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8688A - 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8688A
CN111448688A CN201880072412.2A CN201880072412A CN111448688A CN 111448688 A CN111448688 A CN 111448688A CN 201880072412 A CN201880072412 A CN 201880072412A CN 111448688 A CN111448688 A CN 111448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torage element
electrode mixture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24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松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48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8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26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e.g. multi-layered, porosity or surface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46Metal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G11/86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正极是具备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上述正极合剂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是具备该正极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Description

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 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其能量密度的高度多用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般而言具备具有利用隔离件电隔离的一对电极的电极体和夹设于电极间的非水电解质,以通过在两电极间进行离子的交接而进行充放电的方式构成。另外,作为二次电池以外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还广泛普及有锂离子电容器、双电荷层电容器等电容器。
这样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正极中广泛使用了在导电性的基材层叠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而成的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已知的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等,还有采用锂镍复合氧化物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7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正极有时在制造后保管一定期间。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能量密度,优选正极合剂的密度高。这其中,发明人等发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且正极合剂的密度高的情况下,存在伴随着保管而正极的电阻容易增大的不良现象。
本发明时基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高密度的正极合剂也能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的正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上述正极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正极具备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上述正极合剂是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是具备该正极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制造方法是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的制造方法,包括由正极合剂膏形成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的工序,上述正极合剂膏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
本发明的其他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该正极的制造方法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具有高密度的正极合剂也能够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的正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上述正极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集合多个而构成的蓄电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其具备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上述正极合剂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
该正极即使具有高密度的正极合剂也能够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该理由尚不确定,推测如下。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碱成分多。另一方面,通常,正极中作为层叠有正极合剂的导电性的基材,广泛采用铝等金属箔。在保管这样的以往的正极的情况下,有时保管中碱成分溶出到水分中,基材发生腐蚀(溶解)。基材的腐蚀导致对正极合剂的密合性的降低等,引起正极的电阻的增大。特别是正极合剂为高密度的情况下,碱浓度变高,因此容易产生腐蚀。另外,推测保管时基材与大气中的氧反应而形成氧化被膜,基材表面的绝缘性变高也是正极的电阻增大的原因。相对于这样的以往的正极,本发明的正极中,正极合剂含有还原性有机酸,因此碱成分被中和,并且还原性有机酸被氧化而能够代替基材的氧化(溶解),所以因碱成分而容易产生的基材的腐蚀受到抑制。并且也推测通过作为还原性有机酸的还原剂的作用,能够抑制提高绝缘性的基材的氧化。推测通过这样的作用,本发明的正极,可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
此外,正极合剂的“密度”是指用正极合剂的质量除以正极合剂的表观体积而得到的值。表观体积是指包含空隙部分的体积,正极合剂为层状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正极合剂的厚度和面积的积而算出。
优选上述还原性有机酸为羧酸。通过作为还原性有机酸使用羧酸,从而能够使保管后的电阻增大的抑制效果变高。
优选上述羧酸为选自甲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乳酸、酒石酸、以及没食子酸中的至少1种。通过使用这样的羧酸,保管后的电阻增大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变高。
优选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中的过渡金属中镍所占的含量为33摩尔%以上。这样,使用镍含量高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正极合剂中的碱成分变多,有容易产生基于基材的腐蚀等的电阻增大的趋势。因此,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中的过渡金属中镍所占的含量为33摩尔%以上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得到保管后的电阻增大受到抑制这样的本发明的优点。此外,“过渡金属”是指周期表中存在于第3族元素与第11族元素之间的元素。
