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4509B -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4509B
CN111424509B CN202010341758.7A CN202010341758A CN111424509B CN 111424509 B CN111424509 B CN 111424509B CN 202010341758 A CN202010341758 A CN 202010341758A CN 111424509 B CN111424509 B CN 111424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bearing plate
transmission
plat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17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4509A (zh
Inventor
张宏伟
金涛
雷亚利
刘朝伟
田素英
王雨佳
王翠峥
郝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417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4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4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4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1Devices or auxiliary means for setting-out or 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new surfacing, e.g. templates, screed or reference line supports; Applications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surface 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surfacing, e.g. profilograph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roughness or irregularity of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测量较为繁琐且检测人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可将所检测的路面平整度信息状况进行相应比例的放大,使得测量人员较为明显且直观的看到道路的平整度信息,并且通过设置于小车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该检测装置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路面平整度的抽查检测,即,实现了道路平整度信息的自动化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该装置使用方便并且可广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公路建设,沥青路面以其施工周期短、行车舒适度高、噪音低、后期维护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中,但是高等级沥青路面对平整度要求高,路面施工完成后检测人员需及时跟踪检测验收,建立沥青路面平整度数据库,为接下来的施工和质量整改提供依据,且在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长期反复荷载、水损害、桥台下沉、高温季节等综合作用,沥青路面易出现车辙、下沉变形、拥包等病害,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影响司乘驾驶体验,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传统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里程计数传感器,但传统测量装置结构复杂并且使用成本较高,由于涉及到较多的传感器等精密电器零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一旦受到损坏则带来较高的维修费用;
又或者,采用传统的机械测量方式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如:3米直尺法,但是该方法比较落后并且测量效率低下,操作者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低头弯腰,由于路面的高低起伏变化不是很大,通过上述方法所测得的路面平整度信息无法将路面真实的高低起伏变化进行放大,即,测量人员难以明显且直观的看出道路的平整度信息;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该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可将所检测的路面平整度信息状况进行相应比例的放大,使得测量人员较为明显且直观的看到道路的平整度信息,并且通过设置于小车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该检测装置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路面平整度的抽查检测,即,实现了道路平整度信息的自动化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该装置使用方便并且可广泛推广使用。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上纵向间隔设置有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上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承载板之间连接有压迫弹簧,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承载板上方纵向滑动安装有划线装置,所述承载板上端面纵向间隔安装有与划线装置相对应且横向延伸的卷筒组,每组所述卷筒组之间缠绕有记录纸,若干组所述卷筒组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设置于小车上的第一调速装置;
所述小车上横向两侧纵向间隔设置有用于对承载板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承载板横向一侧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且第二传动装置配合有安装在小车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满足: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可驱动承载板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上移,直至被上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另一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可驱动承载板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下降,直至被下方的定位装置定位,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第一调速装置经小车车轮驱动;
