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7C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057C CN1115057C CN97193044A CN97193044A CN1115057C CN 1115057 C CN1115057 C CN 1115057C CN 97193044 A CN97193044 A CN 97193044A CN 97193044 A CN97193044 A CN 97193044A CN 1115057 C CN1115057 C CN 111505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tters
- interior lines
- collection
- mentioned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14—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27—Systems providing several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from groups H04M3/42008 - H04M3/58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95—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back a calling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8—Arrangements for placing incoming calls on hol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8—Arrangements for placing incoming calls on hold
- H04M3/4283—Call hold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0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with subscriber controlled access to a line, i.e. key telephone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28—Subscriber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0—Exchange station 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 H04Q3/5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 H04Q3/5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using a stored program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58—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58—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 H04Q3/62—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for connecting t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04Q3/625—Arrangements in the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38—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08—ISD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22—Automatic class or number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6—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test signals or for meas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14—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04M3/42323—PBX's with CTI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2201/10—Housing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2201/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specific systems
- H04Q2201/80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specific systems in PBX or KT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6—Serial/parallel conversion, parallel bit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76—Distributing frame, MDF, cross-connect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8—Power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1—CLI, identification of calling li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3—Personal computer, P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6—Digital apparatus individually associated with a subscriber line, digital lin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7—Numbering, addr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2—Common transla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3—Memo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6—Microprocessor, CPU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5—Call wai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52—Call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6—Service observation,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62—Fault indication and local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3—Busy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4—Data transmission, file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5—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WWW interface, visual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8—Rin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9—Modem,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1—Change-over of service during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3—Exchange termination [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3—Counting, tim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6—Code signals, frame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2—PB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42—Broadcast, diffusion, multicast, point-to-multipoint (1 : 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51—Restricted service, class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6—Consultation call, broker's call, call hold, togg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82—Call forward, follow-me, call di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2—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9—B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02—Magnetic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05—Transistors, semiconductors in gener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2—Logic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22—Integra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4—Key telephone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Configuration within the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62—Asynchronou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77—Recorded announc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92—Channels assigned according to ru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405—Dual frequency signaling, DTM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用于改善已有的发信者识别信息显示功能。该数字按钮电话系统通过局线与通信网连接并收容连接各内线终端的多条内线,并且具有至少把这些局线和多条内线之间以及内线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连接的功能的主装置和分别连接在该主装置的上述多条内线的多个内线终端,上述多个内线终端的至少一个具有发送用于了解给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的装置,而且,上述主装置具有在从存在处于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的内线终端传送来用于了解上述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时,根据该请求把表示处于上述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内容的来话信息通知给上述请求方的内线终端的来话信息通知控制装置。本发明充实并实现了多种来话通知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事务所和办公室等中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技术背景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具有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或者专用交换机上的主装置以及连接到该主装置的内线上的多台数字按钮电话机。数字按钮电话机上设置着多个按钮式键,通过操作这些键能够进行对于公共交换电话网或者专用交换机的发信和收信应答,进而进行数字按钮电话机相互间的通话。在主装置中不仅控制信号而且通话信号也处理为数字信号,根据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分别实行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的发信处理以及收信处理,由数字通话信号的定时开关进行的交换处理等。
然而,最近在美国所提供的模拟通信网中,例如有进行称为“CLASS(Custom Local Area Signaling Service)”服务(客户本地信令服务)的通信网络。进行该CLASS服务的通信网能够对于接收目的地的用户把发信者识别信息叠加到来话信号上进行传送。
在这样的通信网上连接了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情况下,在接收目的地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在主装置内,在第1个振铃信号的检测后进行调制解调信号的检测。而且,如果从该调制解调信号中检测出发信者识别信息,则该发信者识别信息从主装置被传送到收信目标的按钮电话机中,显示在该按钮电话机的液晶显示器(LCD)上。按钮电话机的用户通过看到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的发信者识别信息,能够在摘机之前识别发信者。
然而,以往,作为在像CLASS服务这样的模拟通信网中利用了发信者信息通知服务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不过是实现上述的发信者识别信息的显示功能,而人们希望实现利用CLASS服务的新的有效性高的功能服务。
另外,除此以外还希望实现或者充实与布线(wiring)设定有关的各种辅助功能,在各数字按钮电话机中赋予多个内线号码能够进行多样收信处理的功能,使数字按钮电话机和个人计算机融合在一起能够进行使用了个人计算机的多种通信处理的功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比利用了模拟通信网的发信者信息通知服务更有效功能的,能够充实并且实现多种功能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按钮电话系统,该数字按钮电话系统通过局线与通信网连接并收容连接各内线终端的多条内线,并且具有至少把这些局线和多条内线之间以及内线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连接的功能的主装置和分别连接在该主装置的上述多条内线的多个内线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内线终端的至少一个具有发送用于了解给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的装置,而且,上述主装置具有在从存在处于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的内线终端传送来用于了解上述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时,根据该请求把表示处于上述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内容的来话信息通知给上述请求方的内线终端的来话信息通知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电话系统,该系统通过局线和具有发送包含发信者识别信息的来话信号功能的模拟公共电话交换网相连接,并收容与各个内线终端相连接的多个内线,具备把这些局线和多条内线之间以及内线相互间进行交换连接的功能,设置预先存储了表示发信者和成为其收信目标的内线终端的对应关系信息的收信目标存储装置。而且,当来话信号从上述模拟通信网到来时,检测出包含在该来话信号中的发信者识别信息,根据该检测的发信者识别信息和上述存储装置的存储信息确定成为收信目标的内线终端,对于该内线终端进行收信处理。
其结果,通过预先登录对应于发信者的收信目标,对各发信者能够使最佳的内线终端用户进行应答。例如,像来自重要顾客的来话责任人自己直接应答,来自其他顾客的来话秘书进行应答,这样能够适当地分开来话应答的终端。
另外,本发明对于响应来话信号的到来而动作的成为收信目标的内线终端进行了收信处理的结果,在该内线终端不应答的情况下,把从上述来话信号检测出的发信者识别信息与上述收信目标的内线终端相对应进行存储,在上述不应答的内线终端进行了回叫请求的操作情况下,根据上述存储的发信者识别信息对于发信方进行回叫处理。另外,上述发信者识别信息的存储可以例如通过根据检测收信处理中收信的局线的复原而进行。
其结果,在内线终端的用户自身不在的时候有来话的情况下,只是进行回叫请求的操作,不进行拨号操作就能够进行回叫。由此,能够简化与回叫操作有关的用户的操作。
另外,本发明具有利用了发信者识别信息的障碍判断装置,通过把用发信者识别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出包含于来话信号中的发信者识别信息情况下的检测结果与使上述发信者识别信息和其冗余数据一起,通过上述发信者识别信息检测装置用上述障碍判断装置检测时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在发生了来话信号的收信障碍时,能够区分判断其原因在于局线一侧还是在于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一侧。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从模拟通信网到来的发信者识别信息查明障碍发生位置,其结果能够比较简单可靠地进行障碍区分判断,能够切实并且迅速地采取对于障碍发生的对策。
另外,本发明在具备包含有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的多个串行通信端口的外部通信接口,具备经过上述外部通信接口接收从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发送来的功能设定信息,根据该接收的功能设定信息进行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功能设定的功能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还新设置着功能设定限制装置。而且,在从上述多个外部计算机装置中任意的外部计算机装置收信功能设定信息期间,例如通过对于要进行功能设定操作的其它外部计算机装置,传送并表示不能够进行功能设定意义的信息,限制其它外部计算机装置的功能设定操作。
其结果,不会从多个外部计算机装置同时进行功能设定,由此,能够把来自多个外部计算机装置的功能设定处理的冲突防范于未然。
另外,在从多个外部计算机装置进行不同内容的功能设定的情况下,根据预先确定的预定规则能够使由某一个外部计算机装置设定的功能优先动作。如果这样做,则即使例如设定相互矛盾的多个功能,也能够使系统不产生误动作。
另外,本发明在外部通信接口上分别设置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串行传送数字信号的串行通信接口装置,用于与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调制解调通信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器通信接口装置,切换这些串行通信接口装置和调制解调器通信接口装置的切换电路,在与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信号传送时检测被输入的通信请求,根据该通信请求的检测结果,切换控制上述切换电路使得能够在与成为通信对方的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进行信号传送。
