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040B -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040B
CN111510040B CN202010279675.XA CN202010279675A CN111510040B CN 111510040 B CN111510040 B CN 111510040B CN 202010279675 A CN202010279675 A CN 202010279675A CN 111510040 B CN111510040 B CN 111510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vvv
phase
voltage
v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96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040A (zh
Inventor
赵文祥
王化南
陶涛
许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796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0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7572 priority patent/WO2021203495A1/zh
Priority to US17/417,503 priority patent/US11356045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51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20Estimation of torqu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41Flux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003Control strategies in general, e.g. linear type, e.g. P, PI, PID, using robust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24Vector control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rotor position or rotor speed sensors
    • H02P21/28Stator flux based control
    • H02P21/30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or field acceleration method [FA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 H02P25/22Multiple windings; Windings for more than three pha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1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ing by guiding the flux vector, current vector or voltage vector on a circle or a closed curve, e.g. for direct torqu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otor
    • H02P2207/05Synchronous machines, e.g. with permanent magnets or DC exci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方法实施包括获得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k时刻输出的电压;进行一差拍的延时补偿得到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预测k+1时刻的磁链和转矩;根据磁链和转矩无差拍原则预测k+1时刻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进而选取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根据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择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分别计算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并合成输出。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电压矢量有效的抑制了五相电机中的谐波;采用了无差拍原则直接快速的选取矢量,极大的减小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计算负担。

Description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 转矩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相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调速范围、低转矩脉动和强容错能力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舰船推进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针对五相电机的控制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控制方法。但是,矢量控制具有复杂的坐标变换和较慢的动态响应速度,直接转矩控制的静态性能较差。因此,对控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速度快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发明专利《改进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510701068.7)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具有矢量筛选的过程,存在计算负担大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610197283.2)公开了一种减小计算负担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但由于该方法价值函数中仍然具有权重系数,存在权重系数难调试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转矩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811592637.9)公开了一种利用误差排序消除权重系数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但是该方法由于要计算多个误差,仍然存在计算负担大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1710022345.0)公开了一种减小待选矢量集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减小了计算负担,但由于该方法没有抑制转矩和磁链脉动的手段,存在静态性能差的问题。因此,目前现有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大多存在较大的计算负担,且价值函数中存在权重系数,静态性能也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利用虚拟电压矢量抑制谐波,采用无差拍原则直接快速的得到最优的虚拟电压矢量,减小了计算负担且无需权重系数。利用电压误差跟踪方法选取第二个矢量以提升系统的静态性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和k时刻输出的电压分量/>和/>
步骤2)对步骤1进行一差拍的延时补偿得到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
步骤3)根据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预测k+1时刻电机的磁链和转矩;
步骤4)根据无差拍原则计算k+1时刻电机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并选取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步骤5)根据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取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
步骤6)分别计算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并合成输出。
进一步,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实时检测五相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流iabcde,再经过五相自然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k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同时,检测逆变器的脉冲计算k时刻所输出的电压/>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两相旋转坐标下的电压分量/>和/>
进一步,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电机的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
