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1626B -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1626B
CN111441626B CN201911222430.7A CN201911222430A CN111441626B CN 111441626 B CN111441626 B CN 111441626B CN 201911222430 A CN201911222430 A CN 201911222430A CN 111441626 B CN111441626 B CN 111441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arranged
parking
slid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2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1626A (zh
Inventor
张鑫
罗诚
郑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cheng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cheng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cheng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24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1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1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1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0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out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e.g. with helically-arranged fixed ramps, with movable ra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环形阵列固设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通过直角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工字钢内固设有开口且对称的侧腔,所述工字钢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上层停车且便于人员离开的上层停靠装置,上层停靠装置下方设置有下层停靠装置,下层停靠装置右侧设置有便于将车辆导入到上层停靠装置或者下层停靠装置内的选择停靠动力装置,此设备采用了上层停靠装置、下层停靠装置和选择停靠动力装置,实现了利用选择停靠动力装置来选择车辆停靠到上层停靠装置或者下层停靠装置,进一步的提高了车辆存储的效率,且便于车辆保存与人员进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新能源汽车在进行储存时,由于自身需要进行能量补充,使车辆不得不进行停放,在停放过程中由于占用了较多空间,所以需要一些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停放时存放空间的方式,且现有的设备不便于人员使用,缺乏一定的实用性。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电动汽车停放棚公开了[申请号:201810720246.4],包括位于电动车停放车位后部两侧的立柱,及设置在立柱顶部的顶棚,两根立柱之间设置充电桩,充电桩的充电头水平朝向车辆进入的一侧,与充电头对应的充电座固定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后部或者前部,充电座与电动车电池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实现电动汽车充电头的自动拔插,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不会因为车轮胎压问题导致难以结合插座及插头,且通过插座板后部设置方形气囊,在气囊充气的过程中,插座板与插头是一个逐步晃动插接的过程,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模拟出人手晃动插接和拔出充电插头的动作,对插头和插座都起到了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上述方案,只能对单一的电动汽车进行停放,极大的降低了空间储存效率,且使设备具有很大的不便性,不便于人员的使用,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采用双层存放新能源汽车且人员进出方便使得设备具有更高的储存效率及实用可靠性等优点的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环形阵列固设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通过直角件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工字钢内固设有开口且对称的侧腔,所述工字钢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上层停车且便于人员离开的上层停靠装置,上层停靠装置下方设置有下层停靠装置,下层停靠装置右侧设置有便于将车辆导入到上层停靠装置或者下层停靠装置内的选择停靠动力装置,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车辆的高效停靠且便于人员进出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层停靠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挡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左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汽车碰撞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架梯组件,架梯组件便于人员进行上下行走,以便于安全快速的离开与进入设备,从而利用上述组件实现了上层高效的停车及人员安全高效的进出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护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右端面固设有若干防撞条,所述防撞条的长度与所述防撞板相同,从而利用所述防撞条防止车辆碰撞及防止车辆倒退翻出