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6360B -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6360B
CN113366360B CN202080011667.5A CN202080011667A CN113366360B CN 113366360 B CN113366360 B CN 113366360B CN 202080011667 A CN202080011667 A CN 202080011667A CN 113366360 B CN113366360 B CN 113366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lens
lens group
lenses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16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6360A (zh
Inventor
河村大树
长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66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0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 G02B9/08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arranged about a sto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值小、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的高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不动的正的第1透镜组、光圈、对焦时移动的正的第2透镜组。第2透镜组包括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成像镜头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式。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用于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的透镜系统,提出了高斯型及变形高斯型透镜系统。作为这些类似于高斯型的透镜系统,已知例如日本特开 2018-0050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8-5498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5-14138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透镜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高斯型透镜系统通常用于具有小F值的透镜系统中。日本特开2018- 0050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8-5498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5-141384号公报中还有将小F值作为课题之一的透镜系统。然而,近年来,要求具有比日本特开2018-0050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8-5498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5-141384 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透镜系统的F值进一步小的F值的透镜系统。
另外,高斯型存在如下问题:若采用宽视角,则会导致弧矢彗差增加,但要求具有小F值且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能够获取高画质的图像的透镜系统。
并且,F值小的透镜系统还存在如下问题:导致对焦时移动的组(以下,称为聚焦组)的重量增加,因此不利于自动聚焦的高速化,因此期待聚焦组的轻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对焦时移动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第2透镜组包括配置于比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的透镜中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在将使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了近轴光线跟踪时的第 1透镜组中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的情况下,满足下述条件式(1)。
1.05<H1max/H1f<2 (1)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1.1<H1max/H1f<2 (1-1)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在将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的近轴光线距光轴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
1.5<H1max/H2f<3.5 (2)
1.7<H1max/H2f<2.5 (2-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由至少 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5片正透镜和至少4片负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从最靠像侧朝向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1片或2片负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3片正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和至少1片双凹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2片负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及第2透镜组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将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
-0.4<(Rso+Rsi)/(Rso-Rsi)<0.5 (3)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 2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
0.2<β2<0.8 (4)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 2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在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在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未配置透镜时将βr设为βr=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
0.4<(1-β22)×βr2<1.2 (5)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1n、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 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 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及(7)。
5<v 1p-v 1n<45 (6)
0<θ 1n-θ 1p<0.07 (7)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2n、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 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 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及(9)。
-10<v 2p-v 2n<35 (8)
-0.03<θ 2n-θ 2p<0.07 (9)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将第 2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0)。
1<f1/f2<4.5 (10)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在第2透镜组的像侧还具备与第 2透镜组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后续组。或者,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包括第1透镜组、光圈及第2透镜组。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2<f/f1<1 (1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5<f/f2<2 (12)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P1、将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比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更靠物体侧的情况下的P1的符号设为负、更靠像侧的情况下的P1的符号设为正、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设为D1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3)。
-5<P1/D12<20 (13)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1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 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14)。
0.56<θ1max<0.7 (14)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第2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 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15)。
0.54<θ2max<0.7 (15)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 1p、将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6)。
-0.04<θ1p-θ1n+0.00163×(ν 1p-ν 1n)<0.03 (16)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2p、将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7)。
-0.02<θ2p-θ2n+0.00163×(v 2p-ν 2n)<0.02 (17)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p、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18)。
-0.2<Nce1Ap-Nce1An<0.35 (18)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Ap、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19)。
-25<v ce1Ap-v ce1An<30 (19)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Bp、将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0)。
0<Nce1Bp-Nce1Bn<0.35 (20)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ce1Bp、将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
-20<v ce1Bp-ν ce1Bn<20 (2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Cp、将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C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22)。
-0.4<Nce1Cp-Nce1Cn<0.1 (22)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Cp、将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C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23)。
15<v ce1Cp-v ce1Cn<45 (23)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Dp、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D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24)。
-0.4<Nce1Dp-Nce1Dn<0.25 (24)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在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Dp、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ce1D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25)。
0<v ce1Dp-ν ce1Dn<45 (25)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2透镜组包括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的3片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2p、将第2透镜组的 3片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2n的情况下,优选包括至少1个满足下述条件式(26)的上述3片接合透镜。
0<Nce2p-Nce2n<0.25 (26)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2透镜组包括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在将第2透镜组的3片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2p、将第2透镜组的 3片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v ce2n的情况下,优选包括至少1个满足下述条件式(27)的上述3片接合透镜。
0<v ce2p-v ce2n<25 (27)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在第2透镜组的像侧还具备上述后续组的结构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后续组的焦距设为fr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8)。
-0.3<f/fr<0.4 (28)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F值设为 FNo、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9)。
1.5<TL×FNo/f<5 (29)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优选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单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及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配置于比光圈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片数优选为8片以下,更优选为7片以下。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包含的透镜的片数优选为13片以下,更优选为12片以下。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角设为ωmax、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 F值设为FNo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0)。
1.8<1/{tan(ωmax)×FNo}<4.5 (30)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光圈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Tf、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2<Tf/TL<0.65 (31)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中,第1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第1单元及第2单元,所述第1单元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2单元通过第1 透镜组内的光轴上的最大空气间隔与第1单元隔开且具有正屈光力,第2单元包括1片单透镜或1个接合透镜,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中比第2单元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2)。
0.7<f/fm<0.98 (32)
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第1透镜组包括上述第1单元及上述第2 单元的情况下,优选第1单元包括1片负透镜,第2单元包括1片正透镜。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成像镜头。
另外,本说明书的“包括~”“包括~的”表示,除所举出的构成要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以及光圈、滤波器及盖玻璃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以及透镜凸缘、镜筒、成像元件及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另外,本说明书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组”表示作为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同样地,“具有负屈光力的~组”表示作为组整体具有负屈光力。“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正的透镜”及“正透镜”含义相同。“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负的透镜”及“负透镜”含义相同。与排列顺序相关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与“从物体侧依次”含义相同。与像差相关的“高阶”表示5 阶以上。“单透镜”表示未接合的1片透镜。
“透镜组”并不限于包括多个透镜的结构,也可以设为仅包括1片透镜的结构。复合非球面透镜(球面透镜和形成于该球面透镜上的非球面形状的膜构成为一体而整体发挥1个非球面透镜的功能的透镜)作为1片透镜来使用而不视为接合透镜。若无特别说明,则与包括非球面的透镜相关的屈光力的符号、透镜面的面形状及曲率半径设为在近轴区域中考虑。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负。
在本说明书中,“整个系统”表示“成像镜头”。在本说明书中,“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也简称为“最靠物体侧”。在条件式中使用的“焦距”为近轴焦距。在条件式中使用的“FNo”值为全开口F值的值。“后焦距”为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成像镜头的像侧焦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在条件式中使用的值为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在将相对于g线、 F线及C线的一透镜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g、NF及NC的情况下,该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θgF由θgF=(Ng-NF)/(NF-NC)来定义。本说明书中记载的“d线”、“C线”、“F线”及“g线”为明线,d线的波长为587.56nm(纳米),C线的波长为656.27nm(纳米),F线的波长为486.13nm(纳米),g线的波长为435.84nm(纳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及具备该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2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2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3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4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5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5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6与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6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7与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7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8与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8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9与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9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0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0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1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对应,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1结构例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的结构和光束的剖视图。
图4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4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4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4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4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4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4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5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5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5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5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5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5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5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5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5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5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
图6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图61是H1f、H1max、H2f的概念图。
图62是用于说明与条件式(1)相关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6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正面侧的立体图。
图6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1结构例的截面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例子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对应。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示出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还示出了轴上光束2及最大视角的光束 3。同样地,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的第2~第11结构例的截面结构分别示于图2~图11。图2~图11所示的例子分别与后述的实施例 2~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对应。图1~图11所示的例子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参考图1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假设成像镜头适用于摄像装置而在成像镜头与像面Sim之间配置有平行平板状的光学部件PP的例子。光学部件PP为假设成各种滤波器和/或盖玻璃等的部件。各种滤波器例如为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及截止特定波长区域的滤波器等。光学部件PP为不具有屈光力的部件,也可以是省略光学部件PP的结构。
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为定焦透镜,其沿光轴Z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另外,图1所示的孔径光圈St表示光轴上的位置,而不表示形状。通过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和像侧分别配置正屈光力,有利于校正畸变像差及彗形像差。另外,本发明的成像镜头还能够在第2透镜组G2的像侧还具备透镜组作为后续组。图1所示的例子的成像镜头具备第3透镜组G3作为后续组。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透镜组”是指成像镜头的构成部分,且为包括通过对焦时变化的空气间隔分开的至少1片透镜的部分。对焦时,以透镜组单位移动或固定,且1个透镜组内的透镜的相互间隔不发生变化。
图1所示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第2 透镜组G2及第3透镜组G3,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n 这14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但是,在本发明的成像镜头中,构成各透镜组的透镜的片数也可以为不同于图1所示的例子的片数。
