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260B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260B
CN111422260B CN201911174993.3A CN201911174993A CN111422260B CN 111422260 B CN111422260 B CN 111422260B CN 201911174993 A CN201911174993 A CN 201911174993A CN 111422260 B CN111422260 B CN 111422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floor portion
low floor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49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260A (zh
Inventor
原康洋
鹤田彩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2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Arrangement of seat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4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4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47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cushion being hinged at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97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3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B60P1/431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the ramp being stored under the loading floor when not in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具备:低地板部,在其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蓄电池;后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并且地板面高于所述低地板部,且在其车辆下方侧处配置有车辆的驱动单元、或者对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第一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第二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相比而较低的座面;第三座椅,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之间的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中国实用新型第206231472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具备后向座椅和前向座椅的无人公交车。在该文献的车辆中,前后的座椅之间是分离的,并且无法有效地灵活运用该座椅之间的空间。另一方面,虽然考虑到在前后的座椅之间的空间内配置多列的座椅,但是在车厢内的地板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优选为,能够对来自其他座椅的乘员的视线进行抑制的布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厢内的地板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车厢内空间有效地进行灵活运用的同时,抑制从落座于对面的座椅上的乘员被俯视的不快感的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方式的车辆具备:低地板部,在其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蓄电池;
后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并且与所述低地板部相比地板面较高,且在其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车辆的驱动单元、或者对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第一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第二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相比而较低的座面;第三座椅,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之间的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在第一方式的车辆中,车厢由低地板部、和地板面高于低地板部的后方高地板部而构成。在后方高地板部处设置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第一座椅,在低地板部处设置有朝向车辆后方侧的第二座椅和朝向车辆前方侧的第三座椅。根据第一方式的车辆,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车厢内空间。此外,根据该车辆,虽然由于对面的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的高度不同,从而成为第二座椅的乘员被第一座椅的乘员俯视的状态,但是第二座椅的乘员的视线和第三座椅的乘员的视线被设置为大致相同。因此,根据第一方式的车辆,通过将第二座椅的乘员的意识转向相对置的第三座椅的乘员上,从而能够抑制第二座椅的乘员被第一座椅的乘员俯视的不快感。
第二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中,具备:上下车口,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侧;斜坡,其从所述上下车口跨至路面而被设置,所述第二座椅以及所述第三座椅中的至少一方能够使所述座面弹起、或者能够进行拆卸。
根据第二方式的车辆,通过对于第二座椅以及第三座椅中的至少一方而使座面弹起、或者将座椅自身拆卸下来,从而能够确保驶过斜坡而乘车的轮椅的动作路线上的停车空间。
第三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二方式的车辆中,具备:前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前方侧,并且所述低地板部相比地板面较高,且在其车辆下方侧处配置有所述驱动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第四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前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在第三方式的车辆中,车厢由低地板部、和地板面高于低地板部的前方高地板部以及后方高地板部而构成,并且在前方高地板部处配置有第四座椅。根据第三方式的车辆,通过第四座椅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前方高地板部的车辆上方侧的空间。此外,通过使第一座椅和第四座椅之间的地板面彼此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抑制因为第一座椅以及第四座椅中的某一方的乘员被俯视而产生的不快感。
第四方式的车辆为,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车辆中,以与所述低地板部的所述座椅的车辆前后方向邻接的方式、并且在座面的高度不同的所述座椅彼此之间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对落座于座面较低的所述座椅上的乘员进行遮蔽。
