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4279A -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4279A
CN111474279A CN202010433869.0A CN202010433869A CN111474279A CN 111474279 A CN111474279 A CN 111474279A CN 202010433869 A CN202010433869 A CN 202010433869A CN 111474279 A CN111474279 A CN 111474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sample
minutes
macrolide
superna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38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4279B (zh
Inventor
张峰
王佳
凌云
邓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filed Critical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Priority to CN2020104338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4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4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4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4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其中,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产物,其中,所述提取处理包括:将所述待测样品与提取剂混合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超声处理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离心处理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上清液,将所述第一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进行检测,以便对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高,可用于食品等物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含量的准确测定。

Description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正在迅速发展。兽药广泛用于治疗家畜和家禽的细菌感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兽药的重要成员,不仅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然而,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导致动物源性食物中的药物残留,因为这些化合物很容易在动物体内积累。而且,这些化合物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体内,对消费者构成威胁。如今,食品中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因此,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药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产物,其中,所述提取处理包括:将所述待测样品与提取剂混合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超声处理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离心处理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上清液,将所述第一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进行检测,以便对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与提取剂混合、超声和离心处理,可以充分提取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并且处理的时间短,仅需十分钟左右,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进行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高,分析速度快,溶剂使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样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装置简单,并且,可分析目标物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食品等物质中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残留含量的准确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待测样品为食品,例如牛奶等复杂基质样品。对于复杂基质的样品,发明人发现,通过提取处理和净化处理,利用吸附剂与基质中的杂质相互作用,吸附杂质从而达到除杂净化,能快速简单的去除复杂基质对于待测化合物检测的干扰,简化样品处理程序,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净化处理包括:将所述第一上清液与净化剂混合,以便得到第三混合物;将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以便得到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四混合物进行静置分离,以便得到第二上清液;将所述第二上清液进行干燥过滤,以便得到所述待测液。由此,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回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提取剂为0.12%-0.15%甲酸-乙腈、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乙腈可以快速沉淀牛奶样品中的蛋白质,硫酸镁可除去牛奶中的大部分水分,氯化钠可将牛奶中残留的水分与乙腈溶液分层。三者共同作为提取剂时,可对样品中目标物进行快速提取,减少提取的时间。同时试剂价格均比较低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10mL 0.12%-0.15%甲酸-乙腈,含有300-500mg无水硫酸镁和1-3g氯化钠。由此,利用该比例的提取剂进行提取,提取效果好,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净化剂为乙酸钠、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混合物。发明人对多种净化剂进行筛选,研究发现,对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乙酸钠、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纯化效果和回收率更佳,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回收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乙酸钠、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质量比为10-20∶1∶1-4。三种吸附剂材料的用量如上时,样品基质效应可明显降低,能有效去除杂质且不对目标物有吸附,同时三种吸附剂的用量相对最少,对目标物的回收率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C18色谱柱,规格为2.1×100mm,3.5μm;进样温度:30℃;样品温度:10℃;进样量:5.0μL;流量:0.2mL/min。