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4065A - 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4065A
CN111484065A CN202010317414.2A CN202010317414A CN111484065A CN 111484065 A CN111484065 A CN 111484065A CN 202010317414 A CN202010317414 A CN 202010317414A CN 111484065 A CN111484065 A CN 111484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ceo
precursor
gamma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7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4065B (zh
Inventor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Xiangda New Pig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Xiangda New Pig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Xiangda New Pig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Xiangda New Pig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74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4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4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4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4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4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7/00Compounds of rare earth metals
    • C01F17/20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rare earth metals as the metal element
    • C01F17/288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7/00Compounds of rare earth metals
    • C01F17/1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包括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和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及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改性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及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红色颜料γ‑Ce2S3,其着色力、光泽度、纯度及颜色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同时附着力也显著增强,并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颜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红色颜料分为有机红色颜料(简称有机红)和无机红色颜料(简称无机红)两大类,相比较无机红颜料,有机红普遍有着着色力强和色泽鲜艳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热稳定性、遮盖力、光稳定性和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差等缺点,因而由于各有优缺点,所以有机红难以完全取代无机红,实际生产过程中,国内外在涂料及塑料等行业仍然大量使用无机红颜料。目前使用的无机红颜料大多含有镉、铬、铅和汞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受到有关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和禁用,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有毒彩色有机颜料代用品的大力开发。颜料生产制造厂商迫切寻找一些新型的、无毒的、且对环境少污染或无污染的无机颜料品种,以适应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产品性能的特殊要求。
由于稀土元素的电子跃迁具有电荷迁移带,某些稀土硫化物产生特定波长的光吸收因而产生特定的颜色,而且不溶于水可以作为无机颜料使用,其中γ型倍半硫化铈(γ-Ce2S3)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优良使用性能,受到了颜料行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呈现鲜艳的红色,不仅无毒和遮盖力强,而且热稳定性也很好,并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特别是1500℃的高温下仍保持稳定,是取代现有有毒镉红的首选品种,已经作为着色材料而广泛应用于塑料、烤漆和陶瓷等高温行业。
目前最终产物γ-Ce2S3选用多种市售或自制的CeO2前驱体,通过煅烧工艺制得,其着色力、光泽度、纯度及颜色强度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包括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和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
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及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改性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及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红色颜料γ-Ce2S3,其着色力、光泽度、纯度及颜色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和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
具体的,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称取质量比依次为1:2~2.5:5~7:8~12的CeCl3、Na2S·9H2O、第一去离子水及第二去离子水,并将CeCl3、Na2S·9H2O依次溶于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中,得到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b、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
在室温状态下将上述CeCl3溶液按0.5~1.5d/s的速度滴加到Na2S溶液中,持续磁力搅拌至沉淀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并常温干燥10~14h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CeO2前驱体试样;
c、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将制得的CeO2前驱体试样用0.05~0.15mol/L盐酸进行洗涤、过滤及烘干后得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d、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
将上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研磨,对研磨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初级研磨粉体,在初级研磨粉体中加入0.08~0.12%的Na2CO3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
具体的,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e、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
