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2548A -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2548A
CN111492548A CN201880081485.8A CN201880081485A CN111492548A CN 111492548 A CN111492548 A CN 111492548A CN 201880081485 A CN201880081485 A CN 201880081485A CN 111492548 A CN111492548 A CN 111492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pole
construction method
tensi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14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2548B (zh
Inventor
永木孝幸
高田润祐
石垣正幸
森田由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ki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ki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ki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ki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9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2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2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2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38Fittings, e.g. caps; Fastening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02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maintaining mechanical tension, e.g. take-up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改变作业中使用的装置的位置就能安全分离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多个耐张力绝缘子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方向变换件和杆上起重装置。尤其,提供一种杆上起重装置及用于其的方向变换件,能容易进行朝杆上的设置,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均能大范围地操作。方向变换件(2)包括:对用于电杆的线担的直角件(50)夹持的夹持部(4);能相对于上述夹持部(4)水平回旋的回旋部(10)。夹持部(4)由沿水平方向夹持的水平侧夹持部(6)和沿铅锤方向夹持的铅锤侧夹持部(8)构成。回旋部(10)包括握持装置类的握持部(14)和能调节握持部(14)的俯仰角的俯仰角调节部(26)。

Description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 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临时设置的电线分离耐张力绝缘子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背景技术
为了使架空电线(以下,简称为“电线”)与支承结构件之间绝缘,使用各种各样形状的绝缘子。其中,在沿着电线的张力方向与电杆或铁塔等支承结构件之间连接的情况下,使用耐张力绝缘子。上述耐张力绝缘子的一般形态为通过连接用金属件串联地构成多个绝缘子。
也存在设置安全地释放大电流的结构作为雷击对策的情况,但在支承结构件与电线之间有时会产生绝缘破坏而使耐张力绝缘子破损。
在上述这种情况下,需要更换已破损的耐张力绝缘子,在上述那样将多个连成一排构成的情况下,不仅会重量大,而且整体形状不确定,因此,高处作业的操作较难。
在更换作业中,首先需要释放施加于耐张力绝缘子的张力。图16表示以往的耐张力绝缘子223的更换方法。隔着线担220在对电极方向上配置有耐张力绝缘子223。在图16中示出了更换它们中的一方的情况。此处,为了缓和施加于耐张力绝缘子223的张力而使用张力缓和装置200。
张力缓和装置200具有:张力支承杆201,上述张力支承杆201作为悬臂发挥作用;以及张力操作部202,上述张力操作部202以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张力支承杆201。
张力支承杆201的一端固定于线担220一侧,张力操作部202经由耐张线夹221与高压线222连接。在上述这种结构中,当朝线担220一侧摆动张力操作构件202时,施加于耐张力绝缘子223的张力被释放,并且上述张力朝张力支承杆201一侧转移。一边保持上述状态,一边进行耐张力绝缘子223的更换作业。
拆下的耐张力绝缘子223载置于吊具203而被撤去。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关于上述这种耐张力绝缘子更换方法的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9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图16所示的耐张力绝缘子223是将两个耐张力绝缘子223连接成一体的结构,但在更高电压的设备中连接的耐张力绝缘子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大。此外,各个耐张力绝缘子223也大型化。因此,在采用图16所示的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吊具203也会跟随撤去的耐张力绝缘子而大型化。
即,在撤去作业中,除了耐张力绝缘子223之外,还需要设置大小与耐张力绝缘子223成正比的吊具203。这必然要求起重机具备吊起大重物的能力,从而无法避免装置的大型化。
基于上述这种情况,在狭窄的巷子等中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导入大型的起重机较为困难。
此外,在避开地面而在杆上设置起重装置的情况下,需要操作用于支承待更换的耐张力绝缘子的吊具等,因此,在拥挤的环境中,不仅存在设置问题,安全作业也较为困难。
而且,在多个耐张力绝缘子未设置于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朝高度方向的移动能力更为重要。然而,不易同时实现设计紧凑以抑制装置的大小、重量和充分地具有朝高度方向的移动能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方向变换件和杆上起重装置,能够在使作业中使用的装置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安全地分离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多个耐张力绝缘子。