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0493B -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0493B
CN111440493B CN201911352298.1A CN201911352298A CN111440493B CN 111440493 B CN111440493 B CN 111440493B CN 201911352298 A CN201911352298 A CN 201911352298A CN 111440493 B CN111440493 B CN 111440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arts
antistat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22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0493A (zh
Inventor
张彦
周鼎
夏寅
张静
赵鸣愈
高斌基
李刚
唐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22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7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100 n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4Antistat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为了解决现有背光模组中由于局部受热不均引起的银反射膜出现褶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胶粘剂组合物,防黏连粒子,导热乳胶液和抗静电剂。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和导热抗静电涂层。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后形成导热抗静电涂层,该涂层导热性好、抗静电性好。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导热系数高,表面电阻低、抗静电性好,且背面耐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同时也涵盖需要类似反射膜的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由于自身并不能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源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即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外框以及胶带等组装而成。背光模组中,反射膜处于导光板的底部,将自底部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从而防止光源外漏,提高光的使用效率。现有市场上的银反射膜主要有银白反射膜,双银反射膜和银黑反射膜。如图1所示,现有银反射膜包括防氧化层10、银(Ag)层20、基材层30、热干胶贴合层40、和保护层50。现有银反射膜为复合型银反射产品,防氧化层,银层和基材层统称为银膜,银膜和保护层这两层膜的热收缩率会存在差异,尤其在局部受热不均的情况下,两层材料的收缩率不同,从而容易引起银反射膜出现局部褶皱现象,银反射膜出现褶皱,不能均匀反射光线,从而使整个背光模组的发光不均匀。除此以外,客户使用双银反射膜,主要在于它具有更加细腻的金属品味感,但是由于双银反射膜背面(保护层)通常采用PET材质,而PET本身耐磨性不强,容易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刮伤问题,尤其对于胶框机种,进而引起整个背光模组外观不佳问题,从而导致客户会相当慎用银反射膜。如何解决由于局部受热不均引起的银反射膜褶皱问题以及实际组装过程中银反射膜背面(保护层)会出现划伤问题,成为行业内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背光模组中由于局部受热不均引起的银反射膜出现褶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后形成导热抗静电涂层,该涂层导热性好、抗静电性好。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导热系数高,表面电阻低、抗静电性好,且背面(导热抗静电涂层)耐磨性好。
背光模组中的LED灯条位于导光板的一端(或称一侧),背光模组运行时间长了,为LED灯供电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会发热产生高温,背光模组高温运行时,银反射膜靠近LED灯和柔性电路板的一则由于局部受热不均易出现褶皱,从而使整个背光模组的发光不均匀。同时,在膜片裁切组装、背光模组震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伤银反射膜背面,影响背光模组总体美观。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背面(导热抗静电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消静电性能,能够有效降低由于背光模组高温运行,柔性电路板处局部发热不均引起的银反射膜褶皱不良率,同时由于背面涂层(导热抗静电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组装划伤或者背光模组震动引起的外观不良,保持银反射膜原有的外观品味,相比于普通的银反射膜,能够保持裁切组装良率在98%以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胶粘剂组合物,防黏连粒子(也称为防粘连粒子),导热乳胶液和抗静电剂。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组合物包括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有机溶剂。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组合物包括树脂成膜物10-5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1-5份,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树脂成膜物10-5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1-5份,防黏连粒子(也称为防粘连粒子)1-8份,导热乳胶液2-6份,助剂0.5-1份,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中的助剂包括流平剂、抗静电剂和爽滑剂。
为了进一步使导热抗静电涂布液适于网纹辊涂布,通过加入有机溶剂对其固含量进行调节,使固化后的涂层具有更好的膜面外观和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的固含量为36%。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成膜物选自丙烯酸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多元醇、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防黏连粒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粒子、聚丙烯(PP)粒子、聚乙烯(PE)粒子、聚酰胺(PA)粒子、聚苯乙烯(PS)粒子、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硅粒子、或有机硅粒子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乳胶液主要是含有导热粒子的乳液,分散均匀,能够稳定存在。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乳胶液包括导热粒子和溶剂。所述导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1-10μm。所述导热粒子的含量为20%。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粒子选自氧化铝(二氧化二铝)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粒子选自纳米氧化铝(二氧化二铝)粒子。
所述导热乳胶液为纳米氧化铝乳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粒子选自球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锌,碳化硅或碳化硼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导热粒子的平均粒径控制在0.015-6μm,形状以球形为佳。
