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1283A -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41283A CN111441283A CN202010351508.1A CN202010351508A CN111441283A CN 111441283 A CN111441283 A CN 111441283A CN 202010351508 A CN202010351508 A CN 202010351508A CN 111441283 A CN111441283 A CN 1114412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cavity
- inflation
- chamber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14—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al protection, e.g. for bridge piers, for traffic islan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23—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 E01F9/65—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with rotatable, swingable or adjustable signs 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左侧的线腔,所述线腔上端连通设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内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腔左侧设有充气传动腔,所述充气传动腔内设有充气传动机构,所述充气腔右侧设有转充腔,所述转充腔内设有转充机构,所述外壳右外壁固定设有缓冲机构,该装置移动方便,有缓冲稳固增大抓地力的作用,同时能够上升警示气球来提醒远处不易观察到且处于视野盲区的人,避免了因车速过快而来不及刹车的意外发生,即使发生意外时,也能够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和车辆最小的损坏,为道路施工安全添加了一份保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家家都过上了有车一族的生活,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堵塞,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逐渐增加。
道路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汽车因为意外而撞上施工路障,由于现有路障只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对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并不能提供有效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克服克服道路施工中因为不易观察到而发生的意外,同时能起到保护车辆与施工工人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左侧的线腔,所述线腔上端连通设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内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腔左侧设有充气传动腔,所述充气传动腔内设有充气传动机构,所述充气腔右侧设有转充腔,所述转充腔内设有转充机构,所述外壳右外壁固定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下侧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上侧设有稳固传动腔,所述稳固传动腔内设有稳固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与所述充气腔内的管道,所述管道内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管道的气腔,所述气腔上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所述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固定连接有线绳,所述管道内滑动设有左扣圆以及右槽块,所述左扣圆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圆形左扣,所述右槽块设有开口向左的槽口,所述充气传动机构包括右端伸入所述充气腔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充气传动腔内的左锥形滑块,所述左锥形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短轴和伸缩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充气传动腔内右端壁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充机构包括三相通风阀,所述三相通风阀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三相通风阀下侧固定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三相通风阀下端连通,所述三相通风阀左端与所述槽口右端连通,所述充气腔右端壁滑动设有右锥形滑块,所述右锥形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右锥形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一端伸入所述转充腔内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板,所述撞击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气囊,所述撞击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三相通风阀右端设有通气孔,所述外壳右端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通气孔右端固定设有位于缓冲板内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右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右端贯穿所述防撞板伸入所述防撞气囊内,所述缓冲板右端壁上下对称固定设有第一小型伸缩管,所述第一小型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防撞板,所述第一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右端前后对称固定设有第二小型伸缩管,所述第二小型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防撞板,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缓冲弹簧,所述外壳后侧设有开口向后周连腔,所述周连腔内滑动设有锥形滑块,后端的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外壳且延伸进入所述周连腔内的推动杆,所述外壳后侧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前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有开口向下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线腔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三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线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稳固传动腔前端壁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稳固传动腔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与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稳固传动腔左端壁内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弹簧,所述滑腔后端壁固定设有磁铁,所述电机动力驱动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腔内滑动设有轮子装置,所述轮子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收纳腔上端壁与稳固传动腔下端壁