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8341A -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8341A
CN111508341A CN202010348240.6A CN202010348240A CN111508341A CN 111508341 A CN111508341 A CN 111508341A CN 202010348240 A CN202010348240 A CN 202010348240A CN 111508341 A CN111508341 A CN 111508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rea
functional
layer
function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82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礼冠
田舒韵
田雨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82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8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8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8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所述盖板结构包括玻璃层和油墨层。所述玻璃层包括功能区、非功能区及过渡区,光线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功能区及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并环绕所述功能区。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非功能区及所述过渡区,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功能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过渡区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上述盖板结构,通过控制油墨层覆盖过渡区的部分的厚度变化,使油墨层于过渡区处形成斜面,当光线于功能区处透过玻璃层时,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形成有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降低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

Description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盖板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有玻璃盖板,以作为显示或触控面板。并且,在玻璃盖板的内侧面的边框上通常覆盖有油墨层,以遮蔽电子设备内部的零件和线路,而油墨层需要避开玻璃盖板中的摄像孔、红外孔以及发光孔等功能区域,以免因油墨层对玻璃盖板中功能区域的接收光线或出射光线的功能造成影响。但是,目前油墨层仅避开玻璃盖板的功能区域导致功能区域与功能区域四周的非功能区域的亮度差和色差较大,影响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油墨层仅避开功能区域导致功能区域与四周的非功能区域的亮度差和色差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一种盖板结构,包括:
玻璃层,包括功能区、非功能区及过渡区,光线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功能区及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并环绕所述功能区;以及
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非功能区及所述过渡区,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功能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过渡区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
上述盖板结构,通过控制油墨层覆盖过渡区的部分的厚度变化,使油墨层于过渡区处形成斜面,当光线从玻璃层背离所述油墨层的一侧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时,光线会沿油墨层形成的斜面发散,即使所述功能区与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形成有光线渐变区域,以此降低所述功能区与所述非功能区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并且,当光线从玻璃层覆盖有所述油墨层的一侧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时,由于过渡区的油墨层较薄,则有部分光线能够于过渡区处透过玻璃层,而非功能区处由于油墨层的阻挡光线无法透过。由此,使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也能够形成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降低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以免功能区与非功能区的亮度差及色差较大影响视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结构还包括感应电极层,所述玻璃层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与所述非功能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玻璃层的交界区,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交界区的部分为所述油墨层的过渡部,所述感应电极层于所述感应区覆盖所述玻璃层,并覆盖所述过渡部,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感应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厚度逐渐减小。由此,当感应电极层覆盖所述感应区及部分所述油墨层时,由于过渡部形成有缓冲斜面,在交界区处,感应电极层能够沿所述过渡部形成的斜面延伸,使感应电极层覆盖部分的高度变化更平缓,避免感应电极层因高度骤变而断裂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玻璃还包括感应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覆盖位于所述非功能区的所述油墨层的其中一部分,且所述油墨层中被所述感应电极层覆盖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非功能区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由此,当感应电极层覆盖所述油墨层时,感应电极层不会凸出油墨层其余部分的表面,使油墨层背离玻璃层的表面覆盖有感应电极层后也不会有凹凸不平的情况。同时,感应电极层能够受到油墨层其余部分的保护,避免感应电极层凸出受到刮碰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且在所述玻璃层的几何中心指向所述玻璃层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由此,在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所述油墨层形成有缓冲斜面,不易因碰撞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功能区,且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功能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油墨层其余部分的厚度。当需要降低功能区的透光率时,如此设置,既能达到阻挡部分光线透过功能区的效果,也能保证功能区有一定的透光率,满足功能区不同的透光率要求。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玻璃层背离所述油墨层的表面露出所述壳体。在所述电子设备中采用上述盖板结构,所述功能区与所述非功能区之间能够形成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降低所述功能区与所述非功能区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以免亮度差及色差过大影响视觉效果。
一种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玻璃层的一表面覆盖一层感光油墨,其中,所述玻璃层包括功能区、非功能区及过渡区,光线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功能区及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并环绕所述功能区;