多个所述划线装置上方共同竖向滑动安装有纵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上且与之连接有伸缩弹簧的U形杆,所述U形杆连接有触发装置且该触发装置满足:当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带动承载板上移且还未移动到预定位置时,通过触发装置驱动U形杆进行纵向移动并且使得多个划线装置与记录纸脱离接触,以至于当承载板从上方下降至同样位置处时,多个划线装置再次与记录纸接触,所述第一调速装置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且当位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动作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啮合或者脱离。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上的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转动安装有检测轮,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纵向滑动安装在检测架上的划线笔且多个划线壁上端面经伸缩杆连接于U形杆下端面。
优选的,每组所述卷筒组中的其中一个卷筒同轴转动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传动筒且传动筒与卷筒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传动筒同轴转动的第一蜗轮且多个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经第一调速装置驱动。
优选的,所述小车上横向间隔设置有滑道且承载板经与之一体连接的L形杆竖向滑动安装在滑道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滑道底壁且与滑道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的定位柱,所述L形杆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滑道内且位于两定位柱之间的L形板,所述L形板两段连接部进行倒圆角设置且L形板与滑道之间连接有触发弹簧,所述小车上与U形杆相对应位置纵向滑动有抵触板且抵触板与小车之间连接有抵触弹簧,所述抵触板背离U形杆一侧以及L形板置于滑道外一端固定有第一斜块,所述小车上经复位弹簧连接有与之竖向滑动配合的中转杆且中转杆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斜块相配合的第二斜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底壁上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的啮合与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L形杆纵向两侧的L形齿条且L形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滑道上的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经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驱动有转动安装于小车上的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和与之对应的间歇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与不完全齿轮同轴转动的圆板且圆板上间隔环绕设置有N个驱动柱,所述小车上转动安装有与圆板配合的驱动板且驱动板外圆面上固定有与驱动柱相配合的弧形凸起,所述驱动板每转动一圈带动圆板转动N分之一圈且圆板转动N分之一圈能带动不完全齿轮实现与传动齿轮由刚好啮合到完全脱离。
优选的,两所述驱动板经三角皮带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锥齿轮组且锥齿轮组连接有设置在小车上的第二调速装置,所述第二调速装置经小车车轮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二调速装置结构相同且包括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调速蜗杆,所述调速蜗杆经调速皮带轮组与小车车轮连接,所述调速蜗杆啮合有倾斜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调速蜗轮且调速蜗轮同轴转动有锥型盘,调速蜗轮倾斜的角度满足:使得锥型盘过其锥形顶点与锥型盘外圆面的其中一条连线与小车垂直,所述锥型盘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上的摩擦盘且摩擦盘轴向滑动配合有调速筒,所述摩擦盘与调速筒之间连接有调速弹簧且调速筒转动安装有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上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与小车之间经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可将所检测的路面平整度信息状况进行相应比例的放大,使得测量人员较为明显且直观的看到道路的平整度信息,并且通过设置于小车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该检测装置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路面平整度的抽查检测,即,实现了道路平整度信息的自动化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该装置使用方便并且可广泛推广使用;
(2)在本方案中,通过间歇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道路的平整度信息检测,并且当完成每一段抽查路段的检测后,划线装置在记录纸上做出相应的标记, 用于区分不同抽查路段的平整度检测信息情况,使得检测人员能够清楚的识别、判断出每个抽查检测路段的平整度信息情况,使得整个检测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合理、科学的进行;
(3)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调速装置用来驱动第二传动装置,进而实现对每个抽查检测路段距离大小的调整,根据实际需求对每段所要检测路段的距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检测装置的适用性以及灵活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调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组间歇传动机构俯视示意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圆板和与之对应的不完全齿轮分离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检测架、检测轮、与承载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若干卷筒组、检测轮与承载板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两升降齿轮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升降齿轮和与之对应的L形齿条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转杆与抵触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U形杆于若干伸缩杆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时L形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未处于检测状态时L形杆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一调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承载板升起时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张紧皮带轮组、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小车1,所述小车1底部横向两侧转动安装有车轮轴5且车轮轴5上安装有车轮,我们在小车1横向一端固定有挂钩53,该检测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我们通过检测车通过挂钩53拖动小车1以所设定的速度沿检测道路匀速行驶;