将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置于燃烧闸中,然后整体置于密封的管式炉中,并在炉管前后两端放置碳粉(改性CeO2与碳粉质量比为1:1.5~2),通入10~20min氩气,待温度上升至480~520℃后,再通入氩气与20℃~30℃的二硫化碳的混合气氛,在850~1200℃保温4~12h后,冷却至180~220℃,停止氩气与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的通入,并关闭管式炉,待炉体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产物;
f、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将煅烧产物研磨、水洗、并在55~65℃烘干20~30h,得到红色颜料γ-Ce2S3
优选的,在步骤d中,研磨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无水乙醇为介质、0.1%无水碳酸钠为球磨助剂进行研磨。
优选的,在步骤e中,燃烧闸为板式闸钵,煅烧温度为1200℃、保温时长为12h,二硫化碳通入温度为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红色颜料γ-Ce2S3,其着色力、光泽度、纯度及颜色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同时附着力也显著增强。(2)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制得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与市售两种CeO2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三制得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放大实验XRD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前驱体煅烧颜色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制得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重复煅烧实验图片。
图5为本发明不同煅烧温度的产品与标准样品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不同煅烧时间制得的产品。
图7为本发明图6制得的产品与标准样品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图6E、G和H产品的XRD图。
图9为本发明不同研磨方式制得的产品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产品与标准样品对比图。
图11为本发明不同二硫化碳温度下制得的产品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产品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
图13为本发明最优制备参数下多次重复实验制得的产品。
图14为本发明图13产品与标准样品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包括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和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
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称取45gCeCl3、90gNa2S·9H2O、225ml(约225g)第一去离子水及360ml(约360g)第二去离子水,并将CeCl3、Na2S·9H2O依次溶于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中,得到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b、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
在室温状态下将上述CeCl3溶液按0.5d/s的速度滴加到Na2S溶液中,持续磁力搅拌至沉淀反应完全,反应初期迅速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并伴有臭鸡蛋味(需接入尾气吸收装置),过滤、洗涤并常温干燥10h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CeO2前驱体试样;
c、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将制得的CeO2前驱体试样用0.05mol/L盐酸进行洗涤、过滤及烘干后得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d、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
将上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采用QM-3SP04变频行星式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无水乙醇为介质、0.1%无水碳酸钠为球磨助剂、球磨罐为四氟乙烯罐,磨球采用氧化铝球,球直径分别10mm、5mm及2mm,球料比为4:1进行研磨。
采用三级配球法装球,即使用大小三种不同规格,并且三者直径相差较大的球来进行级配。这样以来,一方面可以提高磨机的冲击能力和冲击次数,符合研磨体的功能特点;另一方面较高的堆积密度可使物料能够得到一定的研磨作用。在两级配球中,大球的作用主要是对物料进行冲击破碎,小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填充大球间的空隙,提高研磨体的堆积密度,以控制物料流速,增加研磨能力;(2)能量传递作用,将大球的冲击能量传递给物料;(3)将空隙中粗颗粒物料排挤出来,置于大球的冲击区内。
对研磨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初级研磨粉体,在初级研磨粉体中加入0.08%的Na2CO3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
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e、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
将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置于燃烧闸中,然后整体置于密封的管式炉中,并在炉管前后两端放置碳粉(改性CeO2与碳粉质量比为1:1.5),通入10min氩气,驱逐干净密闭系统中的空气,设置管式炉升温曲线,待温度上升至480℃后,再通入氩气与20℃的二硫化碳的混合气氛,在850℃保温4h后,保温结束后,自动冷却,待温度冷却至180℃,停止氩气与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的通入,并关闭管式炉,待炉体冷却至室温(优选时长为24h),得到煅烧产物;
f、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将煅烧产物研磨、水洗、并在55℃烘干20h,得到红色颜料γ-Ce2S3
实施例二
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称取50gCeCl3、110gNa2S·9H2O、300ml(约300g)第一去离子水及500ml(约500g)第二去离子水,并将CeCl3、Na2S·9H2O依次溶于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中,得到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b、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
在室温状态下将上述CeCl3溶液按1d/s的速度滴加到Na2S溶液中,持续磁力搅拌至沉淀反应完全,反应初期迅速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并伴有臭鸡蛋味(需接入尾气吸收装置),过滤、洗涤并常温干燥12h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CeO2前驱体试样;
c、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将制得的CeO2前驱体试样用0.1mol/L盐酸进行洗涤、过滤及烘干后得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d、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
将上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采用QM-3SP04变频行星式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一),对研磨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初级研磨粉体,在初级研磨粉体中加入0.1%的Na2CO3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
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e、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
