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0281B -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0281B
CN111480281B CN201880080344.4A CN201880080344A CN111480281B CN 111480281 B CN111480281 B CN 111480281B CN 201880080344 A CN201880080344 A CN 201880080344A CN 111480281 B CN111480281 B CN 111480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holes
end portion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3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0281A (zh
Inventor
伊贺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80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0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0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0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使电磁钢板沿着中心轴线层叠,而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在电磁钢板上设置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中央孔以及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的多个贯通孔。多个贯通孔包含: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之间。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以抑制齿槽扭矩等为目的而使转子磁铁偏斜的马达(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8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磁铁固定于转子铁芯的保持面的构造中,需要使多个转子铁芯绕中心轴线偏斜。多个转子铁芯的偏斜角依赖于生产设备的动作精度。因此,现有的转子具有在每个产品中偏斜角产生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保持偏斜角的精度的电磁钢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电磁钢板,该电磁钢板沿着中心轴线层叠而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所述电磁钢板包含:中央孔,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及多个贯通孔,它们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保持偏斜角的精度的电磁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着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中心轴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3是构成一个实施方式的铁芯件的电磁钢板的俯视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5是构成变形例1的铁芯件的电磁钢板的俯视图。
图6是变形例2的电磁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在各图中适当示出Z轴。各图的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为“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侧和下侧仅是用于说明的方向,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或“上下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是指从轴向观察的状态。
<马达>
图1是沿着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中心轴线J的剖视示意图。马达1具有转子3、定子10、壳体2、轴承保持架5、上侧轴承6A以及下侧轴承6B。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在定子10的径向内侧配置有转子3的内转子型的马达。
壳体2呈向上侧开口的筒状。壳体2收纳转子3、定子10以及轴承保持架5。壳体2具有筒状部2a和底部2b。筒状部2a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10。底部2b位于筒状部2a的下端。在底部2b的俯视中央设置有对下侧轴承6B进行保持的下侧轴承保持部2c。
轴承保持架5位于定子10的上侧。轴承保持架5被保持于壳体2的内周面。轴承保持架5在上侧轴承保持部5a对上侧轴承6A进行保持。
定子10绕中心轴线J呈环状配置。定子10位于转子3的径向外侧。定子10与转子3隔着间隙在径向上对置。定子10固定于壳体2的内周面。定子1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11;一对绝缘件14,它们从上下方向安装于定子铁芯11;以及线圈13,其隔着绝缘件14而安装于定子铁芯11。
<转子>
转子3用于内转子型的马达1。转子3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进行旋转。转子3具有轴3a、多个转子铁芯30以及多个转子磁铁3b。轴3a以沿上下方向(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上下方向延伸。轴3a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轴3a被上侧轴承6A和下侧轴承6B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进行旋转。
转子铁芯30固定于轴3a的外周面。转子铁芯30具有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分别是沿着轴向层叠多个电磁钢板39而构成的。即,电磁钢板39构成转子铁芯30。
构成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多个电磁钢板39在从轴向观察时为相同的形状。因此,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分别具有沿着轴向相同的剖面形状。另外,构成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电磁钢板39的层叠张数相同。因此,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为相同的形状。在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外周面分别固定有转子磁铁3b。即,多个转子磁铁3b被转子铁芯30支承。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不区分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为铁芯件30A、30B。