其结果,即使在与例如连接到RS232这样的串行通信接口的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或者在与经过局线和内线等的通信线路相连接的外部计算机装置之间也能够分别进行数据的收发。
另外,本发明具有与外部计算机装置协同动作进行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评价试验的评价试验控制装置,同时,在外部通信接口上,设置使从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发送来的信号通过并转送到评价试验控制装置的同时把由该评价试验控制装置返回的信号转送到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的第1信号路径,使从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发送来的信号不转送到上述评价试验控制装置而返回向上述外部计算机装置返送的第2信号路径,通过上述评价试验控制装置切换上述第1以及第2信号路径。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外部计算机装置中,通过比较经过第1信号路径返送的试验数据和经过第2信号路径返送的试验数据,能够确认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内的控制电路是否正确地进行动作。
另外,本发明在具备包含有连接外部计算机装置的多个串行通信端口的外部通信接口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在外部通信接口设置预先存储表示连接外部计算机装置的串行通信端口的数目和在各个串行通信端口上能够设定的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的表存储器。而且,对于每次连接到上述多个串行通信端口之一的外部计算机装置的操作,根据存储在上述表存储器中的信息,对于该串行通信端口分配传送速度,使得上述多个串行通信端口的传送速度的总和低于预先设定的总传送能力。
其结果,根据对于各串行通信端口的外部计算机装置的连接台数,对于各外部计算机装置能够在该时刻的条件范围内始终分配最大的传送速度。从而,能够始终最大限度地使用外部通信接口具有的传送容量进行数据传送,由此能够高度保持传送容量的利用效率。
另外,本发明在设备的安装时以及内线终端的连接时,检测被安装的设备以及被连接的内线终端的每一个的功率因数,判断该检测出的设备以及内线终端的功率因数的总和值是否在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以内,把该判断结果通知给用户。作为判断结果的通知装置,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内线终端的功率因数总和值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在要进行连接的内线终端中发出警报。
如果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工程担当者错误地连接了超过功率因数规定值台数的内线终端,则表示该意义的警报通知给工程担当者,由此,能够把超过功率因数的规定值数目的内线终端的连接防范于未然。
另外,本发明在具有收容了用于交换连接的控制设备的基本架和收容了拥有对于局线以及上述内线的接口功能的多个接口设备的多个扩展架,在上述基本架上迭层设置这些扩展架的同时通过用连接电缆把这些架之间连接起来构成的数字按钮电话主装置中,在上述各扩展架上设置用于根据从基本架传送来的预定信号确认自身架的迭层位置的迭层位置识别装置。而且,根据由该迭层位置识别装置所识别的迭层位置,进行为与上述基本架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架间传送信道和为与自身架内的各接口设备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架内传送信道之间的信道变换。
根据这样的结构,则各扩展架无论迭层配置在哪个位置,都能够进行对应于该迭层位置的传送信道的变换处理。即,各个扩展架无论在哪一个迭层位置都能够自由地进行对应。从而,能够使各扩展架的结构共同化,由此,与分别制造对应于迭层位置的专用扩展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简化扩展架的制造以及降低批量生产效果的成本。
另外,本发明在用于交换连接局线,内线以及音调发生器的定时开关上,设置用于在各个时隙把输入信号电平变换为不同信号电平并且进行输出的数字电平变换装置和电平控制装置,对于上述局线或者各个内线从上述音调发生器发送出音调信号,根据发送目标的局线或者内线的状态把上述数字电平变换装置的增益进行可变控制。
其结果,例如即使在向多个对方送出音调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发送目标把用同一个音调信号发生器发生的音调信号进行电平变换后发送。因此,不需要为了发送电平不同的音调信号而设置多个音调信号发生器,由此能够谋求降低系统的成本并且提高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具有预占线功能,该功能是在对于通信中的内线有其它收信时,对于该通信中的内线终端从主装置送出预占线音调通知发生了收信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使上述预占线音调根据上述有收信的线路是局线还是内线而不同。
其结果,收信目标内线终端的用户在通信中发生对自己的其它的收信时,能够从预占线音调的不同识别发信方是外线还是内线,由此,能够进行对应于发信者的适宜应答。
另外,作为从终端输出上述预占线音调的装置,具备数字按钮电话机用的第1装置和标准电话机用的第2装置,选择使用这些装置。即,在收信目标的终端是数字按钮电话机的情况下,由于数字按钮电话机具有用于发生音调的音源,所以主装置送出指示发生预占线音调和其种类的指令。接受了该指定的数字按钮电话机从音源生成并输出被指示种类的预占线音调。与此相反,在收信目标的终端是标准电话机的情况下,由于标准电话机不具有音调音源,所以主装置自身生成预占线音调并将其混合或者插入到来话信号传送给标准按钮电话机。
通过这样的结构,无论终端是数字按钮电话机还是标准电话机,都能够发生预占线音调。
另外,本发明在各个内线终端分配电话薄号码的情况下,当在内线终端中以预定的顺序进行了电话薄号码检索操作时,从号码簿存储装置读出分配到该内线终端的电话薄号码传送并显示在进行了上述电话薄号码检索操作的内线终端上。
通过这样的结构,例如即使用户不知道或者忘记了自身的内线终端的电话薄号码,也能够随时简单地进行确认。
另外,本发明在经过局线与通信网连接并收容多条内线,并具有至少具有把这些局线和多条内线之间以及内线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连接功能的主装置和分别连接在该主装置的上述多条内线上的多个内线终端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在上述多个内线终端中,从存在收信处理待机中的收信呼叫的内线终端发送用于了解给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的情况下,在主装置中,根据该请求把表示上述收信处理待机中的收信呼叫内容的来话信息通知给上述请求方的内线终端。
其结果,例如在自己的内线终端同时发生了多个收信呼叫的情况下,用户在分别识别这些收信呼叫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按照重要性高的顺序进行收信应答。另外,在通话过程中,发生了其它收信呼叫的情况下,在通话的同时能够确认该收信呼叫的内容,如果判断该收信呼叫方是重要的则能够例如保留或者终止通话中的呼叫,对于上述重要收信呼叫进行立即应答。
作为用于实现上述来话信息的通知功能的具体结构,考虑从数字按钮电话机发送用于了解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把从主装置输出的来话信息显示在数字按钮电话机上的方案以及经过接口把计算机装置连接到数字按钮电话机上,从该计算机装置送出用于了解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把从主装置传送来的来话信息显示在计算机装置上的方案。
另外,作为用于了解上述发送给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的发送装置,考虑每次由用户实施的请求操作进行发送的方案和以预先确定的发送定时自动发送的方案。
进而,在向1个内线终端发生了多个收信呼叫的情况下,可以在从该内线终端每次发送用于了解收信呼叫的请求时,顺序地选择并通知上述多个来话信息。另外,也可以对于一个请求全部通知多个收信呼叫的信息。
另外,本发明在具有在通信中的内线终端输入了呼叫暂存请求情况下对应于轨道(orbit)号码保留对于该内线终端的呼叫,在该状态下其它的内线终端对上述轨道号码进行访问时把该内线终端和上述保留中的呼叫连接起来的呼叫暂存控制装置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使用上述呼叫暂存控制装置,在与上述轨道号码相对应保留呼叫暂存对象的呼叫时,保持上述轨道号码直到上述呼叫结束为止,在上述呼叫的持续过程中发生了对于该呼叫的再次呼叫暂存请求时,则该呼叫对应于上述保持中的轨道号码进行保留。
其结果,当再次发生了呼叫暂存请求时,其呼叫暂存对象的呼叫与前面被呼叫暂存时的轨道号码相同的轨道号码相对应进行保留。由此,防止相同的呼叫与不同的轨道号码相对应分别被保留的不良状况。
另外,本发明在具备至少连接到一个内线终端的计算机连接用接口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经由上述计算机连接用接口把从计算机发送出的动作模式的变更请求转送到上述主装置,主装置在被转送了上述模式变更请求时判断该模式变更请求是否妥当,把其判断结果通知到上述模式变更请求转送方的计算机连接用接口,计算机连接用接口根据被通知的判断结果进行对于计算机的模式变更请求的模式变更处理。
其结果,如果从计算机发出了模式变更请求,则该请求一定在主装置中判断是否妥当,仅在被判断为妥当的情况下,由计算机连接用接口进行模式变更设置。从而,能够防止在主装置中没有淮备的模式被设置到计算机连接用接口中的不良状况。
例如,假设用户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发信,则从计算机对于计算机连接用接口发送出计算机电话模式的变更请求。然而,在主装置不具有该计算机电话模式的情况下,主装置不返送模式变更的允许通知。由此,在计算机连接用接口上不会设置计算机电话模式。另外,即使模式变更请求妥当,当主装置内的动作状态在该时刻不能对应的情况下,主装置也不返送模式变更请求的允许通知。
另外,本发明在内线终端上设置了对应于局线或者内线的多个线路选择键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保留与上述线路选择键对应的局线或者内线,在这种状态下,在内线终端输入了与上述保留中的局线或者内线有关的信息的显示请求的情况下,根据该显示请求,在该内线终端上选择性地显示与保留中的局线或者内线有关的信息,同时与该显示动作相联动,显示表示与上述保留中的局线或者内线对应的上述线路选择键的信息。
作为上述线路选择键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可以考虑点亮与线路选择键对应而设置的LED等的显示灯以及在LCD等的显示器上与保留中的线路号码一起相互对应地显示线路选择键的号码。
另外,表示上述保留中的线路的信息以及线路选择键表示信息的显示控制既可以在主装置内进行也可以在内线终端装置中进行。
依据这样的结构,相互对应地显示与保留中的局线或者内线有关的信息以及对应于该局线或者内线的线路选择键的信息。由此,在线路保留中用户能够始终正确地识别对应于该保留中的线路的线路选择键是哪一个。
这一点例如在一个内线终端上提供了多个电话薄号码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即,在分别保留不同电话薄号码的多条线路的情况下,如果用户进行显示操作,则这些保留中的线路的信息例如上卷地进行显示。这时,如果用户没有记住就不能够知道显示中的线路信息与哪一个线路选择键对应。然而,本发明中由于与该上卷显示动作相联动,显示对应于该显示中线路的线路选择键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正确地知道显示中的线路信息对应于哪一个线路选择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主装置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3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COU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CIU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DKU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STU结构的电路图。
图7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SIU结构的电路图。
图8是图2所示主装置的RCTU结构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RCTU中的定时开关部分的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10是示出数字按钮电话机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数字按钮电话机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具有PCI-DI的数字按钮电话机的接口电路部分的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13是示出发送ID的收信动作的时序。
图14是示出使用了发送ID的收信鸣响控制的数据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发信者号码对鸣响电话机号码的表存储器。
图16示出数字按钮电话机中的CLASS信息的显示例。
图17示出中继台中的CLASS信息的显示例。
图18是示出回叫控制的数据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19A为从标准模式更新为转储模式时发信ID的转送模式切换顺序。
图19B为从转储模式更新为标准模式时发信ID的转送模式切换顺序。
图20是示出电源投入时的功能设定判断处理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功能设定时的判断处理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22用于说明在RSIU上设定了RS232C接口连接模式时的状态。
图23用于说明在RSIU上设定了基于调制解调器接口的连接模式时的状态。
图24用于说明在RSIU上设定了基于调制解调器接口的连接模式时的状态。
图25示出存储了在RSIU中的使用端口数和数据传送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的一例。图27示出基本架和各个扩展架之间的连接构造。图28示出基本架1a和扩展架1b、1b、……之间的连接接口电路的结构。
图29示出各扩展架和架位置识别信号以及数据信道切换信号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图30示出架位置识别电路的电路结构。
图31按各扩展架示出下行切换电路中的基本架一侧数据和扩展架一侧数据的对应关系。
图32示出下行切换电路结构的一例。
图33按各扩展架示出上行切换电路中基本架一侧数据和扩展架一侧数据的对应关系。
图34示出上行切换电路结构的一例。
图35示出各扩展架与来自基本架的下行数据的信道数的对应关系。
图36示出从连接存储器输出的控制数据的一例。
图37A用于说明在定时开关单元中设置的数字衰减器的第1使用例。
图37B用于说明在定时开关单元中设置的数字衰减器的第2使用例。
图37C用于说明在定时开关单元中设置的数字衰减器的第3使用例。
图38A示出按下号码簿键时的显示例。
图38B示出输入了电话薄号码时的显示例。
图38C示出输入了内线号码时的显示例。
图39A示出关于查询电话薄号码的第1操作例以及显示例。
图39B示出关于查询电话薄号码的第2操作例以及显示例。
图39C示出关于查询电话薄号码的第3操作例以及显示例。
图39D示出关于查询电话薄号码的第4操作例以及显示例。
图40A是示出来话信息存储控制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40B是示出来话信息显示控制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41是呼叫暂存中使用的暂存备用表的一例。
图42是示出基于RCTU呼叫暂存(park)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3是示出基于RCTU的再次暂存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4是示出基于RCTU拾音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5是示出PCI-DI以及主装置的RCTU中的模式变更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6是示出保留显示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7示出保留信息区域的结构例。
图48示出对应于线路选择键的LED的闪烁顺序的一例。
图49示出DN键结构的一例。
图50示出基于DN的内线动作的概要的前半部分。
图51示出基于DN的内线动作的概要的后半部分。
图52示出基于DN的内线振铃传输动作的概要。
图53示出基于DN的ACB动作的概要。
图54示出基于DN的局线发信处理以及振铃传输动作的概要。
图55示出基于DN的局线发信动作以及会议动作的概要的前半部分。
图56示出基于DN的局线发信动作以及会议动作的概要的后半部分。
图57示出DN键的LED显示的一例。
图58示出DN占线以及没有DN键时的动作。
图59示出基于DN的内线收信中的内线收信的处理。
图60示出收信中的DND的处理例。
图61是基于DN的呼叫转接动作。
图62示出CF方是仿真(phantom)DN情况时的动作。
图63示出从一台终端能够进行多个CF目标设定情况下的CF的LCD显示例。
图64示出仿真DN和MW键的对应的一例。
图65示出接受了信息等待情况下的LCD的显示例。
图66示出发送了信息等待情况下的LCD的显示例。
图67示出向主DN的信息等待收信的动作。
图68示出向仿真DN的信息等待收信的动作。
图69示出向仿真DN的信息等待收信的其它动作。
图70示出来自主DN的信息等待发信动作。
图71示出来自次DN的信息等待发信动作。
图72示出来自仿真DN的信息等待发信动作。
图73示出信息等待时的向语音邮件的ID发送动作。
图74示出呼叫转接时的向语音邮件的ID的发送动作。
图75示出基于蜂音键操作的动作。
图76示出蜂音键操作终端的LED的点亮定时,蜂音被呼叫终端的LED的点亮定时以及MSG音调的发生波形。
图77汇总并示出局线LED中的显示例。
图78示出在一次线路上进行I-Called显示情况下的显示动作的图形。
图79示出在发生了收信的情况下与CO键的有无无关在指定的DN上进行收信显示情况下的显示动作的图形。
图80汇总并示出占线时的动作。
图81是对于内线HFU呼叫目标的情况示出振铃传输时的延时收信动作的定时图。
图82是对于内线音调呼叫目标的情况示出振铃传输时的延时收信动作的定时图。
图83是在音调呼叫延时动作中进行了挂机时的定时图。
图84示出了由SMDK打印出的通话管理记录的一例。
图85示出空闲中的DN收信动作。
图86示出在DN中具有空闲情况下的收信中的DN收信动作。
图87示出收信中的DN键的操作。
图88示出通话中的DN收信动作。
图89示出在DN中有空闲情况下的通话中收信的D N收信动作。
图90示出在DN中没有空闲情况下的通话中收信的DN收信动作。
图91示出从进行CLASS服务的公共交换电话网传送的发信者识别信息的传送格式。
图92是示出布线模式起动控制的控制顺序以及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3是示出布线模式结束控制的控制顺序以及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4表示使用了DN键的动作和显示记号的对应关系。
图95用于说明使用了DN键的内线通话动作。
图96用于说明由主DN键进行的CF目标DN设定动作。
图97用于说明由仿真DN键进行的CF目标DN设定动作。
图98用于说明由主DN键进行的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动作。
图99用于说明由仿真DN键进行的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动作。
图100是示出DN号码显示控制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101示出RAM中的连接D N区域的映像的一例。
图102用于说明对于DKT/EKT中的各键的功能设定顺序。
图103示出DKT/EKT中的键排列区域图的一例。
图104是示出预占线音调发送控制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
图105A示出在DKT/EKT中发生的局线预占线音调的信号波形。
图105B示出在DKT/EKT中发生的内线预占线音调的信号波形。
图105C示出在标准电话机中发生的局线预占线音调的信号波形。
