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0602B -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0602B
CN111410602B CN202010314921.0A CN202010314921A CN111410602B CN 111410602 B CN111410602 B CN 111410602B CN 202010314921 A CN202010314921 A CN 202010314921A CN 111410602 B CN111410602 B CN 111410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
anthraquinone
beta molecular
benz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4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0602A (zh
Inventor
刘仕伟
孙仕芹
于海龙
于世涛
刘悦
吴琼
王志萍
刘毓翔
王腾
宋湛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149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0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0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0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0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0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6/00Preparation of quin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04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 B01J29/06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9/70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yp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cific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9/08 - B01J29/65
    • B01J29/72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yp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cific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9/08 - B01J29/65 containing iron group metals, noble metals or copper
    • B01J29/76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9/7615Zeolite Bet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即涉及一种微波辅助双金属盐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邻苯二甲酸酐与苯“一锅法”反应制备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波辅助加热下采用硝酸镍和硝酸锆对Hβ分子筛进行浸渍后,于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进行焙烧,得到Zr、Ni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液相“一锅法”制备蒽醌;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特点是:催化剂制备工序简单,用时短;催化剂的双金属活性中心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提高反应速度;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佳。

Description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即涉及一种微波辅助双金属盐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邻苯二甲酸酐与苯“一锅法”反应制备蒽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蒽醌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液晶材料、染料、农药和医药等。目前,工业上多采用苯酐法合成蒽醌,苯酐法制备蒽醌主要包括两步:首先,采用邻苯二甲酸酐和苯为原料,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酰化、酸解或水解反应制备中间体2-苯甲酰基苯甲酸;然后,经硫酸或发烟硫酸进行催化脱水闭环,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蒽醌,该方法存在工艺路线长、后处理复杂、硫酸和三氯化铝用量大、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催化剂不能回收再使用且难处置等问题。
沸石分子筛是结晶铝硅酸金属盐的水合物,沸石分子筛活化后,水分子被除去,形成均匀的孔道和巨大的表面积。沸石分子筛作为新型的固体酸非均相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并有优良的选择性、副反应少、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目标产物收率高、易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可通过改性来调变其酸性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酸催化反应。国内外对沸石分子筛应用于蒽醌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已有文献报道,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其中气相法存在反应温度高(450℃及以上)、物料配比高(苯为理论来的20倍以上)、催化剂成型后传质和扩散阻力大且活性损失大、催化剂易结焦生碳造成薄膜覆盖而活性降低等问题;液相法存在催化剂改性制备方法复杂(需多次重复改性以提高活性)、改性反应的时间久、因传质和扩散阻力导致改性活性物种在分子筛上的分散均匀性差、使用过程也亦易结碳失活等问题。
目前,人们在许多化学领域(如无机、有机、高分子和金属有机、材料化学等)运用微波技术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具有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阻止晶型的转变及晶粒间的团聚等优势。因此,本发明采用微波辅助方式,即在对Hβ分子筛进行双金属盐浸渍和焙烧过程中,均使用微波加热的方式来完成Hβ分子筛的双金属改性,并将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催化液相法合成蒽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取代传统Hβ分子筛改性方法,开发微波辅助对Hβ分子筛进行单次、双金属的改性,制备出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催化剂并用于催化液相法合成蒽醌。
基于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即涉及一种微波辅助双金属盐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邻苯二甲酸酐与苯“一锅法”反应制备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取硝酸镍和硝酸锆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80℃下搅拌10~1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在400~550℃焙烧1.0~5.0h,得到Zr、Ni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其中,Zr在Hβ分子筛的负载量为1.43%~4.34%,Ni在Hβ分子筛的负载量为1.64%~5.11%,所述的硝酸镍和硝酸锆水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2.0%~6.0%;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3~1:5、反应温度180~250℃下反应1.0~6.0h制备蒽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以Zr、Ni含量分别为2.85%和4.09%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为例说明具体的技术方案。
分别取4.0%和5.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70℃下搅拌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2.85%和4.09%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并计算收率为88.3%。
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特点是:
1.催化剂制备工序简单,用时短。
2.催化剂的双金属活性中心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提高反应速度。
3.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佳。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分别取4.0%和5.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70℃下搅拌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2.85%和4.09%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8.3%。