式中,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将步骤1)所得到的和/>代入上式,可得到k+1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和/>完成一差拍的延时补偿。
进一步,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将和/>代入下式: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可预测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和/>以及k+1时刻的电磁转矩/>
进一步,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4.1)预测k+1时刻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
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k+2时刻的交直轴磁链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和/>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又有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式中,Te为电磁转矩;ψq为交轴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接着将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两边对于时间求导,可写为:
式中,为k+1时刻的电磁转矩;/>为k+2时刻的电磁转矩;/>为k+2时刻的交轴磁链;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
将上式移相即可得到的表达式:
由于电阻的压降远远小于定子电压,故和/>表达式中的电阻项可以忽略,从而有下式: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到/>的表达式:
根据转矩和磁链无差拍原则,期望k+2时刻的转矩和磁链值达到给定值,因此有:
式中,为给定的电磁转矩;因此,期望的参考电压表达式为:
经过坐标变换,可得到参考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量:
式中,θ为转子位置角;uref为期望的参考电压;
4.2)虚拟电压矢量的合成;
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共提供了32种开关组合,每种开关组合对应一个空间电压矢量,因此,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可输出32个空间电压矢量U0-U31,其中包括30个有效矢量U1-U30和2个零矢量U0、U31;有效矢量可以根据其幅值的不同分为三类: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在α-β平面下矢量分布为:
大矢量为U3、U6、U7、U12、U14、U17、U19、U24、U25、U28
中矢量为U1、U2、U4、U8、U15、U16、U23、U27、U29、U30
小矢量为U5、U9、U10、U11、U13、U18、U20、U21、U22、U26
在x-y平面下矢量分布为:
大矢量为:U5、U9、U10、U11、U13、U18、U20、U21、U22、U26
中矢量为:U1、U2、U4、U8、U15、U16、U23、U27、U29、U30
小矢量为:U3、U6、U7、U12、U14、U17、U19、U24、U25、U28
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投影到x-y平面为相反方向的小矢量和中矢量;因此,将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以一定比例合成,可以完全消除在x-y平面的谐波电压,下式可用来合成虚拟电压矢量:
VVVi(uM,uL)=0.382×uM+0.618×uL
式中,uM为中矢量,uL为大矢量,VVVi为虚拟电压矢量;
合成后的虚拟电压矢量为10个:VVV1~10,他们的幅值为0.5527Udc,Udc为直流母线电压;
4.3)选择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根据参考电压矢量uref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可以判断其所在扇区,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D1、D2和D10分别表示uref与VVV1、VVV2和VVV10的误差,显然,D1要小于D2和D10,因此,可以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当uref位于其他扇区时同理。
进一步,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5.1)第二个矢量的选择;
点O为坐标原点,点A为VVV1的终点,点C为∠OAD的角平分线的终点,点D为第一扇区扇区划分线与扇区边界的交点,点F为参考电压矢量uref的终点,点M和点N分别为∠OAD的两条边到点F距离最近的点;
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AC为∠OAD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任何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因此,AC划分了两个区域:区域ADO和区域ACD;
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时,FM必然小于FN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选择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
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时,FN必然小于FM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可以选择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
同理,当uref位于uref1的位置的时,第二个矢量可在零矢量和VVV10中选择,因此,第二个矢量可以为零矢量或者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
5.2)价值函数的优化;
为了避免此复杂的计算,∠FAO可被用作价值函数,∠CAO是固定的,如果∠FAO大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则一个与第一个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如果∠FAO小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则零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因此,只需比较∠FAO和∠CAO的大小即可选择矢量,这样一来,在选择两个矢量的过程中,都无需权重系数。
进一步,步骤6)的具体步骤包括:
6.1)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当选择一个虚拟电压矢量和零矢量时,为需要输出的矢量,/>为uref在VVV1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并且VVV1的幅值为0.5527Udc;因此,下式可被用作计算VVV1的作用时间:
式中,Topt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那么(Ts-Topt)即代表零矢量的作用时间;Udc为直流母线电压;Ts为控制周期;Uref为参考电压矢量;δ为Uref与VVV1之间的夹角;
当选择两个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VVV1和VVV2时,可用下式来合成
式中,Topt1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Topt2代表VVV2的作用时间;δ为AF与AN之间的夹角;
存在着下列几何关系:
稍作移相,即可得到VVV1和VVV2的作用时间:
6.2)PWM生成;每个扇区选择的矢量不同,但安排开关顺序的原理相同,假如为第一扇区,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U0(00000)→U16(10000)→U25(11001)→U25(11001)→U16(10000)→U0(00000);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U16(10000)→U24(11000)→U25(11001)→U29(11101)→U29(11101)→U25(11001)→U24(11000)→U16(10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转矩和磁链无差拍原则直接快速的选取矢量,极大的减小计算负担;
2)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选择两个虚拟电压矢量合成输出,减小了合成矢量与所需参考电压矢量之间的误差,有效的提升了电机的静态性能;
3)利用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取第二个矢量,价值函数为矢量间的误差,从而避免了调试权重系数这个过程。;
4)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有利于新理论的工程化和实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2为五相逆变器提供的空间电压矢量分布图;(a)α-β平面;(b)x-y平面;
图3为α-β平面下的虚拟电压矢量分布图;
图4为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选择原理图;
图5为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选择原理图;(a)零矢量;(b)有效矢量;