我们在小车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上纵向间隔设置有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承载板2之间连接有压迫弹簧3,当小车1在检测车的拖动下匀速行驶时,若干检测单元在压迫弹簧3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紧密接触,若干检测单元根据路面的平整度情况在竖向进行移动,即,当路面的出现坑洼时,相应的检测单元在压迫弹簧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路面出现凸起时,相应的检测单元受到凸起的阻碍向上移动,参照附图11所示,检测单元位于承载板2上方纵向滑动安装有划线装置,我们在承载板2上端面纵向间隔安装有与划线装置相对应且横向延伸的卷筒12组,每组卷筒12组之间缠绕有记录纸4,多个所述划线装置上方共同竖向滑动安装有纵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U形杆7,并且U形杆7在伸缩弹簧6的作用下,使得竖向滑动安装在U形杆7上的若干划线装置抵触于记录纸4上,较好的,我们在承载板2上与划线装置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划线板54,使得当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划线记录时,记录纸4受到划线板54的支撑不会被划线装置戳破;
我们根据所检测路面的坑洼高低起伏情况来进行设定记录纸4的宽度,使得当检测单元处于平整的路面上时,纵向滑动安装在检测单元上方的划线装置对应于记录纸4的中间部位,并且记录纸4的宽度满足:当该检测装置对所要检测路段的最低位置处以及最高位置处进行检测时,划线装置在相应检测单元的作用下均可将对应的路面坑洼信息记录在记录纸4上,若我们设置较宽的记录纸4,则使得记录纸4上下两端较多部分根本使用不到而造成对纸张的浪费;
若干组所述卷筒12组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设置于小车1上的第一调速装置,所述第一调速装置经车轮轴5驱动,即,当检测车拖动小车1在检测道路上移动时,小车1的车轮轴5通过第一调速装置带动卷筒12组中的其中一个卷筒12转动,进而实现将缠绕于另一卷筒12上的记录纸4转移至该卷筒12上,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通过第一调速装置来调节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卷筒12转动的速度快慢,进而调节记录纸4的移动速度,在本方案中若没有第一调速装置,则通过小车1车轮带动记录纸4移动的速度和小车1前进的速度时相同,则,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所滑出的线状图和所测量路段表面的高低起伏相匹配,即,如实的表现出所测量路面的平整度信息,但是将所测量路段平整度信息一比一如实的反馈在记录纸4上,导致检测人员无法较为直观的看出所测路段的真实平整度信息,因为路面的高低起伏落差不会很大,一比一的还原在记录纸4上,测量人员还需要根据画在记录纸4上的线状图去沿着记录纸4延伸的方向去查看线状图的高低起伏(即,路面的高低起伏),此时由于线状图较长,明显不利于测量人员对所测路段平整度信息的一个整体的把控、分析和判断,而且将所测路面平整度信息一比一的还原在记录纸4上也需要用到和所测路段同样长度的记录纸4,浪费较多纸张的同时还不利于检测人员对所测路段平整度信息有一个清楚、直观的把控、判断;
较好的,我们通过第一调速装置进行调速并且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卷筒12以小车1移动速度的M分之一进行转动(M的数值可为1、2、3、4…,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M的数值),此时缠绕在卷筒12上的记录纸4以小车1移动速度的M分之一移动,同时也相应的减少了记录纸4的使用量,即,此时所需记录纸4的长度仅为未调速前的M分之一,进而实现将所测路段高低起伏信息放大M倍后画在记录纸4上,使得检测人员更为直观、清楚的对所测路段平整度信息的判断、把控;
参照附图4所示,我们在小车1上横向两侧纵向间隔设置有用于对承载板2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承载板2横向一侧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且第二传动装置配合有安装在小车1上的间歇传动机构(当承载板2处于被定位装置定位时,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不啮合),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经小车1车轮驱动,即,当小车1在检测车的拖动下同步带动两间歇传动机构转动,并且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满足: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可驱动承载板2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上移(此时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产生动作,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脱离,即,第一调速装置不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此时卷筒12停止转动,即,记录纸4相对于承载板2不再移动),直至被上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当承载板2上移至被处于上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后,该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脱离接触,此时不再对路面进行平整度检测;
此时小车1在检测车的拖动下继续向前移动,以至于小车1车轮带动另一间歇传动机构并且使其与相对于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驱动承载板2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下降,直至被下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后(此时,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再次产生动作,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再次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卷筒12转动,此时记录纸4再次移动,继续开始对下一段待测路段的测量工作),该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脱离接触;
参照附图5、6所示,即,当用于驱动承载板2上移且相互配合的间歇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装置开始啮合(承载板2上移),以至于到用于驱动承载板2下降且相互配合的间歇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装置啮合进而驱动承载板2下降并且承载板2被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再次定位时,该时间段为不检测时间,当承载板2被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后,以至到用于驱动承载板2上移且相互配合的间歇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装置再次啮合,该时间段为检测时间;