对比实施例1: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22.8%。
对比实施例2:取4.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水溶液100mL,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70℃下搅拌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得到Zr负载量为2.93%的改性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Zr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45.7%。
对比实施例3:取5.0%质量浓度的硝酸镍水溶液100mL,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70℃下搅拌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得到Ni负载量为4.16%的改性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Ni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69.5%。
实施例2:分别取2.0%和6.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80℃下搅拌1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00℃下焙烧5.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73%和5.11%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250℃下反应1.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4.0%。
实施例3:分别取6.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1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50℃下焙烧1.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4.34%和1.79%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180℃下反应6.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4.6%。
实施例4:分别取3.0%和3.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65℃下搅拌3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3.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2.14%和2.59%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5、反应温度200℃下反应3.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4.3%。
实施例5:分别取2.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1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1.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43%和1.64%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18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1.8%。
实施例6:分别取2.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1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1.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43%和1.64%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25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3.9%。
实施例7:分别取2.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1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1.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43%和1.64%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5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4.2%。
实施例8:分别取2.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3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1.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52%和1.70%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00℃下反应3.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3.5%。
实施例9:分别取2.0%和2.0%质量浓度的硝酸锆和硝酸镍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下搅拌3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450℃下焙烧3.0h,得到Zr、Ni负载量分别为1.50%和1.69%的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00℃下反应3.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计算收率为83.0%。
实施例10:将实施例1所分离得到的催化剂重复使用,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实施例1分离所得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并计算收率,第一次重复使用,蒽醌的收率为87.9%;第二次重复使用,蒽醌的收率为87.8%,第三次重复使用,蒽醌收率为87.6%,第四次重复使用,蒽醌收率为87.5%;第五次重复使用,蒽醌收率为86.9%。
对比实施例4:采用对比实施例2分离所得Zr改性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密闭的反应釜中,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并其含量计算收率,第一次重复使用,蒽醌的收率为46.2%;第二次重复使用,蒽醌的收率为36.0%。将第二次重复使用的分子筛在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于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后,再次用于催化制备蒽醌,蒽醌收率为41.3%。
对比实施例5:采用对比实施例3分离所得Ni改性的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密闭的反应釜中,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20℃下反应4.0h制备蒽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其等体积的苯混合均匀,液体物料和固体催化剂过滤分离,固体催化剂用苯洗涤3次,合并母液和洗涤液,常压蒸馏回收苯,釜残即为产品蒽醌,采用气相色谱测其含量并计算收率,第一次重复使用,蒽醌收率为51.6%,第二次重复使用,蒽醌收率为40.8%。将第二次重复使用的分子筛在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于5L/min的氩气气流下于500℃下焙烧2.0h后,再次用于催化制备蒽醌,蒽醌收率为65.0%。可见,对比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5中催化剂经重新焙烧后其活性得以恢复,表明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结碳薄膜覆盖所致,此外,对比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5的实验结果也表明,Ni和Zr双金属改性的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抗结碳能力。

Claims (1)

1.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取硝酸镍和硝酸锆水溶液各100mL混合,将Hβ分子筛10.0g加入该混合的硝酸盐水溶液中,然后在200w功率的微波中于50~80℃下搅拌10~12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于120℃干燥2h后,于600w微波加热的管式炉中在5L/min的氩气气流下在400~550℃焙烧1.0~5.0h,得到Zr、Ni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其中,Zr在Hβ分子筛的负载量为1.43%~4.34%,Ni在Hβ分子筛的负载量为1.64%~5.11%,所述的硝酸镍和硝酸锆水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2.0%~6.0%;在密闭的反应釜中,采用所述Zr、Ni双金属改性的H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200:1、邻苯二甲酸酐和苯摩尔比为1:3~1:5、反应温度180~250℃下反应1.0~6.0h制备蒽醌。
CN202010314921.0A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10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4921.0A CN111410602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4921.0A CN111410602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0602A CN111410602A (zh) 2020-07-14
CN111410602B true CN111410602B (zh) 2024-05-10