图6为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原理图;(a)一个虚拟电压矢量和零矢量;(b)两个虚拟电压矢量;
图7为空间电压矢量作用顺序示意图;(a)一个虚拟电压矢量和零矢量;(b)两个虚拟电压矢量;
图8为静态性能实验图;(a)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b)本发明控制方法;
图9为动态性能实验图;(a)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b)本发明控制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所提出的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步骤1)获得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k时刻输出的电压。
1.1)实时计算给定转速ω*与电机的实际转速ωk之间的转速误差,通过PI调节器,得到所需的给定转矩值,给定磁链为电机的永磁体磁链ψ*
1.2)五相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流iabcde,再经过五相自然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k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
五相自然坐标系ABCDE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矩阵表示为:
式中,α=0.4π,θe为电机的电角度。
1.3)同时,检测逆变器的脉冲计算k时刻所输出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两相旋转坐标下的电压分量/>和/>
两相旋转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表示为:
式中,θe为电机的电角度。
步骤2)进行一差拍的延时补偿得到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
2.1)离散化系统方程;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系统方程为:
式中,id和iq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ud和uq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ψd和ψq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磁链;t为时间;
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上述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
式中,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2.2)延时补偿;
将步骤1)所得到的和/>代入离散化后的系统方程,可得到k+1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和/>完成一差拍的延时补偿。
步骤3)根据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预测k+1时刻电机的磁链和转矩。
和/>代入下式: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可预测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和/>以及k+1时刻的电磁转矩/>
步骤4)根据无差拍原则计算k+1时刻电机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并选取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4.1)预测k+1时刻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
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k+2时刻的交直轴磁链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和/>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又有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式中,Te为电磁转矩;Lq交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ψq为交轴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接着将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两边对于时间求导,可写为:
式中,为k+1时刻的电磁转矩;/>为k+2时刻的电磁转矩;Lq交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为k+1时刻的交轴磁链;/>为k+2时刻的交轴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
将上式移相即可得到的表达式:
由于电阻的压降远远小于定子电压,故和/>表达式中的电阻项可以忽略,从而有下式: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到/>的表达式:
根据转矩和磁链无差拍原则,期望k+2时刻的转矩和磁链值达到给定值,因此有:
式中,ψk+2为k+2时刻的磁链;ψf为永磁体磁链;为k+2时刻的电磁转矩;/>为给定的电磁转矩;
因此,期望的参考电压表达式为:
经过坐标变换,可得到参考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值:
式中,θ为转子位置角;uref为期望的参考电压;
4.2)虚拟电压矢量的合成;
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共提供了32种开关组合,每种开关组合对应一个空间电压矢量。因此,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可输出32个空间电压矢量,其中包括30个有效矢量和2个零矢量。有效矢量可以根据其幅值的不同分为三类: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如表1所示,在x-y平面下矢量分布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图2为五相电机的α-β平面和x-y平面的空间电压矢量分布图。如图2所示,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投影到x-y平面为相反方向的小矢量和中矢量。因此,将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以一定比例合成,可以完全消除在x-y平面的谐波电压。下式可用来合成虚拟电压矢量:
VVVi(uM,uL)=0.382×uM+0.618×uL
式中,uM为中矢量,uL为大矢量,VVV为虚拟电压矢量。
如图3所示为10个合成后的虚拟电压矢量:VVV1~10,他们的幅值为0.5527Udc,Udc为直流母线电压。
4.3)选择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根据参考电压矢量uref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可以判断其所在扇区。如图4所示,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D1、D2和D10分别表示uref与VVV1、VVV2和VVV10的误差。显然,D1要小于D2和D10。因此,可以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当uref位于其他扇区时同理。
步骤5)根据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取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
5.1)第二个矢量的选择;
如图5所示,点O为坐标原点,点A为VVV1的终点,点C为∠OAD的角平分线的终点,点D为第一扇区扇区划分线与扇区边界的交点,点F为参考电压矢量uref的终点,点M和点N分别为∠OAD的两条边到点F距离最近的点。
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AC为∠OAD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任何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因此,AC划分了两个区域:区域ADO和区域ACD。如图5(a)所示,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时,FM必然小于FN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可以选择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如图5(b)所示,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时,FN必然小于FM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可以选择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同理,当uref位于uref1的位置的时,第二个矢量可在零矢量和VVV10中选择。因此,第二个矢量可以为零矢量或者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
5.2)价值函数的优化;
矢量之间的误差计算十分复杂,为了避免此复杂的计算,∠FAO可被用作价值函数。如图5所示,∠CAO是固定的。如果∠FAO大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则一个与第一个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如果∠FAO小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则零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因此,只需比较∠FAO和∠CAO的大小即可选择矢量。这样一来,在选择两个矢量的过程中,都无需权重系数。