较好的,所述U形杆7连接有触发装置且该触发装置满足:当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带动承载板2上移(当承载板2开始上移时,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产生动作并且记录纸4停止移动,伴随着承载板2的上移若干检测单元在压迫弹簧3的作用下开始沿承载板2向下移动,此时划线装置让在记录纸4上进行划线,由于此时记录纸4不再移动,故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画出一道竖直线条),并且当承载板2还未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即,承载板2还未被处于上方的定位装置定位时,此时我们设定划线装置还未与记录纸4脱离,并且我们设定此时承载板2上移至B位置),通过触发装置驱动U形杆7进行纵向移动,即,使得划线装置朝着远离与之对应的记录纸4的方向移动,以致使得划线装置和记录纸4分离(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最后画的一道竖直线条为前一段所测路段的终结,用于和后续所测路段的测量信息进行区分、标记);
以至于当承载板2从上方再次下降至B处位置时,多个划线装置在触发装置的作用下朝着靠近与之对应的记录纸4的方向移动,以至于再次与记录纸4接触,此时伴随着承载板2的继续下降,多个检测单元抵接在地面上并且压缩压迫弹簧3,并且使得检测单元沿承载板2向上移动,此时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画有竖直线条部位再次画出一道线条,即,两道线条重合,当承载板2下降至被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定位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带动卷筒12转动,进而开始下一段待测路段的路面平整度信息检测,在记录纸4上画出竖向延伸的线条,是为了区分、标记相邻两待测路段的平整度测量信息,使得检测人员更为清楚直观的对不同段检测路面的平整度信息进行分析、汇总。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检测架8,参照附图7所示,所述压迫弹簧3连接于承载板2与检测架8之间并且在压迫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检测轮9紧紧抵触于路面上,当小车1在检测车的拖动下沿所检测道路前进时,同步带动多个检测轮9进行转动,并且当检测轮9移动至路面有坑洼或者凸起位置时,通过检测轮9带动检测架8在竖向沿承载板2进行移动,参照附图8所示,检测架8上端纵向滑动安装有划线笔10,且多个划线笔10上端经伸缩杆11与U形杆7之间连接,并且在U形杆7与伸缩弹簧6之间的配合下,使得多个划线笔10和与之对应的记录纸4保持接触并且使得划线笔10和与之对应的记录纸4之间存在适当的压迫力,但该压迫力不应较大,避免划线笔10将记录纸4划破。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每组所述卷筒12组中的其中一个卷筒12同轴转动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传动筒13且传动筒13与卷筒12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之所以将卷筒12轴和传动筒13之间设置为轴向滑动配合,是为了配合承载板2在竖向的移动,使得卷筒12轴和与之对应的传动筒13始终能够实现动力的传递;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传动筒13同轴转动的第一蜗轮14且多个所述第一蜗轮14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第一蜗杆15,所述第一蜗杆15经第一调速装置驱动,所述小车1车轮通过第一调速装置调速后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蜗杆15并且通过第一蜗杆15带动若干第一蜗轮14转动,进而带动相应的卷筒12转动,实现带动记录纸4的移动。
实施例4,在实施例1基础上,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小车1上横向间隔设置有滑道16且承载板2经与之一体连接的L形杆17竖向滑动安装在滑道16内,参照附图13所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滑道16底壁且与滑道16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18的定位柱19(在设置的时候我们将定位柱19头部一端进行倒圆角设置),所述滑道16设置有两个并且在每个滑道16内均竖向间隔设置有两定位柱19,我们在L形杆17与滑道16壁竖向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与定位柱19相对应的定位孔20,当该检测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承载板2经与之连接的两L形杆17被处于下方的定位柱19处于定位状态,参照附图14所示,当该检测装置不工作时,承载板2上移且被处于上方的两定位柱19处于定位状态;
参照附图13所示,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滑道16内且位于两定位柱19之间的L形板21,所述L形板21两段连接部进行倒圆角设置且L形板21与滑道16之间连接有触发弹簧22,在触发弹簧22的作用下使得L形板21竖向部位处于滑道16内,参照附图12所示,我们在小车1上与U形杆7相对应位置纵向滑动有抵触板23且抵触板23与小车1之间连接有抵触弹簧24,所述抵触板23在抵触弹簧24的作用下紧紧抵触在U形杆7上,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抵触弹簧24对抵触板23的作用力,远小于伸缩弹簧6对U形杆7的作用力(抵触弹簧24对抵触板23的作用力只要能够使得抵触板23与U形杆7保持紧密接触即可),进而使得U形杆7在伸缩弹簧6的作用下将若干划线笔10抵触于记录纸4上,参照附图12、15所示,我们在抵触板23背离U形杆7一侧以及L形板21置于滑道16外一端固定有第一斜块25,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小车1上经复位弹簧26连接有与之竖向滑动配合的中转杆27,所述中转杆27设置为L形并且中转杆27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斜块25相配合的第二斜块28;
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当该检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时,U形杆7在伸缩弹簧6的作用下使得多个划线笔10抵触在记录纸4上并且伴随着的记录纸4的移动,在记录纸4上画出反应所测量路段的路面平整度信息线状图,此时L形杆17与滑道16的位置关系以及L形杆17和定位柱19之间的关系处于如附图13中所示,当完成对某一待测路段的检测后,承载板2在相互配合的间歇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装置的带动下突破定位柱19对L形杆17的定位(当L形杆17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后,并且作用于定位柱19进行倒圆角部位,此时伴随着L形杆17的继续上移则迫使定位柱19从定位孔20中向外撤出并且压缩定位弹簧18)开始沿滑道16向上移动,并且当处于下方的定位柱19产生动作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不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即,此时若干卷筒12不再转动且记录纸4也随之停止移动,此时不再进行测量工作,伴随着承载板2的继续上移,此时若干检测架8在压迫弹簧3的作用下开始沿着承载板2向下移动并且同步带动划线笔10在已经停止移动的记录纸4上进行划线,参照附图13所示,在L形杆17上端面触碰到L形板21进行倒圆角部位前,划线笔10在停止移动的记录纸4上划出一道竖直线条,此时划线笔10仍与记录纸4保持接触并且还未移动至处于记录纸4下方的划线板54上,当L形杆17上端触碰到L形板21进行倒圆角部位时,则迫使L形板21向外沿滑道16滑动并且使得触发弹簧22被拉伸,参照附图12所示,当L形板21受到L形杆17上端面的挤压向外滑动时,则通过第一斜块25促使固定在中转杆27上的第二斜块28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中转杆27向上移动并且拉伸复位弹簧26,进而通过固定于中转杆27另一端的第二斜块28带动固定在抵触板23上的第一斜块25朝着挤压U形杆7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多个与U形杆7竖向滑动安装配合的划线笔10朝着远离记录纸4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划线笔10与记录纸4脱离,此时虽然划线笔10与记录纸4之间不再接触,但是划线笔10仍处于在记录纸4在纵向的的投影区域内,伴随着承载板2的继续上移,以至承载板2上移至被处于上方的定位柱19定位时(此时检测轮9不再与地面接触且处于悬空状态),此时划线笔10不再处于记录纸4在纵向的投影区域内(即,此时记录纸4的高度处于划线笔10之上,因为我们在设置记录纸4的宽度时不会设置很宽,会根据所测路段的高低起伏情况而相应设置记录纸4的宽度,在确保能够通过记录纸4与划线笔10的配合将所测路段的高低起伏情况表现在记录纸4上的情况下尽可能将记录纸4宽度设置窄一些,可实现节省纸张的效果),并且此时L形杆17仍抵触在L形板21处于滑道16内部位(如附图14所示),使得划线笔10与记录纸4在纵向保持一定距离间隔;