优选上述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为0.01质量份~0.1质量份。通过使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在上述范围,进一步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具备该正极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以下,也简称为“蓄电元件”)。该蓄电元件中,正极的电阻增大得到抑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形成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的工序,上述正极合剂膏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保管后的电阻增大受到抑制的正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包括该正极的制造方法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得到正极的电阻增大受到抑制的蓄电元件。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对正极、蓄电元件以及这些制造方法依次详细进行说明。
<正极>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具有导电性的基材和层叠于该基材的正极合剂层。
(正极基材)
上述正极基材具有导电性。作为基材的材质,可使用铝、钛、钽、不锈钢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这些中,从耐电位性、导电性的高度和成本的平衡考虑优选为铝和铝合金。另外,作为正极基材的形成形态,可举出箔、蒸镀膜等,从成本方面考虑优选为箔。即,作为正极基材优选为铝箔。此外,作为铝或铝合金,可例示由JIS-H-4000(2014年)规定的A1085P、A3003P等。此外,本说明书中,具有“导电性”是指基于JIS-H-0505(1975年)而测定的体积电阻率为107Ω·cm以下。
(正极合剂层)
上述正极合剂层是由正极合剂形成的层。正极合剂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正极合剂可以根据其他需要含有导电剂、粘合剂(粘结剂)、增粘剂、填料等任意成分。
作为包含上述镍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举出具有层状的α-NaFeO2型晶体结构的Li[LixNi1-x]O2(0≤x<0.5)、Li[LixNiαCo(1-x-α)]O2(0≤x<0.5,0<α<1)、Li[LixNiαMnβCo(1-x-α-β]O2(0≤x<0.5,0<α,0<β,0.5<α+β<1)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等。另外,也可以是LiNiPO4等聚阴离子。正极合剂层中,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包含上述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过渡金属中镍所占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33摩尔%,更优选为50摩尔%。另一方面,该含量的上限可以为100摩尔%,也可以为70摩尔%。
作为上述正极合剂层中的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70质量%,更优选为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另一方面,作为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99质量%,更优选为95质量%。通过使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在上述范围,能够提高蓄电元件的电容量等。
上述正极合剂层可以进一步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外的正极活性物质。作为这样的不含有镍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适当地使用以往公知的正极活性物质。
上述还原性有机酸是指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还原性是指将其他的物质还原的性质。
作为上述还原性有机酸,可举出具有还原性的羧酸、除此之外可举出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等,优选为具有还原性的羧酸。
作为具有还原性的羧酸,可举出甲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乳酸、酒石酸等脂肪族羧酸、没食子酸等芳香族羧酸。这些中,优选为脂肪族羧酸,更优选为甲酸、草酸以及柠檬酸,进一步优选为柠檬酸。这些还原性有机酸兼具适度的酸性度和还原性,能够进一步充分发挥抑制保管后的电阻增大。另外,也优选为柠檬酸、乳酸等羟基羧酸(具有羟基的羧酸)。还原性有机酸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作为上述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的下限,优选相对于包含上述镍的正极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为0.01质量份,更优选为0.02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0.04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份。通过使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在上述下限以上,能够进一步抑制电阻的增大。另一方面,作为该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1质量份,更优选为0.08质量份。在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的情况下,效果有到顶的趋势,因此,通过使含量在上述上限以下,能够抑制生产成本等。
作为上述导电剂,只要是不对蓄电元件性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导电性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导电剂,可举出天然或人造的石墨、炉黑、乙炔黑、科琴黑等碳黑、金属、导电性陶瓷等。作为导电剂的形状,可举出粉状、纤维状等。
作为上述粘合剂(粘结剂),可举出氟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等的热塑性树脂;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磺化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氟橡胶等弹性体;多糖类高分子等。
作为上述粘合剂,有时优选实质上不具有橡胶弹性。此外,具有橡胶弹性的粘合剂通常具有三维网眼结构,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具有弹性。另外,作为上述粘合剂,有时优选为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以外的物质。上述粘合剂中,优选为氟树脂,更优选为PVDF。
作为上述增粘剂,可举出羧甲基纤维素(CMC)、甲基纤维素等多糖类高分子。另外,增粘剂具有与锂反应的官能团的情况下,优选预先利用甲基化等使该官能团失活。
作为上述填料,只要不对蓄电元件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填料的主成分,可举出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二氧化硅、氧化铝、沸石、玻璃等。
上述正极合剂层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30μm~200μm。