图105D示出在标准电话机中发生的内线预占线音调的信号波形。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图91示出在使用了CLASS服务的通信网中所使用的信号格式的一例。即,在来话信号的第1个振铃信号和第2个振铃信号之间的间隔期间插入调制解调信号。该调制解解调信号的格式构成为在起始配置由重复“01”的模式构成的同步信号,在同步信号后面顺序配置标志信号,消息类型字,数据字计数以及数据部分,在最后的尾部设置检测和。其中的数据部分中插入发信者识别信息。发信者识别信息由月、日、时以及分构成的时间,发信线路ID,DN的缺少理由,发信者名以及发信者名的缺少理由构成。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该系统具有在未图示的模拟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上通过局线(CO线)连接的主装置(KSU)1,作为内线终端连接到主装置1的内线上的数字按钮电话机(DKT)2,个人计算机(PC)3以及标准电话机(STT)4,经过调制解调器5连接到上述主装置1的作为外部装置的个人计算机(PC)6,进行通信信息的总计·管理等的通信信息管理装置(MIS)7,用于打印出通信管理记录等的通信管理记录装置(SMDR)8。
主装置1由1台基本架1a和多台(图中是5台)扩展架1b迭层构成,在这些基本架1a和各扩展架1b之间分别通过未图示的数据电缆相互连接。在基本架1a内除去电源设备以外主要收容着控制设备。在各个扩展架1b内除去电源设备以外主要收容着各种接口设备。这些设备分别构成为卡状,插入到设置在各架的母板上的槽中。
图2是示出上述主装置1结构的电路框图。
主装置1具有局线接口设备(RCOU)11,发信者识别信息接口设备(RCIU)12,数字电话机接口设备(RDKU)13,串行通信控制设备(RSIU)14,标准电话机接口设备(RSTU)15,控制设备(RCTU)16。上述各接口设备11~15经过数据信息通道(highway)17以及PCM(脉冲代码调制)信息通道18连接到控制设备16上。数据信息通道17用于进行在各设备之间转送控制数据。PCM信息通道18用于在各设备之间传送数字通话信号。
另外,主装置1在上述局线接口设备11上还具有用于连接专用线和专用交换机(PBX)以及其它的按钮电话系统的接口(未图示)。
用户接口设备(RCOU)11在控制设备16的控制下,进行收信检测,极性反转检测,直流环路的开闭以及拨号发送等的对于模拟公共交换电话网NW的局线连接动作,同时,进行把经过局线((centra1office line)CO线)到来的模拟声音信号变换为PCM信号的处理,把来自控制单元16的PCM信号变成为模拟声音信号传送到局线的处理等。
图3是示出该RCOU11结构的电路图。如该图所示,RCOU11具有接口电路110,编码译码器(CODEC)单元111,时隙分配器112,控制数据通信用微机113。在接口电路110中设置了连接到局线上的收信检测电路110a,极性反转检测电路110b,直流环电路110c。在收信检测电路110a中,进行从模拟公共交换电话网NW经过局线到来的来话信号的检测。在极性反转检测电路110b中,进行在呼叫连接过程中在局线上产生的极性反转的检测。在直流环电路110c中,进行发信时直流环的闭合以及拨号脉冲的发送和结束通话时的直流环的断开的动作。
编码译码器单元111是分别进行用于把送话声音信号变换为PCM声音数据的PCM编码处理,用于把收信PCM声音数据变换为模拟受话信号的PCM译码处理的电路,由A/D变换器以及D/A变换器构成。
时隙分配器112根据预先确定的时隙地址和来自PCM信息通道18的帧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决定编码译码器单元111收发PCM信息通道18和声音数据的定时,把该定时通知给编码译码器单元111。编码译码器单元111在从上述时隙分配器112指定的时间内与PCM信息通道18之间进行PCM声音数据的收发。
控制数据通信用微机113是进行来自收信检测电路110a以及极性反转检测电路110b的检测情报的监视、直流环电路110c中的直流环的开闭控制以及拨号脉冲的发信控制的部分,与控制单元16之间通过控制数据信息通道17收发与这些收信检测、极性反转检测、直流环的开闭以及拨号脉冲发信的控制有关的控制数据。
发信者识别信息接口设备(RCIU)12是进行与局线之间的连接的设备,如图4所示那样构成。RCIU12具有继电器120,解调电路121,串/并变换器122,数据检测信号发信单元123,中继控制单元124,检测设备控制单元125,存储器126,上述串/并变换单元122,数据检测信号发信单元123,中继控制单元124以及存储器126经过内部数据总线127连接到检测设备控制单元125上。
解调电路121通过收信并解调经过局线(CO线)从模拟公共交换电话网NW到来的调制信号(通知数据),检测发信者号码识别信息(发信ID)。串/并变换单元122把从解调电路121输出的发信者识别信息从串行信号变换为并行信号。数据检测信号发信单元123把从解调电路121输出的发信者识别信息传送到内部数据总线127。该通知数据从检测设备控制单元125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转送到控制设备16中。
继电器120用于把RCIU12从局线分离。继电器控制单元124用于在拨号发送时以及通话时把RCIU12从局线分离谋求阻抗匹配,控制继电器120。
检测设备控制单元125进行发信者号码检测设备12的控制。存储器126作为检测设备控制单元125的外部存储器使用。
另外,图4中仅示出了一组设备,然而在主装置1上引入了多条C/O线的情况下,上述各电路中继电器120,解调电路121,串/并变换单元122,数据检测信号发信单元123以及继电器控制单元124分别在上述C/O线上各设置一个电路。即,RCIU12中收容与局线数目相当数量的电路。
数字电话机接口设备(RDKU)13是进行主装置1与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DKT)2之间连接的电路,如图5所示那样构成。
即,RDKU13中具备与收容内线数目相当数量的乒乓方式(ping-pong)传输电路1311~131n。乒乓方式传输电路1311~131n是使用由具有64kbps传送速度的2个B信道(B1、B2),16kbps传送速度的1个D信道构成的2B+D形式的时分信道,与数字按钮电话机2、2、……之间进行声音或者信息终端用数据以及控制数据的乒乓方式传输的电路,具有2B+D生成单元和2B+D分离单元。
2B+D生成单元把来自PCM信息通道18的下行信道B1、B2的声音数据以及信息终端用数据,来自控制数据通信用微机133的下行信道D的控制数据合成为2B+D形式的数据组后向数字按钮电话机2、2、……发送。2B+D分离单元把从数字按钮电话机2、2、……到来的上行数据组分离为下行信道B1、B2的声音信息和信息终端用数据以及上行信道D的控制数据,把它们分别向PCM信息通道18以及控制数据通信用微机133转送。
另外,上述信道B1、B2中,B1分配为数字按钮电话机2、2、……之间的声音数据的传送,B2分别为在数字按钮电话机2、2、……上连接了个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的情况下的信息终端数据的传送。
时隙分配器132上接受来自PCM信息通道18的帧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把对于PCM信息通道18收发B信道的上行以及下行数据的定时提供给乒乓方式传输电路1311~131n。从而,乒乓方式传输电路1311~131n分别在从时隙分配器132指定的期间中对于PCM信息通道18直接进行访问,以2.048Mbps的传输速度进行上行以及下行数据组的收发。
控制数据通信用微机133用于进行各乒乓方式传输电路1311~131n收发的D信道数据的监视,以及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与控制设备16之间收发这些D信道数据的控制。
标准电话机接口设备(RSTU)15是进行主装置1与标准电话机4之间的连接的设备,如图6所示那样构成。即,RSTU15中具有呼叫信号发送电路150,直流馈电电路151,拨号检测单元152。呼叫信号发送电路150把从呼叫信号发生源156发生的16Hz的呼叫信号发送到标准电话机4。直流馈电电路151具有检测与标准电话机4之间的直流环开闭的功能,把其检测信号供给到微机157中。另外,直流馈电电路151在直流环闭合状态中对于标准电话机4供给规定的直流电压的同时,还具有根据微机157的控制把该直流电压的极性反转的功能。拨号检测单元152检测从标准电话机4传送来的拨号脉冲,把其检测信号供给到微机157中。
另外,RSTU15具有编码译码器154和指定其动作定时的时隙分配器155。编码译码器154经过变换器153取入从标准电话机4发送来的送话声音信号,变换为PCM信号,把该PCM化了的声音数据发送到PCM信息通道18。另外,把从PCM信息通道18传送来的声音数据变换为模拟的声音信号以后,经过变换器153向标准电话机4发送。时隙分配器155根据来自PCM信息通道18的帧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决定编码译码器154与PCM信息通道18之间收发声音数据的定时,把该定时指定到编码译码器154中。
微机157分别进行对于上述呼叫信号发送电路150的呼叫信号的通/断控制,直流馈电电路151中的直流环的开闭检测监视以及极性反转的控制,拨号检测电路152中的拨号脉冲的检测监视,同时,与控制设备16之间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进行控制数据的传送。
串行通信控制设备(RSIU)14是用于在主装置1上连接个人计算机和通话管理记录装置(SMDR)8,打印机9等外部信息设备的设备,如图7所示那样构成。即,RSIU14具有多组(图中是4组)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控制单元140。上述各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中,串行通信端口1410仅具有RS232C用驱动/受话器(D/R),直接连接到控制单元140的串行I/O上。另一方面,串行通信端口1411、1412具有RS232C用的驱动/受话器141b,非同步传送电路(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 ransmitter)141a,把外部信息设备和控制单元140的CPU总线143之间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转送。
串行通信端口1413在RS232C接口功能上还添加了调制解调器接口功能,在RS232C用驱动/受话器141b以及UART141a的基础上还具有调制解调器141c,编码译码器141d,切换电路141e。调制解调器141c以及编码译码器141b是用于与PCM信息通道18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设备,切换电路141e是根据控制单元140的切换控制信号,切换UART141a,RS232C驱动/受话器141b和调制解调器141c之间的连接的设备。
控制单元140由一片CPU构成,与控制设备16之间经过具有双端口RAM142的CPU总线143进行控制数据收发的同时,还进行用于把通过上述各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收发的通信数据在主装置1内的其它各设备之间转送的控制。
控制设备(RCTU)16是总体控制主装置1的动作的设备,如图8所示那样构成。即,控制设备16具有由微处理器构成的主CPU161,在该主CPU161上通过总线168,连接着ROM162,RAM163,本地CPU164以及定时开关单元165。
ROM162预先存储着交换控制所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控制数据等。RAM163用于存储维护数据和用户数据,各种控制过程中发生的控制数据等。本地CPU164进行上述主CPU161和数据信息通道17之间的控制数据转送的控制。
另外,控制设备16中具有音调数据ROM166以及并/串变换电路(P/S)167。音调数据ROM166在保留和转送,预占线等的各种服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主CPU161的指令读出表示向作为内线终端装置的各数字按钮电话机2、2、……和标准电话机4供给的音调信号的音调数据。并/串变换电路167把从上述音调数据ROM166读出的音调数据从并行信号变换为串行信号后送出到数据信息通道17。
定时开关单元165根据上述主CPU161的控制,进行上行PCM信息通道18a和下行PCM信息通道18b之间的时隙的交换处理。
图9是示出定时开关单元165的结构的电路框图。定时开关单元165具有串/并变换器(S/P)1651,数据存储器1652,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多路转换器(MUX)1654,并/串变换器(P/S)1655,进而,还具有控制寄存器1656,连接存储器1657,帧计数器1658。
由上述上行PCM信息通道18a传送来的各时隙的数据分别在S/P1651中从串行信号变换为并行信号后暂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器1652中,然后输入到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中。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具有从-18dB到+3dB的8级衰减器,每次从上述数据存储器1652输入时隙数据时,对应于从连接存储器1657输出的控制数据上述各衰减器中的一个成为有效。而且,通过使用上述成为有效的衰减器把上述输入的时隙数据进行增益控制后输出。
多路转换器1654把从上述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输出的时隙数据按照连接存储器1657的指令转移到下行PCM信息通道18b的时隙中。从该多路转换器1654输出的时隙数据使用并/串变换器(P/S)1655从并行信号变换为串行信号以后,传送到下行PCM信息通道18b。
另外,帧计数器1658根据从未图示的定时生成单元发生的时钟信号和PCM信息通道18的帧信号,生成定时开关单元165的动作所需要的信号。
另一方面,数字按钮电话机2、2、……如以下那样构成。图10是示出其外观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其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10中,在电话机筐体21的送受话器部分中载置着送受话器22。电话机筐体21的操作面板上分别设置着拨号按钮键23,多个柔性按钮24,分别与这些柔性按钮24对应的多个LED显示器25,多个控制按钮26,与这些控制电钮中预定的按钮对应的LED显示器27,LCD显示器28。
上述各操作按钮中的柔性按钮24是用户可以自由地设定局线发信和自动拨号等各种功能的按钮。作为能够设定的功能,除去上述局线发信以外,例如有专用线发信,自动拨号,间歇,长间歇,自动拨号,保存,发送子地址,发送拨号,保密解除,消息,消息切换,信息等待,夜间切换,收信拒收,不在转送,固定不在转送,预占线(camp on),集合(pool),暂存保留,代理应答,收信应答,齐呼,送受话器关断,热线,会议/转送。
专用线发信是在连接到企业内通信网络的终端之间进行通话的发信时使用的功能。
自动拨号是把对方的电话号码对应于柔性按钮预先登录在存储器中,然后通过按下上述柔性按钮可以对于对应的对方进行自动发信的功能。
间歇是用于在进行位数缩减拨号登录的情况下,例如在局线发信拨号号码和对方拨号号码之间插入间歇的功能,长间歇是插入时间比间歇长的间歇的功能。
自动拨号是在通话对方通话时自动地反复再拨号的功能。
保存是在从结束了拨号后到结束其通话的期间,通过按下设定了保存功能的柔性按钮,暂时存储上述通话对方的拨号号码,而且,在通话结束后通过按下设定了上述保存功能的柔性按钮,能够自动地对于同一对方进行发信。
发送子地址是在连接到ISDN通话对方把多台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到一条数字线路上的情况下,指定这些通信终端设备的某一个时使用的功能。
发送拨号是在对于ISDN进行发信的情况下,在输入了对方的拨号号码还输入了子地址以后将它们发送出去的功能。
收信拒收是拒绝来自其它内线的收信的功能。如果对于设定了收信拒收的内线终端进行呼叫,则返送比通常的忙音周期短的忙音。
消息是预先登录不在应答用的消息,不在家时有收信的情况下把上述消息通知给发信对方的功能。消息切换是用于在不在应答中预先录音了的多个消息中选择其中一个的功能。
信息等待是通过当对方通话中或不在时指定发信一侧,使得在对方终端显示传话信息的功能。
夜间切换是切换白天或者平时收信的内线终端和夜间或者假日时收信的内线终端的功能。
不在转送以及固定不在转送是预先登录转送目标的内线号码,在不在转送设定过程中有收信的情况下自动地向上述转送目标转送收信的功能。不在转送与固定不在转送的区别在于不在转送中用户能够随时登录以及解除所希望的转送目标,与此相反,在固定不在转送中,在制造设定时设定了转送目标以后不能够变更转送目标。不在转送中的转送目标的设定当然能够在转送方的内线终端中进行,还能够从其它的内线终端进行。
预占线是在呼叫的内线终端或者局线终端通话的情况下,通过发信方的终端设定预占线并挂机,在对方终端的通话结束后向发信终端通知其意思,如果发信终端摘机,则对于对方终端自动地进行呼叫,这样如果对方终端有应答,则能够与发信方的终端之间连接起来进行通话的功能。
集合是把收容着的多条局线分组,把各组分配到各个集合中,由此通过指定一个集合,能够选择地使用分配到该集合中的组内的所有局线的功能,在局线多而且不能把这些局线一个个地分配到柔性按钮的情况下有效。暂停保留是在使用上述集合进行通话过程中保留其通话时使用的功能。另外,不使用集合时的保留通过操作保留按钮进行。
代理应答以及收信应答是在局线收信中的内线终端中谁都不进行收信应答的情况下,通过单触式或者特殊号码操作来代替进行应答的功能,代理应答和收信应答的区别在于代理应答能够对于所有的局线收信进行应答,与此不同,收信应答把多条局线分组,通过把对于这些组的收信应答功能设定在不同的柔性按钮中,能够进行各组的收信应答。
齐呼是对于所有的内线终端或者组的内线终端进行通过声音呼叫的功能。麦克风关断是当上述齐呼或者组呼时被呼者不想进行通过声音应答的情况下使用的功能,把扩音通话用的麦克风关断。
保密解除是在用单触式与他人进行通话的基础上进行会议通话的功能。
热线是用单触式呼叫所希望的内线终端的功能。在局线通话过程中如果按下设定了热线的柔性按钮,则能够用声音(呼叫传输)和转送音(振铃传输)进行转送。另一方面,当转送对方应答了时,如果按下设定了会议/转送的柔性按钮,则移动到局线会议模式。另一方面,在内线通话过程中如果按下设定了热线的柔性按钮,则保留其内线终端。当内线热线的对方应答时,如果按下设定了会议/转送的柔性按钮,则转移到内线会议模式。另外,在内线会议模式的状态下如果把送受话器挂机,则转送内线。
数字按钮电话机2、2、……如图11所示那样由通话电路200和控制电路220构成。
数字按钮电话机2、2、……,作为通话模式,具有使用了送受话器22的送受话器通话模式和使用了非手持扬声器212以及非手持麦克风213的非手持通话模式。
在选择了送受话器通话模式的状态下,从送受话器22的麦克风输出的送话信号通过送话放大器207以及通话路开关208输入到编码译码器203中。与此不同,在选择非手持通话模式的状态下,从非手持麦克风213输出的送话信号通过送话放大器214以及通话路开关215输入到编码译码器203中。
编码译码器203通过把被输入的上述通话信号进行PCM编码,变换为通话数据,把该通话数据作为B1信道数据供给到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02中。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02具有2B+D合成单元。在2B+D合成单元中,把上述B1信道的通话数据和从后述的通话控制用计算机221输出的D信道的控制数据进行合成,由此生成2B+D形式的上行传输数据。该传输数据通过变换器201向RDKU13发送。
另一方面,从RDKU13到来的2B+D形式的下行传输数据通过变换器201输入到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02中。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02具有2B+D分离单元。在2B+D分离单元中进行用于把上述下行传输数据分离为B1、B2信道的通话数据和D信道的控制数据的处理。其中,B1信道的通话数据供给到编码译码器203中,另一方面D信道的控制数据供给到通话控制用微机221中。
在编码译码器203中进行用于把上述B1信道的通话数据实行PCM解码的信号处理,由此再生受话信号。在送受话器通话模式时,该受话信号通过通话路开关204,衰减器205以及受话放大器206供给到送受话器22的扬声器中,从该扬声器输出。与此不同,在非手持通话模式时,上述受话信号通过通话路开关209,衰减器210以及受话放大器211供给到非手持扬声器212中,从该扬声器212输出。
控制电路220中设置着通话控制用微机221。该通话控制用微机221虽然与主装置1之间不进行控制数据的收发,然而总体地进行与通话有关的所有的控制。其控制内容中包括检测拨号按钮23,柔性按钮24,控制按钮26以及叉簧开关222的操作信息的动作,多个LED显示器25、27的点亮控制以及向LCD驱动电路223供给显示数据使LCD显示器28进行显示的控制,根据通话模式选择地开闭控制通话路开关204、208、209、215的控制,根据未图示的音量调整用音量的操作量使衰减器205、210的衰减量可变的控制等。
其次,具有PC接口设备(PCI-DI)2b的数字按钮电话机如以下那样构成。图12是示出接口电路结构的电路框图。
接口电路由电话机接口单元230和计算机接口单元240构成。电话机接口单元230具有变换器231,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通话控制用微机233,选择器234。其中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以及通话控制用微机233的功能与在图1所叙述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的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02以及通话控制用微机221大致相同。