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使用张线装置和杆上起重装置将耐张力用的绝缘子从架空电线分离,其特征是,包括:将张力向与所述绝缘子并列形成的、包括所述张线装置的支路一侧切换的工序;通过绝缘子支承件从下方支承所述绝缘子的工序;将所述杆上起重装置的吊起用的线条状材料连接于所述绝缘子支承件的工序;以及一边通过所述绝缘子支承件进行支承,一边将通过所述杆上起重装置吊起的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解除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在上述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将张力向所述支路一侧切换的工序包括:通过所述张线装置的一端握持所述架空电线的工序;将悬挂所述张线装置的另一端的吊挂件吊设于所述架空电线的工序;将所述张线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挂件的工序;将所述吊挂件与固定于电杆的相对电杆固定件固定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张线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的间隔收缩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用于上述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并以能够使杆上使用的装置变换方向的方式安装于线担,其特征是,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在与所述线担的上方抵接的区域形成有朝铅锤方向贯穿的通孔,并对所述线担进行夹持;回旋部,所述回旋部以能够水平回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并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具有比所述通孔大的轴端部,并且以使所述轴端部从所述通孔的下方稍稍突出的方式沿着铅锤方向贯穿配置;以及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回旋部设置成一体,并能够握持所述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回旋部包括俯仰角调节部,所述俯仰角调节部能够对所述握持部的俯仰角进行调节。
此外,本发明的杆上起重装置的特征是,包括:上述的方向变换件;操作棒,所述操作棒被所述方向变换件的所述握持部握持;以及卡定件,所述卡定件从所述操作棒的前端下垂并能够对作业对象物进行卡定。
此外,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与设置于电杆的上方并通过线条状材料吊起作业对象物的杆上起重装置组合使用,并在上述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中使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子支承件包括:操作棒,所述操作棒在一端具有把持部;绝缘子卡合部,所述绝缘子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操作棒的另一端,并能够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部分卡合;以及线条状材料连接部,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子卡合部与所述把持部之间,并能够与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绝缘子卡合部与所述把持部之间改变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用于所述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并用于将张紧架空电线的张线装置固定于电杆,其特征是,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与所述电杆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内径,且由超过所述电杆的周长的一半的长度的弹性材料形成为圆弧状;带状体,所述带状体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延伸设置;以及带钩挂部,所述带钩挂部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并供所述带状体穿过。
此外,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带状体和所述带钩挂部由沿着所述弯曲部的单一构件构成。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绝缘子经由连接于杆上起重装置的绝缘子支承件而被吊起,因此,相对于杆上起重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可动区域,能够将绝缘子抬起到加上了从绝缘子支承件的吊起位置至端部的长度的量的高度处。由此,即使是小型的杆上起重装置,也能够实现超过自身的高度的大范围内的作业。此外,一边对绝缘子支承件进行支承,一边进行吊起作业,因此,即使在拥挤的环境中也能够与周边装置不发生干涉地灵活回避,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此外,在解除连接时,能够将绝缘子的载荷转移至杆上起重装置,因此,对绝缘子支承件进行操作的作业者的负担减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张线装置和相对电杆固定件经由吊设于架空电线的吊挂件连接,因此,能够单独地进行将张线装置和相对电杆固定件连接于吊挂件的作业。由此,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杆上的作业。此外,在将张力向支路切换之后,相反,能够通过吊挂件悬挂张力消失后的架空电线,因此,即使不通过把持工具等保持将绝缘子分离时的架空电线也能够防止掉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转轴以使轴端部从下方稍稍突出的方式贯穿配置于夹持部的通孔,因此,在将夹持部载置于线担时,基部的载荷从上方施加于突出的轴端部。在只是载置的临时设置的状态下,仅夹持部的重量从上方施加,能够进行回旋操作。相对于此,若通过夹持部夹持线担,则转轴的轴端部夹在线担与夹持部之间,因此,回旋位置被固定。由于能够以上述方式与设置联动地确定回旋位置,因此省去了固定回旋的作业,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回旋部具有能够调节握持部的俯仰角的俯仰角调节部,因此,相对于高度方向的作业的自由度得到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杆上起重装置,操作棒固定于能够实现相对于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中的至少水平方向的方向变换的方向变换件,因此,在只是载置的临时设置的状态下,作业员能够抓住操作棒的轴端迅速地进行定位,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在操作棒的、把持部与绝缘子卡合部之间具有对杆上起重装置的线条状材料进行连接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因此,能够在将载荷的大半向杆上起重装置一侧转移的状态下稳定地支承绝缘子和绝缘子支承件自身。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除了上述效果以外,通过将线条状材料连接部构成为能够在绝缘子卡合部与把持部之间改变位置,能够根据情况选择作业高度位置,在此基础上,还能够调节重心位置以使作业稳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相对电杆固定件的弯曲部形成为超过电杆的周长的一半的长度的圆弧状,因此,能够从侧方容易地安装于电杆。此外,由于由具有与电杆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内径的弹性构件形成,因此在随着弹性变形向电杆压入时能够容易地临时固定。而且,在临时固定的状态下,仅通过将从弯曲部的一端延伸设置的带状体穿过另一端的带钩挂部,便能够形成能够通过紧固实现正式固定的状态。即,能够利用从外部作用的张力紧固并固定于电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带状体和带钩挂部由沿着弯曲部的单一构件构成,因此,除了能够均匀地分散张力所带来的负荷以外,还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大,从而简单地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方向变换件的六视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俯视图,(d)是仰视图,(e)是右视图,(f)是左视图。