采用半色调光罩对所述感光油墨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所述半色调光罩包括与所述非功能区相对的透光区,与所述过渡区相对的第一半透区以及与所述功能区相对的遮光区,所述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功能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
对所述感光油墨进行显影处理,去除所述感光油墨未被曝光的部分以形成油墨层。
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盖板结构,由于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呈现渐变,使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后,油墨层于所述过渡区处形成斜面,进而使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能够形成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降低功能区与非功能区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以免功能区与非功能区的亮度差及色差较大影响视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层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与所述非功能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玻璃层的交界区,所述感应区及所述交界区用于供感应电极层覆盖,所述半色调光罩还包括第二半透区,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二半透区与所交界区相对,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感应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由此,经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后,在交界区处,所述油墨层形成有斜面,感应电极层能够沿所述过渡部形成的斜面延伸,使感应电极层覆盖部分的高度变化更平缓,避免感应电极层因高度骤变而断裂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层于所述非功能区处包括用于供感应电极层覆盖的感应部,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及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且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一透光区与用于形成所述感应部的感光油墨相对。由此,经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后,感应部的厚度小于感光油墨位于功能区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则感应电极层不会凸出油墨层其余部分的表面,使油墨层背离玻璃层的表面覆盖有感应电极后也不会有凹凸不平的情况。同时,感应电极层能够受到油墨层其余部分的保护,避免油墨层凸出受到刮碰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色调光罩还包括第三半透区,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三半透区与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相对,且在所述玻璃层的几何中心指向所述玻璃层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由此,经曝光处理及显影处理后,在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所述油墨层形成有缓冲斜面,油墨层不易因碰撞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且在曝光处理中,部分光线于所述遮光区处透过所述半色调光罩到达所述感光油墨的表面。由此,形成的油墨层能够于功能区处阻挡部分光线透过,同时也能保证功能区具有一定的透光率,满足功能区不同的透光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对感光油墨进行曝光处理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盖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200、盖板结构;210、玻璃层;211、功能区;212、非功能区;213、过渡区;214、感应区;215、交界区;220、油墨层;221、过渡部;222、感应部;230、感应电极层;240、感光油墨;250、半色调光罩;251、透光区;252、第一透光区;253、第二透光区;254、第一半透区;255、遮光区;256、第二半透区;257、第三半透区;300、电子设备;310、壳体;321、摄像孔;322、红外孔;323、菜单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盖板结构2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在玻璃层210的一表面覆盖一层感光油墨240。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油墨240为紫外光固化油墨,当收到紫外光照射时,感光油墨240中的组分会吸收紫外光,进而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并且,采用紫外光固化油墨作为感光油墨240,感光油墨240内的单聚物代替了普通油墨中的溶剂,因而感光油墨240的粘性较低,在印刷工艺中能够较容易地将感光油墨240印刷于玻璃层210的表面。并且,感光油墨240中的所有组分均能够通过化学反应而固化形成固态,不存在用于挥发的溶剂,则在固化过程中感光油墨240的体积变化较小,有利于对形成的油墨层220的厚度尺寸进行把控。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层210采用化学钢化玻璃,兼具良好的透光性能以及耐压性能。
进一步地,玻璃层210包括功能区211、非功能区212以及过渡区213,过渡区213位于功能区211及非功能区212之间,并环绕功能区211设置。一并参考图3和图4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盖板结构200制造完成后,玻璃层210的非功能区212及过渡区213均覆盖有油墨层220,而功能区211未被油墨层220覆盖,光线能够于功能区211处透过玻璃层210。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区211设置有多个,且当盖板结构200运用于电子设备300中时,多个功能区211分别形成电子设备300的摄像孔321、红外孔322以及菜单键孔323,电子设备300外部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处进入电子设备300内部,电子设备300内部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处射出。
S120,采用半色调光罩250对感光油墨240进行曝光处理。其中,半色调光罩250包括与非功能区212相对的透光区251,与过渡区213相对的第一半透区254以及与功能区211相对的遮光区255。透光区251的透光率大于第一半透区254的透光率,且在非功能区212指向功能区211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半透区254的透光率逐渐减小。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区251填充有遮光物质,且透光区251的透光率大于90%。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区251也可无遮光物质填充,即半色调光罩250于透光区251处开窗,光线直接从透光区251处透过半色调光罩250。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透区254的透光率在10%-90%之间。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区255完全阻挡光线透过。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半色调光罩250对感光油墨240进行曝光处理,由于透光区251的透光率较大,则与透光区251相对的感光油墨240,即覆盖非功能区212的感光油墨240,受到的光照较多,发生固化部分的比例较大。而与第一半透区254相对的感光油墨240发生固化部分的比例较小,且在非功能区212指向功能区211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与第一半透区254相对的感光油墨240发生固化部分的比例逐渐减小。并且,当遮光区255完全阻挡光线透过时,与遮光区255相对的感光油墨240未发生固化。