选择器234根据通话控制用微机233的指令,择一地选择信道控制用微机233输出的通话控制数据和后述数据通信用微机245输出的数据通信用控制数据,把这些数据作为D信道数据供给到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中。
计算机接口单元240如以下那样构成。
即,由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分离了的B2信道的下行传输数据在串/并变换电路(S/P)241中从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这时B2信道的下行传输数据由8比特(64Kbps)构成,其中的6比特分配为通信数据RD(48Kbps),其余的2比特分别分配为RS232C接口的收信载波检测信号CD(8Kbps)以及发送允许信号CS(8Kbps)。
从上述S/P241输出的8比特的并行数据中,6比特的收信数据RD在并/串变换器(P/S)242中变换为串行数据以后,经过选择器243以及RS232C用的驱动/受话器244向个人计算机3传送。另外,收信载波检测信号CD以及发送允许信号CS经过驱动/受话器244向个人计算机3传送的同时还被取入到数据通信控制用微机245中。
与此不同,从个人计算机3输出的发信数据SD(48Kbps),经过RS232C用驱动/受话器244以及选择器248输入到串/并变换器(S/P)246中,在这里被变换为并行数据以后输入到并/串变换器(P/S)247中。另外,同时在该并/串变换器(P/S)247中,还输入了从个人计算机3传送来的RS232C接口用发信请求信号RS(8Kbps)以及发送允许信号CS(8Kbps)。
由此从PS247输出用上述发信数据SD和发信请求信号RS以及发信允许信号CS构成的8比特的串行数据。而且,该串行数据作为B2信道的上行传输数据供给到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中,在该乒乓方式传输电路232中把B1信道的上行通话数据以及D信道的上行控制数据多路化后向主装置1的RDKU13传送。
其次,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的动作。
(1)利用了发信ID的各种动作
(1-1)发信ID收信以及收信处理
发信ID的收信在RCIU12中进行。RCIU12检查从模拟电话网NW传输来的发信ID,如果确认能够正常地收信,则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转送到RCTU16中。在不能够正常地收信的情况下,把错误代码转送到RCTU16中。RCTU16分析从RCIU12转送来的发信ID,抽取出发信者名和发信线路号码等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在后续的呼叫处理中使用。
图13是示出上述发信ID的收信动作的定时图。如图91所示那样,发信ID在来话信号的第1振铃(2秒)和第2振铃之间的间隔内到来。于是,如果到来了来话信号则RCIU12如图13所示那样在检测出来话信号的第1振铃终止后等待发信ID的到来,顺序收信信道删除信号,标志信号以及实际数据,最后收信检查和。而且,如果全部接收了这些信号,则把这些信号全部通过数据信息通道17向RCTU16转送。
还有,如果检测出来话信号的第1振铃的开始收信,则上述RCTU16为了避免收发信的冲突,对于接收的CO线设定保密模式。该保密模式在检测出来话信号的第2振铃的开始收信时刻解除。另外,发信ID并不限于1个信息(信息类型),有时也可以由多个信息(多种信息类型)构成。从而,在RCIU12接收的发信ID时,确认信息种类能够不遗漏地接收所有的信息。
进而,如果转送了发信ID则RCTU16分析该发信ID决定收信目标的电话机并使该电话机鸣响。图14是示出其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即,RCTU16首先在步骤S14a中分析发信ID检测发信者号码。接着,在步骤S14b中读取存储着发信者号码和鸣响电话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的表存储器,在步骤S14c中判定是否存储着对应于上述接收的发信者号码的收信目标的电话机号码。
图15示出上述表存储器结构的一例,该表存储器设置在图8所示的RAM163内。该表存储器的存储内容,即发信者号码和鸣响电话机号码的对应关系通过布线设定预先设定。另外,存储在上述表存储器中的鸣响电话机号码对于来自CO线的收信,只有包含向其它内线的转送操作(振铃传输)才应答的内线电话机的用户根据需要操作其内线电话机,由此能够在自己的内线电话机的号码进行变更。另外,还能够自动地在最初应答的内线电话机的号码上改写存储在上述表存储器内的鸣响电话机号码。进而,上述表存储器中代替发信者号码或者在发信者号码的基础上还登录包含在发信ID中的发信者的姓名。
在上述步骤S14c中,如果判定为存储着被接收的发信者号码或者对应于发信者名的收信目标的电话机号码,则RCTU16转移到步骤S14d。而且,在这里把对应于上述存储着的电话号码的电话机决定为收信目标电话机,对于该电话机从RDKU13送出来话信息使其鸣响。与此相反,如果没有存储对应的收信目标电话号码,则转移到步骤S14e在这里进行通常的收信动作。顺便提及,所谓通常的收信动作是对于中继台(ATT)或者预先设定的内线电话机使其进行收信的动作。
在内线电话机中如果到来了来话信息,则在LCD28上例如像图16所式那样显示发信者名和收信的CO线路的号码等。另外,对于中继台进行通常的收信时,在该中继台的LCD上例如像图17所示那样显示发信者名和收信的CO线路的号码等。
在上述有收信的内线电话机中,一旦用户应答以后就进行向其它内线的转送操作。即,进行用于RT(振铃传输)的操作。于是RCTU16使得对应于根据该转送操作进行输入了的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号码的内线电话机进行接收。在进行该RT时,从RCTU16向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机传送发信ID,该发信ID显示在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机的LCD上。另外,对于上述RT进行了再呼叫的情况下,在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机上进行再次收信。这时,在收信方的内线电话机的LCD上显示接收的发信ID。
通过以上那样,能够使对于各发信者的最佳内线电话机用户进行应答。例如,来自重要顾客的来话由责任者本身直接应答,来自其他顾客的来话由秘书进行应答这样能够适宜地分开收信应答的终端。
(1-2)发信ID的存储
如果对于来自CO线路的来话谁也不应答,发信者放弃发信,则在对应于分别分配到各个内线终端的存储缓冲器中存储接收的发信ID。
即,对于来自CO线路的来话任何人都不进行问答则视为发信者放弃了发信。RCTU16在判断进行了局线收信的恢复的时刻,在RAM163内的缓冲存储区域中对应于收信目标的内线的存储缓冲区存储接收的发信ID。该接收的发信ID的存储如果在存储缓冲区中有空区域则写入到空区域中,如果没有空区域则改写在最初的发信ID上。被存储的发信ID由发信者名(15个字),发信线路号码或者ID代码(10位),发信日期与时间(8位)以及状态(存储数据的内容和数据的参考状况)构成。
另外,在进行RT但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机没有进行应答的情况下,在对应于该转送目标内线的存储缓冲区中存储接收的发信ID。还有,在进行了该收信转送的二次呼叫的情况下,接收的发信ID分别存储在转送方内线以及转送目标内线的各存储缓冲区中。
进而,在转送目标的内线电话机中设定呼叫转接(CF),在其它的内线电话机中进行了收信而该CF目标的内线电话机不进行应答放弃发信的情况下,接收的发信ID存储在对应于CF方的内线电话机的存储缓冲区中。
进而,在对应于收信CO线路而设置的内线电话机为1台的情况下存储在对应于该内线电话机的缓冲区中,在2台以上的情况下分别存储在与预先对应于收信CO线路而设置的专用的内线电话机相对应的缓冲区中。
进而,在收信目标的指定是主DN或者仿真DN的情况下存储在与这些DN对应的主终端相对应的缓冲区中。
如以上那样通过把发信ID与各内线电话机相对应进行存储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2-1)用户通过在各个内线电话机中进行读出操作能够找到被存储的发信ID,另外根据需要能够进行消除等。即,用户能够在自身的内线电话机中生成并管理所需要的发信ID的表。顺便提及,如果要在主装置上管理与各个内线用户所希望的相同的表,则将增加主装置的负担。
(1-2-2)利用被存储的数据,能够进行后面详细叙述的回叫。
(1-2-3)在各内线电话机上能够任意地分配可存储的ID数。这样,例如在像秘书使用的内线电话机那样收信频度高的内线上分配多的存储区,另一方面在设置于仓库的内线电话机那样收信频度低的内线上分配少的存储区,由此能够有效地活用存储缓冲区有限的存储区域。
(1-2-4)通过仅从对应的内线电话机进行存储在存储缓冲区的发信ID的读取,或者进而在各个内线用户使用密码,则能够保护被存储的发信ID的秘密。
(1-3)存储发信ID的显示和回叫
被存储的发信ID通过用户的操作用于发信方的确认和回叫。
即,在无效状态的内线电话机中,用户为了显示发信ID,例如进行了“模式键+62”的操作。于是,该内线电话机成为存储信息的显示模式,对于RCTU16发送发信I D的显示请求。另外,在结束显示的情况下,例如操作“模式键+0”。
如果从内线电话机发送来发信ID的显示,则RCTU16从对应于该内线电话机的存储缓冲区首先读出例如最新的发信ID,把该发信ID转送到请求方的内线电话机中,显示在其LCD28上。而且,以后在内线电话机每次进行上卷操作时,RCTU16就从存储缓冲区以新的收信定时顺序一个个地读出发信ID转送到内线电话机中,显示在其LCD上。
另外,在该发信ID的显示模式中发生了收信时,在内线电话机中进行发信ID的显示的状态下,使LED闪烁以及发声。而且,如果对于该收信进行应答,则内线电话机从存储信息的显示模式脱离,以后在其LCD上如前面图16所示那样进行收信时的显示动作。
另一方面,在上述发信ID的显示过程中在内线电话机内进行用于访问CO线路的操作。于是,主装置1的RCTU16进行回叫控制。图18是示出其控制顺序以及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即,在发信ID的显示过程中在内线电话机内如果按下DN键或者CO键,则RCTU16在步骤S18c中检测该操作后转移到步骤S14d。在该步骤S14d中,从存储缓冲区读出上述显示中的发信ID保存在拨号用缓冲区中。而且,在步骤S18e中判定使用上述DN键或者CO键选择的线路是仅由特定的人使用的ACC线路还是所有的人能够使用的一般线路。如果使用的线路是ACC线路,则在步骤S18f中在内线电话机内读入用户所输入的计费代码,在步骤S18g中进行其确认。而且,如果被确认,转移到步骤S18h,在这里捕捉用于发信的CO线路。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在内线电话机内如果按下ID发信用的触发键(CLID键),则从步骤S18i转移到步骤S18j,在这里从该缓冲区读出保存在上述拨号用缓冲区的发信ID,送出到上述捕捉到的CO线路中。
与此不同,在使用的线路是一般线路的情况下,RCTU16省略计费代码的确认,从步骤S18e转移到步骤S18h,在这里捕捉使用线路。而且,在该状态下在内线电话机中如果按下CLID键,则从步骤S18i转移到步骤S18j,在这里从拨号用缓冲区读出发信ID发送到CO线路中。
另外,在设定再次廉价路由选择(LCR)功能的情况下,在RCTU16中捕捉上述使用线路时进行用于选择最廉价路由的处理,由此进行对于被选路由的发信。
如以上那样通过使利用了存储发信ID的自动回叫成为可能,内线电话机的用户当自身不在时有收信的情况下,仅进行回叫请求的操作,就能够不用进行拨号操作而进行回叫。由此,能够简化与回叫操作有关的用户的操作。
(1-4)接收的发信ID的转储(dump)输出
RCIU12作为把接收的发信ID转送到RCTU16的模式,具有分析接收的发信ID将其分析结果向RCTU16输出的标准模式和为了自身的维护检修,对收信了的调制解调器数据不进行任何加工而直接转送到RCTU16的转储模式。RCIU12使用从RCTU16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传送来的下行传送代码进行这些模式的选择。
即,首先在标准模式中,为了试验RCIU12的动作,维护员从维护用的个人计算机输入模式变更指令。于是RCTU16如图19A所示那样对于RCIU12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传送转储模式切换代码(00010001)。RCIU12如果接收到上述转储模式切换代码,则把自身的模式从标准模式变更为转储模式,然后返送转储模式开始代码(00010001),把从下一个收信数据开始进行转储输出动作的意思通知给RCTU16。而且,以后在每次有来话信号到来时,就直接把从调制解调器端口读出的调制解调器数据转送输出到RCTU16。这时RCIU12把转储数据存储在内部缓冲器的同时各读出一定量的数据并向RCTU16传送。另外,在把该时刻的一定量的转储数据传送到RCTU16以后,RCTU16考虑到处理其数据所需要的时间等待预定时间后进行发信,在经过预定时间以后传送下一个一定量的转储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试验结束,维修员输入了模式变更指令,则RCTU16如图19B所示对于RCIU12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传送标准模式切换代码(00010000)。RCIU12如果接收到上述标准模式切换代码,则把自身的模式从转储模式变更为标准模式,然后返送标准模式开始代码(00010000),把从下一个收信数据开始如通常那样进行分析后的数据输出的意思通知给RCTU16。而且,以后在每次有来话信号到来时,分析从调制解调器端口读出的发信ID数据,把其分析结果转送到RCTU16。
另外,如前所述那样RCIU12由于把转储数据存储在内部缓冲区的同时各读出一定量的数据传送到RCTU16,在内部缓冲区存满的情况下在该时候结束转储模式,把转储模式结束代码(00010010)传送给RCTU16,通知转储模式结束。
另外,模式切换能够按照各个CO线路进行指定,然而不同时在2个线路以上设定转储模式。另外,在电源加电时(起动时),对于各个CO线路每一个都设定标准模式,这时从RCIU12对RCTU16不传输标准模式开始代码(00010000)。
这样,使RCIU12具有转储模式,根据需要在RCIU12中代替标准模式设定转储模式,所以在维护检修时,能够利用从模拟电话网到来的发信ID检查故障发生位置,其结果能够比较简单地而且可靠性进行故障的区分判断,能够适宜地而且迅速地采取对于故障发生的对策。
(2)系统的功能设定以及与维修有关的各种动作
(2-1)多个布线设定用终端之间的竞争防止
在主装置1的基本架1a上,为了收容主要的接口设备而具有6个槽S11~S16。这些槽S11~S16中,槽S11以及槽S12上分别插入RSIU14以及RDKU13。而且,布线设定通常使用连接到RDKU13的第6端口上的数字电话机2进行。
然而,在用户不使用RSIU14的情况下,在槽S11上也连接着RDKU13。这种情况下,使得也能够从连接到该RDKU13的第6端口中的数字电话机进行布线设定。然而,如果能够进行布线设定的数字电话机成为2台以上,则在有些情况下可能由这些2台数字电话机进行的布线设定产生竞争。
于是,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在RCTU16中具备布线设定区分功能。
即,进行布线设定的情况下,维护员在连接到上述槽S11和S12的第6端口中的数字电话机中,输入例如由“*#*#1*2*3”构成的布线模式起动请求的特殊号码。
于是,RCTU16如图92所示那样首先在步骤S92a中判断发送了上述布线模式请求的数字电话机是否为通常模式,如果是通常模式则在步骤S92b中判断布线标志是否为OFF。而且,如果布线标志是OFF,则转移到步骤S92c在这里把布线标志设定为ON,然后在步骤S92d中把发送了上述布线模式起动请求的数字电话机设定为布线设定模式。然后在该数字电话机中使得用于布线设定的输入操作成为可能。
与此相反,在发送了上述布线模式起动请求的数字电话机不是通常模式的情况下和即使是通常模式然而布线标志已经成为ON的情况下,拒绝布线模式起动请求,把表示其理由的信息从RCTU16传送到请求方的数字电话机并表示在LCD28上。
从而,如果连接到槽S11、S12的一方槽中的数字电话机成为布线模式,则即使从连接到另一方的槽的数字电话机发送出布线起动请求,则该数字电话机也不能成为布线模式。
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使得从多个布线设定用终端不能同时进行功能设定输入,由此能够把来自多个布线设定用终端的功能设定处理的冲突防范于未然。
另外,布线设定结束,维护员在数字电话机中把表示例如由“##+停止键”构成的布线模式结束请求的特殊号码进行拨号输入。于是RCTU16如图93所示那样首先在步骤S93a中判断请求方的数字电话机是否成为布线模式,如果是布线模式则在步骤S93b中把布线标志返回到OFF。而且,把发送出了布线模式结束请求的上述数字电话机从布线模式返回到通常模式。
(2-2)功能设定的错误防止
在布线中,进行对于各内线端口的电话号码的设定和对于数字电话机各按钮的功能分配等,然而由于布线设定者的差错以及错误输入,有可能在多个端口中设定一个功能,或者作为一个端口的功能被重复设定。
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对于这样错误的布线设定提出下面的对策。即,首先在电源加电时,一个功能如果仅在1个端口进行设定,则该设定直接成为有效。与此相反,当一个功能设定在多个端口中的情况下,使这些设定中对于最新号码的端口的设定成为有效,而对于其它端口的设定成为无效。
图20是示出该电源加电时功能设定判断处理的顺序及其内容的流程图。同图中,在步骤S20a以及步骤S20b中分别把端口号码以及虚拟端口编号初始设定为“0”。另外,所谓虚拟号码是用于原样保存进行功能设定了的内容的区域,RCTU16从其中之一搜索有效功能和端口号码进行使用。
在步骤S20c中,判断上述端口号码是否大于虚拟端口号码,如果不大于,则直接转移到步骤S20f在这里使设定的端口号码上的功能成为有效。而且,在步骤S20g中把端口号码加1以后在步骤S20h中判断是否对于所有的端口进行了处理。如果剩有未处理的端口,则返回到步骤S20b再次把虚拟端口号码设定为“0”。
另外,在上述步骤S20c中如果判断为端口号码大于虚拟端口号码,则转移到步骤S20d在这里判断设定在端口号码上的功能与设定在虚拟端口上的功能是否一致。而且,在设定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一个功能是设定在多个端口中或者该功能已经在虚拟端口中成为有效,在步骤S20g中把端口号码进行加1后转移到对于下一个端口的判断处理。与此相反,如果在上述步骤S20d中设定在端口号码中的功能和设定在虚拟端口中的功能不一致,则在步骤S20e中把虚拟端口号码加1以后返回步骤S20c,然后反复进行步骤S20c的判断处理。
其次,叙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功能设定变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新设定在任意端口的功能如果在其它的哪个端口都不工作,则直接把对于该端口功能的新设定作为有效。与此相反,如果新设定的功能已经在其它端口中工作,则把该功能的新设定作为虚拟设定处理,使得上述设定在上述其它端口中的功能继续工作。另外在该状态下,如果进行电源的再次上升,则成为在多个端口中设定相同功能,对于其中最新号码端口所设定的功能成为有效。
图21是示出在该系统运行中进行了功能设定时的判断处理顺序以及其内容的流程图。该图中,在步骤S21a中把虚拟端口号码初始设定为“0”。而且,首先在步骤S21b中判断虚拟端口号码和变更对象端口号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接着在步骤S21c中判断虚拟端口号码的功能和变更功能是否相同。而且,如果功能相同则由于新设定的功能在其它的端口中正在工作,所以直接结束功能判断处理。与此相反,如果功能不相同则转移到步骤S21d,在这里把虚拟端口号码进行加1。另外,在上述步骤S21b中,在判断为变更对象端口号码与虚拟端口号码一致的情况下,直接转移到步骤S21d进行虚拟端口号码的加1处理。
如果虚拟端口号码进行了加1,接着转移到步骤S21e,在这里判断全部端口的检查是否结束。而且,如果有未检查的端口,则返回到上述步骤S21b重复以上的判断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结束了对于全部端口的检查,则由于新设定的功能在其它的端口中也正在工作,所以转移到步骤S21f在这里使在变更端口号码上的变更设定了的功能成为有效。
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即使在从个人计算机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功能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使其中的一个成为有效。因此,例如即使设定了相互矛盾的多个功能,系统也能够不产生误动作。
(2-3)RCIU14内的连接接口的切换
RCIU14中如图7所示那样,具备拥有RS232C接口功能和调制解调器接口功能,拥有使用切换电路141e把这些功能切换使用的功能的串行通信端口1413。在该串行通信端口1413的使用形态中具有以下的形态。
首先,在使用串行通信接口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像图22所示那样,根据RCTU16的切换指令,把切换电路141e切换设定在RS23C驱动/受话器141b一侧。于是,RSIU14上连接着作为外部信息设备的个人计算机3。由此,用户使用上述个人计算机3,能够进行系统的功能设定以及系统内的设定信息的确认等。