图2是转子3的主视图。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以使转子磁铁3b的磁极在周向上错开的状态固定于轴3a。即,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按照规定的偏斜角相互在旋转方向上错开配置。由此,能够降低马达1的齿槽扭矩。
图3是构成铁芯件30A、30B的电磁钢板39的俯视图。在从轴向观察时,电磁钢板39的外形形状为大致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轴向观察时,电磁钢板39呈八边形。即,本实施方式的铁芯件30A、30B是八棱柱。
电磁钢板39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8个保持面30a。保持面30a是与径向垂直的面。8个保持面30a沿着周向排列。通过层叠电磁钢板39而使8个保持面30a构成铁芯件30A、30B的外周面。在各个保持面30a所构成的铁芯件30A、30B的外周面经由粘接剂等分别固定有转子磁铁3b。另外,电磁钢板39的保持面30a的数量和设置于转子3的转子磁铁3b的数量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在电磁钢板39上设置有位于俯视中央的中央孔31。中央孔31沿轴向贯通。中央孔3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形。在中央孔31中插入有轴3a。
在中央孔31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嵌合凸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孔31的内周面设置有8个嵌合凸部32。多个嵌合凸部32沿着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嵌合凸部32向径向内侧突出。嵌合凸部32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前端面32a。前端面32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形状,沿着轴向均匀地延伸。嵌合凸部32在前端面32a与轴3a接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中央孔的内周面”是指在转子铁芯中构成中央孔的面。
在电磁钢板39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3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钢板39上设置有8个贯通孔35。贯通孔35沿轴向贯通。另外,多个贯通孔35沿着周向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中,转子磁铁3b的数量、贯通孔35的数量以及嵌合凸部32的数量一致。转子磁铁3b、贯通孔35以及嵌合凸部32分别沿着周向等间隔排列。1个转子磁铁3b、1个贯通孔35以及1个嵌合凸部32在径向上重叠配置。
8个贯通孔35被分类为4个第1贯通孔35A和4个第2贯通孔35B。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沿着周向交替排列。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位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VC上。
第1贯通孔35A具有周向一侧的第1端部35Aa和周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35Ab。同样,第2贯通孔35B具有周向一侧的第1端部35Ba和周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35Bb。在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中,第1端部35Aa、35Ba与第2端部35Ab、35Bb分别在周向上对置。第1端部35Aa、35Ba和第2端部35Ab、35Bb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第1端部35Aa、35Ba和第2端部35Ab、35Bb位于假想圆VC上。即,第1贯通孔35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第1端部35Aa)和第2贯通孔35B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第1端部35Ba)位于假想圆VC上。
这里,关注多个贯通孔35中的2个第1贯通孔35A和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35A之间的1个第2贯通孔35B。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2个第1贯通孔35A中的隔着第2贯通孔35B位于逆时针侧的第1贯通孔35A称为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将隔着第2贯通孔35B位于顺时针侧的第1贯通孔35A称为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
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将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的第1端部35Aa与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Ba所成的角度设为第1侧角度θ1。另外,将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的第1端部35Aa与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Ba所成的角度设为第2侧角度θ2。此时,第1侧角度θ1和第2侧角度θ2彼此不同。
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将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的第2端部35Ab与第2贯通孔35B的第2端部35Bb所成的角度设为第1另一侧角度φ1。另外,将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35A的第2端部35Ab与第2贯通孔35B的第2端部35Bb所成的角度设为第2另一侧角度φ2。此时,第1另一侧角度φ1和第2另一侧角度φ2相等。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的沿着周向的宽度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贯通孔35A的沿着周向的宽度比第2贯通孔35B的沿着周向的宽度大。
图4是转子3的俯视图。根据图4,对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周向的定位方法的一例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上设置有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按照规定的偏斜角沿周向错开配置。在对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赋予偏斜角时进行第2铁芯件30B相对于第1铁芯件30A的周向的定位。