步骤6)分别计算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并合成输出。
6.1)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如图6(a)所示,当选择一个虚拟电压矢量和零矢量时,为需要输出的矢量。为uref在VVV1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并且VVV1的幅值为0.5527Udc。因此,下式可被用作计算VVV1的作用时间:
式中,Topt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那么(Ts-Topt)即代表零矢量的作用时间;Udc为直流母线电压;Ts为控制周期;Uref为参考电压矢量;δ为Uref与VVV1之间的夹角;
如图6(b)所示,当选择两个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VVV1和VVV2时,可用下式来合成
式中,Topt1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Topt2代表VVV2的作用时间;δ为AF与AN之间的夹角;
图6(b)中存在着下列几何关系:
稍作移相,即可得到VVV1和VVV2的作用时间:
6.2)PWM生成;
每个扇区选择的矢量不同,但安排开关顺序的原理相同,以第一扇区为例,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U0(00000)→U16(10000)→U25(11001)→U25(11001)→U16(10000)→U0(00000),如图7(a)所示;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U16(10000)→U24(11000)→U25(11001)→U29(11101)→U29(11101)→U25(11001)→U24(11000)→U16(10000),如图7(b)所示。
图8给出了本发明控制方法和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静态性能实验对比图,图中包括转速、转矩、磁链和电流波形。电机运行工况为:转速为200r/min,负载为5N·m。从图8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转矩和磁链脉动明显减小,电流明显更好。
图9给出了本发明控制方法和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动态性能实验对比图,图中包括转速、转矩电流波形。电机转速从0增加到额定450r/min,在从450r/min减小到200r/min,最后再回到450r/min。可以看出两种控制方法动态响应速度几乎一样,因此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提升静态性能的同时,继承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动态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综上,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方法实施包括获得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k时刻输出的电压;进行一差拍的延时补偿得到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预测k+1时刻的磁链和转矩;根据磁链和转矩无差拍原则预测k+1时刻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进而选取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根据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择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分别计算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并合成输出。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电压矢量有效的抑制了五相电机中的谐波;采用了无差拍原则直接快速的选取矢量,极大的减小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计算负担;利用电压误差跟踪原则,无需考虑传统价值函数中的权重系数;采用双虚拟电压矢量,提升了电机的静态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和k时刻输出的电压分量/>和/>
步骤2)对步骤1进行一差拍的延时补偿得到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
步骤3)根据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预测k+1时刻电机的磁链和转矩;
步骤4)根据无差拍原则计算k+1时刻电机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并选取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步骤5)根据电压误差跟踪原则选取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
步骤5)的具体步骤包括:
5.1)第二个矢量的选择;
点O为坐标原点,点A为VVV1的终点,点C为∠OAD的角平分线的终点,点D为第一扇区扇区划分线与扇区边界的交点,点F为参考电压矢量uref的终点,点M和点N分别为∠OAD的两条边到点F距离最近的点;
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AC为∠OAD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任何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因此,AC划分了两个区域:区域ADO和区域ACD;
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时,FM必然小于FN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选择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
当uref的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时,FN必然小于FM和FA,这意味着与uref的误差最小,因此,可以选择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VVV1一同合成/>并输出;
同理,当uref位于uref1的位置的时,第二个矢量可在零矢量和VVV10中选择,因此,第二个矢量为零矢量或者与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
5.2)价值函数的优化;
为了避免此复杂的计算,∠FAO可被用作价值函数,∠CAO是固定的,如果∠FAO大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CD中,则一个与第一个矢量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如果∠FAO小于∠CAO,终点F位于区域ADO中,则零矢量可被选为第二个矢量;因此,只需比较∠FAO和∠CAO的大小即可选择矢量,这样一来,在选择两个矢量的过程中,都无需权重系数;
步骤6)分别计算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第二个虚拟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并合成输出;
步骤6)的具体步骤包括:
6.1)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当选择一个虚拟电压矢量和零矢量时,为需要输出的矢量,/>为uref在VVV1所在直线上的投影,并且VVV1的幅值为0.5527Udc;因此,下式可被用作计算VVV1的作用时间:
式中,Topt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那么(Ts-Topt)即代表零矢量的作用时间;Udc为直流母线电压;Ts为控制周期;Uref为参考电压矢量;δ为Uref与VVV1之间的夹角;
当选择两个相邻的虚拟电压矢量VVV1和VVV2时,可用下式来合成
式中,Topt1代表VVV1的作用时间,Topt2代表VVV2的作用时间;δ为AF与AN之间的夹角;
存在着下列几何关系:
稍作移相,即可得到VVV1和VVV2的作用时间:
6.2)PWM生成;每个扇区选择的矢量不同,但安排开关顺序的原理相同,假如为第一扇区,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零矢量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U0(00000)→U16(10000)→U25(11001)→U25(11001)→U16(10000)→U0(00000);如果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VVV2作为第二个矢量,则矢量作用顺序应为:
U16(10000)→U24(11000)→U25(11001)→U29(11101)→U29(11101)→U25(11001)→U24(11000)→U16(1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实时检测五相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流iabcde,再经过五相自然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k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和/>同时,检测逆变器的脉冲计算k时刻所输出的电压/>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两相旋转坐标下的电压分量/>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电机的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