Family

ID=7148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4921.0A Active CN111410602B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060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6632A (en) * 1986-07-08 1987-05-19 The Halcon Sd Group,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thraquinone
CN1879965A (zh) * 2005-07-12 2006-12-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2-烷基蒽醌和蒽醌生产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88088A (zh) * 2013-11-03 2015-05-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2-烷基蒽醌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3837A (zh) * 2015-03-18 2015-07-29 黑龙江大学 一种碱脱硅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乙苯与苯酐反应一步法制备2-乙基蒽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6632A (en) * 1986-07-08 1987-05-19 The Halcon Sd Group,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thraquinone
CN1879965A (zh) * 2005-07-12 2006-12-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2-烷基蒽醌和蒽醌生产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88088A (zh) * 2013-11-03 2015-05-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2-烷基蒽醌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3837A (zh) * 2015-03-18 2015-07-29 黑龙江大学 一种碱脱硅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乙苯与苯酐反应一步法制备2-乙基蒽醌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ne-Pot Synthesis of Anthraquinone Catalyzed by Microwave Acetic Acid Modified Hβ Zeolite";Teng Wang等;Catalysis Letters;20200410;第150卷(第10期);第3007-3016页 *
微波辐射加热金属离子改性Hβ分子筛催化合成蒽醌;宋光伟;姜翠玉;宋林花;徐永强;;精细化工;20110525(第07期);全文 *
苯酐法合成蒽醌固体酸催化剂的进展;康晓丽, 欧阳福生;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0830(第04期);全文 *
蒽醌合成工艺研究进展;王尔泽;王欣;陈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0410(第02期);全文 *
铈改性Hβ分子筛催化苯酐法合成蒽醌的研究;贾振;王尊海;姜翠玉;宋林花;张立景;张春晓;;应用化工;20090928(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0602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9844B (zh) 一种2-甲基-1,4-萘醌新型生产工艺
CN111348997B (zh) 一种2-烷基蒽醌的制备方法
CN108947875A (zh) 一种2,4-二苯砜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CN111410602B (zh) 一种蒽醌的制备方法
CN113603580B (zh) 一种衣康酸脱羧合成甲基丙烯酸的方法
CN107262140B (zh) 2-甲基萘制备2,6-二甲基萘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4496761A (zh) 一种制备双酚a的方法
CN106905161B (zh) 一种2-氯-4-氟-5-硝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WO2023193430A1 (zh) 一种异山梨醇的制备方法
CN113087627B (zh) 一种采用四苯基碘化膦催化合成2,4-二氯硝基苯的方法
CN108424373A (zh) 一种伯胺氧化偶联制备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0453178C (zh) 一种合成异丙苯的催化剂
CN113786837A (zh) 一种糠醛加氢重排制备环戊酮和环戊醇的方法
CN105669413A (zh) 一种微波辐射制备2-甲基-1,4-萘醌的方法
CN108080027B (zh) 一种液相贝克曼重排制己内酰胺的树脂催化剂处理工艺
CN107626299B (zh) 催化制取均苯四酸二酐的非钛铬-锡-铈-铌催化剂
CN107778152A (zh) 一种4‑叔丁基邻苯二甲醛的制备方法
WO2020098162A1 (zh) 催化氧化糠醛制备马来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93023B (zh) 一种生物质糖制备乙酰丙酸酯的方法
CN114539047B (zh) 一种1,2,3-连苯三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7812539A (zh) 一种甲醇烷基化制取对二甲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706607B (zh) 一种沸石分子筛、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57723B (zh) 一种钌锆复合烷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21143B (zh) 酮肟贝克曼重排制备酰胺的方法及其催化剂的制备
CN114773164B (zh) 一种利用纤维素制取2,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