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798B -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798B
CN111505798B CN202010079352.6A CN202010079352A CN111505798B CN 111505798 B CN111505798 B CN 111505798B CN 202010079352 A CN202010079352 A CN 202010079352A CN 111505798 B CN111505798 B CN 111505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lenses
imag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9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5798A (zh
Inventor
河村大树
长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05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5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3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the middle component being a - compound meniscus having a +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0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值小、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的高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不动的正的第1透镜组、对焦时移动的第2透镜组、光圈、包括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的正的第3透镜组。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为正。第1透镜组包括4片以上的正透镜和3片以上的负透镜。成像镜头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式。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用于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的透镜系统,提出了高斯型及变形高斯型透镜系统。作为类似于这些高斯型的透镜系统,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透镜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05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54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05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227799号公报
高斯型透镜系统通常用于具有小F值的透镜系统中。专利文献1~4中还有以小F值为课题之一的透镜系统。然而,近年来,要求具有比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透镜系统的F值进一步小的F值的透镜系统。
另外,高斯型存在如下问题:若采用宽视角,则会导致弧矢彗差增加,但要求具有小F值且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能够获取高画质的图像的透镜系统。
并且,F值小的透镜系统还存在如下问题:导致对焦时移动的组(以下,称为聚焦组)的重量增加,因此不利于自动聚焦的高速化,因此期待聚焦组的轻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对焦时移动的第2透镜组、光圈及对焦时移动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透镜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第3透镜组包括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为正,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当使在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近轴光线跟踪时,在将第1透镜组中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1)。
1.1<H1max/H1f<2 (1)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1.2<H1max/H1f<1.8 (1-1)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在将近轴光线在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
1<H1max/H2f<1.5 (2)
1.05<H1max/H2f<1.3 (2-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由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接合面,第1透镜组的从像侧起的第2个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近轴光线在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
0.5<H1f/H2f<1 (3)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和至少2片双凹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2片或3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及第3透镜组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第2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第3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在将第2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将第3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4)。
-0.4<(Rso+Rsi)/(Rso-Rsi)<0.2 (4)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
0.2<β23<0.8 (5)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当在比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当未在比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透镜时,设为βr=1,在上述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
0.7<(1-β232)×βr2<1.2 (6)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及(8)。
5<ν1p-ν1n<35 (7)
0<θ1n-θ1p<0.05 (8)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9)及(10)。
--10<ν2p-ν2n<35 (9)
-0.03<θ2n-θ2p<0.07 (10)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56<θ1max<0.7 (1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59<θ2max<0.7 (12)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将第2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设为f23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3)。
1<f1/£23<3.5 (13)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在第3透镜组的像侧还具备与第3透镜组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后续组。或者,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包括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光圈及第3透镜组。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
另外,本说明书的“包括~”“包括~的”表示,除所举出的构成要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以及光圈、滤波器及盖玻璃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以及透镜凸缘、镜筒、成像元件及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另外,本说明书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组”表示作为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同样地,“具有负屈光力的~组”表示作为组整体具有负屈光力。“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正的透镜”及“正透镜”含义相同。“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负的透镜”及“负透镜”含义相同。与排列顺序相关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与“从物体侧依次”含义相同。与像差相关的“高阶”表示5阶以上。
“透镜组”并不限于包括多个透镜的结构,也可以设为仅包括1片透镜的结构。复合非球面透镜(球面透镜和形成于该球面透镜上的非球面形状的膜构成为一体而整体发挥1个非球面透镜的功能的透镜)作为1片透镜来使用而不视为接合透镜。若无特别说明,则与包括非球面的透镜相关的屈光力的符号、透镜面的面形状及曲率半径设为在近轴区域中考虑。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负。
在条件式中使用的“焦距”为近轴焦距。在条件式中使用的值为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在将相对于g线、F线及C线的一透镜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g、NF及NC的情况下,该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θgF由θgF=(Ng-NF)/(NF-NC)来定义。本说明书中记载的“d线”、“C线”、“F线”及“g线”为明线,d线的波长为587.56nm(纳米),C线的波长为656.27nm(纳米),F线的波长为486.13nm(纳米),g线的波长为435.84nm(纳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2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2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3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4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5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5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6与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6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7与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7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8与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8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9与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9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0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0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1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1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2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2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3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3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40是H1f、H1max、H2f的概念图。
图41是用于说明与条件式(1)相关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4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正面侧的立体图。
图4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结构例的截面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例子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对应。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示出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还示出了轴上光束2及最大视角的光束3。同样地,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2~第13结构例的截面结构分别示于图2~图13。图2~图13所示的例子分别与后述的实施例2~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对应。图1~图13所示的例子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参考图1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假设成像镜头适用于摄像装置而在成像镜头与像面Sim之间配置有平行平板状的光学部件PP的例子。光学部件PP为假设成各种滤波器和/或盖玻璃等的部件。各种滤波器例如为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及截止特定波长区域的滤波器等。光学部件PP为不具有屈光力的部件,也可以是省略光学部件PP的结构。
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为定焦透镜,其沿光轴Z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另外,图1所示的孔径光圈St表示光轴上的位置,而不表示形状。通过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和像侧分别配置正屈光力,有利于校正畸变像差及彗形像差。并且,通过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能够担负整个系统的主要的成像作用,并且有利于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
图1所示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5这5片透镜。但是,在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中,构成各透镜组的透镜的片数也可以为不同于图1所示的例子的片数。并且,本发明的成像镜头还能够在第3透镜组G3的像侧还具备透镜组作为后续组。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各透镜组内的透镜间隔不变,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作为聚焦组而沿光轴Z一体地移动。另外,“一体地移动”表示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相同量。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透镜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第3透镜组G3包括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透镜中在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在第3透镜组G3的像侧还具备后续组的情况下,后续组内的透镜在对焦时均不与第2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图1所示的聚焦组的下侧的水平方向的左箭头表示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聚焦组向物体侧移动。
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因此从第1透镜组G1射出的光束受会聚作用而入射于第2透镜组G2,因此容易使聚焦组的透镜的小径化,能够实现聚焦组的小型化及轻型化。由此,容易应对自动聚焦的高速化。
