂区段的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邻接的子区域(41、42)之间,其中,所述纵向连接部(44)延伸经过弦部段(56、66)和侧部部段(53、63),其中,在第一子区域(41)和第二子区域(42)中,所述侧部部段(53、63)相对于所述弦部段(56、66)弯折,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中的弦部段(56)的材料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中的弦部段(66)的材料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中的材料厚度在2mm与15mm之间,优选地在3mm与1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中的材料厚度比所述第一子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小0.5mm与4mm之间的值,优选小1mm与3mm之间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中的弦部段(56)和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中的弦部段(66)在同一平面中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部(44)延伸经过弦面的整个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上弦(33)弯折的侧部部段(53、63)与相对于所述下弦(34)弯折的侧部部段(54、6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部段(53、63)与侧板(58、59、68)连接,其中,所述侧板(58、59、68)与所述侧部部段(53、63)相比具有更小的材料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臂区段从所述第一子区域(41)朝所述第二子区域(42)的方向渐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设有加强板(46、47),所述加强板延伸经过所述纵向连接部(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6、47)在所述第一子区域(41)和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中与所述侧部部段(53、63)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6、47)随着距所述纵向连接部(44)的间距的增大而渐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连接部(44)的区域中,所述加强板(46、47)布置在弦部段(56、66)的棱边处附近并且距所述棱边的间距随着距所述纵向连接部(44)的间距的增加而增加。
13.一种用于制造混凝土泵杆臂区段的方法,其中,所述杆臂区段包括上弦(33)、下弦(34)以及连接所述上弦(33)和所述下弦(34)的两个侧部(35、36),其中,在所述杆臂区段的第一子区域(41)与所述杆臂区段的第二子区域(42)之间生成纵向连接部(44),所述纵向连接部延伸经过弦部段(56、66)和侧部部段(53、63),其中,在所述第一子区域(41)和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中,所述侧部部段(53、63)相对于所述弦部段(56、66)弯折,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子区域(41)中的弦部段(56、66)的材料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子区域(42)中的弦部段的材料厚度。
CN201880082004.5A 2017-12-19 2018-12-18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12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23240.4A DE102017223240A1 (de) 2017-12-19 2017-12-19 Betonpumpen-Mastarm-Segment mit in Längsrichtung variabler Blechstärk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Betonpumpe-Mastarm-Segments
DE102017223240.4 2017-12-19
PCT/EP2018/085418 WO2019121632A1 (de) 2017-12-19 2018-12-18 Betonpumpen-mastarm-segment mit in längsrichtung variabler blechstärk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betonpumpe-mastarm-seg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007A true CN111512007A (zh) 2020-08-07
CN111512007B CN111512007B (zh) 2022-03-15

Family

ID=6490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20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12007B (zh) 2017-12-19 2018-12-18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70314A1 (zh)
EP (1) EP3728760A1 (zh)
JP (1) JP2021508360A (zh)
KR (1) KR102614228B1 (zh)
CN (1) CN111512007B (zh)
DE (1) DE102017223240A1 (zh)
WO (1) WO2019121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7456A1 (de) * 2019-03-22 2020-09-24 Schwing Gmbh Knickmast mit Mastsegment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astsegmentes
DE102021104701A1 (de) 2021-02-26 2022-09-01 Putzmeister Engineering Gmbh Mastarm-Seg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astarm-Segments
CN115075566A (zh) * 2022-06-28 2022-09-20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转台以及泵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9984A (ja) * 2003-07-08 2005-02-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作業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649661U (zh) * 2010-03-05 2010-11-2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布料杆与转台的连接装置
CN201738589U (zh) * 2010-08-19 2011-02-0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CN102182319A (zh) * 2011-06-13 2011-09-1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104822619A (zh) * 2012-11-19 2015-08-05 特雷克斯起重机德国有限公司 起重机和用于该类型的起重机的格构式桅杆的格构式桅杆区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7990A (en) * 1971-01-11 1973-01-02 Case Co J I Concrete placement apparatus