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架梯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且位于所述侧腔之间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内动力连接设置有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与另一侧的所述侧腔转动配合连接,相对的所述侧腔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轴,所述滑轴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外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动块上端面固设有若干彼此垂直固定且往下延倾斜角45°角延伸的焊接板,所述焊接板上端面固设有用于辅助人员上下走动的围栏,所述焊接板内固设有若干焊接杆,所述焊接杆与所述焊接板焊接固定,最下侧的所述焊接板下端面固设有与地面相抵的圆底杆,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人员高效的走动且对人员起着很强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下层停靠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端面的立箱,所述立箱与所述底板之间组成开口朝上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用于便于车辆进行停放的停车组件,所述立箱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与所述底板固定的梯道,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下层停车的安全可靠性且便于人员出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停车组件包括与所述缓冲腔连通且位于所述立箱内的若干穿腔,所述缓冲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下端面固设有若干与所述穿腔相对且左右对称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缓冲板上下移动的弹性结构,从而利用弹性结构带动所述缓冲板上下移动,实现车辆的安全存放。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穿腔左右侧且左右对称的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箱体内固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向所述穿腔一侧的滑推腔,所述箱体左端面固设有推挤气缸,所述推挤气缸内动力连接设置有位于所述滑推腔内的动力推杆,所述滑推腔内放置有左右对称的动力弹簧,所述动力推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推腔且所述动力推杆穿过所述滑推腔,所述箱体右端面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端面固设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伸入所述滑推腔内与右侧的所述动力弹簧相抵,靠近所述转动座的所述动力弹簧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推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移横块,所述滑移横块内转动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座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所述推挤气缸工作后推动所述滑移横块移动后利用所述转动杆带动所述缓冲板上下移动使车辆在下沉后,利用所述推挤气缸将所述缓冲板复位以便于车辆进出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选择停靠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右侧并采用平板倾斜一定角度且便于将车辆进出设备的平板倾斜组件,平板倾斜组件左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驱动平板倾斜组件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车辆高效的进出设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平板倾斜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配合连接且由驱动组件驱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内转动的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板上端面固设有若干缓冲块,所述导板上端面,设有若干开口的凹腔,所述导板内转动的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壳体下端面转动的设置有若干转轮,所述转轮与地面相抵,所述壳体左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杆,所述底板下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滑杆滑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所述滑杆和所述底座的配合使所述滑杆带动所述壳体左右移动后使所述导板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工字钢固定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上下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箱下端面固设有驱转电机,所述驱转电机与所述传动杆动力连接,所述传动杆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升降板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所述驱转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后带动所述升降板升降实现了所述导板的倾斜翻转,以车辆能够开入到上层的停车区域。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当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升降板位于下侧极限位置,以便于车辆进入到下侧的停车区域。