与在对焦时使整个透镜系统移动的结构相比,通过在对焦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并使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一体地移动,能够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并且能够减少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通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和像侧分别配置对焦时移动的透镜组,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倍率色差的变动。另外,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构成为成为正值,由此有利于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
当使在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Z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近轴光线跟踪时,在将第1透镜组G1中的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成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条件式(1)的H1max/H1f例如能够根据设为H1f=1并使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近轴光线跟踪时的H1max的值来求出。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校正不足,因此有利于实现F值小的光学系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1<H1max/H1f<2 (1)
1.2<H1max/H1f<1.8 (1-1)
作为一例,在图40中示出H1f和H1max的概念图。图40所示的光线的倾角和高度未必准确。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成为H1max的面(以下,称为Hm面)为该近轴光线与光轴Z所呈的角的符号改变的面,即为光束从发散趋势改变为会聚趋势的面。在如本发明的成像镜头那样在比Hm面更靠像侧具有正屈光力的系统中,能够使近轴光线的从Hm面的射出角相对较小,因此只要使该射出角成为接近于0的角度,则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面为止的光学系统几乎成为无焦系统,能够将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面为止视为广角转换器。另外,即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焦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与无焦系统相同地考虑角放大率。
在此,为了进行说明,以Hm面划分光学系统,将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面为止称为A透镜组GA,将Hm面至整个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面为止称为B透镜组GB。根据上述广角转换器的结构,能够使B透镜组GB的焦距长于整个系统的焦距。即,能够使B透镜组GB的视角小于整个系统的视角。
在图41中示出A透镜组GA为无焦系统时的概念图。如图41所示,通过使H1max大于H1f,能够使整个系统的像侧主点位置Hf位于比B透镜组GB的像侧主点位置Hb更靠像侧,能够使B透镜组GB的焦距fb长于整个系统的焦距f。即,能够使B透镜组GB的视角小于整个系统的视角。较小的视角容易校正弧矢彗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校正弧矢彗差。
更具体而言,第1透镜组G1构成为包括至少4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通过具有该结构并且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及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通过第1透镜组G1包括4片以上的正透镜和3片以上的负透镜,能够具有多个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因此能够选择各种部分色散比的材料,能够兼顾一阶色差及二阶色差的校正。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正透镜的片数为6片以下。同样地,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负透镜的片数为5片以下,更优选为4片以下。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优选结构及可实现的结构进行叙述。当使在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Z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近轴光线跟踪时,在将第1透镜组G1中的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将上述近轴光线在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Z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并且,能够实现聚焦组的透镜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因此有利于聚焦组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抑制在第2透镜组G2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容易在维持适当长度的后焦距的同时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并且,容易抑制在第1透镜组G1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H1max/H2f<1.5 (2)
1.05<Hlmax/H2f<1.3 (2-1)
关于分别在上述条件式(1)及(2)中使用的H1f及H2f,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H1f/H2f<1 (3)
0.55<H1f/H2f<0.95 (3-1)
第2透镜组G2可以构成为包括2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或者,第2透镜组G2可以构成为包括3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通过第2透镜组G2具有2片以上的正透镜,容易减少球面像差的产生量。通过将第2透镜组G2中包括的正透镜的片数设为3片以下,有利于小型化。通过第2透镜组G2具有1片负透镜,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
优选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此时,优选第2透镜组G2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且第3透镜组G3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即,优选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及像侧最靠近孔径光圈St的负透镜的孔径光圈St侧的透镜面为凹面。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凹面校正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并且能够通过与孔径光圈St对称地配置的凹面来抑制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能够通过2个凹面的负屈光力来校正佩兹伐和。
优选第2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在该结构中,优选第2透镜组G2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及第3透镜组G3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均为凹面,在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将第3透镜组G3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4)。通过满足条件式(4),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过校正。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Rso+Rsi)/(Rso-Rsi)<0.2 (4)
-0.3<(Rso+Rsi)/(Rso-Rsi)<0.15 (4-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若对焦的灵敏度过高,则有可能在自动聚焦的对焦动作中产生聚焦组不会稳定地停止这一不良情况。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对焦动作中的聚焦组的停止精度的严格化来防止这种不良情况。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5-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2<β23<0.8 (5)
0.3<β23<0.6 (5-1)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当在比第3透镜组G3更靠像侧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第3透镜组G3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当未在比第3透镜组G3更靠像侧配置透镜时,设为βr=1,在上述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对焦动作中的聚焦组的停止精度的严格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7<(1-β232)×βr2<1.2 (6)
0.75<(1-β232)×βr2<1 (6-1)
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双凸透镜的片数为5片以下,更优选为4片以下。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片双凹透镜。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双凹透镜的片数为4片以下,更优选为3片以下。
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5<ν1p-νln<35 (7)
7<ν1p-ν1n<30 (7-1)
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θ1n-θ1p<0.05 (8)
0.005<θ1n-θ1p<0.045 (8-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7)及条件式(8)。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7)及条件式(8)以外,还满足条件式(7-1)及条件式(8-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该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9)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9)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0<ν2p-ν2n<35 (9)
-5<ν2p-ν2n<30 (9-1)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该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0)。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0-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3<θ2n-θ2p<0.07 (10)
-0.02<θ2n-θ2p<0.06 (10-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9)及条件式(10)。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9)及条件式(10)以外,还满足条件式(9-1)及条件式(10-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通过满足条件式(11),容易适当地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6<θ1max<0.7 (11)
0.58<θ1max<0.68 (11-1)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在该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2)。通过满足条件式(12),容易适当地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9<θ2max<0.7 (12)
0.6<θ2max<0.68 (12-1)
在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将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的合成焦距设为f23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3)。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f1/£23<3.5 (13)
1.2<f1/f23<3 (13-1)
在将第3透镜组G3的焦距设为f3、将第2透镜组G2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4)。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4)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4)的上限以上,容易确保适当长度的后焦距。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3<f3/f2<0.4 (14)
-0.2<f3/f2<0.3 (14-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5)。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5)的下限以下,有利于缩短透镜系统总长度。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5)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并且容易确保适当长度的后焦距。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5-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2<f/£1<0.6 (15)
0.25<f/f1<0.55 (15-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2透镜组G2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6)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6)的上限以上,容易确保适当长度的后焦距。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f/f2<0.4 (16)
-0.25<f/f2<0.3 (16-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3透镜组G3的焦距设为f3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7)。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7)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7)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f/£3<1.5 (17)
0.7<f/f3<1.4 (17-1)
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个由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差与倍率色差的平衡。另外,为了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接合透镜的数量为4个以下。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2个以上的上述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这种情况下,容易在不较大地改变倍率色差的情况下校正轴上色差。并且,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接合面。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良好地校正低视角的倍率色差与广视角的倍率色差的平衡。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所具有的凹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称为A接合面,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所具有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接合面称为B接合面。