当L形杆17在相配合的间歇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即,突破处于上方的定位柱19对L形杆17的定位,沿着滑道16向下移动,此时L形杆17仍然抵触在L形板21处于滑道16内部位,伴随着承载板2的下降,则多个检测轮9接触到地面并且开始沿承载板2向上移动(但此时划线笔10仍未与记录纸4接触),以至于当L形杆17下降至其上端面不再与L形板21置于滑道16内部分接触时(此时,划线笔10已经处于记录纸4在纵向的投影区域内),此时,L形板21在触发弹簧22的作用下沿滑道16进行横向移动并且移动至如附图13中所示位置,伴随着L形板21的复归原位,则中转杆27在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也进行复位进而使得U形杆7在伸缩弹簧6的作用下复位,最终使得多个划线笔10再次与记录纸4接触,在L形杆17还未被处于下方的定位柱19定位之前,划线笔10在停止移动的记录纸4上再次画一道竖直线条(该竖直线条和上述中所述线条重合),以至于当L形杆17被处于下方的定位柱19定位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驱动第一传动装置进而带动卷筒12转动,此时划线笔10开始在移动的记录纸4上划线,进而开始下一段待测路段的平整度信息测量工作,两所述重合的竖直线条实现了对相邻两待测路段的平整度测量信息的标记、区分。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4所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20底壁上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当L形杆17受到作用力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会迫使与之配合的定位柱19从定位孔20中撤出,一旦定位柱19不再抵触在定位孔20底壁上,则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产生变化,并且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的啮合与脱离,当两者啮合在一起时可实现动力的传递,当两者脱离时动力传递中断,我们设定初始时L形杆17被处于下方的定位柱19进行定位,并且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变化时,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不再驱动第一传动装置,以至于当压力传感器再次检测到压力信号变化时,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调速装置再次驱动第一传动装置,此后,重复以上控制过程。
实施例6,在实施例4基础上,参照附图10所示,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L形杆17纵向两侧的L形齿条29且L形齿条29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滑道16上的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经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1驱动有转动安装于小车1上的传动齿轮32且传动齿轮32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不完全齿轮33,所述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间歇传动机构连接,当用于驱动承载板2上移的间歇传动机构带动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进行啮合时(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不完全齿轮33和传动齿轮32其齿系均设置为斜齿,便于两者更好的啮合),则带动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转动进而推动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1带动相应的升降齿轮转动,进而通过L形齿条29带动L形杆17沿滑道16上移,此时位于纵向另一侧的升降齿轮和与之对应的L形齿条29带动相应的传动齿轮32进行空转(因为当用于驱动承载板2上移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啮合时,用于驱动承载板2下降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是不啮合的,反之同样符合上述情况),在此,我们在设置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1的时候,使得其能够进行双向传动,或者将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1也可以用锥齿轮组进行代替实现双向传动的效果。
实施例7,在实施例6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与不完全齿轮33同轴转动的圆板34且圆板34上间隔环绕设置有N个驱动柱35,参照附图5所示,小车1上转动安装有与圆板34配合的驱动板36且驱动板36外圆面上固定有与驱动柱35相配合的弧形凸起37,所述驱动板36每转动一圈带动圆板34转动N分之一圈且圆板34转动N分之一圈能带动不完全齿轮33实现与传动齿轮32由刚好啮合到完全脱离,我们在设置两不完全齿轮33的时候,参照附图6所示,使得两不完全齿轮33沿着其转动方向间隔一定角度进行设置,参照附图5所示,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经小车1车轮驱动并且两者转动方向保持一致,进而间歇传动机构通过与之对应的不完全齿轮33驱动相应传动齿轮32时,即可实现带动承载板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参照附图6中所示,我们设定此时位于上方的不完全齿轮33为驱动承载板2上移的不完全齿轮33,位于下方的不完全齿轮33为驱动承载板1下降的不完全齿轮33,并且我们使得两不完全齿轮33沿着其转动方向先后间隔90°设置,如附图6所示,当位于上方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啮合时,则带动承载板1向上移动,从此时开始计时,以至于到位于下方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由啮合到两者完全脱离为止(当位于下方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啮合时,则驱动承载板1向下移动,以至于两者完全脱离时,承载板1下移至被处于下方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位置),该段时间为整个装置的不工作时间,当位于下方的不完全齿轮33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脱离时,从此时开始计时,以至于到位于上方的不完全齿轮33再次和与之对应的传动齿轮32啮合时为止,该段时间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测试时间;
