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8913A -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8913A
CN111468913A CN202010272487.4A CN202010272487A CN111468913A CN 111468913 A CN111468913 A CN 111468913A CN 202010272487 A CN202010272487 A CN 202010272487A CN 111468913 A CN111468913 A CN 111468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piece
class
plugging head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24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选明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j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j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j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j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24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8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8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89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1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20Mask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defining uncoated areas on an object to be coated
    • B05B12/26Mask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defining uncoated areas on an object to be coated for masking cav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分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堵塞头装配设备及上料装配设备,包括夹送座、位于夹送座上的容置腔、以及伸缩式安装在容置腔内的顶出头,容置腔上设置有使得堵塞头移入容置腔的入口和使得堵塞头移出容置腔的、启闭状态可调的出口,顶出头与出口对应布置,入口位于顶出头与出口的间距方向的旁侧,顶出头可在出口开启后将容置腔内约束的堵塞头从出口顶出并装配到待装配的工件上。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对功分器壳体上的接头进行快速装配堵塞头的目的,该方案有利于大幅减少产线人员的手工操作量,并能够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分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背景技术
功分器生产领域,需要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漆处理前需要对功分器进端接口和出端接口进行封堵,防止喷漆过程中漆料喷涂到工件内。传统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在接口处张贴标签纸进行封堵,该方式存在众多缺陷,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无法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堵塞头装配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包括夹送座、位于夹送座上的容置腔、以及伸缩式安装在容置腔内的顶出头,容置腔上设置有使得堵塞头移入容置腔的入口和使得堵塞头移出容置腔的、启闭状态可调的出口,顶出头与出口对应布置,入口位于顶出头与出口的间距方向的旁侧,顶出头可在出口开启后将容置腔内约束的堵塞头从出口顶出并装配到待装配的工件上。
优选地,夹送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其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条件:
条件一:容置腔的入口与供应堵塞头的输送线的出料端顺延布置,允许堵塞头移入容置腔内;
条件二:容置腔出口与待装配工件上的接口对应布置,顶出头将堵塞头顶出容置腔并装配到待装配工件上的接口中。
优选地,夹送座转动安装且构成转动安装的转轴的轴向与堵塞头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转动夹送座调节夹送座处于不同姿态用以分别实现夹送座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容置腔的出口处设置有限制组件,限制组件具有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限制组件在夹送座满足条件一以及夹送座由条件一切换至条件二的过程中处于工作状态,限制组件在夹送座满足条件二时处于避让状态,限制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约束在容置腔内,限制组件处于避让状态时允许堵塞头从出口移出容置腔。
优选地,限制组件包括两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限制件和第二限制件,第一限制件、第二限制件用于对移入容置腔的堵塞头进行夹持并且对堵塞头从出口移出进行限制。
优选地,容置腔的出口处还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上具有导向孔道,导向孔道对堵塞头从出口的移出进行导向。
优选地,导向部由相对布置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构成,第一、第二导向件分别为半圆形的弧形件构成,第一、第二导向件相贴时围合构成所述的导向孔道,导向通道的孔径沿方向a逐渐减小,方向a为由出口移出的方向。
优选地,第一导向件沿束缚孔道的径向浮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第二导向件沿束缚孔道的径向浮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第一、第二安装块沿导向孔道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导向孔道尾端的尺寸小于堵塞头的外轮廓尺寸。
优选地,第一、第二限制件为两相对布置的L型的L件构成,第一限制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夹送座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1扇形齿轮,A1扇形齿轮与A11齿轮相啮合,第二限制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夹送座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2扇形齿轮,A2扇形齿轮与A21齿轮相啮合,夹送座上还设置有A1滑动件,A1滑动件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A1滑动件上设置有A11齿条部和A21齿条部,A11齿条部和A21齿条部相对平行布置且长度方向与顶出头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A11齿条部与A11齿轮相啮合,A21齿条部与A21齿轮相啮合,第一安装块安装在A12齿条部上、第二安装块安装在A22齿条部上,A12齿条部和A22齿条部分别沿其身长方向分别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A12齿条部另一端与A12齿轮相啮合连接、A22齿条部另一端与A22齿轮相啮合连接,A11齿轮和A12齿轮同轴传动连接,A21齿轮和A22齿轮同轴传动连接;顶出头顶出堵塞头的过程中,A1滑动件正向滑动调节第一、第二限制件同步反向远离翻转、第一、第二导向件随着堵塞头的移出而向容置腔外伸出;顶出头回缩复位过程中,A1滑动件反向滑动调节第一、第二限制件同步反向靠近翻转、第一、第二导向件向容置腔内回缩。
优选地,夹送座上还设置有A2滑动件,A1、A2滑动件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相连接,A1、A2滑动件安装在平行四连杆机构的两对角上,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另外两对角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顶出头通过杆件装配在A2滑动件上。
优选地,A2滑动件与顶出头之间的间距大于A1滑动件与顶出头之间的间距,A1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杆件构成滑动装配的A导孔,A1滑动件两侧壁上分别设置A11、A21齿条部,A1扇形齿轮位于A11齿条部的外侧,A2扇形齿轮位于A21齿条部的外侧,A1扇形齿轮、A11齿条部之间设置A11齿轮,A2扇形齿轮、A21齿条部之间设置A21齿轮,A11齿条部、A12齿条部分置于A12齿轮的两外侧,A21齿条部、A22齿条部分置于A22齿轮的两外侧。
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平行四连杆机构另外两对角处分别设置的第一滑套、第二滑套以及驱动丝杆,驱动丝杆的两端设置反向螺纹段且分别与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转动A驱动丝杆调节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同步靠近或远离。
优选地,第一、第二导向件分别通过A弹簧和A柱销分别浮动安装在第一、第二安装块上,远离入口的一侧设置阻挡堵塞头的挡块。
优选地,A2滑动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与杆件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堵塞头装配设备,包括上述的用于对工件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所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用于实现对堵塞头的可靠夹持转运和调节堵塞头处于可装配的状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料装配设备,包括上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所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用于使得堵塞头与功分器壳体上的接口进行装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具有可以容纳和约束堵塞头的容置腔,容置腔上设置有供堵塞头移入的入口和供堵塞头移出的、启闭状态可调的出口,顶出头与出口对应布置,入口位于顶出头与出口的间距方向的旁侧,顶出头可在出口开启后将容置腔内约束的堵塞头从出口顶出并装配到待装配的工件上,从而实现了通过机械操作对工件接口进行装配堵塞头目的,该方案有利于大幅减少产线人员的手工操作量,并能够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的堵塞头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对堵塞头的可靠夹持转运和调节堵塞头的状态,以便装配,进而降低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堵塞头装配设备的上料装配设备,能够实现将堵塞头与功分器壳体上的接口进行装配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功分器壳体装配堵塞头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并且有利于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功分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类堵塞