在将A接合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B接合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B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8)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像散及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8)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RA+RB)/(RA-RB)<0.4 (18)
-0.2<(RA+RB)/(RA-RB)<0.2 (18-1)
在A接合面具有正屈光力的情况下,有利于校正畸变像差。优选A接合面为由具有不同符号的屈光力的2个透镜接合而成的面。此时,优选构成A接合面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小于构成A接合面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倍率色差。
在B接合面具有负屈光力的情况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优选B接合面为由具有不同符号的屈光力的2个透镜接合而成的面。此时,优选构成B接合面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大于构成B接合面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2个以上的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p、将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9)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9)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整个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中的畸变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1<Nce1AD-Nce1An<0.5 (19)
0.2<Nce1Ap-Nce1An<0.45 (19-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2个以上的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Ap、将从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0)。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0)的下限以下,容易防止轴上色差增加。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0)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倍率色差及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及波长导致的像散之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0-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30<νcelAp--νce1An<10 (20)
-25<νce1Ap-νce1An<5 (20-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19)及条件式(20)。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19)及条件式(20)以外,还满足条件式(19-1)及条件式(20-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lB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l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1)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除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1)的下限以下以外,还以不成为条件式(21)的上限以上的方式减小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并且以满足后述的条件式(22)的方式选择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面对单色像差的影响,并且良好地校正构成成像镜头的其他透镜中产生的轴上色差及色彗形像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Nce1Bp-Nce1Bn<0.3 (21)
-0.4<Nce1Bp-Nce1Bn<0.2 (21-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B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2)的下限以下,容易防止轴上色差增加。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2)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倍率色差及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及波长导致的像散之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0<νce1Bp--νcelBn<80 (22)
20<νcelBp-νcelBn<60 (22-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1)及条件式(22)。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1)及条件式(22)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1-1)及条件式(22-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接合面,且满足上述条件式(21)及条件式(22)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通过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1),有利于校正接合面处的弧矢彗差。通过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2),不易产生波长导致的上述弧矢彗差的校正效果差。
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3)。通过满足条件式(23),容易良好地校正一阶色差与二阶色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4<θ1p-θ1n+0.00163×(ν1p-ν1n)<0.03 (23)
-0.03<θ1p-θ1n+0.00163×(ν1p-ν1n)<0.025 (23-1)
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P1、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设为D1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4)。但是,在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位于比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更靠物体侧的情况下,将P1的符号设为负,在位于像侧的情况下,将P1的符号设为正。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上限以上,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不会向像侧方向过于远离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因此能够抑制H1max增加,由此有利于第1透镜组G1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或者,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上限以上,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不会过于减小,因此能够确保对焦时的聚焦组的可移动范围,能够缩短成像镜头至能够对焦的最近物体为止的距离。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P1/D12<20 (24)
2<P1/D12<10 (24-1)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该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5)。通过满足条件式(25),容易良好地校正一阶色差与二阶色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5-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2<θ2p-θ2n+0.00163×(ν2p-ν2n)<0.02 (25)
-0.02<θ2p-θ2n+0.00163×(ν2p-ν2n)<0.015 (25-1)
优选第2透镜组G2具有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在这种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2p、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6)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除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6)的下限以下以外,还以不成为条件式(26)的上限以上的方式减小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并且以满足后述的条件式(27)的方式选择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面对单色像差的影响,并且良好地校正构成成像镜头的其他透镜中产生的轴上色差及色彗形像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Nce2p-Nce2n<0.4 (26)
-0.4<Nce2p-Nce2n<0.3 (26-1)
在第2透镜组G2具有接合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νce2p、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νce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7)。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7)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轴上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7)的上限以上,容易抑制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接合面处的由下光线引起的色彗形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νce2p--νce2n<70 (27)
5<νce2p-νce2n<55 (27-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6)及条件式(27)。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6)及条件式(27)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6-1)及条件式(27-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优选第2透镜组G2具有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这种情况下,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弯月形状,因此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该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另外,在第2透镜组G2具有多个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为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
优选第3透镜组G3具有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通过接合这3片透镜,与不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各透镜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及佩兹伐和,并且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
在第3透镜组G3具有上述3片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该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3p、将该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3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8)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8)的上限以上,能够减小构成该3片接合透镜的透镜的折射率差,因此能够在不使接合面具有较强的近轴屈光力的同时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能够校正高阶的球面像差及弧矢彗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1<Nce3p-Nce3n<0.4 (28)
0.15<Nce3p-Nce3n<0.35 (28-1)
在第3透镜组G3具有上述3片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该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3p、将该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νce3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9)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轴上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9)的上限以上,容易抑制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νce3p-νce3n<20 (29)
0<νce3p-νce3n<15 (29-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8)及条件式(29)。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8)及条件式(29)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8-1)及条件式(29-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作为组结构,如在图1中例示,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包括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小型化及结构的简化。或者,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在第3透镜组G3的像侧还具备与第3透镜组G3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与第3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后续组。图2及图12所示的例子的第4透镜组G4与后续组对应。在还具备后续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后续组的各透镜面上的主光线的光线高度在对焦时发生变化的情况来校正像差,因此容易校正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畸变像差的变动及倍率色差的变动。后续组可以构成为在对焦时以不同于第3透镜组G3的移动轨迹沿光轴Z移动,这种情况下,容易校正对焦时的像差变动。或者,后续组可以构成为在对焦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这种情况下,与后续组在对焦时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镜筒结构。在后续组为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在后续组为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情况下,能够加强聚焦组的屈光力,因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
接着,参考图1~图13所示的结构例对各透镜组内的透镜的详细结构和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由符号的位数的增加引起的说明的复杂化,在图1~图13中用于透镜的符号是针对每一图独立地使用的,因此即使标注有与其他图相同的符号,它们也未必是相同的结构。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针对第1透镜组G1内的接合透镜,将从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称为A接合透镜,将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称为B接合透镜。并且,以下,将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称为近轴轴上光线。