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稳固传动腔上侧连通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滑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推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稳固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装置移动方便,有缓冲稳固增大抓地力的作用,同时能够上升警示气球来提醒远处不易观察到且处于视野盲区的人,避免了因车速过快而来不及刹车的意外发生,即使发生意外时,也能够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和车辆最小的损坏,为道路施工安全添加了一份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B-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C-C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D-D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E-E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F-F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包括外壳1以及位于所述外壳1左侧的线腔27,所述线腔27上端连通设有充气腔86,所述充气腔86内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腔86左侧设有充气传动腔2,所述充气传动腔2内设有充气传动机构,所述充气腔86右侧设有转充腔87,所述转充腔87内设有转充机构,所述外壳1右外壁固定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1下侧固定设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腔88,所述收纳腔88上侧设有稳固传动腔20,所述稳固传动腔20内设有稳固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与所述充气腔86内的管道60,所述管道60内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管道60的气腔89,所述气腔89上侧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所述管道60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1,所述密封圈51下端固定连接有线绳26,所述管道60内滑动设有左扣圆90以及右槽块91,所述左扣圆90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圆形左扣84,所述右槽块91设有开口向左的槽口82,所述充气传动机构包括右端伸入所述充气腔86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充气传动腔2内的左锥形滑块50,所述左锥形滑块50左端固定连接有短轴46和伸缩弹簧48,所述第一转轴46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7,所述充气传动腔2内右端壁转动设有第二转轴61,所述第二转轴63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45、第一锥齿轮44与第一带轮62。
进一步的,所述转充机构包括三相通风阀31,所述三相通风阀31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所述第三转动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7,所述三相通风阀31下侧固定设有充气装置95,所述充气装置95与所述三相通风阀31下端连通,所述三相通风阀31左端与所述槽口82右端连通,所述充气腔86右端壁滑动设有右锥形滑块52,所述右锥形滑块52右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54,所述右锥形滑块52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板79,所述齿条板79一端伸入所述转充腔86内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15,所述伸缩管15右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板13,所述撞击板12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气囊14,所述撞击板1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17,所述三相通风阀右端设有通气孔32,所述外壳1右端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板9,所述通气孔32右端固定设有位于缓冲板9内的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右端固定连接有软管16,所述软管16右端贯穿所述防撞板13伸入所述防撞气囊14内,所述缓冲板13右端壁上下对称固定设有第一小型伸缩管11,所述第一小型伸缩管11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防撞板12,所述第一小型防撞板1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缓冲弹簧10,所述缓冲板9右端前后对称固定设有第二小型伸缩管40,所述第二小型伸缩管40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防撞板41,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41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缓冲弹簧42,所述外壳后侧设有开口向后周连腔37,所述周连腔37内滑动设有锥形滑块36,后端的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41左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缓冲板9和所述外壳1且延伸进入所述周连腔37内的推动杆96,所述外壳1后侧设有护栏32,所述护栏32前侧设有滑道35,所述滑道35内滑动设有开口向下滑块33。
进一步的,所述线腔27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三转轴66,所述第三转轴66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67,所述第三转轴66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69与第四带轮65,所述第三带轮69与所述第一带轮62通过皮带64连接,所述第四带轮65与所述密封圈51通过所述线绳2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稳固传动腔20前端壁的第四转轴22,所述第四转轴22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72,所述稳固传动腔20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五转轴77,所述第五转轴77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0与第五带轮78,所述第五带轮78与所述第一带轮62通过皮带68连接,所述稳固传动腔20左端壁内设有滑腔75,所述滑腔75内滑动设有电机74,所述电机74前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弹簧73,所述滑腔75后端壁固定设有磁铁76,所述电机74动力驱动有第六转轴97,所述第六转轴97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1。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腔内滑动设有轮子装置21,所述轮子装置21上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收纳腔88上端壁与稳固传动腔20下端壁的齿条板19,所述齿条板19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23啮合,所述稳固传动腔20上侧连通设有推动腔30,所述推动腔30内滑动设有推板25,所述推板25推板25左端固定连接有稳固块24。
初始状态时,所述三相通风口31一通风口与所述气腔89连通,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7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5未啮合。