S130,对感光油墨240进行显影处理,去除感光油墨240未被曝光的部分以形成油墨层220。参考图2和图3所示,由于半色调光罩250不同透光率的设计,使曝光处理时感光油墨240不同部分发生固化部分的比例不同,进而在显影处理后得到图3所示的油墨层220。其中,覆盖功能区211的感光油墨240被完全去除,覆盖非功能区212的感光油墨240未被显影去除,全部保留。而覆盖过渡区213的感光油墨240,在显影处理中被部分去除,使显影处理后,在非功能区212指向功能区211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油墨层220覆盖过渡区213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即覆盖过渡区213部分的油墨层220背离玻璃层210的表面形成倾斜于玻璃层210表面的斜面。
由此,当光线从玻璃层210覆盖有油墨层220的一侧于功能区211处透过玻璃层210时,由于过渡区213的油墨层220较薄,则有部分光线能够于过渡区213处透过玻璃层210,而非功能区212处由于油墨层220的阻挡光线无法透过。且由于覆盖过渡区213的油墨层220的厚度呈现渐变,则油墨层220的设置使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形成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透过玻璃层210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及非功能区212211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另外,当光线从玻璃层210背离油墨层220的一侧于功能区211处透过玻璃层210时,光线会沿油墨层220形成的斜面发散,且发散角度越大的光线的亮度越低,由此,在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也形成有光线渐变区域,达到降低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避免透过玻璃层210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及非功能区212的亮度差及色差较大而影响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层210还包括感应区214,且感应区214与非功能区212的交界处形成玻璃层210的交界区215,交界区215环绕感应区214设置。而显影处理后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及交界区215,其中,油墨层220覆盖交界区215的部分为油墨层220的过渡部221,而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的其中部分为油墨层220的感应部222,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的部分均为油墨层220的感应部222,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的部分中仅与过渡部221相邻的其中一部分为感应部222。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层210位于感应区214的表面未覆盖有油墨层220,即在曝光处理中,半色调光罩250设置有多个遮光区255,且其中一个遮光区255与感应区214相对。
更进一步地,在曝光处理过程中,半色调光罩250还包括与交界区215相对的第二半透区256,第二半透区256的透光率小于透光区251的透光率中,且在非功能区212指向感应区214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第二半透区256的透光率逐渐减小。由此,当显影处理后,在非功能区212指向感应区214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过渡部221的厚度逐渐减小,即过渡部221背离玻璃层210的表面形成有倾斜于玻璃层210表面的斜面。
另外,盖板结构200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玻璃层210覆盖有油墨层220的一侧覆盖一层感应电极层230,其中,感应电极层230于感应区214处覆盖玻璃层210的表面,并于交界区215处覆盖过渡部221。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层230还覆盖油墨层220的感应部2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过渡部221形成斜面,当感应电极层230于感应区214处向过渡部221延伸时,感应电极层230能够沿过渡部221形成的斜面延伸,使感应电极层230覆盖过渡部221的部分的高度变化更平缓,进而避免感应电极层230因高度骤变而断裂损坏。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层230为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触控感应电极层230,感应电极层230能够感应于玻璃层210背离油墨层220的表面上发生的触摸动作。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半色调光罩250的透光区251包括第一透光区252及第二透光区253,第一透光区252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253的透光率,且在曝光处理中,第一透光区252与用于形成感应部222的感光油墨240相对,而第二透光区253与覆盖非功能区212其余区域感光油墨240相对。由此,经显影处理后,油墨层220的感应部222的厚度小于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则当感应电极层230覆盖感应部222时,感应电极层230不会凸出油墨层220其余部分的表面,进而使感应电极层230能够受到油墨层220其余部分的保护,避免感应电极层230凸出收到刮碰而损坏。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部222与油墨层220覆盖非功能区21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差与感应电极层230的厚度相等,则油墨层220背离玻璃层210的表面覆盖有感应电极层230后也不会有凹凸不平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220覆盖玻璃层210的边缘区域,而半色调光罩250还包括第三半透区257,第三半透区257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透光区253的透光率。在曝光处理中,第三半透区257与玻璃层210的边缘区域相对,且在玻璃层210的几何中心指向玻璃层210的边缘的方向上,第三半透区257的透光率逐渐减小。由此,经显影处理后,在玻璃层210的几何中心指向玻璃层210的边缘的方向上,油墨层220覆盖玻璃层210的边缘区域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即油墨层220覆盖玻璃层210的边缘区域的部分背离玻璃层210的表面形成有倾斜于玻璃层210表面的斜面。如此,油墨层220的边缘形成有缓冲斜面,不易因碰撞而损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光线能够于功能区211处透过玻璃层210,并不意味着玻璃层210的功能区211表面一定不被油墨层220覆盖。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层210的功能区211表面不被油墨层220覆盖,即半色调光罩250的遮光区255完全阻挡光线透过。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要求于功能区211透过玻璃层210的光线的亮度较低,则玻璃层210的功能区211表面也可覆盖有油墨层220,且油墨层220覆盖功能区211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油墨层220其余部分的厚度。如此,既能够保证功能区211具有一定的透光率,也能够满足功能区211不同透光率的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在曝光处理中,遮光区255的透光率小于第一半透区254的透光率,且部分光线能够于遮光区255处透过半色调光罩250到达感光油墨240的表面,以使显影处理后功能区211处能够留下厚度较薄的油墨层220。