首先,层叠多个电磁钢板39,制作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分别在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中,使全部电磁钢板39的中心轴线J一致。另外,在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中,全部电磁钢板39的第1贯通孔35A彼此以及第2贯通孔35B彼此在从轴向观察时重叠配置。在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中,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39通过凿紧或焊接等方法相互接合。在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外周分别固定有转子磁铁3b。
接下来,如图4所示,将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以使中心轴线J一致的方式沿轴向排列配置。此时,在从轴向观察时,将第1铁芯件30A的第1贯通孔35A和第2铁芯件30B的第2贯通孔35B重叠配置。此外,将圆柱状的定位销P插入于从轴向观察时重叠配置的第1铁芯件30A的第1贯通孔35A和第2铁芯件30B的第2贯通孔35B。此时,定位销P被支承为与中心轴线J平行。此外,以第1贯通孔35A的第1端部35Aa和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Ba与定位销P接触的方式使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绕中心轴线J进行旋转。由此,第1铁芯件30A的第1贯通孔35A的第1端部35Aa和第2铁芯件30B的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Ba在从轴向观察时相互一致。由此,第1铁芯件30A与第2铁芯件30B偏斜。另外,赋予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偏斜角的角度是第1角度θ1与第2角度θ2的差分的一半。
接下来,将轴3a压入于转子铁芯30的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中央孔31。由此,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固定于轴3a。其结果为,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经由轴3a相互固定。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能够制造被赋予了偏斜角的转子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角度θ1和第2侧角度θ2彼此不同。即,沿着周向排列的第1端部35Aa、35Ba不是沿周向等间隔排列的。因此,使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Aa、35Ba彼此的位置在轴向上一致,从而能够容易地对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设定偏斜角。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组装转子铁芯30时的偏斜角的偏差。另外,能够使用通用的电磁钢板39对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设定偏斜角,因此能够制造廉价的马达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另一侧角度φ1与第2另一侧角度φ2相等。因此,第1贯通孔35A的沿着周向的宽度与第2贯通孔35B的沿着周向的宽度彼此不同。相比于第1贯通孔35A的沿着周向的宽度与第2贯通孔35B的沿着周向的宽度相等的情况,容易确保位于第1贯通孔35A与第2贯通孔35B之间的电磁钢板39的壁厚。由此,能够确保电磁钢板39的径向的刚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Aa、35Ba位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假想圆VC上。因此,通过将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沿轴向排列,能够使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Aa、35Ba在轴向上重叠。因此,通过在假想圆VC上配置定位销P,能够使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同时在周向上对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贯通孔35A和第2贯通孔35B的第1端部35Aa、35Ba沿着径向直线延伸。因此,在对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赋予偏斜角的工序中,能够扩大触碰定位销P的第1端部35Aa、35Ba的范围。由此,能够提高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的偏斜角的精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贯通孔35包含沿着周向交替配置的多个第1贯通孔35A和多个第2贯通孔35B。因此,在将第1铁芯件30A和第2铁芯件30B沿轴向排列配置时,第1铁芯件30A的第1贯通孔35A和第2铁芯件30B的第2贯通孔35B在多个位置处在轴向上重叠。由此,能够在多个位置处等间隔地插入定位销P,从而能够提高偏斜角的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钢板39上设置有4个第1贯通孔35A和4个第2贯通孔35B。但是,只要在电磁钢板39上设置有至少2个第1贯通孔35A和至少1个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35A之间的第2贯通孔35B,就能够通过上述工序设定偏斜角。
(变形例1)
接下来,根据图5对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变形例1的电磁钢板39A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不同点在于,在本变形例的电磁钢板39A的中央孔31A中不具有嵌合凸部。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通过设置至少2个第1贯通孔35A和至少1个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35A之间的第2贯通孔35B,能够容易地设定偏斜角。即,如本变形例所示,即使在不具有嵌合凸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偏斜角。
(变形例2)
接下来,根据图6对能够采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变形例2的电磁钢板139进行说明。本变形例的电磁钢板139用于具有3个铁芯件的转子铁芯。另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电磁钢板139上设置有位于俯视中央的中央孔31。在中央孔31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嵌合凸部32。在中央孔31中压入有轴3a。
在电磁钢板139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13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钢板139上设置有12个贯通孔135。贯通孔135沿轴向贯通。另外,多个贯通孔135沿着周向排列。
12个贯通孔135被分类为4个第1贯通孔135A、4个第2贯通孔135B以及4个第3贯通孔135C。第1贯通孔135A、第2贯通孔135B以及第3贯通孔135C随着朝向周向一侧而依次排列。另外,在第3贯通孔135C的周向一侧,第1贯通孔135A、第2贯通孔135B以及第3贯通孔135C进一步依次排列。即,在2个第1贯通孔之间,随着朝向周向一侧,第2贯通孔135B和第3贯通孔135C依次排列。第1贯通孔135A、第2贯通孔135B以及第3贯通孔135C在从轴向观察时位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VC上。