由此,色谱的分离效果好,检测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质谱的质谱条件包括:离子源:HESI源;毛细管温度:350℃;雾电压:3.6KV;鞘气:40psi;辅助气体:10arb;加热器温度:350℃;质谱检测方式:Full-ms和dd-ms2。其中,一级质谱分辨率为70000,二级质谱扫描分辨率为35000。,同时,Full-ms可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全扫描,找出HESI源电离条件下目标物的离子化模式,确定母离子的扫描质量数,而dd-ms2对目标物的质荷比进行进一步的电离,选出其中5个质谱响应最高的子离子,同时质谱分辨率较高,可减少相近质量数的离子的相互干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检测结果可见表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色谱的洗脱剂为A:0.1%甲酸-水(10mmol/L乙酸铵),B:乙腈。由此,分析时间短,色谱峰形好,分辨率高。待测物的电离效率,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由此,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在10-15min之内可得到分离,峰形较好,有利于目标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见图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色谱的洗脱条件为:10%B,0-1分钟;10%-98%B,1-15分钟;98%B,15-20分钟;98%-10%B,20-21分钟;10%B,21-25分钟。由此,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分离效果好,检测时间适宜。
目前,有报道首次在生活和工业废水中发现3种抗生素原药,其浓度高达20.1μg/L,可能间接污染农作物和食品。包括了泰利霉素,莫西霉素,麦白霉素。这3个化合物均为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药,其中麦白霉素由麦白霉素-814和麦白霉素-800混合而成。研究表明,它们都或多或少对人体有毒性。泰利霉素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腹泻和恶心,包括头晕和呕吐。莫西霉素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例如恶心,呕吐,嗜睡,头痛,白细胞减少症和血液学毒性事件,包括感染,咽炎和咽炎。麦白霉素的毒性类似于红霉素,后者具有一些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胃部不适。有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例如皮疹,荨麻疹等。也有报道称,长期大量服用麦白霉素会导致菌群失调,如舌炎,角唇炎和假膜性结肠炎。发明人发现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对前述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并且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包括:莫西霉素、泰利霉素和麦白霉素,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上述三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述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的试剂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试剂盒包括:第一提取剂:0.12%-0.15%甲酸-乙腈;第二提取剂:无水硫酸镁;第三提取剂:氯化钠;第一净化剂:乙酸钠;第二净化剂:N-丙基乙二胺;第三净化剂:C18;色谱柱:C18色谱柱,规格为2.1×100mm,3.5μ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采用上述提取剂和净化剂对样本进行提取净化处理,处理简单,速度快,能有效去除复杂基质对检测的干扰,并结合前述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进行检测,对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高,可用于食品等物质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含量的准确测定。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对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合物进行检测,在1-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0,目标物的回收率可达到97.1%-115.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0.2μg/kg和0.5μg/kg,方法精密度为2.6%-5.8%。结果见表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试剂盒进一步包括:复溶试剂:甲醇;标准溶液:所述标准溶液选自麦白霉素、泰利霉素、莫西霉素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3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00μg/L)的单通道色谱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不同提取溶剂对3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成分提取效果比较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为提取溶剂在不同体积下目标物回收率的对比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3种吸附剂对目标物吸附效果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便于理解前述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此提供该方法的一般步骤,具体如下:
(1)样品提取及净化:
(a)提取方法:准确称取牛奶样品5.00±0.05g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提取试剂A、提取试剂B和提取试剂C,涡旋1min,超声1min,离心(4℃,10000r/min)10min,得到上清液。
(b)净化方法:将上清液转移至第二个离心管中,然后加入净化试剂A、净化试剂B和净化试剂C,涡旋1min,超声1min,得到的上清液40℃氮吹,采用滤膜过滤。
(2)配制具有浓度梯度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该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可以是莫西霉素、泰利霉素和麦白霉素:
(a)分别精密移取0.1,0.2,0.5,1,2,5,10,20,50,100,200μL的10μg/mL混合标准A至10mL容量瓶中。
(b)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匀,可得0.1,0.2,0.5,1,2,5,10,20,50,100,200ng/mL标准曲线溶液。
(3)混合标准溶液和净化后的样品进行UHPLC-Q-Orbitrap质谱测定。
(a)色谱条件为:色谱柱:XBridge-C18(2.1×100mm,3.5μm,Waters);进样温度为30℃;样品温度保持在10℃。进样量:5.0μL;流速:0.2mL/min。液相梯度洗脱程序为:10%B(0-1min),10%-98%B(1-15min),98%B(15-20min),98%-10%B(20-21min)),10%B(21-25分钟)。
(b)质谱条件为:离子源为HESI源;毛细管温度为350℃;喷雾电压设定为3.6KV;鞘气为40psi;辅助气体为10arb;加热器温度为350℃。质谱检测方式:Full-ms和dd-ms2。