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各透镜组内的透镜间隔不变,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作为聚焦组而沿光轴Z移动。第 2透镜组G2包括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位置的透镜中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即,第2透镜组G2包括在孔径光圈St的像侧与孔径光圈 St相邻配置的透镜,且包括对焦时与该透镜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对焦时、第2透镜组G2与后续组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另外,“一体地移动”表示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相同量。图1所示的第2透镜组G2的下侧的水平方向的左箭头表示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2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
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因此从第1透镜组G1射出的光束受会聚作用而入射于第2透镜组G2,因此容易使聚焦组的透镜的小径化,能够实现聚焦组的小型化及轻型化。由此,容易应对自动聚焦的高速化。
与在对焦时使整个透镜系统移动的结构相比,通过在对焦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并使第2透镜组G2移动,能够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并且能够减少对焦时的像面弯曲的变动。通过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有利于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
在将使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Z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了近轴光线跟踪时的第1透镜组G1中的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成像镜头构成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条件式(1)的H1max/H1f例如能够根据设为H1f=1并使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了近轴光线跟踪时的H1max的值来求出。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校正不足,因此有利于实现F值小的光学系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 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1.05<H1max/H1f<2 (1)
1.1<H1max/H1f<2 (1-1)
1.2<H1max/H1f<1.8 (1-2)
作为一例,在图61中示出H1f和H1max的概念图。图61所示的光线的斜率及高度也未必正确。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成为H1max的面(以下,称为Hm面)为该近轴光线与光轴Z所呈的角的符号改变的面,即为光束从发散趋势改变为会聚趋势的面。在如本发明的成像镜头那样在比Hm面更靠像侧具有正屈光力的系统中,能够使近轴光线的从Hm面的射出角相对较小,因此只要使该射出角成为接近于0的角度,则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面为止的光学系统几乎成为无焦系统,能够将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 面为止视为广角转换器。另外,即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焦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与无焦系统相同地考虑角放大率。
在此,为了进行说明,以Hm面划分光学系统,将整个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Hm面为止称为A透镜组GA,将Hm面至整个系统的最靠像侧的面为止称为B透镜组GB。根据上述广角转换器的结构,能够使B透镜组GB的焦距长于整个系统的焦距。即,能够使B透镜组GB的视角小于整个系统的视角。
在图62中示出A透镜组GA为无焦系统时的概念图。如图62所示,通过使H1max大于H1f,能够使整个系统的像侧主点位置Hf位于比B透镜组GB的像侧主点位置Hb更靠像侧,能够使B透镜组GB的焦距fb长于整个系统的焦距f。即,能够使B透镜组GB的视角小于整个系统的视角。较小的视角容易校正弧矢彗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校正弧矢彗差。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优选结构及可实现的结构进行叙述。在将使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Z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了近轴光线跟踪时的第1透镜组G1中的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 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的上述近轴光线距光轴Z的高度设为H2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并且,能够实现聚焦组的透镜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因此有利于聚焦组的轻型化。而且,能够抑制在第2透镜组G2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 (2)的上限以上,容易在维持适当长度的后焦距的同时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并且,容易抑制在第1透镜组G1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5<H1max/H2f<3.5 (2)
1.7<H1max/H2f<2.5 (2-1)
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5片正透镜和至少4片负透镜。通过具有该结构并且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及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通过第1透镜组G1包括5片以上的正透镜和4片以上的负透镜,能够具有多个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因此能够选择各种部分色散比的材料,能够兼顾一阶色差及二阶色差的校正。为了成为更良好的特性,更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6片正透镜。同样地,为了成为更良好的特性,更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5片负透镜。但是,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正透镜的片数为8片以下。同样地,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负透镜的片数为6片以下。
优选第1透镜组G1从最靠像侧朝向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1片或2片负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3片正透镜。这种情况下,通过1片或2片负透镜,能够抑制第1透镜组G1的正屈光力过于变强。并且,通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3 片正透镜,能够朝向第2透镜组G2逐渐降低轴上边缘光线的高度。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与第1透镜组G1的1片或2片负透镜的物体侧连续地配置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片数为3片以上且6片以下。另外,“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透镜”表示物体侧的透镜面为凸面的~透镜。这一点在以下的说明中也相同。
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双凸透镜的片数为8片以下。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片双凹透镜。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为了成为更良好的特性,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片双凹透镜。另外,为了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双凹透镜的片数为6片以下,更优选为5片以下。
可以构成为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单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及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通过将最靠物体侧的透镜设为负透镜,能够减小从该负透镜向像侧射出的最大视角的主光线相对于光轴Z的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弧矢彗差。并且,通过与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连续地配置的正透镜,能够缓慢地降低轴上边缘光线,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而且,通过将从最靠物体侧数第1个至第3个为止的3片透镜中的负透镜仅设为 1片,能够抑制透镜系统的大型化。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为了聚焦组的轻型化,优选第2透镜组G2中包括的正透镜的片数为6片以下。并且,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2片负透镜。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另外,为了聚焦组的轻型化,优选第 2透镜组G2中包括的负透镜的片数为4片以下。通过上述情况,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2片负透镜。进一步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在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的情况下,容易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并且,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在第 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
在第1透镜组G1及第2透镜组G2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及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均为凹面。即,优选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及像侧最靠近孔径光圈St的负透镜的孔径光圈St侧的透镜面为凹面。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凹面校正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并且能够通过与孔径光圈St对称地配置的凹面来抑制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能够通过2个凹面的负屈光力来校正佩兹伐和。
在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及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均为凹面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3)。通过满足条件式(3),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过校正。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Rso+Rsi)/(Rso-Rsi)<0.5 (3)
-0.2<(Rso+Rsi)/(Rso-Rsi)<0.4 (3-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G2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 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4)。若对焦的灵敏度过高,则有可能在自动聚焦的对焦动作中产生聚焦组不会稳定地停止这一不良情况。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对焦动作中的聚焦组的停止精度的严格化来防止这种不良情况。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2<β2<0.8 (4)
0.3<β2<0.7 (4-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2透镜组G2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在比第2透镜组G2更靠像侧的位置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第2透镜组G2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在比第 2透镜组G2更靠像侧的位置未配置透镜时将βr设为βr=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对焦动作中的聚焦组的停止精度的严格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5- 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1-β22)×βr2<1.2 (5)
0.75<(1-β22)×βr2<1 (5-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 1p、将第 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6-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5<ν 1p-v 1n<45 (6)
5<v 1p-v 1n<35 (6-1)
7<ν 1p-ν 1n<30 (6-2)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的情况下,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7-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θ 1n-θ 1p<0.07 (7)
0<θ 1n-θ 1p<0.05 (7-1)
0.005<θ1n-θ 1p<0.045 (7-2)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6)及条件式(7)。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6)及条件式(7)以外,还满足条件式(6-1)、(6-2)、(7- 1)及(7-2)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 2p、将第 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 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0<ν 2p-ν 2n<35 (8)
-8<v 2p-v 2n<30 (8-1)
在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 (9)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一阶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9)的上限以上,容易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3<θ2n-θ2p<0.07 (9)
-0.02<θ2n-θ2p<0.06 (9-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8)及条件式(9)。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8)及条件式(9)以外,还满足条件式(8-1)及条件式(9-1) 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将第2透镜组G2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0)。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0)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0-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0-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1<f1/f2<4.5 (10)
1<f1/f2<3.5 (10-1)
1.1<f1/f2<3 (10-2)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1透镜组 G1的焦距设为f1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1)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1) 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2<f/f1<1 (11)
0.3<f/f1<0.8 (11-1)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第2透镜组 G2的焦距我f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2)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2)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校正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2-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5<f/f2<2 (12)
0.5<f/f2<1.5 (12-1)
0.7<f/f2<1.4 (12-2)
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P1、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 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设为D12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3)。但是,在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比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更靠物体侧的情况下,将P1的符号设为负,在更靠像侧的情况下,将P1的符号设为正。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校正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上限以上,第1透镜组G1的像侧主点位置不会向像侧方向过于远离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因此能够抑制H1max增加,由此有利于第1透镜组G1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或者,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3)的上限以上,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不会过于减小,因此能够确保对焦时的聚焦组的可移动范围,能够缩短成像镜头至能够对焦的最近物体为止的距离。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5<P1/D12<20 (13)
-2<P1/D12<10 (13-1)
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4)。通过满足条件式 (14),容易适当地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6<θ1max<0.7 (14)
0.58<θ1max<0.68 (14-1)
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5)。通过满足条件式 (15),容易适当地校正二阶色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5-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54<θ2max<0.7 (15)
0.56<θ2max<0.65 (15-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1p、将第1透镜组G1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1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6)。通过满足条件式(16),容易良好地校正一阶色差与二阶色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 (1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4<θ1p-θ1n+0.00163×(v 1p-v 1n)<0.03 (16)
-0.03<θ1p-θ1n+0.00163×(v 1p-v 1n)<0.025 (16-1)
在第2透镜组G2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2p、将第2透镜组G2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7)。通过满足条件式(17),容易良好地校正一阶色差与二阶色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 (1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02<θ2p-θ2n+0.00163×(v 2p-ν 2n)<0.02 (17)
-0.02<θ2p-θ2n+0.00163×(v 2p-v 2n)<0.015 (17-1)
优选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个由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个上述接合透镜的情况下,有利于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差与倍率色差的平衡。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3个上述接合透镜的情况下,容易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4个上述接合透镜的情况下,更容易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另外,为了透镜系统的小型化,优选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接合透镜的数量为4个以下。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 Nce1A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 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8)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8)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第1透镜组G1 的最靠物体侧的整个接合透镜中的畸变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2<Nce1Ap-Nce1An<0.35 (18)
-0.15<Nce1Ap-Nce1An<0.1 (18-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ce1A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A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9)的下限以下,容易防止轴上色差增加。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9)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倍率色差及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及波长导致的像散之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25<v ce1Ap-ν ce1An<30 (19)
-15<ν ce1Ap-ν ce1An<25 (19-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18)及条件式(19)。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18)及条件式(19)以外,还满足条件式(18-1)及条件式 (19-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 Nce1Bp、将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0)。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0)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0)的上限以上,能够相对于整个该接合透镜的屈光力减小正透镜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能够增加轴外下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来校正由下光线引起的彗形像差。
0<Nce1Bp-Nce1Bn<0.35 (20)
0.05<Nce1Bp-Nce1Bn<0.32 (20-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ce1Bp、将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B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1)。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1)的下限以下,容易防止轴上色差增加。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1)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倍率色差及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及波长导致的像散之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20<v ce1Bp-v ce1Bn<20 (21)
0<v ce1Bp-v ce1Bn<15 (21-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0)及条件式(21)。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0)及条件式(21)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0-1)及条件式 (21-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且满足上述条件式 (20)及条件式(2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通过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0),有利于校正弧矢彗差。通过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1),不易产生波长导致的上述弧矢彗差的校正效果差。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 Nce1Cp、将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 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C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2)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除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2)的下限以下以外,还以不成为条件式(22)的上限以上的方式减小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并且以满足后述的条件式(23)的方式选择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面对单色像差的影响,并且良好地校正构成成像镜头的其他透镜中产生的轴上色差、倍率色差及色彗形像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Nce1Cp-Nce1Cn<0.1 (22)