第1贯通孔135A具有周向一侧的第1端部135Aa和周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135Ab。第2贯通孔135B具有周向一侧的第1端部135Ba和周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135Bb。同样,第3贯通孔135C具有周向一侧的第1端部135Ca和周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135Cb。在各个第1贯通孔135A、第2贯通孔135B以及第3贯通孔135C中,第1端部135Aa、135Ba、135Ca与第2端部135Ab、135Bb、135Cb在周向上对置。第1端部135Aa、135Ba、135Ca和第2端部135Ab、135Bb、135Cb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第1端部135Aa、135Ba、135Ca和第2端部135Ab、135Bb、135Cb位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假想圆VC上。
这里,关注多个贯通孔135中的2个第1贯通孔135A和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135A之间的1个第2贯通孔135B和1个第3贯通孔135C。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2个第1贯通孔135A中的隔着第2贯通孔135B和第3贯通孔135C位于逆时针侧的第1贯通孔135A称为一方的第1贯通孔135A,将隔着第2贯通孔135B和第3贯通孔135C位于顺时针侧的第1贯通孔135A称为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135A。
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将一方的第1贯通孔135A的第1端部135Aa与第2贯通孔135B的第1端部135Ba所成的角度设为第1侧角度θ1。将第2贯通孔135B的第1端部135Ba与第3贯通孔135C的第1端部135Ca所成的角度设为第2侧角度θ2。另外,将另一方的第1贯通孔135A的第1端部135Aa与第3贯通孔135C的第1端部135Ca所成的角度设为第3侧角度θ3。此时,第1侧角度θ1、第2侧角度θ2以及第3侧角度θ3彼此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角度θ1比第2侧角度θ2和第3侧角度θ3小。第2侧角度θ2比第3侧角度θ3小。第1侧角度θ1与第2侧角度θ2的差分和第2侧角度与第3侧角度的差分相等。即,第1侧角度θ1、第2侧角度θ2以及第3侧角度θ3满足以下(公式1)、(公式2)的关系。
θ1<θ2<θ3…(公式1)
θ2-θ1=θ3-θ2…(公式2)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对层叠电磁钢板139而成的3个铁芯件赋予偏斜角。此时,在使第1贯通孔135A、第2贯通孔135B以及第3贯通孔135C在轴向上重叠的状态下,配置3个铁芯件,通过使定位销沿着各个第1端部135Aa、135Ba、135Ca而赋予偏斜角。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1侧角度θ1与第2侧角度θ2的差分和第2侧角度与第3侧角度的差分相等,因此能够使沿轴向排列的铁芯件彼此的偏斜角相互一致。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电磁钢板139上设置有4个第1贯通孔135A、4个第2贯通孔135B以及4个第3贯通孔135C。但是,只要在电磁钢板139上设置有至少2个第1贯通孔135A、至少1个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135A之间的第2贯通孔135B以及至少1个在周向上位于2个第1贯通孔135A之间的第3贯通孔135C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各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各结构和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转子和具有转子的马达搭载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这些转子和马达不限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也可以搭载于任意装置。
标号说明
1:马达;3:转子;3a:轴;3b:转子磁铁;10:定子;30:转子铁芯;30A:第1铁芯件;30B:第2铁芯件;31:中央孔;32:嵌合凸部;32a:前端面;35、135:贯通孔;35A、135A:第1贯通孔;35B、135B:第2贯通孔;39、139:电磁钢板;135C:第3贯通孔;J:中心轴线;VC:假想圆。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钢板,该电磁钢板沿着中心轴线层叠而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其中,
该电磁钢板设置有:
中央孔,其将所述中心轴线作为中心;以及
多个贯通孔,它们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
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
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
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钢板,其中,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多个所述第1贯通孔和多个所述第2贯通孔,
所述第1贯通孔和所述第2贯通孔沿周向交替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钢板,其中,
所述贯通孔包含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的第3贯通孔,
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所述第2贯通孔、所述第3贯通孔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沿着周向一侧依次排列,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3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钢板,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
5.一种转子铁芯,其具有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钢板,其中,
该转子铁芯具有使所述中心轴线一致的多个所述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第1铁芯件和第2铁芯件,
分别在所述第1铁芯件和所述第2铁芯件中,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贯通孔彼此以及所述第2贯通孔彼此重叠配置,
所述第1铁芯件和所述第2铁芯件按照如下的方式偏斜:使彼此的所述中心轴线一致,所述第1铁芯件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铁芯件的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彼此一致。