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车辆进入的设备区域,在将汽车停入下侧的停车区域时,车辆沿着所述倾斜板和导板开入到所述缓冲板上端面,此时所述隔板将所述缓冲板分隔为两个泊位,以便于车辆进行停放,在车辆停入到所述缓冲板上端面后,所述缓冲板由于重力作用下移,此时所述缓冲板下移后带动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动力弹簧方向摆动,使所述滑移横块推动所述动力弹簧,使所述动力弹簧处于挤压状态,所述动力弹簧被所述推挤气缸和固定圆柱限位压缩,使所述动力弹簧的压缩状态刚好使所述缓冲板上端面的小车稳定停放,且由于所述缓冲板下沉后,所述立箱将小车限位于所述缓冲腔内,在人员从车内离开后所述梯道便于人员进行步行离开设备,在人员将小车从下侧的停车区域内开出时,所述推挤气缸工作后驱动所述动力推杆在穿过所述动力弹簧后,推动所述滑移横块进行移动,使所述滑移横块带动所述转动杆摆动,使所述缓冲板带动向上移动,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立箱上端面齐平,此时人员将车辆沿着所述导板和倾斜板开出设备即可,在将车辆停入上层停车区域时,所述驱转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升降板上述,使所述升降板上升到与所述支撑板齐平的位置,此时人员将车辆沿着所述倾斜板和导板开入到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在车辆快接近所述防撞条时车辆停住,人员通过所述焊接板和围栏组成的梯子结构离开设备,在针对不同位置人员进出设备时,所述驱动马达工作后驱动所述外螺纹杆转动,使所述外螺纹杆带动所述滑动块左右移动,使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焊接板和围栏左右移动到人员便于使用的位置,以有利于人员进出上层停车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了上层停靠装置、下层停靠装置和选择停靠动力装置,实现了利用选择停靠动力装置来选择车辆停靠到上层停靠装置或者下层停靠装置,进一步的提高了车辆存储的效率,且便于车辆保存与人员进出。
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利用所述挡板将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分割为两部分停车区域,极大的提高了停车的效率,且利用所述防撞板和防撞条防止车辆跑出设备跌落到地面,利用所述隔板将所述侧腔分割为两部分停车区域,且所述缓冲板在所述缓冲腔内滑动,使车辆停入到所述缓冲板上方时由所述立箱和缓冲腔对车辆进行限位,防止车辆偏移,利用所述倾斜板倾斜的设置便于车辆开入到所述导板一侧,利用所述驱转电机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使所述升降板升降后带动所述导板摆动,使所述导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缓冲板对齐,使车辆便于进入停车区域,所述缓冲块和凹腔的设置防止了车辆进行滑行起着一个保护作用,在车辆进入下侧停车区域时,所述缓冲板向下移动同时在所述转动杆和滑移横块组成的结构对所述动力弹簧进行压缩,使所述缓冲板下降到适宜高度,此适宜高度为所述动力弹簧被压缩刚好使所述缓冲板处于稳定状态的高度,此有利于下侧停车区域车辆的停放,所述焊接板、圆底杆、焊接杆和围栏组成的梯子结构,使上侧的人员进出设备很方便,同时利用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滑动块左右移动,间接使梯子结构左右移动到适宜位置,使不同位置上下车的人员更好的直接进出设备,利用所述梯道也方便了下侧进出设备的人员更好的进出设备,利用所述直角件将所述工字钢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底板固定,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结构及优点有效的提高了人员使用设备的方便性,且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备仰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设备后仰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3中箱体的A方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设备的后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设备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6中设备的正视三维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图7中立箱的B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图7中滑推腔的C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01、转轮102、滑杆103、隔板104、固定板105、箱体106、底座107、内腔108、驱转电机109、传动箱110、缓冲板112、缓冲腔113、立箱114、底板115、焊接杆116、圆底杆117、焊接板118、围栏119、滑动块120、工字钢121、侧腔122、驱动马达123、挡板124、支撑板125、升降板126、缓冲块127、导板128、倾斜板129、凹腔131、防撞板140、防撞条141、滑轴142、外螺纹杆143、传动杆145、矩形块201、推挤气缸202、穿腔301、转动杆302、转动座303、滑移横块304、直角件401、动力推杆501、动力弹簧502、滑推腔503、上层停靠装置950、下层停靠装置951和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包括底板115,底板115上端面环形阵列固设有工字钢121,工字钢121至少设置有四个,工字钢121通过直角件401与底板115固定,固定的方式可采用在直角件401与底板115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工字钢121采用工字钢材料,工字钢121内固设有开口且对称的侧腔122,工字钢121之间固设有位于底板115上方的支撑板125,支撑板125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上层停车且便于人员离开的上层停靠装置950,上层停靠装置950下方设置有下层停靠装置951,下层停靠装置951右侧设置有便于将车辆导入到上层停靠装置950或者下层停靠装置951内的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车辆的高效停靠且便于人员进出设备。
