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1310B -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1310B
CN111441310B CN202010302931.2A CN202010302931A CN111441310B CN 111441310 B CN111441310 B CN 111441310B CN 202010302931 A CN202010302931 A CN 202010302931A CN 111441310 B CN111441310 B CN 111441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water stop
leakage
grouting
leakag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29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1310A (zh
Inventor
贾金生
郑璀莹
史婉丽
赵春
冯朝领
赵国亭
马东亮
朱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Smar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Zhumadian Banqiao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Smar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Zhumadian Banqiao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Smar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Zhumadian Banqiao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Smar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29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1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1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1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1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原坝体结构缝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自基岩至坝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所灌注的柔性灌浆料还可堵塞原有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周边的渗漏通道,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不但与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三道防水体系,并且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三道闭合止水体系,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完善,彻底止住渗漏,同时,还根据对疑似漏点进行封堵、以及设置防渗面板的方式使大坝最终的渗漏量满足设计允许值,实现渗漏修复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坝由于安全性高,是我国9.8万座水库大坝中的重要坝型之一。由于混凝土坝坐落在岩基上,对基础要求高,很多工程采用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混合坝型,即在河床坝段采用混凝土溢流坝,两岸采用土石坝,混凝土坝段与土石坝段之间采用插入式翼墙等形式的连接墙。由于施工质量,以及长期运行,存在裂缝、施工冷缝等局部缺陷和结构缝止水局部实效破坏,致使坝体存在渗漏通道,特别是温度较低时渗漏量大于设计值,导致大坝的结构缝渗漏、施工水平缝渗漏和坝体混凝土内部存在裂缝、蜂窝、孔洞等局部缺陷等渗漏通道存在,而且施工缝的渗漏通道与结构缝的渗漏通道贯通。溢流坝端与土石坝相连,土石坝的干砌护坡延伸至溢流坝段的上游坝面前,影响了这些坝段下部防渗面板及接缝止水的施工。由于斜坡的存在,会导致: (1)溢流坝段坝面的接缝止水无法深入基岩,水流仍存在绕渗的可能。(2) 溢流坝段坝面的坝面钢筋混凝土面板底部无法直接坐落在基岩上,大坝止水体系不闭合,防渗不彻底,大坝渗漏问题仍存在,影响大坝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传统渗漏修复方法会导致坝体仍存在渗漏通道,止水不彻底以及新增防渗面板后新老止水带衔接与闭合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原有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形成新的止水带,并与原有的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形成三道防水体系;
(2)对坝面上的疑似漏点灌浆,进行临时封堵;
(3)灌浆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并根据渗漏量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设置防渗面板,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在大坝迎水面设置防渗面板,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修复完成。
本发明在原坝体结构缝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自基岩至坝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所灌注的柔性灌浆料还可堵塞原有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周边的渗漏通道,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不但与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三道防水体系,并且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三道闭合止水体系,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完善,彻底止住渗漏。同时,还根据对疑似漏点进行封堵、以及设置防渗面板的方式使大坝最终的渗漏量满足设计允许值,实现渗漏修复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大坝迎水面,骑结构缝钻注浆孔并且使得注浆孔的孔底靠近铜止水;
S2:采用阻塞件将注浆孔下方的结构缝塞紧;