首先,对第1透镜组G1进行说明。在图1中例示的第1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1、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3、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4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5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6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7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8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在该结构例中,通过在最靠物体侧配置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L11,能够调整在比该透镜更靠像侧的透镜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及轴上色差的平衡。尤其,通过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能够在尽可能地抑制对球面像差的影响的同时加强调整上述平衡的作用。通过将空气接触面的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的透镜L12及负的透镜L14使轴上光线飙升,由此能够减小像侧的透镜中的主光线相对于光轴Z的角度,因此能够减少弧矢彗差的产生。透镜L16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6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6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与B接合透镜相比,透镜L11~L16的主光线的高度高,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大于对轴上色差的贡献。换言之,与透镜L11~L16相比,在第1透镜组G1内位于最靠近孔径光圈St的位置的B接合透镜的主光线的高度低,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少。如此,能够使用对倍率色差的贡献的大小不同的透镜来适当地保持整个第1透镜组G1的倍率色差与轴上色差的平衡。
在图2中例示的第2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1、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3、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4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5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6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7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第2结构例中的透镜L11~L17分别发挥与第1结构例的透镜L11~L15、L17、L18相同的作用效果。
分别在图3~图8中例示的第3~第8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1、双凹透镜即透镜L12、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3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4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5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6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7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8。在这些结构例中,通过在最靠物体侧配置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L11,能够调整在比该透镜更靠像侧的透镜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及轴上色差的平衡。尤其,通过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能够在抑制对球面像差的影响的同时加强调整上述平衡的作用。通过透镜L12能够在靠近物体的位置使近轴轴上光线上升,并且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侧的透镜的入射角,因此有利于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设为双凹形状,透镜L12能够具有强屈光力,因此能够使透镜L12的上述作用更加显著。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2和透镜L13这2片负透镜来赋予充分的负屈光力,并且通过将这2片透镜设为双凹形状,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将透镜L13与其像侧的正的透镜L14进行接合,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将透镜L14设为双凸透镜,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与B接合透镜相比,透镜L11~L14的主光线的高度高,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大于对轴上色差的贡献。与A接合透镜相比,在第1透镜组G1内最靠近孔径光圈St的接合透镜即B接合透镜的主光线的高度低,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少。如此,能够使用对倍率色差的贡献的大小不同的透镜来适当地保持整个第1透镜组G1的倍率色差与轴上色差的平衡。透镜L17及透镜L18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降低入射于第2透镜组G2的轴上边缘光线的高度。
在图9中例示的第9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1、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3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4、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5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6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7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8。在该结构例中,通过透镜L11能够在靠近物体的位置使近轴轴上光线上升,并且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侧的透镜的入射角,因此有利于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为此在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是更有利的。而且,通过设为双凹形状,透镜L11能够具有强屈光力,因此能够使透镜L11的上述作用更加显著。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1和透镜L12这2片负透镜来赋予充分的负屈光力,并且通过将这2片透镜设为双凹形状,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将透镜L12与其像侧的正的透镜L13进行接合,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将透镜L13设为双凸透镜,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透镜L14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4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4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与B接合透镜相比,透镜L11~L14的主光线的高度高,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大于对轴上色差的贡献。与A接合透镜相比,在第1透镜组G1内最靠近孔径光圈St的接合透镜即B接合透镜的主光线的高度低,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少。如此,能够使用对倍率色差的贡献的大小不同的透镜来适当地保持整个第1透镜组G1的倍率色差与轴上色差的平衡。透镜L17及透镜L18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降低入射于第2透镜组G2的轴上边缘光线的高度。
分别在图10及图11中例示的第10及第11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1、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3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4、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5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6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17。透镜L11~L16分别发挥与第9结构例的透镜L11~L16相同的作用效果。透镜L17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降低入射于第2透镜组G2的轴上边缘光线的高度。
在图12中例示的第12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1、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3、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4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5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6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7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在该结构例中,通过在最靠物体侧配置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L11,能够调整在比该透镜更靠像侧的透镜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及轴上色差的平衡。尤其,通过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能够在尽可能地抑制对球面像差的影响的同时加强调整上述平衡的作用。通过透镜L12使轴上光线飙升,能够减小像侧的透镜中的主光线相对于光轴Z的角度,因此能够减少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将透镜L12设为双凹形状,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透镜L13,能够校正在透镜L12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A接合透镜,能够适当地保持低视角的倍率色差与广视角的倍率色差的平衡。通过B接合透镜,能够在不较大地改变倍率色差的情况下校正轴上色差。
在图13中例示的第13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能够构成为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1、双凹透镜即透镜L12、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3、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4、双凸透镜即透镜L15及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6而成的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7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8而成的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第13结构例中的透镜L11~L13及B接合透镜分别发挥与第12结构例的透镜L11~L13及B接合透镜相同的作用效果。第13结构例中的A接合透镜为3片接合,容易适当地保持倍率色差与轴上色差的平衡。
接着,对第2透镜组G2进行说明。分别在图1~图4、图6~图10、图12及图13中例示的第1~第4、第6~第10、第12及第13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1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22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23而成的接合透镜。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因此入射于透镜L21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通过将透镜L21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形状,因此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赋予正屈光力。由此,容易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关于由上述形状的透镜L22和透镜L23构成的接合透镜,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因此与上述透镜L21相同地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接合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能够加强正透镜和负透镜各自的屈光力,因此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而且,透镜L23的凹面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
在图5中例示的第5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21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即透镜L22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3。该结构例的接合透镜也与第1结构例相同地,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因此与上述相同地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第5结构例的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该结构例的入射于透镜L23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通过将透镜L23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赋予正屈光力。由此,容易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
在图11中例示的第11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2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3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24而成的接合透镜。第11结构例中的透镜L21及透镜L22分别发挥与第1结构例的透镜L21相同的作用效果。在第11结构例中,通过包括上述形状的透镜L23及透镜L24的接合透镜,能够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
接着,对第3透镜组G3进行说明。分别在图1及图13中例示的第1及第13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31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32而成的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33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34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5而成的接合透镜。在该结构例中,能够在透镜L31的物体侧的凹面处将轴上光线转变为发散来确保后焦距。包括透镜L31及透镜L32的接合透镜整体成为弯月形状,相对于发散光线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接合双凹透镜和双凸透镜,能够加强负透镜和正透镜各自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通过透镜L33,能够将发散趋势的轴上光线转变为会聚趋势。通过设为双凸形状,透镜L33能够分担正屈光力,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包括透镜L34及透镜L35的接合透镜成为轴外主光线以小角度入射于所有面的面形状,因此能够将像散及倍率色差的产生抑制得较小。并且,该接合透镜能够在不对倍率色差造成大的影响的情况下校正轴上色差,因此在保持轴上色差与倍率色差的平衡时是有用的。