将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置于燃烧闸中,然后整体置于密封的管式炉中,并在炉管前后两端放置碳粉(改性CeO2与碳粉质量比为1:1.7),通入15min氩气,驱逐干净密闭系统中的空气,设置管式炉升温曲线,待温度上升至500℃后,再通入氩气与20℃的二硫化碳的混合气氛,在850℃保温4h后,保温结束后,自动冷却,待温度冷却至200℃,停止氩气与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的通入,并关闭管式炉,待炉体冷却至室温(优选时长为24h),得到煅烧产物;
f、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将煅烧产物研磨、水洗、并在60℃烘干24h,得到红色颜料γ-Ce2S3
实施例三
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称取50gCeCl3、125gNa2S·9H2O、350ml(约350g)第一去离子水及600ml(约600g)第二去离子水,并将CeCl3、Na2S·9H2O依次溶于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中,得到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b、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
在室温状态下将上述CeCl3溶液按1.5d/s的速度滴加到Na2S溶液中,持续磁力搅拌至沉淀反应完全,反应初期迅速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并伴有臭鸡蛋味(需接入尾气吸收装置),过滤、洗涤并常温干燥14h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CeO2前驱体试样;
c、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将制得的CeO2前驱体试样用0.15mol/L盐酸进行洗涤、过滤及烘干后得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d、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
将上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采用QM-3SP04变频行星式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一),对研磨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初级研磨粉体,在初级研磨粉体中加入0.12%的Na2CO3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
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e、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
将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置于燃烧闸中,然后整体置于密封的管式炉中,并在炉管前后两端放置碳粉(改性CeO2与碳粉质量比为1:2),通入20min氩气,驱逐干净密闭系统中的空气,设置管式炉升温曲线,待温度上升至520℃后,再通入氩气与20℃的二硫化碳的混合气氛,在850℃保温4h后,保温结束后,自动冷却,待温度冷却至220℃,停止氩气与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的通入,并关闭管式炉,待炉体冷却至室温(优选时长为24h),得到煅烧产物;
f、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将煅烧产物研磨、水洗、并在65℃烘干30h,得到红色颜料γ-Ce2S3
选取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与市售两种CeO2粉体前驱体分析对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所用仪器为Rigaku.D.Max 2000,辐射源为Cu Kα射线,波长λ=0.15nm。扫描范围:5-90°,扫描速度:6°/min,工作电压:40KV,电流:40mA),采用XRD对不同氧化铈的成分、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见下图。
图1为不同氧化铈的XRD图,a0、b0均为市售产品,c0为实施例二制得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产品,可以看出,三种产品皆为二氧化铈,且成分基本相同。
图2为所制备的改性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XRD图,C1、C2和C3分别为实施例一至三所制备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由图可以看出,三种产品皆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铈、三硫化二铈、含硫化合物及其氧化物,且成分基本相同。
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前驱体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而且重复性好;放大实验稳定可靠,制备工艺适于工业生产。
煅烧产品比较分析:
以不同前驱体为原材料,在以实施例二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条件为基础进行煅烧,裸眼通过煅烧产品颜色来初步判断及确定前驱体。所煅烧产品的颜色见图3,a为采用市售CeO2粉体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b为采用市售Ce(NO3)3前驱体粉体所煅烧的产品;c为采用市售CeCl3粉体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d为采用自制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e为采用本发明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
由图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为红色,与γ-Ce2S3红色稀土硫化物颜料相吻合,初步将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确定为前驱体。
为了准确确定前驱体,以防出现偶然结果,按相同的工艺重复制备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四批次,重复进行煅烧实验四次,结果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采用自制的、不同批次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所煅烧的产品皆表现出红色,与γ-Ce2S3红色稀土硫化物颜料相吻合,最终确定通过本发明方法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
实施例四
煅烧温度对产物颜色的影响:固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以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改变温度进行煅烧,实验温度如下表一:
A B C D
850℃、10h 950℃、10h 1050℃、10h 1200℃、10h
表一:系列红色稀土硫化铈颜料煅烧条件
上述不同温度下所煅烧的产品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如图5,对比四个试样,C试样的着色力和光泽度等综合性能较好,因此,在850℃-1050℃,在相同的煅烧时间下,高温条件下的产品性能会较好;但与D样相比,温度超过1200℃时,试样产品的色泽变暗,着色力也开始下降。
由于A、B及C煅烧温度下的着色力和光泽度较为接近,且A组实验的煅烧温度最低,因此综合考虑确定煅烧温度为850℃为最优。
实施例五
煅烧时间对产物颜色的影响:固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煅烧温度固定为850℃,改变煅烧时间,以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研磨粉体后进行煅烧,煅烧时间见表二,所煅烧样品的数码照片见图6,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见图7。
E F G H
850℃、4h 850℃、8h 850℃、10h 850℃、12h
表二:系列红色稀土硫化铈颜料煅烧条件
通过对图7的观察,H试样是通过后期实验,固定温度850℃,随着煅烧时间的延长,产品的颜色趋近标准样品,当达到12小时,其着色力、光泽度及色强度这些颜料主要技术指标已超过标样TR002,达到几乎与标样TR001相同。
采用XRD对不同煅烧时间下,所煅烧的产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8。b1、b2和b3分别为所制备的产品E、G和H,可以看出三种产品主要成分皆为γ-Ce2S3,煅烧时间越长,γ-Ce2S3的含量越大,杂质含量越小,即γ-Ce2S3的纯度越高,产品的颜色越好。
综上所述,后期试样的制备过程中,固定温度850℃,煅烧时间为12小时为最优。
实施例六