S3:向注浆孔中注入水下粘接剂,并采用嵌实材料将注浆孔与阻塞件之间的结构缝嵌填密实;
S4:在注浆孔上方的结构缝中安装T型止水带;
S5:将注浆管伸入注浆孔内,向注浆孔中灌注柔性灌浆料。
本发明通过阻塞件和T型止水带对柔性灌浆料进行导向,使柔性灌浆料能够有效地导入到大坝内部,快速堵住渗漏通道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从而与原有的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三道止水体系来止住渗漏。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注浆孔的孔底与铜止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0mm。
本发明注浆孔的孔底与铜止水之间的距离可以确保在钻孔过程中不会伤及铜止水。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步骤S11:采用高压水将铜止水上游的结构缝及注浆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中,注浆管伸入注浆孔内后,采用水下密封剂将注浆孔的孔口封闭;待柔性灌浆料初凝后,除去水下密封剂以及裸露在大坝外部的注浆管,并在注浆孔的孔口处粘贴盖片。
本发明在注浆前将注浆孔的孔口密实,浆液在结构缝中以及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周边的渗漏通道中流动,避免浆液从注浆孔外溢,从而可以避免是否注浆完成的误判。
进一步地,上述柔性灌浆料为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膨润土的混合物或者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超细水泥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临时封堵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完成修复,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对疑似漏点补充灌浆。
步骤(2)中的疑似渗漏点包括大坝内部的结构缝、施工水平缝、裂缝、蜂窝、孔洞。
本发明对疑似漏点补充灌浆,确保在疑似漏点不渗漏的前提下,考察大坝的渗漏量,确保考察的渗漏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设置防渗面板包括以下步骤:
A1:在大坝迎水面安装多个预制的防渗面板,在相邻防渗面板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
A2:采用水下密封剂使防渗面板止水带从防渗面板的底部与T型止水带密封连接。
为减少大坝的施工时间,本发明的防渗面板采用预制件,新增防渗面板止水带与原坝面处的T型止水带闭合,原坝面处的T型止水带又与结构缝内的铜止水闭合,铜止水、塑料止水与柔性灌浆料形成闭合的浑然一体的止水体系,新增防渗面板的止水带实现了新老止水体系的闭合,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更加完善,从而使大坝最终的渗漏量满足设计允许值。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1中,采用锚筋将防渗面板与大坝的坝体进行连接,锚筋直径大于等于20mm,锚筋的锚固深度大于等于300mm。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设置防渗面板还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B1:在大坝迎水面现场浇筑多个防渗面板,在相邻防渗面板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
B2:采用水下密封剂使防渗面板止水带从防渗面板的底部与T型止水带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防渗面板还可以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使防渗板与原坝面结合牢固,将防渗面板的重力均匀传递到原坝体上。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2中,在清理大坝迎水面时,自上而下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坡度不得大于1:1。
本发明取得技术效果主要包括:
(1)在原坝体结构缝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自基岩至坝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所灌注的柔性灌浆料还可堵塞原有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周边的渗漏通道,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不但与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三道防水体系,并且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三道闭合止水体系,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与新的止水体系结构衔接和闭合,彻底解决老坝渗漏修复不彻底的问题。
(2)根据对疑似漏点进行封堵、以及设置防渗面板的方式使大坝最终的渗漏量满足设计允许值,实现渗漏修复的目的。
(3)针对新增防渗面板与大坝新鲜基岩不能融为一体的问题,将防渗面板直接浇筑到硬化的斜坡顶部,防渗面板重力均匀传递到原来坝体上,并能脚踏实地,使得防渗面板与原坝体结合牢固。合理巧妙地通过解决新增防渗面板与新鲜基岩面连为一体的同时,彻底解决大坝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大坝渗漏修复方法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安装注浆管完成时大坝沿结构缝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安装盖片完成时大坝沿结构缝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安装防渗面板止水带完成时大坝沿结构缝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0-大坝迎水面;40-注浆孔;50-铜止水;60-塑料止水;70-阻塞件;80-T型止水带;90-注浆管;100-柔性灌浆料;110-防渗面板;120- 防渗面板止水带;130-盖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大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原有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100,形成新的止水带,并与原有的铜止水50和塑料止水60形成三道防水体系;具体步骤为:
S1-1:在大坝迎水面10,骑结构缝钻注浆孔40并且使得注浆孔40的孔底靠近铜止水50,注浆孔40的孔径为150mm,为了确保在钻孔过程中不会伤及铜止水50,注浆孔40的孔底与铜止水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0mm,在本实施例中,注浆孔40的孔底与铜止水50之间的距离为60mm;
S1-2:采用高压水将铜止水50上游的结构缝内的杂物,即铜止水50靠近大坝迎水面10一侧的结构缝内的杂物,以及注浆孔40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S1-3:采用阻塞件70将注浆孔40下方100mm处的结构缝塞紧;在本实施例中,阻塞件70为橡胶棒,橡胶棒的直径取决于结构缝具体的宽度;
S1-4:向注浆孔40中注入水下粘接剂,并在注浆孔40中放置嵌实材料,通过水下粘接剂和嵌实材料将注浆孔40与阻塞件70之间的结构缝嵌填密实,避免柔性灌浆料100从注浆孔40与阻塞件70之间的结构缝渗漏;
S1-5:在注浆孔40上方的结构缝中安装T型止水带80,T型止水带80 延伸至注浆孔40的顶侧,避免柔性灌浆料100从注浆孔40上方的结构缝渗漏;
S1-6:将注浆管90伸入到注浆孔40中,注浆管90的管口靠近注浆孔 40的孔底,采用水下密封剂将注浆孔40的孔口密封,避免柔性灌浆料100 从注浆孔40的孔口渗漏;
S1-7:通过注浆管90向大坝内部灌注柔性灌浆料100,柔性灌浆料100 凝固后,自基岩至坝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柔性灌浆料100还可堵塞原有铜止水50和塑料止水60周边的渗漏通道;柔性灌浆料100形成的止水不但与铜止水50和塑料止水60一起形成3道防水体系,并且柔性灌浆料100形成的止水、铜止水50和塑料止水60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止水体系,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完善,彻底止住渗漏;
S1-8:待柔性灌浆料100初凝后,除去水下密封剂以及裸露在大坝外部的注浆管90;
S1-9:在注浆孔40的孔口处粘贴盖片130,将注浆孔40进行密闭;
S2:对坝面上的疑似漏点灌浆,进行临时封堵,封堵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完成修复,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对疑似漏点补充灌浆;疑似渗漏点包括大坝内部的结构缝、施工水平缝、裂缝、蜂窝、孔洞。
S3:补充灌浆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并根据渗漏量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设置防渗面板,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在大坝迎水面10设置防渗面板110,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修复完成;防渗面板具体设置步骤为:
S3-1:预制防渗面板110;
S3-2:自上而下清理大坝迎水面10,通过高压水清理大坝迎水面10的杂物,并且清理后的大坝迎水面10的结构与防渗面板110相匹配,清理后的大坝迎水面10的坡度小于等于1:1;
S3-3:在大坝迎水面10安装多个预制的防渗面板110,防渗面板110 通过锚筋与大坝进行连接;为了能够稳定而持久地支撑防渗面板110的重力,锚筋直径不小于20mm,锚筋的锚固深度不少于300mm;在本实施例中,锚筋直径为20mm,锚筋的锚固深度为300mm;
S3-4:防渗面板110安装完毕后,采用高压水将各防渗面板110之间结构缝的杂物清理干净;
S3-5:在相邻防渗面板110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120,防渗面板止水带120延伸至防渗面板110的底部,并采用水下密封剂与T型止水带80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水下粘接剂为SXM水下粘接剂,嵌实材料和盖片130的材质均为橡胶;柔性灌浆料100为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膨润土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柔性灌浆料100还可以为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超细水泥的混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3中,防渗面板具体设置步骤不同,本实施例防渗面板具体设置步骤为:
A1:自上而下清理大坝迎水面10,通过高压水清理大坝迎水面10的杂物,清理后的大坝迎水面10的坡度小于等于1:1;
A2:在大坝迎水面10现场浇多个筑防渗面板110;
A3:防渗面板110施工完毕后,采用高压水将各防渗面板110之间结构缝的杂物清理干净;
A4:在相邻防渗面板110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120,防渗面板止水带120延伸至防渗面板110的底部,并采用水下密封剂与T型止水带80密封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原有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灌注柔性灌浆料(100),形成新的止水带,新的止水带与原有的铜止水(50)和塑料止水(60)形成三道防水体系;
(2)对坝面上的疑似漏点灌浆,进行临时封堵;
(3)灌浆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并根据渗漏量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设置防渗面板,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在大坝迎水面(10)设置防渗面板(110),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修复完成;
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大坝迎水面(10),骑结构缝钻注浆孔(40)并且使得注浆孔(40)的孔底靠近铜止水(50);
S2:采用阻塞件(70)将注浆孔(40)下方的结构缝塞紧;
S3:向注浆孔(40)中注入水下粘接剂,并采用嵌实材料将注浆孔(40)与阻塞件(70)之间的结构缝嵌填密实;
S4:在注浆孔(40)上方的结构缝中安装T型止水带(80);
S5:将注浆管(90)伸入注浆孔(40)内,向注浆孔(40)中灌注柔性灌浆料(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注浆孔(40)的孔底与铜止水(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步骤S11:采用高压水将铜止水(50)上游的结构缝及注浆孔(40)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注浆管(90)伸入注浆孔(40)内后,采用水下密封剂将注浆孔(40)的孔口封闭;待柔性灌浆料(100)初凝后,除去水下密封剂以及裸露在大坝外部的注浆管(90),并在注浆孔(40)的孔口处粘贴盖片(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灌浆料(100)为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膨润土的混合物,或者水溶性聚氨酯HW、水溶性聚氨酯LW和超细水泥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临时封堵后,考察大坝的渗漏量,当考察的渗漏量小于或等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完成修复,当考察的渗漏量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渗漏量时,对疑似漏点补充灌浆;