进一步的,导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30nm。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乳胶液包括三氧化二铝粒子和有机溶剂。进一步的,所述三氧化二铝粒子含量为20%,粒径为20-30nm;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树脂成膜物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1-8份,导热乳胶液2-6份,流平剂,爽滑剂,抗静电剂0.1-0.6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树脂成膜物、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在涂布液中加入导热乳胶液,通过导热粒子的添加,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从而解决背光模组在高温运行下银反射膜出现的局部褶皱问题,适应更高端机种的使用。同时,通过在涂布液中加入导热粒子,能够有效降低抗静电剂的用量,导热粒子和抗静电剂二者起到协同效应,达到降低抗静电剂析出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树脂成膜物)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1-8份,导热乳胶液2-6份,流平剂0.2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0.1-0.6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所述导热乳胶液包括三氧化二铝粒子和有机溶剂;所述三氧化二铝粒子含量为20%,粒径为20-30nm;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前述技术方案对应实施例1-13。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树脂成膜物)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4-5份,导热乳胶液3-4份,流平剂0.2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0.3-0.4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前述技术方案对应实施例3、4、7和实施例11。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树脂成膜物)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4份,导热乳胶液3份,流平剂0.2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0.3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3提供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丁酮、乙酸丁酯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和导热抗静电涂层,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由本发明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后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在组装过程中具有好的抗划伤效果,从而提高组装良率。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由本发明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固化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还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置于所述银反射膜和导热抗静电涂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底涂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防氧化层、银(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防氧化层、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保护层、底涂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2-6μm,优选为3-5μm,最优选为4μm。
将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内,在较少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保证材料的导热抗静电性能,同时能够不影响材料的整体物性(裁切掉粉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中,所述银反射膜包括防氧化层、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也称为贴合层)、和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所述贴合层胶水为热干复合胶水,所述保护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混有BaSO4或TiO2粒子的PET材料或蒸镀有金属铝的PET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银反射膜(未涂底涂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81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防氧化层、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层是涂布在保护层上。导热抗静电涂层的特征是具有高附着力(≥5B),低的表面电阻(109-1012Ω),硬度(≥2H),导热系数为0.5-0.8W(m×k)-1,钢丝绒10次无明显痕迹(负重125g),基本不影响正常的银反射膜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还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置于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之间。底涂层主要为了增加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中,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亚克力体系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底涂层厚度为0-1μm(可以无低涂层)。所述底涂层厚度为0.1μm-1μm。
进一步的,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进一步的,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
上述底涂层是在涂布导热抗静电涂层前将水性聚氨酯、聚氨酯、亚克力体系等材料对保护层进行底涂预处理而形成的,用于提高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导热抗静电涂布液;
(2)制备银反射膜;
(3)配制底涂层的涂布液;
(4)将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在步骤(2)所得的银反射膜的保护层的表面,使底涂层固化;
(5)在底涂层的表面涂布导热抗静电涂布液,使其固化。
上述涂布处理工艺,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定。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的固含量一般控制在36%,有利于该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的表面,不出现膜面外观不良问题。
与现有的银反射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导热抗静电涂层表面具有导热、抗静电效果,同时导热抗静电涂层表面(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背面)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特点,能够有效降低由于背光模组高温运行、柔性电路板处局部发热不均引起的银反射膜褶皱不良率,同时由于背面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组装划伤或者背光模组震动引起的背光模组外观不良,保持银反射膜原有的外观品味,相比于普通的银反射膜,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能够保持裁切组装良率在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见的银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结构示意图(存在底涂层)。
其中:
10:防氧化层,起阻隔水氧,保护银层的作用,
20:Ag层,
30:PET基材层,
40:热干复合胶层,
50:保护层,