根据第四方式的车辆,能够进一步抑制从落座在座面较高的座椅上的乘员而被俯视的不快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对车厢内的地板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车厢内空间有效地进行灵活运用的同时,抑制从落座于对面的座椅上的乘员而被俯视的不快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且为车厢的侧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且为车厢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上乘坐有轮椅的利用者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上乘坐有轮椅的利用者的示例的俯视图。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且为车厢的侧视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且为车厢的俯视图。
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且为车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汽车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标记R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右侧。
[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为,能够进行完全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车辆10的外观为,被车顶20B、前壁部20C、侧壁部20D以及后壁部20E包围而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车辆前方处设置有前轮24A,在车辆后方处设置有后轮24B。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通过将多个模块结合在一起而构成。车辆10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中央模块16、与中央模块16的车辆前方侧结合的前模块17、和与中央模块16的车辆后方侧结合的后模块18。前模块17和中央模块16以前轮24A的稍靠车辆后方的部分为边界而被划分开,中央模块16和后模块18以后轮24B的稍靠车辆前方的部分为边界而被划分开。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辆1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将前模块17所处的部分设为车辆前部,将中央模块16所处的部分设为车辆中央部,将后模块18所处的部分设为车辆后部(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中央模块16、前模块17以及后模块18也可以分别设为仅构成车辆下方侧的模块。该情况下的车辆10以相对于被结合在一起的中央模块16、前模块17以及后模块18而进一步结合构成车辆上方侧的车顶模块的方式而被形成。
如图1所示的那样,中央模块16被构成为,包括侧壁部20D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以及下文所述的蓄电池壳体31。另外,还可以构成为,通过准备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中央模块16,从而能够改变车辆10的全长。
前模块17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20C、侧壁部20D的车辆前方部分、以及自动驾驶单元40。
后模块18被构成为,包括后壁部20E、侧壁部20D的车辆后方部分、驱动单元32、以及动力单元34。
在车辆10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面构件14。该侧面构件14具有从前轮24A的车辆后方侧起延伸至后轮24B的车辆前方侧的中央侧面构件14A、和在从中央侧面构件14A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侧弯曲后再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侧面构件14B。此外,侧面构件14还具有后侧面构件14C,所述后侧面构件14C在从中央侧面构件14A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侧弯曲后,再向车辆后方延伸。另外,中央侧面构件14A被设置在中央模块16上,前侧面构件14B被设置在前模块17上,后侧面构件14C被设置在后模块18上。
在前侧面构件14B上固定有对前轮24A进行支承的前轴13,在后侧面构件14C上固定有用于对后轮24B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32。
在车辆10中,设置有车辆后部的动力单元室22A、车辆前部的副单元室22B、和通过地板面板21而被分割为动力单元室22A以及副单元室22B的车厢20。
本实施方式的动力单元室22A为车辆后部处的车辆下方侧的部分,且作为在侧视观察时包围后轮24B的范围的空间而被设置。在动力单元室22A中,除了驱动单元32之外,还收纳有作为高电压部件的动力单元34。在驱动单元32中,至少被单元化有行驶用电机和变速驱动桥。此外,在动力单元34中,至少被单元化有升压变换器和逆变器。动力单元34通过电源电缆36而与下文所述的蓄电池30电连接。另外,在电源电缆36中,在中央模块16与后模块18之间的结合部处设置有电力连接器38。
本实施方式的副单元室22B为车辆前部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分,且作为侧面观察时对前轮24A进行包围的范围的空间而被设置。在副单元室22B内,收纳有作为控制单元的自动驾驶单元40。自动驾驶单元40被构成为,包括对车辆10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自动驾驶ECU、和对转向单元以及加减速单元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接口ECU等。而且,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自动驾驶单元40上通过信号电缆而连接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取得车辆10的周围的状况。该传感器包括对预定范围进行拍摄的摄像机、在预定范围内发送探测波的毫米波雷达、对预定范围进行扫描的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aser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测和测距/激光成像探测和测距)。
在车厢20的地板下、具体而言在车辆中央部中的地板面板21的车辆下方侧,收纳有蓄电池30。如果进行补充的话,则蓄电池30被设置在配置于车辆中央部处的一对中央侧面构件14A之间,并且被收纳在相对于中央侧面构件14A而被固定的蓄电池壳体3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动力单元室22A、副单元室22B以及蓄电池壳体31和车厢20分隔开来的地板面板21,从而形成了作为地板的地板面20A。地板面板21具有,被设置在车辆中央部处的低地板部21A、和被设置在车辆前部处且与低地板部21A相比地板面20A的位置较高的前方高地板部21B、和被设置在车辆后部处且与低地板部21A相比地板面20A的位置较高的后方高地板部21C。
在前方高地板部21B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自动驾驶单元40,且前方高地板部21B位于与前轮24A的车轴相比靠车辆上方侧。此外,在后方高地板部21C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驱动单元32以及动力单元34,且后方高地板部21C位于与后轮24B的车轴相比靠车辆上方侧。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高地板部21B和后方高地板部21C为大致相同的高度,但是也可以为不同的高度。