-0.1<Nce1Cp-Nce1Cn<0.05 (22-1)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ce1Cp、将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C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3)。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3)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轴上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3)的上限以上,容易抑制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接合面处的由下光线引起的色彗形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3-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5<v ce1Cp-v ce1Cn<45 (23)
20<v ce1Cp-v ce1Cn<30 (23-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2)及条件式(23)。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2)及条件式(23)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2-1)及条件式 (23-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接合面,且满足上述条件式(22) 及条件式(23)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通过第1透镜组G1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2),有利于校正接合面处的弧矢彗差。通过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包括上述接合面且满足条件式(23),不易产生波长导致的上述弧矢彗差的校正效果差。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 Nce1D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 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D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4)。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除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下限以下以外,还以不成为条件式(24)的上限以上的方式减小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并且以满足后述的条件式(25)的方式选择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面对单色像差的影响,并且良好地校正构成成像镜头的其他透镜中产生的轴上色差及色彗形像差的平衡。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4-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4-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4<Nce1Dp-Nce1Dn<0.25 (24)
-0.1<Nce1Dp-Nce1Dn<0.25 (24-1)
-0.08<Nce1Dp-Nce1Dn<0.2 (24-2)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 v ce1Dp、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v ce1D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5)。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5)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轴上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5)的上限以上,容易抑制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接合面处的由下光线引起的色彗形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5-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5-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ν ce1Dp-ν ce1Dn<45 (25)
0<ν ce1Dp-v ce1Dn<30 (25-1)
5<v ce1Dp-v ce1Dn<25 (25-2)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4)及条件式(25)。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4)及条件式(25)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4-1)及条件式 (25-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构成为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这种情况下,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弯月形状,因此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该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在第1透镜组G1包括至少1 个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具有上述结构,且满足上述条件式(24)及条件式(25)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由正透镜和负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并且该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这种情况下,容易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
优选第2透镜组G2包括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通过接合这3片透镜,与不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各透镜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及佩兹伐和,并且容易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
在第2透镜组G2具有上述3片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该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2p、将该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6)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佩兹伐和的绝对值,减小像面弯曲。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6)的上限以上,能够减小构成该3片接合透镜的透镜的折射率差,因此能够在不使接合面具有较强的近轴屈光力的同时减小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能够校正高阶的球面像差及弧矢彗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6-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Nce2p-Nce2n<0.25 (26)
0.04<Nce2p-Nce2n<0.2 (26-1)
在第2透镜组G2具有上述3片接合透镜的结构中,在将该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 ce2p、将该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v ce2n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 (27)。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7)的下限以下,容易校正轴上色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7)的上限以上,容易抑制轴上的二阶色差的产生,并且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7-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v ce2p-v ce2n<25 (27)
5<v ce2p-v ce2n<20 (27-1)
另外,更优选同时满足条件式(26)及条件式(27)。更进一步优选除同时满足条件式(26)及条件式(27)以外,还满足条件式(26-1)及条件式 (27-1)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式。
作为组结构,如在图5中例示,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包括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第2透镜组G2。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小型化及结构的简化。或者,如在图1中例示,成像镜头可以构成为在第2透镜组G2的像侧还具备与第2透镜组G2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后续组。在还具备后续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后续组的各透镜面上的主光线的光线高度在对焦时发生变化的情况来校正像差,因此容易校正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畸变像差的变动及倍率色差的变动。后续组可以构成为在对焦时以不同于第2透镜组G2的移动轨迹沿光轴Z移动,这种情况下,容易校正对焦时的像差变动。或者,后续组可以构成为在对焦时相对于像面Sim固定,这种情况下,与后续组在对焦时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镜筒结构。在后续组为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在后续组为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情况下,能够加强聚焦组的屈光力,因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后续组的焦距设为fr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8)。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 (28)的下限以下,有利于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8)的上限以上,容易加强聚焦组的屈光力,因此有利于减小对焦时的聚焦组的移动量。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8-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8-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3<f/fr<0.4 (28)
-0.3<f/fr<0.1 (28-1)
-0.25<f/fr<0.05 (28-2)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F值设为FNo、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9)。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9)的下限以下,有利于良好地校正各像差。更详细而言,为了校正各像差而配置最佳片数的透镜变得容易,因此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成像性能。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9)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抑制透镜系统的大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9-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9-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1.5<TL×FNo/f<5 (29)
1.8<TL×FNo/f<3.5 (29-1)
2<TL×FNo/f<3.2 (29-2)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角设为ωmax、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F值设为FNo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0)。以维持小F值为前提考虑条件式(30),则条件式(30)的 1/{tan(ωmax)×FNo}的值越小,透镜系统越成为更广角型的光学系统,该值越大,透镜系统越成为更长焦型的光学系统。在维持小F值的同时,成为条件式(30)的下限以下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弧矢彗差的校正,为了校正弧矢彗差,有可能外径大的第1透镜组G1的透镜的片数增加,并且透镜系统变得大型化。另一方面,在维持小F值的同时,成为条件式(30)的上限以上的情况下,入射光瞳直径变大,并且透镜系统整体的直径变大,因此有可能透镜系统变得大型化。或者,为了校正随着透镜系统变为更长焦型的光学系统产生的轴上色差,有可能需要增加透镜全长。如上所述,通过满足条件式(30),有利于兼顾小F值和透镜系统的小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0-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0-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1.8<1/{tan(ωmax)×FNo}<4.5 (30)
2.4<1/{tan(ωmax)×FNo}<4.2 (30-1)
2.8<1/{tan(ωmax)×FNo}<3.8 (30-2)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孔径光圈St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Tf、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因此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1) 的下限以下,能够更降低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位置的透镜中的光线高度,由此,有利于抑制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位置的透镜中的各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1)的下限以下,容易将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等校正时所需的片数的透镜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位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1)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大径化,因此容易实现透镜系统整体的小型化及轻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2)的结构,则能够成为进一步更良好的特性。
0.2<Tf/TL<0.65 (31)
0.4<Tf/TL<0.64 (31-1)
0.48<Tf/TL<0.61 (31-2)
第1透镜组G1可以构成为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第1单元及第2单元,所述第1单元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2单元通过第1透镜组内的光轴上的最大空气间隔与第1单元隔开且具有正屈光力。第1单元为包括至少1片透镜的单元,第2单元为包括1片单透镜或1个接合透镜的单元。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1单元和第2单元中制作如广角转换透镜那样的结构,在扩大视角的同时,也容易抑制弧矢彗差。例如,图1的例中,第1单元包括透镜L1a,第2 单元包括透镜k1b及透镜L1c。
第1透镜组G1具有上述第1单元及第2单元的结构中,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成像镜头中比第2单元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2)的下限以下,有利于抑制第1单元及第2单元中产生的彗形像差。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2)的上限以上,有利于抑制比第2单元更靠像侧的透镜中产生的像差,尤其为彗形像差。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2-1)的结构,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7<f/fm<0.98 (32)
0.75<f/fm<0.95 (32-1)
并且,第1透镜组G1具有上述第1单元及第2单元的情况下,优选第1 单元包括1片负透镜,第2单元包括1片正透镜。这种情况下,透镜直径大的第1单元及第2单元的透镜片数变少,因此有利于成像镜头的小型化及轻型化。
为了透镜系统的小型化及轻型化,优选由尽可能少的片数的透镜构成。因此,例如,成像镜头中包含的透镜的片数优选为13片以下,更优选为12片以下。
并且,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透镜外径及透镜重量容易变大,因此期待抑制为透镜片数少。重视该观点的情况下,配置于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片数优选为8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 片以下。
接着,参考图1~图11所示的结构例对各透镜组内的透镜的详细结构和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由符号的位数的增加引起的说明的复杂化,在图1~图11中用于透镜的符号是针对每一图独立地使用的,因此即使标注有与其他图相同的符号,它们也未必是相同的结构。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在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接合透镜的数量为4个的结构例中,针对第1 透镜组G1内的接合透镜,将物体侧起第1个、第2个、第3个、第4个接合透镜分别称为A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C接合透镜、D接合透镜,在第1透镜组G1中包括的接合透镜的数量为3个的结构例中,针对第1透镜组G1内的接合透镜,将物体侧起第1个、第2个、第3个接合透镜分别称为A接合透镜、 C接合透镜、D接合透镜。并且,以下,将与光轴Z平行的近轴光线称为近轴轴上光线。
首先,对第1透镜组G1进行说明。在图1中例示的第1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C 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h、双凹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j、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k、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n。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B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d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e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f和双凹透镜即透镜 L1g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l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m而构成。
第1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通过利用透镜L1a的发散作用在靠近物体的位置使近轴轴上光线上升,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侧的透镜的入射角,因此有利于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为此,优选在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并且,通过将透镜L1a设为双凹形状,能够具有强屈光力,因此能够使上述效果更加显著。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a和透镜L1b这2片负透镜来赋予充分的负屈光力,并且通过将这2片透镜设为双凹形状,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将透镜L1b与其像侧的正的透镜L1c进行接合,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将透镜L1c设为双凸透镜,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与B接合透镜相比,透镜L1a~L1c的主光线的高度高,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大于对轴上色差的贡献。换言之,与比B接合透镜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相比,B接合透镜的主光线的高度低,因此对倍率色差的贡献少。如此,能够使用对倍率色差的贡献的大小不同的透镜来适当地保持整个第1透镜组G1的倍率色差与轴上色差的平衡。通过C接合透镜,能够增加轴外主光线及下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校正由下光线引起的彗形像差、尤其弧矢彗差。并且,能够通过C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来校正球面像差。通过透镜 L1h,能够逐渐减小近轴轴上光线的发散角。通过透镜L1i,能够微调整球面像差及轴上色差。通过设为上述形状,透镜L1j及透镜L1k有利于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入射于D接合透镜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关于D接合透镜,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因此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由此,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接合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能够加强正透镜和负透镜各自的屈光力,因此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而且,透镜L1m的凹面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透镜L1n能够与D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分担折射作用来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及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将透镜L1n设为弯月形状,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
在图2中例示的第2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d、B接合透镜、C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 L1j、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m。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B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e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f 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g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h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k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l而构成。
第2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第2结构例中的透镜L1a~ L1c、L1i~L1m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1结构例的透镜L1a~L1c、L1j~L1n的作用效果相同。第2结构例的透镜L1d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d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d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在第2结构例的B接合透镜中,通过使正透镜的折射率高于负透镜,能够校正佩兹伐和。此外,通过将B接合透镜的接合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能够增加轴外主光线及轴外下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来校正下光线的彗形像差及弧矢彗差。并且,能够通过B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来校正球面像差。在C接合透镜中,通过减小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能够抑制接合面对单色像差的影响,并且校正轴上色差。通过将C接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凸面且将C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凸面,能够与比C接合透镜更靠像侧的正透镜分担屈光力,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
在图3中例示的第3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d、B接合透镜、C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j、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k、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 L1n。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 而构成。B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e 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f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 L1g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h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l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m而构成。