60:底涂层,
70:导热抗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现有银反射膜包括防氧化层10、Ag层20、基材层30、热干胶贴合层40、和保护层50。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包括防氧化层10、Ag层20、基材层30、热干胶贴合层40、保护层50、底涂层60和导热抗静电涂层70。其中导热抗静电涂层70是由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而成。
实施例1-13中所用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均为DIC化工株式会社提供,流平剂、爽滑剂由美国毕克化学有限公司提供,抗静电剂由日本花王公司提供,防黏连粒子由综研化学公司提供。导热纳米三氧化二铝乳液(即导热乳胶液,也称为纳米氧化铝乳液)由润奥化工提供,乳液纳米粒子含量20%,粒径20-30nm之间,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4至30,及对比例9-16中的银反射膜,依次包括2μm厚的防氧化层、110nm厚的Ag层、25μm厚的PET基材层、4μm厚的热干胶复合层、50μm厚的含有二氧化钛粒子或硫酸钡粒子PET保护层、厚度为0.1μm的底涂层。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1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即导热乳胶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4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6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2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4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1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5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6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1提供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8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实施例14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底涂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2μm。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3μm。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5μm。
实施例18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6μm。
实施例19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2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0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3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1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2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5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3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6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4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7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5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8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6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9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7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0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8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1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9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2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30
如实施例14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实施例13中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导热抗静电涂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导热抗静电涂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7所用的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均为DIC化工株式会社提供,流平剂、爽滑剂由美国毕克化学有限公司提供,抗静电剂由日本花王公司提供,防黏连粒子由综研化学公司提供;导热纳米三氧化二铝乳液(即导热乳胶液)由润奥化工提供,纳米三氧化二铝粒子含量为20%,粒径为20-30nm,溶剂为乙酸丁酯,比较例8中所用的纳米三氧化二铝的粒径在30nm左右,直接以粒子方式添加,非乳液方式。
对比例1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抗静电涂布液不含导热纳米三氧化二铝乳液。
对比例2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5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抗静电涂布液不含导热纳米三氧化二铝乳液。
对比例3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1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
对比例4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导热抗静电涂布液不含防黏连粒子。
对比例5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导热抗静电涂布液不含防黏连粒子。
对比例6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导热抗静电涂布液不含抗静电剂。
对比例7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3重量份纳米氧化铝乳液,0.1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该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流平剂含量过低。
对比例8
一种涂布液:将30重量份的改性丙烯酸树脂,3重量份异氰酸酯固化剂,4重量份防黏连粒子,0.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粒子,0.2重量份流平剂,0.2重量份爽滑剂,0.3重量份抗静电剂和67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所述纳米氧化铝粒子未配制成导电乳胶液,以粒子方式直接加入涂布液中,属于粒子添加方工,非乳液方式。
对比例9