图3是在方向变换件的回旋部的回旋中心位置进行剖切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方向变换件的把持部张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利用图1的方向变换件的杆上起重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杆上起重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a)是表示标准状态的图,(b)是表示延伸设置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方向变换件的俯仰角调节部的周边的图,(a)是表示位于最下端位置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位于最上端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的绝缘子卡合部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的连接部周边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相对电杆固定件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吊挂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绝缘子支承件和吊挂件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耐张力绝缘子更换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方向变换件及使用该方向变换件的杆上起重装置进行说明。
(方向变换件)
图1是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2的整体立体图。图1示出了在电杆上安装于作为线担使用的直角件50的状态。直角件50用虚线表示。此外,图2是方向变换件2的六视图。在此,图2的(a)表示主视图,图2的(b)表示后视图,图2的(c)表示俯视图,图2的(d)表示仰视图,图2的(e)表示右视图,图2的(f)表示左视图。参照这些图1、图2对方向变换件2的大体结构进行说明。
方向变换件2安装成将夹持部4载置于直角件50。夹持部4是为了夹持直角件50等线担而设置的。上述夹持部4由水平侧夹持部6和铅锤侧夹持部8构成,其中,上述水平侧夹持部6沿着水平方向夹持,上述铅锤侧夹持部8沿着铅锤方向夹持。
水平侧夹持部6具有与直角件50的上表面抵接的大致平板状的抵接板6a。在上述抵接板6a形成有平行的三条长孔、即水平导向孔6c。如虚线所示,在抵接板6a的下表面侧设置有与直角件50的水平方向的端缘卡定的卡定爪6f(配合参照图2的(a))。上述卡定爪6f被贯穿三条水平导向孔6c中的中央的水平导向孔6c的翼形螺钉6e固定。位于两侧的水平导向孔6c配置成使导向销6d嵌入,上述导向销6d用于使卡定爪6f相对于直角件50平行移动。由此,能够使水平侧夹持部6与直角件50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匹配。
铅锤侧夹持部8具有从下方卡定于夹持对象的升降爪部8d。上述升降爪部8d能够沿着铅锤导向孔8b升降,上述铅锤导向孔8b形成于沿着铅锤方向配置于两侧的导向板8a。在升降爪部8d的中央贯穿配置有丝杠轴8e。升降爪部8d处于载置于螺母8c(参照图2的(e))的状态,上述螺母8c安装于上述丝杠轴8e的下端。因此,通过使螺母8c相对于丝杠轴8e螺旋进退,能够对升降爪部8d进行升降操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升降爪部8d的两侧设置两块导向板8a的结构。然而,导向板8a是为了防止升降爪部8d的旋转而设置的结构,只要至少设置于升降爪部8d的任一方即可。
通过以上这种夹持部4,在将方向变换件2设置于直角件50时,在预先使水平侧夹持部6的卡定爪6f的位置与直角件50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匹配的状态下,抵接板6a载置于直角件50的上表面(临时固定状态)。在上述状态下,当将沿着铅锤方向设置的铅锤侧夹持部8拧紧时,向直角件50的安装完成(正式固定状态)。
在夹持部4的上方以能够朝水平方向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回旋部10。回旋部10的下方形成为与水平侧夹持部6的抵接板6a平行的圆盘状。能够以上述圆盘状的部分的中心为转轴水平回旋。关于与上述回旋部10相关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使用图3进行说明。
在上述回旋部1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握持其他装置类并进行固定的握持部14。此处,作为装置类的一例示出了能够握持操作棒的结构。在握持部14形成有能够收纳并握持操作棒的空间。关于这种握持操作棒的握持部14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使用图4进行说明。
而且,为了与握持部14一起对握持固定后的装置类的俯仰角进行调节,在回旋部10设置有俯仰角调节部26。关于上述俯仰角调节部26,将在后文中使用图7进行说明。
图3是在回旋部10的回旋中心位置处切断方向变换件2的纵剖视图。此处,为了对直角件50与夹持部4的接触部分进行说明,将由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抽出并用放大图进行表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方向变化件2的回旋部10向下方立设有埋头螺钉12。上述埋头螺钉12构成用于使回旋部10回旋的转轴。
埋头螺钉12贯穿配置于通孔6b,上述通孔6b形成为朝铅锤方向贯穿水平侧夹持部6的抵接板6a。而且,埋头螺钉12的下方的轴端部、即头部12a配置成从抵接板6a稍稍向下方突出。因此,在将夹持部4载置于直角件50的临时固定状态下,在埋头螺钉12的头部12a仅施加有夹持部4、回旋部10的重量,并未施加由铅锤侧夹持部8产生的夹持力。
因此,产生于埋头螺钉12的头部12a的、对抵接板6a、直角件50的摩擦力不会变成回旋部10的回旋的大的阻碍。
与此相对,在使铅锤侧夹持部8的升降爪部8d上升而从下端夹持直角件50的正式固定状态下,埋头螺钉12的头部12a在产生于水平侧夹持部6的抵接板6a与直角件50的上表面之间的强大的压力下被夹住,因此,回旋部10朝水平方向的回旋动作受到阻止。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向变换件2,在仅载置于直角件50的临时固定状态下,能够自由地改变装置的水平方向的朝向。而且,当相对于直角件50正式固定时,朝向水平方向的朝向也自动地确定,因此,省去了用于固定回旋部10的作业,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此处,能够通过拧转朝下方配置的螺母8c来对铅锤侧夹持部8进行紧固操作,因此,能够通过远程操作容易地进行方向变换件2向直角件50的安装。此外,若将螺母8c的紧固力调节至不脱落的程度,则即使在作业中途也能够容易地改变方向变换件2的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利用埋头螺钉12作为转轴的结构,但也可以通过相同构件与回旋部10一体地形成转轴,以代替上述这种将埋头螺钉12的前端的一部分拧紧并固定的结构。此外,关于与直角件50接触的部分的形状,只要构成为具有无法通过抵接板6a的通孔6a的程度的大小的轴端部并能够在正式固定时阻止回旋,则能够适当改为适于待安装的装置的重量、大小等的形状或大小。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回旋部10的握持部14的动作的图。此处示出了握持部14张开后的状态。在图1中记载了握持部14闭合后的状态。
握持部14构成为能够通过设置于侧方的一端侧的铰链24开闭。此外,在将握持部14闭合时,变成分别形成于固定侧握持部16和可动侧握持部18的V字型的槽16a、18a彼此相对的形状。在可动侧握持部18的侧方的另一端侧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丝杠轴20,通过将与上述丝杠轴20螺合的吊环螺母22钩住固定侧握持部16并进行紧固,可固定握持状态。
因此,通过从远程位置钩住吊环螺母22而将可动侧握持部18开闭,并使其旋转进行紧固,能够容易地进行装置类的握持。
(杆上起重装置)
图5示出了使用图1所示的方向变换件2将操作棒30安装于直角件50的杆上起重装置1,其中,在上述操作棒30的前端使挂钩(卡定件)36下垂。
操作棒30是使用FRP材料中空成型的,其中间位置被图4所示的握持部14夹持而安装于直角件50。上述杆上起重装置1是在耐张力绝缘子的更换施工等中用于在杆上吊起工具、待更换的耐张力绝缘子的装置。
挂钩36被带38悬挂。上述带38朝操作棒30的内侧延伸,并与设置于中间位置的卷绕部32相连。在上述卷绕部32安装有棘轮式的手柄34,上述手柄34在前端具有卡定用的环34a。通过利用远程操作使上述环34a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带38的卷绕和送出的操作。
上述操作棒30在端部具有延伸设置用的连接部30a,能够根据情况接长使用。即使在上述这种接长作业中,本实施方式的方向变换件2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远程操作。关于上述接长作业,将在接下来的图6中示出。