(4)利用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a)标准品混合溶液的提取离子色谱峰的峰面积(Y)作为纵坐标,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建立线性方程。
(b)采用外标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即通过配制的标准曲线来对样品中的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例如可以采购自Sigma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3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莫西霉素、泰利霉素和麦白霉素)对牛奶样品的检测,具体如下:
1、实验方法
(1)样品的提取净化:
(a)准确称取牛奶样品5g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提取试剂0.12%-0.15%甲酸-乙腈,10mL、无水硫酸镁,400mg、氯化钠,2.0g),涡旋1min,混匀,超声一分钟,离心(4℃,10000r/min)10min。
(b)提取上清液10mL至第二个50mL离心管中,然后将乙酸钠(1.0g)、N-丙基乙二胺(10mg)和C18(120mg)加入第二个离心管中,涡旋1min混匀。
(c)40℃氮吹,用1ml甲醇复溶。
(2)上机测定:用0.22μm尼龙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
(3)仪器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色谱柱:XBridge-C18(2.1×100mm,3.5μm,Waters);进样温度为30℃;样品温度保持在10℃。进样量:5.0μL;流速:0.2mL/min。液相梯度的洗脱剂为A:0.1%甲酸,B:乙腈,洗脱程序为:10%B(0-1min),10%-98%B(1-15min),98%B(15-20min),98%-10%B(20-21min),10%B(21-25分钟)。
质谱条件:质谱条件:离子源为HESI源;毛细管温度为350℃;喷雾电压设定为3.6KV;鞘气为40psi;辅助气体为10arb;加热器温度为350℃,质谱检测方式:Full-ms和dd-ms2。
(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检测限与定量限的测定。
准确称取单个大环内酯准品10.0±0.1m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少许甲醇混匀,待标准品溶解,再加入甲醇定容至10mL,可得1mg/mL的单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标准品储备液。分别精密移取上述单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标准品储备液10μL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mL,可得1μg/mL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混合标准溶液A,并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待用。
分别精密移取0.1,0.2,0.5,1,2,5,10,20,50,100,200μL的10μg/mL混合标准A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匀,可得0.1,0.2,0.5,1,2,5,10,20,50,100,200ng/mL标准曲线溶液。分别注入UHPLC-Q-Exactive-Orbitrap质谱分析,得到标准曲线。通过注入最低浓度(在加标空白牛奶中)确定LOD,并产生等于3的信噪比(S/N),同时在S/N等于10的情况下计算LOQ。
在空白牛奶中添加混合质量浓度标准工作液,使添加量为LOQ,2LOQ,4LOQ三个质量浓度的添加水平。每个添加浓度做6个平行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
2、结果与分析:
(1)色谱条件的选择
在建立定量方法的过程中,流动相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合适的流动相不仅缩短了分析时间,改善了色谱峰形,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分辨率。同时,流动相在电喷雾电离下与分析物一起被电离,因此,流动相的选择影响分析物的电离效率,这影响质谱法的灵敏度。为了提高分析物的检测灵敏度,甲醇-水溶液和乙腈-水溶液,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0.1%(v/v)甲酸-水,乙腈-0.1%(v/v)甲酸-水溶液(2、5、10、20mmol/L乙酸铵)用于实验。
当甲醇-水和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时,由于乙腈-水的强大洗脱能力可以目标物的保留时间显著提前,并且峰宽缩小。但是,这3种化合物的响应不是很高。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添加甲酸以增强质谱响应,则0.1%(v/v)的甲酸-甲醇溶液和0.1%(v/v)的甲酸-乙腈溶液用于优化液相条件,结果表明质谱响应增加了一个数量级。由于0.1%(v/v)甲酸-乙腈溶液的质谱响应高于0.1%(v/v)甲酸-甲醇溶液,因此选择0.1%(v/v)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在这种条件下,麦白霉素出现轻微的峰前沿现象。为了改善峰形,将一系列浓度的乙酸铵(2、5、10、20mmol/L)添加到流动相中。随着乙酸铵浓度的增加,大多数目标的峰拖尾和峰前沿都可以得到显着改善,依托红霉素的峰宽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峰形更好。在乙酸铵浓度为10mmol/L时各目标物色谱峰相对较好,因此0.1%(v/v)甲酸-乙腈(含10mmol/L乙酸铵)选择)作为此实验中优化的最终条件。牛奶样品中3种化合物的提取离子流的优化色谱图如图1所示。
表1 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质谱参数
Figure BDA0002500918030000061
(3)样品提取溶剂的优化
在分析方法的开发中,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对于提高回收率非常重要。在本实施例的分析程序中,测试了含有0.12%甲酸的乙腈(ACN),甲醇,ACN,含有10mmol/L乙酸铵的乙腈,提取的回收率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在甲醇中回收率低于50%。加入0.1%甲酸及10mmol/L乙酸铵后,发现莫西霉素有60%的回收率,只有0.12%%甲酸-乙腈为提取液时回收率高于70%,所以含有0.12%甲酸-乙腈为优选提取溶剂。
(4)样品提取溶剂体积的优化
提取溶剂的体积是影响化合物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了5、10、15和20mL0.12%的甲酸-乙腈溶液的提取效率,结果如图3所示,10-15mL时提取效率合理,为了节省溶剂,选择10mL。
(5)样品净化条件的优化
RSM已被用于评估多种因素和水平对反应变量的影响。RSM的CCD用于设计和优化大环内酯类的一些提取和纯化方法。为了减少基质效应对回收率的干扰,根据大环内酯类的结构选择了各种纯化材料,如C18,PSA和NaAC。为了确定大环内酯类样品纯化的最佳条件以及回收率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两个参数的联合测试进行方差分析。选择琥乙红霉素作为实例来计算回归系数值。在线性,双因子相互作用(2FI),响应的二次和三次多项式中,系数常数X1,X2,X3X12,X22,X32在p<0.05的水平上是显着的。因此,在确定13组条件下的响应恢复后,通过RSREG分析计算回收率的回归系数,并且如下拟合多项式回归模型方程:Y=+92.311+9.20724*X1+0.029725*X2+5.33897E-003*X3-1.9955*X1*X2+3.4159*X1*X3+1.8300*X2*X3-18.122*X12-1.9776*X22-3.05*X32。基于回归系数和D值,我们得出结论,C18(X1),PSA(X2),NaAC(X3)的量的线性和二次项,其最大回收率对应于具有不同变量的C18,PSA和NaAC,结果如图4示。