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B类堵塞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配有A类堵塞头和B类堵塞头的功分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A装配子单元、B装配子单元、输送单元的位置分布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A夹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夹送机构在满足条件一时的一个视角的轴测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夹送机构在满足条件一时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夹送机构在满足条件二时的轴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夹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B夹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A夹送机构通过A排料槽与振动盘装配连接的轴测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输送单元,210-A装配子单元,211-A排料槽,211a-A槽底空缺部,212-A夹送机构,212a-A夹送座,212a1-A容置腔,212a2-A入口,212a3-A出口,212a4-A挡块,212b1-A1限制件,212b3-A1扇形齿轮,212b5-A11齿轮,212b2-A2限制件,212b4-A2扇形齿轮,212b6-A21齿轮,212c-A顶出头,212d-束缚部,212d1-A1束缚件,212d3-A1安装块,212d5-A12齿条部,212d7-A12齿轮,212d2-A2束缚件,212d4-A2安装块,212d6-A22齿条部,212d8-A22齿轮,212d9-束缚孔道,212d10-A弹簧,212d11-A柱销,212e-A1滑动件,212g-A11齿条部,212h-A21齿条部,212f-A2滑动件,213a-A转轴,213b-A1齿轮,214a-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b-A杆,215a-A1滑套,215b-A2滑套,215c-A驱动丝杆,215d-A2齿轮,216a-A驱动气缸,216b-A滑动件,216c-A1齿条部,216d-A2齿条部,220-B装配子单元,221-B排料槽,222-B夹送机构,222a-B夹送座,222a1-B容置腔,222a2-B入口,222a3-B出口,222a4-B挡块,222b1-B1限制件,222b3-B1扇形齿轮,222b5-B11齿轮,222b2-B2限制件,222b4-B2扇形齿轮,222b6-B21齿轮,222c-B顶出头,222d-导向部,222d1-B1导向件,222d3-B1安装块,222d5-B12齿条部,222d7-B12齿轮,222d2-B2导向件,222d4-B2安装块,222d6-B22齿条部,222d8-B22齿轮,222d9-导向孔道,222d10-B弹簧,222d11-B柱销,222e-B1滑动件,222g-B11齿条部,222h-B21齿条部,222f-B2滑动件,222i-B驱动电机,223a-B转轴,223b-B1齿轮,224a-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b-B杆,225a-B1滑套,225b-B2滑套,225c-B驱动丝杆,225d-B2齿轮,226a-B驱动气缸,226b-B滑动件,226c-B1齿条部,226d-B2齿条部,300-功分器壳体,310-进线端,311-B类接口,320-出线端,321-A类接口,410-A类堵塞头,411-A外柱体,411a-A夹送孔,411b-环形槽,412-A内柱体,412a-弹性卡爪,413-A凸台,420-B类堵塞头,421-B外柱体,421a-B夹送孔,421b-钩挂孔,422-B内柱体,422a-外螺纹,423-B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申请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至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配设备,其旨在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传统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在接口处张贴标签纸进行封堵,该方式存在众多缺陷,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无法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包括对工件进行连续输送的输送单元100,输送单元100的输送路线的旁侧设置有用于向工件上接口装配堵塞头的装配单元,所述的工件为功分器壳体300,所述的接口包括工件上开设的连通功分器壳体300的内、外部的孔,所述堵塞头具备与所述的接口构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的装配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上料装配设备,其通过在功分器输送路线的旁侧设置装配单元,以实现对功分器腔体上的接头进行可拆卸式装配堵塞头的目的,该方案有利于大幅减少产线人员的手工操作量,并能够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了使工件上各接口的堵塞头装配能够有序进行,将工件在输送单元100上横状间隔输送,装配单元由各个分别对一个接口装配堵塞头的各装配子单元组成,装配子单元分别位于输送路线的旁侧,在工件输送的过程中,由各装配子单元分别对相应的接口依序进行装配。
如图1至图4所示,工件上的接口包括位于工件进线端310设置的至少一个B类接口311和n个工件出线端320设置的A类接口321,所述的堵塞头包括用于B类接口311进行装配堵塞的B类堵塞头420和用于对A类接口321进行装配堵塞的A类堵塞头410,B类堵塞头420位于工件外部的部位设置用于吊挂工件的吊挂部,B类堵塞头420与工件装配后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承重力大于工件各接口被堵塞后的身重。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于功分器工作原理的认知,可以获知n为正整数,且n≧2,即A类接口321的数量大于B类接口311的数量。
为了实现将工件吊挂在挂具上进行喷漆操作,本实施例优选地,如图1所示,吊挂部为B类堵塞头420上设置的钩挂孔421b构成。在实施时,将B类堵塞头420装配到B类接口311中并确保装配连接稳固后,手持装配有B类堵塞头420的工件向吊挂的挂具靠近,当挂具上的挂钩与B类堵塞头420上的钩挂孔421b对准后,将挂钩插入B类堵塞头420上的钩挂孔421b内,即可实现将工件吊挂在挂具上的目的。
参阅图1至图3,由于工件在输送线上是以横状姿态进行输送,A类接口321和B类接口311分别位于工件的身长方向的两端,这样的话,A类接口321和B类接口311将分别与输送线的两侧对应布置,为了能够分别对途经的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B类接口311分别进行装配堵塞头的操作,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A类接口321装配子单元分为A类装配子单元210和B类装配子单元220,A类装配子单元210用于将A类堵塞头410装配在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内,B类装配子单元220用于将B类堵塞头420装配在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内。
参阅图5,由于A类接口321、B类接口311在工件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时,A类接口321和B类接口311分别与输送路线的两侧对应布置,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对A类接口321和B类接口311分别实施堵塞头的装配操作,以及使得A类装配子单元210和B类装配子单元220的位置分布,与输送单元100的输送路线更加匹配,本申请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是:A类装配子单元210沿着输送方向在输送路线的一侧间隔设置,B类装配子单元220设置在输送路线的另一侧。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A类堵塞头410包括位于A类堵塞头410两端的A孔外部和A孔内部,A孔内部和A孔外部交接处形成A凸台413,A凸台413的外径均大于A孔外部和A孔内部的外径,A类堵塞头410装配时:A孔内部插入A类接口321内并与A类接口32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A孔外部位于A类接口321的外部,A孔外部用于与A夹送机构212进行装配,A夹送机构212用于夹送A类堵塞头410与A类接口321进行堵塞插接。
A类堵塞头410的具体构造优选的是,A孔外部包括A外柱体411,A孔内部包括A内柱体412,A内柱体412的外端面沿其周向间隔设置弹性卡爪412a,弹性卡爪412a先向A内柱体412的外侧弯曲延伸设置然后再向A内柱体412的内侧弯曲延伸设置,弹性卡爪412a的悬伸端位于A内柱体412外轮廓的内侧。其中,之所以将弹性卡爪412a的形状做出上述的改进,是为了便于弹性卡爪412a插入A类接口321的孔内;另外,为了使得弹性卡爪412a能够稳定卡接在A类接口321内,弹性卡爪412a向A内柱体412外侧弯曲的极限位置位于A内柱体412的外侧。
参阅图13和图14,为了实现连续供应A类堵塞头410以及适应输送线上各工件对于A类堵塞头410的装配需求,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为:A类装配子单元210包括A排料槽211和A夹送机构212,A类堵塞头410在A排料槽211内呈排列状递进输送,以实现连续供应A类堵塞头410。A排料槽211的槽底设置有A槽底空缺部211a,弹性卡爪412a穿过A槽底空缺部211a延伸至A排料槽211的外部,A外柱体411延伸至A排料槽211的槽口外侧,这样一方面能够有利于A排料槽211整体结构的轻量化,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弹性卡爪412a能够处于自由伸展状态,以防因输送过程中受阻而挤压变形,影响后续装配操作。
参阅图5,A夹送机构212设置在A排料槽211的出料端,A类堵塞头410的身长方向与A排料槽211的槽深方向相一致,这样能够有利于A夹送机构212从A排料槽211的出料端顺利接收和/或夹取卸出的A类堵塞头410,以便后续向途经的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装配A类堵塞头410。
参阅图6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夹送机构212包括A夹送座212a,A夹送座212a上设置有A容置腔212a1,A容置腔212a1上设置有使得A类堵塞头410进入A容置腔212a1的A入口212a2以及使得A类堵塞头410移出A容置腔212a1的A出口212a3,A出口212a3处设置有A限制组件,A限制组件活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A限制组件具有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A限制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阻止A类堵塞头410从A出口212a3移出A容置腔212a1,A限制组件处于避让状态时允许A类堵塞头410从A出口212a3移出A容置腔212a1,A夹送座212a上设置有A顶出头212c,A顶出头212c用于与A外柱体411构成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并将A类堵塞头410从A出口212a3移出A容置腔212a1。A限制组件在A类堵塞头410移入A入口212a2时处于工作状态,并在A类堵头移出A出口212a3的过程中处于避让状态。
A夹送座212a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条件:
条件一:当A夹送座212a上的A入口212a2与A排料槽211的槽口顺延布置时,A排料槽211内的A类堵塞头410能够移入A容置腔212a1内;
