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0111A -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0111A
CN111410111A CN202010223834.4A CN202010223834A CN111410111A CN 111410111 A CN111410111 A CN 111410111A CN 202010223834 A CN202010223834 A CN 202010223834A CN 111410111 A CN111410111 A CN 111410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guide rail
arm
connection arm
concav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3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昌全
李文全
何星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Guangzhou Escal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Guangzhou Escal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Guangzhou Escal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38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0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0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0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6Means allowing tensioning of the endless member
    • B66B23/18Means allowing tensioning of the endless member for carry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包括:回形导轨,所述回形导轨设有第一接驳凹部和第一接驳臂;前进侧导轨,所述前进侧导轨设有第二接驳凹部和第二接驳臂,所述第一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二接驳凹部内,所述第二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内,所述回形导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前进侧导轨;及支撑板,所述第一接驳臂和所述第二接驳臂均压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当梯级链条因形变或磨损伸长时,可通过朝相反方向拉伸移动第一接驳臂与第二接驳臂来使回形导轨与前进侧导轨相对移动伸长,即可使整个导轨机构伸长而适应形变伸长的梯级链条,能够实现梯级链条重新张紧,此时支撑板对第一接驳臂和第二接驳臂的移动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

Description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在商场、机场、高铁、地铁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装备应用了大量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运输设备。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能够替代人们步行,实现两处不同地点间的自动转移。
以自动人行道为例,其主体构件包括多个梯级构成的踏板结构、驱动梯级转动的链轮以及将传输动力以驱动链轮旋转的链条,此外,梯级还通过滚轮与导轨配合达到移动稳定的目的。然而,当自动人行道长时间运行后,由于受到载荷应力而发生形变、摩擦损耗等因素影响,会导致链条发生延长,延长松弛的链条会受到固定尺寸的导轨约束而拥挤到一块,同时导轨也容易发生形变而不平整,导致后续滚轮运转不平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滚轮运转不平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其包括:
回形导轨,所述回形导轨设有第一接驳凹部和第一接驳臂;
前进侧导轨,所述前进侧导轨设有第二接驳凹部和第二接驳臂,所述第一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二接驳凹部内,所述第二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内,所述回形导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前进侧导轨;及
支撑板,所述第一接驳臂和所述第二接驳臂均压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上述方案的导轨接驳结构应用装备于输送装置(例如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导轨机构中,具体为回形导轨与前进侧导轨相接驳部位的一种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梯级滚轮通过该接驳部位的平顺性与可靠性。具体而言,组装之前,在回形导轨上设计制作出第一接驳凹部和第一接驳臂,在前进侧导轨上设计制作出第二接驳凹部和第二接驳臂,组装时采用第一接驳臂插置入第二接驳凹部内,第二接驳臂插置入第一接驳凹部内的对插安装方式即可快速可靠的完成回形导轨与前进侧导轨组装连接,与此同时,在第一接驳臂和第二接驳臂的下方安装支撑板。如此一来,当梯级链条因形变或磨损伸长时,可通过朝相反方向拉伸移动第一接驳臂与第二接驳臂来使回形导轨与前进侧导轨相对移动伸长,即可使整个导轨机构伸长而适应形变伸长的梯级链条,能够实现梯级链条重新张紧,此时支撑板对第一接驳臂和第二接驳臂的移动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且与此同时支撑板可提高第一接驳臂与第二接驳臂的接驳强度与刚度,避免导轨机构发生形变,保证梯级滚轮行经时移动平稳可靠,避免出现振动和噪音,利于提升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乘坐舒适度与体验感。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驳凹部与所述第一接驳臂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接驳凹部与所述第二接驳臂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接驳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侧承载板,所述回形导轨和所述第一接驳臂均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上,所述前进侧导轨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接驳臂悬空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的外部,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侧承载板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圆孔,所述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长圆孔和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板能够相对所述侧承载板上升或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承托部及与所述承托部连接的阻挡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长圆孔,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驳臂和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下方,所述阻挡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接驳臂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上表面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上并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包括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扣压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阻挡部螺栓连接,所述扣压部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驳凹部的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接驳臂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所述第二接驳凹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接驳臂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进侧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回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回形导轨;11、第一接驳凹部;12、第一接驳臂;13、第一定位台阶;20、前进侧导轨;21、第二接驳凹部;22、第二接驳臂;23、限位凸起;24、第二定位台阶;30、支撑板;31、长圆孔;32、安装部;33、承托部;34、阻挡部;40、侧承载板;50、紧固组件;60、压板;61、固定部;62、扣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可以指代市面上的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能够短距离输送人或物的设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在公共场所内的便捷性。