一并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结构200可运用于电子设备300中,电子设备300还包括壳体310,盖板结构200安装于壳体310上,且玻璃层210背离油墨层220的表面露出壳体310。具体地,电子设备3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等设备。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300为智能手机时,玻璃层210可以为电子设备300的玻璃盖板,且功能区211设置有多个,多个功能区211分别形成电子设备300的摄像孔321、红外孔322以及菜单键孔323。其中,光线从电子设备300的外部经摄像孔321或红外孔322进入电子设备300内进行成像,通过油墨层220斜面的设置,能够降低进入电子设备300内部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处及非功能区212211处的亮度差及色差,提高光线于电子设备300内部的成像质量。而电子设备300内部的光线经菜单键孔323射出,实现菜单键孔323的发光功能,通过油墨层220斜面的设置,能够降低经菜单键孔323发出的光线于功能区211处及非功能区212处的亮度差及色差,以免光线骤变影响视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列举出了其中部分盖板结构200的具体设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结构200中玻璃层210的功能区211还可设置为一个或四个等,且根据电子设备300的不同功能,各功能区211的作用及设置位置不限,只要通过油墨层220斜面的设置能够起到降低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的效果即可。
上述盖板结构200,通过控制油墨层220覆盖过渡区213的部分的厚度变化,使油墨层220于过渡区213处形成斜面,进而使当光线透过玻璃层210时,在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形成光线渐变区域,依次降低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之间的亮度差及色差,以免功能区211与非功能区212的亮度差及色差较大影响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层,包括功能区、非功能区及过渡区,光线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功能区及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并环绕所述功能区;以及
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非功能区及所述过渡区,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功能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过渡区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电极层,所述玻璃层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与所述非功能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玻璃层的交界区,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交界区的部分为所述油墨层的过渡部,所述感应电极层于所述感应区覆盖所述玻璃层,并覆盖所述过渡部,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感应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过渡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覆盖位于所述非功能区的所述油墨层的其中一部分,且所述油墨层中被所述感应电极层覆盖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非功能区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且在所述玻璃层的几何中心指向所述玻璃层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的部分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功能区,且所述油墨层覆盖所述功能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油墨层其余部分的厚度。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玻璃层背离所述油墨层的表面露出所述壳体。
7.一种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玻璃层的一表面覆盖一层感光油墨,其中,所述玻璃层包括功能区、非功能区及过渡区,光线于所述功能区处透过所述玻璃层,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功能区及所述非功能区之间,并环绕所述功能区;
采用半色调光罩对所述感光油墨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所述半色调光罩包括与所述非功能区相对的透光区,与所述过渡区相对的第一半透区以及与所述功能区相对的遮光区,所述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遮光区的透光率,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功能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
对所述感光油墨进行显影处理,去除所述感光油墨未被曝光的部分以形成油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与所述非功能区的交界处形成所述玻璃层的交界区,所述感应区及所述交界区用于供感应电极层覆盖,所述半色调光罩还包括第二半透区,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二半透区与所述交界区相对,且在所述非功能区指向所述感应区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于所述非功能区处包括用于供感应电极层覆盖的感应部,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及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且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一透光区与用于形成所述感应部的感光油墨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色调光罩还包括第三半透区,在曝光处理中,所述第三半透区与所述玻璃层的边缘区域相对,且在所述玻璃层的几何中心指向所述玻璃层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半透区的透光率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盖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半透区的透光率,且在曝光处理中,部分光线于所述遮光区处透过所述半色调光罩到达所述感光油墨的表面。
CN202010348240.6A 2020-04-28 2020-04-28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508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8240.6A CN111508341A (zh) 2020-04-28 2020-04-28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8240.6A CN111508341A (zh) 2020-04-28 2020-04-28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8341A true CN111508341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8240.6A Pending CN111508341A (zh) 2020-04-28 2020-04-28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83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808A (zh) * 2021-09-30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9804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27253A (ja) * 2011-04-18 2012-11-15 Asahi Glass Co Ltd 下地導電層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貫通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2880369A (zh) * 2012-10-15 2013-01-16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0964A (zh) * 2012-11-09 2013-06-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30308316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35644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82067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17437A (zh) * 2014-09-18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CN104943333A (zh) * 2014-03-28 2015-09-3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组件的贴合方法