低地板部21A位于与前轮24A以及后轮24B的车轴相比靠车辆下方侧。在低地板部21A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蓄电池壳体31。而且,车厢20被形成为,在低地板部21A上乘员P能够以起立的姿态而进行乘车的高度。在此,作为“乘员”,能够将成年人的标准的(平均的)体型的假人、例如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 Impact Dummy:World SID)的AM50型(美国人成年男性的50%)的假人设为示例。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车厢20具有在AM50型的假人起立的状态下头部与车顶20B之间产生间隙的高度。另外,乘员的示例并不限于AM50型的假人,也能够采用其他的碰撞假人或者可统计性地获得的标准体型模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在车厢20内,设置有乘员P能够落座的多个座椅、即座椅50。各座椅50具有:被固定在地板面板21上的框架60、被固定在框架60上并且具有座面的坐垫62、和被固定在坐垫62的座椅后方侧处的座椅靠背64。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50具有,被设置在低地板部21A中的靠车辆后方且车辆宽度方向左方侧的对面座椅52、和被设置在低地板部21A中的车辆前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右方侧并且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左方侧的横向座椅54。横向座椅54被配置在,侧面观察时不与上下车口25重叠的位置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车口25被配置在低地板部21A的车辆后方侧,并且,横向座椅54以与上下车口25的车辆前方侧邻接的方式而被配置。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上下车口25被配置在低地板部21A的车辆前方侧,并且,横向座椅54以与上下车口25的车辆后方侧邻接的方式而被配置。
对面座椅52包括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前方的前向座椅52A、和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后方的后向座椅52B。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以及横向座椅54分别为,能够使两名乘员P落座的长凳座椅。此外,前向座椅52A能够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并且后向座椅52B能够进行拆卸(参照图3以及图4)。前向座椅52A相当于第三座椅,后向座椅52B相当于第二座椅,横向座椅54相当于横向座椅。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座椅50具有,被设置在后方高地板部21C处并且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后方座椅56。后方座椅56为,能够使四名乘员P落座的长凳座椅。后方座椅56相当于第一座椅。后方座椅56的坐垫62与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以及横向座椅54的坐垫62相比而位于车辆上方侧。即,落座于后方座椅56上的乘员P与落座于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或者横向座椅54上的乘员P相比而位于车辆上方侧。
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车厢20的车辆宽度方向右方侧的侧壁部20D上,设置有成年人的乘员P能够步行上下车的上下车口25。该上下车口25通过在车辆前方处以可滑动的方式而被固定的滑动门26而被闭塞。此外,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上下车口25处设置有从低地板部21A朝向人行道(或者车道)而向斜下方延伸的斜坡27。斜坡27在车辆10行驶的情况下,被收纳于设置在地板面板21与蓄电池壳体31之间的间隙中的侧部收纳部28内,并且在乘员P上下车的使用状态下,能够从侧部收纳部28向车辆侧方拉出。此外,斜坡27能够实现轮椅W(参照图3以及图4)的行驶。
(第一实施方式的总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至少车厢由低地板部21A、和与低地板部21A相比地板面20A较高的后方高地板部21C而构成。在后方高地板部21C上设置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后方座椅56,并且在低地板部21A上设置有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后向座椅52B、和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向座椅52A。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对车厢20内的地板面20A的高度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车厢20内的空间有效地进行灵活运用。
另一方面,由于在相对置的后方座椅56和后向座椅52B中,落座的乘员P彼此的视线的高度有所不同,因此成为落座在后向座椅52B上的乘员P从落座在后方座椅56上的乘员P而被俯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在低地板部21A上设置有与后向座椅52B相对置的前向座椅52A。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后向座椅52B的乘员P的意识转向前向座椅52A的乘员P上,从而能够抑制后向座椅52B的乘员P的、由于从后方座椅56的乘员P被俯视而产生的不快感。
此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前向座椅52A能够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并且后向座椅52B能够进行拆卸。由此,低地板部21A上的前向座椅52A的车辆前方侧的空间成为了停放轮椅W的空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利用者U乘坐的轮椅W通过在斜坡27上行驶从而能够乘坐到低地板部21A处。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前向座椅52A上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并且将后向座椅52B拆卸,从而能够确保驶过斜坡27而乘车的轮椅W的动作路线上的停车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在前方高地板部21B上设置有前方座椅58,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座椅50除了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横向座椅54以及后方座椅56之外,还包括前方座椅58。前方座椅58被配置在前方高地板部21B中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左方处(参照图6)。此外,前方座椅58为,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后方侧(参照图5)并且能够使三名乘员P落座的长凳座椅(参照图6)。前方座椅58相当于第四座椅。
如图5所示的那样,前方座椅58的坐垫62位于与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以及横向座椅54的坐垫62相比靠车辆上方侧,并且位于与后方座椅56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即,落座在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与落座在前向座椅52A、后向座椅52B或者横向座椅54上的乘员P相比而位于车辆上方侧,并且位于与后方座椅56大致相同的高度处。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A中,车厢20由低地板部21A、与低地板部21A相比地板面20A处于较高的位置的前方高地板部21B以及后方高地板部21C而构成。而且,在前方高地板部21B处,配置有与前向座椅52A以及后方座椅56分别对置的前方座椅58。此外,在低地板部21A中,前向座椅52A与后向座椅52B相对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自动驾驶单元40等,从而在地板面20A的位置与低地板部21A相比而较高的前方高地板部21B处配置前方座椅58,由此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前方高地板部21B的车辆上方侧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落座在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和落座在后方座椅56上的乘员P之间的视线的高度大致相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前方座椅58和后方座椅56的坐垫62彼此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抑制因为前方座椅58以及后方座椅56中的某一个乘员P被俯视而产生的不快感。