第3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第3结构例中的透镜L1a~ L1d、L1g、L1h、L1l~L1n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2结构例的透镜L1a~L1d、 L1g、L1h、L1k~L1m的作用效果相同。在第3结构例的B接合透镜中,通过使正透镜的折射率高于负透镜,用接合面校正佩兹伐和,并且通过将接合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能够校正弧矢彗差。并且,通过减小B接合透镜的正透镜与负透镜的色散系数差,不易产生波长导致的弧矢彗差的校正效果差。能够通过B接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凹面及B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来校正球面像差。透镜L1i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i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i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入射于透镜L1j及透镜L1k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通过将透镜L1j及透镜L1k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赋予正屈光力。由此,容易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
在图4中例示的第4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d、双凹透镜即透镜L1e、C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h、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i、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f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g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j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k而构成。
第4结构例中的透镜L1a~L1d、L1f~L1l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3结构例的透镜L1a~L1d、L1g、L1h、L1j~L1n的作用效果相同。第4结构例中的透镜L1e能够校正球面像差。
在图5中例示的第5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d、双凹透镜即透镜L1e、C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h、双凸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j、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m。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 L1b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f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g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k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而构成。
第5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通过利用透镜L1a的发散作用在靠近物体的位置使近轴轴上光线上升,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侧的透镜的入射角,因此有利于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为此,优选在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并且,通过将透镜L1a设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有利于抑制像散及畸变像差的产生。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a和透镜L1b这2片负透镜,有利于获得充分的负屈光力。通过将A接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面、接合面及最靠像侧的面均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减小轴上边缘光线向各面的入射角,能够在抑制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及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同时校正轴上色差。透镜L1d能够通过与物体侧紧前的正的透镜L1c分担正屈光力来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透镜L1e能够校正球面像差。C接合透镜在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的同时将接合面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由此有利于校正倍率色差及像散。尤其,在减小C接合透镜的接合面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的情况下,上述效果更加显著。透镜L1h及透镜L1i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h及透镜L1i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i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通过用2片透镜来分担上述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入射于透镜L1j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通过将透镜L1j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赋予正屈光力。由此,容易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关于D接合透镜,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因此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由此,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D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透镜L1m能够与D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分担折射作用来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及弧矢彗差的产生。通过将透镜L1m设为弯月形状,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
在图6中例示的第6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B接合透镜、C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h、双凸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 L1j、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m。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b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B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d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e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f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g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k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而构成。
第6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第6结构例中的透镜L1a、 L1f~L1m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5结构例的透镜L1a、L1f~L1m的作用效果相同。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a和透镜L1b这2片负透镜,有利于获得充分的负屈光力。接合负透镜和正透镜而成的A接合透镜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将A接合透镜的接合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通过将A接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凹面且将A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凸面,能够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在B接合透镜中,通过将接合面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减小轴上边缘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防止高阶的球面像差及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校正轴上色差。能够通过将B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凹面来校正球面像差。
在图7中例示的第7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仅具有2个接合透镜。第7 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 L1a、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b、双凸透镜即透镜L1c、双凹透镜即透镜L1d、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e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f而成的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g、双凸透镜即透镜 L1h、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i、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j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k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
第7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第7结构例中的透镜L1a、 L1e~L1l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5结构例的透镜L1a、L1f~L1m的作用效果相同。在第7结构例中,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a和透镜L1b这2片负透镜,有利于获得充分的负屈光力。通过将透镜L1b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减小轴上边缘光线向各面的入射角,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透镜L1c,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透镜L1d,能够校正球面像差。
在图8中例示的第8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仅具有2个接合透镜。第8 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凸透镜即透镜L1a、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b、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c、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d、双凹透镜即透镜L1e、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f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g而成的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h、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i、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j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k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
第8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透镜L1a有利于校正在透镜L1b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第8结构例中的透镜L1b、L1c、L1e~ L1g、L1i~L1l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7结构例的透镜L1a、L1b、L1d~L1f、 L1i~L1l的作用效果相同。在第8结构例中,通过透镜L1d,能够减小轴上光线的发散角,并且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透镜L1h将位于近轴轴上光线高的位置或其附近。通过将透镜L1h设为双凸透镜,能够降低比透镜L1h更靠像侧的透镜中的近轴轴上光线的高度,并且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
在图9中例示的第9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d、双凹透镜即透镜L1e、C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h、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i、D接合透镜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l。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f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g而构成。 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j和凹面朝向像侧的负透镜即透镜L1k而构成。另外,在图10中例示的第10结构例的第1 透镜组G1具有与上述第9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相同的结构。
第9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通过利用透镜L1a的发散作用在靠近物体的位置使近轴轴上光线上升,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侧的透镜的入射角,因此有利于抑制弧矢彗差的产生。为此,优选在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并且,通过将透镜L1a设为双凹形状,能够具有强屈光力,因此能够使上述效果更加显著。通过连续配置透镜L1a和透镜L1b这2片负透镜来赋予充分的负屈光力,并且通过将这2片透镜设为双凹形状,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将透镜L1b与其像侧的正的透镜L1c进行接合,能够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将透镜L1c设为双凸透镜,能够抑制在各面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通过透镜L1d,能够减小轴上光线的发散角,并且校正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通过透镜L1e,能够校正球面像差。C接合透镜通过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的同时将接合面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校正轴上色差。通过将C接合透镜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凸面且将C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凸面,能够与比C接合透镜更靠像侧的正透镜分担屈光力,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第9结构例中的透镜 L1h、L1i、L1l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8结构例的透镜L1h、L1i、L1l的作用效果相同。关于D接合透镜,整个接合透镜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因此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由此,容易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D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凹面还能够具有佩兹伐和的校正作用。在 D接合透镜的接合面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加强正透镜及负透镜各自的屈光力,因此有利于校正轴上色差。在接合面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
在图11中例示的第11结构例的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凹透镜即透镜L1a、A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即透镜L1d、B接合透镜、C接合透镜、双凸透镜即透镜L1i、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 L1j、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k及D接合透镜。A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凹透镜即透镜L1b和双凸透镜即透镜L1c而构成。B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1e和双凹透镜即透镜 L1f而构成。C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g和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1h而构成。D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1l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1m而构成。
第11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第11结构例中的透镜L1a、 L1b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9结构例的透镜L1a、L1b的作用效果相同。在第11 结构例中,通过透镜L1d,有利于校正在透镜L1b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B接合透镜通过将最靠物体侧的面及接合面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减小轴上边缘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防止高阶的球面像差及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的产生,并且校正轴上色差。能够通过将B接合透镜的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凹面来校正球面像差。第11结构例中的透镜L1g~L1i、L1l、L1m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8结构例的透镜L1f~L1h、L1j、Llk的作用效果相同。入射于透镜L1j及透镜L1k的轴上光束为会聚光。通过将透镜L1j及透镜L1k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赋予正屈光力。由此,容易构成F值小的光学系统。
接着,对第2透镜组G2进行说明。分别在图1~图4、图10及图11中例示的第1~第4、第10及第11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2a、及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 L2b、双凹透镜即透镜L2c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2d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这些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通过透镜L2a,能够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关于3片接合透镜,通过接合3片透镜,与不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各透镜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及佩兹伐和,并且能够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通过将3片接合透镜内的各透镜分别设为双凸、双凹、双凸形状,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分别在图5及图6中例示的第5及第6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双凸透镜即透镜L2a、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2b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c而成的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2d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2e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2f。这些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透镜L2a能够在与其他正透镜分担正屈光力来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校正二阶色差。透镜L2b在物体侧的凹面处将轴上光线转变为发散来对确保后焦距作出贡献。包括透镜L2b和透镜L2c的接合透镜的接合透镜整体成为弯月形状,相对于发散光线成为接近于消球差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及彗形像差的产生。并且,通过将接合面设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与该接合透镜的光轴Z 相交的所有面能够减小轴外主光线向各面的入射角,因此能够在抑制像散及倍率色差的产生的同时校正轴上色差。包括透镜L2d和透镜L2e的接合透镜通过将最靠物体侧的面及最靠像侧的面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能够抑制轴上边缘光线向各面的入射角,抑制高阶的球面像差的产生。该接合透镜通过将接合面设为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来抑制轴外主光线向接合面的入射角,能够在抑制像散的产生的同时调整由轴上边缘光线引起的高阶像差。在减小该接合透镜内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色散系数差的情况下,不易产生接合面处的波长导致的球面像差之差。通过透镜L2f,能够减小最大视角的主光线向像面Sim的入射角。
分别在图7及图8中例示的第7及第8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即透镜L2a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即透镜L2b而成的接合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2c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2d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2e。这些结构例中的透镜L2a~L2e各自的作用效果与第5结构例的透镜L2b~L2f的作用效果相同。
在图9中例示的第9结构例的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即透镜L2a、从物体侧依次接合双凸透镜即透镜L2b和双凹透镜即透镜L2c而成的接合透镜及双凸透镜即透镜L2d。第9结构例的上述各透镜的作用效果如下。通过透镜L2a,能够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透镜 L2b~L2d能够整体担负主要的成像作用。通过接合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与不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强各透镜的屈光力,有利于校正色差及佩兹伐和,并且能够抑制对焦时的像散的变动。透镜L2b~L2d通过分别设为双凸、双凹、双凸形状,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通过在透镜L2c与透镜L2d之间设置空气间隔,有利于校正高阶的球面像差及弧矢彗差。
接着,对后续组进行说明。在图1中例示的第1结构例的后续组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1片平凹透镜。在图4中例示的第4结构例的后续组包括凹面朝向物体侧的1片负弯月透镜。在图10中例示的第10结构例的后续组包括凸面朝向物体侧的1片正弯月透镜。通过后续组构成为包括1片透镜,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并且保持像差的平衡。
上述的优选结构及可能的结构能够进行任意组合,优选根据所要求的规格适当选择性地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具有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具有高光学性能的成像镜头。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其图示方法和结构如上所述,因此在此省略重复说明。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 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 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n这14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 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将规格示于表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在表1中,在Sn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面设为第1面而随着朝向像侧逐一增加编号时的面编号,在R栏中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在D栏中示出各面和与其像侧相邻的面之间的在光轴上的面间隔。并且,在Nd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在vd 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在θgF栏中示出各构成要件的g 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
在表1中,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正,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形状的面的曲率半径的符号设为负。在表1中还示出了孔径光圈 St及光学部件PP,在相当于孔径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记载了面编号和 (St)这一术语。并且,在表1中,在条件式(1)中使用的近轴光线距光轴Z 的高度成为H1max的面的面编号的栏中记载了面编号和(Hm)这一术语。表1 的D的最下栏的值为表中的最靠像侧的面与像面Sim之间的间隔。在表1中,关于对焦时间隔发生变化的可变面间隔使用了DD[]这一记号,在[]中标注该间隔的物体侧的面编号并记入于D栏中。