条件二:A出口212a3与待装配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对应布置,A顶出头212c将A类堵塞头410移出A容置腔212a1并塞入A类接口321与工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5,A排料槽211横状布置,A排料槽211为收口槽,A限制组件包括两相对间隔布置的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之间的间隔通道使得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位于A容置腔212a1的外部,A夹送座212a转动安装且构成转动安装的A转轴213a与A排料槽211平行布置,转动A夹送座212a调节A夹送座212a处于不同姿态用以分别实现A夹送座212a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
其中,A排料槽211横状布置,可以是完全水平的,也可以是整体的一端稍微向上倾斜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曲面变化的槽段,只要能够有利于A类堵塞头410的连续化、有序、稳定且可靠地输送即可。
其中,参阅图6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之间形成的间隔通道,用于限制A类堵塞头410移出A出口212a3,同时还相当于执行与A排料槽211在支撑A类堵塞头410方面基本相同的功能,即在支撑A类堵塞头410并限制A类堵塞头410才能够A出口212a3移出的同时,还能使得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处于A容置腔212a1的外部。当A类堵塞头410处于A容置腔212a1时,A内柱体412的下端可以和弹性卡爪412a一起伸出A容置腔212a1的外部,也可以完全处于A容置腔212a1内,只要不影响A类堵塞头410移入/移出A容置腔212a1即可。
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内容可知,弹性卡爪412a实现的功能就是,要在A类堵塞头410完全插接到A类接口321中以后,利用弹性卡爪412a自身弹性复位后较大外轮廓限制A类堵塞头410脱离,由此可见,弹性卡爪412a自然舒展姿态下,其沿A类堵塞头410圆周向的外轮廓大于A类接口321的孔径。为了方便A类堵塞头410可靠插入A类接口321中,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当A夹送座212a处于满足条件二的姿态时,A夹送座212a和待装配工件之间具有束缚部212d,束缚部212d上具有束缚孔道212d9,在弹性卡爪412a从束缚孔道212d9内经过时,束缚孔道212d9对途经的弹性卡爪412a进行收拢,以方便弹性卡爪412a进入A类接口321。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内容可知,束缚部212d所形成的束缚孔道212d9的末端孔径应当是小于/等于A类接口321的最小孔径,以便弹性卡爪412a经收拢整形后,弹性卡爪412a的外轮廓尺寸与A类接口321相适配,进而方便弹性卡爪412a顺利插入到A类接口321内。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10,束缚部212d由相对布置的A1束缚件212d1和A2束缚件212d2构成,A1、A2束缚部212d分别为半圆形的弧形件构成,A1、A2束缚部212d相贴时围合构成所述的束缚孔道212d9,束缚通道的孔径沿方向a逐渐减小,方向a为A类堵塞头410插入A类接口321的方向,束缚孔道212d9尾端的尺寸小于A类接口321外端的孔径。
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上述实施方案能够实现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顺利插入到A类接口321内,但是A类堵塞头410与A类接口321的装配连接,主要依靠弹性卡爪412a的弹性作用力进行限制,这种弹性作用力通常不会太大,由此,当A夹送座212a的A顶出头212c回退时,很有可能会把已经装配好的A堵塞头从A类接口321中顺带出来,造成装配失误,一旦在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出现这种失误,除非及时发现,否则将会带来大量返工的工作量,会严重影响生产节拍的正常进行,极大降低生产效率。因此,为了在A顶出头212c回退时能够有效防止A类堵塞头410被带出,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A夹送座212a在处于满足条件二的姿态时,A夹送座212a和待装配工件之间具有分离辅助部,分离辅助部用于在A顶出头212c与A类堵塞头410分离时阻止A类堵塞头410从A类接口321内脱离,A类堵塞头410与工件之间的间距可变。其实施的原理为:当A夹送座212a处于满足条件而的姿态时,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A内柱体412、A凸台413将会依序通过束缚孔道212d9进入A类接口321中,直至将A类堵塞头410完全装配到A类接口321中,在装配完毕的情况下,由于A凸台413已经移出束缚孔道212d9,则只要通过分离辅助部对A凸台413的外端面和/或A外柱体411实施限制,使得A顶出头212c与A类堵塞头410分离时,防止A类堵塞头410被带出,从而解决问题。
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为了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优化结构,采用A1、A2束缚件212d2组成分离辅助部,A1束缚件212d1沿束缚孔道21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A1安装块212d3上,A2束缚件212d2沿束缚孔道21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A2安装块212d4上,A1、A2安装块21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A顶出头212c与A类堵塞头410分离时,A1、A2束缚件212d2与A类接口321的端面抵靠阻止A类堵塞头410从A类接口321内脱离。由于A1、A2束缚件212d2分别沿束缚孔道21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A1、A2安装块212d4上,而且A1、A2安装块21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处于满足条件二时,可以在A类堵头通过束缚孔道212d9向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移入时,通过调节A1、A2安装块21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滑动靠近A类接口321,而当A顶出头212c与A类堵塞头410分离时,也就是A类堵塞头410完全装入A类接口321后,A1、A2束缚件212d2与A类接口321的端面抵靠,此时又由于A类堵塞头410完全装入A类接口321,A1、A2束缚件212d2上靠近A类接口321的一端是与A凸台413的外圆周面接触/与外柱体对应布置,无论哪种情形,都能够在A顶出头212c与A类堵塞头410分离时形成对A类堵塞头410的夹持和/或阻挡,从而阻止A类堵塞头410从A类接口321内脱离。
更为优选地,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顶出头212c的回退动作的起始时间最好能够早于A1、A2安装块21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远离工件的起始时间,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阻挡效果;同时,当A1、A2束缚件212d2与A类接口321的端面抵靠时,A1、A2束缚件212d2的末端最好能够与A外柱体411对应布置,且此时A1、A2束缚件212d2的末端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与A外柱体411的配合关系最好是间隙配合。这样一方面能够在A顶出头212c回退时,A1、A2束缚件212d2的末端能够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与A凸台413的外端面构成阻挡/止回配合,以防止A类堵塞头410被A顶出头212c带出;另一方面还能够在A1、A2安装块21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远离工件滑动时,防止A1、A2束缚件212d2将A类堵塞头410带出。
其中,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1、A2安装块212d4滑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也就是A1、A2安装块212d4能够随着A夹送座212a的状态改变而一同变换位置,且A1、A2安装块212d4在A夹送座212a上的位置变化需要与A顶出头212c相对于A夹送座212a的位置变化相匹配。
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在A夹送座212a处于满足条件二的姿态时,由于A顶出头212c要与A外柱体411进行接触以执行将A类堵塞头410向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顶出的动作,如果A类堵塞头410上A外柱体411的外端面与A顶出头212c之间没有定位结构,那么在A顶出头212c执行顶出动作的过程中,A类堵塞头410的姿态可能会发生改变,进而会影响到A类堵塞头410与工件上A类接口321的装配定位精度,甚至导致装配失败。为了尽可能防止这种异常情况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这样的优选方案:A外柱体411上设置有由A外柱体411的外端面向其本体内开设的A夹送孔411a,A顶出头212c插入A夹送孔411a内构成所述的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本实施方案的原理在于,通过在A外柱体411上设置A夹送孔411a,使得A顶出头212c插入A夹送孔411a内构成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既能有效解决定位问题,又能保证A顶出头212c对A类堵塞头410顺利执行顶出动作和分离动作。
优选地,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上述实施方案中的A1、A2限制件212b2为两相对布置的L型的L1件构成,A1限制件212b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1扇形齿轮212b3,A1扇形齿轮212b3与A11齿轮212b5相啮合,A2限制件212b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2扇形齿轮212b4,A2扇形齿轮212b4与A21齿轮212b6相啮合,A夹送座212a上还设置有A1滑动件212e,A1滑动件212e滑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A1滑动件212e上设置有A11齿条部212g和A21齿条部212h,A11齿条部212g和A21齿条部212h相对平行布置且长度方向与A顶出头212c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A11齿条部212g与A11齿轮212b5相啮合,A21齿条部212h与A21齿轮212b6相啮合,A1安装块212d3安装在A12齿条部212d5上、A2安装块212d4安装在A22齿条部212d6上,A12齿条部212d5和A22齿条部212d6分别沿其身长方向分别滑动安装在A夹送座212a上,A12齿条部212d5另一端与A12齿轮212d7相啮合连接、A22齿条部212d6另一端与A22齿轮212d8相啮合连接,A11齿轮212b5和A12齿轮212d7同轴传动连接,A21齿轮212b6和A22齿轮212d8同轴传动连接。其实施原理为:A11齿轮212b5和A12齿轮212d7同轴传动用于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实现A1限制件212b1和A1安装块212d3同步动作;同理,A21齿轮212b6和A22齿轮212d8同轴传动用于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实现A2限制件212b2和A2安装块212d4同步动作。同时,A11滑动件上的A11齿条部212g与A11齿轮212b5相啮合,A11滑动件上的A21齿条部212h与A21齿轮212b6相啮合,通过滑动A1滑动件212e,即可实现同时驱使A11齿轮212b5、A21齿轮212b6转动的目的,进而实现同步驱动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执行滑动动作的目的。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顶出头212c顶出A类堵塞头410的过程中,A1滑动件212e正向滑动调节A1、A2限制件212b2同步反向远离翻转、以及A1、A2束缚件212d2与A类接口321的端面抵靠;A顶出头212c回缩复位过程中,A1滑动件212e反向滑动调节A1、A2限制件212b2同步反向靠近翻转、以及A1、A2束缚件212d2与A类接口321的端面分离。