上述正极合剂层(正极合剂)的密度的下限为3.1g/cm3。该正极中,能够抑制通常在这样的正极合剂层的密度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保管后的电阻上升。另外,通过这样的正极合剂层的高密度,能够提高蓄电元件的能量密度。此外,作为该密度的上限,优选为4g/cm3,更优选为3.4g/cm3。正极合剂层的密度可以通过正极活性物质等成分的粒径、粒度分布、制造工序中的压制等而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将粒径不同的多种正极活性物质等混合而使用,则能够提高所形成的正极合剂层的密度。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有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以下,作为蓄电元件的一个例子,对二次电池进行说明。上述正极和负极通常形成为隔着隔离件层叠或卷绕的电极体。该电极体收纳于壳体,该壳体内填充有上述非水电解质。上述非水电解质夹设于正极与负极之间。另外,作为上述壳体,可使用作为二次电池的壳体通常使用的公知的金属壳体、树脂壳体等。
(正极)
该二次电池具备的正极为上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
(负极)
上述负极具有负极基材和在该负极基材直接或隔着中间层配设的负极合剂层。
作为上述负极基材的材质,可使用铜、镍、不锈钢、镍镀钢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优选为铜或铜合金。即,作为负极基材优选为铜箔。作为铜箔,可例示轧制铜箔、电解铜箔等。
上述负极合剂层由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所谓的负极合剂形成。另外,形成负极合剂层的负极合剂根据需要包含导电剂、粘合剂(粘结剂)、增粘剂、填料等任意成分。导电剂、粘结剂、增粘剂、填料等任意成分可以使用与正极合剂层相同的物质。
作为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通常可使用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材质。作为具体的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举出Si、Sn等金属或半金属;Si氧化物、Sn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或半金属氧化物;聚磷氧化合物;石墨(graphite)、非石墨质碳(易石墨化性碳或难石墨化性碳)等碳材料等。
并且,负极合剂层可以含有B、N、P、F、Cl、Br、I等典型非金属元素,Li、Na、Mg、Al、K、Ca、Zn、Ga、Ge等典型金属元素,Sc、Ti、V、Cr、Mn、Fe、Co、Ni、Cu、Mo、Zr、Ta、Hf、Nb、W等过渡金属元素。
(隔离件)
上述隔离件将正极和负极隔离,并且起到保持非水电解质的作用。作为隔离件的材质,例如可使用机织物、无纺布、多孔质树脂膜等。这些中优选为多孔质树脂膜。作为多孔质树脂膜的主成分,从强度的观点考虑例如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另外,可以使用将这些树脂和芳香族聚酰胺、聚酰亚胺等树脂复合而成的多孔质树脂膜。
(非水电解质)
上述非水电解质含有非水溶剂和溶解于该非水溶剂的电解质盐。在上述非水电解质中可以含有其他的添加剂。
作为上述非水溶剂,可使用作为一般的蓄电元件用非水电解质的非水溶剂通常使用的公知的非水溶剂。作为上述非水溶剂,可举出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酯、醚、酰胺、砜、内酯、腈等。这些中,优选至少使用环状碳酸酯或链状碳酸酯,更优选为将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并用。将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并用的情况下,作为环状碳酸酯与链状碳酸酯的体积比(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例如为5:95~50:50。
作为上述环状碳酸酯,可举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丁烯酯(BC)、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碳酸氯乙烯酯、碳酸氟乙烯酯(FEC)、二氟乙烯碳酸酯(DFEC)、碳酸苯乙烯酯、碳酸儿茶酚酯、1-苯基亚乙基碳酸酯、1,2-二苯基亚乙基碳酸酯等。
作为上述链状碳酸酯,可举出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基酯(DMC)、碳酸乙基甲酯(EMC)、碳酸二苯酯等。
作为上述电解质盐,可使用作为一般蓄电元件用非水电解质的电解质盐通常使用的公知的电解质盐。作为上述电解质盐,可举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
Figure BDA0002482328050000081
盐等,优选为锂盐。
作为上述锂盐,可举出LiPF6、LiPO2F2、LiBF4、LiClO4、LiN(SO2F)2等无机锂盐,LiSO3CF3、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SO2C4F9)、LiC(SO2CF3)3、LiC(SO2C2F5)3等具有氟化烃基的锂盐等。
作为上述非水电解质,也可使用常温熔融盐、离子液体、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等。
<正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制造方法是包括通过正极合剂膏而形成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的工序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的制造方法,上述正极合剂膏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
通过将包含上述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的混合,得到正极合剂膏。此外,相对于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还原性有机酸的添加量(混合量)的优选的范围,与上述的正极合剂层(正极合剂)中的相对于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的优选范围相同。通过将该正极合剂膏在正极基材表面直接或隔着中间层涂布并使其干燥而得到正极。正极合剂膏中,除这些之外还可以含有可包含于上述正极合剂的各任意成分。
上述正极合剂膏中,通常作为分散介质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该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丙酮、乙醇等极性溶剂、二甲苯、甲苯、环己烷等无极性溶剂。
作为上述正极合剂膏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通过辊涂、网版涂布、旋涂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此外,可以涂布或干燥后,通过公知的方法,将正极合剂层沿厚度方向挤压。这样,通过对正极合剂层进行压制,能够提高正极合剂层的密度。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包括上述的正极的制造方法在内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该制造方法中,除了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得到正极之外,可以采用以往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例如具备制成上述的正极的工序,除此之外,具备制成负极的工序、制备非水电解质的工序、通过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离件层叠或卷绕而形成交替重叠的电极体的工序、将正极和负极(电极体)收容于电池容器的工序以及向上述电池容器注入上述非水电解质的工序。通过注入后将注入口密封,能够得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构成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二次电池)的各要素的详细内容如上所述。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除了上述方式之外,可以以进行了各种变更、改进的方式实施。例如可以在上述正极或负极中不设置中间层。另外,该正极中,正极合剂可以不形成明确的层。例如上述正极可以是在网眼状的正极基材担载了正极合剂而成的结构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形态作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其他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作为其他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可举出电容器(双电荷层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等。