其次在使用调制解调器接口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像图23所示那样,根据RCTU16的切换指令把切换电路141e切换设定在调制解调器141c以及编码译码器141b一侧。于是,在RSIU14上通过PCM信息通道18及RDKU13连接着作为内线终端设备的个人计算机3。于是,用户使用作为内线终端设备的个人计算机3能够进行功能设定等。该使用形态的设定可以通过从上述作为内线终端设备的个人计算机3对于RCTU16投入指令进行。
另外,作为使用调制解调器接口功能的其它例子,例如有图24所示的例子。即,从远方的个人计算机3经过模拟电话网NW呼叫主装置1,在主装置1应答后从个人计算机3向RCTU16投入指令。于是从RCTU16向RSIU14送出切换指令,由此,RSIU14的切换电路141e切换到调制解调器141c以及编码译码器141d一侧。从而,以后在RSIU14中成为连接着远方的个人计算机3的状态,用户使用上述个人计算机3能够从远方进行系统的功能设定和系统内的设定信息的确认。
其结果,作为连接在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上的外部信息设备的个人计算机3之间自不必说,在作为内线终端设备连接着的个人计算机之间和经过模拟电话网NW连接的远方个人计算机之间也能够分别进行数据的收发。
(2-4)RSIU14中的回送
RSIU14具有RS232C端口的回送功能。即,如图7所示那样RSIU14具有把从个人计算机3传送来的数据在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收信以后,经过CPU总线143以及双端口RAM142转送到RCTU16的通常模式和把从个人计算机3传送来的数据在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收信以后经过CPU总线143暂时存储在RAM142中,然后读出并从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向数据传送方的个人计算机3进行传送的折返模式。这些模式中的数据传送控制接受RCTU16的指令由控制单元140进行。
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例如能够评价主装置1的动作。即,把具有评价功能的个人计算机连接到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的任一个上。而且,在把RSIU14的传送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的状态和设定为折返模式的状态下,从各个个人计算机发送评价用数据。
于是,在设定为通常模式的状态下,评价用数据在串行通信端口收信以后经过CPU总线143转送到RCTU16,然后从该RCTU16经过CPU总线143返送给RSIU14,从串行通信端口向评价数据发信方的个人计算机进行返送。
与此不同,在设定为折返模式的状态下,评价用数据在串行通信端口收信以后经过CPU总线143暂时存储在RAM143中,然后读出并从串行通信端口返送到评价数据发送方的个人计算机中。
在个人计算机中,把在上述各模式中被返送的评价数据分别进行分析比较。而且,根据其分析结果,判断例如障碍存在于RSIU14自身还是存在于RCTU16等的其它设备中。
(2-5)主装置1内的任意设备的动作确认。
本实施例的系统中,能够个别地评价主装置1内的任意设备的动作。即,在RSIU14内的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的一个上连接监视装置。另外,从RCOU11,RCIU12,RDKU13以及RSTU15等的各设备中个别地选择成为评价对象的设备,在该设备上连接评价用装置,提供评价用数据。另外,该评价用数据是从个人计算机输入的ASCII代码或主装置的远程维护用指令。
于是,根据该评价用数据评价对象的设备动作,该动作的结果生成的数据经过数据信息通道17转送到RCTU16以后,从该RCTU16经过RSIU14向上述监视装置传送。在监视装置中显示或者打印出从主装置1传送来的动作结果的数据。从而,产品的检查者和维护员从该监视装置显示的数据或者打印出的数据能够分别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设备的动作状态。
例如,在通常模式下输入了远程维护用指令以后,如果对此从主装置返送来正常的应答数据并且在监视装置上进行显示,则能够判断评价对象的设备为正常。与此相反,在返送了异常的应答数据的情况下,在折返模式下从个人计算机输入任意的ASCII代码。而且,如果该输入了的ASCII代码被直接返送并显示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则能够判断与主装置之间数据传送系统为正常。从而,这种情况下,能够判断在主装置的远程维护程序方面存在问题。另外,如果输入的ASCII代码不返送到个人计算机并显示在显示器上,则能够判断在与主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中存在着异常。
(2-6)对于RSIU14的各个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的传送速度的布线设定
RSIU14提供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总计例如规定为9600bps。在总计的传送速度的范围内如果在各个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上固定地分配传送速度,则分别成为2400bps。然而,不一定在所有的串行通信端口上连接个人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使用RSIU14所具有的传送能力的一部分。
于是,本发明的系统中,使RSIU14具有分配适宜数据传输速度的控制功能。即,RSIU14把存储使用端口数和数据传输速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存储在RAM142中。图25示出存储上述使用端口数与数据传输速度的对应关系的表的1例。而且,在布线设定中控制单元140按每个端口进行传输速度的分配,每次参照上述表检查是否超过了传输速度的总计9600bps。在超过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出错,进行其它端口的传输速度的设定更正,再次进行目标端口的传输速度分配。而且,如果分配的传输速度的总计值在9600bps以内,则布线设定成为有效。
连接在串行通信端口1410~1413上的外部连接设备是电传打字机(TTY),通信管理记录装置(SMDR),通信信息管理终端(MIS),SMDI,CLASS/O.A共计5种。如果用户决定了连接装置的种类,即端口的使用目的,则由控制单元140自动地决定比特长度等通信方式,即传送属性。图26示出该使用目的和通信方式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另外,在初始加电时,把第1端口1410设定为TTY用能够以2400bps进行动作,把其它端口取为非动作状态。其中,在电源加电时被进行布线设定了的情况下,使该布线设定值优先。从而,用户能够不把布线设定用的端口设定为其它用途,使用第1端口进行布线设定。由此,用户能够始终掌握数据传输速度,不产生混乱。
另外,在1个系统中禁止存在多个相同的使用目的。在设定多个相同使用目的的情况下,使最新号码的端口优先,而无视旧号码的端口。其判断在插入设备时通过RCTU16进行。
(2-7)系统安装工程中的设备以及内线终端输入容量(功率因数)的判断
进行功率因数判断的情况下,以往工程承担者用手算求出实际安装的设备以及数字电话机的各个功率因数,通过把其求出的值与系统所具有的功率因数的总和值进行对照,判断设备以及数字电话机的连接容量是否合适。因此,在功率因数的判断方面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
为此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用RCTU16检测安装在主装置1中的设备以及在RDKU13上连接的数字电话机2的各个功率因数计算出其总和值。而且,把该计算出的值与系统的功率因数的额定值,例如24V、70mA进行对比,在超过该额定值的情况下向布线设定用的数字电话机或者个人计算机输出警告信息并显示在LCD上。
从而,例如工程承担者即使错误连接超过功率因数额定值的台数的内线终端,其意思的警告信息也能够通知给工程承担者,由此,能够防止进行超过功率因数额定值数目的设备的安装以及内线终端的连接。
(2-8)基本架1b和扩展架1b之间的连接
主装置1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为在基本架1a上迭层多个扩展架1b,、1b、……,通过用数据电缆把这些基本架1a和各个扩展架1b、1b、……之间进行连接。这时,基本架1a与各扩展架1b、1b、……之间所进行的数据传输格式根据扩展架的迭层位置在基本架1a上预先分别地进行设定。
例如,现假设在各个扩展架1b、1b、……上具有4个槽A、B、C、D,并假设向这些槽A、B、C、D从基本架1a发送来下行数据BA、BB、BC、BD,这些下行数据BA、BB、BC、BD的信道数如图3 5所示那样在各个扩展架1b、1b、……中不相同。另外,图中EA、EB、EC、ED是各个扩展架1b、1b、……内的数据名称。
由此,各个扩展架1b、1b、……需要构成为使得具有对应于其迭层位置的固有的数据传输功能。然而,如果这样做就必须准备与迭层级数相当种类的扩展架,由于不能够谋求扩展架的共用,因此导致系统的成本上升。
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如以下那样解决这个问题。即,从基本架1a对各个扩展架1b、1b、……发送出架位置识别信号,在各个扩展架1b、1b、……中,根据从基本架1a发送来的上述架识别信号识别自己的架的迭层位置。而且,根据所识别的架的迭层位置,进行用于与基本架1a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架传输信道和用于与自架内的各槽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架内传输信道之间的切换以及各信道的时隙数的变换。
图27示出基本架1a和扩展架1b、1b、……之间的连接构造,另外图28示出连接接口电路的构造。还有,图中为说明上的方便,仅示出具有多级(图1所示的例中为5级)的扩展架1b、1b、……中的2级。
如图27所示,在基本架1a的母板1b1上,设置扩展架连接用的连接器1a21、1a22。另外在扩展架1b1、1b2的母板1b11、1b21上设置RDKU13等的各种设备1b13、1b23以及中继板1b12、1b22。这些中继板1b12、1b22上也设置着连接器1b16、1b26,这些连接器1b16、1b26和上述基本架1a的连接器1a21、1a22之间分别通过数据电缆1c1、1c2连接。
而且,在中继板1b12、1b22上分别设置着架位置识别电路1b14、1b24以及信道切换电路1b15、1b25。架位置识别电路1b14、1b24通过数据电缆1c1、1c2根据从基本架1a发送来的架位置识别信号识别自己的架的迭层配置,把识别了的架位置的信息通知给信道切换电路1b15、1b25。另外,上述架位置识别信号例如由2比特信号构成,通过在基本架1a的母板1a1上把2条信号线选择性地连接到电源(5V)以及接地端子而生成,或者在控制设备16中生成。
图29示出各个扩展架1b1、1b2,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以及后述的数据信道切换信号CR的对应关系的一例。图30示出架位置识别电路1b14、1b24的电路结构,用异或电路,反相电路,上拉电路以及下拉电路构成,根据上述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的输入逻辑电平,产生反转了的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以及数据信道切换信号CS。
另一方面,信道切换电路1b15、1b25具备根据从上述架位置识别电路1b14、1b24输出的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以及数据信道切换信号CS,把从基本架1a发来的下行数据进行信道切换为扩展架1b1、1b2用的下行数据的下行切换电路,把从扩展架1b1、1b2内的各槽发来的上行数据信道切换为基本架1a用的上行数据的上行切换电路。
首先图32示出下行切换电路结构的一例,具备根据上述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进行通·断动作的多个门电路。而且,根据这些门电路,把从基本架1a发送来的下行数据BA、BB、BC切换为向扩展架1b1、1b2内的各槽A、B、C、D的下行数据EA、EB、EC、ED。图31按各扩展架1b1、1b2示出该下行切换电路中的基本架一侧数据BA、BB、BC和扩展架一侧数据EA、EB、EC、ED的对应关系。
其次图34示出上行切换电路结构的一例,具有根据上述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以及数据信道切换信号CS进行通·断动作的3个门电路,把其输出端子进行上拉的3个上拉电路,根据上述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的3个与门电路。而且,根据上述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以及数据信道切换信号CS,把从扩展架1b1、1b2内的各槽A、B、C、D发送来的上行数据切换为向基本架1a的上行数据BA、BB、BC。图33按各扩展架1b1、1b2示出该上行切换电路中的基本架一侧数据BA、BB、BC和扩展架一侧数据EA、EB、EC、ED的对应关系。
由于是这样的结构,所以在各个扩展架1b1、1b2中,根据从基本架1a到来的架位置识别信号AS-1、AS-2识别自己的迭层位置,根据该识别结果,按各扩展架1b1、1b2进行基本架1a与扩展架1b1、1b2内的各槽A、B、C、D之间的传输数据的信道切换。即,各扩展架1b1、1b2无论迭层在哪个位置也能够自动地进行对应于其迭层位置的信道切换。因此,能够使各个扩展架1b1、1b2的结构共用,由此能够降低扩展架的价格。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把架位置识别电路1b14、1b24以及信道切换电路1b15、1b25安装在中继板1b12、1b22的情况,然而也可以直接安在母板1b11、1b21上。
(3)收发呼叫以及通信中的特征动作
(3-1)DTMF信号的电平控制
从主装置1对于公共交换电话网NW送出拨号信号的情况下,使用DTMF信号。这时,与对于公共交换电话网NW的DTMF信号的发送动作相同步,也向发呼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发送拨号确认音。该拨号确认音也使用DTMF信号,而作为该拨号确认音的DTMF信号的电平设定为比作为拨号信号向公共交换电话网NW发信的DTMF信号的电平小。因此以往,分别地设置产生上述作为拨号信号的DTMF信号的音调振荡器和产生作为拨号确认音的DTMF信号的音调振荡器,通过分别激励音调振荡器送出各个适合的信号电平的拨号信号以及拨号确认音。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必须设置2个相同的音调振荡器,其结果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价格高。
对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那样,在设置于控制单元16内的定时开关单元165中设置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该数字衰减器单元1653具有-18dB到+3dB的8级衰减器。而且,在每次从数字存储器1652输入了时隙数据时,根据从连接存储器1657读出的控制数据各衰减器中的一个成为有效,使用该成为有效的衰减器把上述输入的时隙数据进行增益控制后输出。
图36是示出从上述连接存储器1657输出的控制数据的一例。即,从连接存储器1657输出的控制数据是8比特(D0~D7),其中的D4~D6作为用于选择上述8个衰减器的比特使用。另外,D3作为用于控制选择μ/L规则还是选择A/L规则作为编码规则的比特使用。μ/L规则是主要在北美以及日本使用的PCM编码规则,另一方面A/L规则主要是在英国和东南亚使用的PCM编码规则。通过可以选择这些编码规则,能够在采用了上述不同的编码规则的任何一个国家中都使用一种定时开关。
另外,D0作为用于以信道单位控制数据存储器1652以及多路转换器1654中的数据输出的比特使用,还有D2用于选择开关模式和消息信道模式。
因为是这样的结构,所以例如首先在伴随着来自数字按钮电话机DKT的发呼叫请求,向公共交换电话网NW送出由DTMF信号组成的拨号信号的情况下,如图37A所示那样从音调发生器发生的同一个DTMF信号分别插入在不同的2个时隙中输入到定时开关单元165。于是在定时开关单元165中,以上述2个时隙中第1时隙的开关定时,选择要在其DTMF信号上提供拨号信号发送用的衰减量的衰减器。由此,上述第1时隙的DTMF信号在上述衰减器被提供了拨号信号发送用的衰减量以后转送到RCOU11,从该RCOU11向公共交换电话网NW的CO线路发送。例如,在这样发送的目标是CO线路的情况下,作为衰减量插入-15dB。
与此相对,以第2时隙的开关定时,选择要提供拨号确认音用的衰减量的衰减器。由此,上述第2时隙的DTMF信号在上述衰减器中供给拨号确认音用的衰减量,即比供给到上述拨号信号的衰减量大的衰减量以后,转送到RDKU13,从该RDKU13送出到发呼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DKT。另外,上述衰减量不在内线和CO线路之间的通话过程中插入,在内线相互间通话的时候插入8dB。
即,根据从1个音调发生器发生的共同的DTMF信号,生成具有适合于拨号信号发送的信号电平的DTMF信号和具有适合于拨号确认音的信号电平的DTMF信号,向公共交换电话网NW以及发呼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DKD发送。因此,不必要准备输出信号电平不同的2个DTMF发生器,由此能够谋求电路结构的简单小型化,降低主装置的成本。
另外,上述衰减器中的衰减量的插入定时仅限定于信号送出时。例如,在向CO线路发信时,仅在拨号输入期间插入衰减量,在拨号输入期间以后解除衰减量的插入。
另外,在如图37B所示那样经过主装置1在数字按钮电话机DKT之间进行通话时以及像图37C所示那样经过主装置1在局线之间进行通话时也能够使用设置在上述定时开关单元165中的信号电平可变功能进行通话信号电平的变化。例如,在通信对方的受话音量小难以收听到的情况下,受话一侧的通话者在自己的数字按钮电话机中进行用于增加受话电平的操作。于是,从数字按钮电话机向主装置1送出插入了受话音量增加请求的控制数据。主装置1根据该控制数据的请求,在插入了向上述请求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的受话信号的时隙的开关定时中,把定时开关单元165的数字衰减器1653的衰减量变更为小衰减量。由此,以后将提高对于请求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的受话信号的音量,通话者能够得到易于听到的良好的受话品质。
(3-2)预占线音调的差别
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机系统具有预占线功能。所谓预占线功能如下。
即,通过采用多DN功能,使得DN键收信各种呼叫。这种情况下,如果DN键空闲则在该空闲的DN上收信。然而,如果正在使用着DN键,则不进行收信等待DN上产生空闲。这时主装置对于收信目标的DKT送出音调信号输出音调,由此向该DKT的用户报告发生了收信。这时把在DKT中输出的音调称为预占线音调。预占线在发生了收信的线路是局线时称为局线预占线,是内线时称为内线预占线。
于是,对于用户来讲,在输出了上述预占线音调时,只要听到上述音调就能够判断是发生了局线收信还是发生了内线收信,非常方便。因为,例如在内线通话过程中发生了新收信的情况下,如果该收信是来自局线则由于是来自公司外部的收信,所以立即终止内线通话应答上述局线收信,另一方面,如果是内线收信则由于是来自公司内部的来话,则继续进行内部通话在该内线通话结束以后应答上述新的来话,能够进行这样不同的对应。
然而在以往的预占线音调中使用预先设定的唯一种类的音调信号。因此,用户仅从预占线音调不能够识别收信的线路是局线还是内线。
为此在本发明中,当进行预占线时,在主装置1中判断收信线路是内线还是局线,根据该判断结果使从主装置1向通话中的收信目标DKT2送出的预占线音调不同。
例如,在来自内线的来话的情况下,使用不调制的2000Hz的高频音调,以发1秒停3秒的断续波形向通话中的收信目标DKT2发送该高频音调。另一方面,在来自局线的来话的情况下,使用以10Hz调制了的2000Hz的高频音调,以发1秒停3秒的断续波形向通话中的收信目标DKT2发送该高频音调。
另外,用于发生预占线音调的结构根据收信目标的终端是DKT/EKT2还是标准电话机(STT)4而不同。即,DKT/EKT2在装置内具有高频音调(2KHz)的音源。从而,在收信目标终端是DKT/EKT2的情况下,主装置1可以把指示输出内线来话用的预占线音调的指令或者指示输出局线来话用的预占线音调的指令送出到DKT/EKT中。
与此不同,标准电话机4不具有高频音调的音源。因此,在收信目标终端是标准电话机4的情况下,主装置1自身生成预占线音调,把该预占线音调混合或者插入到通话信号中向标准电话机4发送。因此在本发明的主装置1中,在控制设备16中主CPU161控制定时开关单元165,进行控制使得把音源信道以一定时间连接到向标准电话机4的信道上。
图104是示出上述预占线音调的发送控制顺序以及其控制内容的流程图。主装置1的RCTU16在每次从局线(CO线路)或者内线到来了发呼请求时,在步骤S104a中判断收信目标的终端是否正在通话过程中。而且,在通话过程中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4b,在这里判断收信目标的DN是否为正在使用中的DN。而且,如果判断为正在使用中,则转移到步骤S104c在这里判断收信种类。