一种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底涂层和涂布层。其中,将上述对比例1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0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2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1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3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2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4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3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5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4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6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5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7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6
如对比例9提供的银反射膜,其中,将上述对比例8中的涂布液稀释到36%固含量,并将涂布液涂布在有底涂层的银反射膜保护层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5分钟进行表干,得到涂布层,其中银反射膜厚度为81μm,涂布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7
未处理的银反射膜,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背面未处理的银反射膜,型号为LSR80S-K。
将实施例14至30中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和对比例9-17中的银反射膜进行下述测试。
1、膜面情况:采用常规射灯+目视进行膜片外观(指导热抗静电涂层膜面的外观)判断,标准为三个等级:膜面均匀;适当膜面花,可接受;膜面花,不可接受。
2、硬度:按照JISK5400-1990《粉末涂料涂膜附着性能的测定》的标准,测试各导热抗静电涂层的铅笔硬度,硬度≥2H为合格。
3、附着力:按照GB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的标准,测试各导热抗静电涂层的附着力,其中100/100代表不脱膜,90/100代表脱落10%,标准为≥80/100为合格。
4、表面电阻:按照ASTM D257-07《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率的标准试验方法》测试各导热抗静电涂层的表面电阻值,来判断银反射膜的抗静电性能。表面电阻值越低,导电性越好,抗静电性越好。
5、信赖性:利用高温高湿箱和台灯来判定助剂是否析出,其中高温高湿的条件为65℃/95%RH,时间为1000小时;通过表1中的信赖性析出检测结果来表征。
6、耐磨性:按照HG/T 4303-2012《表面硬化聚酯薄膜耐磨性测定方法》测试各导热抗静电涂层的耐磨耗损性,采用0000#钢丝绒,但载荷为125g,来回一次算一次,合计10次,通过检测膜片表面无划伤,来判断导热抗静电涂层的耐磨效果;
7、导热性:采用非稳态瞬间热线法测试:按照GB/T5990-1986在TC3000E型导热仪上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60mm×60mm×2mm,导热系数越高越好。通过表1中的导热系数结果来表征。
8、高温运行褶皱情况:将银反射膜组装入背光模组,在85℃高温下运行72小时,观察背光源发光情况。通过表2中的高温运行褶皱现象来表征,判断等级为合格和不合格。组装10片背光模组(简称背光),10片均发光均匀,判定为合格。10片中只要存在1片发光局部不均,即判为不合格。
9、裁切掉粉:模仿客户端的裁切方式,用裁切治具进行膜片(本发明提供的银反射膜)裁切,观察其是否掉粉。所有操作均在统一条件下进行,排除环境人为因素影响。
10、粘卷情况:通过目视判断是否存在粘卷,判断等级为无和粘卷。
表1实施例14-30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对比例9-17提供的银反射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332906220000191
Figure BDA0002332906220000201
Figure BDA0002332906220000211
由表1所示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的耐磨性好,(钢丝绒10次无明显痕迹(负重125g)),抗静电性好(低的表面电阻(109-1012Ω)),导热性好(导热系数为0.5-0.8W/(㎡·K))。
从表1中实施例14-18结果可以发现,导热抗静电涂布层厚度与附着力、硬度和表面电阻值等有关,厚度越厚,附着力下降,存在掉粉的风险,厚度薄则达不到抗静电的效果。
从实施例16、19-22以及对比例13结果可以发现,导热抗静电涂层的抗静电值与涂布液中的抗静电剂的比例有关,抗静电剂添加量比例越大,其表面电阻值越小,但是存在的风险即继续添加抗静电剂添加比例,其涂层高温高湿信赖性后会存在析出风险。
从实施例20、23-25以及对比例8-10结果可以发现,导热抗静电涂层的硬度和耐摩擦性,主要取决于纳米氧化铝乳液的添加量,纳米氧化铝乳液的添加量比例越大,其涂层表面硬度越大,但是随着添加量增加,硬度基本维持在3H左右,无法进一步提升,同时耐摩擦性,当添加量不够的时候,依旧会存在耐磨10次出现划痕现象,不利于生产。另外,从实施例20,对比例8和9可以发现,纳米氧化铝乳液的添加,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整体涂层抗静电剂析出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纳米粒子与抗静电剂起到协同效用,从而使抗静电剂在少量添加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实施例20、26-30以及对比例11-12结果可以发现,导热抗静电层的收卷防黏连性主要跟防黏连粒子的添加量有关,与纳米氧化铝乳液的添加量并未呈相关关系,防黏连粒子不添加或者添加量较少,则会引起粘卷或者轻微粘卷,当防黏连粒子添加量过大的时候,则会在裁切的时候造成轻微的掉粉现象,会影响裁切的良率。
从实施例20、对比例16结果可以发现,导电抗静电层中导热粒子如果选择单纯的纳米氧化铝颗粒,虽然粒径与纳米氧化铝乳液中的纳米氧化铝相当,但是会存在团聚现象,形成膜面花的现象,不可接受,涂层硬度并未有所改善,耐磨性也较差,原因在于单纯纳米粒子无法很好的分散在涂层中,主要在于涂层的底部,从而并未改善涂层的各项物理性能。
实施例20-21,实施例24、实施例28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抗静电值为109Ω,膜面均匀,硬度≥3H,耐磨性10次无划伤,导热系数达到0.7W/(㎡·K),无裁切掉粉,无粘卷,无信赖性析出,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实施例20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从成本和综合性能的角度考虑最好。
表2实施例20、21、24、28以及对比例8、15提供的银反射膜的主要测试结果对比
Figure BDA0002332906220000221
Figure BDA0002332906220000231
我们进行规格料实际机器自动组装10000片背光,通过背面实际组装磨损情况来判断外观良率。各个角度均未发现存在划痕情况,则判断为良品,计算入良率,裁切组装良率R=(良品数量)/(总数量)×100%。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0相比于以往单纯的抗静电银反射膜和常规银反射膜,在裁切组装过程中,背面具有更低的被划伤风险,从而提高其裁切组装良率。将上述的组装的背光分别取10片进行高端机种的高温85℃运行72小时,我们发现,单纯的抗静电银反射膜和常规银反射膜均会存在柔性电路板处出现褶皱现象,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发光不均现象(即局部受热区域会明暗不均),尤其常规银反射膜更为明显。而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则10片背光均表现出优异的发光均匀性。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将上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于银反射膜保护层表面后,可以实现表面降低电阻率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降低与生产线之间摩擦造成的静电,同时由于纳米氧化铝乳液的添加,能够与抗静电剂之间起到协同效应,降低抗静电剂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抗静电剂信赖性之后出现析出现象;
2、将上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于银反射膜保护层表面后,能够有效提高背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降低裁切组装过程中由于划伤导致的背面外观不良率,保证整体背光模组的外观;