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一实施方式的矩形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1)的概略图。此外,同图是透视容器内部的图。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1中,电极体2被收纳于电池容器3。电极体2通过具备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具备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隔着隔离件进行卷绕而形成。正极经由正极导线4’与正极端子4电连接,负极经由负极导线5’与负极端子5电连接。另外,在电池容器3内,注入非水电解质。此外,正极等的各要素的具体的构成等如上所述。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可举出圆筒型电池、角型电池(矩形的电池)、扁平型电池等。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具备多个上述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而实现。将蓄电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示于图2。图2中,蓄电装置30具备多个蓄电单元20。各个蓄电单元20具备多个二次电池1。上述蓄电装置30可以作为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汽车用电源搭载。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正极)
使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LiNi1/3Mn1/3Co1/3O2、作为还原性有机酸的柠檬酸、作为导电剂的乙炔黑(AB)、作为粘结剂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分散介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制备了正极合剂膏。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的质量比率为90.5:4.5:5.0(固体成分换算)。另外,柠檬酸的含量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为0.04质量份。将该正极合剂膏在属于正极基材的铝箔(厚度16μm)的两面,以残留正极合剂层非形成部的方式间歇涂装,通过使其干燥而制成正极合剂层。其后,对正极合剂层表面进行辊压,得到正极。得到的正极的厚度为140μm,正极合剂(正极合剂层)的密度为3.1g/cm3
[实施例2~5、比较例1~6]
有机酸(还原性有机酸或者其他的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以及正极合剂的密度如表1、2所示,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5和比较例1~6的各正极。此外,适当地变更正极合剂层表面的压制压力,调整正极合剂的密度。另外,表2中的马来酸是不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
[评价]
(保管前的表面电阻测定)
对于如上制成的各正极,利用表面电阻计(三菱化学社的“Loresta FP”,探测器使用4探针的MCP-TESTER)在25℃、露点0℃以下的环境下测定合剂层表面的电阻。
(保管后的表面电阻测定1)
对于测定上述保管前的表面电阻的实施例1~2和比较例1~4的各正极,在温度30℃、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保管两周时间。对于保管后的各正极,采用与上述“保管前的表面电阻测定”相同的方法,测定表面电阻。将相对于保管前的表面电阻值的保管后的表面电阻值的百分率作为表面电阻增加率(%)示于表1。
(保管后的表面电阻测定2:加速试验)
对于测定了上述保管前的表面电阻的实施例3~5和比较例5~6的各正极,在温度50℃、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保管两周时间。对于保管后的各正极,采用与上述“保管前的表面电阻测定”相同的方法,测定表面电阻。将相对于保管前的表面电阻值的保管后的表面电阻值的百分率作为表面电阻增加率(%)示于表2。
[表1]
Figure BDA0002482328050000111
[表2]
Figure BDA0002482328050000112
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如下。若对比较例1~3进行比较,则正极合剂的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情况下(比较例2、3),保管后的表面电阻大幅度增加。与此相对,如实施例1、2所示可知,通过在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含有作为还原性有机酸的柠檬酸,能够抑制表面电阻的增加。另一方面,由比较例1与比较例4的对比可知,在正极合剂的密度小于3.1g/cm3的情况下,即使在正极合剂中含有柠檬酸,也不产生表面电阻的增加抑制效果。即,抑制正极的保管后的电阻增加的效果是相对于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含有还原性有机酸时才会产生的效果。
另外,如表2所示,若对实施例3~5进行比较,则可知通过增加作为还原性有机酸的柠檬酸的含量,表面电阻的增加抑制效果变高。另一方面,在作为使用不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的马来酸的比较例7中,几乎不产生表面电阻的增加抑制效果。根据这样的结果可知,抑制正极的保管后的电阻增加的效果是通过使用具备酸性和还原性这两者的添加剂而才会产生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以作为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电源使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电极体
3 电池容器
4 正极端子
4’ 正极导线
5 负极端子
5’ 负极导线
20 蓄电单元
30 蓄电装置

Claims (8)

1.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具备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
所述正极合剂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中,所述还原性有机酸为羧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其中,所述羧酸为选自甲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乳酸、酒石酸以及没食子酸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过渡金属中,镍所占的含量为33摩尔%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其中,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100质量份,所述还原性有机酸的含量为0.01质量份~0.1质量份。
6.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正极。
7.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用的正极的制造方法,具备由正极合剂膏来形成密度为3.1g/cm3以上的正极合剂的工序,
所述正极合剂膏含有包含镍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还原性有机酸。
8.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的制造方法。
CN201880072412.2A 2017-11-08 2018-11-06 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4486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5569 2017-11-08
JP2017215569 2017-11-08