在该判断中,在判断为来自局线的来话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4d,在这里判断收信目标的终端是标准电话机(STT)4还是DKT/EKT2。而且如果是DKT/EKT2,则在步骤S104e中把指示发生局线收信用的预占线音调发送到收信目标的DKT/EKT2。于是,在通话中的收信目标DKD/EKT2中,根据上述指令,驱动设在自己装置内的音源,输出局线收信用的预占线音调通知给用户。这时所使用预占线音调如上述那样是以发1秒停3秒的断续波形发生的用10Hz调制了的2000Hz的高音调。图105A示出其信号波形。
与此不同,在收信目标终端是标准电话机4的情况下,RCTU16转移到步骤S104f,在这里驱动设置在主装置1内部的音调发生用的音源信道。而且,控制定时开关单元165,按照预定的周期把上述音源信道断续连接到收信目标的标准电话机4的受话信道上。从而,在主装置1生成的局线收信用的预占线音调混合或者插入到受话信号中发送到标准电话机4,与受话音一起从受话用的扬声器输出。这时输出的预占线音调是以发1秒停3秒的断续波形发生的用4Hz调制了的1200Hz的高音调。图105B示出其信号波形。
另一方面,在发生了收信的线路是内线的情况下,RCTU16从步骤S104c转移到步骤S104g,在这里,判断收信目标的终端是标准电话机(STT)4还是DKT/EKT2。而且如果是DKT/EKT,则在步骤S104h中把指示发生内线收信用的预占线音调的指令发送到收信目标的DKT/EKT2。由此,在通话中的收信目标DKT/EKT2中,根据上述指令,驱动设置在自己装置内的音源,输出内线收信用的预占线音调通知给用户。这时所使用的预占线音调是以发1秒停3秒的断续模式发生的不调制的2000Hz的高频音调。图105C示出其信号波形。
与此不同,在收信目标的终端是标准电话机4的情况下,RCTU16转移到步骤S104i,在这里驱动设置在主装置1内的音调发生用音源信道。而且,控制定时开关单元165,以内线收信用的预定的周期使上述音源信道断续地连接到收信目标的标准电话机4的受话信道上。从而,在主装置1中生成的向标准电话机的内线收信用预占线音调混合或者插入到受话信号中发送给标准电话机4。这时所使用的预占线音调是以发160毫秒停3秒的断续波形发生的不调制的1200Hz的高频音调。图105D示出其信号波形。
通过这样构成,收信到预占线通知的DKT用户能够根据预占线音调音色的差别识别发生了收信的线路是内线还是局线。而且,根据该识别结果,能够决定例如是应该立即应答还是在结束了通话中的内线通话后进行应答。
另外,判断收信目标的终端是DKT/EKT2还是标准电话机4,在是DKT/EKT2的情况下从主装置1送出指令使得在DKT/EKT2中生成预占线音调并且进行输出,另一方面,在标准电话机4的情况下在主装置1内生成预占线音调送出到标准电话机4并且进行输出。由此,无论终端的种类是DKT/EKT2以及标准电话机4的哪一种情况都能够进行基于本发明预占线音调的输出。
(3-3)电话薄号码(Directory Number DN)的显示
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具有多DN功能。多DN功能在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中把多个电话薄号码对应于不同的DN键进行设置,使用这些电话薄号码进行来自局线以及内线的收发信,呼叫转接(CF)等的各种转送,会议通话,声音呼叫(HFU),信息等待(MW),呼叫暂存(CP)等的各种控制。另外,电话薄号码中有处理为代表号码的主DN,处理为从属号码的次DN,处理为架空号码的仿真DN,这些电话薄号码任意地设定在1台数字按钮电话机中。
说明几个在数字按钮电话机DKT中使用的该DN的动作例。
3-31使用了DN键的内线通话。
图95是说明其动作所使用的图。假设在DKT200中用户摘机按下了DN200键。于是,对应于该DN200键的LED闪烁,由此,显示上述DN200正在使用中。另外,通过按下上述DN的200键,在DLT200中输出拨号音调,确认了该拨号音调的用户如果拨号输入DKT201的内线号码,则从主装置对于DKT201发出来话信号。由此,在收信一侧的DKT201中,输出内线呼叫音的同时,对应于DN201健的LED成为显示正在呼叫中的闪烁状态。
在该状态下,DKT201的用户如果进行摘机操作或者按下DN201键,则由主装置把发信方的DKT200和收信目标的DKT201之间进行连接,由此,在各DKT200、201之间能够进行通话。另外如果成为该通话状态,则在收信一侧的DKT201中,对应于DN201键的LED成为显示使用中的闪烁状态。而且,如果结束通话在任一个DKT中进行通话结束操作,则切断内线通话DKT200、201的各个LED熄灭。
3-32基于主DN键的CF目标DN的设定
图96是说明其动作所使用的图。在使用主DN键设定CF目标的情况下,用户在CF设定方的DKT200中按下DN200键,在确认了拨号音调以后接着拨号输入作为CF设定特殊号码的#601。而且,拨号输入作为CF目标的DKT201的内线号码。最后,按下RDL键完成设定。其结果,以后把DN200作为收信目标的呼叫由主装置转送到DN201中。
3-33基于仿真DN键的CF目标的设定
图96是说明其动作所使用的图。另外,这里说明DKT200预先登录为DN500的主终端的情况。使用仿真DN键设定CF目标的情况下,用户在CF设定方DKT200中按下仿真DN500键。而且,在确认拨号音调后,拨号作为CF设定特殊号码的#601,接着拨号作为CF目标例如DKT203的内线号码203。而且,最后按下RDL键。这样结束CF的设定,以后把上述设定方的DN500作为收信目标的呼叫转送到DKT203中。
3-34基于主DN键的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
图97是说明其动作所使用的图。使用主DN键进行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的情况下,在设定方的DKT200中用户首先按下DN200键。而且在拨号音调的确认后,拨号输入用于设定语音邮件ID代码的特殊号码#656,接着,拨号输入ID代码。最后按下RDL键。这样,完成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
下面叙述语音邮件ID代码的使用方法。即,伴随着用户离开座位,在自己的DKT200中进行把CF目标设定为语音邮件装置的操作。于是,以后把DKT200作为收信目标的呼叫由主装置转送到语音邮件装置中,发呼者的事件消息记录到语音邮件装置中。语音邮件ID代码是表示记录事件消息时的地址的代码,在语音邮件装置应答了收信时从主装置对语音邮件装置作为DTMF信号发送,由此指定用于存储语音邮件装置的事件消息的地址。
如果在语音邮件装置中记录了事件消息,则在CF设定方的DKT中为了使用户知道记录了事件消息而闪烁消息灯。该消息灯的闪烁通过语音邮件装置对于DKT发送用于使消息灯闪烁的特殊号码完成。
在这种状态下,返回到座位的用户如果按下消息灯键,则对于语音邮件装置进行回叫。而且,如果语音邮件装置应答该回叫,则从用前边的ID代码表示的地址再生事件信息,发送到DKT。
3-35基于仿真DN键的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
图99是说明其动作所使用的图。用户在设定方的DKT200中按下仿真DN500键。而且,在确认拨号音调后,拨号输入用于设定语音邮件ID代码的特殊号码的#656,接着拨号输入对应于仿真DN500的ID代码。最后按下RDL键。这样,完成语音邮件ID代码的设定。
上述语音邮件ID代码在把DN500作为收信目标的呼叫转送到语音邮件装置中时,从主装置传送到语音邮件装置,用于指定事件信息的存储地址。
3-36用于确认DN号码的显示
然而,在上述的多DN功能中,由于用户能够任意地对应于DN键设定多个DN号码,所以用户在使用其他人的按钮电话机时,有时不清楚在其各DN键上设定着什么DN号码。另外,即使是用户本人有时也会忘记设定在DN中的电话薄号码,在设定呼叫转接等的情况下产生障碍。另外,在系统的安装时设置业者进行内线呼叫的试验的情况下,如果不知道内线电话机的DN号码则必须参考功能设定因此非常麻烦。
为此,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在数字按钮电话机中在按下DN键的基础上如果进行预定的特殊号码的操作,则主装置1从存储器读出设定在DN键的电话薄号码,使该号码显示在数字按钮电话机的LCD28上。图38A~C示出其操作顺序以及LCD上的显示内容的一例。
即,在数字按钮电话机中,在要确认设定在任意的DN键上的电话薄号码的情况下,首先按下成为对象的DN键。这时在电话机的LCD28上如图38A所示显示“INT”,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了特殊号码“#401”,则根据主装置1的控制在LCD28上如图38B所示对应于上述DN键号码簿的号码显示为“DN=210”。
这样电话薄号码的确认对于被选择的DN键进行。由此,在选择了次DN键的状态下进行了特殊号码操作的情况时,显示次DN键的电话薄号码,同样在选择仿真DN键的状态下进行了特殊号码操作的情况时,显示仿真DN键的电话薄号码。
还有,在DN键操作的基础上如果进行了用于确认内线号码的特殊号码操作,则如图38C所示内键号码显示为“INT=210”,用户根据该显示能够确认对应于DN键的内线号码。
图39A~D示出关于询问的操作例以及显示例,A~D是分别进行DN号码的确认,内线号码的确认,收容位置号码的确认以及槽号码的确认的例子。
图100是示出上述DN号码显示控制的控制顺序以及控制内容的流程图。用户如果按下要检查的DN键,则主装置在步骤S100a中检出该操作后转移到步骤S100b,在这里对于按下上述DN键的DKT送出拨号音调,而且送出显示控制信号使对应于上述DN键的LED闪烁。而且,在步骤S100c中在DKT的LCD上显示催促拨号输入的信息。其次,在步骤S100d中从对应于DKT的键排列区域(RAM)读出上述按下了DN键的DN号码,把该DN号码写入到对应于DKT的连接DN区域中。图101示出该连接DN区域构造的一例。
另一方面,在DKT中被按下的键是DN键以外的键的情况下,主装置从步骤S100a转移到步骤S100e,在这里判断输入键是否为拨号键,是拨号键的情况下从步骤S100f到步骤S100i中,判断拨号输入了的号码是否为DN显示特殊号码(#407)。而且,如果确认为是DN显示特殊号码,则在步骤S100j中检索上述连接DN区域,使对于上述操作的DN的DN号码显示在DKT的LCD上。
另外,在该状态下如果DKT的用户进行了挂机操作,则主装置从步骤S100e以及S100k转移到步骤S1001,在这里结束在DKT的LCD中的DN号码的显示,返回到计时的显示。而且在步骤S100m中清除连接DN区域的存储内容,而且在步骤S100n中使DKT的LED熄灭。
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则能够简单而且可靠地确认DN键是主DN,是次DN,还是仿真DN。由此用户以及布线设定员能够简单地判断可以使用哪一种DN进行呼叫转接等的设定。
3-37对于DKT、EKT的各键的功能设定
图102是示出其设定顺序的图。在作为固定终端的DKT中通过拨号输入特殊号码“*#*#1*2*3”,DKT成为功能设定模式。而且,通过按照图102所示的顺序进行键操作设定对于各键的功能,该设定了的功能存储在RAM中的键排列区域。图103示出该键排列区结构的一例。
(3-4)来话信息的存储·显示控制
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如果对于通话中的数字按钮电话机发生了一个或者多个收信呼叫,则在主装置1中分别存储关于这些收信呼叫的来话信息。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从上述通话中的数字按钮电话机或者连接到该电话机上的个人计算机发出用于了解呼叫内容的请求,则根据该请求从主装置1把上述存储着的来话信息传送到上述请求方的数字按钮电话机或者个人计算机中,并且进行显示。
图40A以及图40B是示出上述来话信息存储以及显示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即,主装置1在步骤S40a进行来自局线的收信的到来监视。如果在该状态下有收信,则在步骤S40b判断收信目标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则对于该数字按钮电话机2使其收信的同时,把其来话信息发送到对应的个人计算机3中并且进行显示。而且,在步骤S40j中判断电话机2是否进行了收信应答,在应答了的情况下,不进行来话信息的存储而直接结束控制。
与此相反,在电话机2没有进行收信应答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0d,在这里把来话信息与收信局线号码相对应存储在收信应答区中。该来话信息区域按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2、2、……进行设置。
另一方面,在收信目标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是通话中的情况下,从步骤S40b转移到步骤S40d,在这里把该时刻的来话信息与其收信局线号码相对应存储在来话信息区域中。
在这种状态下假设用户在对于自己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的个人计算机3中,为了了解对于自己的接收呼叫的内容而进行了指令的输入操作。于是,从个人计算机3向主装置1送出上述指令。主装置1如果有上述指令到来,则如图40B所示从步骤S40e转移到步骤S40f,在这里一个个地检查对应的来话信息。而且,在步骤S40g中,判断是否存储着来电话等待状态的收信呼叫的收信局线号码。如果存储着收信局线号码,则在步骤S40h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读出对应的来话信息,向上述请求方的个人计算机发送。该来话信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3的显示器上。
另一方面,如果在上述检查对象的区域中没有存储着收信局线号码,则转移到步骤S40i在这里判断是否检查了所有的区域,另外如果残留有未检查的区域则返回到步骤S40f,在这里检查下一个区域,反复进行上述来话信息的发送以及显示控制。
这样,个人计算机3中顺序显示发送给自己的来话信息。从而,在通话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个人计算机3全部确认成为收信等待状态的发送给自己的收信呼叫的信息,在结束通话以后能够从上述收信等待的收信呼叫中选择地应答重要的来话。
另外,在以上的发明中,叙述了在来话信息区域中存储着多个来话信息的情况下,在个人计算机3中每次进行上卷操作,就检查来话信息区域各读出一个来话信息,向请求方的个人计算机3发送并且显示其显示器上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来自个人计算机3的请求,全部读出多个来话信息,把它们发送到个人计算机3中一起显示在其显示器上。
另外,在以上的各说明在个人计算机3根据用户进行来话信息的显示请求的操作,检查来话信息区域把其来话信息发送并显示在个人计算机3上,然而也可以在通话过程中从个人计算机3自动地送出仅进行一次或者定期地显示请求的指令,根据该指令主装置1检查来话信息区域把存储着的来话信息发送并显示在个人计算机3上。另外,也可以在通话过程中每次产生新的来话信息时,主装置1就把其来话信息发送并显示在个人计算机3上。
(3-5)与呼叫暂存有关的控制
呼叫暂存是在对于收信呼叫进行应答了的内线终端进行了请求呼叫暂存的预定操作时,把上述呼叫保留在称为暂存区的假设保留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在其它内线终端操作了用于应答上述呼叫的特殊号码操作时,该内线终端能够再次应答上述呼叫的功能。
例如,假设在内线终端a对于收信呼叫进行了应答时,其呼叫在内线终端g进行通话时是妥当的。这时在内线终端a中如果用户进行了预定的特殊号码的操作,则上述呼叫被暂存在暂存区中。而且,在该状态下,内线终端a的用户依赖通过广播呼叫内线终端g,向其用户传送事件,应答暂存中的呼叫。根据该依赖,如果内线终端g的用户进行了预定的暂存应答操作,则连接上述内线终端g和上述保留中的呼叫,内线终端g的用户能够应答上述呼叫。
然而,在把上述呼叫暂存在暂存区的情况下,与表示称为轨道号码的暂存地址的信息相对应进行暂存,在以往无论最初暂存时还是再次暂存相同的呼叫时每次都使用新的轨道号码。由此,对于一次暂存的呼叫被呼叫者不进行应答而再次暂存上述呼叫时,相同的呼叫对应于不同的轨道号码进行暂存,因而不理想。
为此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中,在把呼叫暂存对象的呼叫对应于轨道号码进行暂存时,保持上述轨道号码直到上述呼叫结束通话为止。在上述呼叫的持续中发生了对于该呼叫再生呼叫暂存请求时,把该呼叫对应于上述保持中的轨道号码进行暂存。
图41示出上述呼叫暂存中使用的暂存备用表的一例,设置在RCTU16内的存储器中。该暂存备用表具有添加了各个轨道号码#1~#n的n个暂存区域,在这些暂存区域中分别存储收信了暂存对象的呼叫的局线中继线号码和进行了呼叫暂存请求的终端的号码。
图42是示出由RCTU16进行的呼叫暂存控制顺序的流程图。RCTU16在局线收信过程中,在步骤S42a中监视在收信目标的内线终端是否按下了暂存键。在该状态下如果在内线终端中按下了暂存键,则RCTU16在步骤S42b中判断暂存备用表的暂存区,即在轨道中是否有空闲,如果有空闲则转移到步骤S42c在这里进行暂存动作。
另外,与此同时在步骤S42d中,在上述空闲的轨道中的一个,分别存储上述收信呼叫的中继线号码以及上述暂存请求的内线终端的号码。例如,对于局线中继线“001”收信的收信呼叫,内线终端“005”进行了暂存请求的情况下,在轨道#1空闲时,如图41所示在该轨道#1上分别存储上述中继线号码“001”以及内线终端号码“005”。进而RCTU16与该收信呼叫相对应把上述轨道号码作为备用轨道进行保存直到对于上述收信呼叫的通话结束为止。
另外,在没有空闲轨道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成为不允许暂存的状态。
另外,假设对于伴随着上述呼叫暂存被呼叫者不进行应答,上述内线终端的用户为呼叫其它的内线终端再次按下呼叫暂存键。于是,RCTU16进行再次暂存控制。图43是示出其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即,如果检测到上述再次呼叫暂存请求,则RCTU16从步骤S43a转移到步骤S43b,在这里判断有无备用轨道。而且如果有备用轨道则转移到步骤S43c,在这里对应于该备用轨道存储上述再次呼叫暂存对象的收信呼叫的中继线号码以及再次呼叫暂存请求了的内线终端的号码。
另外,尽管是再次呼叫暂存但在未保存备用轨道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3d成为不允许暂存的状态。
另一方面,假设对于伴随着上述呼叫暂存或者再次呼叫暂存的呼叫,被呼叫者进行了应答。这种情况下RCTU16如以下那样实行拾音控制。图44是示出该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即,如果检测出对于暂存中的呼叫的拾音操作,则RCTU16从步骤S44a转移到步骤S44b,在这里访问暂存备用表的备用轨道判断是否暂存着收信呼叫。而且,如果暂存着收信呼叫,则转移到步骤S44d在这里进行拾音控制。即,能够把应答了的内线终端和上述暂存着的接收呼叫的中继线连接起来进行通话。与此相反在没有暂存接收呼叫的情况下,从暂存备用表删去该轨道的存储信息。
如果是这样结构的系统,则在完成了再次呼叫暂存操作的情况下,其呼叫暂存操作对象的收信呼叫与前面呼叫暂存时的轨道号码相同的轨道号码相对应进行暂存。由此,防止相同的呼叫对应于不同的轨道号码分别被暂存的不理想状况。
(3-6)对于来自个人计算机的模式变更请求的控制
本发明的系统中,把从个人计算机3发送的动作模式的变更请求经过设置在数字按钮电话机2中的个人计算机接口设备(PCI-DI)2b转送到主装置1,主装置1在转送来了上述模式变更请求的情况下判断该模式变更请求是否妥当,把其判定结果通知给上述模式变更请求转送方的PCI-DI2b,PCI-DI2b,根据该被通知了的判断结果进行对于个人计算机的模式变更请求的模式变更处理。
图45是示出PCI-DI2b以及主装置1的RCTU16中的模式变更控制顺序以及其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在个人计算机3中如果输入了模式变更指令,则PCI-DI2b从步骤S45a转移到步骤S45b,在这里向主装置1转送模式变更指令。对此主装置1的RCTU16在步骤S45g中监视从PCI-DI2b的模式变更指令的到来,如果模式变更指令到来,则转移到步骤S45h,在这里分析该模式变更指令的内容。而且,在步骤S45i中,根据上述模式变更指令判断能否进行被请求的模式变更,如果可能,则在步骤S45j中返送模式变更指令。另一方面,如果在判断为对被请求模式的变更不可能的情况下,则转移到步骤S45k,在这里向PCI-DI2b返送模式变更拒绝指令。
对此PCI-DI2b在发送出上述模式变更指令以后,在步骤S45c以及步骤S45e中分别监视来自主装置1的模式变更指令以及模式变更拒绝指令的返送。而且,在该状态下如果从主装置1返送了模式变更指令,则转移到步骤S45d在这里执行模式变更处理。该模式变更处理在数据通信控制用微机245中进行。
即,PCI-DI2b在向个人计算机3供给了模式变更的允许信号的同时,把自身设定为对应于上述变更模式的动作状态,即使内线和个人计算机之间成为通路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从主装置1返送了模式变更拒绝指令,则PCI-DI2b转移到步骤S45f在这里执行模式变更禁止处理。即,在对于个人计算机3通知模式变更禁止的同时设定自身的动作状态使得即使在个人计算机3中进行了基于变更模式的动作也不把该信号向主装置1返送。
这样在本系统中,如果从个人计算机3发出模式变更请求,则该请求一定在主装置1的RCTU16中判断是否妥当,仅在判断为妥当的情况下对于DCI-DI2b允许模式变更。从而,能够防止在PCI-DI中设定主装置1中未准备的模式的不理想状态。