该装置的检测时间和不检测时间的长短分别对应,所检测路段的长度和两相邻检测路段之间的距离间隔,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两不完全齿轮33沿其转动方向的间隔角度的设置。
实施例8,在实施例7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两所述驱动板36经三角皮带轮组38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锥齿轮组39,较好的,我们将锥齿轮组39连接有设置在小车1上的第二调速装置,所述第二调速装置经小车1车轮驱动,当小车1在检测车的拖动下沿道路前进时,小车1移动的速度经过第二调速装置后,第二调速装置通过三角皮带轮组38带动驱动板36转动的速度缩小为小车1前进速度的W分之一(W可取值1、2、3、4…等),通过第二调速装置将速度进行缩小进而带动驱动板36以一个较慢的速度(小车1移动速度的W分之一)进行转动(但是,小车1仍然以一个恒定不变的速度在检测车的拖动下进行移动),进而可改变该装置的检测时间与不检测时间,即,相应改变所检测路段的距离以及两相邻检测路段之间的距离间隔,使得该装置的适用性、灵活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15所示,所述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二调速装置结构相同且包括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调速蜗杆40,所述调速蜗杆40经调速皮带轮组41与小车1车轮连接,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调速蜗杆40啮合有倾斜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调速蜗轮42且调速蜗轮42同轴转动有锥型盘43,调速蜗轮42倾斜的角度满足:使得锥型盘43过其锥形顶点与锥型盘43外圆面的其中一条连线与小车1垂直,所述锥型盘43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摩擦盘44且摩擦盘44轴向滑动配合有调速筒45,所述锥型盘43的转动速度和小车1前进速度保持同步,即,为一个恒定的数值,所述摩擦盘44与调速筒45之间连接有调速弹簧46并且摩擦盘44在调速弹簧46的作用下,紧紧抵触于锥型盘43上(实现动力的传递),如附图2中所示,并且调速筒45转动安装有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承托架47,所述承托架47与小车1之间经电动推杆48连接,我们通过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在竖向移动,进而改变摩擦盘44和锥型盘43之间的传动半径进而实现调速的效果,当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上移至使得摩擦盘44仅仅与锥型盘43顶点位置接触时,此时锥型盘43无法驱动摩擦盘44转动,即,实现调速装置和与之对应的传动装置的脱离,我们将与第一调速装置相配合的电动推杆控制器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当设置于定位孔20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变化时(承载板2沿滑道16上移),微控制器控制与第一调速装置相配合的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上移至仅仅与锥型盘43的顶点(中心点)接触位置,此时动力传递中断,当设置于定位孔20中的压力传感器再次检测到压力信号变化时(承载板2下移),微控制器控制与第一调速装置相配合的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下降至相应位置,恢复动力的传递,当我们需要针对第二调速装置进行调节时,我们只需要通过与第二调速装置相配合使用的电动推杆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在竖向进行移动,从而改变和与之对应的锥型盘43的传动半径比,进而实现调速的效果;
参照附图17所示,所述第一蜗杆15经与之连接的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51连接有安装在小车1上的张紧皮带49轮组 ,所述张紧皮带49轮组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1底部的滑块52且滑块52与小车1之间连接有张紧弹簧50,所述滑块52上转动安装有带轮,并且调速筒45上同轴心套固有带轮(如附图4、15所示),以及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51驱动有带轮(如附图17所示),三个所述带轮之间经涨紧皮带连接并且实现动力的传递,当电动推杆48带动摩擦盘44,即,调速筒45在竖向移动时,通过张紧皮带49轮组可实现动力的实时传递。
该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可将所检测的路面平整度信息状况进行相应比例的放大,使得测量人员较为明显且直观的看到道路的平整度信息,并且通过设置于小车1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该检测装置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路面平整度的抽查检测,即,实现了道路平整度信息的自动化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该装置使用方便并且可广泛推广使用;
在本方案中,通过间歇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装置的配合使得每隔特定距离完成对道路的平整度信息检测,并且当完成每一段抽查路段的检测后,划线装置在记录纸4上做出相应的标记, 用于区分不同抽查路段的平整度检测信息情况,使得检测人员能够清楚的识别、判断出每个抽查检测路段的平整度信息情况,使得整个检测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合理、科学的进行;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调速装置用来驱动第二传动装置,进而实现对每个抽查检测路段距离大小的调整,根据实际需求对每段所要检测路段的距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该检测装置的适用性以及灵活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具体的使用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我们可在小车1上安装有可打开的防护罩,用于将小车上的检测装置罩住,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将防护罩关闭防止外界灰尘、杂物等覆盖在检测装置表面,造成难以清理情况的发生。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上纵向间隔设置有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承载板(2)之间连接有压迫弹簧(3),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承载板(2)上方纵向滑动安装有划线装置,所述承载板(2)上端面纵向间隔安装有与划线装置相对应且横向延伸的卷筒(12)组,每组所述卷筒(12)组之间缠绕有记录纸(4),若干组所述卷筒(12)组 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设置于小车(1)上的第一调速装置;