PCT/JP2018/041153 WO2019093313A1 (ja) 2017-11-08 2018-11-06 正極、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正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8688A true CN111448688A (zh) 2020-07-24

Family

ID=6643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2412.2A Pending CN111448688A (zh) 2017-11-08 2018-11-06 正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正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50577A1 (zh)
EP (1) EP3709398A4 (zh)
JP (1) JP7205484B2 (zh)
CN (1) CN111448688A (zh)
WO (1) WO2019093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3098B1 (ko) * 2022-01-13 2024-01-08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슬러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의 제조 방법,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1594A (ja) * 2003-06-17 2005-01-13 Sony Corp 電極合剤、電極および電池
CN101855752A (zh) * 2007-11-14 2010-10-06 株式会社吴羽 非水系电池用正极合剂和正极结构体
CN103891028A (zh) * 2011-10-28 2014-06-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0097B2 (ja) * 1996-05-17 2004-07-07 呉羽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池用電極合剤および非水系電池
JP4497585B2 (ja) 1999-07-27 2010-07-07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ペー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
JP2007087842A (ja) * 2005-09-26 2007-04-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75773A (ja) * 2011-09-29 2013-04-25 Tanaka Chemical Corp リチウム過剰型の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
KR101975394B1 (ko) * 2012-09-12 2019-05-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복합양극활물질, 이를 채용한 양극과 리튬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4115690A1 (ja) 2013-01-23 2014-07-31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デバイス
CN105940530B (zh) * 2014-03-24 2019-03-08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用浆料、使用该浆料得到的正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该正极而得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6848181B2 (ja) 2015-11-27 2021-03-2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1594A (ja) * 2003-06-17 2005-01-13 Sony Corp 電極合剤、電極および電池
CN101855752A (zh) * 2007-11-14 2010-10-06 株式会社吴羽 非水系电池用正极合剂和正极结构体
CN103891028A (zh) * 2011-10-28 2014-06-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5484B2 (ja) 2023-01-17
US20200350577A1 (en) 2020-11-05
EP3709398A4 (en) 2021-10-13
JPWO2019093313A1 (ja) 2020-12-03
WO2019093313A1 (ja) 2019-05-16
EP3709398A1 (en)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2779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JP6045901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混合電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973226B2 (en) Capacitor-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having hybrid structures
JPWO2018221346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20150035881A (ko)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9148961A (zh) 锂二次电池
JP6769334B2 (ja) 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用の負極、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用の負極の製造方法
JP5742402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22342A (zh) 一种制造包括锂电极的锂金属二次电池的方法
JP6656370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JP6911655B2 (ja) 蓄電素子用非水電解質、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130116806A (ko) 이차전지용 음극
CN112673503A (zh)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CN112689916A (zh) 蓄电元件
KR101514303B1 (ko) 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극
JP7205484B2 (ja) 正極、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正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6565451A (zh) 用于电化学电池的经涂覆的隔离件和其形成方法
WO2018043369A1 (ja) 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
CN115411238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EP4024508A1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2018067482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050625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6919202B2 (ja) 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922242B2 (ja) 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及び非水電解質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3228367A (zh)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