有益地,其中,上层停靠装置950包括固设于支撑板125上端面的挡板124,挡板124的高度至少为5cm,挡板124至少设置有三个,挡板124将支撑板125上端面分割成两个停车位,支撑板125上端面左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汽车碰撞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位于支撑板125上方的架梯组件,架梯组件便于人员进行上下行走,以便于安全快速的离开与进入设备,从而利用上述组件实现了上层高效的停车及人员安全高效的进出设备。
有益地,其中,防护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125上端面的防撞板140,防撞板140右端面固设有若干防撞条141,防撞条141为半圆形圆柱结构,防撞条141的长度与防撞板140相同,防撞板140的材料由橡胶弹性材料制作,从而利用防撞条141防止车辆碰撞及防止车辆倒退翻出设备。
有益地,其中,架梯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125上端面且位于侧腔122之间的驱动马达123,驱动马达123内动力连接设置有外螺纹杆143,外螺纹杆143与另一侧的侧腔122转动配合连接,相对的侧腔122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轴142,滑轴142的直径至少为1cm,滑轴142的长度至少为2m,滑轴142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滑动块120,滑动块120与外螺纹杆143螺纹配合连接,滑动块120上端面固设有若干彼此垂直固定且往下延倾斜角45°角延伸的焊接板118,焊接板118之间可采用焊接固定,焊接板118上端面固设有用于辅助人员上下走动的围栏119,围栏119的高度至少为0.8m,焊接板118内固设有若干焊接杆116,焊接杆116与焊接板118焊接固定,最下侧的焊接板118下端面固设有与地面相抵的圆底杆117,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人员高效的走动且对人员起着很强的保护作用。
有益地,其中,下层停靠装置951包括固设于底板115上端面的立箱114,立箱114的高度至少为10cm,立箱114与底板115之间组成开口朝上的缓冲腔113,缓冲腔113内设置有用于便于车辆进行停放的停车组件,立箱114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与底板115固定的梯道111,梯道111为梯子型结构,梯道111的高度与立箱114相同,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下层停车的安全可靠性且便于人员出入。
有益地,其中,停车组件包括与缓冲腔113连通且位于立箱114内的若干穿腔301,缓冲腔113内滑动的设置有缓冲板112,缓冲板112为平板式结构,缓冲板112的厚度至少为5cm,缓冲板112采用钢板制作,缓冲板112下端面固设有若干与穿腔301相对且左右对称的转动座303,转动座303下方设置有带动缓冲板112上下移动的弹性结构,从而利用弹性结构带动缓冲板112上下移动,实现车辆的安全存放。
有益地,其中,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穿腔301左右侧且左右对称的箱体106,箱体106的长度至少为2m,箱体106与底板115固定,箱体106内固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向穿腔301一侧的滑推腔503,滑推腔503为圆形开口式结构,滑推腔503的直径至少为2cm,箱体106左端面固设有推挤气缸202,推挤气缸202内动力连接设置有位于滑推腔503内的动力推杆501,滑推腔503内放置有左右对称的动力弹簧502,动力推杆501的直径小于滑推腔503且动力推杆501穿过滑推腔503,箱体106右端面固设有固定板105,固定板105左端面固设有固定圆柱601,固定圆柱601伸入滑推腔503内与右侧的动力弹簧502相抵,固定圆柱601的直径与滑推腔503相同,靠近转动座303的动力弹簧502一侧设置有与滑推腔503滑动配合连接的滑移横块304,滑移横块304内转动的设置有转动杆302,转动杆302与转动座303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推挤气缸202工作后推动滑移横块304移动后利用转动杆302带动缓冲板112上下移动使车辆在下沉后,利用推挤气缸202将缓冲板112复位以便于车辆进出设备。
有益地,其中,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包括设置于底板115右侧并采用平板倾斜一定角度且便于将车辆进出设备的平板倾斜组件,平板倾斜组件左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驱动平板倾斜组件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车辆高效的进出设备。
有益地,其中,平板倾斜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配合连接且由驱动组件驱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126,升降板126内转动的设置有导板128,导板128的长度至少为1m,导板128上端面固设有若干缓冲块127,缓冲块127至少设置10个,缓冲块127为梯形式结构,导板128上端面,设有若干开口的凹腔131,凹腔131为矩形式结构,凹腔131的深度至少为1cm,导板128内转动的设置有壳体101,壳体101的高度至少为10cm,壳体101内设置有倾斜板129,倾斜板129的倾斜角度至少为30°,壳体101下端面转动的设置有若干转轮102,转轮102与地面相抵,壳体101左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杆103,底板115下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底座107,底座107与滑杆103滑动配合连接,从而利用滑杆103和底座107的配合使滑杆103带动壳体101左右移动后使导板128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
有益地,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与工字钢121固定的传动箱110,传动箱110内设有开口的内腔108,内腔108上下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传动杆145,传动箱110下端面固设有驱转电机109,驱转电机109与传动杆145动力连接,传动杆145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线,传动杆145的长度至少为1m,传动杆145与升降板126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利用驱转电机109驱动传动杆145转动后带动升降板126升降实现了导板128的倾斜翻转,以车辆能够开入到上层的停车区域。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当设备在初始状态时,升降板126位于下侧极限位置,以便于车辆进入到下侧的停车区域。