研磨方式对产物颜色的影响:固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煅烧温度固定为850℃,煅烧时间为12小时。以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分别进行手工研磨粉体和高能球磨机研磨粉体进行煅烧,所煅烧样品的数码照片见图9(左侧为手工研磨、右侧为高能球磨机),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见图10(试样3为手工研磨、中间为标准、试样4为高能球磨机研磨)。由图可以看出,前驱体经高能球磨机球磨所煅烧的产品,其着色力、光泽度和颜色强度大大提高,与标样TR001相同。
因此,后期试样的制备过程中,固定温度850℃,煅烧时间为12小时,前驱体通过高能球磨机球磨后进行煅烧为最优。
实施例七
二硫化碳的温度球磨对产物颜色的影响:固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煅烧温度固定为850℃,煅烧时间为12小时,调节二硫化碳的温度,以自制的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为前驱体,高能球磨机球磨粉体进行煅烧。二硫化碳的温度条件见表三,所煅烧样品的数码照片见图11(左侧为20℃、右侧为25℃),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见图12(试样1为20℃、试样2为25℃)。
I J
二硫化碳的温度 20℃(室温) 25℃
表三:红色稀土硫化铈颜料煅烧二硫化碳的温度
由上图可以看出,二硫化碳的温度较低(室温)时,所煅烧的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与标样TR001相近;二硫化碳的温度较高(25℃)时,所煅烧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大大提高,超过了标样TR001。这表明提高二硫化碳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所煅烧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然而二硫化碳属于有毒化学品,其沸点为46℃,过高的温度将使二硫化碳的挥发加快,甚至沸腾,致使反应无法控制。本实施例反应过程中二硫化碳的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放大后的中试及大生产中二硫化碳的温度控制需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后期试样的制备过程中,固定温度850℃,煅烧时间为12小时,前驱体通过高能球磨机球磨后进行煅烧,二硫化碳的温度为25℃为最优。
实施例八
煅烧闸对产物颜色的影响:固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2小时,二硫化碳的温度:25℃,氩气流速:出气口的气泡数为1-2个/秒(在回收瓶的出气口的气泡数为控制参数),改变匣钵的形状进行煅烧。
本实施例选用图12所示的三种匣钵。在实验中发现,当使用有边框的凹形闸体时,反应往往不完全。瓷舟中上层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均较好,依次向下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和颜色强度变差。船式匣钵煅烧的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不如板式匣钵,这是因为该反应为气固反应,反应需要充分接触,板式匣钵相对于船式匣钵和框式匣钵接触面积很大,反应充分,提高了反应效率。若在实验中选用透气的高温纤维为匣钵,在悬空下扩大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实施例九
重复实验:固定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2小时,二硫化碳的温度25℃、氩气流速(回收瓶的出气口的气泡数为1-2个/秒),采用刚玉板材质的板式匣钵,不同批次的前驱体通过高能球磨机球磨后进行煅烧重复实验七组,所煅烧样品的数码照片见图13,与标准样品的对比图见图14。
由上图可以看出,所煅烧产品的着色力、光泽度及颜色强度均符合要求,与标样TR001相同,部分指标甚至超过标样TR001,这表明该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在该工艺基础上可以进行放大实验研究,甚至中试生产研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和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CeO2复合纳米前驱体粉体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称取质量比依次为1:2~2.5:5~7:8~12的CeCl3、Na2S·9H2O、第一去离子水及第二去离子水,并将CeCl3、Na2S·9H2O依次溶于第一去离子水和第二去离子水中,得到CeCl3溶液和Na2S溶液;
b、制备CeO2前驱体试样
在室温状态下将上述CeCl3溶液按0.5~1.5d/s的速度滴加到Na2S溶液中,持续磁力搅拌至沉淀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并常温干燥10~14h后,得到淡黄色粉末状CeO2前驱体试样;
c、制备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将制得的CeO2前驱体试样用0.05~0.15mol/L盐酸进行洗涤、过滤及烘干后得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
d、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的成型
将上述CeO2纳米粉体前驱体研磨,对研磨产物进行水洗、烘干后得到初级研磨粉体,在初级研磨粉体中加入0.08~0.12%的Na2CO3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颜料γ-Ce2S3的煅烧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e、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煅烧
将改性CeO2复合纳米粉体前驱体置于燃烧闸中,然后整体置于密封的管式炉中,并在炉管前后两端放置碳粉(改性CeO2与碳粉质量比为1:1.5~2),通入10~20min氩气,待温度上升至480~520℃后,再通入氩气与20℃~30℃的二硫化碳的混合气氛,在850~1200℃保温4~12h后,冷却至180~220℃,停止氩气与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的通入,并关闭管式炉,待炉体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产物;
f、红色颜料γ-Ce2S3的成型
将煅烧产物研磨、水洗、并在55~65℃烘干20~30h,得到红色颜料γ-Ce2S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研磨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无水乙醇为介质、0.1%无水碳酸钠为球磨助剂进行研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稀土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燃烧闸为板式闸钵,煅烧温度为1200℃、保温时长为12h,二硫化碳通入温度为25℃。
CN202010317414.2A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84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7414.2A CN111484065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7414.2A CN111484065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4065A true CN111484065A (zh) 2020-08-04
CN111484065B CN111484065B (zh) 2022-11-01

Family

ID=7179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7414.2A Active CN111484065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40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534A (zh) * 2020-12-01 2021-03-09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不团聚的超细γ~Ce2S3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2625464A (zh) * 2020-12-01 2021-04-09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PEG、碳粉细化的方石英包裹型γ~Ce2S3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330A (zh) * 2008-10-30 2009-04-15 上海大学 氧化铈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2515240A (zh) * 2011-11-28 2012-06-27 湖南师范大学 硫化铈红色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34238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内蒙古大学 一种新型红色颜料γ-Ce2S3的低温合成方法