当需要进行道路施工时,所述电机74动力驱动所述第六转轴97转动,所述第六转轴97转动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1转动,当需要进行移动路障时,所述磁铁76断电,所述电机74在所述弹性弹簧73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所述电机74向右移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97向右移动,所述第六转轴97向右移动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1向右移动与所述第二锥齿轮72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7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72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72转动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2转动,所述第四转轴22转动带动所述第四传动齿轮23转动,所述第四传动齿轮23转动带动所述齿条板19向下移动,所述齿条板19向下移动带动所述轮子装置21向下移动,所述电机74反转时所述齿条板19向上移动,所述推板25在所述齿条板19向上推力作用下向左移动,所述推板25向左移动推动所述稳固块24向左运动。
当正在施工时,所述充气装置95开始工作向所述三相通风口57中抽入空气,所述三相通风口57与所述气腔89连通,所气囊4开始充气膨胀,当气囊开始上升时,所述管道60上移带动所述左锥形滑块50向左移动,带动所述右锥形滑块52向右移动,所述右锥形滑块52向右移动带动所述齿条板79向右移动,所述齿条板79向右移动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转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6转动,所述第三转轴6转动带动所述三相通风口57转动使其与所述软管16连通,所述防撞气囊14充气,所述左锥形滑块50向左移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46与第一传动齿轮47向左运动至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5啮合,所述伸缩弹簧48压缩。
当所述充气机构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线绳26向上移动,所述线绳26的移动带动所述第四带轮65转动,所述第四带轮65转动带动所述所述第三转轴66转动,所述第三转轴66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69转动,所述第三带轮69转动通过所述皮带64带动所述第一带轮62转动,所述第一带轮6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3转动,所述第二转轴6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4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7转动带动所述锥形滑块50转动,当所述左扣圆90经过所述左锥形滑块50时,所述圆形左扣84旋转扣入所述槽口82中完成密封的作用。
当所述磁铁76通电,所述所述电机74在所述电磁铁76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所述电机74向左移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97向左移动,所述第六转轴97向左移动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71向左移动与所述第三锥齿轮70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71转动电动所述第三锥齿轮70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70转动带动所述第五转轴77转动,所述第五转轴77转动带动所述第五带轮78转动,所述第五带轮78转动,所述第五带轮78转动通过所述皮带68带动所述第二带轮67转动,所述第二带轮67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66转动,所述第三转轴66转动带动所述第四带轮6与所述第三带轮69转动,所述第四带轮65转动通过所述线绳26拉动所述充气机构返回,所述第三带轮69转动通过所述皮带64带动所述第一带轮62转动,所述第一带轮6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3转动,所述第二转轴63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4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7反转带动所述左锥形滑块50反转,所述左锥形滑块50反转带动所述左扣圆90反转,所述气囊4开始漏气。
当发生意外收到冲击时,所述防撞气囊14作为第一道缓冲,当所述防撞气囊14到承受极限时,顶压到所述撞击板13,所述撞击板13收到冲击向左运动,带动所述伸缩管15缩短,所述缓冲弹簧17开始进行缓冲,当所述撞击板13顶压到所述小型防撞板41,所述小型防撞板41向左运动带动所述伸缩管40缩短,所述小型缓冲弹簧开始进行缓冲,位于后方的所述小型防撞板41向左移动带动所述推动杆96向左运动,所述推动杆96向左运动带动所述锥形滑块36向上运动,所述锥形滑块36向上运动伸入所述滑块33下开口中进行第三次缓冲。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左侧的线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腔上端连通设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内设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腔左侧设有充气传动腔,所述充气传动腔内设有充气传动机构,所述充气腔右侧设有转充腔,所述转充腔内设有转充机构,所述外壳右外壁固定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外壳下侧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上侧设有稳固传动腔,所述稳固传动腔内设有稳固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与所述充气腔内的管道,所述管道内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管道的气腔,所述气腔上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所述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固定连接有线绳,所述管道内滑动设有左扣圆以及右槽块,所述左扣圆右端固定连接设有圆形左扣,所述右槽块设有开口向左的槽口,所述充气传动机构包括右端伸入所述充气腔内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充气传动腔内的左锥形滑块,所述左锥形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短轴和伸缩弹簧,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充气传动腔内右端壁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带轮。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充机构包括三相通风阀,所述三相通风阀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三相通风阀下侧固定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三相通风阀下端连通,所述三相通风阀左端与所述槽口右端连通,所述充气腔右端壁滑动设有右锥形滑块,所述右锥形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右锥形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一端伸入所述转充腔内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撞击板,所述撞击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气囊,所述撞击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三相通风阀右端设有通气孔,所述外壳右端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通气孔右端固定设有位于缓冲板内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右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右端贯穿所述防撞板伸入所述防撞气囊内,所述缓冲板右端壁上下对称固定设有第一小型伸缩管,所述第一小型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防撞板,所