分别在图2及图12中例示的第2及第12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31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32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33。包括透镜L31及透镜L32的接合透镜发挥与包括第1结构例的透镜L31及透镜L32的接合透镜相同的作用效果。透镜L33能够担负主要的成像作用。并且,通过透镜L33,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
分别在图3、图5及图9~图11中例示的第3、第5及第9~第11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1、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32、双凹透镜即透镜L33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34而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的3片接合透镜。在这些结构例中,能够在透镜L31的物体侧的凹面处将轴上光线转变为发散来确保后焦距。透镜L31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并且相对于发散光线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容易校正轴上色差,并且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透镜L31的像侧的凹面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3片接合透镜能够担负主要的成像作用。通过接合3片透镜,与不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各透镜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及佩兹伐和。
在图4中例示的第4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1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32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33。透镜L31发挥与第3结构例的透镜L31相同的作用效果。透镜L32能够在将发散趋势的轴上光线转变为会聚趋势的同时抑制像散的产生。透镜L33能够担负主要的成像作用。并且,通过透镜L33,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
在图6中例示的第6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1、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32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33。第6结构例中的透镜L31~透镜L33分别发挥与第4结构例的透镜L31~透镜L33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图7中例示的第7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1、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32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33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34。第7结构例中的透镜L31及透镜L34分别发挥与第6结构例的透镜L31及透镜L33相同的作用效果。在第7结构例中,通过包括透镜L32及透镜L33的接合透镜,能够进行佩兹伐和的校正及倍率色差的调整。
在图8中例示的第8结构例的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31、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32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33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34而成的接合透镜。第8结构例中的透镜L31及透镜L32分别发挥与第6结构例的透镜L31及透镜L32相同的作用效果。在第8结构例中,通过包括透镜L33及透镜L34的接合透镜,能够进行佩兹伐和的校正及倍率色差的调整。
接着,对后续组进行说明。关于后续组,在图2中例示的第2结构例的第4透镜组G4为后续组,其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通过该接合透镜,能够微调整倍率色差、像散及畸变像差,并且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通过将该接合透镜的接合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容易防止伴随像高的增加的像散的急剧的变化。
在图12中例示的第12结构例的第4透镜组G4为后续组,其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而成的接合透镜。通过该接合透镜,能够微调整倍率色差及像散,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并且,通过将该接合透镜的所有透镜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容易防止伴随像高的增加的像散的急剧的变化。
上述的优选结构及可能的结构能够进行任意组合,优选根据所要求的规格适当选择性地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另外,在此所说的“小F值”表示F值小于1.2。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其图示方法如上所述,因此在此省略重复说明。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5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将规格示于表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在表1中,在Sn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编号时的面编号,在R栏中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在D栏中示出各面和与其像侧相邻的面之间的在光轴上的面间隔。并且,在Nd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在νd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在θgF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
在表1中,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负。在表1中还示出了孔径光圈St及光学部件PP,在相当于孔径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记载了面编号和(St)这一术语。并且,在表1中,在条件式(1)中使用的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成为H1max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记载了面编号和(Hm)这一术语。表1的D的最下栏的值为表中的最靠像侧的面与像面Sim之间的间隔。在表1中,关于对焦时间隔发生变化的可变面间隔使用了DD[]这一记号,在[]中标注该间隔的物体侧的面编号并记入于D栏中。
在表2中示出成像镜头的焦距f、F值FNo.及最大全视角2ω的值。2ω栏的(°)表示单位为度。表2所示的值为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
在表3中,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可变面间隔的值及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下的可变面间隔的值分别示于标记为“无限远”及“0.3m”的栏中。
在表1中,对非球面的面编号标注了*记号,在非球面的曲率半径栏中记载了近轴的曲率半径的数值。在表4中,在Sn栏中示出非球面的面编号,在KA及Am(m为3以上的整数且因面而异)的栏中示出关于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表4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的“E±n”(n:整数)表示“×10±n”。KA及Am为由下式表示的非球面式中的非球面系数。
Zd=C×h2/{1+(1-KA×C2×h2)1/2}+∑Am×hm
其中,
Zd:非球面深度(从高度h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垂至与非球面顶点相切且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
h:高度(光轴至透镜面为止的距离);
C:近轴曲率半径的倒数;
KA、Am:非球面系数,
非球面式的∑表示与m相关的总和。
各表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使用了度,作为长度的单位使用了mm(毫米),光学系统既可以放大比例使用也可以缩小比例使用,因此还能够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并且,在以下示出的各表中记载了以规定位数舍入的数值。
[表1]
实施例1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301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311
[表2]
实施例1
f 34.686
FNo. 1.03
2ω(°) 45.4
[表3]
实施例1
无限远 0.3m
DD[14] 9.714 3.111
DD[28] 13.000 19.603
[表4]
实施例1
Sn 24 25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4.7482432E-06 7.7941132E-06
A6 1.7599809E-08 1.3131271E-08
A8 -8.0047716E-11 1.0492084E-10
Ai0 8.9303669E-13 -1.2564838E-13
A12 5.1154366E-16 3.9366622E-15
在图14及图15中示出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14中从左起依次示出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在图14中,在标注有“无限远”的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标注有“0.3m”的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球面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d线、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在像散图中,以实线示出弧矢方向的d线下的像差,以短虚线示出子午方向的d线下的像差。在畸变像差图中,以实现示出d线下的像差。在倍率色差图中,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球面像差图的FNo.表示F值,其他像差图的ω表示半视角。在图14中示出了与各图的纵轴上端对应的FNo.和ω的值。
在图15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针对各视角,在左列中示出子午方向上的像差,在右列中示出弧矢方向上的像差。图15的ω表示半视角。在横向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d线、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
若无特别说明,则与上述实施例1相关的各数据的记号、含义、记载方法及图示方法在以下实施例中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一部分重复说明。
[实施例2]
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2。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4透镜组G4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7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3这3片透镜。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41~L42这2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将规格示于表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6及图17。在图16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17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5]
实施例2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321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331
[表6]
实施例2
f 34.581
FNo. 1.03
2ω(°) 45.2
[表7]
实施例2
无限远 0.3m
DD[12] 8.797 3.079
DD[23] 2.000 7.718
[表8]
实施例2
Sn 22 23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5.6507931E-06 1.4557802E-06
A6 1.0303015E-08 2.8788290E-10
A8 -1.7237445E-10 -4.2359087E-11
A10 4.9611788E-13 2.1637160E-15
A12 -7.5754679E-16 1.4115532E-16
[实施例3]
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9,将规格示于表1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1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8及图19。在图18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19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9]
实施例3
Sn R D Nd νd θgF
1 -333.15506 4.691 1.89622 38.38 0.57235
2 -102.12639 1.206
3 -83.34891 2.000 1.49102 56.68 0.54712
4 31.71528 17.951
5 -48.39938 1.860 1.71277 29.36 0.59990
6 47.43068 13.952 1.99710 20.98 0.63196
7 -95.23842 0.200
8 86.62572 13.593 1.73052 54.95 0.54279
9 -47.49914 2.020 1.99151 15.42 0.65290
10(Hm) -198.88669 0.100
11 174.26264 3.545 1.41390 100.82 0.53373
12 -871.82219 0.010
13 60.39739 5.995 1.59522 67.73 0.54426
14 118.41560 DD[14]
15 57.29202 4.000 2.00001 15.56 0.65300
16 170.26620 0.250
17 27.93782 9.235 1.59522 67.73 0.54426
18 -127.35688 1.550 1.76832 26.58 0.60779
19 18.81182 6.039
20(St) 5.008
*21 -28.74482 1.500 1.84494 22.75 0.62051
*22 -98.78010 0.500
23 -1687.62776 5.188 1.86310 41.69 0.56445
24 -21.73057 1.170 1.58360 39.64 0.57730
25 50.75265 6.850 1.87935 39.50 0.56994
26 -31.14815 DD[26]
27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8 1.031
[表10]
实施例3
f 30.369
FNo. 1.03
2ω(°) 51.0
[表11]
实施例3
无限远 0.3m
DD[14] 5.692 1.553
DD[26] 15.041 19.180
[表12]
实施例3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9639176E-05 6.1985348E-06
A6 -1.1520024E-06 -8.6193774E-07
A8 5.8666667E-08 3.8273478E-08
A10 -1.6643161E-09 -8.8436866E-10
A12 2.9805280E-11 1.2716517E-11
A14 -3.3935724E-13 -1.1527155E-13
A16 2.3716398E-15 6.3612120E-16
A18 -9.2569738E-18 -1.9399672E-18
A20 1.5427560E-20 2.4891543E-2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4。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3这3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3,将规格示于表1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1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0及图21。在图20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1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13]实施例4
Sn R D Nd νd θgF
1 -741.84965 4.557 2.00001 16.35 0.64993