6.一种电磁钢板,该电磁钢板沿着中心轴线层叠而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其中,
该电磁钢板设置有:
中央孔,其将所述中心轴线作为中心;以及
多个贯通孔,它们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
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
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
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多个所述第1贯通孔和多个所述第2贯通孔,
所述第1贯通孔和所述第2贯通孔沿周向交替配置。
7.一种电磁钢板,该电磁钢板沿着中心轴线层叠而构成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其中,
该电磁钢板设置有:
中央孔,其将所述中心轴线作为中心;以及
多个贯通孔,它们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
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
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
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所述贯通孔包含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的第3贯通孔,
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所述第2贯通孔、所述第3贯通孔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沿着周向一侧依次排列,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3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8.一种转子铁芯,其是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层叠的电磁钢板的内转子型的马达的转子铁芯,其中,
该转子铁芯具有使所述中心轴线一致的多个所述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第1铁芯件和第2铁芯件,
在各电磁钢板设置有:
中央孔,其将所述中心轴线作为中心;以及
多个贯通孔,它们沿轴向贯通并沿着周向排列,
多个所述贯通孔包含:
至少2个第1贯通孔;以及
至少1个第2贯通孔,其在周向上位于2个所述第1贯通孔之间,
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个假想圆上,
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和另一方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所成的角度彼此不同,
分别在所述第1铁芯件和所述第2铁芯件中,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贯通孔彼此以及所述第2贯通孔彼此重叠配置,
所述第1铁芯件和所述第2铁芯件按照如下的方式偏斜:使彼此的所述中心轴线一致,所述第1铁芯件的所述第1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铁芯件的所述第2贯通孔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彼此一致。
9.一种转子,其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铁芯,其中,
该转子具有:
所述转子铁芯;
轴,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插入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所述中央孔;以及
多个转子磁铁,它们被所述转子铁芯支承,
在所述中央孔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嵌合凸部,该多个嵌合凸部沿着周向排列,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在前端面与所述轴接触,
所述贯通孔的数量和所述嵌合凸部的数量一致。
10.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以及
定子,其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
CN201880080344.4A 2017-12-18 2018-11-20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Active CN111480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1992 2017-12-18
JP2017241992 2017-12-18
PCT/JP2018/042829 WO2019123949A1 (ja) 2017-12-18 2018-11-20 電磁鋼板、ロータコア、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0281A CN111480281A (zh) 2020-07-31
CN111480281B true CN111480281B (zh) 2022-07-26

Family

ID=6699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344.4A Active CN111480281B (zh) 2017-12-18 2018-11-20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123949A1 (zh)
CN (1) CN111480281B (zh)
WO (1) WO2019123949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2721A1 (en) * 1992-02-28 1994-02-16 Fanuc Ltd. Rotor of synchronous motor
CN1144577A (zh) * 1994-02-04 1997-03-05 施伦克企业有限公司 包括永磁转子的电动机
JP2000139063A (ja) * 1998-11-02 2000-05-16 Meidensha Corp 永久磁石形同期回転電機
EP1447901A2 (en) * 2003-02-14 2004-08-18 Kabushiki Kaisha Moric Magnetic field type of rotary electric apparatus
CN200944541Y (zh) * 2006-07-25 2007-09-05 周剑峰 斜槽永磁转子
CN101064446A (zh) * 2006-04-27 2007-10-31 阳光技术发电机株式会社 发电机或电动机的旋转装置
JP2009284631A (ja) * 2008-05-21 2009-12-03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モータコアおよび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動機
CN202309273U (zh) * 2010-07-15 2012-07-04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铁型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0339098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阿斯莫有限公司 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