述第一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型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右端前后对称固定设有第二小型伸缩管,所述第二小型伸缩管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防撞板,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缓冲弹簧,所述外壳后侧设有开口向后周连腔,所述周连腔内滑动设有锥形滑块,后端的所述第二小型防撞板左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外壳且延伸进入所述周连腔内的推动杆,所述外壳后侧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前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有开口向下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腔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三转轴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线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稳固传动腔前端壁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稳固传动腔后端壁转动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与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稳固传动腔左端壁内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弹簧,所述滑腔后端壁固定设有磁铁,所述电机动力驱动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内滑动设有轮子装置,所述轮子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收纳腔上端壁与稳固传动腔下端壁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稳固传动腔上侧连通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滑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推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稳固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1508.1A CN111441283A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51508.1A CN111441283A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1283A true CN111441283A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5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51508.1A Withdrawn CN111441283A (zh) | 2020-04-28 | 2020-04-28 |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4128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7459A (zh) * | 2020-12-22 | 2021-04-13 | 林锦全 | 一种交通建设用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
CN113192339A (zh) * | 2021-02-01 | 2021-07-30 | 深圳市沛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作业安全防护警示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29172A (ja) * | 1996-06-05 | 1997-12-22 | Fujikura Kousou Kk | 衝撃吸収エアバック |
CN2294291Y (zh) * | 1997-03-24 | 1998-10-14 | 连亚平 | 充气式标语柱 |
CN201212131Y (zh) * | 2008-04-30 | 2009-03-25 | 周全斌 | 气囊便携式交通警示路锥 |
CN207003331U (zh) * | 2017-06-27 | 2018-02-13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市政防撞缓冲装置 |
-
2020
- 2020-04-28 CN CN202010351508.1A patent/CN11144128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29172A (ja) * | 1996-06-05 | 1997-12-22 | Fujikura Kousou Kk | 衝撃吸収エアバック |
CN2294291Y (zh) * | 1997-03-24 | 1998-10-14 | 连亚平 | 充气式标语柱 |
CN201212131Y (zh) * | 2008-04-30 | 2009-03-25 | 周全斌 | 气囊便携式交通警示路锥 |
CN207003331U (zh) * | 2017-06-27 | 2018-02-13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市政防撞缓冲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7459A (zh) * | 2020-12-22 | 2021-04-13 | 林锦全 | 一种交通建设用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
CN112647459B (zh) * | 2020-12-22 | 2022-01-28 | 林锦全 | 一种交通建设用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
CN113192339A (zh) * | 2021-02-01 | 2021-07-30 | 深圳市沛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作业安全防护警示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41283A (zh) | 一种施工警示缓冲路障 | |
CN109484361B (zh) | 一种自洁净车载倒车摄像头 | |
CN110154886A (zh) | 一种车用交通警示装置 | |
CN110371076B (zh) | 一种可自动绑定的安全带 | |
JP2021024550A (ja) | 二輪電動バイクの保護装置 | |
CN111155427B (zh) | 一种桥梁撞击缓冲安全防护栏 | |
CN111882898A (zh) | 一种可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交通节能红绿灯 | |
CN108944609B (zh) | 一种车载杯托 | |
CN111455891B (zh) | 一种针对汽车通行的交通减速带 | |
CN211543324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用支撑腿 | |
CN111873723A (zh) | 一种车胎漏气后自动充气设备 | |
CN215775779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安全衣 | |
CN111622146A (zh) | 一种用于危险路段的被动反应防护装置 | |
CN111845603A (zh) | 一种含车灯防撞与车辆减速的紧急保护装置 | |
CN111622039A (zh) | 一种盘山公路防护围栏设备 | |
CN111979941A (zh) | 一种新型的交通减速带 | |
CN114412151A (zh) | 一种市政工程建设用安全防护支撑平台 | |
CN2663232Y (zh) | 旋转离合式汽车安全带预张紧装置 | |
CN112428950A (zh) | 一种可监测撞击并减小撞击损伤的车体智能保险杠 | |
CN111501602B (zh) | 一种可调节坡度的缓震储能减速带装置 | |
CN217269896U (zh) | 一种高强度卷闸门型材结构 | |
CN218380826U (zh) | 一种停车时方向盘转角监测装置 | |
CN212447423U (zh) | 一种汽车气囊护套总成 | |
CN221442340U (zh) | 一种新型门锁装置 | |
CN212353897U (zh) |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车头的安全碰撞气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