US3942554A (en) * 1974-04-19 1976-03-09 Werner Corporation Extendable crane with folding conduit
US4105151A (en) * 1977-08-11 1978-08-08 Eltzroth James L Crane conversion method
JPH0211431Y2 (zh) * 1984-10-02 1990-03-22
DE4224162A1 (de) * 1992-07-22 1994-01-27 Korthaus Ernst Betonverteilersystem
WO1998002276A1 (en) * 1996-07-11 1998-01-22 Tarkington William H A method of assembling conveyor systems for transporting an article
DE10106427B4 (de) * 2001-02-12 2006-06-22 Schwing Gmbh Verteilervorrichtung für Dickstoffe, insbesondere für Beton
US6691487B2 (en) * 2001-11-08 2004-02-17 Dietrich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a portion of a metal joist adjacent an opening therethrough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inforced openings in metal support members
JP4030833B2 (ja) * 2002-01-04 2008-01-0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機の長尺構造部材
JP2004124357A (ja) * 2002-08-02 2004-04-22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ブーム構造およびブーム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8050807A (ja) * 2006-08-23 2008-03-0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溶接構造体
EP2118553A4 (en) * 2007-02-09 2014-04-16 Ind Origami Inc LOAD-LOAD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JP2009036324A (ja) * 2007-08-02 2009-02-19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軸受装置
CN201330507Y (zh) * 2008-12-25 2009-10-2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用臂节及臂架
US9290363B2 (en) * 2011-07-21 2016-03-22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Tailor welded panel beam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9984A (ja) * 2003-07-08 2005-02-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作業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649661U (zh) * 2010-03-05 2010-11-2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布料杆与转台的连接装置
CN201738589U (zh) * 2010-08-19 2011-02-0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CN102182319A (zh) * 2011-06-13 2011-09-1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104822619A (zh) * 2012-11-19 2015-08-05 特雷克斯起重机德国有限公司 起重机和用于该类型的起重机的格构式桅杆的格构式桅杆区段
CN104822619B (zh) * 2012-11-19 2017-03-08 特雷克斯起重机德国有限公司 起重机和用于该类型的起重机的格构式桅杆的格构式桅杆区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01369A (ko) 2020-08-27
CN111512007B (zh) 2022-03-15
US20200370314A1 (en) 2020-11-26
EP3728760A1 (de) 2020-10-28
DE102017223240A1 (de) 2019-06-19
KR102614228B1 (ko) 2023-12-14
WO2019121632A1 (de) 2019-06-27
JP2021508360A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2007B (zh) 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的板厚度的混凝土泵杆臂区段及其制造方法
US6871667B2 (en)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thick matter, especially for concrete
KR101367554B1 (ko) 탱크 구조물
US10119283B2 (en) Concrete distributor mast
US10100540B2 (en) Boom for a work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477339B (zh) 具有重量优化的铰接桅杆的大型机械手
US10378182B2 (en) Excavator boom and excavator
US5781953A (en) Dock leveler ramp
RU2531403C2 (ru) Оградительный щит для щитовой креп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200301184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a load bearing member
CN109505318B (zh) 挖掘机悬臂以及挖掘机
US9874033B2 (en) Boom arm and concrete-distributing boom
US20120074089A1 (en) Telescopic section and crane with a telescopic section
CN105239788B (zh) 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柱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20240133191A1 (en) Boom-arm seg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oom-arm segment
KR20230175250A (ko) 콘크리트 펌프의 붐 아암 세그먼트
CN215626356U (zh) 臂节、臂架和工程机械
CN208899739U (zh) 一种楼面钢承板
CN218667692U (zh) 臂架结构和抓料机
CN117795169A (zh) 用于混凝土泵的可伸缩杆段和用于生产可伸缩杆段的方法
CN209385148U (zh) 一种小曲线半径隧道衬砌台车软搭接模板
US20220154739A1 (en) Piston rod uni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rticulated boom
CN112849268A (zh) 车架组件以及混凝土泵车
KR20130067017A (ko) 보강 가교 및 조립식 가교 구조물
KR20030083166A (ko) ㄷ자형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