在实现驱使A顶出头212c执行顶出和回缩动作的方式上,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案为:A夹送座212a上还设置有A2滑动件212f,A1、A2滑动件212f通过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a相连接,A1、A2滑动件212f安装在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a的两对角上,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a的另外两对角与A驱动组件相连接,A顶出头212c通过A杆214b装配在A2滑动件212f上。其实施原理基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A驱动组件调节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a的另外两对角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A顶出头212c沿着A1、A2滑动件212f的间距方向做顶出和回退的动作;同时,由于A1滑动件212e上设置有A11齿条部212g和A21齿条部212h,A11齿条部212g能够间接驱动A1限制件212b1执行翻转动作和驱使A1安装块212d3执行滑动的动作,A21齿条部212h能够间接驱动A2限制件212b2执行翻转动作和驱使A2安装块212d4执行滑动的动作,因此,通过调节A1滑动件212e与A2滑动件212f相互靠近/远离,能达到同步调节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执行滑动动作的目的。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2滑动件212f与A顶出头212c之间的间距大于A1滑动件212e与A顶出头212c之间的间距,A1滑动件212e上设置有与A杆214b构成滑动装配的A导孔。当A顶出头212c做顶出动作时,A1滑动件212e沿着A杆214b滑动回缩并且A1滑动件212e与A2滑动件212f相互靠近,A杆214b作伸出动作;当A顶出头212c做回退动作时,A1滑动件212e沿着A杆214b滑动伸出并且A1滑动件212e与A2滑动件212f相互远离,A杆214b作回缩动作。
A11齿条部212g、A21齿条部212h分别设置在A1滑动件212e两侧壁上,A1扇形齿轮212b3位于A11齿条部212g的外侧,A2扇形齿轮212b4位于A21齿条部212h的外侧,A1扇形齿轮212b3、A11齿条部212g之间设置A11齿轮212b5,A2扇形齿轮212b4、A21齿条部212h之间设置A21齿轮212b6,A11齿条部212g、A12齿条部212d5分置于A12齿轮212d7的两外侧,A21齿条部212h、A22齿条部212d6分置于A22齿轮212d8的两外侧。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A驱动组件包括A平行四连杆机构214a另外两对角处分别设置的A1滑套215a、A2滑套215b以及A驱动丝杆215c,A驱动丝杆215c的两端设置反向螺纹段且分别与A1滑套215a、A2滑套215b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转动A驱动丝杆215c调节A1滑套215a、A2滑套215b同步靠近或远离,进而调节A1、A2滑动件212f相互远离/靠近,最终实现调节A顶出头212c回缩/伸出的目的。
参阅图1至图10、以及图13和图14,根据前述实施内容,A夹送座212a要在条件一和条件二之间切换,不仅要实现A夹送座212a的翻转,以使得A入口212a2在A夹送座212a满足条件一时与A排料槽211的末端顺延布置,以及使得A出口212a3在A夹送座212a满足条件二时与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对应布置,便于转配A类堵塞头410,同时,还要实现在A夹送座212a分别处于条件一、条件二时,调节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执行滑动动作。为了使得A夹送座212a的翻转动作,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执行滑动动作能够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实现驱动,本申请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为:A驱动组件还包括A驱动气缸216a,A驱动气缸216a的活塞杆与A滑动件216b相连接,A滑动件216b的一段件身上设置A1齿条部216c,A滑动件216b的另一段件身上设置A2齿条部216d,A转轴213a的轴端装配A1齿轮213b,A驱动丝杆215c的端部装配A2齿轮215d,A1齿条部216c与A1齿轮213b啮合传动连接时调节A夹送座212a翻转,A2齿条部216d与A2齿轮215d啮合传动连接时抵推A类堵塞头410与A类接口321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A夹送座212a由条件一向条件二切换时,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的翻转动作,以及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的滑动动作,不能早于A夹送座212a开始翻转的时间,最好是在A夹送座212a翻转到位后,也就是说,最好能够在A夹送座212a完全切换至满足条件二的姿态之后,A1限制件212b1和A2限制件212b2的翻转动作,以及A1安装块212d3和A2安装块212d4的滑动动作才开始执行。从而确保A容置腔212a1内的A类堵塞头410能够顺利装入到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内。
在实施上述方案时,A1、A2束缚件212d2分别通过A弹簧212d10和A柱销212d11分别浮动安装在A1、A2安装块212d4上。具体地,A弹簧212d10空套在A柱销212d11外,A1、A2束缚件212d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A柱销212d11固定装配或制作为一体,A1束缚件212d1上连接的A柱销212d11与A1安装块212d3沿A柱销212d11的身长方向构成滑动装配,A2束缚件212d2上连接的A柱销212d11与A2安装块212d4沿A柱销212d11的身长方向构成滑动装配。另外,远离A入口212a2的一侧设置阻挡A类堵塞头410的A挡块212a4,A挡块212a4可以是安装在A安装座上远离A入口212a2的一侧,也可以是安装在A1、A2束缚件212d2上远离A入口212a2的一侧,只要能够在A类堵塞头410经由A入口212a2移入A容置腔212a1的时候,防止A类堵塞头410因为惯性作用而从A容置腔212a1的远离A入口212a2的一侧移出,进而防止A夹送座212a从A排料槽211处接料失败,使得A夹送座212a后续向工件装配A类堵塞头410的操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进而还有利于降低因工件未能装配堵塞头而导致的返工率。
由于A夹送座212a的容置腔内每次通常只能容纳一个A类堵塞头410,为了使得A排料槽211每次能够供应一个A类堵塞头410,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是,A排料槽211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排料槽内末端的A类堵塞头410进行阻挡的A阻挡件,A排料槽211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单元100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布置。通过采用A阻挡件对A排料槽211末端的A类堵塞头410的卸出进行阻挡,以防A类堵塞头410在A夹送座212a不是处于满足条件一的状态下卸出掉落。
以上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涉及A类堵塞头410,现对B类堵塞头420及其装配中的实施方案详细阐述如下: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类堵塞头420的构造可以是:B类堵塞头420包括位于A类堵塞头410两端的B孔外部和B孔内部,B孔内部和B孔外部交接处形成B凸台423,B凸台423的外径均大于B孔外部和B孔内部的外径,B类堵塞头420装配时:B孔内部插入B类接口311内并与B类接口31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B孔外部位于B类接口311的外部,B孔外部用于与B夹送机构222进行装配,B夹送机构222用于夹送B类堵塞头420与B类接口311进行堵塞插接。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类堵塞头420的具体构造优选的是,B孔外部包括B外柱体421,B孔内部包括B内柱体422,B内柱体422上设置外螺纹422a,B内柱体422通过螺纹螺栓连接配合与B类接口311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B类堵塞头420是要挂在吊具上,是承重的主要部位,因此B类堵塞头420需要与工件构成可靠紧固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既能满足这个需求,还能便于拆卸,更能防止喷漆操作中漆料向B类堵塞头420与B类接口311的缝隙渗入,进而保护B类接口311内的螺纹。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为了实现连续供应B类堵塞头420以及适应输送线上各工件对于B类堵塞头420的装配需求,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为:B类装配子单元220包括B排料槽221和B夹送机构222,B类堵塞头420在B排料槽221内呈排列状递进输送,以实现连续供应B类堵塞头420。B排料槽221的槽底设置有B槽底空缺部,B外柱体421穿过B槽底空缺部延伸至B排料槽221的外部,B外柱体421延伸至B排料槽221的槽口外侧,这样一方面能够有利于B排料槽221整体结构的轻量化,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少对内柱体上的螺纹的磨损,从而保证后续装配质量。
B夹送机构222设置在B排料槽221的出料端,B类堵塞头420的身长方向与B排料槽221的槽深方向相一致,这样能够有利于B夹送机构222从B排料槽221的出料端顺利接收和/或夹取卸出的B类堵塞头420,以便后续向途经的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装配B类堵塞头420。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夹送机构222包括B夹送座222a,B夹送座222a上设置有B容置腔222a1,B容置腔222a1上设置有使得工件进入B容置腔222a1的B入口222a2以及使得工件移出B容置腔222a1的B出口222a3,B出口222a3处设置有B限制组件,B限制组件活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B限制组件具有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B限制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阻止工件从B出口222a3移出B容置腔222a1,B限制组件处于避让状态时允许B类堵塞头420从B出口222a3移出B容置腔222a1,B夹送座222a上设置有B顶出头222c,B顶出头222c用于与B外柱体421构成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并将B类堵塞头420从B出口222a3移出B容置腔222a1。B限制组件在B类堵塞头420移入B入口222a2时处于工作状态,并在B类堵头移出B出口222a3的过程中处于避让状态。
B夹送座222a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条件:
条件一:B入口222a2与B排料槽221的槽口顺延布置,B排料槽221内的B类堵塞头420能够移入B容置腔222a1内;
条件二:B出口222a3与待装配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对应布置,B顶出头222c将B类堵塞头420移出B容置腔222a1并塞入B类接口311与工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地,B排料槽221横状布置,B排料槽221为收口槽,B限制组件包括两相对间隔布置的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之间的间隔通道使得B类堵塞头420上的B内柱体422位于B容置腔222a1的外部,B夹送座222a转动安装且构成转动安装的B转轴223a与B排料槽221平行布置,转动B夹送座222a调节B夹送座222a处于不同姿态用以分别实现B夹送座222a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