2 -133.27267 2.137
3 -88.69549 2.000 1.51957 51.33 0.55675
4 30.12135 17.951
5 -43.59777 1.860 1.72220 28.89 0.60118
6 50.07951 14.509 1.99166 26.42 0.61104
7 -73.94447 0.200
8 102.81602 12.918 1.72183 55.41 0.54271
9 -47.50103 2.020 1.96573 16.71 0.64633
10(Hm) -188.35959 0.100
11 282.52887 4.513 1.43875 94.66 0.53402
12 -146.67361 0.010
13 51.37757 3.531 1.59522 67.73 0.54426
14 63.46607 DD[14]
15 49.82440 5.000 2.00001 15.00 0.65515
16 197.53926 0.250
17 27.63615 9.109 1.59522 67.73 0.54426
18 -134.79322 1.550 1.85370 22.31 0.62213
19 18.23355 5.500
20(St) 5.487
21 -18.30655 1.500 1.63029 39.17 0.57925
22 -48.92302 5.529 1.48984 65.39 0.53509
23 -24.64229 0.100
*24 56.89240 6.000 1.79341 48.66 0.55129
*25 -36.65031 DD[25]
26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7 1.066
[表14]
实施例4
f 29.079
FNo. 1.03
2ω(°) 53.2
[表15]
实施例4
无限远 0.3m
DD[14] 6.500 2.810
DD[25] 16.276 19.966
[表16]
实施例4
Sn 24 25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6809135E-06 8.5774318E-06
A6 -2.1517689E-07 -2.0857403E-07
A8 9.2942401E-09 6.7208947E-09
A10 -2.1073323E-10 -1.2334691E-10
A12 2.8305897E-12 1.3706654E-12
A14 -2.3236997E-14 -9.4138699E-15
A16 1.1475262E-16 3.9270429E-17
A18 -3.1366558E-19 -9.1668061E-20
A20 3.6536989E-22 9.2574233E-23
[实施例5]
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5。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7,将规格示于表1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9,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2及图23。在图22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3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17]
实施例5
Sn R D Nd νd θgF
1 -579.01593 5.063 1.90861 37.14 0.57560
2 -105.22446 1.089
3 -88.22394 2.000 1.56576 42.67 0.57184
4 32.63215 15.760
5 -49.28608 1.860 1.70995 29.50 0.59952
6 47.50722 15.180 2.00000 19.69 0.63702
7 -98.51761 0.200
8 86.98840 13.641 1.73283 54.72 0.54305
9 -47.49919 2.020 1.96769 16.62 0.64682
10(Hm) -210.71580 0.100
11 158.16842 3.892 1.43875 94.66 0.53402
12 -552.62976 0.010
13 50.24351 6.293 1.59522 67.73 0.54426
14 93.76344 DD[14]
15 28.53601 9.077 1.79767 48.23 0.55198
16 1390.07200 1.560 1.61684 36.32 0.58395
17 16.64969 2.000
18 22.54820 2.500 2.00001 18.27 0.64253
19 25.69710 5.500
20(St) 5.036
*21 -28.49925 1.500 1.80801 24.60 0.61407
*22 -125.87546 0.500
23 332.87234 7.425 1.84767 43.23 0.56115
24 -20.20695 1.170 1.63141 34.90 0.58688
25 44.12968 6.850 1.83788 44.21 0.55918
26 -28.76348 DD[26]
27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8 1.037
[表18]
实施例5
f 29.119
FNo. 1.03
2ω(°) 53.0
[表19]
实施例5
无限远 0.3m
DD[14] 6.170 2.319
DD[26] 12.745 16.596
[表20]
实施例5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0453623E-05 4.2274678E-05
A6 -1.1904801E-06 -9.7361871E-07
A8 4.6875478E-08 3.3035893E-08
A10 -1.2670671E-09 -7.3155829E-10
A12 2.2209082E11 1.0582950E-11
A14 -2.4698192E-13 -9.8169320E-14
A16 1.6687970E-15 5.5648232E-16
A18 -6.2330369E-18 -1.7423917E-18
A20 9.8579129E-21 2.2954722E-21
[实施例6]
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6。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3这3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1,将规格示于表2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4及图25。在图24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5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1]
实施例6
Sn R D Nd νd θgF
1 285.79276 6.788 2.00001 15.00 0.65515
2 -220.76676 2.000
3 -106.25998 2.000 1.62947 35.50 0.58575
4 30.87680 16.951
5 -41.94190 1.860 1.74496 27.75 0.60436
6 51.61394 14.322 2.00001 26.36 0.61129
7 -70.71601 0.200
8 101.26178 13.069 1.72298 55.35 0.54271
9 -47.50064 2.020 1.88780 20.61 0.62879
10 -265.75722 0.100
11(Hm) 183.78841 4.637 1.43875 94.66 0.53402
12 -194.40031 0.100
13 67.77652 3.220 1.59522 67.73 0.54426
14 105.73049 DD[14]
15 61.65482 4.000 2.00001 15.00 0.65515
16 210.21003 0.250
17 25.73302 9.928 1.72839 55.08 0.54272
18 -466.55174 1.550 1.84428 22.79 0.62039
19 16.41774 6.626
20(St) 5.000
*21 -27.68296 1.500 1.68948 31.02 0.59874
*22 -60.28702 3.153
23 -49.49333 3.000 1.83016 44.98 0.55768
24 -31.18561 0.100
25 147.69834 5.500 1.76371 51.63 0.54693
26 -32.86585 DD[26]
27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8 1.004
[表22]
实施例6
f 29.508
FNo. 1.03
2ω(°) 52.4
[表23]
实施例6
无限远 0.3m
DD[14] 6.500 2.709
DD[26] 14.791 18.582
[表24]
实施例6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7.9311453E-05 -5.2483658E-05
A6 1.1731444E-06 1.1496595E-06
A8 -3.9320786E-08 -3.6133771E-08
A10 9.8954729E-10 8.6710554E-10
A12 -1.5713412E-11 -1.3073451E-11
A14 1.5755056E-13 1.2339516E-13
A16 -9.7699490E-16 -7.1215068E-16
A18 3.4271200E-18 2.3001063E-18
A20 -5.1975050E-21 -3.1840466E-21
[实施例7]
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7。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5,将规格示于表2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6及图27。在图26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7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5]
实施例7
Sn R D Nd νd θgF
1 -248.76632 4.190 1.99671 28.33 0.60371
2 -101.41422 1.000
3 -83.13940 2.000 1.51473 52.24 0.55516
4 32.64250 17.951
5 -48.65521 1.860 1.69659 30.24 0.59760
6 48.34934 15.986 1.99008 21.02 0.63155
7 -91.87867 0.200
8 87.15203 13.607 1.73295 54.70 0.54307
9(Hm) -47.50030 2.020 1.99835 15.08 0.65471
10 -195.15071 0.100
11 131.87672 4.014 1.43875 94.66 0.53402
12 -1043.40984 0.010
13 49.90909 5.225 1.59522 67.73 0.54426
14 64.86257 DD[14]
15 60.38893 4.000 2.00000 15.09 0.65480
16 213.97298 0.250
17 25.67324 9.443 1.59522 67.73 0.54426
18 -181.64593 1.550 1.82692 23.65 0.61729
19 17.84438 5.614
20(St) 5.000
*21 -20.93809 1.500 1.68948 31.02 0.59874
*22 -36.32325 0.500
23 82.90224 5.482 1.89221 38.78 0.57133
24 -24.27033 1.160 1.58050 39.95 0.57669
25 50.78424 2.112
26 96.92184 5.330 1.83563 44.44 0.55874
27 -36.99695 DD[27]
28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9 1.028
[表26]
实施例7
f 30.058
FNo. 1.03
2ω(°) 51.4
[表27]
实施例7
无限远 0.3m
DD[14] 6.051 1.979
DD[27] 12.993 17.065
[表28]
实施例7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5.9564160E-05 7.2135754E-05
A6 -1.3434467E-06 -1.0996397E-06
A8 5.3783818E-08 3.6099162E-08
A10 -1.5405308E-09 -8.5764993E-10
A12 2.8404596E-11 1.3312949E-11
A14 -3.3085124E-13 -1.3185779E-13
A16 2.3443438E-15 7.9912348E-16
A18 -9.2056397E-18 -2.6906518E-18
A20 1.5338728E-20 3.8439329E-21
[实施例8]
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8。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9,将规格示于表3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3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8及图29。在图28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9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9]
实施例8
Sn R D Nd νd θgF
1 642.95860 5.882 2.00001 16.89 0.64786
2 -164.66697 1.863
3 -99.52183 2.000 1.61064 54.41 0.55296
4 33.83357 15.951
5 -47.68180 1.860 1.70668 31.21 0.59581
6 51.06375 13.761 1.98542 25.79 0.61339
7 -87.22549 0.200 -
8 126.67025 12.325 1.72259 55.37 0.54271
9 -47.54495 2.020 1.97455 17.92 0.64243
10 -275.27420 0.100
11 171.98328 5.821 1.43875 94.66 0.53402
12(Hm) -113.39789 0.010
13 46.43027 5.041 1.59522 67.73 0.54426
14 84.61748 DD[14]
15 55.77297 4.000 2.00000 15.00 0.65515
16 202.80478 0.605
17 27.63715 8.988 1.58689 61.66 0.54186
18 -134.09655 1.550 1.85789 22.11 0.62292
19 19.09448 5.638
20(St) 5.927
*21 -28.03700 1.500 1.89872 28.11 0.60520
*22 -44.46753 1.250
23 -96.25411 6.671 1.74032 53.97 0.54394
24 -23.20962 0.500
25 63.33337 6.000 1.90048 37.95 0.57345
26 -32.84508 1.310 1.47999 58.75 0.54320
27 33.51612 DD[27]
28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9 0.929
[表30]
实施例8
f 36.529
FNo. 1.03
2ω(°) 51.4
[表31]
实施例8
无限远 0.3m
DD[14] 6.500 2.433
DD[27] 11.971 16.038
[表32]
实施例8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5.0827829E-05 -2.1426467E-05
A6 -1.1853379E-07 -4.7548185E-08
A8 9.4795512E-09 5.2403072E-09
A10 -2.7750209E-10 -1.0968658E-10
A12 5.8490730E-12 2.0277440E-12
A14 -7.6027021E-14 -2.5419242E-14
A16 5.7225628E-16 1.8641103E-16
A18 -2.2972054E-18 -7.2476475E-19
A20 3.8030548E-21 1.1546366E-21
[实施例9]
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9。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3,将规格示于表3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3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0及图31。在图30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1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33]
实施例9
Sn R D Nd νd θgF
1 -87.98811 2.000 1.48749 70.24 0.53007
2 41.58935 13.000
3 -54.68377 1.860 1.59551 39.24 0.58043
4 49.41491 13.739 1.88299 40.78 0.56829
5 -111.00519 0.100
6 298.84381 4.518 2.00069 25.46 0.61364
7 -212.63552 0.100
8 301.78208 11.581 1.49700 81.54 0.53748
9 -44.98963 2.020 1.80518 25.42 0.61616
10 -253.87354 0.100
11 76.00840 6.643 1.43875 94.66 0.53402
12(Hm) -330.55364 0.100
13 108.67048 4.200 1.49700 81.54 0.53748
14 458.73232 DD[14]
15 52.02302 5.265 1.95906 17.47 0.65993
16 204.64939 0.250
17 26.65400 9.164 1.59282 68.62 0.54414
18 -183.43791 1.200 1.80809 22.76 0.63073
19 17.86606 5.500
20(St) 5.000
*21 -19.03849 1.500 1.68948 31.02 0.59874
*22 -46.48268 0.500
23 6158.26941 6.639 1.81600 46.62 0.55682