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车辆进入的设备区域,在将汽车停入下侧的停车区域时,车辆沿着倾斜板129和导板128开入到缓冲板112上端面,此时隔板104将缓冲板112分隔为两个泊位,以便于车辆进行停放,在车辆停入到缓冲板112上端面后,缓冲板112由于重力作用下移,此时缓冲板112下移后带动转动杆302靠近动力弹簧502方向摆动,使滑移横块304推动动力弹簧502,使动力弹簧502处于挤压状态,动力弹簧502被推挤气缸202和固定圆柱601限位压缩,使动力弹簧502的压缩状态刚好使缓冲板112上端面的小车稳定停放,且由于缓冲板112下沉后,立箱114将小车限位于缓冲腔113内,在人员从车内离开后梯道111便于人员进行步行离开设备,在人员将小车从下侧的停车区域内开出时,推挤气缸202工作后驱动动力推杆501在穿过动力弹簧502后,推动滑移横块304进行移动,使滑移横块304带动转动杆302摆动,使缓冲板112带动向上移动,使缓冲板112与立箱114上端面齐平,此时人员将车辆沿着导板128和倾斜板129开出设备即可,在将车辆停入上层停车区域时,驱转电机109工作后驱动升降板126上述,使升降板126上升到与支撑板125齐平的位置,此时人员将车辆沿着倾斜板129和导板128开入到支撑板125上端面,在车辆快接近防撞条141时车辆停住,人员通过焊接板118和围栏119组成的梯子结构离开设备,在针对不同位置人员进出设备时,驱动马达123工作后驱动外螺纹杆143转动,使外螺纹杆143带动滑动块120左右移动,使滑动块120带动焊接板118和围栏119左右移动到人员便于使用的位置,以有利于人员进出上层停车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了上层停靠装置950、下层停靠装置951和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实现了利用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来选择车辆停靠到上层停靠装置950或者下层停靠装置951,进一步的提高了车辆存储的效率,且便于车辆保存与人员进出。
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利用挡板124将支撑板125上端面分割为两部分停车区域,极大的提高了停车的效率,且利用防撞板140和防撞条141防止车辆跑出设备跌落到地面,利用隔板104将侧腔122分割为两部分停车区域,且缓冲板112在缓冲腔113内滑动,使车辆停入到缓冲板112上方时由立箱114和缓冲腔113对车辆进行限位,防止车辆偏移,利用倾斜板129倾斜的设置便于车辆开入到导板128一侧,利用驱转电机109带动传动杆145转动,使升降板126升降后带动导板128摆动,使导板128分别与支撑板125和缓冲板112对齐,使车辆便于进入停车区域,缓冲块127和凹腔131的设置防止了车辆进行滑行起着一个保护作用,在车辆进入下侧停车区域时,缓冲板112向下移动同时在转动杆302和滑移横块304组成的结构对动力弹簧502进行压缩,使缓冲板112下降到适宜高度,此适宜高度为动力弹簧502被压缩刚好使缓冲板112处于稳定状态的高度,此有利于下侧停车区域车辆的停放,焊接板118、圆底杆117、焊接杆116和围栏119组成的梯子结构,使上侧的人员进出设备很方便,同时利用驱动马达123驱动滑动块120左右移动,间接使梯子结构左右移动到适宜位置,使不同位置上下车的人员更好的直接进出设备,利用梯道111也方便了下侧进出设备的人员更好的进出设备,利用直角件401将工字钢121分别与支撑板125和底板115固定,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结构及优点有效的提高了人员使用设备的方便性,且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01、转轮102、滑杆103、隔板104、固定板105、箱体106、底座107、内腔108、驱转电机109、传动箱110、缓冲板112、缓冲腔113、立箱114、底板115、焊接杆116、圆底杆117、焊接板118、围栏119、滑动块120、工字钢121、侧腔122、驱动马达123、挡板124、支撑板125、升降板126、缓冲块127、导板128、倾斜板129、凹腔131、防撞板140、防撞条141、滑轴142、外螺纹杆143、传动杆145、矩形块201、推挤气缸202、穿腔301、转动杆302、转动座303、滑移横块304、直角件401、动力推杆501、动力弹簧502、滑推腔503、上层停靠装置950、下层停靠装置951和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5),所述底板(115)上端面环形阵列固设有工字钢(121),所述工字钢(121)通过直角件(401)与所述底板(115)固定,所述工字钢(121)内固设有开口且对称的侧腔(122),所述工字钢(121)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底板(115)上方的支撑板(125),所述支撑板(125)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上层停车且便于人员离开的上层停靠装置(950),上层停靠装置(950)下方设置有下层停靠装置(951),下层停靠装置(951)右侧设置有便于将车辆导入到上层停靠装置(950)或者下层停靠装置(951)内的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
上层停靠装置(950)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125)上端面的挡板(124),所述支撑板(125)上端面左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汽车碰撞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位于所述支撑板(125)上方的架梯组件,架梯组件便于人员进行上下行走,以便于安全快速的离开与进入设备;
架梯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125)上端面且位于所述侧腔(122)之间的驱动马达(123),所述驱动马达(123)内动力连接设置有外螺纹杆(143),所述外螺纹杆(143)与另一侧的所述侧腔(122)转动配合连接,相对的所述侧腔(122)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轴(142),所述滑轴(142)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滑动块(120),所述滑动块(120)与所述外螺纹杆(14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动块(120)上端面固设有若干彼此垂直固定且往下延倾斜角45°角延伸的焊接板(118),所述焊接板(118)上端面固设有用于辅助人员上下走动的围栏(119),所述焊接板(118)内固设有若干焊接杆(116),所述焊接杆(116)与所述焊接板(118)焊接固定,最下侧的所述焊接板(118)下端面固设有与地面相抵的圆底杆(117);