其中,B排料槽221横状布置,可以是完全水平的,也可以是整体的一端稍微向上倾斜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曲面变化的槽段,只要能够有利于B类堵塞头420的连续化、有序、稳定且可靠地输送即可。
其中,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之间形成的间隔通道,用于限制B类堵塞头420移出B出口222a3,同时还相当于执行与B排料槽221在支撑B类堵塞头420方面基本相同的功能,即在支撑B类堵塞头420并限制B类堵塞头420才能够B出口222a3移出的同时,还能使得B类堵塞头420上的弹性卡爪412a处于B容置腔222a1的外部。当B类堵塞头420处于B容置腔222a1时,B内柱体422的下端可以和弹性卡爪412a一起伸出B容置腔222a1的外部,也可以完全处于B容置腔222a1内,只要不影响B类堵塞头420移入/移出B容置腔222a1即可。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为了能够在B类堵塞头420由B出口222a3向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移出时,B类堵塞头420能够与B类接口311准确对位,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为:B夹送座222a在处于满足条件二的姿态时,B夹送座222a和待装配工件之间具有导向部222d,导向部222d上具有导向孔道222d9,在B内柱体422从导向孔道222d9内经过时,由导向孔道222d9对B类堵头进行导送,方便B类堵塞头420与B类接口311对准装配连接。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导向部222d由相对布置的B1导向件222d1和B2导向件222d2构成,B1、B2导向部222d分别为半圆形的弧形件构成,B1、B2导向部222d相贴时围合构成所述的导向孔道222d9,导向通道的孔径沿方向B逐渐减小,方向B为B类堵塞头420插入B类接口311的方向,导向孔道222d9尾端的尺寸与B类接口311外端的孔径相一致。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1导向件222d1沿束缚孔道21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B1安装块222d3上,B2导向件222d2沿束缚孔道21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B2安装块222d4上,B1、B2安装块222d4沿束缚孔道212d9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B类堵塞头420进入B类接口311前,先调节B1、B2导向件222d2与B类接口311的端面抵靠;B1、B2安装块222d4滑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B外柱体421上设置有B夹送孔421a,B顶出头222c与B夹送孔421a内构成所述的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且B顶出头222c和B外柱体421之间构成转动限位配合。本实施方案的原理在于,通过在B外柱体421上设置B夹送孔421a,使得B顶出头222c插入B夹送孔421a内构成可分离式的插接配合,且B顶出头222c和B外柱体421之间构成转动限位配合,既能有效解决定位问题,又能保证B顶出头222c对B类堵塞头420顺利执行顶出动作、旋转和分离动作,其中旋转动作的执行是为了把B类堵塞头420旋入B类接口311中,以构成螺纹配合连接。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由于B1、B2导向件222d2分别沿导向孔道222d9的径向浮动安装在B1、B2安装块222d4上,而且B1、B2安装块222d4沿导向孔道222d9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处于满足条件二时,可以在B类堵塞头420通过导向孔道222d9向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移入时,通过调节B1、B2安装块222d4沿导向孔道222d9的长度方向滑动靠近B类接口311,从而当B堵塞头从B出口222a3移出时B堵塞头与B类接口311距离最近,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B堵塞头与B类接口311的准确对位,便于装配精度的提高。
优选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上述实施方案中的B1、B2限制件222b2为两相对布置的L型的L2件构成,B1限制件222b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且铰接端设置有B1扇形齿轮222b3,B1扇形齿轮222b3与B11齿轮222b5相啮合,B2限制件222b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且铰接端设置有B2扇形齿轮222b4,B2扇形齿轮222b4与B21齿轮222b6相啮合,B夹送座222a上还设置有B1滑动件222e,B1滑动件222e滑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B1滑动件222e上设置有B11齿条部222g和B21齿条部222h,B11齿条部222g和B21齿条部222h相对平行布置且长度方向与B顶出头222c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B11齿条部222g与B11齿轮222b5相啮合,B21齿条部222h与B21齿轮222b6相啮合,B1安装块222d3安装在B12齿条部222d5上、B2安装块222d4安装在B22齿条部222d6上,B12齿条部222d5和B22齿条部222d6分别沿其身长方向分别滑动安装在B夹送座222a上,B12齿条部222d5另一端与B12齿轮222d7相啮合连接、B22齿条部222d6另一端与B22齿轮222d8相啮合连接,B11齿轮222b5和B12齿轮222d7同轴传动连接,B21齿轮222b6和B22齿轮222d8同轴传动连接。其实施原理为:B11齿轮222b5和B12齿轮222d7同轴传动用于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实现B1限制件222b1和B1安装块222d3同步动作;同理,B21齿轮222b6和B22齿轮222d8同轴传动用于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实现B2限制件222b2和B2安装块222d4同步动作。同时,B11滑动件上的B11齿条部222g与B11齿轮222b5相啮合,B11滑动件上的B21齿条部222h与B21齿轮222b6相啮合,通过滑动B1滑动件222e,即可实现同时驱使B11齿轮222b5、B21齿轮222b6转动的目的,进而实现同步驱动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执行滑动动作的目的。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顶出头222c顶出B类堵塞头420的过程中,B1滑动件222e正向滑动调节B1、B2限制件222b2同步反向远离翻转、以及B1、B2导向件222d2与B类接口311的端面抵靠;B顶出头222c回缩复位过程中,B1滑动件222e反向滑动调节B1、B2限制件222b2同步反向靠近翻转、以及B1、B2导向件222d2与B类接口311的端面分离。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在实现驱使B顶出头222c执行顶出和回缩动作的方式上,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案为:B夹送座222a上还设置有B2滑动件222f,B1、B2滑动件222f通过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a相连接,B1、B2滑动件222f安装在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a的两对角上,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a的另外两对角与B驱动组件相连接,B顶出头222c通过B杆224b装配在B2滑动件222f上。其实施原理基于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B驱动组件调节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a的另外两对角之间的间距,实现调节B顶出头222c沿着B1、B2滑动件222f的间距方向做顶出和回退的动作;同时,由于B1滑动件222e上设置有B11齿条部222g和B21齿条部222h,B11齿条部222g能够间接驱动B1限制件222b1执行翻转动作和驱使B1安装块222d3执行滑动的动作,B21齿条部222h能够间接驱动B2限制件222b2执行翻转动作和驱使B2安装块222d4执行滑动的动作,因此,通过调节B1滑动件222e与B2滑动件222f相互靠近/远离,能达到同步调节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执行滑动动作的目的。
具体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2滑动件222f与B顶出头222c之间的间距大于B1滑动件222e与B顶出头222c之间的间距,B杆224b通过滑动轴承套装配在B1滑动件222e上。当B顶出头222c做顶出动作时,B1滑动件222e沿着B杆224b滑动回缩并且B1滑动件222e与B2滑动件222f相互靠近,B杆224b作伸出动作;当B顶出头222c做回退动作时,B1滑动件222e沿着B杆224b滑动伸出并且B1滑动件222e与B2滑动件222f相互远离,B杆224b作回缩动作。
B11、B21齿条部222h分别设置在B1滑动件222e两侧壁上,B1扇形齿轮222b3位于B11齿条部222g的外侧,B2扇形齿轮222b4位于B21齿条部222h的外侧,B1扇形齿轮222b3、B11齿条部222g之间设置B11齿轮222b5,B2扇形齿轮222b4、B21齿条部222h之间设置B21齿轮222b6,B11齿条部222g、B12齿条部222d5分置于B12齿轮222d7的两外侧,B21齿条部222h、B22齿条部222d6分置于B22齿轮222d8的两外侧。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驱动组件包括B平行四连杆机构224a另外两对角处分别设置的B1滑套225a、B2滑套225b以及B驱动丝杆225c,B驱动丝杆225c的两端设置反向螺纹段且分别与B1滑套225a、B2滑套225b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转动B驱动丝杆225c调节B1滑套225a、B2滑套225b同步靠近或远离,进而调节B1、B2滑动件222f相互远离/靠近,最终实现调节B顶出头222c回缩/伸出的目的。
根据前述实施内容,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夹送座222a要在条件一和条件二之间切换,不仅要实现B夹送座222a的翻转,以使得B入口222a2在B夹送座222a满足条件一时与B排料槽221的末端顺延布置,以及使得B出口222a3在B夹送座222a满足条件二时与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对应布置,便于转配B类堵塞头420,同时,还要实现在B夹送座222a分别处于条件一、条件二时,调节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执行滑动动作。为了使得B夹送座222a的翻转动作,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执行翻转动作,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执行滑动动作能够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实现驱动,本申请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为:B驱动组件还包括B驱动气缸226a,B驱动气缸226a的活塞杆与B滑动件226b相连接,B滑动件226b的一段件身上设置B1齿条部226c,B滑动件226b的另一段件身上设置B2齿条部226d,B转轴223a的轴端装配B1齿轮223b,B驱动丝杆225c的端部装配B2齿轮225d,B1齿条部226c与B1齿轮223b啮合传动连接时调节B夹送座222a翻转,B2齿条部226d与B2齿轮225d啮合传动连接时抵推B类堵塞头420与B类接口311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B夹送座222a由条件一向条件二切换时,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的翻转动作,以及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的滑动动作,不能早于B夹送座222a开始翻转的时间,最好是在B夹送座222a翻转到位后,也就是说,最好能够在B夹送座222a完全切换至满足条件二的姿态之后,B1限制件222b1和B2限制件222b2的翻转动作,以及B1安装块222d3和B2安装块222d4的滑动动作才开始执行。从而确保B容置腔222a1内的B类堵塞头420能够顺利装入到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内。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2滑动件222f上设置有B驱动电机222i,B驱动电机222i的输出轴与B杆224b相连接。当B夹送座222a切换至条件二的姿态,B出口222a3与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位置对应时,通过B驱动气缸226a可以调节B杆224b带动B顶出头222c将B容置腔222a1内的B类堵塞头420经由B出口222a3向工件上的B类接口311顶出;当B顶出头222c和B类堵塞头420外柱体山的B夹送孔421a构成可分离的插接式配合后,通过启动B驱动电机222i可以实现驱动B杆224b带动B顶出头222c旋转,从而将B类堵塞头420拧入B类接口311内完成装配。