在表2中示出成像镜头的焦距f、F值FNo.及最大全视角2ωmax的值。 FNo.与上述条件式中使用的FNo相同。2ωmax的单位为度。表2所示的值为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以d线为基准时的值。
在表3中,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可变面间隔的值及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下的可变面间隔的值分别示于标记为“无限远”及“0.3m”的栏中。
在表1中,对非球面的面编号标注了*记号,在非球面的曲率半径栏中记载了近轴的曲率半径的数值。在表4中,在Sn栏中示出非球面的面编号,在 KA及Am(m为3以上的整数且因面而异)的栏中示出关于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表4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的“E±n”(n:整数)表示“×10±n”。 KA及Am为由下式表示的非球面式中的非球面系数。
Zd=C×h2/{1+(1-KA×C2×h2)1/2}+∑Am×hm
其中,
Zd:非球面深度(从高度h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垂至与非球面顶点相切且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
h:高度(光轴至透镜面为止的距离);
C:近轴曲率半径的倒数;
KA、Am:非球面系数,
非球面式的∑表示与m相关的总和。
各表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使用了度,作为长度的单位使用了mm(毫米),光学系统既可以放大比例使用也可以缩小比例使用,因此还能够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并且,在以下示出的各表中记载了以规定位数舍入的数值。
[表1]
实施例1
Sn R D Nd vd θgF
1 -375.48753 2.000 1.51633 64.14 0.53531
2 41.61374 12.442
3 -50.77397 1.850 1.80610 40.93 0.57141
4 751.41459 11.330 1.75500 52.32 0.54737
5 -74.65707 0.939
6 247.91657 6.789 1.85150 40.78 0.56958
7 -93.10744 2.010 1.69895 30.13 0.60298
8 -132.38227 1.000
9 -622.93948 6.109 1.71848 55.58 0.54383
10 -68.47115 1.600 1.73622 28.43 0.60794
11 106.96983 0.723
12 139.78186 6.510 1.67471 57.76 0.54285
13 -144.98029 0.162
14 -677.05462 2.000 1.78174 25.91 0.61513
15 469.19581 0.150
16(Hm) 126.78629 4.153 1.62741 60.10 0.54309
17 394.68490 0.101
18 47.91818 7.151 1.98613 16.48 0.66558
19 184.56988 0.250
20 34.67041 11.884 1.79337 48.66 0.55346
21 -83.57508 1.010 1.71207 29.40 0.60535
22 74.94803 0.600
23 104.76893 1.300 1.95906 17.47 0.65993
24 22.74495 7.000
25(St) DD[25]
*26 -16.73226 1.700 1.68948 31.02 0.59874
*27 -27.38218 0.100
28 110.45346 6.951 1.88300 39.22 0.57295
29 -20.37452 1.220 1.69895 30.13 0.60298
30 175.14157 5.684 1.81600 46.62 0.55682
31 -30.64835 DD[31]
32 -125.00429 1.300 1.48749 70.24 0.53007
33 11.001
34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5 1.310
36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7 1.125
[表2] 实施例1
f 32.028
FNo. 1.04
2ωmax 49.2
[表3]
实施例1
无限远 0.3m
DD[25] 10.006 6.279
DD[31] 1.500 5.227
[表4]
实施例1
Sn 26 2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0918413E-04 1.1221929E-04
A6 -3.9247588E-07 -4.5041583E-08
A8 5.6253829E-09 -1.3422782E-08
A10 -1.5368868E-10 4.4663683E-10
A12 2.6112443E-12 -8.3275411E-12
A14 -2.6476673E-14 9.2612242E-14
A16 1.5967794E-16 -6.0654418E-16
A18 -5.2941766E-19 2.1589277E-18
A20 7.4321084E-22 -3.2224891E-21
在图12及图13中示出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各像差图。在图12中从左起依次示出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图及倍率色差图。在图12中,在标注有“无限远”的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标注有“0.3m”的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球面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d线、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在像散图中,以实线示出弧矢方向的d线下的像差,以短虚线示出子午方向的d线下的像差。在畸变像差图中,以实现示出d线下的像差。在倍率色差图中,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球面像差图的FNo.表示F值,其他像差图的ω表示半视角。在图12中,将对应于各图的纵轴上端的FNo.和ω的值表示在“=”的旁边。
在图13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针对各视角,在左列中示出子午方向上的像差,在右列中示出弧矢方向上的像差。图13的ω表示半视角。在横向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单点划线示出 d线、C线、F线及g线下的像差。
若无特别说明,则与上述实施例1相关的各数据的记号、含义、记载方法及图示方法在以下实施例中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一部分重复说明。
[实施例2]
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2。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 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m这13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将规格示于表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4及图 15。在图14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15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5]
实施例2
Sn R D Nd vd θgF
1 -633.25261 2.000 1.59551 39.24 0.58043
2 38.00665 12.863
3 -54.28519 1.850 1.80100 34.97 0.58642
4 95.00850 10.922 1.71300 53.87 0.54587
5 -67.98194 0.100
6 95.72298 6.765 2.00272 19.32 0.64514
7 -251.63874 1.000
8 -246.42407 6.991 1.80100 34.97 0.58642
9 -53.58723 1.610 1.69895 30.13 0.60298
10 99.80167 0.909
11 137.54054 10.681 1.62041 60.29 0.54266
12 -52.34651 2.010 1.60342 38.03 0.58356
13 -414.75790 0.100
14(Hm) 143.20008 3.225 1.69680 55.53 0.54341
15 366.55185 0.462
16 51.74239 6.881 1.91082 35.25 0.58224
17 180.97539 0.260
18 35.24471 11.944 1.81600 46.62 0.55682
19 -93.14313 1.010 1.72825 28.46 0.60772
20 79.60733 0.642
21 118.00563 1.300 1.85896 22.73 0.62844
22 22.08603 7.000
23(St) DD[23]
*24 -18.33819 1.700 1.68948 31.02 0.59874
*25 -31.12948 0.100
26 111.28451 5.800 1.87070 40.73 0.56825
27 -25.06585 1.220 1.69895 30.13 0.60298
28 182.89249 6.206 1.81600 46.62 0.55682
29 -28.43888 DD[29]
30 -125.00563 1.300 1.51742 52.43 0.55649
31 11.000
32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3 1.310
34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5 1.125
[表6]
实施例2
f 32.025
FNo. 1.03
2ωmax 49.2
[表7]
实施例2
无限远 0.3m
DD[23] 10.027 6.297
DD[29] 1.500 5.230
[表8]
实施例2
Sn 24 25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7.6509788E-05 8.6420274E-05
A6 -1.2736248E-06 -6.0388926E-07
A8 5.0778640E-08 1.1474585E-08
A10 -1.3097284E-09 -7.5854198E-11
A12 2.0623870E-11 -1.6331770E-12
A14 -2.0059301E-13 3.9524334E-14
A16 1.1722812E-15 -3.5644909E-16
A18 -3.7566167E-18 1.5341315E-18
A20 5.0432936E-21 -2.6183645E-21
[实施例3]
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 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n这14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9,将规格示于表1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1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6及图 17。在图16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17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9]
实施例3
Sn R D Nd vd θgF
1 -165.42350 2.000 1.58913 61.13 0.54067
2 38.02493 11.171
3 -78.90205 1.860 1.85896 22.73 0.62844
4 135.03359 8.673 1.88300 39.22 0.57295
5 -125.34332 0.388
6 81.38853 6.229 1.98613 16.48 0.66558
7 -1164.55245 2.000
8 -176.23720 5.057 1.88300 39.22 0.57295
9 -65.39636 1.610 1.60342 38.03 0.58356
10 117.84539 1.449
11 248.12960 13.269 1.62041 60.29 0.54266
12 -35.62036 2.010 1.59270 35.31 0.59336
13 -142.31708 0.100
14(Hm) 226.48778 3.068 1.62041 60.29 0.54266
15 -2645.65433 0.100
16 86.52768 3.520 1.62041 60.29 0.54266
17 191.08772 0.100
18 75.79354 3.706 1.63854 55.38 0.54858
19 171.58105 0.000
20 33.82444 14.858 1.75500 52.32 0.54737
21 -58.88844 1.010 1.74000 28.30 0.60790
22 51.73381 0.500
23 61.33515 1.300 1.80518 25.42 0.61616
24 25.36951 7.000
25(St) DD[25]
*26 -13.61427 1.700 1.68948 31.02 0.59874
*27 -19.19138 0.100
28 141.72239 5.000 1.87070 40.73 0.56825
29 -34.64752 1.220 1.69895 30.13 0.60298
30 114.02867 6.434 1.88300 39.22 0.57295
31 -30.99263 DD[31]
32 -125.00563 1.300 1.48749 70.24 0.53007
33 11.000
34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5 1.310
36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7 1.122
[表10]
实施例3
f 32.026
FNo. 1.03
2ωmax 49.6
[表11]
实施例3
无限远 0.3m
DD[25] 10.596 6.741
DD[31] 1.500 5.355
[表12]
实施例3
Sn 26 2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6825325E-04 1.4660302E-04
A6 -2.1553844E-06 -9.3570707E-07
A8 9.2157099E-08 1.4440237E-08
A10 -2.2926119E-09 1.1596827E-10
A12 3.4857987E-11 -8.2569738E-12
A14 -3.2821584E-13 1.3298821E-13
A16 1.8701820E-15 -1.0460064E-15
A18 -5.8954769E-18 4.1491271E-18
A20 7.8960041E-21 -6.6428045E-2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4。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 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l这12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3,将规格示于表 1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1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8 及图19。在图18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19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13]
实施例4
Sn R D Nd vd θgF
1 -170.42205 2.000 1.95906 17.47 0.65993
2 50.93126 10.000
3 -62.89963 1.860 1.73800 32.33 0.59005
4 63.23471 12.479 2.00069 25.46 0.61364
5 -85.62329 0.100
6 98.56677 8.000 1.95906 17.47 0.65993
7 -121.79029 0.477
8 -118.43196 1.600 1.80518 25.42 0.61616
9 80.65370 1.155
10 111.39530 10.914 1.65160 58.55 0.54267
11 -53.88195 2.000 1.69895 30.13 0.60298
12 -187.46939 0.100
13(Hm) 77.09490 5.219 1.69680 55.53 0.54341
14 430.48603 0.010
15 45.95146 4.706 1.77250 49.60 0.55212
16 76.46363 0.250
17 32.61413 11.699 1.81600 46.62 0.55682
18 -148.26374 1.010 1.69895 30.13 0.60298
19 58.93531 0.528
20 72.93410 1.300 1.80000 29.84 0.60178
21 20.09516 7.000
22(St) DD[22]
*23 -15.15790 1.700 1.80610 40.73 0.56940
*24 -20.92915 0.100
25 98.17592 7.400 1.81600 46.62 0.55682
26 -20.50642 1.220 1.78472 25.68 0.61621
27 51.14074 7.600 1.88300 39.22 0.57295
28 -29.09669 DD[28]
29 -96.04384 1.300 1.89286 20.36 0.63944
30 -204.55708 11.000
31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2 1.310
33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4 1.120
[表14]
实施例4
f 32.031
FNo. 1.04
2ωmax 49.6
[表15]
实施例4
无限远 0.3m
DD[22] 8.784 5.091
DD[28] 1.500 5.193
[表16]
实施例4
Sn 23 24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3211887E-04 1.2050752E-04
A5 1.1634328E-05 1.1221955E-05
A6 -2.9087313E-06 -2.7613273E-06
A7 2.2227009E-07 1.4658350E-07
A8 2.0727705E-08 6.4386926E-08
A9 -3.2564526E-09 -1.0901974E-08
A10 -4.7536117E-11 -6.8694012E-10
A11 -2.5124386E11 2.7059934E-10
A12 5.5141964E-12 -3.5423643E-12
A13 5.8876373E-13 -3.5396610E-12
A14 -1.1569406E-13 1.6811758E-13
A15 -1.3487895E-15 2.5770290E-14
A16 8.4031933E-16 -1.7421479E-15
A17 -1.9473700E-17 -9.8711547E-17
A18 -2.0411231E-18 8.0324338E-18
A19 8.7644939E-20 1.5542646E-19
A20 -3.5194950E-22 -1.4295009E-20
[实施例5]
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5。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 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 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m这13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f这6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7,将规格示于表 1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19,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0及图21。在图20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 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1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17]
实施例5
/>
[表18]
实施例5
f 32.095
FNo. 1.03
2ωmax 50.4
[表19]
实施例5
无限远 0.3m
DD[24] 7.000 3.121
DD[34] 11.010 14.889
[实施例6]
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6。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 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 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la~L1m这13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f这6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0,将规格示于表 21,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2及图23。在图22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 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3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0]
实施例6
Sn R D Nd vd θgF
1 99.18024 2.000 1.49479 65.20 0.53573
2 29.47046 18.106
3 -36.84151 1.860 1.67719 31.63 0.59428
4 -1489.58852 5.376 1.94487 17.76 0.64130
5 -112.59590 0.543
6 14168.97705 3.976 1.92303 18.85 0.63630
7 -143.82995 1.610 1.62034 35.97 0.58467
8 119.16826 0.334
9 90.16679 17.020 1.59334 61.41 0.54198
10 -35.19591 2.000 1.95777 19.60 0.63545
11 -55.64928 0.100
12 442.67467 4.000 2.00000 15.00 0.65515
13(Hm) -281.77500 2.067
14 107.53440 9.938 1.58991 61.54 0.54192
15 -130.88888 0.100
16 54.47414 3.454 1.61128 60.72 0.54217
17 84.19147 1.140
18 32.10976 9.257 1.92245 35.76 0.57943
19 117.96927 1.000 1.99193 22.80 0.62482
20 30.99102 3.205
21 70.43978 1.300 1.80198 24.90 0.61308
22 23.01450 7.000
23(St) DD[23]
24 81.66950 2.500 1.95028 32.97 0.58777
25 -319.96827 2.713
26 -25.82889 1.200 1.97068 16.51 0.64741
27 -90.31078 5.672 1.61800 63.33 0.54414
28 -28.34558 0.100
29 48.38611 5.000 1.96110 31.89 0.59126
30 -74.68695 1.210 1.52755 49.83 0.55937
31 25.37518 3.000
32 59.81778 4.066 1.93892 29.21 0.60123
33 -169.40853 DD[33]
34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5 1.310
36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7 1.125
[表21]
实施例6
f 32.018
FNo. 1.03
2ωmax 50.4
[表22]
实施例6
无限远 0.3m
DD[23] 7.000 3.153
DD[33] 11.010 14.857
[实施例7]
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7。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 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 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l这12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3,将规格示于表2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2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4 及图25。在图24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5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3]
实施例7
Sn R D Nd vd θgF
1 125.70620 2.000 1.48100 58.56 0.54357
2 31.10811 16.659
3 -41.62266 1.850 1.48381 58.04 0.54458
4 -180.22621 0.433
5 577.01458 4.667 1.99827 17.50 0.64538
6 -128.95645 2.980
7 -60.32679 1.600 1.59799 38.20 0.58016
8 120.77856 0.293
9 96.79214 16.506 1.59282 68.62 0.54414
10 -34.51760 2.000 1.96322 27.49 0.60711
11 -55.32247 0.100
12 548.34765 4.000 2.00069 25.46 0.61476
13 -260.44696 0.100
14(Hm) 114.07574 8.107 1.59310 61.42 0.54198
15 -125.02189 0.100
16 45.39753 5.907 1.61698 60.50 0.54219
17 97.76183 0.360
18 35.30164 8.671 1.86596 41.40 0.56509
19 451.43640 1.010 1.75562 27.22 0.60590
20 36.94392 1.850
21 61.14358 1.300 1.77421 26.29 0.60869
22 21.24536 9.368
23(St) DD[23]
24 -22.22605 1.210 1.87078 21.46 0.62539
25 -110.31722 3.500 1.94390 26.98 0.60899
26 -31.87002 0.100
27 35.62614 7.192 1.91949 36.05 0.57859
28 -42.56130 1.210 1.69463 30.38 0.59726
29 31.56263 2.000
*30 60.21733 4.592 1.80610 40.73 0.56940
*31 -69.19818 DD[31]
32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3 1.310
34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5 1.114
[表24]
实施例7
f 32.015
FNo. 1.03
2ωmax 50.2
[表25]
实施例7
无限远 0.3m
DD[23] 10.658 6.515
DD[31] 11.010 15.153
[表26]
实施例7
Sn 30 31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3.8832363E-06 5.1039857E-06
A6 -1.3837629E-07 -1.2077911E-07
A8 4.5016314E-09 3.7710259E-09
A10 -8.2103198E-11 -6.7507922E-11
A12 8.5623613E-13 6.8923185E-13
A14 -5.2452031E-15 -4.0215230E-15
A16 1.8371138E-17 1.2813265E-17
A18 -3.2833677E-20 -1.8796185E-20
A20 2.1581715E-23 6.7070565E-24
[实施例8]
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8。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 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l这12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27,将规格示于表 2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29,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3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6 及图27。在图26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7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27]