例如,假设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3要进行发信,则从个人计算机3对于PCI-DI2b送出向计算机电话模式的变更请求。然而,在主装置1不具有该计算机电话模式的情况下,主装置1不返送模式变更的允许通知。由此,在PCI-DI2b中不会设定计算机电话模式。
(3-7)保留线路的显示控制
在某个数字按钮电话机2中,如果把局线或者内线置为保留状态,则该被保留的局线或者内线的号码显示在数字按钮电话机2的LCD28上。然而,如果被保留的局线或者内线数多,则用户不能够区分在LCD28上保留显示中的局线或者内线对应于哪个柔性按钮。
为此,本发明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在保留多条局线或者内线的情况下,如果用数字按钮电话机进行其保留信息的显示操作,则根据其显示操作保留中的多条局线或者内线的号码选择地显示在数字按钮电话机的LCD上,而且,与向该LCD的显示动作相连动,例如使得对应于上述保留中的局线或者内线的柔性按钮的LED闪烁。
图46是示出其保留显示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局线与10个柔性按钮24相对应,把这些柔性按钮作为线路选择键使用。
主装置1的RCTU16在步骤S46a中对于收信等待状态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2、……监视其上卷键29的按下。而且,如果对于任意的数字按钮电话机2按下了上卷键29,则在步骤S46b中把计数器的值置为1以后转移到步骤S46c检索保留信息区域中的对应于上述计数器值=1的区域。这里,保留信息区域是在RCTU16的存储器中对应于各数字按钮电话机而设置的,例如像图47所示构成为对应于各线路选择键号码存储保留中的局线号码。
RCTU16根据上述步骤S46c的检索结果,在步骤S46d中判断对应该第1个线路选择键号码是否存储着保留线路号码。而且,如图47所示如果没有存储着保留线路号码,则不进行保留线路号码的显示控制转移到步骤S46g,在这里把计数器值加1以后在步骤S46h判断是否对于10个所有的线路选择键都进行了保留显示控制。这时,由于残留着尚未进行显示控制的线路选择键,所以返回到步骤S46c,这次检索对应于第2个线路选择键号码的保留信息区域。而且,根据该检索结果,在步骤S46d中,判断对应于第2线路选择键号码是否存储着保留线路号码,如图47所示如果存储着该号码,则在步骤S46e中读出该保留线路号码并转送到数字按钮电话机2,显示在LCD28上。另外与此同时,通过步骤S46f向数字按钮电话机2送出要使对应于存储了上述保留线路号码的第1个线路选择键的LED25闪烁的LED控制信号,由此使LED25闪烁。闪烁频率为了与其它闪烁显示相区别,设定为固有频率例如10Hz。
这样,如果进行了向LCD28的保留线路号码的显示以及LET25的点亮控制,则RCTU16转移到步骤S46g,在这里把计数器值加1,然后在步骤S46h中判断是否对于10个所有的线路选择键都进行了显示以及点亮控制,如果还剩有未进行控制的线路选择键则返回到步骤S46c重复上述控制。
这样依据本系统,如果进行保留线路号码的显示操作,则保留线路号码在LCD28上显示的同时,对应于该保留中的线路的线路选择键的LED25闪烁。从而,即使在保留线路号码为多个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明确地了解在LCD28中显示的保留线路号码和线路选择键的对应关系。
图48示出对应于线路选择键24的LED25的闪烁顺序的一例。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以主装置1的RCTU16进行保留显示控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在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2、2、……中由其微机进行控制。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使得对应于线路选择键的LED25闪烁,然而也可以与线路保留号码一起使线路选择键号码并排显示在LCD28上。进而,在LCD28上显示的保留信息不限于保留线路号码,也可以显示发信ID和电话薄号码,用户名。另外,各线路选择键的保留显示控制也可以控制为在每次按下上卷键29时顺序地选择线路选择键进行。
(4)多DN功能
多DN功能如以上所述在各个数字按钮电话机(DKT)中使多个电话薄号码对应于各个不同的柔性按钮进行设定,把这些按钮作为DN键使用进行来自局线以及内线的收发信,呼叫转接等的各种转送,会议通话,声音呼叫,信息等待,呼叫暂存等各种控制。
(4-1)DN键的构成
在DN键的构成中,包括在多个DKT上设定相同的DN键和在一个DKT上设定多个相同的DN键的结构,进而,还包括在主DN键以及次DN键的基础上设定仿真DN键的结构。图49示出DN键结构的一例,DKT#200,DKT#201以及DKT#202上分别任意地设定“501”、“500”、“200”、“201”、“202”。
(4-2)使用DN的各种动作的概要
以下,说明使用了DN键动作的概要。图50至图56用于进行其说明。另外,在这些图中示出的各记号是示出对应于DN键LED的显示图形的记号,其意义如图94所示那样定义。
图50以及图51分别示出进行声音呼叫(HFU)或者音调呼叫与此对应被呼叫一方进行应答时的动作,通过CONF进行呼叫与此对应被呼叫一侧进行应答时的动作,再次通过CONF进行会议时的动作以及内线转送的动作。
图52示出进行内线振铃传输(内线R,T)时的动作,在成为R,T超时的时刻向转送一侧的DN进行R,T回叫时的动作。
图53示出ACB(Automatic Call Back)动作,示出在#202的通话过程中#200置于ACB,在#202的通话以后进行ACB回叫,对此,通过#200以及#202进行应答,在两者之间能够进行通话时的动作。
图54示出进行基于DN局线发信以及振铃传输时的动作。另外图55以及图56示出进行基于DN局线收信以及进行会议时的动作。
(4-3)基于DN键的内线发信
与以往的使用了INT键的情况相同,用空状态的DN键操作能够进行内线发信。这一点在使用主DN,次DN,仿真DN的任一个的情况下都相同。
空状态下的挂机发信或者SPKR(Speaker Key)发信中,通过功能设定使发信自动选择成为允许内线发信时,如果有能够发信的DN键,则能够按照新的顺序选择主DN的号码进行DN发信。如果DN全部占线则不能够进行发信。对于SLT(Single Line Telephone),如果使该次DN输出到DKT则虽然不能够进行SLT发信,但允许SLT的DN输出到其它的内线终端。
通过来自其它通话的DN键的替换按下进行发信的情况下,能够结束在此以前的通话,以空状态的DN键操作进行内线发信。在用DN键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在按下了其DN键的时候还能够与至此为止的通话是局线还是内线无关,切断至此为止的通话,进行新的内线发信。
(4-4)内线动作
4-4-1.关于内线个别呼叫,HFU(Hands Free Unit)呼叫在仅呼叫主DN的1台被呼叫DKT的情况下使用。另外进行对于次DN的HFU呼叫的情况下呼叫主终端。在进行音调呼叫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仅呼叫主DN或者也包括次DN在内进行呼叫。另外通过设定还能够进行延时收信。对于仿真DN的HFU呼叫以及OCA呼叫是不允许的。除此以外与次DN进行相同的处理。
4-4-2.在个别呼叫声音单方向的情况进行与HFU呼叫相同的处理。
4-4-3.对于音调呼叫,即使在设定上成为呼叫但在根据终端忙音不能够进行呼叫的情况下,DN的LED在需要时用收信显示成为BOV(Busy Override)。
4-4-4.内线收信的LED显示
关于内线收信的LED显示,在纵向多个DN上产生了多个收信时,为了区分收信音是从哪个DN发出,把主收信的键显示为“I-Called”。图57示出DN键的LED显示的一例。
4-4-5.要发生收信音的DKT全部占线,不能够发出收信音的情况下,作为DN如果空闲则在发呼终端发送振铃反馈音调(RBT)。其中,当发出收信音的终端全部DND(Don’t disturb)时在发呼终端上返送RBT。
4-4-6.DN占线,没有DN
在设定于某个终端的主DN键全部占线时,其DN成为全部占线。例如,如果在某个终端设定了3个主DN键,则这些主DN键3个都占线时成为DN占线。在接受了呼叫的号码的DN占线时发生了内线呼叫的情况下该呼叫暂时成为忙音。而且,用发呼者的操作发送出预占线音调,等待DN的空键。即使主DKT空闲也成为忙音。在HFU呼叫的被呼叫DKT不等待主DN键的情况下,也成为忙音。这是由于存在着如何进行应答时的LED显示或者在应答后进行保留时其他人怎样保留应答等问题。
图58示出以上的DN占线,没有DN键情况下的动作。另外,DN占线时的预占线音调不论是声音呼叫还是音调都把被呼叫DN送出到使用中的终端而且音调呼叫的收信设定的某个终端中。
4-4-7.内线收信中的内线收信的处理
内线收信中的内线收信只要DN上有空闲就进行收信。这时,最初的收信优先,以后的收信仅作为LED的显示而不输出收信音。内线呼叫中的HFU呼叫暂时成为忙音,在以后的操作中进行音调呼叫处理。另外,以后的收信是HFU时,即使终止前面的收信进行呼叫的复原,但仍成为音调呼叫。这是为了在从RBT突然变化为声音呼叫时不使发呼者产生困惑。图59示出以上的内线收信中的内线收信的处理。
4-4-8.通过端口对应的功能设定进行组呼叫以及齐呼叫。这时DN键的LED显示不在被呼叫一侧进行。
4-4-9.从音调呼叫向声音呼叫的切换忽视等待主DN的DKT在通话过程中以及不在的情况。进行从声音呼叫向音调呼叫的切换时进行延迟动作。
4-4-10.占线超越,OCA(Off-hook Call Announce)
无论有无DN的空闲,只要呼叫目标终端进行送受话器通话,在那里如果产生了HFU呼叫则暂时成为BT(Busy Tone)。然而,如果设定了OCA,则通过发呼者的操作其终端成为OCA。本发明的系统中不进行向进行了OCA收信时的DN键的LED的收信显示。即使开放(保留,切断)连接中的线路,也持续保持OCA。
另外,通过自动OCA的布线设定,还能做到不成为BT而直接成为OCA。
如果DN上有空闲,则在其上面产生音调呼叫,如果具有连接中的线路,则其终端自动地成为BOV。如果开放(保留,切断)连接中的线路,则BOV停止,恢复音调呼叫。HFU呼叫时,被呼终端即使占线但如果在发呼终端上进行了HFU呼叫自动BOV的布线设定,则成为BOV处理。被呼终端在DND下当HFU呼叫为忙音时遵从发呼者的DND超越布线。
4-4-11.如果收信呼叫设定DKT从占线恢复为空闲,则OCA呼叫保持不变,但BOV切换为音调呼叫。即进行呼叫的恢复。
4-4-12.ACB
通过DN占线或者终端忙音返送了忙音音调以后的操作能够加入ACB。ACB回叫在加入了ACB的DN和被呼DN的双方都空闲的情况下以及发呼和被呼的两终端都空闲时产生。
4-4-13.BND
通过多DN,变更基于声音或者音调呼叫时的内线收信与DND的关系。不进行向DND中的终端的音调呼叫或者内线收信。向DND中的终端的声音呼叫暂时成为SBT(Special Busy Tone),通过发呼者操作成为BOV呼叫或者OCA呼叫。图60示出收信中的NDN的处理例。
另外,音调呼叫时在次DN键不进行应答的情况下,即从横单个出现时,被呼终端是DND,成为SBT。作为次DN应答时,即横多个出现时,其终端都是DND时也向发呼者返送SBT。如果暂时成为音调呼叫,则被呼终端即使全部成为DND也不把发呼者作为BT。发呼者在收听到SBT以后,基于用户操作的DND最优化遵从发呼者的布线。这时,在DND终端一起进行BOV收信。解除了DND的终端成为音调呼叫。虽然DID(Direct-Inward Dialing)、专用线收信也成为与音调呼叫相同的DND忙音动作,然而把呼叫分块为BT而不是SBT。
4-4-14.呼叫转接(CR)
遵从主DN中的CF设定。CF-BUSY的判断在HFU呼叫中依据终端或者DN的占线,在音调呼叫中依据DN的全部占线。另外,无应答作为结果不进行应答时进行呼叫转接。在仿真DN的CF中也能够进行。这是把对于仿真DN的呼叫进行呼叫转接。图61示出呼叫转接的动作。
在CF目标是仿真DN的情况下,能够与主DN同样地进行声音呼叫。图62示出其动作。
CF设定
主DN的CF目标设定以及仿真DN的CF目标设定分别如下进行。
“[PDN]+#601、2、3、4+CF目标[+NA定时器]#”
“[PHDN]#601、2、3、4+CF目标[+NA定时器]#”
其中仿真DN的CF设定仅从仿真DN的主终端进行。
还有,在仿真DN中也能够设定主DN的CF目标。另外从仿真DN也能够进行对于主DN,次DN的设定。
基于LCD的CF设定的确认
在是仿真DN的主终端的情况下,能够从1台终端进行多个CF目标设定。作为这种情况的确认办法,使用通过上卷键使CF的LCD显示上卷的方法。图63中示出其显示例。
FCF(固定CF)
FCF是把对于主DN呼叫作为CF的呼叫。
CF键(LED)
CF键的LED是显示主DN的CF状态的键,不显示仿真DN的设定。
4-4-15.站寻线(SH)
SH占线的判断在HKU呼叫中依据终端或者DN的占线,在音调呼叫中依据DN的全部占线。从主DN到主DN的SH自不必言,还能够进行从主DN到仿真DN的SH,以及反之从仿真DN向主DN的SH。
4-4-16.信息等待(MW)
MW在被呼主终端收信。对于仿真DN的MW在其主终端收信。这时的MW显示在仿真MW键上。在没有MW键的时候不能接受MW。
图64示出仿真DN和MW键的对应一例。如同图所示,预先确定各个仿真DN和仿真信息等待键(ph-MW键)的对应关系。在各仿真DN上能够在1个DN上设定4个MW。ph-MW键能够仅限于主终端所具有。ph-MW键是进行MW收信显示和回叫的键,在设定MW时使用MW键。
MW的LCD显示
首先在MW收信的情况下,根据上卷键29的操作,分别在LC部28上并排显示MW接受的DN号码以及终端号码。图65示出其显示例。图中“XXXX”表示接受了MW的DN号码,“YYYY”表示设定了MW的终端的电话号码。
其次在MW发信的情况下,如图66所示根据上卷键29的操作,顺序显示设定了MW的DN号码。图中“XXXX”、“YYYY”、“ZZZZ”表示设定了MW的DN号码。
基于MW键的MW回叫动作
通过按下闪烁中的MW键捕捉主DN,由此能够回叫设定了MW的终端。在ph-MW键的情况下捕捉仿真DN进行发信。另外,还考虑使用次DN设定MW,在这时回叫设定了MW的终端的主DN。对于仿真DN的MW收信也通过按下ph-MW键回叫设定了MW的终端的主DN。
MW收信动作
向主DN的MW收信如图67所示那样进行。向仿真DN的MW收信如图68和图69所示那样进行。
MW发信动作
从主DN的MW的发信如图70所示那样进行。从次DN的MW发信如图71所示那样进行。从仿真DN的MW发信如图72所示那样进行。
4-4-17.DSS(Direct Station Selection)、BRF(Busy Lamp Field)
DSS呼叫是呼叫DN而不是终端呼叫。从终端空闲的状态如果按下DSS键则捕捉主DN呼叫对方的DN。ATT、DSS、ADM、LCD的BLF显示示出终端的状态而不是DN的状态。从而,在BLF中终端虽然空闲但即使进行DSS呼叫在DN占线情况下也能够成为BT。
4-4-18.对于内线收信的应答
对于由DN键显示的内线收信,通过操作其DN键进行应答,即使操作同一DN号码的其它的DN键也不能够进行应答。另外,通过有收信自动选择情况下的摘机和SPKR操作也能够用收信显示了的DN进行应答。
4-4-19.拾音应答
能够进行接受了收信显示的DN键操作下的拾音应答。这时的LCD显示以拾音特殊号码的LCD显示为基准。也能够用其它的DN键进行基于具有拨号音调的拾音特殊号码的拾音。指定被呼内线号码的情况下,是接受呼叫的终端的指定,而不是DN的指定。
4-4-20.内线通话中的保密
在一种DN(例如DN200-1)中仅能够连接最多一台终端。不允许DN下的保密解除以及保密超越。
4-4-21.向语音邮件的ID发送
在CF目标是语音邮件时,或者由来自语音邮件的MW回叫时,如果设定了ID则发送ID。主DN自不必说,仿真DN的ID也能够被发送。这时要区别主DN和仿真DN的ID。仿真DN的ID设定通过其DN的主DKT进行。图73以及图74分别示出MW以及CF时向语音邮件的ID发送动作。
4-4-22.关于LCD消息
在音调呼叫的时候,在能够收信的终端(1台或者多台)进行内线收信显示。在呼叫者从仿真DN进行了呼叫时,显示作为呼叫者号码的终端号码。这种情况与次DN的情况相同。对于声音呼叫以及音调呼叫在被呼叫者以外的人进行应答时,进行以拾音的情况为基准的显示。
开始文字通信的情况下,在呼叫者进行内部呼叫时,被呼叫者在占线的情况下操作“MODE键+2”。在多DN中,作为开始文字通话的条件,可以举出DN占线,在HFU呼叫下对方正在通信或者正在收信,在HFU呼叫下用DND进行拒绝等。
另外,在LCD上能够分别进行仿真DN的文字通话,无声消息以及外出信息的显示等。其中,对于仿真DN不具有固有的消息,而共用主终端的消息。
4-4-23.蜂音(Buzz Tone)键
如果按下终端上的蜂音键,则用蜂音音调和LED呼叫成为对应于蜂音键的位数缩减拨号内容的目标的终端。在1台终端中能够最多设定4个蜂音键。例如,在吊线和秘书的线对中使用。
蜂音键的操作者,通过使LED点亮0.5秒种传送操作的收信。在被呼叫一侧的终端中发生蜂音音调而使LED点亮4秒进行通知。这样,在1台终端中设定着多个蜂音的情况下,虽然从音调不能够识别蜂音键的操作者,然而被呼者看到LED就能够识别蜂音键的操作者。图75示出其动作的一例。另外图76示出上述蜂音键操作终端的LED的点亮定时,蜂音被呼终端的LED的点亮定时以及MSG音调的发生波形。
在蜂音键被呼终端空闲时,以发1秒停0.5秒发1秒的波形发生MSG音调。在被呼终端空闲以外的时候以发1秒停0.5秒发1秒的波形发生嘟嘟音调(10Hz)。另外,蜂音音调即使DND在DN占线方面也没有影响。
4-4-24.向单个电话机的预占线音调的发送
如果正在通话的SLT中有呼叫,则该呼叫成为预占线。SLT的情况下,预占线音调从送受话器送出2Beep(实际上不是Beep音调)。从而,虽然在预占线音调的发送期间瞬时切断通话,但由于是极其短暂的时间所以在通话中不产生影响。在内线收信时以及局线收信时,改变预占线音调的音色。例如,在内线收信用预占线音调(包括专用线振铃传输,内线振铃传输)中,使用以发1秒停3秒发1秒的反复波形使信息BOX音调(1209Hz)断续的音调。在局线收信预占线音调(包括DID,局线振铃传输)中,使用以发1秒停3秒发1秒的反复波形使以10Hz调制了的信息BOX音调(1209Hz)断续的音调。
(4-5)内线转送
4-5-1.内线振铃传输
本系统能够进行内线振铃传输。其中,在进行了振铃传输(RT)的终端在“CONF(Conference)+拨号”后如果终止通话,则发信DN成为空闲。另外RT的回叫在加入了RT的DN中发生。振铃传输时,在对方DN占线的情况下成为预占线。振铃传输把有内线收信设定而且被呼DN发送到使用中的终端。对于占线终端的内线RT收信,成为BOV收信。另外,这时的多DN的LED显示成为“I-Colled”。内线振铃传输也延迟收信。详细的动作与局线振铃传输相同。
4-5-2.不进行对于内线通话·会议的DN键保密解除以及保密超越。
4-5-3.如果在内线呼叫占线下,操作拨号键3,则进行保密超越。对于具有被呼DN的DKT,保密超越其终端使用中的线路。
(4-6)局线发信
4-6-1.通过操作“DN键+拨号9”能够进行局线发信。其结果能够访问局线。在其DKT上设置着该局线键的情况下,使DN空闲在局线键上移动显示。
4-6-2.在用发信自动选择进行局线发信时以及没有设置发信目标局线的局线键时,不经过DN进行访问的情况下,在主DN键上进行显示。这时,如果主DN键是占线状态,则不允许进行发信。
4-6-3.DN键上的拨号操作
对于再次拨号,保存拨号,中继排队以及ABR都能够进行动作。发信限制(拨号限制)以及LCR依赖于操作的DKT。即不依赖于DN。存储器拨号能够在存储器拨号内设定主DN键。
4-6-4.局线LED显示
仅是DN键,仅是局线键,或者仅是POOL键的情况下不存在问题,然而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以往的情况移动显示为
“INTLED→COLED(POOLLED)”
对于使用了在局线一侧移动了显示的拨号键9的发信等的操作,移动显示为
“DN LED→CO LED(POOL LED)”
如果,发呼DKT具有CO键和DN键的两者,则捕捉DN(即使希望以后向具有其它的DN键的DKT的保留转送)使用拨号键9进行发信,则进行动作使得进行CO显示,使DN空闲。这是为了防止成为DN占线。为了最终进行具有DN键的DKT的转送,能够通过“CONF+DN”的转送顺序进行。
一旦在DN键中成为“I-Use”,则至转送结束以及通话结束为止在该DN键中进行该CO的显示。图77汇总示出上述局线LED中的显示例。
4-6-5.中继排队
在DKT上有CN键和没有该键时回叫的条件不同。即,在有CO键时,在CO空闲而且加入了中继排队的DKT空闲时发生中继排队。与此不同,在没有CO键的情况下,在与CO空闲的同时加入了中继排队的DKT空闲而且加入了中继排队时所使用的DN也空闲时发生中继排队。
(4-7)局线收信
4-7-1.呼叫音的发生根据局线设定和有无DN键进行控制,即使有收信设定但如果没有设定DN键则不发生呼叫音。
4-7-2.收信的LED显示
在纵向多个DN上发生了多个收信时,为了识别发生收信音的DN是哪一个键,把主要收信的键进行“I-Called”显示。图78示出显示在CO键的LED上的情况,即把主线路进行“I-Called”显示时的显示动作的图形。另外,图79示出在DN键的LED上进行显示的情况,即根据指定当发生了收信时与CO键的有无无关地在指定的DN上进行收信显示时的显示动作的波形。另外,这种情况下在DN占线时不进行收信显示。
4-7-3.局线收信BOV
如果在BUSY终端的空闲CO或者在空闲DN上有局线收信,则如通常那样在LED上进行收信显示的同时输出BOV音调。即使有收信设定但不打算收信的情况下,不发生BOV音调。BOV音调通过布线在各个终端能够设定为2Beep或者连续。局线BOV音中,使用以10Hz把终端的高频音调进行了调制的音调,通过用发1秒停3秒发1秒的波形仅断续地发出一次该音调发生2Beep,而通过用发1秒停3秒发1秒的波形反复断续地发出该音调发生连续的Beep。
4-7-4.局线收信的预占线
在使DN收信局线收信时,当通过DN的占线不能够进行对于DN的收信时,能够用预占线等待该呼叫。这时预占线音调分别送出到该DN的使用者(LED=I-USE)和具有局线收信设定的终端上。在预占线音调中使用2Beep,为了区分内线收信和局线收信,如已经所说明的那样使音色不同。
4-7-5.应答
在局线收信时,能够通过CO键的拾音,DN键拾音,基于DN+特殊号码的号码,CO收信的拾音操作进行应答,如果有COLED则在其上面显示I-USE。这时DNLED熄灭.