CN105242474A (zh) * 2014-07-09 2016-01-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
CN106802736A (zh) * 2015-11-26 2017-06-06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27556A (zh) * 2017-08-31 2017-12-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的成型方法
CN108021253A (zh) * 2016-10-31 2018-05-11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08255349A (zh) * 2018-01-31 2018-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9451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9343746A (zh) * 2018-12-18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8691309U (zh) * 2018-09-20 2019-04-02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带黑框盖板的油墨减薄结构
CN110739409A (zh) * 2019-09-29 2020-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85352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9804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27253A (ja) * 2011-04-18 2012-11-15 Asahi Glass Co Ltd 下地導電層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貫通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130308316A1 (en) * 2012-05-15 2013-11-2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880369A (zh) * 2012-10-15 2013-01-16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0964A (zh) * 2012-11-09 2013-06-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182067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43333A (zh) * 2014-03-28 2015-09-3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组件的贴合方法
CN104035644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42474A (zh) * 2014-07-09 2016-01-1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式电泳显示设备
CN104317437A (zh) * 2014-09-18 2015-01-28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CN106802736A (zh) * 2015-11-26 2017-06-06 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21253A (zh) * 2016-10-31 2018-05-11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27556A (zh) * 2017-08-31 2017-12-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的成型方法
CN108255349A (zh) * 2018-01-31 2018-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9451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
CN208691309U (zh) * 2018-09-20 2019-04-02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带黑框盖板的油墨减薄结构
CN109343746A (zh) * 2018-12-18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39409A (zh) * 2019-09-29 2020-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85352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808A (zh) * 2021-09-30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WO2023051299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9148B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1023397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thereof
CN10921847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904614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162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8826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30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87710A (zh) 显示装置
CN109065594B (zh)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5883B (zh) 移动终端
CN111868624B (zh) 图像曝光装置、图像曝光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8206871B (zh) 显示模组、移动终端和显示模组加工方法
CN111221140A (zh) 衍射抑制光学部件、衍射抑制显示屏及衍射抑制摄像装置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7811724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color filter layer
KR20140134163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단말기
CN11165219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30292162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peripheral wiring unit of touch panel, the touch panel and touch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1508341A (zh) 盖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268462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彩膜基板制备方法
JP2004526993A5 (zh)
CN109507827B (zh)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制作装置和显示面板
CN111045244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443605B1 (ko)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9194664A (ja) 表示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