图6示出了杆上起重装置1的操作棒30的接长作业的情况。此处,图6的(a)示出了一根操作棒30的标准使用状态(以下,称为“标准状态”),图6的(b)示出了通过延伸设置而被抬起到高位置的延伸设置状态。
在水平并排配置有三相交流的三根一组的电线的情况下,能够在图6的(a)这种使用一根操作棒30的标准状态下进行作业。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作业者通过尽可能地将杆上起重装置1设置得紧凑,能够避免与其他的装置类干涉,因此,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
与此相对,在三根一组的电线在高度方向上也分开配置的这种情况下,可想象不仅需要水平移动、还需要朝高度方向的大幅移动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的(b)所示,将延伸设置用的操作棒30连接至设置于操作棒30的端部的连接部30a,能够将挂钩36抬起到更高处。
具体而言,首先,如图4所示,将握持部14的可动侧握持部18张开,一边将操作棒30紧贴露出的固定侧握持部16的V字型槽16a,一边朝上方滑动地将其送出。接着,在来到卷绕部32(参照图5)等所设置的部分时,将操作棒30稍稍向上抬起并使其通过槽16a。在通过之后,同样能够顺利地在槽16a内滑动并送出。若在以上述方式朝上方抬起操作棒30的状态下将可动侧握持部18闭合,则紧固用的丝杠轴20在重量的作用下会自然下降至能够紧固的位置,因此,仅通过对位于紧固位置的吊环螺母22进行紧固操作便能完成握持。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向变换件2以及使用该方向变换件2的杆上起重装置1,能够通过远程操作顺利地进行操作棒30的接长作业和朝向高处的移动作业。此外,能够在不将方向变换件2的部件分解为多个的情况下进行延伸设置作业,因此,作业中的零件掉落等顾虑也消失,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
如上所述,当对操作棒30进行延伸设置时,通过对朝下方延伸的操作棒30的轴末端进行操作,容易以方向变换件2为支点进行俯仰角的改变。接着,关于俯仰角的调节机构,将使用图7进行说明。
图7是对俯仰角调节部26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此处,图7的(a)示出了俯仰角调节部26位于最下端位置的状态,图7的(b)示出了位于最上端位置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俯仰角调节部26与回旋部10设置成一体。
如图7所示,顶起螺栓26b被大致水平延伸的臂26a保持成能够螺旋式进退。上述顶起螺栓26b的上端相对于形成在回旋部10的握持部14下方的连接长孔26c使连接销26d贯穿,从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成,因此,随着顶起螺栓26b的上下运动,连接销26d在连接长孔26c内滑动,从而能够顺利地调节握持部14的俯仰角。
此外,顶起螺栓26b的下端形成为六边形,因此,能够通过旋转工具的远程操作从下方容易地调节。
(绝缘子支承件)
图8是本发明的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立体图。
绝缘子支承件110具有操作棒112。在上述操作棒112的一端具有把持部112a,在另一端具有绝缘子卡合部114。关于上述绝缘子卡合部114,将在后文中使用图9进行详细说明。
在把持部112a与绝缘子卡合部114之间设置有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上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能够连接杆上起重装置1(参照图5)的带38(线条状材料)。关于上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将在后文中使用图10进行说明。在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上下设置有用于将雨滴的流动截断的除水部124。
图9是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绝缘子卡合部114的放大图。
绝缘子卡合部114具有:钩状部116,上述钩状部116形成为U字形;以及封堵部118,上述封堵部118将上述钩状部116的开口封堵。在钩状部116的U字形端部的一方形成有吊孔116a。此外,钩状部116以吊孔116a一侧的端部稍稍抬起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封堵部118贯穿配置于未形成吊孔116a的一侧。封堵部118具有:封堵棒118a,上述封堵棒118a能够出没于钩状部116的内侧;以及能够远程操作的环状卡合部118b。此处,用实线表示将钩状部116张开后的状态,用虚线表示封堵后的状态。钩状部116稍稍倾斜,因此,在将绝缘子抬起时,重心的移动较少,不易产生摇摆。
由钩状部116和封堵部118(用虚线表示)围起来的区域内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圆形区域示意性地表示作业对象的绝缘子的连接部位。
图10是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周边的放大图。
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形成为能够从侧方收纳操作棒112的中间部分的U字形。在上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也形成有吊孔122b。杆上起重装置1的带38(参照图5)不仅能够连接于绝缘子卡合部110,还能够连接于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若将设置成使U字形的开口闭合的紧固部122a拧紧,则能够将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固定于任意的高度位置。
由此,作业环境能够根据作业内容容易地改变起重位置。此处,例示了在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上下设置有用于将雨滴的流动截断的除水部124。若至少在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下方侧设置除水部124,则不仅能够截断绝缘子卡合部114的雨滴的流动,还能够截断从杆上起重装置1的带38流至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雨滴的流动。
图11是表示图8的绝缘子支承件110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1示出了在杆上起重装置1连接有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状态。该图11的电线151示出了通过三相交流供电的三根电线中的中线,关于连接于线担153的剩余两根外线,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其说明。
如此处所示,在中线配置于与线担153的高度(即外线的高度)不同的高度处的情况下,高度方向的作业范围变大。
因此,对于线担153附近的作业对象,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确保充分的可动区域,与此相对,对于比线担153更靠上方的作业对象,仅通过杆上起重装置1无法充分地确保上侧的可动区域。为了补偿上述上侧的可动区域而使用绝缘子支承件110。
设置于杆上起重装置1的带38的下端的挂钩126与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卡合。由此,若挂钩126达到杆上起重装置1的上限,则绝缘子卡合部114以超过上限从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至绝缘子卡合部114的高度差H的程度被抬起。
(相对电杆固定件)
图12是本发明的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立体图。
在更换绝缘子时,为了使施加于绝缘子的张力缓和或消失,与绝缘子并列形成支路(在后文中使用图15进行说明),需要将张力向上述支路一侧切换。作为用于将上述这种支路形成于电线与电杆之间的立脚点,能够使用相对电杆固定件105。
相对电杆固定件105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曲部106。上述弯曲部106形成为内径与电杆的外径为相同程度。此外,弯曲部106形成为超过电杆周长的一半的长度的圆弧状。以上述方式构成,因此,通过轻轻地压入,伴随着断线变形,能够容易地朝电杆的侧方安装。