在实施上述方案时,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B1、B2导向件222d2分别通过B弹簧222d10和B柱销222d11分别浮动安装在B1、B2安装块222d4上。具体地,B弹簧222d10空套在B柱销222d11外,B1、B2导向件222d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B柱销222d11固定装配或制作为一体,B1导向件222d1上连接的B柱销222d11与B1安装块222d3沿B柱销222d11的身长方向构成滑动装配,B2导向件222d2上连接的B柱销222d11与B2安装块222d4沿B柱销222d11的身长方向构成滑动装配。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远离B入口222a2的一侧设置阻挡B类堵塞头420的B挡块222a4,B挡块222a4可以是安装在B安装座上远离B入口222a2的一侧,也可以是安装在B1、B2导向件222d2上远离B入口222a2的一侧,只要能够在B类堵塞头420经由B入口222a2移入B容置腔222a1的时候,防止B类堵塞头420因为惯性作用而从B容置腔222a1的远离B入口222a2的一侧移出,进而防止B夹送座222a从B排料槽221处接料失败,使得B夹送座222a后续向工件装配B类堵塞头420的操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进而还有利于降低因工件未能装配堵塞头而导致的返工率。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由于B夹送座222a的容置腔内每次通常只能容纳一个B类堵塞头420,为了使得B排料槽221每次能够供应一个B类堵塞头420,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的是,B排料槽221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排料槽内末端的B类堵塞头420进行阻挡的B阻挡件,B排料槽221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单元100的输送方向相一致。通过采用B阻挡件对B排料槽221末端的B类堵塞头420的卸出进行阻挡,以防B类堵塞头420在B夹送座222a不是处于满足条件一的状态下卸出掉落。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为了实现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有序、间隔输送,需要保证工件在输送机构上能够匀速输送,进一步地,输送单元100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以及对支撑部上的工件进行移动的移动部,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撑定位单元,移动部上设置有对工件移动时进行夹持定位的夹持定位单元,以便在对工件进行移动时防止工件移位,保证工件能够稳定准确地移动至下一个支撑定位单元中,移动部可相对于支撑部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工件在支撑部上时,工件接头上的两侧面水平布置、另外两侧面竖直布置;支撑部包括相对布置的A支撑件和B支撑件,A、B支撑件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布置,A、B支撑件对工件的两端进行支撑定位,支撑定位单元设置在A支撑件和/或B支撑件上,以便在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导致腔体移位,也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参阅图5,移动部包括上、下相对布置的A移动件和B移动件,A、B移动件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布置,A、B移动件相互靠近对工件的进行夹持,夹持定位单元设置在A移动件和/或B移动件。结合上述实施方案,该优选实施方案的原理在于,A、B移动件相互靠近对工件的进行夹持,然后移动部相对于支撑部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使得夹持定位单元相对于支撑定位单元移动一步,并且在移动到位后各夹持定位单元分别与下一支撑定位单元对应布置,再然后,A、B移动件相互远离对工件的进行松夹,使得工件被定位在支撑部上的支撑定位单元处。
由于待加工的工件在被输送的途中,需要完成A类堵塞头410和B类堵塞头420的装配操作,因此需要对处于支撑部上的工件进行固定,才能保证加工操作稳定而精确地实施。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为:支撑部还包括压料单元,压料单元与支撑定位单元对应布置,压料单元相对于支撑定位单元升降运动。
根据上述方案,已知A、B支撑件要对工件的两端进行支撑,因此,为了保证待加工的工件能够被支撑部稳定地支撑,又能合理利用A、B支撑件间隔区域内的空间,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移动部位于A、B支撑件之间。通过将移动部设置在A、B支撑件之间,不仅能够利用A、B支撑件间隔区域内的空间,还不影响A、B支撑件的间距在实施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腔体进行可靠而稳定支撑的需求。
支撑定位单元为A、B支撑件上分别设置的支撑卡口构成,支撑卡口沿A、B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分别在A、B支撑件上间隔设置,夹持定位单元为设置在B移动件上的夹持卡口构成,夹持卡口沿B移动件的长度方向在B移动件上间隔设置,两相邻支撑卡口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夹持卡口之间的间距均为d1。这样,只要每次移动部相对于支撑部移动的步进量为d1或d1的整数倍,就可以保证工件有序间隔地输送。
在具体实施时,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支撑卡口、夹持卡口均为V型卡口。工件的接头位于A、B支撑件的外侧;A、B支撑件固定装配在机架上,机架上装配有沿输送方向活动安装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与横移调节机构相连接,A、B移动件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活动支架上,也即A、B移动件能够在活动支架上执行相互靠近/远离的动作,同时,A、B移动件也能够在横向调节单元的调节作用下,随着活动支架沿输送方向横移。压料件沿竖直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上,压料件相对于机架沿竖直方向能够活动,以便在待加工的工件移动到位并到达相应的支撑卡口内后,向下运动压紧工件,从而对工件进行固定,以便进行加工操作。A、B移动件、压料件与竖向调节单元相连接,横向调节单元、竖向调节单元调节压料件、A、B支撑件和A、B移动件处于如下状态:
其一为:工件的两端被A、B支撑件进行支撑定位,A、B移动件分置于工件上下侧的,压料件对工件压紧,整平装置进行整平处理和/或攻丝装置进行攻丝处理,和/或A夹送座212a、B夹送座222a分别对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B类接口311对应装配A类堵塞头410、B类堵塞头420的装配操作;
其二为:压料件和B移动件上行,B移动件抬升工件从A、B支撑件上脱离,A移动件下行,A、B移动件将工件夹紧,滑动支架沿着输送方向水平移动距离d1,A移动件上行、压料件和B移动件下行,工件落至A、B支撑件上进行支撑定位,滑动支架沿着输送方向的反向方向水平移动距离d1,进行复位,以便对工件做下一次横移输送。
本实施例优选地,压料单元由各个压料件构成,压料件与支撑卡口对应布置,压料件呈倒U形。通过采用呈倒U形的压料件能够与支撑卡口配合,对工件实施更加稳定可靠地压紧操作,有利于加工和/或装配操作的稳定进行,保证加工质量。
优选地,A移动件的下表面上设置耐磨件,这样在A、B移动件对工件进行夹持并带着一起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工件发生滑脱。耐磨件为橡胶管构成,橡胶管内充有气体,橡胶管通过扎带绑扎在A移动件上,橡胶管自由状态时,其上与支撑卡口相对应的部位呈现充盈凸起状。当A移动件靠近B移动件并对工件实施夹紧时,能够缓冲因A移动件下行对工件产生的瞬间挤压力,能够防止工件因瞬间挤压而发生的损伤,而且由于橡胶管为软质且具有弹性,从而增大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因此还能有效防止工件在横移过程中发生滑脱。
A、B移动件对应布置在A、B支撑件之间,为了更加便于A、B移动件将功分器腔体从A、B支撑件的支撑卡口中移出,防止A、B移动件在移出工件过程中与A、B支撑件的内侧面发生干涉,优选地,A、B支撑件为两呈倒八字形布置的两板体构成。
B移动件为槽口向上的槽型件构成,槽型件的两槽壁上分别设置夹持卡口,由此能够在将工件从支撑卡口中移出的过程中,利用B移动件两侧壁上的夹持卡口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可靠夹持和定位。
A移动件两端分别通过A连接件与A滑座相连接,B移动件两端通过B连接件与B滑座相连接,同一端的A滑座和B滑座分别装配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两端设置反向螺纹段,A滑座、B滑座分别与调节杆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调节杆装配在活动支架上,支撑定位单元下方设置有升降驱动轴,升降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单元100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升降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装配有滑动轴承座,调节杆与升降驱动轴传动连接,转动升降驱动轴调节A、B移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活动支架和机架之间设置有横状布置的拉杆,拉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装配拉伸气缸,拉伸气缸的缸体与活动支架相连接,拉伸气缸调节活动支架水平移动。拉伸气缸作为上述的横向调节单元调节活动支架横向移动。升降驱动轴与调节杆传动连接,并且调节杆分别与A滑座、B滑座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构成上述的竖向调节单元,实现调节A、B移动件沿竖向相互靠近/远离的目的。
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11和图12,在实现工件在输送单元100上的投放料方面,本实施例优选地,进料机构包括位于A、B支撑件端部设置的导料件,工件呈码叠状布置在导料件内,导料件靠近A、B支撑件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高度与A、B支撑件高度保持一致,A移动件/B移动件的端部设置有拉料件,拉料件在A移动件、B移动件沿输送机构输送方向平移时拉动导料件内最下层的工件,经由出料口移至A、B支撑件端部的支撑卡口内,从而实现向输送机构进行投放料,且上料节奏能够与输送单元100输送工件的节奏。