24 -18.09363 1.120 1.62004 36.26 0.58800
25 57.52633 6.468 1.88299 40.78 0.56829
26 -29.74982 DD[26]
27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8 1.053
[表34]
实施例9
f 32.022
FNo. 1.03
2ω(°) 49.8
[表35]
实施例9
无限远 0.3m
DD[14] 6.935 2.392
DD[26] 15.077 19.620
[表36]
实施例9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1067714E-04 1.2780916E-04
A6 -2.5465270E-07 -9.6245386E-07
A8 -3.7899117E-08 1.2655245E-08
A10 1.2141973E-09 -4.1116410E-10
A12 -2.0648541E-11 9.1244080E-12
A14 2.1271393E-13 -1.1391104E-13
A16 -1.3190428E-15 8.0548483E-16
A18 4.5209399E-18 -3.0334692E-18
A20 -6.5682965E-21 4.7415213E-21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0。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7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7,将规格示于表3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9,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2及图33。在图32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3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37]
实施例10
Sn R D Nd νd θgF
1 -89.03336 2.000 1.48749 70.24 0.53007
2 42.68788 13.813
3 -54.49508 1.860 1.59551 39.24 0.58043
4 49.53548 14.817 1.88299 40.78 0.56829
5 -109.77027 0.100
6 291.58525 4.577 2.00069 25.46 0.61364
7(Hm) -215.18952 0.100
8 170.42922 12.418 1.49700 81.54 0.53748
9 -44.77918 2.020 1.80518 25.42 0.61616
10 -233.44679 0.100
11 62.18317 7.955 1.41390 100.82 0.53373
12 -236.08687 DD[12]
13 54.23698 5.164 1.95906 17.47 0.65993
14 204.95157 0.250
15 25.10749 9.144 1.59282 68.62 0.54414
16 -617.46618 1.200 1.80809 22.76 0.63073
17 17.45656 5.500
18(St) 5.000
*19 -18.92095 1.500 1.68948 31.02 0.59874
*20 -46.11924 0.500
21 3614.05196 6.558 1.81600 46.62 0.55682
22 -18.60718 1.120 1.62004 36.26 0.58800
23 56.18803 6.590 1.88299 40.78 0.56829
24 -29.75947 DD[24]
25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26 1.310
27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28 1.115
[表38]
实施例10
f 32.020
FNo. 1.03
2ω(°) 49.8
[表39]
实施例10
无限远 0.3m
DD[12] 7.342 2.823
DD[24] 13.598 18.117
[表40]
实施例10
Sn 19 20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1.5683372E-19 -2.0391534E-20
A4 8.4385868E-05 9.3666439E-05
A5 1.5457719E-05 1.6730201E-05
A6 -2.1436837E-06 -2.3575197E-06
A7 -4.4677705E-07 -4.6595681E-07
A8 4.2113367E-08 7.5623314E-08
A9 1.3286748E-08 7.5974939E-09
A10 -1.2213681E-09 -1.6231020E-09
A11 -2.4030207E-10 -6.9012075E-11
A12 2.5911791E-11 2.1325589E-11
A13 2.3092387E-12 2.8238412E-13
A14 -3.0400933E-13 -1.7220520E-13
A15 -1.0687588E-14 3.0353703E-16
A16 1.8885715E-15 8.2894475E-16
A17 1.5118950E-17 -6.6230901E-18
A18 -5.6187028E-18 -2.1722559E-18
A19 2.2127791E-20 1.6083649E-20
A20 5.6805263E-21 2.3734030E-21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1。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7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4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4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1,将规格示于表4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4及图35。在图34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5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41]
实施例11
Sn R D Nd νd θgF
1 -76.91505 2.000 1.48749 70.24 0.53007
2 43.99644 13.000
3 -51.67350 1.860 1.59551 39.24 0.58043
4 50.02228 13.622 1.88299 40.78 0.56829
5 -130.28802 0.100
6 268.22875 5.541 2.00069 25.46 0.61364
7(Hm) -153.55835 0.100
8 158.92505 12.995 1.49700 81.54 0.53748
9 -44.82823 2.020 1.80518 25.42 0.61616
10 -216.04861 0.100
11 75.70827 6.904 1.43875 94.66 0.53402
12 -326.56983 DD[12]
13 58.89507 4.197 1.95906 17.47 0.65993
14 97.62070 0.000
15 32.86934 5.000 1.59282 68.62 0.54414
16 67.60807 0.250
17 24.90149 5.881 1.59282 68.62 0.54414
18 62.89998 1.200 1.80809 22.76 0.63073
19 17.23765 5.500
20(St) 5.497
*21 -14.24106 1.500 1.68948 31.02 0.59874
*22 -25.16191 0.500
23 -293.85801 5.995 1.81600 46.62 0.55682
24 -18.46510 1.120 1.59551 39.24 0.58043
25 36.94810 6.860 1.88299 40.78 0.56829
26 -36.22503 DD[26]
27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28 1.310
29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0 1.113
[表42]
实施例11
f 32.022
FNo. 1.03
2ω(°) 50.0
[表43]
实施例11
- 无限远 0.3m
DD[12] 8.514 4.084
DD[26] 11.266 15.696
[表44]
实施例11
Sn 21 22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2.5603902E-04 2.2907976E-04
A6 -7.2408102E-07 -3.9877678E-07
A8 -5.2557317E-08 -5.3881306E-08
A10 1.9325737E-09 1.7062219E-09
A12 -3.7105510E-11 -2.9336733E-11
A14 4.4125091E-13 3.1108320E-13
A16 -3.2207521E-15 -2.0092947E-15
A18 1.3220056E-17 7.2332913E-18
A20 -2.3353567E-20 -1.1099305E-20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2。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4透镜组G4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7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3这3片透镜。第4透镜组G4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41~L42这2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5,将规格示于表4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6及图37。在图36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7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45]
实施例12
Sn R D Nd νd θgF
1 -297.13714 7.166 1.87070 40.73 0.56825
2 -85.86719 1.000
3 -73.16221 2.000 1.74077 27.79 0.60961
4 42.66024 7.413
5 392.24356 6.462 1.87070 40.73 0.56825
6 -146.01920 4.000
7 -66.16556 1.860 1.72825 28.46 0.60772
8 51.18899 11.866 2.10420 17.02 0.66311
9 -245.64485 0.200
10(Hm) 77.22649 15.828 1.88300 40.80 0.56557
11 -47.49919 2.020 1.98613 16.48 0.66558
12 -198.94323 DD[12]
13 55.79899 6.000 1.92286 20.88 0.63900
14 1076.94076 0.250
15 30.39757 10.286 1.59410 60.47 0.55516
16 -49.75521 1.550 1.92286 20.88 0.63900
17 20.04359 5.500
18(St) 5.642
19 -22.24985 1.510 1.59270 35.31 0.59336
20 30.44450 8.452 1.90043 37.37 0.57668
21 -37.69952 0.270
*22 87.14518 3.500 1.83481 42.72 0.56486
*23 -62.14252 DD[23]
24 -134.06447 3.010 1.64000 60.08 0.53704
25 -34.88724 1.000 1.65412 39.68 0.57378
26 -129.28425 12.084
27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8 0.980
[表46]
实施例12
f 33.489
FNo. 1.03
2ω(°) 46.8
[表47]
实施例12
无限远 0.3m
DD[12] 6.714 1.987
DD[23] 2.000 6.727
[表48]
实施例12
Sn 22 23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5.8591082E-06 2.8872810E-06
A6 8.0450854E-09 -1.4218337E-08
A8 -1.8982768E-10 4.2017521E-11
A10 6.8830323E-13 -2.5968320E-13
A12 -2.8216339E-15 -1.0662872E-15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3。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孔径光圈St及第3透镜组G3沿光轴Z向物体侧一体地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1~L18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1~L23这3片透镜。第3透镜组G3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31~L35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9,将规格示于表5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5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5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8及图39。在图38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9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49]
实施例13
Sn R D Nd νd θgF
1 -3667.66000 5.250 1.90043 37.37 0.57720
2 -112.47874 2.673
3 -76.99651 2.000 1.78470 26.29 0.61360
4 44.09083 7.000
5 402.10478 5.900 1.88299 40.78 0.56829
6 -95.17168 2.500
7 -58.79565 1.510 1.63700 37.58 0.58219
8 65.34692 11.253 2.10420 17.02 0.66311
9 -285.75743 1.510 2.00001 15.00 0.65515
10 1111.12100 0.100
11(Hm) 64.24840 15.020 1.74320 49.34 0.55312
12 -54.40084 1.500 1.95906 17.47 0.65993
13 -101.70168 DD[13]
14 56.20087 5.300 2.00069 25.46 0.61364
15 509.40856 1.148
16 30.28240 9.760 1.59522 67.73 0.54426
17 -54.27774 1.300 1.85478 24.80 0.61232
18 17.94297 5.625
19(St) 6.568
20 18.73914 1.060 1.59551 39.24 0.58043
21 23.55627 7.750 1.88299 40.78 0.56829
22 -44.17718 0.270
*23 151.55932 3.500 1.85135 40.10 0.56954
*24 -58.60621 0.100
25 -1583.54996 5.000 1.88299 40.78 0.56829
26 -24.32217 1.200 1.80518 25.42 0.61616
27 -92.27314 DD[27]
28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9 1.341
[表50]
实施例13
f 35.040
FNo. 1.03
2ω(°) 44.8
[表51]
实施例13
无限远 0.3m
DD[13] 7.354 1.078
DD[27] 13.000 19.276
[表52]
实施例13
Sn 23 24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2.9074622E-06 1.4702044E-05
A6 4.5558330E-08 4.2157852E-08
A8 2.0013444E-12 1.3239581E-10
A10 1.0976364E-12 7.9752459E-13
A12 -1.8710710E-15 -1.5225872E-16
在表53~表55中示出实施例1~13的成像镜头的条件式(1)~(29)的对应值。实施例1~13以d线为基准波长。在表53~表55中示出d线基准下的值。
[表53]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551
[表54]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561
[表55]
Figure GDA0003822272640000571
从以上数据可知,实施例1~13的成像镜头具有1.03这一小F值且实现了聚焦组的轻型化、各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实现了高光学性能。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图42及图43中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即相机30的外观图。图42表示从正面侧观察相机30的立体图,图43表示从背面侧观察相机30的立体图。相机30为所谓的无反式数码相机,其能够拆卸自如地安装可换镜头20。可换镜头20构成为包含容纳于镜筒内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1。
相机30具备相机主体31,并且在相机主体31的上表面设置有快门按钮32及电源按钮33。并且,在相机主体31的背面设置有操作部34、操作部35及显示部36。显示部36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及拍摄前的视角内存在的图像。
在相机主体31的正面中央部设置有来自摄影对象的光所入射的摄影开口,在与该摄影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口37,可换镜头20经由卡口37安装于相机主体31。