(6)基质效应
在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复杂基质样品中,基质共提取物对目标物质的电离具有基质增强或基质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目标物质的定量测定。根据公式:ME(%)=(1-Ss/Sm)×100计算基质效应(ME)。当ME=-20%~20%时为弱基质效应;当ME=-50%~-20%或20%~50%时为中等基质效应;当ME=<-50%或>50%时为强基质效应。式中,Ss和Sm在纯溶剂中目标物的响应值和样品基质中添加的相同含量目标物的响应值。在结果中,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中的具有低等或中等的基质效应。因此,基质匹配的方法用于大环内酯类的定量,具体见表2。
(7)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方法线性度使用基质匹配的校准标准品,在11个浓度水平范围内,在0.1-200ng/ml曲线范围内(0.1,0.2,0.5,1,2,5,10,20,50,100,200ng/ml))。所有基质匹配的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r)在每种情况下都大于0.9990,见表2。
(8)检测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
通过在三个不同的日子处理三个水平(20,50,100μg/kg)的独立加标样品来评估回收率和精确度,如表2所示,所有分析物的回收率为97.1%-115.0%,精密度低于5.8%,表明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具体见表2。
表2.所开发的牛奶样品方法的验证参数
Figure BDA0002500918030000081
(9)实际样品的测定
在研究的最后阶段,将开发的方法应用于从中国零售市场获得的20种牛奶的检验。所得结果列于表3中。在三个样品中观察到痕量的大环内酯类(<LOQ)。
表3.样本中发现的大环内酯抗生素的浓度(μg/kg)
Figure BDA0002500918030000082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质谱联用技术开发了一种分析方法,用于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同时提取牛奶中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并扩大了QuEChERS检测牛奶样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范围。通过RSM建立优化的样品处理条件,并用于优化QuEChERS提取和去除牛奶中的3种新兴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合物。对于这些大环内酯类,改进的QuEChERS方法获得了可接受的结果,观察到的回收率>80%。该方法检测成本低,周期短,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市场上食品,例如牛奶等的快速批量筛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产物,其中,所述提取处理包括:
将所述待测样品与提取剂混合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超声处理0.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二混合物离心处理5-15分钟,以便得到第一上清液,
将所述第一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傅里叶转换联用质谱联用系统进行检测,以便对所述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上清液与净化剂混合,以便得到第三混合物;
将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以便得到第四混合物;
将所述第四混合物进行静置分离,以便得到第二上清液;
将所述第二上清液进行干燥过滤,以便得到所述待测液。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剂为含有0.12%-0.15%甲酸-乙腈、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剂基于10mL 0.12%-0.15%甲酸-乙腈,含有300-500mg无水硫酸镁和1-3g氯化钠。
5.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剂为乙酸钠、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混合物,
任选地,乙酸钠、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质量比为(10-20)∶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C18色谱柱,规格为2.1×100mm,3.5μm;
进样温度:30℃;
样品温度:10℃;
进样量:5.0μL;
流量:0.2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的质谱条件包括:
离子源:HESI源;
毛细管温度:350℃;
喷雾电压:3.6KV;
鞘气:40psi;
辅助气体:10arb;
加热器温度:350℃;
质谱检测方式:Full-ms和dd-ms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的洗脱剂为A:0.05%-0.15%甲酸-水(含10mmol/L乙酸铵),B:乙腈,
任选地,所述色谱的洗脱条件为:10%B,0-1分钟;10%-98%B,1-15分钟;98%B,15-20分钟;98%-10%B,20-21分钟;10%B,21-2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内酯化合物包括莫西霉素、泰利霉素和麦白霉素。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提取剂:12%-0.15%甲酸-乙腈;
第二提取剂:无水硫酸镁;
第三提取剂:氯化钠;
第一净化剂:乙酸钠;
第二净化剂:N-丙基乙二胺;
第三净化剂:C18;
色谱柱:C18色谱柱,规格为2.1×100mm,3.5μm,
任选地,进一步包括:
复溶试剂:甲醇;
标准溶液:所述标准溶液选自莫西霉素、泰利霉素、麦白霉素的至少一种。
CN202010433869.0A 2020-05-20 2020-05-20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Active CN111474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869.0A CN111474279B (zh) 2020-05-20 2020-05-20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3869.0A CN111474279B (zh) 2020-05-20 2020-05-20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4279A true CN111474279A (zh) 2020-07-31
CN111474279B CN111474279B (zh) 2022-11-01

Family

ID=7176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3869.0A Active CN111474279B (zh) 2020-05-20 2020-05-20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42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790A (zh) * 2021-05-20 2021-08-24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畜禽肉及其副产品中兽药化合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5745A (zh) * 2013-05-10 2013-08-14 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红霉素a偕亚胺醚的检查方法