所述小车(1)上横向两侧纵向间隔设置有用于对承载板(2)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承载板(2)横向一侧纵向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且第二传动装置配合有安装在小车(1)上的间歇传动机构,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满足: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可驱动承载板(2)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上移,直至被上方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另一间歇传动机构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装置啮合时可驱动承载板(2)突破定位装置并且下降,直至被下方的定位装置定位,两所述间歇传动机构、第一调速装置经小车(1)车轮驱动;
多个所述划线装置上方共同竖向滑动安装有纵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且与之连接有伸缩弹簧(6)的U形杆(7),所述U形杆(7)连接有触发装置且该触发装置满足:当其中一个间歇传动机构带动承载板(2)上移且还未移动到预定位置时,通过触发装置驱动U形杆(7)进行纵向移动并且使得多个划线装置与记录纸(4)脱离接触,以至于当承载板(2)从上方下降至同样位置处时,多个划线装置再次与记录纸(4)接触,所述第一调速装置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且当位于下方的定位装置动作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啮合或者脱离;
所述小车(1)上横向间隔设置有滑道(16)且承载板(2)经与之一体连接的L形杆(17)竖向滑动安装在滑道(16)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滑道(16)底壁且与滑道(16)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18)的定位柱(19),所述L形杆(17)上设置有与定位柱(19)相对应的定位孔(20),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滑道(16)内且位于两定位柱(19)之间的L形板(21),所述L形板(21)两段连接部进行倒圆角设置且L形板(21)与滑道(16)之间连接有触发弹簧(22),所述小车(1)上与U形杆(7)相对应位置纵向滑动有抵触板(23)且抵触板(23)与小车(1)之间连接有抵触弹簧(24),所述抵触板(23)背离U形杆(7)一侧以及L形板(21)置于滑道(16)外一端固定有第一斜块(25),所述小车(1)上经复位弹簧(26)连接有与之竖向滑动配合的中转杆(27)且中转杆(27)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斜块(25)相配合的第二斜块(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竖向滑动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检测架(8),所述检测架(8)上转动安装有检测轮(9),所述划线装置包括纵向滑动安装在检测架(8)上的划线笔(10)且多个划线壁上端面经伸缩杆(11)连接于U形杆(7)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卷筒(12)组中的其中一个卷筒(12)同轴转动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传动筒(13)且传动筒(13)与卷筒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传动筒(13)同轴转动的第一蜗轮(14)且多个所述第一蜗轮(14)啮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第一蜗杆(15),所述第一蜗杆(15)经第一调速装置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20)底壁上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的啮合与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L形杆(17)纵向两侧的L形齿条(29)且L形齿条(29)啮合有转动安装在滑道(16)上的升降齿轮(30),所述升降齿轮(30)经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1)驱动有转动安装于小车(1)上的传动齿轮(32)且传动齿轮(32)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不完全齿(33)轮,所述不完全齿(33)轮和与之对应的间歇传动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与不完全齿(33)轮同轴转动的圆板(34)且圆板(34)上间隔环绕设置有N个驱动柱(35),所述小车(1)上转动安装有与圆板(34)配合的驱动板(36)且驱动板(36)外圆面上固定有与驱动柱(35)相配合的弧形凸起(37),所述驱动板(36)每转动一圈带动圆板(34)转动N分之一圈且圆板(34)转动N分之一圈能带动不完全齿(33)轮实现与传动齿轮(32)由刚好啮合到完全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驱动板(36)经三角皮带轮组(38)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锥齿轮组(39)且锥齿轮组(39)连接有设置在小车(1)上的第二调速装置,所述第二调速装置经小车(1)车轮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速装置与第二调速装置结构相同且包括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调速蜗杆(40),所述调速蜗杆(40)经调速皮带轮组(41)与小车(1)车轮连接,所述调速蜗杆(40)啮合有倾斜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调速蜗轮(42)且调速蜗轮(42)同轴转动有锥型盘(43),调速蜗轮(42)倾斜的角度满足:使得锥型盘(43)过其锥形顶点与锥型盘(43)外圆面的其中一条连线与小车(1)垂直,所述锥型盘(43)配合有转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摩擦盘(44)且摩擦盘(44)轴向滑动配合有调速筒(45),所述摩擦盘(44)与调速筒(45)之间连接有调速弹簧(46)且调速筒(45)转动安装有竖向滑动安装在小车(1)上的承托架(47),所述承托架(47)与小车(1)之间经电动推杆(48)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8)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CN202010341758.7A 2020-04-27 2020-04-27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111424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758.7A CN1114245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758.7A CN1114245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4509A CN111424509A (zh) 2020-07-17
CN111424509B true CN111424509B (zh) 2021-08-10

Family

ID=7155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1758.7A Active CN111424509B (zh) 2020-04-27 2020-04-27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4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1655B (zh) * 2020-07-20 2021-03-09 浙江绿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面料耐磨度检测装置
CN111854583B (zh) * 2020-07-30 2021-11-02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公路质量检测装置