在相机主体31内设置有输出与通过可换镜头20形成的被摄体像对应的成像信号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成像元件、对从该成像元件输出的成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及用于记录该生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等。在该相机30中,能够通过按压快门按钮32来拍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并且通过该拍摄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色散系数及非球面系数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中示出的值,能够采用其他值。
并且,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能够设为除无反式以外的相机、胶片相机及摄像机等各种方式。
符号说明
1-成像镜头,2-轴上光束,3-最大视角的光束,20-可换镜头,30-相机,31-相机主体,32-快门按钮,33-电源按钮,34、35-操作部,36-显示部,37-卡口,f-整个系统的焦距,fb-B透镜组的焦距,G1-第1透镜组,G2-第2透镜组,G3-第3透镜组,G4-第4透镜组,GA-A透镜组,GB-B透镜组,H1f-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H1max-第1透镜组中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的最大值,H2f-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Hb-B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Hf-整个系统的像侧主点位置,L11~L18、L21~L24、L31~L35、L41~L42-透镜,PP-光学部件,Sim-像面,St-孔径光圈,Z-光轴。

Claims (17)

1.一种成像镜头,其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对焦时移动的第2透镜组、光圈及对焦时移动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
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透镜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
所述第3透镜组包括对焦时与所述第2透镜组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为正,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
当使在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近轴光线跟踪时,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中的所述近轴光线距所述光轴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1),
1.1<H1max/H1f<2 (1),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由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所述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接合面,
所述第1透镜组的从像侧起的第2个所述接合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
将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焦距设为f23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13),
1<f1/f23<3.5 (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近轴光线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所述光轴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2),
1<H1max/H2f<1.5 (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近轴光线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所述光轴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3),
0.5<H1f/H2f<1 (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和至少2片双凹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2片或3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及所述第3透镜组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
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
将所述第3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4),
-0.4<(Rso+Rsi)/(Rso-Rsi)<0.2 (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的情况下,
满足条件式(5),
0.2<β23<0.8 (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23,
当在比所述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所述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当未在比所述第3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透镜时,设为βr=1,
在上述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6),
0.7<(1-β232)×βr2<1.2 (6)。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7)及(8),
5<ν1p-ν1n<35 (7);
0<θ1n-θ1p<0.05 (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9)及(10),
-10<ν2p-ν2n<35 (9);
-0.03<θ2n-θ2p<0.07 (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56<θ1max<0.7 (11)。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
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59<θ2max<0.7 (12)。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该成像镜头在所述第3透镜组的像侧还具备与所述第3透镜组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后续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该成像镜头包括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所述光圈及所述第3透镜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该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1),
1.2<H1max/H1f<1.8 (1-1)。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该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1),
1.05<H1max/H2f<1.3 (2-1)。
1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
CN202010079352.6A 2019-01-31 2020-02-03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11505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6232 2019-01-31
JP2019016232A JP7048521B2 (ja) 2019-01-31 2019-01-31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798A CN111505798A (zh) 2020-08-07
CN111505798B true CN111505798B (zh) 2023-06-09

Family

ID=7183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352.6A Active CN111505798B (zh) 2019-01-31 2020-02-03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3682B2 (zh)
JP (1) JP7048521B2 (zh)
CN (1) CN111505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0600B2 (ja) 2019-10-04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7423044B2 (ja) * 2019-11-26 2024-01-29 株式会社シグマ 光学系
CN114994876B (zh) * 2022-05-27 2023-09-26 莆田学院 一种宽光谱日夜两用的监控鱼眼镜头
CN115840281B (zh) * 2023-02-17 2023-05-12 深圳市雷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超广角大光圈微距自动对焦镜头
CN117891049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折射式色散镜头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6763A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0001B2 (ja) * 2009-02-17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718526B2 (ja) * 2012-07-05 2015-05-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214311B2 (ja) * 2013-10-03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WO2016017723A1 (ja) * 2014-07-30 2016-02-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297476B2 (ja) * 2014-11-17 2018-03-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7250868B (zh) * 2015-01-23 2020-01-10 株式会社尼康 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JP6392153B2 (ja) * 2015-03-24 2018-09-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546076B2 (ja) * 2015-11-25 2019-07-17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広角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6752636B2 (ja) 2016-06-23 2020-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6749632B2 (ja) 2016-07-07 2020-09-02 株式会社シグマ 大口径レンズ
JP2018005133A (ja) 2016-07-08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大口径標準レンズ
DE102016117547A1 (de) * 2016-09-18 2018-03-22 Leica Camera Ag Objektiv fester Brennweite und konstanter Baulänge für Autofokusanwendungen
JP6808428B2 (ja) 2016-09-30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6689768B2 (ja) * 2017-02-28 202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689771B2 (ja) * 2017-03-01 202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983605B2 (ja) * 2017-09-29 202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単焦点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613277B2 (ja) * 2017-09-29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単焦点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991836B2 (ja) * 2017-11-14 2022-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7035592B2 (ja) * 2018-02-14 2022-03-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影レンズ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DE102018106236B3 (de) * 2018-03-16 2019-09-12 Ernst Leitz Wetzlar Gmbh Objektiv mit fester Brennweite
JP7123383B2 (ja) 2018-06-12 2022-08-23 株式会社シグマ 結像光学系
JP7106099B2 (ja) 2018-06-19 2022-07-26 株式会社シグマ 結像光学系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6763A (ja) * 2015-12-25 2017-06-29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49430A1 (en) 2020-08-06
US11353682B2 (en) 2022-06-07
JP7048521B2 (ja) 2022-04-05
JP2020122941A (ja) 2020-08-13
CN111505798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8812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1505798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JP6548590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5988205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1830694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6019539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9557646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7462973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6249379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0873952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JP6468978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2394498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320653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366360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9507783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341536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221113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552693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721354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4442295A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208959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6249393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0780430A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1221102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267876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