4-7-6.在没有CO键和POOL键而有DN键的情况下,只有在经过DN进行访问了时进行DN显示。在送行了基于CO拾音健的应答的情况下,在主DN上进行显示。从而,在主DN占线的情况下CO拾音键不动作。
4-7-7.用拾音特殊号码指定被呼终端的内线号码时,进行DKT的指定而不是DN的指定。
(4-8)对于DID、专用线线路的收信
在对于DID、专用线线路收信的情况下,与局线相同在CO键以及DN键的两方进行LED显示。在具有两方的键的情况下使CO键优先显示“I-USE”。对于DID、专用线线路的收信由于以往以内线号码收信,所以通过多DN化根据内线收信设定在DN上收信。从而,只要被呼中继线空闲,则除去被呼终端全部是DND的情况,即使被呼DN占线也向发呼者返送RBT。在被呼终端全部都是DND的情况下,向发呼者返送BT。
DN占线时对于DID、专用线线路的收信情况下,由CO键进行1Hz显示,在这种状态下监视被呼DN的空闲。这时向发呼者返送RBT。另外在被呼DN正在使用(I-USE)的情况下,在内线收信设定的某个终端送出预占线音调。而且,只要在DN中产生空闲则就在那里进行呼叫。图80汇总示出占线时的动作。
(4-9)局线保留
4-9-1.无论是内线还是局线,在DN键显示I-USE时,通过按下HOLD键能够进行保留。这时,在此前显示着的I-USE改变为I-HOLD,但I-USE的显示在DN键中继续进行。另外还能够进行基于HOLD+HOLD的单独保留。
4-9-2.保留拾音能够通过保留显示中的DN键的操作进行。在以往的INT+拾音特殊号码+内线号码的操作中,与收信同样指定始终保持的终端。不进行保留中的DN指定。
4-9-3.HOLD RECALL在用DN保留的情况下在DNIED上显示。
4-9-4.保留显示的上卷
本系统中能够进行I-HOLD线路的显示上卷(也包括内线保留)。保留显示在终端的状态空闲时进行。与LCD中的来话信息的显示动作相联动LED以10Hz闪烁。该保留显示的详细情况如上述(3-7)所述,在这里省略说明。
(4-10)局线转送
图81,图82以及图83用于说明振铃传输时的延迟收信动作。图81示出内线HFU呼叫目标情况下的定时,图82示出内线音调呼叫目标情况下的定时,另外图83示出音调呼叫延迟动作中进行了挂机时的定时。
(4-11)SMDR格式
图84示出用SMDR打印出来的通话管理记录的一例,作为记录项目如图所示,有CO号码,终端号码,DN号码,停止通话时刻,通话时间,收信时刻,转送目标终端号码,ANI号码/DNIS号码,CLASS信息(发信线路号码)或者拨号号码,DNIS-标志信息/CLASS信息(发信者)或者计费代码。
(4-12)各种收信动作
图85示出空闲中的收信动作,假设在空闲状态的终端(#200)有收信(DN200-1)时的情况。
图86示出收信中的收信动作(在DN中有空闲时),假设在收信中(DN200-3)的终端(#200)上有收信(DN200-2)时的情况。
图87示出收信中的DN键的操作。
图88示出通话中的收信动作,假设通话中(DN200-1)的#200终端上有收信(DN200-2)时的情况。
图89示出通话中收信的收信动作(在DN上有空闲时),假设在通话中(DN200-1)的#200终端上有前面的收信(DN200-3),在那里又有新收信(DN200-2)时的情况。
图90示出通话中收信的收信动作(在DN上没有空闲时),假设在通话中(DN200-1)而且收信中(DN200-3)的终端(#200)上有新的收信时的情况。
Claims (4)
1.一种数字按钮电话系统,该数字按钮电话系统通过局线与通信网连接并收容连接各内线终端的多条内线,并且具有至少把这些局线和多条内线之间以及内线相互之间进行交换连接的功能的主装置和分别连接在该主装置的上述多条内线的多个内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内线终端的至少一个具有发送用于了解给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的装置,
而且,上述主装置具有
在从存在处于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的内线终端传送来用于了解上述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时,根据该请求把表示处于上述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内容的来话信息通知给上述请求方的内线终端的来话信息通知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线终端具有连接到内线的数字按钮电话机和相对于该数字按钮电话机经过接口连接的计算机装置,从计算机装置向主装置发送出用于了解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把从主装置通知的来话信息显示在计算机装置上。
3.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每次由用户实施的请求操作或者每个预先确定的发送定时的至少一种情况,上述内线终端发送出用于了解对自己的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数字按钮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存在多个处于收信处理等待中的收信呼叫的内线终端的情况下,每次从该内线终端发送出一个用于了解收信呼叫内容的请求时,来话信息通知控制装置顺序选择上述多个收信呼叫并把表示其内容的来话信息通知给请求方的内线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65896 | 1996-02-13 | ||
JP025658/96 | 1996-02-13 | ||
JP025658/1996 | 1996-02-1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15003A Division CN100394805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B031368417A Division CN100394807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B031365027A Division CN100394806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3481A CN1213481A (zh) | 1999-04-07 |
CN1115057C true CN1115057C (zh) | 2003-07-16 |
Family
ID=1217191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15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5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97193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057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B0313684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7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B031365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6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15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5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3684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7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NB031365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06C (zh) | 1996-02-13 | 1997-02-13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456705B1 (zh) |
CN (4) | CN100394805C (zh) |
CA (1) | CA2246260C (zh) |
GB (1) | GB2325375B (zh) |
WO (1) | WO19970305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57196A (ja) * | 1997-03-07 | 1998-09-25 | Canon Inc | ターミナルアダプタ装置または構内交換装置 |
US6707909B1 (en) | 1997-03-07 | 2004-03-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digital or analog subscriber line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3809889B2 (ja) * | 1998-03-17 | 2006-08-16 |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 指令装置 |
US7215749B1 (en) * | 2000-05-17 | 2007-05-08 | Gateway Inc. | Time, date and originating number display provided to calling party |
GB2456395B (en) * | 2008-01-18 | 2012-03-28 | Retell Ltd | A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it |
JP5146877B2 (ja) * | 2008-03-31 | 2013-02-20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着信履歴登録およびその登録情報を用いた発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
JP5202280B2 (ja) * | 2008-12-19 | 2013-06-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CN102006348B (zh) * | 2010-12-29 | 2013-06-05 | 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可转接来电的电话机 |
US10911595B2 (en) * | 2017-02-21 | 2021-02-02 | Saronikos Trading And Services, Unipessoal Lda | Alerting a called party to an urgent call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7998A (en) * | 1987-06-29 | 1989-01-11 | Mini Public Works |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water |
JPH03173293A (ja) * | 1989-12-01 | 1991-07-26 | Nec Corp | ボタン電話装置のシステムデータ登録方式 |
JPH04157951A (ja) * | 1990-10-22 | 1992-05-29 | Canon Inc | ボタン電話装置 |
JPH04181850A (ja) * | 1990-09-21 | 1992-06-29 | Hashimoto Corp | 発呼者電話番号表示装置 |
JPH04185095A (ja) * | 1990-11-20 | 1992-07-01 | Toshiba Corp |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 |
JPH04223647A (ja) * | 1990-12-25 | 1992-08-13 | Canon Inc | 通信中着信通知方法 |
JPH0563782A (ja) * | 1992-01-16 | 1993-03-12 | Hitachi Telecom Technol Ltd | 電話交換システムのサービス機能設定方式 |
JPH0646143A (ja) * | 1992-04-21 | 1994-02-18 | Nec Corp | 着呼に対する呼返し方式 |
JPH06113354A (ja) * | 1992-09-30 | 1994-04-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話機 |
JPH06133350A (ja) * | 1992-10-19 | 1994-05-13 | Sharp Corp | Isdnボタン電話装置 |
JPH06245246A (ja) * | 1992-11-26 | 1994-09-02 | Nec Corp | デジタル音量制御装置 |
JPH0715518A (ja) * | 1993-06-28 | 1995-01-17 | Hitachi Telecom Technol Ltd | 電話の保留引き込み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65723A (ja) | 1994-08-25 | 1996-03-08 | Toshiba Corp | 自動呼分配機能を備えたボタン電話装置 |
US4160131A (en) | 1977-10-07 | 1979-07-03 | Nippon Electric Company, Ltd. | Electronic key telephone system |
US4475011A (en) * | 1977-12-27 | 1984-10-02 | Stromberg-Carlson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 of interactive telephone switching processors providing selective functional capability by port |
US4291200A (en) | 1979-10-31 | 1981-09-22 |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Voice and data switching arrangement |
US4406004A (en) * | 1980-11-05 | 1983-09-20 | Anaconda-Ericsson, Inc. | Ring scheduling apparatus for a digital multiplexe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4715045A (en) * | 1984-09-13 | 1987-12-22 | Gridcomm, Inc. | System protocol for composite shift key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3688471T2 (de) | 1985-03-20 | 1993-12-09 | Nippon Electric Co | Tastengegensprechsystem. |
JPS61264891A (ja) * | 1985-05-17 | 1986-11-22 | Nec Corp | ボタン電話装置 |
US4803718A (en) | 1987-03-06 | 1989-02-07 | Tre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Hold detecting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a key telephone system |
JPS647898A (en) * | 1987-06-30 | 1989-01-11 | Toshiba Corp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
JPH0198359A (ja) * | 1987-10-12 | 1989-04-17 | Nec Corp | 加入者集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0355488B1 (de) | 1988-08-18 | 1995-06-0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Steuerprozedur im Zusammmenhang mit der Herbeiführung eines Haltezustandes einer Leitung in einem rechnergesteuerten Kommunikationssystem insbesondere einem Key-Kommunikationssystem |
US5268958A (en) | 1989-04-06 | 1993-12-0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Method for allocating incoming-call to extension telephone set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an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having automatic incoming-call allocating function |
JPH0447817A (ja) | 1990-06-15 | 1992-02-18 | Nec Corp | デジタル構内交換システム |
JPH04185094A (ja) | 1990-11-20 | 1992-07-01 | Toshiba Corp |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 |
CA2035357C (en) | 1991-01-31 | 1996-01-09 | Charles Richard Wiebe | Key telephone system with enhanced connectivity |
JPH0583386A (ja) * | 1991-09-19 | 1993-04-02 | Fujitsu Ltd | 多機能電話機における保留呼制御方式 |
US5479493A (en) | 1992-05-21 | 1995-12-26 | At&T Corp. | Calling line identification adjunct for use with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TW245866B (zh) * | 1993-01-19 | 1995-04-21 | Telefonaktiebolager Lm Ericsson | |
IL104668A (en) * | 1993-02-09 | 1996-03-31 | Avish Jacob Weiner | Telephone system and connector for it |
CA2115733C (en) * | 1993-03-05 | 1997-12-23 | Menachem Tsur Ardon | System and method to identify the terminating directory number at the customer premises |
US5530737A (en) * | 1993-03-22 | 1996-06-25 | Phonex Corporation | Secure access telephone ext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
JP3329527B2 (ja) * | 1993-09-20 | 2002-09-30 | 株式会社東芝 | ディジタルボタン電話装置 |
CN1104823A (zh) * | 1993-12-27 | 1995-07-05 | 李硕雄 | 多用途微电脑控制电话系统 |
CA2119086C (en) | 1994-03-15 | 1998-06-16 | Thomas A. Gray | Help desk improvement |
JP3320188B2 (ja) * | 1994-03-16 | 2002-09-0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内線電話制御方式 |
JPH07264323A (ja) | 1994-03-18 | 1995-10-13 | Fujitsu Ltd | キープコールバック装置 |
US5787355A (en) * | 1994-04-22 | 1998-07-28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unking t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JPH07336440A (ja) * | 1994-06-06 | 1995-1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構内交換機 |
JP2950151B2 (ja) * | 1994-06-17 | 1999-09-20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ランチ電話機を備え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
1997
- 1997-02-13 CN CNB031315003A patent/CN1003948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3 WO PCT/JP1997/000369 patent/WO19970305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1997-02-13 CA CA002246260A patent/CA2246260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3 CN CN97193044A patent/CN111505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3 GB GB9817681A patent/GB2325375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3 CN CNB031368417A patent/CN10039480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3 CN CNB031365027A patent/CN1003948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6-01 US US09/870,453 patent/US645670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7998A (en) * | 1987-06-29 | 1989-01-11 | Mini Public Works |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water |
JPH03173293A (ja) * | 1989-12-01 | 1991-07-26 | Nec Corp | ボタン電話装置のシステムデータ登録方式 |
JPH04181850A (ja) * | 1990-09-21 | 1992-06-29 | Hashimoto Corp | 発呼者電話番号表示装置 |
JPH04157951A (ja) * | 1990-10-22 | 1992-05-29 | Canon Inc | ボタン電話装置 |
JPH04185095A (ja) * | 1990-11-20 | 1992-07-01 | Toshiba Corp |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 |
JPH04223647A (ja) * | 1990-12-25 | 1992-08-13 | Canon Inc | 通信中着信通知方法 |
JPH0563782A (ja) * | 1992-01-16 | 1993-03-12 | Hitachi Telecom Technol Ltd | 電話交換システムのサービス機能設定方式 |
JPH0646143A (ja) * | 1992-04-21 | 1994-02-18 | Nec Corp | 着呼に対する呼返し方式 |
JPH06113354A (ja) * | 1992-09-30 | 1994-04-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話機 |
JPH06133350A (ja) * | 1992-10-19 | 1994-05-13 | Sharp Corp | Isdnボタン電話装置 |
JPH06245246A (ja) * | 1992-11-26 | 1994-09-02 | Nec Corp | デジタル音量制御装置 |
JPH0715518A (ja) * | 1993-06-28 | 1995-01-17 | Hitachi Telecom Technol Ltd | 電話の保留引き込み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94805C (zh) | 2008-06-11 |
WO1997030558A1 (fr) | 1997-08-21 |
GB2325375B (en) | 2000-12-20 |
CN1516482A (zh) | 2004-07-28 |
US6456705B1 (en) | 2002-09-24 |
CN1516483A (zh) | 2004-07-28 |
CN1516484A (zh) | 2004-07-28 |
CN100394807C (zh) | 2008-06-11 |
CN1213481A (zh) | 1999-04-07 |
GB9817681D0 (en) | 1998-10-07 |
GB2325375A (en) | 1998-11-18 |
CN100394806C (zh) | 2008-06-11 |
CA2246260A1 (en) | 1997-08-21 |
CA2246260C (en) | 2001-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6780C (zh) | 网络电话系统及其方法 | |
CN1201533C (zh) | 因特网电话网络系统、网络访问方法及通话装置适配器 | |
CN1115041C (zh) | 计费方法 | |
CN1167288C (zh) |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 |
CN1227862C (zh) |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 |
CN1306720A (zh) | 虚拟电话通用可配置接口 | |
CN1193570C (zh) | 协同处理呼入的移动电话和无线电通信装置 | |
CN1226885C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其中建立双模式呼叫的方法 | |
CN1310527C (zh) | 位置登记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网以及通信终端 | |
CN1115057C (zh) | 数字按钮电话系统 | |
CN1011938B (zh) | 在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号簿号码的翻译 | |
CN1992926A (zh) |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 |
CN1133662A (zh) | 面向对象的电话系统 | |
CN88102066A (zh) | 主要用于脉冲编码调制(pcm)电话信号的时分多路复用(tdm)交换系统 | |
CN1038194A (zh) | 用于投币操作式电话的低功率控制装置 | |
CN1148031C (zh) |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 |
CN1014667B (zh) | 分布控制式交换系统中多端口寻找组的控制 | |
CN1044559A (zh) | 远距离通信系统 | |
CN1399839A (zh) | 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程序设计功能的电话通信设备的分布式通信网络 | |
CN1175867A (zh) | 一发信器终端摘机前由此发信器终端对接收器终端的控制 | |
CN1144477C (zh) | 数据通信系统及所应用的数据通信终端 | |
CN1235421C (zh) | 智能终端应用协议 | |
CN1322429A (zh) | 信号转换器、服务器、网络信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话终端装置 | |
CN1692612A (zh) | 提供集成通讯id的系统和方法 | |
CN1201557C (zh) | 交互式显示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