在弯曲部106的两端以朝外侧张开的方式形成有导向片106a。由此,在从电杆的侧方压入时,电杆被朝向弯曲部106的中心引导,因此,即使远程操作也容易安装。
以沿着上述弯曲部106的内侧的方式配置有带状体107。带状体107被四处固定绑带108固定于弯曲部106。此外,在带状体107的两端实施圈加工(日文:アイ加工)。其中,一个端部配置于靠近弯曲部106的一端的位置,另一个端部设置于远离弯曲部106的位置。设置于靠近上述弯曲部106的带状体107的圈加工部分是使朝另一侧延伸设置得较长的延伸设置部107b穿过的带钩挂部107a。关于带钩挂部107a的使用状态,使用下面的图13进行说明。
在形成有带钩挂部107a的一侧的弯曲部106的导向片106a设置有把持部109。把持部109形成有作为远程动作的前端工具利用的钳等容易把持的凹部109a。
图13是表示图12的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使用状态的图。
为了便于说明,用虚线示出固定对象的电杆152、远程操作作用的钳等把持工具154的仅一部分。在图13中示出了将相对电杆固定件105安装于电杆152的状态。
通过将另一端的延伸设置部107b穿过带状体107的一端的带钩挂部107a并施加张力,以将带状体107收紧,从而将相对电杆固定件105固定于电杆152。把持部109能够以点划线所示的轴A的方向为中心改变角度。由此,作业者能够根据作业环境调节相对于弯曲部106的把持角度。
能够以如下方式安装,即通过把持工具154等把持以上述方式调节后的把持部109,并从电杆152的侧方钩住弯曲部106。
此处,若将包括沿着弯曲部106配置的带状体107在内的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内径形成得比电杆152的外径稍小,则即使不收紧带状体107,仅通过弯曲部106的弹性复原力也会使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稳定。此外,若将带状体107固定于弯曲部106的固定绑带108使用摩擦系数大的构件,则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相对电杆固定件105能够在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而临时固定于电杆的状态下事先形成支路。接着,利用通过后文中说明的张线装置等产生于支路一侧的张力产生紧固力,同时进行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正式固定。由此,省去了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正式固定作业,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吊挂件)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吊挂件102的立体图。
吊挂件102包括一根延伸设置棒103和两个卡定件104。两个卡定件104构成为能够从可开闭的侧方部分收纳电线。在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用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被收纳的电线151的位置。
延伸设置棒103选择长度与包括张线装置的支路对应的构件。在延伸设置棒103的一端包括连接部103a,上述连接部103a与包括卡线器的张线装置串联连接。此外,在延伸设置棒103的另一端包括连接部103b,上述连接部103b与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带状体107(参照图1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钩状的连接部103b,上述连接部103b能够钩住上述带状体107的圈加工部分。
图15是表示相对电杆固定件105和吊挂件102的使用状态的图。
此处,示出了如下使用状态:将张线装置101、吊挂件102和相对电杆固定件105串联配置,并在绝缘子150的附近形成支路100。用双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支路100的路径。与图11的情况相同,关于通过三相交流供电的三根电线中的外线等不说明的周边结构,省略图示。
在图15中示出了如下状态:在绝缘子150附近的电线151吊设有吊挂件102,相对电杆固定件105临时固定于电杆151。如上所述,在吊设的吊挂件102的延伸设置棒103的一端的连接部103a连接有张线装置101,在另一端的连接部103b连接有相对电杆固定件105。
(施工方法)
以下,关于在绝缘子更换作业中撤去破损的绝缘子为止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按每个工序列举项目进行说明。
(1)将张力向包括张线装置的支路一侧切换的工序
本工序是如下工序:通过以与作为作业对象的绝缘子并列的方式在电线与电杆之间形成包括张线装置的支路,并使上述形成的支路产生张力,以使绝缘子一侧的路径的张力缓和或消失。具体而言,本工序包括以下的(a)~(e)的工序。
(a)将张线装置的一端握持于电线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如图15所示,将作为需要更换的作业对象的绝缘子150放在中间,并将张线装置101安装于连接电杆152和电线151的位置。张线装置101如上所述包括卡线器101a和张线器101b,通过使卡线器101a握持而固定于电线151。
(b)将悬挂张线装置的另一端的吊挂件吊设于电线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如图15所示,在卡线器101a的握持位置与绝缘子150之间设置吊挂件102。上述吊挂件102以从侧方将电线151收纳于上述两个卡定件104的方式吊设。
(c)将张线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吊挂件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张线装置101与通过上面的工序(b)吊设于电线151的吊挂件102的延伸设置棒103的一端的连接部103a串联连接,以与配置有绝缘子150的路径并列地形成支路100。
在上述状态下在吊挂件102的另一端的连接部103b未连接任何构件,因此,尚且无法产生张力。然而,张线器101b的两端被卡线器101a和吊挂件102悬挂,因此,即使作业者不通过操作棒等进行保持也稳定。
(d)将吊挂件与固定于电杆的相对电杆固定件固定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将预先安装于电杆152的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带状体107连接于吊挂件102的延伸设置棒103的连接部103b。
由此,支路100与配置有绝缘子150的路径并列连接。在上述情况下,与连接张线装置101的情况相同,能够将相对电杆固定件105连接于稳定的吊挂件102,因此,能够安全且容易地作业。
(e)将张线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的间隔收缩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在通过上述(d)为止的工序在电线151与电杆152之间形成有支路100的状态下,使张线装置101的张线器101a收缩动作。由此,绝缘子150一侧的张力逐渐消失,张力能够朝支路100一侧切换。
接着,使用图11和图15,对在包括上述(a)~(e)的(1)的工序之后的进行绝缘子一侧的作业的工序进行说明。
(2)通过绝缘子支承件从下方支承绝缘子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接着上述(1)的(e)的工序,在绝缘子150的连接部位卡合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绝缘子卡合部114(参照图1、图2)。由此,张力消失后的绝缘子150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支承。
(3)将杆上起重装置的吊起用的线条状材料连接于绝缘子支承件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如图11所示,杆上起重装置1的带38连接于绝缘子支承件110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另外,在图11中示出了绝缘子150卡合于绝缘子卡合部114之前的状态,但也可以在将带38连接于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之前通过绝缘子支承件110支承绝缘子150,或者也可以在将带38连接于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的同时通过绝缘子支承件110支承绝缘子150。