CN105838114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红外反射稀土倍半硫化物γ-Ce2S3包覆云母珠光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0274A (zh) * 2016-08-29 2017-02-22 湖南科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法制备纳米硫化铈的方法
CN106830048A (zh) * 2017-01-24 2017-06-13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以离子掺杂CeO2为前驱体硫化制备γ~Ce2S3红色色料的方法
CN108394925A (zh) * 2018-05-29 2018-08-14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YAG包裹型γ~Ce2S3红色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330A (zh) * 2008-10-30 2009-04-15 上海大学 氧化铈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2515240A (zh) * 2011-11-28 2012-06-27 湖南师范大学 硫化铈红色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34238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内蒙古大学 一种新型红色颜料γ-Ce2S3的低温合成方法
CN105838114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高红外反射稀土倍半硫化物γ-Ce2S3包覆云母珠光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0274A (zh) * 2016-08-29 2017-02-22 湖南科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法制备纳米硫化铈的方法
CN106830048A (zh) * 2017-01-24 2017-06-13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以离子掺杂CeO2为前驱体硫化制备γ~Ce2S3红色色料的方法
CN108394925A (zh) * 2018-05-29 2018-08-14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YAG包裹型γ~Ce2S3红色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HONG等: "Co/CeO2 for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effect of ceria morphology", 《JOURNAL OF RARE EARTHS》 *
YU SHIYONG等: "Effects of the precursor size on the morphologies and properties of γ-Ce2S3 as a pigment", 《JOURNAL OF RARE EARTH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534A (zh) * 2020-12-01 2021-03-09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不团聚的超细γ~Ce2S3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2625464A (zh) * 2020-12-01 2021-04-09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PEG、碳粉细化的方石英包裹型γ~Ce2S3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2456534B (zh) * 2020-12-01 2022-12-16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不团聚的超细γ~Ce2S3红色色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4065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4065B (zh) 一种红色颜料γ-Ce2S3的制备方法
CN102659410B (zh) 一种高近红外反射纳米陶瓷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640A (zh) 碳点作为农用转光材料在农业生产转光中的应用
Li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D kaolin/CoAl2O4: A novel inorganic pigment with high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for thermal insulation
Sadeghi-Niaraki et al. Preparation of (Fe, Cr) 2O3@ TiO2 cool pigments for energy saving applications
CN105669169B (zh) 黑色氧化铝陶瓷及其制造方法、氧化铝陶瓷器件
Radhika et al. Rare earth doped cobalt aluminate blue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olorant
JP5404905B2 (ja) サマリウムやモリブデン化合物からなる新規な黄色系無機顔料、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6885405B2 (ja) 蛍光体及び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
CN112126250B (zh) 一种不含钴、铬的稀土绿色颜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US7837782B2 (en) Yellow inorganic pigment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CN107758720B (zh) 一种硅酸锆包裹型低价离子复合掺杂γ~Ce2S3红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197956B1 (en) New inorganic blue pigments from cobalt doped magnesium having transition element oxides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ing the same
EP1683840A2 (de) Reduktionsstabile Zinkferrit-Farbpigmen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olor properties of MnTiO3 black ceramic pigment
CN106467413A (zh) 基于纳米氧化铁釉烧制仿宋钧官瓷的复烧方法及其烧制的系列仿宋钧官瓷
CN107325586A (zh) 一种软机械力化学辅助固相法合成金红石型钛镍黄陶瓷色料的方法
CN108250800B (zh) 一种耐高温黑色纳米色料及其应用
CN114644837B (zh) 一种高近红外反射稀土多彩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142124A1 (zh) 一种基于Ca3TeO6结构的绿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46305B (zh) 一种纳米级低价离子复合掺杂型γ~Ce2S3红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779B (zh) 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用绿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
CN116004034B (zh) 一种黑色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1195A (zh) 高性能钛铁黄无机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6742B (zh) 一种氧化铈基太阳能电池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