一方面,落座在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的视线高于落座在前向座椅52A上的乘员P的视线。另一方面,落座在前向座椅52A上的乘员P的视线和落座在后向座椅52B上的乘员P的视线大致相同。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落座在前向座椅52A上的乘员P成为从落座在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而被俯视的状态。但是,由于以与前向座椅52A相对置的方式而设置有后向座椅52B,因此能够使前向座椅52A的乘员P的意识转向后向座椅52B的乘员P。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A,能够在抑制被设置在低地板部21A上的前向座椅52A的乘员P被俯视的不快感的同时,在车辆前方侧的前方高地板部21B上配置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前方座椅58。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10B中,低地板部21A以及前方高地板部21B中的座椅50的布局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而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座椅50包括横向座椅55、后方座椅56以及前方座椅58。横向座椅55被配置在低地板部21A中的车辆左方侧。此外,横向座椅55为,使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右方侧、并且能够使三名乘员P落座的长凳座椅。前方座椅58被配置在前方高地板部21B中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右方处。此外,前方座椅58为,使落座的乘员P朝向车辆后方侧、并且能够使三名乘员P落座的长凳座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厢20内,在横向座椅55与后方座椅56之间、以及在横向座椅55与前方座椅58之间配置有隔板70。详细而言,以与横向座椅55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邻接的方式而配置有一对隔板70。该隔板70为,对落座在横向座椅55上的乘员P进行遮蔽的部件。具体而言,隔板70具有至落座在横向座椅55上的乘员P的头部为止的高度,并且能够对来自落座在后方座椅56上的乘员P以及落座在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的视线进行遮蔽。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B,能够抑制落座在横向座椅55上的乘员P因为从落座在坐垫62的位置较高的后方座椅56以及前方座椅58上的乘员P被俯视而产生的不快感。
[补充]
虽然在上文所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后部的动力单元室22A内配置了驱动单元32以及动力单元34,并且在车辆前部的副单元室22B内配置了自动驾驶单元4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以如下方式对车辆前后的配置进行替换,即,在车辆前部处设置动力单元室并对驱动单元32以及动力单元34进行配置,并且,在车辆后部处设置副单元室并对自动驾驶单元40进行配置。此外,例如,也可以在被设置于车辆前部或者车辆后部中的任意一方的动力单元室内,配置驱动单元32、动力单元34以及自动驾驶单元40的全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前向座椅52A能够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并且能够将后向座椅52B进行拆卸,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能够将前向座椅52A进行拆卸,并且后向座椅52B能够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此外,例如,还可以设置为,对于前向座椅52A以及后向座椅52B的双方,均能够将坐垫62向座椅靠背64侧弹起。另外,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对于前向座椅52A以及后向座椅52B的双方,均能够进行拆卸。
此外,也可以在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中应用第三实施方式的隔板70。例如,也可以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横向座椅54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邻接的方式而配置一对隔板70。此外,例如,也可以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面座椅52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邻接的方式而配置一对隔板70。通过设置隔板70,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落座在低地板部21A的座椅50上的乘员P因为从后方座椅56的乘员P被俯视而产生的不快感。
虽然上文所述的各实施方式为没有驾驶员座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为具有驾驶员座的自动驾驶车辆。即,在各实施方式中能够设为,通常情况下实施自动驾驶,并且可在回避危险时或者任意的时刻进行手动驾驶。

Claims (5)

1.一种车辆,具备:
低地板部,在其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蓄电池;
后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并且与所述低地板部相比地板面较高,且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车辆的驱动单元、或者对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第一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
第二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相比而较低的座面;
第三座椅,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之间、且所述低地板部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上下车口,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处,并且以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第二座椅的座椅靠背以及所述第三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至少一方重叠的方式被设置;
上下车空间,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椅以及所述第三座椅、和所述上下车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具备:
所述第二座椅以及所述第三座椅中的至少一方能够使所述座面弹起。
3.一种车辆,具备:
低地板部,在其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蓄电池;
后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并且与所述低地板部相比地板面较高,且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车辆的驱动单元、或者对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第一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后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