带38相对于绝缘子支承件100的连接位置可根据绝缘子150与杆上起重装置1的高低差适当选择。因此,在绝缘子150的高度接近于固定有杆上起重装置1的构件的高度(在上述情况下为线担153)的情况下,选择绝缘子卡合部114的吊孔116a。
在图11所示的这种配置的情况下,位于比设置有杆上起重装置1的线担153更高位置的绝缘子150为作业对象,因此,带38与设置于操作棒112的中间位置的线条状材料连接部122连接。
通过以上述方式适当选择连接位置,能够将超过杆上起重装置1的吊起极限高度的大范围作为作业对象。
(4)一边通过绝缘子支承件进行支承、一边解除通过杆上起重装置吊起的绝缘子的连接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一边对连接于杆上起重装置1的带38而稳定的绝缘子支承件110进行支撑,一边使用解除连接的工具(未图示)解除绝缘子150的连接。
例如,在具有球座式的连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从下方将锁定弹簧顶起以解除连接。在本作业中,当通过绝缘子支承件110进行支承时,失去张力后的绝缘子150稳定,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当将绝缘子卡合部14的封堵部118设成封堵状态时,能够防止绝缘子150朝上方上浮,因此,作业进一步稳定。
在与本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不同、通过杆上起重装置1直接将绝缘子150吊起的情况下,在解除绝缘子150的连接时,为了使绝缘子150稳定,需要通过把持工具等进行按压。另一方面,根据本施工方法,绝缘子支承件110代替把持工具。
另外,若解除绝缘子150的连接,则电线151与电杆152之间的路径中断,因此,电线151的自由端变得不稳定。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中,在上述工序(1)的工序(b)的阶段中,电线151的自由端收纳于吊挂件102的卡定件104内,因此,能够防止意外的下垂。
即,在从绝缘子150一侧向支路100一侧切换张力之前的状态下,吊挂件102在绝缘子150一侧的张力的作用下稳定地悬挂,因此,连接张线装置101和相对电杆固定件105的作业变得容易。相反,在从绝缘子150一侧向支路100一侧切换张力之后,能够将张力消失后的电线151稳定地悬挂于吊挂件102一侧。因此,在分离后装入新的绝缘子150时,能够在作业位置附近配置电线151的自由端,因此,除了作业效率得到提高之外,还能够防止电线151的掉落。
(5)一边通过绝缘子支承件支撑解除连接后的绝缘子、一边通过杆上起重装置的力抬起而使绝缘子分开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作业员经由所支撑的绝缘子支承件110通过杆上起重装置1抬起绝缘子150并使其分离。杆上起重装置1承担载荷,因此,作业员的负担减轻。
通过上述(1)~(5)的工序能够安全且容易地分离产生了不良情况的绝缘子。在装入新的绝缘子150时,只要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述工序即可。
以上所述的这种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还包括以下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翼形螺钉6e将卡定爪6f安装于形成有水平导向孔6c的抵接板6a的结构为例,示出了构成夹持部4的水平侧夹持部6。然而,只要构成为能够预先设定直角件50等线担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则即使与铅锤侧夹持部8相同地构成为使螺钉沿着夹持方向移动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夹持部4的铅锤侧夹持部8,例示了采用螺钉式的夹具的结构。然而,只要构成为能够通过远程操作朝铅锤方向夹持直角件50等线担,则不同形式的夹具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设置于绝缘子支承件的操作棒的线条状连接部形成有用于与杆上起重装置的线条状材料连接的吊孔的结构。然而,只要构成为能够装拆,则即使除吊孔与挂钩以外的连接结构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绝缘子卡合部的开口封堵的封堵部贯穿配置于未形成吊孔的一侧的结构。然而,即使贯穿配置于形成有吊孔的一侧亦可。此外,只要构成为至少能够以与绝缘子卡合部卡合的绝缘子的连接部位无法通过的程度封堵,则即使不是将绝缘子卡合部的U字形的端部彼此完全闭合的结构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使贯穿配置的封堵棒朝长边方向进行进退动作以使将绝缘子卡合部的开口封堵的封堵部开闭的结构。然而,即使构成为通过以沿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的旋转动作进行开闭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相对电杆固定件中供带状体穿过的带钩挂部形成为环状的结构。然而,只要构成为能够钩挂延伸设置部一侧,即使不是钩状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相对电杆固定件中供带状体穿过的带钩挂部设置于与把持部相同一侧的结构。然而,只要构成为一方从弯曲部的一端延伸设置,另一方设置于弯曲部的另一端附近,则带钩挂部设置在与把持部相反一侧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相对电杆固定件中沿着弯曲部的内壁面配置有带状体的结构,但即使构成为沿着弯曲部的外壁面配置亦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相对电杆固定件中沿着弯曲部配置有一根带状体的结构。然而,即使构成为在弯曲部的一端连接带钩挂部、在另一端连接带状的延伸设置部亦可。以上述方式构成时,同样,能够通过利用弯曲部的弹力安装于电杆进行临时固定,且能够在将延伸设置部穿过带钩挂部之后通过张线装置的张力自动地进行正式固定。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方向变换件能够安装于电杆的线担,能够变换握持于握持部的装置的方向,因此,对于伴有在杆上以线担为支点的移动的作业是有用的。尤其,通过装入到杆上起重装置,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吊起绝缘子、工具等重物或者改变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中,绝缘子经由绝缘子支承件而被吊起,因此,能够扩大杆上起重装置朝高度方向的可动范围。由此,尤其对于三根三相交流的供电线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的绝缘子更换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杆上起重装置;
2 方向变换件;
4 夹持部;
6 水平侧夹持部;
6a 抵接板;
6b 通孔;
6c 水平导向孔;
6d 导向销;
6e 翼形螺钉;
6f 卡定爪;
8 铅锤侧夹持部;
8a 导向板;
8b 铅锤导向孔;
8c 螺母;
8d 升降爪部;
8e 丝杠轴;
10 回转部;
12 埋头螺钉(转轴);
12a 头部(轴端部);
14 握持部;
16 固定侧握持部;
16a 槽;
18 可动侧握持部;
18a 槽;
20 丝杠轴;
22 吊环螺母;
24 铰链;
26 俯仰角调节部;
26a 臂;
26b 顶起螺栓;
26c 连接长孔;
26d 连接销;
30 操作棒;
30a 连接部;
32 卷绕部;
34 手柄;
34a 环;
36 挂钩(卡定件);
38 带(线条状材料);
50 直角件(线担);
100 支路;
101 张线装置;
101a 卡线器;
101b 张线器;
102 吊挂件;
103 延伸设置棒;
103a、103b 连接部;
104 卡定件;
105 相对电杆固定件;
106 弯曲部;
106a 导向片;
107 带状体;
107a 带钩挂部;
107b 延伸设置部;
108 固定绑带;
109 把持部;
109a 凹部;
110 绝缘子支承件;
112 操作棒;
112a 把持部;
114 绝缘子卡合部;
116 钩状部;
116a 吊孔;
118 封堵部;
118a 封堵棒;
118b 环状卡合部;
120 把持部;
122 线条状材料连接部;
122a 紧固部;
122b 吊孔;
124 除水部;
126 挂钩;
150 绝缘子(耐张力绝缘子);