实施例8
Sn R D Nd vd θgF
1 544.79643 4.000 1.77848 50.15 0.54902
2 -329.40666 0.000
3 171.17685 2.000 1.52470 64.05 0.53882
4 31.15456 16.344
5 -43.20911 1.850 1.49206 56.49 0.54748
6 -153.78121 0.893
7 4223.27884 4.163 2.00001 19.81 0.63657
8 -124.99860 2.748
9 -62.76448 1.600 1.59266 38.73 0.57910
10 122.79445 0.555
11 95.27148 17.893 1.59270 61.44 0.54197
12 -34.61040 2.000 1.95606 32.39 0.58962
13 -55.01221 0.200
14(Hm) 101.95591 8.459 1.62174 60.32 0.54220
15 -122.34642 0.100
16 45.86119 5.630 1.71107 55.95 0.54269
17 110.69731 0.274
18 34.28901 9.205 1.88038 39.45 0.57004
19 -1227.95231 1.010 1.73753 34.32 0.58915
20 37.98136 1.673
21 60.22716 1.300 1.75889 27.06 0.60638
22 20.35734 9.209
23(St) DD[23]
24 -22.51494 1.210 1.86188 21.91 0.62368
25 -559.19731 3.500 1.97130 30.87 0.59467
26 -32.32704 0.100
27 35.25550 6.765 1.93472 34.53 0.58300
28 -54.20070 1.210 1.71521 29.24 0.60023
29 34.29600 2.000
*30 66.06044 4.316 1.80610 40.73 0.56940
*31 -75.57744 DD[31]
32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3 1.310
34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5 1.120
[表28]
实施例8
f 32.016
FNo. 1.03
2ωmax 49.0
[表29]
实施例8
无限远 0.3m
DD[23] 10.535 6.464
DD[31] 11.010 15.081
[表30]
实施例8
Sn 30 31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6059090E-05 -9.2742747E-06
A6 3.6764526E-07 5.3900196E-07
A8 -1.0351646E-08 -1.5930881E-08
A10 1.7978702E-10 2.8481090E-10
A12 -1.9824971E-12 -3.1889224E-12
A14 1.3831448E-14 2.2459545E-14
A16 -5.9045734E-17 -9.6446385E-17
A18 1.4088259E-19 2.3063523E-19
A20 -1.4383063E-22 -2.3514647E-22
[实施例9]
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9。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 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 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l这12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d这4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1,将规格示于表 3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3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28 及图29。在图28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29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31]
实施例9
Sn R D Nd vd θgF
1 -158.58566 2.000 1.56926 62.34 0.54137
2 45.50663 11.311
3 -58.28419 1.860 1.82401 23.80 0.61679
4 41.90339 13.828 1.88018 21.34 0.62618
5 -101.81510 0.100
6 98.28394 8.000 1.99999 15.00 0.65515
7 -127.35841 0.100
8 -132.35649 1.600 1.85117 22.44 0.62166
9 84.30253 1.535
10 137.70215 12.985 1.66628 58.19 0.54256
11 -39.49589 2.000 1.86788 21.61 0.62483
12 -124.45426 0.100
13(Hm) 73.44245 7.449 1.82042 45.96 0.55588
14 -358.81915 0.000
15 52.60700 4.584 1.71060 55.97 0.54269
16 93.76319 0.250
17 35.01559 11.718 1.81600 46.62 0.55682
18 -112.02490 1.000 1.83429 23.29 0.61859
19 45.38534 0.919
20 60.40304 1.300 1.80688 24.66 0.61389
21 21.37711 7.000
22(St) DD[22]
23 -24.07079 1.400 1.48001 58.75 0.54321
24 352.80309 0.100
25 39.97798 8.898 1.94001 31.43 0.59353
26 -30.93442 1.210 1.76519 26.74 0.60732
27 59.03069 1.000
*28 53.18296 5.500 1.80610 40.73 0.56940
*29 -44.23856 DD[29]
30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1 1.310
32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3 1.122
[表32]
实施例9
f 32.017
FNo. 1.03
2ωmax 49.8
[表33]
实施例9
无限远 0.3m
DD[22] 10.229 5.964
DD[29] 11.719 15.984
[表34]
实施例9
Sn 28 29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0078045E-05 8.8298530E-06
A6 -3.5300117E-08 -1.8081425E-07
A8 -8.3277198E-10 5.3397794E-09
A10 4.3699816E-11 -9.6079166E-11
A12 -7.6172757E-13 1.0902419E-12
A14 6.9072493E-15 -7.9169687E-15
A16 -3.4626193E-17 3.6005727E-17
A18 9.0691746E-20 -9.3635343E-20
A20 -9.6047967E-23 1.0660537E-22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0。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 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l这12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0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5,将规格示于表 3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3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3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0 及图31。在图30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1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35]
实施例10
Sn R D Nd vd θgF
1 -198.05570 2.000 1.95906 17.47 0.65993
2 51.79154 10.000
3 -61.60893 1.860 1.73800 32.33 0.59005
4 57.81860 11.903 2.00069 25.46 0.61364
5 -92.70808 0.100
6 98.13867 8.000 1.95906 17.47 0.65993
7 -109.33134 0.279
8 -97.29052 1.600 1.80518 25.42 0.61616
9 82.01343 1.553
10 132.36119 11.911 1.65160 58.55 0.54267
11 -45.07990 2.000 1.69895 30.13 0.60298
12 -153.21980 0.100
13(Hm) 89.53845 5.578 1.69680 55.53 0.54341
14 -1425.83483 0.010
15 50.07892 4.697 1.77250 49.60 0.55212
16 89.01209 0.250
17 30.30790 11.500 1.81600 46.62 0.55682
18 299.78356 1.010 1.69895 30.13 0.60298
19 51.07743 0.693
20 65.03714 1.300 1.80000 29.84 0.60178
21 19.10902 7.000
22(St) DD[22]
*23 -24.84133 1.700 1.80610 40.73 0.56940
*24 -43.76209 0.100
25 107.95598 7.400 1.81600 46.62 0.55682
26 -17.70538 1.220 1.78472 25.68 0.61621
27 56.53761 7.600 1.88300 39.22 0.57295
28 -32.29418 DD[28]
29 180.00000 1.400 1.91650 31.60 0.59117
30 200.00000 11.000
31 2.150 1.54763 54.98 0.55247
32 1.310
33 0.700 1.49784 54.98 0.55000
34 1.122
[表36]
实施例10
f 32.032
FNo. 1.03
2ωmax 49.2
[表37]
实施例10
无限远 0.3m
DD[22] 8.946 4.292
DD[28] 1.500 6.154
[表38]
实施例10
Sn 23 24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4.5607461E-05 5.8759869E-05
A5 1.1181524E-05 9.3708540E-06
A6 -3.0792745E-06 -2.7067386E-06
A7 2.3124432E-07 1.4621555E-07
A8 2.1283560E-08 6.4583352E-08
A9 -3.2283627E-09 -1.0878003E-08
A10 -4.6935616E-11 -6.8688388E-10
A11 -2.5204722E11 2.7068788E-10
A12 5.4993438E-12 -3.5368630E-12
A13 5.8716329E-13 -3.5392498E-12
A14 -1.1569406E-13 1.6804859E-13
A15 -1.3487895E-15 2.5765486E-14
A16 8.4031933E-16 -1.7423017E-15
A17 -1.9473700E-17 -9.8736729E-17
A18 -2.0411231E-18 8.0263862E-18
A19 8.7644939E-20 1.5551676E-19
A20 -3.3578339E-22 -1.4244400E-20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11。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 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m这13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d这4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1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39,将规格示于表 4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32 及图33。在图32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3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33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39]
实施例11
/>
[表40]
实施例11
f 32.024
FNo. 1.03
2ωmax 49.8
[表41]
实施例11
无限远 0.3m
DD[23] 10.669 6.783
DD[29] 1.500 5.386
[表42]
实施例11
Sn 24 25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4 1.6825325E-04 1.4660302E-04
A6 -2.1723456E-06 -9.5411287E-07
A8 9.2098668E-08 1.4478108E-08
A10 -2.2915037E-09 1.1584303E-10
A12 3.4849647E-11 -8.2608047E-12
A14 -3.2818181E-13 1.3302562E-13
A16 1.8701820E-15 -1.0460595E-15
A18 -5.8954769E-18 4.1491271E-18
A20 7.8960041E-21 -6.6428045E-21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4。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 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 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2a~L2e这5片透镜。第3透镜组G3包括透镜L3a这1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2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3,将规格示于表 4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4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43 及图44。在图43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7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44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43]
实施例12
Sn R D Nd vd θgF
1 -202.46222 2.400 1.61750 36.25 0.58409
2 84.17703 10.655
3 116.82988 10.000 1.45860 90.19 0.53516
4 -99.70316 1.010
5(Hm) 58.97589 6.168 2.00272 19.32 0.64514
6 157.48112 0.200
7 39.80574 10.250 1.59282 68.62 0.54414
8 93.85195 0.200
9 32.50135 7.910 1.53945 63.48 0.53990
10 113.27635 1.500 1.85896 22.73 0.62844
11 30.08960 2.350
12 48.57213 1.500 1.98613 16.48 0.66558
13 23.70172 7.000
14(St) DD[14]
*15 -16.62654 1.800 1.68948 31.02 0.59874
*16 -20.47694 0.200
17 46.52462 7.524 1.95375 32.32 0.59015
18 -24.94567 1.110 1.78555 25.72 0.61045
19 32.92450 1.205
20 53.58123 8.896 1.95375 32.32 0.59015
21 -21.67977 1.210 1.63849 34.39 0.58799
22 121.65386 DD[22]
23 350.00000 2.000 1.90602 23.33 0.62075
24 -350.00000 12.401
25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6 1.000
[表44]
实施例12
f 51.529
FNo. 1.03
2ωmax 30.6
[表45]
实施例12
无限远 0.7m
DD[14] 11.000 5.227
DD[22] 1.004 6.777
[表46]
实施例12
Sn 15 16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4134736E-05 1.5709981E-05
A5 2.6259559E-05 2.5965284E-05
A6 -3.3907589E-06 -4.2475360E-06
A7 -2.4053109E-07 -1.2459177E-08
A8 1.0812258E-07 1.0406812E-07
A9 -2.4866912E-09 -8.5930892E-09
A10 -1.7843185E-09 -1.0929846E-09
A11 1.2258615E-10 1.6907154E-10
A12 1.6697433E-11 4.3662373E-12
A13 -1.8317390E-12 -1.5987613E-12
A14 -7.6120774E-14 1.5986683E-14
A15 1.4012767E-14 8.3615812E-15
A16 2.5265457E-17 -2.3879418E-16
A17 -5.5017957E-17 -2.3215598E-17
A18 1.1014057E-18 9.2450531E-19
A19 8.7746514E-20 2.6760815E-20
A20 -2.9531051E-21 -1.2643529E-21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5。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3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7,将规格示于表 4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49,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5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45 及图46。在图45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75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46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47]
实施例13
Sn R D Nd vd θgF
1 -147.83201 2.400 1.56607 42.61 0.57194
2 86.55844 13.196
3 -1112.59959 10.000 1.49700 81.61 0.53887
4 -74.96995 1.010
5(Hm) 56.10284 7.350 1.92286 20.88 0.63900
6 168.76278 0.200
7 39.99940 10.364 1.49700 81.61 0.53887
8 153.92109 0.200
9 33.63361 9.003 1.58350 61.79 0.54178
10 143.73093 1.500 1.89286 20.36 0.63944
11 32.94000 2.350
12 58.54173 1.500 1.98613 16.48 0.66558
13 26.84925 7.000
14(St) DD[14]
*15 -16.34007 2.374 1.68948 31.02 0.59874
*16 -20.92321 0.200
17 46.16889 5.601 2.00100 29.13 0.59952
18 -34.75772 1.110 1.82933 23.53 0.61772
19 36.00359 1.259
20 65.48463 7.692 2.00100 29.13 0.59952
21 -21.60337 1.210 1.72399 28.80 0.60142
22 -221.70851 DD[22]
23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4 1.000
[表48]
实施例13
f 48.912
FNo. 1.03
2ωmax 32.2
[表49]
实施例13
无限远 0.75m
DD[14] 11.000 6.974
DD[22] 15.398 19.418
[表50]
实施例13
Sn 15 16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1642920E-05 1.4474213E-05
A5 2.1306014E-05 2.0258437E-05
A6 -3.3814546E-06 -4.0400080E-06
A7 -1.9812243E-07 4.7913832E-08
A8 1.0663262E-07 9.6017868E-08
A9 -1.5803952E-09 -8.4598138E-09
A10 -1.8092896E-09 -9.9449719E-10
A11 9.0694353E-11 1.5710711E-10
A12 1.8185970E-11 4.0001956E-12
A13 -1.4218748E-12 -1.4517868E-12
A14 -9.8519189E-14 1.3061204E-14
A15 1.1294372E-14 7.4850181E-15
A16 1.8703189E-16 -2.0136740E-16
A17 -4.5775183E-17 -2.0557864E-17
A18 5.1939904E-19 7.6973691E-19
A19 7.4994186E-20 2.3482464E-20
A20 -2.1146255E-21 -1.0301864E-21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6。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4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1,将规格示于表 5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5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5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47 及图48。在图47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7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48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51]
实施例14
Sn R D Nd vd θgF
1 -138.62827 2.400 1.54072 47.23 0.56780
2 58.55723 10.030
3 75.89616 11.800 1.59282 68.62 0.54414
4(Hm) -105.01257 0.200
5 45.45982 10.800 1.59282 68.62 0.54414
6 399.21443 0.600
7 44.95362 4.320 1.95906 17.47 0.65993
8 63.84817 0.600
9 36.12697 5.270 1.78800 47.52 0.55545
10 60.17700 1.800 1.89286 20.36 0.63944
11 31.65635 4.565
12 177.12407 1.520 1.80809 22.76 0.63073
13 27.86122 6.406
14(St) DD[14]
*15 -14.64464 2.550 1.68863 31.20 0.60109
*16 -18.73058 0.200
17 49.66071 6.450 1.88300 39.22 0.57295
18 -32.52200 1.210 1.69895 30.05 0.60174
19 32.52200 0.820
20 42.22428 8.800 1.88300 39.22 0.57295
21 -28.75400 1.210 1.62005 36.35 0.58602
22 -178.14293 DD[22]
23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4 1.000
[表52]
实施例14
f 49.549
FNo. 1.03
2ωmax 31.4
[表53]
实施例14
无限远 0.7m
DD[14] 11.466 7.025
DD[22] 14.401 18.842
[表54]
实施例14
Sn 15 16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5.0823068E-05 3.9661172E-05
A5 5.6696216E-06 7.3155985E-06
A6 -1.1665918E-06 -1.9241870E-06
A7 2.3011235E-07 2.0632606E-07
A8 -8.5462646E-09 2.7709406E-08
A9 -3.9871990E-09 -6.9926396E-09
A10 5.8946218E-10 -2.2702122E-11
A11 6.8551648E-12 9.8429055E-11
A12 -7.4371184E-12 -3.5432557E-12
A13 3.9451971E-13 -7.7218349E-13
A14 3.7621265E-14 4.3918443E-14
A15 -4.2785117E-15 3.5209637E-15
A16 -2.5668735E-17 -2.5005394E-16
A17 1.8252095E-17 -8.7077803E-18
A18 -4.3536351E-19 7.1579377E-19
A19 -2.9072588E-20 9.0040531E-21
A20 1.1528202E-21 -8.3059544E-22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7。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5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5,将规格示于表 5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5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5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49 及图50。在图49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50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55]
实施例15
Sn R D Nd vd θgF
1 -184.15927 2.400 1.80000 29.84 0.60178
2 62.61647 4.878
3 98.51388 6.313 1.98613 16.48 0.66558
4 4034.13252 1.100
5(Hm) 63.34975 10.200 1.59282 68.62 0.54414
6 -296.07052 0.200
7 44.03004 10.250 1.59282 68.62 0.54414
8 795.08982 0.200
9 34.85519 7.910 1.87070 40.73 0.56825
10 121.35104 1.500 1.89286 20.36 0.63944
11 41.54155 2.500
12 103.47070 1.500 1.85896 22.73 0.62844
13 22.43821 7.000
14(St) DD[14]
15 -23.29314 1.110 1.59270 35.31 0.59336
16 23.13973 7.642 1.88300 39.22 0.57295
17 -49.13842 0.500
*18 -31.45625 2.200 1.68948 31.02 0.59874
*19 -35.44240 0.100
20 57.70265 8.669 1.88300 39.22 0.57295
21 -29.44571 1.210 1.59270 35.31 0.59336
22 455.30805 DD[22]
23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4 1.000
[表56]
实施例15
f 48.495
FNo. 1.03
2ωmax 32.4
[表57]
实施例15
无限远 0.6m
DD[14] 10.100 5.021
DD[22] 14.402 19.481
[表58]
实施例15