CN112211075A (zh) * 2020-10-09 2021-01-12 乔振锋 一种交通工程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2304258B (zh) * 2020-11-10 2021-06-08 仪征市四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调节式建筑工程平整度检测机及其检测方法
CN112539709B (zh) * 2021-01-04 2023-03-10 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车辙测量仪
CN113267165B (zh) * 2021-04-12 2022-12-27 李艳丽 桥梁坡度检测装置
CN113235548B (zh) * 2021-05-13 2022-06-17 王运华 路基结构层厚度检测装置
CN113203344B (zh) * 2021-07-05 2021-09-21 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度可调的不规则的表面或轮廓的计量装置
CN113718607A (zh) * 2021-09-29 2021-11-30 南京路通交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桥梁平整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4608515B (zh) * 2022-01-21 2022-09-02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建筑地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4440747B (zh) * 2022-01-28 2024-05-14 杭州临安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用便携式沥青形变检测装置
CN114674250B (zh) * 2022-03-31 2023-11-28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组隔板找中心装置
CN114577998B (zh) * 2022-04-14 2023-08-22 江苏宏飞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专用线缆生产用质检装置及方法
CN115450093B (zh) * 2022-09-17 2023-10-10 新疆沙洲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工艺
CN116086271B (zh) * 2023-03-28 2023-06-06 山东玲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磨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6411501B (zh) * 2023-06-05 2023-08-18 山西交通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
CN116448048B (zh) * 2023-06-15 2023-09-19 中交二公局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6914B1 (ko) * 2016-11-15 2018-02-07 한국도로공사 도로포장 시험장비 연결장치
CN109059743A (zh) * 2018-10-20 2018-12-21 安徽省临泉县智创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台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8279986U (zh) * 2018-06-04 2018-12-25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路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9706826A (zh) * 2019-02-28 2019-05-03 滁州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32217A (zh) * 2019-06-24 2019-08-16 王道领 一种桥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6914B1 (ko) * 2016-11-15 2018-02-07 한국도로공사 도로포장 시험장비 연결장치
CN208279986U (zh) * 2018-06-04 2018-12-25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路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9059743A (zh) * 2018-10-20 2018-12-21 安徽省临泉县智创精机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台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9706826A (zh) * 2019-02-28 2019-05-03 滁州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32217A (zh) * 2019-06-24 2019-08-16 王道领 一种桥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4509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4509B (zh)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7009207A (zh) 阴极辊用研磨设备
CN212561065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路面检测装置
CN116592746A (zh) 一种公路桥梁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9342975A (zh) Led灯带检测机
CN205711655U (zh) 一种沥青摊铺机摊铺厚度实时检测装置
CN116446247B (zh) 一种沥青路面静载弯沉检测设备
CN202522197U (zh) 车轮型面激光测量设备
CN213507955U (zh) 一种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6952616A (zh) 一种轮胎滑移率测试机
CN217953362U (zh) 一种轨距检测装置
CN115418917B (zh)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9182355U (zh) Led灯带检测机
CN207081420U (zh) 一种胎面测长装置
CN115478456A (zh) 一种铁路轨道平直度检测装置
CN114635335A (zh) 一种道路平整度检测车
CN115014255A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探测装置
CN208621041U (zh) 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
CN201993290U (zh) 可自定义路谱的自动车辙仪
CN220619722U (zh) 一种道路平整度检测设备
CN202522210U (zh) 钢轨波浪形磨损激光测量设备
CN220884389U (zh) 一种轨道检测装置
CN116972725B (zh) 一种大型工件水平旁弯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917696A (zh) 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
CN220394239U (zh) 一种公路平整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