下层停靠装置(951)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115)上端面的立箱(114),所述立箱(114)与所述底板(115)之间组成开口朝上的缓冲腔(113),所述缓冲腔(113)内设置有用于便于车辆进行停放的停车组件,所述立箱(114)前后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与所述底板(115)固定的梯道(111);
停车组件包括与所述缓冲腔(113)连通且位于所述立箱(114)内的若干穿腔(301),所述缓冲腔(113)内滑动的设置有缓冲板(112),所述缓冲板(112)下端面固设有若干与所述穿腔(301)相对且左右对称的转动座(303),所述转动座(303)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缓冲板(112)上下移动的弹性结构;
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穿腔(301)左右侧且左右对称的箱体(106),所述箱体(106)与所述底板(115)固定,所述箱体(106)内固设有左右贯穿且开口朝向所述穿腔(301)一侧的滑推腔(503),所述箱体(106)左端面固设有推挤气缸(202),所述推挤气缸(202)内动力连接设置有位于所述滑推腔(503)内的动力推杆(501),所述滑推腔(503)内放置有左右对称的动力弹簧(502),所述动力推杆(501)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推腔(503)且所述动力推杆(501)穿过所述滑推腔(503),所述箱体(106)右端面固设有固定板(105),所述固定板(105)左端面固设有固定圆柱(601),所述固定圆柱(601)伸入所述滑推腔(503)内与右侧的所述动力弹簧(502)相抵,靠近所述转动座(303)的所述动力弹簧(502)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推腔(503)滑动配合连接的滑移横块(304),所述滑移横块(304)内转动的设置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与所述转动座(303)转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特征在于:防护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125)上端面的防撞板(140),所述防撞板(140)右端面固设有若干防撞条(141),所述防撞条(141)的长度与所述防撞板(140)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特征在于:选择停靠动力装置(952)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15)右侧并采用平板倾斜一定角度且便于将车辆进出设备的平板倾斜组件,平板倾斜组件左侧设置有前后对称且驱动平板倾斜组件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特征在于:平板倾斜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配合连接且由驱动组件驱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126),所述升降板(126)内转动的设置有导板(128),所述导板(128)上端面固设有若干缓冲块(127),所述导板(128)上端面,设有若干开口的凹腔(131),所述导板(128)内转动的设置有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设置有倾斜板(129),所述壳体(101)下端面转动的设置有若干转轮(102),所述转轮(102)与地面相抵,所述壳体(101)左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滑杆(103),所述底板(115)下端面固设有前后对称的底座(107),所述底座(107)与所述滑杆(103)滑动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工字钢(121)固定的传动箱(110),所述传动箱(110)内设有开口的内腔(108),所述内腔(108)上下端壁之间转动的设置有传动杆(145),所述传动箱(110)下端面固设有驱转电机(109),所述驱转电机(109)与所述传动杆(145)动力连接,所述传动杆(145)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线,所述传动杆(145)与所述升降板(126)螺纹配合连接。
CN201911222430.7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Active CN111441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2430.7A CN111441626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2430.7A CN111441626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626A CN111441626A (zh) 2020-07-24
CN111441626B true CN111441626B (zh) 2021-11-12

Family

ID=71626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2430.7A Active CN111441626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162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7112A1 (de) * 1994-04-02 1995-10-12 Rita Reuss Garage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CN201588422U (zh) * 2009-11-30 2010-09-22 洪碧芳 停车设备
CN104047451A (zh) * 2014-07-05 2014-09-17 李为松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
CN105386620A (zh) * 2015-12-14 2016-03-09 巢湖市银环航标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存取的双层停车设备
CN108643641A (zh) * 2018-07-09 2018-10-12 东北大学 一种自驱动双层立体停车装置
CN207960076U (zh) * 2017-12-22 2018-10-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小区小场地停车架
CN108729720A (zh) * 2018-06-26 2018-11-02 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防护的停车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7643B2 (ja) * 1997-09-19 2000-04-24 株式会社サン 駐車装置