Sn 18 19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4.1880254E-05 -1.8080969E-05
A5 2.2277957E-05 1.7658879E-05
A6 -1.0486644E-06 -1.2728716E-06
A7 -6.0774700E-07 -2.8821944E-07
A8 6.5534778E-08 3.8775713E-08
A9 9.8049532E-09 3.2995970E-09
A10 -1.3866580E-09 -5.0968526E-10
A11 -9.2054942E-11 -2.6981943E-11
A12 1.6184890E-11 3.7414083E-12
A13 4.5994752E-13 1.6196819E-13
A14 -1.1024413E-13 -1.4531348E-14
A15 -7.7379704E-16 -6.8886559E-16
A16 4.2085620E-16 1.7953337E-17
A17 -2.3252064E-18 1.8140969E-18
A18 -7.7399797E-19 5.5970230E-20
A19 8.4567070E-21 -2.1514981E-21
A20 4.0991440E-22 -1.5749796E-22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8。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6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59,将规格示于表 60,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61,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62,将各像差图示于图51 及图52。在图51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52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59]
实施例16
Sn R D Nd vd θgF
1 -165.93122 2.400 1.56037 43.68 0.57006
2 76.27518 8.339
3 203.54358 10.000 1.59522 67.73 0.54426
4 -111.87010 1.010
5(Hm) 56.74170 5.365 1.89286 20.36 0.63944
6 102.45084 0.200
7 44.31471 10.250 1.59522 67.73 0.54426
8 292.61942 0.200
9 32.85510 8.595 1.69253 56.87 0.54266
10 115.66155 1.500 1.78472 25.68 0.61052
11 31.63618 2.819
12 63.52660 1.500 1.89286 20.36 0.63944
13 23.88347 7.000
14(St) DD[14]
*15 -16.34570 2.837 1.68948 31.02 0.59874
*16 -22.88973 0.200
17 45.14005 6.141 1.90043 37.37 0.57720
18 -33.79047 1.110 1.70834 29.58 0.59931
19 33.20670 1.120
20 51.98052 8.500 1.90043 37.37 0.57720
21 -22.44701 1.210 1.60763 37.24 0.58209
22 -201.05993 DD[22]
23 2.850 1.54763 54.98 0.55247
24 1.000
[表60]
实施例16
f 50.617
FNo. 1.03
2ωmax 31.4
[表61]
实施例16
无限远 0.6m
DD[14] 11.000 5.612
DD[22] 15.436 20.824
[表62]
实施例16
Sn 15 16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3.1181867E-05 2.6530803E-05
A5 1.4794096E-05 1.5226995E-05
A6 -2.8122797E-06 -3.5186055E-06
A7 8.9003214E-08 2.0389209E-07
A8 6.9213577E-08 7.3115649E-08
A9 -8.7233682E-09 -1.1688257E-08
A10 -8.1799110E-10 -5.0238456E-10
A11 1.9725575E-10 1.9915512E-10
A12 3.0890969E-12 -2.4972651E-12
A13 -2.3953381E-12 -1.7930323E-12
A14 4.0298515E-14 6.6348784E-14
A15 1.6625829E-14 9.1585232E-15
A16 -5.7273231E-16 -4.6481540E-16
A17 -6.1842548E-17 -2.5090883E-17
A18 2.7969524E-18 1.4869080E-18
A19 9.5479576E-20 2.8685321E-20
A20 -4.9925629E-21 -1.8543937E-21
[实施例17]
将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39。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h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7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63,将规格示于表 64,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65,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66,将各像差图示于图53 及图54。在图53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54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63]
实施例17
Sn R D Nd vd θgF
1 -247.95976 2.800 1.77791 26.10 0.61461
2 75.89689 11.010
3 114.39503 7.000 1.92286 18.90 0.64960
4 -837.42367 0.100
5(Hm) 69.26549 11.000 1.58525 61.72 0.54210
6 196.03197 0.100
7 84.81564 7.038 1.53775 74.70 0.53936
8 1034.21503 0.100
9 91.91092 5.000 1.53775 74.70 0.53936
10 177.41757 0.100
11 33.30279 12.000 1.88300 39.22 0.57295
12 -424.49645 1.510 1.72186 28.91 0.60113
13 61.07419 1.500
14 98.63832 1.500 1.91717 19.14 0.63501
15 21.08130 7.000
16(St) DD[16]
17 -22.42941 1.100 1.58780 39.22 0.57813
18 23.14403 7.400 1.88300 39.22 0.57295
19 -31.61388 1.000
*20 -33.94641 1.800 1.61724 36.28 0.58403
*21 173.48601 0.100
22 47.71113 7.271 1.81834 46.17 0.55821
23 -26.72012 1.210 1.69584 30.30 0.60324
24 -56.34422 DD[24]
25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6 1.000
[表64]
实施例17
f 48.498
FNo. 1.03
2ωmax 32.6
[表65]
实施例17
无限远 0.6m
DD[16] 10.100 4.816
DD[24] 14.400 19.684
[表66]
实施例17
Sn 20 21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3773046E-05 3.0929722E-06
A5 5.6674484E-06 4.8487684E-06
A6 5.6970844E-08 -5.0456910E-07
A7 -1.9176909E-07 1.5258010E-08
A8 1.9626233E-08 6.7914018E-09
A9 2.9049337E-09 -1.5524880E-09
A10 -6.6057808E-10 -1.1339723E-11
A11 -1.9889473E-11 2.4115890E-11
A12 1.0577029E-11 -4.6114184E-13
A13 7.5098137E-15 -1.8660180E-13
A14 -9.7929627E-14 3.8327989E-15
A15 7.5328476E-16 7.9224149E-16
A16 5.3398130E-16 -7.7601860E-18
A17 -4.2992770E-18 -1.7504256E-18
A18 -1.5949215E-18 -2.1972718E-20
A19 7.7287369E-21 1.5807498E-21
A20 2.0144963E-21 7.7734912E-23
[实施例18]
将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40。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h这8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8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67,将规格示于表 68,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69,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70,将各像差图示于图55 及图56。在图55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56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67]
实施例18
Sn R D Nd vd θgF
1 -204.30501 2.800 1.81294 24.35 0.61887
2 81.96794 13.010
3 137.60012 7.000 2.10420 17.02 0.66311
4 -656.31103 3.750
5(Hm) 69.54614 12.000 1.57265 62.21 0.54137
6 267.60481 0.193
7 88.85695 9.422 1.43875 94.66 0.53402
8 -2937.87944 0.100
9 96.07701 5.000 1.43875 94.66 0.53402
10 181.83582 0.100
11 33.17157 12.000 1.88300 39.22 0.57295
12 -374.98026 1.510 1.76530 26.82 0.60713
13 66.58003 1.500
14 97.44593 1.500 1.96720 17.42 0.64384
15 21.58463 7.000
16(St) DD[16]
17 -22.85203 1.100 1.56026 43.70 0.57003
18 22.46642 7.400 1.88300 39.22 0.57295
19 -31.83440 1.000
*20 -30.58326 1.800 1.66113 32.78 0.59162
*21 340.35421 0.100
22 55.88143 6.486 1.81271 42.14 0.56732
23 -26.29030 1.210 1.70642 29.68 0.60465
24 -49.33676 DD[24]
25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6 1.000
[表68]
实施例18
f 48.220
FNo. 1.04
2ωmax 32.8
[表69]
实施例18
无限远 0.6m
DD[16] 10.100 4.858
DD[24] 14.973 20.215
[表70]
实施例18
Sn 20 21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1813953E-05 5.6632078E-06
A5 5.5899615E-06 4.4402595E-06
A6 8.3363623E-08 -4.7071845E-07
A7 -1.9184059E-07 1.5982530E-08
A8 1.9586298E-08 6.7572477E-09
A9 2.8981856E-09 -1.5590421E-09
A10 -6.6105638E-10 -1.1726148E-11
A11 -1.9888631E-11 2.4116692E-11
A12 1.0581175E-11 -4.5950671E-13
A13 8.0018964E-15 -1.8648724E-13
A14 -9.7926487E-14 3.8358049E-15
A15 7.5055780E-16 7.9215688E-16
A16 5.3398130E-16 -7.7662214E-18
A17 -4.2992770E-18 -1.7496474E-18
A18 -1.5949215E-18 -2.1852378E-20
A19 7.7287369E-21 1.5557319E-21
A20 2.0144963E-21 7.8155637E-23
[实施例19]
将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41。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19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71,将规格示于表 72,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73,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74,将各像差图示于图57 及图58。在图57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58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71]
实施例19
Sn R D Nd vd θgF
1 -1250.00000 2.400 1.50911 53.29 0.55329
2 58.56667 12.004
3(Hm) 63.53662 10.300 1.55032 75.50 0.54001
4 -324.18577 1.010
5 91.24308 4.145 1.55032 75.50 0.54001
6 237.79601 0.200
7 41.36102 10.250 1.59282 68.62 0.54414
8 108.29456 0.200
9 35.06677 7.900 2.00069 25.46 0.61364
10 76.31696 0.806
11 90.22442 1.500 1.78880 28.43 0.60092
12 28.87926 2.968
13 53.65263 1.500 1.89286 20.36 0.63944
14 23.13445 7.000
15(St) DD[15]
*16 -16.70584 1.943 1.68948 31.02 0.59874
*17 -24.50468 0.200
18 44.48608 6.995 1.88300 39.22 0.57295
19 -26.79392 1.110 1.71036 29.48 0.59958
20 33.02652 1.005
21 48.60027 9.237 1.85150 40.78 0.56958
22 -19.88726 1.210 1.56738 42.37 0.57237
23 -131.23867 DD[23]
24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5 1.000
[表72]
实施例19
f 51.521
FNo. 1.03
2ωmax 31.0
[表73]
实施例19
无限远 0.6m
DD[15] 11.000 5.534
DD[23] 15.401 20.867
[表74]
实施例19
Sn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7.0570380E-05 6.6014243E-05
A5 1.9198543E-05 1.9606733E-05
A6 -3.3289534E-06 -4.2582967E-06
A7 -9.0333134E-08 1.4153915E-07
A8 9.0099971E-08 9.0936965E-08
A9 -4.1396511E-09 -1.1106603E-08
A10 -1.4390577E-09 -8.1411034E-10
A11 1.2641084E-10 1.9638299E-10
A12 1.3445189E-11 1.0722851E-12
A13 -1.7282916E-12 -1.7929595E-12
A14 -6.2059351E-14 3.9257132E-14
A15 1.2881202E-14 9.2275563E-15
A16 2.3758855E-17 -3.3269509E-16
A17 -5.0325955E-17 -2.5409216E-17
A18 9.0421501E-19 1.1130994E-18
A19 8.0548323E-20 2.9170042E-20
A20 -2.4717980E-21 -1.3898997E-21
[实施例20]
将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的截面结构示于图42。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孔径光圈St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物体对焦时,第1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向物体侧移动。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L1a~L1g这7片透镜。第2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透镜 L2a~L2e这5片透镜。
关于实施例20的成像镜头,将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75,将规格示于表 76,将可变面间隔示于表77,将非球面系数示于表78,将各像差图示于图59 及图60。在图59中,在上段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下段示出对焦于物体至像面Sim为止的距离为0.6m(米)的物体的状态的各像差图。在图60中,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的横向像差图。
[表75]
实施例20
Sn R D Nd vd θgF
1 -193.76114 2.400 1.54760 46.08 0.56589
2 75.97796 9.081
3 189.01581 10.000 1.49700 81.61 0.53887
4 -105.13621 1.010
5(Hm) 56.49917 5.721 1.92119 23.96 0.62025
6 104.36406 0.200
7 43.70727 10.385 1.49700 81.61 0.53887
8 340.80096 0.200
9 32.58246 9.094 1.75819 43.78 0.56631
10 73.72282 1.500 1.78472 25.68 0.61052
11 32.68245 2.542
12 61.75401 1.500 1.89286 20.36 0.63944
13 22.41400 7.000
14(St) DD[14]
*15 -16.41866 2.693 1.68948 31.02 0.59874
*16 -22.85517 0.200
17 45.64284 6.105 1.88300 39.22 0.57295
18 -33.87303 1.110 1.68877 30.80 0.59625
19 33.14697 1.132
20 52.16226 8.770 1.88300 39.22 0.57295
21 -21.44050 1.210 1.59203 38.80 0.57897
22 -202.15701 DD[22]
23 2.850 1.51680 64.20 0.53430
24 1.000
[表76]
实施例20
f 51.018
FNo. 1.03
2ωmax 31.2
[表77]
实施例20
无限远 0.6m
DD[14] 11.000 5.539
DD[22] 15.401 20.862
[表78]
实施例20
Sn 15 16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5050662E-05 2.1927553E-05
A5 1.6399123E-05 1.6962214E-05
A6 -2.7037336E-06 -3.5614573E-06
A7 2.2716407E-08 1.6637583E-07
A8 7.0481328E-08 7.6462842E-08
A9 -7.0934969E-09 -1.1129036E-08
A10 -9.1743883E-10 -5.7804163E-10
A11 1.7293397E-10 1.9360903E-10
A12 5.1834973E-12 -1.4806257E-12
A13 -2.1727289E-12 -1.7572338E-12
A14 1.7187231E-14 5.7682678E-14
A15 1.5404695E-14 9.0145899E-15
A16 -4.2947569E-16 -4.1936383E-16
A17 -5.8157492E-17 -2.4764768E-17
A18 2.3258567E-18 1.3542989E-18
A19 9.0773374E-20 2.8368189E-20
A20 -4.3526649E-21 -1.6904315E-21
在表79~表83中示出实施例1~20的成像镜头的条件式(1)~(32)的对应值。实施例1~20以d线为基准波长。在表79~表83中示出d线基准下的值。
[表79]
[表80]
[表81]
[表82]
[表83]
实施例1~20的成像镜头的F值小于1.2,更详细而言,小于1.05。实施例1~20的成像镜头具有这种小F值且实现聚焦组的轻型化,各像差得到良好的校正而实现高光学性能。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图63及图64 中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即相机30的外观图。图63表示从正面侧观察了相机30的立体图,图64表示从背面侧观察了相机30的立体图。相机30为所谓的无反式数码相机,其能够拆卸自如地安装可换镜头20。可换镜头20包括镜筒内所收纳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镜头1。
相机30具备相机主体31,并且在相机主体31的上表面设置有快门按钮 32及电源按钮33。并且,在相机主体31的背面设置有操作部34、操作部35 及显示部36。显示部36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及拍摄前的视角内存在的图像。
在相机主体31的正面中央部设置有来自摄影对象的光所入射的摄影开口,在与该摄影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口37,可换镜头20经由卡口37安装于相机主体31。
在相机主体31内设置有输出与通过可换镜头20形成的被摄体像对应的成像信号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成像元件、对从该成像元件输出的成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及用于记录该生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等。在该相机30中,能够通过按压快门按钮32来拍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并且通过该拍摄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色散系数及非球面系数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中示出的值,能够采用其他值。
并且,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能够设为除无反式以外的相机、胶片相机及摄像机等各种方式。
2019年1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016233号及2020年1月29 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012798号的公开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被编入本说明书中。关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日本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具体且单独地记载通过参考编入各个文献、日本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被编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89)

1.一种成像镜头,其从最靠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连续具备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光圈及对焦时移动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配置于比所述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的透镜中在对焦时一体地移动的所有透镜,
在将使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距光轴的高度为H1f且与光轴平行的近轴光线从物体侧入射而进行了近轴光线跟踪时的所述第1透镜组中的所述近轴光线距所述光轴的高度的最大值设为H1max、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上的所述近轴光线距所述光轴的高度设为H2f、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2-2)及(6),
1.05<H1max/H1f<2 (1)
1.7<H1max/H2f<3.5 (2-2)
5<ν1p-ν1n<45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由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5片正透镜和至少4片负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从最靠像侧朝向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1片或2片负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3片正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片双凸透镜和至少1片双凹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2片负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包括至少1片负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为凹面,
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o、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si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
-0.4<(Rso+Rsi)/(Rso-Rsi)<0.5 (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4),
0.2<β2<0.8 (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设为β2、且
在比所述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配置有透镜时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比所述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设为βr、在比所述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未配置透镜时将βr设为βr=1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5),
0.4<(1-β22)×βr2<1.2 (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7),
0<θ1n-θ1p<0.07 (7)。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8)及(9),
-10<ν2p-ν2n<35 (8)
-0.03<θ2n-θ2p<0.07 (9)。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0)
1<f1/f2<4.5 (1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在所述第2透镜组的像侧还具备与所述第2透镜组连续地配置且对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后续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包括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光圈及所述第2透镜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1),
1.1<H1max/H1f<2 (1-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1),
1.7<H1max/H2f<2.5 (2-1)。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1),