CN105262302A (zh) * 2015-11-19 2016-01-20 迪百仕电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斜极结构
CN205911850U (zh) * 2015-08-10 2017-01-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马达
WO2017200312A1 (ko) * 2016-05-19 2017-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석 매립형 모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압축기
JP2017212867A (ja) * 2016-05-19 2017-11-3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2259B2 (ja) * 2001-07-11 2012-05-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2008182798A (ja) * 2007-01-23 2008-08-07 Asmo Co Ltd マグネットロ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モータ
JP4966992B2 (ja) * 2009-04-10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2050253A (ja) * 2010-08-27 2012-03-08 Nippon Densan Corp 回転電機
JP5279780B2 (ja) * 2010-09-08 2013-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同期電動機の回転子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2721A1 (en) * 1992-02-28 1994-02-16 Fanuc Ltd. Rotor of synchronous motor
CN1144577A (zh) * 1994-02-04 1997-03-05 施伦克企业有限公司 包括永磁转子的电动机
JP2000139063A (ja) * 1998-11-02 2000-05-16 Meidensha Corp 永久磁石形同期回転電機
EP1447901A2 (en) * 2003-02-14 2004-08-18 Kabushiki Kaisha Moric Magnetic field type of rotary electric apparatus
CN101064446A (zh) * 2006-04-27 2007-10-31 阳光技术发电机株式会社 发电机或电动机的旋转装置
CN200944541Y (zh) * 2006-07-25 2007-09-05 周剑峰 斜槽永磁转子
JP2009284631A (ja) * 2008-05-21 2009-12-03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モータコアおよび製造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動機
CN202309273U (zh) * 2010-07-15 2012-07-04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铁型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0339098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阿斯莫有限公司 无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
CN205911850U (zh) * 2015-08-10 2017-01-2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以及马达
CN105262302A (zh) * 2015-11-19 2016-01-20 迪百仕电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斜极结构
WO2017200312A1 (ko) * 2016-05-19 2017-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석 매립형 모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압축기
JP2017212867A (ja) * 2016-05-19 2017-11-3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23949A1 (ja) 2020-12-10
WO2019123949A1 (ja) 2019-06-27
CN111480281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8803B2 (en) Motor end cap positioning element for maintaining rotor-stator concentricity
JP6536273B2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US11165293B2 (en) Rotor and motor
WO2013094659A1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CN108258854B (zh) 马达
JP2018068069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US11233433B2 (en) Rotor and motor
US11936245B2 (en) Motor
WO2020067250A1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5220875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5002572A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治具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1480281B (zh) 电磁钢板、转子铁芯、转子以及马达
WO2014069288A1 (ja)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KR102644795B1 (ko) 모터
CN108292867B (zh)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9062688A (ja) モータ
WO2020066179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WO2019123950A1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2019180214A (ja) モータ
US11973379B2 (en) Motor
EP4250533A1 (en) Motor
JP2019054622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KR20190020017A (ko) 전동기 및 전동기의 제조방법
WO2022038727A1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US20230006488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