第二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相比而较低的座面;
第三座椅,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之间的所述低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前方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前方高地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低地板部而被设置在车辆前方侧,并且与所述低地板部相比地板面较高,且在所述前方高地板部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所述驱动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第四座椅,其被设置在所述前方高地板部处,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第四座椅具有与所述第一座椅的座面为大致相同高度的座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以与所述低地板部的所述座椅的车辆前后方向邻接的方式、并且在座面的高度不同的所述座椅彼此之间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对落座于座面较低的所述座椅上的乘员进行遮蔽。
CN201911174993.3A 2019-01-08 2019-11-26 车辆 Active CN111422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1336A JP6766899B2 (ja) 2019-01-08 2019-01-08 車両
JP2019-001336 2019-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260A CN111422260A (zh) 2020-07-17
CN111422260B true CN11142226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154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4993.3A Active CN111422260B (zh) 2019-01-08 2019-11-26 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66899B2 (zh)
CN (1) CN111422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7328B2 (ja) * 2020-09-10 2023-08-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底部構造
WO2024018640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対面式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6647A (en) * 1968-06-13 1971-06-23 Russell John Searle Seating in powered vehicles
CN87100226A (zh) * 1987-02-11 1988-08-24 蔡军荣 矮型双层公交车辆车厢
JP4978057B2 (ja) * 2006-05-23 2012-07-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室内構造
KR20120102267A (ko) * 2011-03-08 2012-09-18 강석수 장애인 승,하차를 위한 리프트가 설치된 대형 관광버스
JP6186254B2 (ja) * 2013-11-19 2017-08-23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ロープ装置
CN103847609A (zh) * 2014-03-21 2014-06-11 郭建森 太阳能房车
CN204659837U (zh) * 2015-05-20 2015-09-23 重庆穗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公交客车车身结构
CN206231472U (zh) * 2016-10-11 2017-06-09 深圳市招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
JP2018062277A (ja) * 2016-10-13 2018-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配置構造及び車両
FR3065681B1 (fr) * 2017-04-27 2021-01-08 Faurecia Interieur Ind Habitacle de vehicule
CN207000627U (zh) * 2017-07-21 2018-02-13 苏州傲威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座观光旅游车的车体结构
CN107792202A (zh) * 2017-09-27 2018-03-13 陈启云 一种无障碍旅游观光车
CN208007097U (zh) * 2018-01-17 2018-10-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及其地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11089A (ja) 2020-07-27
CN111422260A (zh) 2020-07-17
JP6766899B2 (ja) 2020-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260B (zh) 车辆
US20200062135A1 (en) Vehicle structure of fuel cell vehicle
US20140152039A1 (en)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CA3167426A1 (en) Cargo storage device with tie down members for a utility vehiclee
JP6787233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15214799B (zh) 车身结构
JPWO2019044291A1 (ja) 電動車両
US11148738B2 (en) Vehicle
CN112339633B (zh) 公共汽车
US9440681B2 (en) Cabin space structure for all terrain vehicle
US11320824B2 (en) Vehicle
CN111717013A (zh) 全地形车
CN110803081B (zh) 车辆
US20240174069A1 (en) Electric vehicle
US20230101843A1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that lowers the front floor height while preventing submarine phenomenon
RU81694U1 (ru) Автобус городской средней вместимости
WO2024018640A1 (ja) 対面式車両
JP7182081B2 (ja) 車両のキャブ構造
US20230286421A1 (en) Rear sea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O2022202542A1 (ja) 車室床面のノンステップ構造
GB2604859A (en) Electric Vehicle
JP2023051651A (ja) 車体構造
JP2022001473A (ja) 車両
JP2008213578A (ja) 車両構造
ITBO20130247A1 (it) Veicolo stradale a tre posti con i posti posteriori rivolti all'indietr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