式中,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和/>为k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将步骤1)所得到的和/>代入上式,可得到k+1时刻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和/>完成一差拍的延时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将和/>代入下式: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可预测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和/>以及k+1时刻的电磁转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4.1)预测k+1时刻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
利用欧拉向前离散法将系统方程离散化后得到k+2时刻的交直轴磁链和/>
式中,和/>为k+1时刻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和/>为k+1时刻的交直轴磁链;Ts为控制周期;ω为转子的电角速度;Rs为定子电阻;Lq和Ld为交直轴电感;ψf为永磁体磁链;
又有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式中,Te为电磁转矩;ψq为交轴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
接着将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两边对于时间求导,可写为:
式中,为k+1时刻的电磁转矩;/>为k+2时刻的电磁转矩;/>为k+2时刻的交轴磁链;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
将上式移相即可得到的表达式:
由于电阻的压降远远小于定子电压,故和/>表达式中的电阻项可以忽略,从而有下式: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到/>的表达式:
根据转矩和磁链无差拍原则,期望k+2时刻的转矩和磁链值达到给定值,因此有:
式中,为给定的电磁转矩;因此,期望的参考电压表达式为:
经过坐标变换,可得到参考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量:
式中,θ为转子位置角;uref为期望的参考电压;
4.2)虚拟电压矢量的合成;
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共提供了32种开关组合,每种开关组合对应一个空间电压矢量,因此,五相电压源逆变器可输出32个空间电压矢量U0-U31,其中包括30个有效矢量U1-U30和2个零矢量U0、U31;有效矢量可以根据其幅值的不同分为三类: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在α-β平面下矢量分布为:
大矢量为U3、U6、U7、U12、U14、U17、U19、U24、U25、U28
中矢量为U1、U2、U4、U8、U15、U16、U23、U27、U29、U30
小矢量为U5、U9、U10、U11、U13、U18、U20、U21、U22、U26
在x-y平面下矢量分布为:
大矢量为:U5、U9、U10、U11、U13、U18、U20、U21、U22、U26
中矢量为:U1、U2、U4、U8、U15、U16、U23、U27、U29、U30
小矢量为:U3、U6、U7、U12、U14、U17、U19、U24、U25、U28
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投影到x-y平面为相反方向的小矢量和中矢量;因此,将在α-β平面下相同方向的大矢量和中矢量以一定比例合成,可以完全消除在x-y平面的谐波电压,下式可用来合成虚拟电压矢量:
VVVi(uM,uL)=0.382×uM+0.618×uL
式中,uM为中矢量,uL为大矢量,VVVi为虚拟电压矢量;
合成后的虚拟电压矢量为10个:VVV1~10,他们的幅值为0.5527Udc,Udc为直流母线电压;
4.3)选择第一个虚拟电压矢量;
根据参考电压矢量uref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可以判断其所在扇区,假设uref位于第一扇区,D1、D2和D10分别表示uref与VVV1、VVV2和VVV10的误差,显然,D1要小于D2和D10,因此,可以选择VVV1作为第一个矢量,当uref位于其他扇区时同理。
CN202010279675.XA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510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9675.XA CN111510040B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PCT/CN2020/087572 WO2021203495A1 (zh) 2020-04-10 2020-04-28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US17/417,503 US11356045B2 (en) 2020-04-10 2020-04-28 Double virtual voltage vectors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 method without weighting factor for fiv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9675.XA CN111510040B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040A CN111510040A (zh) 2020-08-07
CN111510040B true CN111510040B (zh) 2023-10-10

Family

ID=7187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9675.XA Active CN111510040B (zh) 2020-04-10 2020-04-10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6045B2 (zh)
CN (1) CN111510040B (zh)
WO (1) WO20212034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290B (zh) * 2020-10-26 2022-03-22 江苏大学 一种鲁棒预测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无传感器控制器
CN112436772B (zh) * 2020-11-26 2022-10-28 江苏大学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分解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51513B (zh) * 2020-12-24 2022-10-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机、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737452A (zh) * 2020-12-25 2021-04-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三电平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37167B (zh) * 2021-05-20 2021-09-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电压利用率的五相pmsm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3258834A (zh) * 2021-05-31 2021-08-13 郑州大学 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无差拍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3206626B (zh) * 2021-06-04 2023-05-02 苏州大学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315436B (zh) * 2021-06-05 2023-01-13 青岛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矢量的九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3659898B (zh) * 2021-07-14 2023-06-09 江苏大学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4123910B (zh) * 2021-10-22 2023-10-10 江苏大学 一种发电机的简化控制集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13965123B (zh) * 2021-11-16 2023-07-28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三电平虚拟矢量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14157206B (zh) * 2021-11-25 2023-12-15 上大电气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4400939B (zh) * 2021-12-13 2023-07-11 湖南大学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65763A (zh) * 2022-04-21 2022-06-24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最优电压矢量确定方法