151 电线(架空电线);
152 电杆;
153 线担;
154 把持工具;
200 张力缓和装置;
201 张力支承杆;
202 张力操作构件;
203 吊具;
220 线担;
221 耐张线夹;
222 高压线;
223 耐张力绝缘子;
A 轴;
H 高低差。

Claims (9)

1.一种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
在所述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中,使用张线装置和杆上起重装置将耐张力用的绝缘子从架空电线分离,
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张力向与所述绝缘子并列形成的、包括所述张线装置的支路一侧切换的工序;
通过绝缘子支承件从下方支承所述绝缘子的工序;
将所述杆上起重装置的吊起用的线条状材料连接于所述绝缘子支承件的工序;以及
一边通过所述绝缘子支承件进行支承,一边将通过所述杆上起重装置吊起的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解除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张力向所述支路切换的工序包括:
通过所述张线装置的一端握持所述架空电线的工序;
将悬挂所述张线装置的另一端的吊挂件吊设于所述架空电线的工序;
将所述张线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挂件的工序;
将所述吊挂件与固定于电杆的相对电杆固定件固定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张线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的间隔收缩的工序。
3.一种方向变换件,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并以能够使杆上起重装置变换方向的方式安装于线担,
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在与所述线担的上方抵接的区域形成有朝铅锤方向贯穿的通孔,并对所述线担进行夹持;
回旋部,所述回旋部以能够水平回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并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具有比所述通孔大的轴端部,并且以使所述轴端部从所述通孔的下方稍稍突出的方式沿着铅锤方向贯穿配置;以及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回旋部设置成一体,并能够握持所述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变换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旋部包括俯仰角调节部,所述俯仰角调节部能够对所述握持部的俯仰角进行调节。
5.一种杆上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向变换件;
操作棒,所述操作棒被所述方向变换件的所述握持部握持;以及
卡定件,所述卡定件从所述操作棒的前端下垂,并能够对作业对象物进行卡定。
6.一种绝缘子支承件,所述绝缘子支承件与设置于电杆的上方并通过线条状材料吊起作业对象物的杆上起重装置组合使用,并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子支承件包括:
操作棒,所述操作棒在一端具有把持部;
绝缘子卡合部,所述绝缘子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操作棒的另一端,并能够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部分卡合;以及
线条状材料连接部,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子卡合部与所述把持部之间,并能够与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子支承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条状材料连接部能够在所述绝缘子卡合部与所述把持部之间改变位置。
8.一种相对电杆固定件,所述相对电杆固定件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并用于将张紧架空电线的张线装置固定于电杆,
其特征在于,包括:
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与所述电杆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内径,且由超过所述电杆的周长的一半的长度的弹性材料形成为圆弧状;
带状体,所述带状体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延伸设置;以及
带钩挂部,所述带钩挂部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并供所述带状体穿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对电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体和所述带钩挂部由沿着所述弯曲部的单一构件构成。
CN201880081485.8A 2017-12-18 2018-12-17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Active CN111492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2141 2017-12-18
JP2017242141 2017-12-18
PCT/JP2018/046314 WO2019124299A1 (ja) 2017-12-18 2018-12-17 碍子分離工法並びにこの工法で用いられる方向変換具、柱上吊上装置、碍子支持具及び対電柱固定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2548A true CN111492548A (zh) 2020-08-04
CN111492548B CN111492548B (zh) 2021-07-13

Family

ID=6699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1485.8A Active CN111492548B (zh) 2017-12-18 2018-12-17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89791B2 (zh)
KR (1) KR102625808B1 (zh)
CN (1) CN111492548B (zh)
WO (1) WO20191242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805A (zh) * 2018-04-26 2020-12-01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以及吊挂件
CN112863787A (zh) * 2021-01-09 2021-05-28 徐州常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1073B (zh) * 2019-10-08 2020-09-29 温州怡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绝缘子更换安装设备
CN112342038B (zh) * 2020-10-13 2021-11-26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炉头砌筑用垂直度和标高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780403B (zh) * 2023-08-24 2023-11-03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一种带电更换接地极绝缘子的绝缘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4241Y (zh) * 1999-11-12 2000-11-01 湖南省长沙电业局 一种可更换耐张整串绝缘子的装置
JP2005248585A (ja) * 2004-03-04 2005-09-15 Kitakoudensha Corp 仮設アーム及びこの仮設アームを用いた送電線鉄塔における腕金の組立工法