0.2<f/f1<1 (11)。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2),
0.5<f/f2<2 (12)。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P1、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主点位置比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透镜面更靠物体侧的情况下的P1的符号设为负、更靠像侧的情况下的P1的符号设为正、且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第1透镜组与所述第2透镜组之间的光轴上的间隔设为D12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3),
-5<P1/D12<20 (13)。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1max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4),
0.56<θ1max<0.7 (14)。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最大值设为θ2max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5),
0.54<θ2max<0.7 (15)。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p、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1n、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1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6),
-0.04<θ1p-θ1n+0.00163×(ν1p-ν1n)<0.03 (16)。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1片正透镜和至少1片负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p、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g线与F线之间的部分色散比的平均设为θ2n、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p、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2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7),
-0.02<θ2p-θ2n+0.00163×(ν2p-ν2n)<0.02 (17)。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p、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A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8),
-0.2<Nce1Ap-Nce1An<0.35 (18)。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3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Ap、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A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9),
-25<νce1Ap-νce1An<30 (19)。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B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B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0),
0<Nce1Bp-Nce1Bn<0.35 (20)。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4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B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B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1),
-20<νce1Bp-νce1Bn<20 (21)。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C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C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2),
-0.4<Nce1Cp-Nce1Cn<0.1 (22)。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C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像侧起第2个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C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3),
15<νce1Cp-νce1Cn<45 (23)。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D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1D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4),
-0.4<Nce1Dp-Nce1Dn<0.25 (24)。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1个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Dp、且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接合透镜内的所有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1D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5),
0<νce1Dp-νce1Dn<45 (25)。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所述3片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的平均设为Nce2p、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所述3片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设为Nce2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6),
0<Nce2p-Nce2n<0.25 (26)
并且,所述成像镜头包括至少1个所述3片接合透镜。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由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从物体侧依次接合而成的3片接合透镜,
在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所述3片接合透镜内的所有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的平均设为νce2p、且
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所述3片接合透镜内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色散系数设为νce2n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7),
0<νce2p-νce2n<25 (27)
并且,所述成像镜头包括至少1个所述3片接合透镜。
3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且
将所述后续组的焦距设为fr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8),
-0.3<f/fr<0.4 (28)。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F值设为FNo、且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9),
1.5<TL×FNo/f<5 (29)。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括至少2片正透镜和至少3片负透镜。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单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及具有正屈光力的单透镜。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配置于比所述光圈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片数为8片以下。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配置于比所述光圈更靠物体侧的位置的透镜的片数为7片以下。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中包含的透镜的片数为13片以下。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中包含的透镜的片数为12片以下。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角设为ωmax、且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F值设为FNo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0),
1.8<1/{tan(ωmax)×FNo}<4.5 (30)。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所述光圈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Tf、且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2<Tf/TL<0.65 (31)。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包括第1单元及第2单元,所述第1单元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2单元通过所述第1透镜组内的光轴上的最大空气间隔与所述第1单元隔开且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2单元包括1片单透镜或1个接合透镜,
在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设为f、且
将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成像镜头中比所述第2单元更靠像侧的所有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m的情况下,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2),
0.7<f/fm<0.98 (32)。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第1单元包括1片负透镜,
所述第2单元包括1片正透镜。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2),
1.2<H1max/H1f<1.8 (1-2)。
4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1),
-0.2<(Rso+Rsi)/(Rso-Rsi)<0.4 (3-1)。
5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4-1),
0.3<β2<0.7 (4-1)。
5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5-1),
0.75<(1-β22)×βr2<1 (5-1)。
5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6-1),
5<ν1p-ν1n<35 (6-1)。
5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6-2),
7<ν1p-ν1n<30 (6-2)。
5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θ1n-θ1p<0.05 (7-1)。
5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7-2),
0.005<θ1n-θ1p<0.045 (7-2)。
5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8-1),
-8<ν2p-ν2n<30 (8-1)。
5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9-1),
-0.02<θ2n-θ2p<0.06 (9-1)。
5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0-1),
1<f1/f2<3.5 (10-1)。
5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0-2),
1.1<f1/f2<3 (10-2)。
6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1-1),
0.3<f/f1<0.8 (11-1)。
6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2-1),
0.5<f/f2<1.5 (12-1)。
6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2-2),
0.7<f/f2<1.4 (12-2)。
6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3-1),
-2<P1/D12<10 (13-1)。
6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4-1),
0.58<θ1max<0.68 (14-1)。
6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5-1),
0.56<θ2max<0.65 (15-1)。
6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6-1),
-0.03<θ1p-θ1n+0.00163×(ν1p-ν1n)<0.025 (16-1)。
6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7-1),
-0.02<θ2p-θ2n+0.00163×(ν2p-ν2n)<0.015 (17-1)。
6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8-1),
-0.15<Nce1Ap-Nce1An<0.1 (18-1)。
6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19-1),
-15<νce1Ap-νce1An<25 (19-1)。
7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0-1),
0.05<Nce1Bp-Nce1Bn<0.32 (20-1)。
7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1-1),
0<νce1Bp-νce1Bn<15 (21-1)。
7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2-1),
-0.1<Nce1Cp-Nce1Cn<0.05 (22-1)。
7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3-1),
20<νce1Cp-νce1Cn<30 (23-1)。
7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4-1),
-0.1<Nce1Dp-Nce1Dn<0.25 (24-1)。
7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4-2),
-0.08<Nce1Dp-Nce1Dn<0.2 (24-2)。
7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5-1),
0<νce1Dp-νce1Dn<30 (25-1)。
7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5-2),
5<νce1Dp-νce1Dn<25 (25-2)。
7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6-1),
0.04<Nce2p-Nce2n<0.2 (26-1)。
7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7-1),
5<νce2p-νce2n<20 (27-1)。
8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8-1),
-0.3<f/fr<0.1 (28-1)。
8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8-2),
-0.25<f/fr<0.05 (28-2)。
8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9-1),
1.8<TL×FNo/f<3.5 (29-1)。
8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29-2),
2<TL×FNo/f<3.2 (29-2)。
84.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0-1),
2.4<1/{tan(ωmax)×FNo}<4.2 (30-1)。
8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0-2),
2.8<1/{tan(ωmax)×FNo}<3.8 (30-2)。
8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1-1),
0.4<Tf/TL<0.64 (31-1)。
8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1-2),
0.48<Tf/TL<0.61 (31-2)。
8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
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下述条件式(32-1),
0.75<f/fm<0.95 (32-1)。
89.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8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
CN202080011667.5A 2019-01-31 2020-01-30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13366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6233 2019-01-31
JP2019-016233 2019-01-31
JP2020-012798 2020-01-29
JP2020012798 2020-01-29
PCT/JP2020/003556 WO2020158902A1 (ja) 2019-01-31 2020-01-30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6360A CN113366360A (zh) 2021-09-07
CN113366360B true CN113366360B (zh) 2023-08-15

Family

ID=7184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1667.5A Active CN113366360B (zh) 2019-01-31 2020-01-30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1709A1 (zh)
JP (1) JP7399113B2 (zh)
CN (1) CN113366360B (zh)
WO (1) WO20201589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7134B2 (ja) * 2020-01-27 2024-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
JP7398060B2 (ja) 2020-05-28 2023-12-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及び光学機器
CN113900227B (zh) * 2021-10-09 2022-07-05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高分辨宽波段的物镜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2385A (en) * 1983-06-25 1989-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WO2013118468A1 (ja) * 2012-02-06 2013-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3186458A (ja) * 2012-03-12 2013-09-1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13140718A1 (ja) * 2012-03-22 2013-09-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4006844A1 (ja) * 2012-07-05 2014-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4126850A (ja) * 2012-12-27 2014-07-07 Tamr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5045014A (zh) * 2014-04-23 2015-11-11 Hoya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
JP2016038418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WO2017094662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7223778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株式会社シグマ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変倍結像光学系
CN104238086B (zh) * 2013-06-17 2018-01-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29821B2 (ja) 2008-01-28 2013-01-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611124B2 (ja) 2011-05-31 2014-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868186B2 (ja) 2012-01-06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485287B2 (ja) 2015-08-27 2019-03-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6561714B2 (ja) 2015-09-15 2019-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系および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2385A (en) * 1983-06-25 1989-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WO2013118468A1 (ja) * 2012-02-06 2013-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3186458A (ja) * 2012-03-12 2013-09-1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13140718A1 (ja) * 2012-03-22 2013-09-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4006844A1 (ja) * 2012-07-05 2014-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4126850A (ja) * 2012-12-27 2014-07-07 Tamr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4238086B (zh) * 2013-06-17 2018-01-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5045014A (zh) * 2014-04-23 2015-11-11 Hoya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
JP2016038418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WO2017094662A1 (ja) * 2015-11-30 2017-06-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7223778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株式会社シグマ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変倍結像光学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41709A1 (en) 2021-11-04
JP7399113B2 (ja) 2023-12-15
WO2020158902A1 (ja) 2020-08-06
CN113366360A (zh) 2021-09-07
JPWO2020158902A1 (ja)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8812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1505798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US9904040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1830694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6019539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9557646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7462973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3366360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US10191246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2394498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873952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320653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9507783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9425976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2017054078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341536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221113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552693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721354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780430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632746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0208959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552056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3267876A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7765409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