步骤(2)中的疑似渗漏点包括大坝内部的结构缝、施工水平缝、裂缝、蜂窝、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设置防渗面板(110)包括以下步骤:
A1:在大坝迎水面(10)安装多个预制的防渗面板(110),在相邻防渗面板(110)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120);
A2:采用水下密封剂使防渗面板止水带(120)从防渗面板(110)的底部与T型止水带(80)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采用锚筋将防渗面板(110)与大坝的坝体进行连接,锚筋直径大于等于20mm,锚筋的锚固深度大于等于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坝渗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设置防渗面板(110)包括以下步骤:
B1:在大坝迎水面(10)现场浇筑多个防渗面板(110),在相邻防渗面板(110)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120);
B2:采用水下密封剂使防渗面板止水带(120)从防渗面板(110)的底部与T型止水带(80)密封连接。
CN202010302931.2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Active CN111441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2931.2A CN111441310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2931.2A CN111441310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310A CN111441310A (zh) 2020-07-24
CN111441310B true CN111441310B (zh) 2020-12-22

Family

ID=7164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2931.2A Active CN111441310B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1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1235B (zh) * 2023-11-09 2024-02-06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面板坝防渗墙渗漏病害修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8905B (zh) * 2016-11-23 2018-10-23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漏水处理结构和处理方法
CN207469188U (zh) * 2017-11-17 2018-06-08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垫塘结构缝抗渗修复结构
CN109487756A (zh) * 2018-01-20 2019-03-19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压力输水箱涵的伸缩缝的修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29046U (zh) * 2018-11-23 2019-09-24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力坝横缝排水槽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1310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123B (zh) 针对盾构管片拼缝渗漏现象进行压力灌浆堵漏的施工方法
CN202788022U (zh) 一种墙体裂缝复合式修复结构
CN102817382B (zh) 地下室变形缝渗漏的修缮施工方法
CN111424613B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贯穿性裂缝处理方法
CN108442412A (zh) 变形缝渗漏防水施工方法
CN112049499B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池及安装方法和渗漏监测方法
CN20515299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局部渗漏处理装置
CN103215922A (zh) 高压力大流量集中渗漏灌浆堵漏方法
CN206143827U (zh) 地下工程裂缝修补结构
CN109629845A (zh) 混凝土结构接缝部位漏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41310B (zh) 一种大坝渗漏修复方法
CN111395263B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坝体渗漏处理方法
CN111441311B (zh) 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
CN109853477B (zh) 廊道中化动水为静水的集中渗漏封堵结构及方法
CN102776905A (zh) 变形缝渗漏压浆堵引修补方法及其注浆专用设备
CN110778333A (zh) 一种隧道渗漏修复方法
CN108360573B (zh) 防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渗漏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55776A (zh) 一种地下结构底板漏水综合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8455679U (zh) 一种地下结构底板漏水综合处理装置
CN109281292B (zh) 一种水库深水混凝土面板脱开裂缝修补方法
CN112695701A (zh) 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
CN209568552U (zh) 一种混凝土接缝止水结构
CN210369046U (zh) 一种预防城市轨道交通渗漏水的注浆管网地下结构
CN111021427A (zh) 一种污水池渗透水处理工艺
CN112901222B (zh) 一种隧道仰拱混凝土渗水裂缝治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