优选地,导料件为两相对的、立状布置的U行导槽构成,且两个导槽的槽口相向布置,导槽下端靠近B移动件的侧壁上开设空缺部构成所述的出料口。导槽的槽宽与工件的接头外轮廓大小相适应,从而在导料件呈码叠状放置工件时,呈纵向单排布置,每次拉料件拉取最下方一个工件。
拉料件装配在B移动件的端部,其原理是,B移动件能够对工件提供支撑,而且,工件在移位过程中也是靠B移动件上的夹持卡口提供定位、支撑,而通过将拉料件装配在B移动件的端部,可以通过调节拉料件在执行拉料动作时与B移动件的端部构成类似于夹持卡口的结构,从而实现从导料件中取料的操作。如果将拉料件装配在A移动件上,拉料件就需要在执行拉料操作时,伸入导料件最下层的工件与其上侧相邻的工件之间,导致取料的操作难度更大,这显然会对拉料件的结构设置提出更加复杂的要求,加大生产成本。因此,将拉料件设置在B移动件上更为合理、可靠。
进一步地,拉料件包括B移动件端部固定安装的固定块和活动安装的拉料爪,固定块位于拉料爪的内侧,拉料爪处于如下两种状态,其一为:拉料爪运动至于固定块相对应布置形成一个向上的夹料口对导料件内最下层的工件进行夹紧,其二为:导料件内最下层的工件移至A、B支撑件端部的支撑卡口内后,拉料爪运动打开夹料口。
具体地,拉料爪为一折形件构成,折形件的一端与B移动件相连接,B移动件的端部还设置有拉料气缸,拉料气缸调节拉料爪进行翻转运动。
输送单元100的外侧设置有对工件沿其身长方向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条块,限位条块与B类装配单元对应布置且分置于输送单元100的两外侧,限位条块的限位面斜向上向远离输送单元100的一侧延伸设置。其原理在于:通过设置限位条块对工件因受力而沿其身长方向向输送装置的外侧移位进行限制,从而有利于整平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且助于提高良率。
在对工件的A类接口321进行装配A类堵塞头410时,工件上的A类接口321最好能够沿水平方向布置,因此,为了对输送单元100上进行输送的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以确保工件在到达与A夹送座212a对应布置时,A类接口321能够水平布置,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输送单元100上还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姿态调整的调整装置。
更为优选地,输送单元100上A类接口321和B类接口311的孔芯方向均水平布置,A类装配子单元210设置两个,两A类装配子单元210同时对一个工件上的两个A类接口321同时装配A类堵塞头410。这样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进而有利于后续喷漆工序的提早进行,以实现加快总体生产节拍的目的。
参阅图1至图14,在工作运行时,A1滑动件212e上的A1齿条部216c和A2齿条部216d的工作部沿A顶出头212c的伸缩方向的长度小于A1滑动件212e的工作行程,其中工作部就是能够驱使A1限制件212b1、A2限制件212b2进行翻转、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A2安装块212d4滑动的实际工作部位,工作行程就是A1滑动件212e做单向移动的位移;同理,B1滑动件222e上的B1齿条部226c和B2齿条部226d的工作部沿B顶出头222c的伸缩方向的长度小于B1滑动件222e的工作行程,其中工作部就是能够驱使B1限制件222b1、B2限制件222b2进行翻转、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B2安装块222d4滑动的实际工作部位,工作行程就是B1滑动件222e做单向移动的位移。
另外,参阅图1至图14,A顶出头212c做伸出运动时,A1限制件212b1、A2限制件212b2进行翻转的起始时间、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A2安装块212d4滑动的起始时间最好不迟于A顶出头212c做伸出运动的起始时间,并且,在A顶出头212c做回退运动时,A1限制件212b1、A2限制件212b2进行翻转复位的起始时间、以及驱使A1安装块212d3、A2安装块212d4滑动复位的起始时间最好不早于A顶出头212c做回退运动的起始时间。同理,B顶出头222c做伸出运动时,B1限制件222b1、B2限制件222b2进行翻转的起始时间、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B2安装块222d4滑动的起始时间最好不迟于B顶出头222c做伸出运动的起始时间,并且,在B顶出头222c做回退运动时,B1限制件222b1、B2限制件222b2进行翻转复位的起始时间、以及驱使B1安装块222d3、B2安装块222d4滑动复位的起始时间最好不早于B顶出头222c做回退运动的起始时间。
上述实施方案中,参阅图1至图14,A类堵塞头410的A外柱体411的外柱面上沿其圆周向设置有环形槽411b,环形槽411b的用途是,在喷漆处理完毕后,需要将A类堵塞头410取下,将会采用叉形取料件同时卡叉在功分器壳体300两侧的A类堵塞头410的环形槽411b处,随后同时将两侧的A类堵塞头410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拔出,即可完成将A类堵塞头410从已喷漆后的功分器壳体300上拆卸下来的操作。其中,叉形取料件的结构类似于“Y形”,叉形取料件上用于卡叉环形槽411b的卡口大小与环形槽的槽底的径向尺寸大小相适配。
而对于B类堵塞头420的拆卸将要单独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因为B类堵塞头420与功分器壳体300采取螺纹连接装配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料装配设备,能够对沿着输送线路输送的功分器壳体300上的接口,实现可拆卸式装配堵塞头的作业,该实施方案有利于大幅减少产线人员的手工操作量,并能够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参阅图1至图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化上料装配堵塞头的方法,其可以应用于上述的上料装配设备,实施对功分器壳体300进行装配堵塞头的作业,旨在解决:传统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在接口处张贴标签纸进行封堵,该方式存在众多缺陷,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无法满足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喷漆的各功分器壳体300沿着输送路线向喷漆工位间隔输送,同时,向输送线路的旁侧连续化供应堵塞头;将堵塞头装配到功分器壳体300上对应的接口中。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功分器接收喷漆处理之前,用自动化装配的方式对功分器壳体300上的各接口进行堵塞,以防在后续功分器壳体300的喷漆处理过程中,漆料浸入接口内,导致接口内的螺纹被破坏,进而影响功分器成品与其他元件的可靠装配;由于该方法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线的作业形式,从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包括位于功分器壳体300进线端310设置的至少一个B类接口311和工件出线端320设置的n个A类接口321,n为正整数;采用B类堵塞头420对B类接口311进行装配堵塞,采用A类堵塞头410对A类接口321进行装配堵塞。
进一步地,上述装配堵塞头的方法还包括:
采用输送方向与功分器壳体300输送方向相交的A排料槽211,向输送线路上功分器壳体300的A类接口321处连续输送待装配的A类堵塞头410,并用A夹具夹取A类堵塞头410插接到A类接口321内;
采用输送方向与功分器壳体300输送方向相交的B排料槽221,向输送线路上功分器壳体300的B类接口311处连续输送待装配的B类堵塞头420,并用B夹具夹取B类堵塞头420插接到B类接口311内。
进一步地,A类堵塞头410包括位于A类堵塞头410两端的A孔外部和A孔内部,A孔内部和A孔外部交接处形成A凸台413,A凸台413的外径均大于A孔外部和A孔内部的外径,B类堵塞头420包括位于B类堵塞头420两端的B孔外部和B孔内部,B孔内部和B孔外部交接处形成B凸台423,B凸台423的外径均大于B孔外部和B孔内部的外径。
在装配A类堵塞头410时,先用A夹具夹取待装配的A类堵塞头410,然后调整A夹具的姿态,使得A孔内部靠近功分器壳体300的接头、且与A类接口321准确对位,最后将A类堵塞头410的A孔内部插入到A类接口321内。
在装配B类堵塞头420时,先夹取待装配的B类堵塞头420,然后调整B类堵塞头420姿态,使得B孔内部靠近功分器壳体300的接头、且与B类接口311准确对位,最后将B类堵塞头420的B孔内部插入B类接口311内。
进一步地,A孔外部包括A外柱体411,A孔内部包括A内柱体412,A内柱体412的外端面沿其周向间隔设置弹性卡爪412a,弹性卡爪412a先向A内柱体412的外侧弯曲延伸设置然后再向A内柱体412的内侧弯曲延伸设置,弹性卡爪412a的悬伸端位于A内柱体412外轮廓的内侧;采用槽底空缺的A排料槽211对A类堵塞头410进行输送,使得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能够穿过A排料槽211的槽底裸露在外,以保持弹性卡爪412a舒展的形态。
进一步地,A夹具具有能够容置一个A类堵塞头410的A容置腔212a1,通过调整A夹具的姿态使得A容置腔212a1的入口与A排料槽211的末端顺延布置,并允许A排料槽211卸出的A类堵塞头410移入A容置腔212a1,完成对A类堵塞头410的夹取。
进一步地,通过调整A夹具的姿态使得A容置腔212a1内容置的A类堵塞头410与功分器壳体300上的A类接口321相对应,并允许A类堵塞头410由A容置腔212a1的出口移出和装配到A类接口321中,完成对功分器壳体300上A类接口321的堵塞。
进一步地,当A夹具的姿态满足允许A类堵塞头410进入A容置腔212a1的条件时,采用A容置腔212a1内布置的限制结构,对A类堵塞头410向A容置腔212a1出口的移出进行限制,通过A容置腔212a1远离A排料槽211一侧布置的阻挡结构,阻止A类堵塞头410因惯性沿着A类堵塞头410的输送方向移出A容置腔212a1。
进一步地,当A夹具的姿态满足允许A类堵塞头410移出A容置腔212a1的条件时,采用A容置腔212a1内沿A类堵塞头410身长方向伸缩式安装的顶出头,将A容置腔212a1内的A类堵塞头410经由A容置腔212a1的出口顶出并插入到功分器壳体300上的A类接口321中。
进一步地,在A类堵塞头410移出A容置腔212a1的过程中,通过对A类堵塞头410上的弹性卡爪412a沿A类堵塞头410的径向进行收拢整形,方便弹性卡爪412a插入A类接口321。
进一步地,通过对A排料槽211末端的堵塞头进行间歇式阻挡,以保证每次卸出一个A类堵塞头410。
进一步地,B孔外部包括B外柱体421,B孔内部包括B内柱体422,B内柱体422上设置外螺纹422a。
采用槽底空缺的B排料槽221对B类堵塞头420进行输送,使得B内柱体422能够穿过B排料槽221的槽底裸露在外,以保证B内柱体422上的外螺纹422a完好。
进一步地,B夹具具有能够容置一个B类堵塞头420的B容置腔222a1,通过调整B夹具的姿态使得B容置腔222a1的入口与B排料槽221的末端顺延布置,并允许B排料槽221卸出的B类堵塞头420移入B容置腔222a1,完成对B类堵塞头420的夹取;通过调整B夹具的姿态使得B容置腔222a1内容置的B类堵塞头420与功分器壳体300上的B类接口311相对应,并允许B类堵塞头420由B容置腔222a1的出口移出和装配到B类接口311中,完成对功分器壳体300上B类接口311的堵塞。
进一步地,当B夹具的姿态满足允许B类堵塞头420进入B容置腔222a1的条件时,采用B容置腔222a1内布置的限制结构,对B类堵塞头420向B容置腔222a1出口的移出进行限制,通过B容置腔222a1远离B排料槽221一侧布置的阻挡结构,阻止B类堵塞头420因惯性沿着B类堵塞头420的输送方向移出B容置腔222a1。
进一步地,当B夹具的姿态满足允许B类堵塞头420移出B容置腔222a1的条件时,采用B容置腔222a1内沿B类堵塞头420身长方向伸缩式安装的顶出头,将B容置腔222a1内的B类堵塞头420经由B容置腔222a1的出口顶出并移向功分器壳体300上的B类接口311,同时通过转动B类堵塞头420使B类堵塞头420旋入B类接口311中。
进一步地,在顶出头顶住B类堵塞头420移出时,通过将顶出头与插入B外柱体421端部的凹陷结构构成转动限位配合,并通过转动顶出头实现转动B类堵塞头420。
进一步地,通过B排料槽221末端的堵塞头进行间歇式阻挡,以保证每次卸出一个B类堵塞头420。
进一步地,在功分器壳体300装配完堵塞头之后,功分器壳体300吊挂在吊具上,向喷漆工位移送。
优选地,通过将功分器壳体300上装配的B类堵塞头420外柱体与吊具上的挂钩插接,实现将功分器壳体300吊挂在吊具上,后续将挂载有功分器壳体300的吊具输送经过喷漆的工位,即可进行喷漆作业。
进一步地,采用振动盘向排料槽连续上料。