KR100527740B1 (ko) * 2003-09-08 200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주차브레이크 시스템
JP4597070B2 (ja) * 2006-02-24 2010-12-15 新明和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およびその横行駆動装置
CN102373818A (zh) * 2011-09-28 2012-03-14 大连德成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停车场
CN205558394U (zh) * 2016-02-15 2016-09-07 赵延尚 立体汽车停车位
CN207761374U (zh) * 2017-12-25 2018-08-24 重庆交通大学 升降式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CN109235962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北京京科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7112A1 (de) * 1994-04-02 1995-10-12 Rita Reuss Garage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CN201588422U (zh) * 2009-11-30 2010-09-22 洪碧芳 停车设备
CN104047451A (zh) * 2014-07-05 2014-09-17 李为松 一种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塔式立体车库
CN105386620A (zh) * 2015-12-14 2016-03-09 巢湖市银环航标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存取的双层停车设备
CN207960076U (zh) * 2017-12-22 2018-10-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小区小场地停车架
CN108729720A (zh) * 2018-06-26 2018-11-02 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防护的停车设备
CN108643641A (zh) * 2018-07-09 2018-10-12 东北大学 一种自驱动双层立体停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626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7626U (zh) 立体停车设备用载车板
CN104912367B (zh) 无避让高层立体停车设备用车台板连接结构
CN104471161B (zh) 用于停车和供电动车辆再充电的设备
CN11144162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存站
CN11453832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
CN114961368A (zh)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立体车库
CN108590260B (zh) 一种多层混合式停车装置
CN219491859U (zh) 一种充电桩停车台
CN110397323B (zh) 一种放置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CN211815814U (zh) 一种市政道桥用防撞倒安全护栏
CN204876713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
CN210659449U (zh) 一种放置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CN206437003U (zh) 架空双轨电车乘客输送系统
CN213509818U (zh) 一种具有搬运器固定装置的智能停车库
CN111395826B (zh) 一种壁挂式双层自行车停车系统
RU2188919C2 (ru) Многоэтажная монорельсовая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ая автостоянка-гараж
CN211572776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
CN103771068B (zh) 智能型全自由度无障碍立体存取装置
CN213192471U (zh) 一种摇摆式过山车
CN220301884U (zh) 一种组合式沉井垂直升降类车库
CN210918403U (zh) 一种社区停车装置
CN204826803U (zh) 一种大中型车辆的立体充电停车库
CN213927719U (zh) 自带电源式子母立体车库
CN204663090U (zh) 自平衡后悬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CN220565800U (zh) 双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252000 Room 401, building 8, hi tech city, No. 5, Lushan South Road, Jiuzhou street, hi tech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aocheng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2 2141 Rix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555 Qianjiang Road,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Zou you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266000 China Merchants Lavie commune, 702 Shanhe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52000 Room 401, building 8, hi tech city, No. 5, Lushan South Road, Jiuzhou street, hi tech Zone,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ocheng green Ange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