JP2008148242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harp Corp 携帯情報端末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2496888A (zh) * 2011-12-09 2012-06-13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带电更换直线杆针式绝缘子的绝缘吊架装置
CN103746316A (zh) * 2014-01-02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带电更换直线转角塔绝缘子串的装置及方法
JP201612315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碍子支持ユニット、及び碍子支持装置
JP2016149828A (ja) * 2015-02-10 2016-08-1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耐張碍子の吊り具及び耐張碍子交換方法
CN105914655A (zh) * 2016-07-04 2016-08-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一种带电更换棒式绝缘子的辅助工具及方法
JP2017103936A (ja) * 2015-12-02 2017-06-0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碍子連吊上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6624B1 (ja) * 2006-12-08 2007-10-24 折野電設株式会社 碍子連の取替方法
KR101592964B1 (ko) * 2014-01-20 2016-02-25 서광전기통신공사(주) 배전설비 활선작업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4241Y (zh) * 1999-11-12 2000-11-01 湖南省长沙电业局 一种可更换耐张整串绝缘子的装置
JP2005248585A (ja) * 2004-03-04 2005-09-15 Kitakoudensha Corp 仮設アーム及びこの仮設アームを用いた送電線鉄塔における腕金の組立工法
JP2008148242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harp Corp 携帯情報端末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2496888A (zh) * 2011-12-09 2012-06-13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带电更换直线杆针式绝缘子的绝缘吊架装置
CN103746316A (zh) * 2014-01-02 2014-04-23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带电更换直线转角塔绝缘子串的装置及方法
JP201612315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碍子支持ユニット、及び碍子支持装置
JP2016149828A (ja) * 2015-02-10 2016-08-1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耐張碍子の吊り具及び耐張碍子交換方法
JP2017103936A (ja) * 2015-12-02 2017-06-08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碍子連吊上げ装置
CN105914655A (zh) * 2016-07-04 2016-08-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一种带电更换棒式绝缘子的辅助工具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805A (zh) * 2018-04-26 2020-12-01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以及吊挂件
CN112020805B (zh) * 2018-04-26 2022-06-03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以及吊挂件
CN112863787A (zh) * 2021-01-09 2021-05-28 徐州常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4299A1 (ja) 2019-06-27
JP7089791B2 (ja) 2022-06-23
KR102625808B1 (ko) 2024-01-15
KR20200099566A (ko) 2020-08-24
CN111492548B (zh) 2021-07-13
JPWO2019124299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2548B (zh)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方向变换件、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和相对电杆固定件
CN112020805B (zh) 绝缘子分离施工方法、用于该施工方法的杆上起重装置、绝缘子支承件、相对电杆固定件以及吊挂件
US7387294B2 (en) Electric wire changing device for wire replacing works on electric poles and power distributing method without cutting off power supply
KR20140081139A (ko) 크레인을 이용한 배전설비 교체 기구
US20190123525A1 (en) Rotating Conductor Holder
JP5105857B2 (ja) 絶縁碍子用簡易足場装置
US20240162695A1 (en) Trap-type live wire terminal insulation cap and indirect live wire insulation method for jumper wire using same
JP2017127076A (ja) 張線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架空地線取替方法
KR101205611B1 (ko) 전주용 안전 네트
JP2003189433A (ja) 配電線工事施工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工具
US11843229B2 (en) Line lifter
CN112448314B (zh) 一种耐张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
KR102037307B1 (ko) 고압 변압기 부싱 인상용 지그장치
KR102281030B1 (ko) 트랩형 활선 단말 절연캡 및 이를 이용한 점퍼선의 간접활선 절연공법
JP6005203B1 (ja) ケーブル吊りベルト
JP2020137484A (ja) 鳥害防止具
US202301282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orarily suspending conductors
JP6049471B2 (ja) 把持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耐張装置交換工具並びにこの耐張装置交換工具を用いた耐張装置の取り外し方法及び導体の移線方法
CN110975187B (zh) 安全带杆挂靠点防坠器
JP5921962B2 (ja) 玉掛冶具
CN215093441U (zh) 一种零部件维修用支撑装置
JP2014045612A (ja) 養生カバー付きアースフック
RU210695U1 (ru) Траверса сборная 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CN111313320B (zh) 一种用于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的更换器具
KR20220023558A (ko) 간접 활선용 원터치 라인 포스트 커버 및 이를 적용한 애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