CN116317795B (zh) * 2023-03-22 2024-05-17 苏州大学 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预测控制方法
CN117544039B (zh) * 2024-01-10 2024-04-05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基于快速搜索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927A (zh) * 2016-12-26 2017-03-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106788075A (zh) * 2016-12-29 2017-05-31 东南大学 基于改进欧拉法的快速矢量筛选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08736778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南通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预测磁链控制方法
CN10903918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东南大学 基于几何法的永磁同步电机两矢量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5809B1 (ko) * 2004-12-20 2006-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구자석형 모터의 약계자 운전을 위한 진각 제어장치 및그 방법
JP4674516B2 (ja) * 2005-09-27 2011-04-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同期モータの磁極位置推定方法
JP5167631B2 (ja) * 2006-11-30 2013-03-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する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737093B2 (ja) * 2011-09-12 2015-06-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CN105356810B (zh) 2015-10-26 2018-01-02 合肥工业大学 改进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05790664B (zh) 2016-03-31 2018-05-22 华中科技大学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6788073A (zh) * 2016-11-24 2017-05-31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无需权重系数整定的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06803731B (zh) 2017-01-12 2018-12-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08667389B (zh) * 2018-04-02 2020-06-0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模型预测容错控制方法
CN109617481A (zh) 2018-12-25 2019-04-12 南京越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927A (zh) * 2016-12-26 2017-03-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106788075A (zh) * 2016-12-29 2017-05-31 东南大学 基于改进欧拉法的快速矢量筛选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08736778A (zh) * 2018-06-14 2018-11-02 南通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预测磁链控制方法
CN109039189A (zh) * 2018-07-17 2018-12-18 东南大学 基于几何法的永磁同步电机两矢量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晓光等.永磁同步电机优化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第37卷(第16期),第4800-4809、S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3495A1 (zh) 2021-10-14
CN111510040A (zh) 2020-08-07
US11356045B2 (en) 2022-06-07
US20210399664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0040B (zh) 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权重系数的双虚拟电压矢量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08964547B (zh)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两相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方法
CN112436772B (zh)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分解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659898B (zh)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CN113315436B (zh) 一种基于虚拟矢量的九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5827176B (zh) 抑制双y移30度六相电机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12290859B (zh) 采用无差拍电流跟踪的五相永磁电机短路容错控制方法
CN113179065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脉冲序列控制方法
CN108923713A (zh) 一种改进式svpwm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方法
CN115833671A (zh) 一种双三相电机高精度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94555A (zh) 六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占空比合成矢量低复杂度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15021636A (zh) 一种基于无差拍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容错控制方法
CN112260605B (zh)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缺一相故障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Suman et al. Direct Torque Controlled induction motor drive with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fed with three-level inverter
CN112290858A (zh) 一种基于多矢量模型预测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相间短路容错控制方法
CN115913038A (zh)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3992095B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15514267A (zh) 具有共模电压抑制能力的pmsm混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4070144B (zh) 一种双三相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54225B (zh) 一种开绕组永磁游标直线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CN117526784B (zh) 一种谐波平面开闭环模式组合应用的多相永磁电机预测容错控制方法
Riveros et al. Multifrequency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or asymmetrical six-phase drives
Xie et al. Optimization of Model Prediction Control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N115250088A (zh) 一种计及死区补偿的九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An Improved Multi-Vector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 Based on Virtual Voltage V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