3、将上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涂布于银反射膜保护层表面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本身的导热能力,从而降低由于复合型材料两层间热收缩率不同引起的褶皱风险,将局部的受热不均尽快通过导热层导走,保证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在高温条件下不发生褶皱,满足高端机种的使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胶粘剂组合物,防黏连粒子,导热乳胶液和抗静电剂;所述导热乳胶液包括三氧化二铝粒子和有机溶剂;所述三氧化二铝粒子含量为20%,粒径为20-30nm;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1-8份,导热乳胶液2-6份,流平剂0.2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0.1-0.6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30份,异氰酸酯固化剂3份,防黏连粒子4-5份,导热乳胶液3-4份,流平剂0.2份,爽滑剂0.2份,抗静电剂0.3-0.4份,以及有机溶剂67份;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3.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反射膜和导热抗静电涂层,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后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还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置于所述银反射膜和导热抗静电涂层之间。
5.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防氧化层、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保护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固化后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防氧化层、Ag层、基材层、热干胶复合层、保护层、底涂层、和导热抗静电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依次包括2μm厚的防氧化层、110nm厚的Ag层、25μm厚的PET基材层、4μm厚的热干胶复合层、50μm厚的含有二氧化钛粒子或硫酸钡粒子的PET保护层;所述导热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2-6μm。
CN201911352298.1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Active CN11144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2298.1A CN1114404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2298.1A CN1114404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0493A CN111440493A (zh) 2020-07-24
CN111440493B true CN111440493B (zh) 2021-10-26

Family

ID=7165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2298.1A Active CN111440493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049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8582A (zh) * 2016-03-21 2016-07-20 苏州市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散热纳米复合涂料
CN108864869A (zh) * 2018-07-17 2018-11-23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温储能功能的内墙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9575721A (zh) * 2018-12-11 2019-04-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抗静电银反射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8582A (zh) * 2016-03-21 2016-07-20 苏州市湘园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热散热纳米复合涂料
CN108864869A (zh) * 2018-07-17 2018-11-23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温储能功能的内墙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9575721A (zh) * 2018-12-11 2019-04-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抗静电银反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0493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9346B2 (ja) 耐傷性光学膜
CN105555534B (zh) 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系树脂层的透明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
JP5371601B2 (ja) プリズムシート用積層フィルム、プリズムシート用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プリズムシ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JPH07218705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
TW200829961A (en) High definition display surface material, and high definition display and touch panel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6680919B (zh) 一种高亮度扩散型镀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0946995A (en) Antiglare hard coat film and polarizer plate using the film
KR20050074585A (ko) 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광학 필름
CN108690209A (zh) 一种耐紫外线的防眩光涂膜及其应用
JP2009107171A (ja) 光学用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37411A (en) Anti-glar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7120378B2 (ja) バリア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波長変換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20130045381A1 (en) Multilayer film for supporting optical functional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ism sheet
JP2007203712A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光学シ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CN109575721B (zh) 一种高可靠性抗静电银反射膜
CN101109829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扩散片
JP5127306B2 (ja) 感光性粘着樹脂用保護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TW201930514A (zh) 帶黏著層硬塗膜、圖像顯示裝置
CN106118442B (zh) 一种光学膜用树脂涂料及其应用
JP2014145902A (ja) 電飾用シート、電飾用印刷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飾看板
CN111440493B (zh) 一种导热抗静电涂布液及一种导热抗静电银反射膜
CN108178839B (zh) 一种反射膜
CN109814187B (zh) 一种光学反射膜
JP2014235233A (ja)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12161966A (ja) 樹脂フィルム、及び照明用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