CN103822814A (zh) * 2014-03-14 2014-05-28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用于有毒物质提取的QuEChERS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CN109856271A (zh) * 2019-01-18 2019-06-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同时测定牛奶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5745A (zh) * 2013-05-10 2013-08-14 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 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红霉素a偕亚胺醚的检查方法
CN103822814A (zh) * 2014-03-14 2014-05-28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用于有毒物质提取的QuEChERS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CN109856271A (zh) * 2019-01-18 2019-06-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同时测定牛奶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TA PIATKOWSKA E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for multiclass 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 veterinary drug, coccidiostat and insecticide residues in egg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 METHODS》, vol. 6, 7 March 2014 (2014-03-07), pages 3034 - 3044 *
RAFAELA PINTO DA COSTA ET.AL: "Innovative mixture of salts in the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residual macrolides in milk followed by analysis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SEP. SCI.》, vol. 38, 31 December 2015 (2015-12-31), pages 3743 - 3749 *
王旭 等: "QuECHERS-HPLC-MS测定人血浆中3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其代谢物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vol. 34, no. 09, 30 September 2017 (2017-09-30), pages 1289 - 129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790A (zh) * 2021-05-20 2021-08-24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畜禽肉及其副产品中兽药化合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4279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0596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食物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含量检测的方法
CN105548412A (zh) 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
CN109342632A (zh) 微波萃取-固相萃取前处理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养殖底泥中15种抗生素的方法
CN101290306A (zh) 一种乳及乳制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CN107957464B (zh)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糖肽类抗生素的同时检测方法
CN109541103B (zh) 一种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方法
Quan et al. Determining eight biogenic amines in surface water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CN112858503A (zh) 一种鸡蛋中10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Xu et al. Multiresidue analysis of 15 antibiotics in honey using modified QuEChER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Zha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aquatic products using immunoaffinity column cleanup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CN111474279B (zh) 检测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CN111208226B (zh) 双去乙酰基比沙可啶和单去乙酰基比沙可啶的检测方法
CN112881555A (zh) 一种羊肉中抗生素、抗生素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CN111474278B (zh) 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代谢物的方法和试剂盒
CN103217498A (zh) 一种液-质联用检测奶粉中双氰胺的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
CN114594179B (zh) 一种土壤中多种抗生素的同时快速提取和检测方法
CN111220722B (zh) 一种同时测定土壤中8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2505223B (zh) 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
CN108680676B (zh) 定量检测乳制品中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的方法
CN111855873A (zh)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
CN111337611A (zh)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结晶紫的检测方法
CN110749691A (zh) 一种测定婴幼儿辅助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及其同系物的hplc-ms/ms方法
CN114720570B (zh) 一种检测鱼肉中8种雌激素的方法
CN114814012B (zh) 饲料中林可胺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Rawn et al. Improv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atoxin-a and two of its metabolites in blue-green alga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