进一步地,功分器壳体300在输送线路上以横状姿态进行输送,以便在输送路线的两旁侧对功分器壳体300上的接口进行装配堵塞头的操作,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功分器壳体300与上料装配设备之间发生干涉。
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上述方法,能够在功分器接收喷漆处理之前,用自动化装配的方式对功分器壳体300上的各接口进行堵塞,以防在后续功分器壳体300的喷漆处理过程中,漆料浸入接口内,从而达到保护接口内部螺纹等结构的目的;由于该方法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线的作业形式,从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送座、位于夹送座上的容置腔、以及伸缩式安装在容置腔内的顶出头,容置腔上设置有使得堵塞头移入容置腔的入口和使得堵塞头移出容置腔的、启闭状态可调的出口,顶出头与出口对应布置,入口位于顶出头与出口的间距方向的旁侧,顶出头可在出口开启后将容置腔内约束的堵塞头从出口顶出并装配到待装配的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夹送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其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条件:
条件一:容置腔的入口与供应堵塞头的输送线的出料端顺延布置,允许堵塞头移入容置腔内;
条件二:容置腔出口与待装配工件上的接口对应布置,顶出头将堵塞头顶出容置腔并装配到待装配工件上的接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夹送座转动安装且构成转动安装的转轴的轴向与堵塞头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保持一致,转动夹送座调节夹送座处于不同姿态用以分别实现夹送座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容置腔的出口处设置有有限制组件,限制组件具有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限制组件在夹送座满足条件一以及夹送座由条件一切换至条件二的过程中处于工作状态,限制组件在夹送座满足条件二时处于避让状态,限制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约束在容置腔内,限制组件处于避让状态时允许堵塞头从出口移出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限制组件包括两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限制件和第二限制件,第一限制件、第二限制件用于对移入容置腔的堵塞头进行夹持并且对堵塞头从出口移出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容置腔的出口处还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上具有导向孔道,导向孔道对堵塞头从出口的移出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部由相对布置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构成,第一、第二导向件分别为半圆形的弧形件构成,第一、第二导向件相贴时围合构成所述的导向孔道,导向通道的孔径沿方向a逐渐减小,方向a为由出口移出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件沿束缚孔道的径向浮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第二导向件沿束缚孔道的径向浮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第一、第二安装块沿导向孔道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导向孔道尾端的尺寸小于堵塞头的外轮廓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特征A~F中至少一者:
A.第一、第二限制件为两相对布置的L型的L件构成,第一限制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夹送座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1扇形齿轮,A1扇形齿轮与A11齿轮相啮合,第二限制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夹送座上且铰接端设置有A2扇形齿轮,A2扇形齿轮与A21齿轮相啮合,夹送座上还设置有A1滑动件,A1滑动件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A1滑动件上设置有A11齿条部和A21齿条部,A11齿条部和A21齿条部相对平行布置且长度方向与顶出头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A11齿条部与A11齿轮相啮合,A21齿条部与A21齿轮相啮合,第一安装块安装在A12齿条部上、第二安装块安装在A22齿条部上,A12齿条部和A22齿条部分别沿其身长方向分别滑动安装在夹送座上,A12齿条部另一端与A12齿轮相啮合连接、A22齿条部另一端与A22齿轮相啮合连接,A11齿轮和A12齿轮同轴传动连接,A21齿轮和A22齿轮同轴传动连接;
顶出头顶出堵塞头的过程中,A1滑动件正向滑动调节第一、第二限制件同步反向远离翻转、第一、第二导向件随着堵塞头的移出而向容置腔外伸出;
顶出头回缩复位过程中,A1滑动件反向滑动调节第一、第二限制件同步反向靠近翻转、第一、第二导向件向容置腔内回缩;
B.夹送座上还设置有A2滑动件,A1、A2滑动件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相连接,A1、A2滑动件安装在平行四连杆机构的两对角上,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另外两对角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顶出头通过杆件装配在A2滑动件上;
C.A2滑动件与顶出头之间的间距大于A1滑动件与顶出头之间的间距,A1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杆件构成滑动装配的A导孔,A1滑动件两侧壁上分别设置A11、A21齿条部,A1扇形齿轮位于A11齿条部的外侧,A2扇形齿轮位于A21齿条部的外侧,A1扇形齿轮、A11齿条部之间设置A11齿轮,A2扇形齿轮、A21齿条部之间设置A21齿轮,A11齿条部、A12齿条部分置于A12齿轮的两外侧,A21齿条部、A22齿条部分置于A22齿轮的两外侧;
D.驱动组件包括平行四连杆机构另外两对角处分别设置的第一滑套、第二滑套以及驱动丝杆,驱动丝杆的两端设置反向螺纹段且分别与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转动A驱动丝杆调节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同步靠近或远离;
E.第一、第二导向件分别通过A弹簧和A柱销分别浮动安装在第一、第二安装块上,远离入口的一侧设置阻挡堵塞头的挡块;
F.A2滑动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与杆件相连接。
9.一种堵塞头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对工件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所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用于实现对堵塞头的可靠夹持转运和调节堵塞头处于可装配的状态。
10.一种上料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所述的堵塞头装配设备用于使得堵塞头与功分器壳体上的接口进行装配。
CN202010272487.4A 2020-04-09 2020-04-09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Withdrawn CN111468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487.4A CN111468913A (zh) 2020-04-09 2020-04-09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487.4A CN111468913A (zh) 2020-04-09 2020-04-09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8913A true CN111468913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2487.4A Withdrawn CN111468913A (zh) 2020-04-09 2020-04-09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89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386A (zh) * 2021-11-16 2022-02-15 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一种薄壁多孔舱体喷砂遮蔽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7029605A (zh) * 2023-09-28 2023-11-10 张家口市宣化金科钻孔机械有限公司 露天钻机炮孔自动堵塞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3386A (zh) * 2021-11-16 2022-02-15 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一种薄壁多孔舱体喷砂遮蔽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7029605A (zh) * 2023-09-28 2023-11-10 张家口市宣化金科钻孔机械有限公司 露天钻机炮孔自动堵塞装置
CN117029605B (zh) * 2023-09-28 2023-12-19 张家口市宣化金科钻孔机械有限公司 露天钻机炮孔自动堵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8913A (zh) 对堵塞头进行顶送的顶送机构
CN111390519B (zh) 上料装配设备
CN105312955B (zh) 一种机械手夹送料和顶料装置
CN112621148B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装配工艺
CN112621147B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生产线用操作杆姿态调整单元
CN111451033B (zh) 一种堵塞头及利用堵塞头实现对腔体进行堵塞处理的方法
CN110681799B (zh) 钢筋折弯设备
CN111644353A (zh) 一种涂装方法
CN110394851A (zh) 一种led灯管全自动冲孔机
CN111390550B (zh) 对功分器出线端接口装配堵塞头的装配机构
CN111451034A (zh) 一种连续化上料装配堵塞头的方法
CN112478690A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生产线用操作杆上料装置
CN115744225A (zh) 一种管材自动打塞机
CN210788932U (zh) 一种自动卧式胀管机
CN114918335A (zh) 一种缩管机爪料机构
CN111185754B (zh)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生产线
CN112643606A (zh) 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活动式装配定位柱调整孔心线的方法
CN209095879U (zh) 一种平推式推料装置
KR20060081479A (ko) 트레이 이송장치
CN111018325A (zh)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CN113601434B (zh) 一种车辆配件自动化生产用夹装装置
CN113523799B (zh) 一种用于实现车载配件自动化装配制造系统
CN214458619U (zh) 全自动综丝整理机的棕丝传递导向组件
CN113523758B (zh) 一种用于车辆配件自动化生产的螺纹调节件自动化整料装配装置
CN214557683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本体铣溢水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