所谓自动扶梯,是指由一台特种结构形式的链式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所组合而成的,带有循环运动梯路的,用以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高间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具体而言,其可以是运载人员上下移动的一种具备代步性质的连续输送机械。自动扶梯由梯路和两旁的扶手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以方便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渐形成阶梯;在接近出口处阶梯逐渐消失,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以方便乘客下梯。
而自动人行道,是指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其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主要由活动路面和扶手两部分组成。自动人行道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展览馆和体育馆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其特点在于,即便活动路面在倾斜情况下仍不形成阶梯状。
为便于描述技术方案,下面以输送装置为自动人行道进行说明。自动人行道包括主架体、驱动设备、梯级、梯级链轮和梯级滚轮等。驱动设备安装在主架体上,且其所在侧设置为主动侧;相应地,主架体远离主动侧的一侧设置为从动侧。主动侧和从动侧均设置有对梯级滚轮进行导向和限位的导轨机构。对于从动侧来说,由于其导轨机构中设计了导轨接驳结构,使得梯级滚轮具备从从动侧回转至主动侧的能力。
参阅图1至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其包括:回形导轨10、前进侧导轨20及支撑板30。所述回形导轨10设有第一接驳凹部11和第一接驳臂12;所述前进侧导轨20设有第二接驳凹部21和第二接驳臂22,所述第一接驳臂12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二接驳凹部21内,所述第二接驳臂22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11内,所述回形导轨1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前进侧导轨20;所述第一接驳臂12和所述第二接驳臂22均压设于所述支撑板30上。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会存在上述导轨接驳结构,原因在于导轨机构的长度一般为几米到数十米不登,其通常无法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式结构,此时就需要制作若干个部件相互组装构成,其中就包括回形导轨10和前进侧导轨20两个部件。采用多个部件的分体构造,也利于降低包装、运输成本支出。
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驳凹部11与所述第一接驳臂12处于同一平面,可以理解的,第一接驳凹部11为沿回形导轨10的侧面凹设形成的L型缺口。所述第二接驳凹部21与所述第二接驳臂22处于同一平面,同理,第二接驳凹部21也为沿前进侧导轨20的侧面凹设形成的L型缺口,两个L型缺口的长度与宽度与相对应的第一接驳臂12以及第二接驳臂22相适配,可保证插装后的紧凑性与平整性。
请继续参阅图4,此外,当插装完成后,需调整并保证所述第一接驳臂12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接驳臂2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此,当梯级滚轮高速运转到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上时能够保持平稳,不会因为凹凸不平而发生振动,导致产生噪音。可以理解的,可以采用将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的厚度设置为相同的,或者即便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的厚度不同,但可以升降调节的方式保证两者的上表面至同一平面高度。
实施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导轨接驳结构应用装备于输送装置(例如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导轨机构中,具体为回形导轨10与前进侧导轨20相接驳部位的一种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梯级滚轮通过该接驳部位的平顺性与可靠性。具体而言,组装之前,在回形导轨10上设计制作出第一接驳凹部11和第一接驳臂12,在前进侧导轨20上设计制作出第二接驳凹部21和第二接驳臂22,组装时采用第一接驳臂12插置入第二接驳凹部21内,第二接驳臂22插置入第一接驳凹部11内的对插安装方式即可快速可靠的完成回形导轨10与前进侧导轨20组装连接,与此同时,在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的下方安装支撑板30。如此一来,当梯级链条因形变或磨损伸长时,可通过朝相反方向拉伸移动第一接驳臂12与第二接驳臂22来使回形导轨10与前进侧导轨20相对移动伸长,即可使整个导轨机构伸长而适应形变伸长的梯级链条,能够实现梯级链条重新张紧,此时支撑板30对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的移动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且与此同时支撑板30可提高第一接驳臂12与第二接驳臂22的接驳强度与刚度,避免导轨机构发生形变,保证梯级滚轮行经时移动平稳可靠,避免出现振动和噪音,利于提升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乘坐舒适度与体验感。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常规情况下,第一接驳凹部11与第二接驳臂22的长度相等,第二接驳凹部21与第一接驳臂12的长度相等,使得回形导轨10与前进侧导轨20相互插装后,第二接驳臂22插满第一接驳凹部11,第一接驳臂12插满第二接驳凹部21。特别地,为了提高第一接驳臂12与第二接驳臂22的接驳强度与刚度,避免频繁受梯级滚轮滚压后发生形变曲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驳凹部11的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台阶13,所述第二接驳臂22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13上;所述第二接驳凹部21的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台阶24,所述第一接驳臂12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24上。如此第一定位台阶13可对第二接驳臂2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第二定位台阶24也同样可对第一接驳臂1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继而可提升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对梯级滚轮的支撑强度。具体地,第一定位台阶13形成于第一接驳凹部11的短边上,且与第二接驳臂22的端部相对设置;同理,第二定位台阶24形成于第二接驳凹部21的短边上,且与第一接驳臂12的端部相对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侧承载板40,所述回形导轨10和所述第一接驳臂12均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40上,所述前进侧导轨20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40上,所述第二接驳臂22悬空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40的外部,所述支撑板30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40上。具体而言,回形导轨10和第一接驳臂12均焊接固定于在侧承载板40的侧壁上,前进侧导轨20也焊接固定在侧承载板40的同一侧壁上,如此可保证各部件组装连接强度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焊接部位均需要方便后期进行破除,以便于当梯级链条发生形变伸长时,能够移动回形导轨10和前进侧导轨20达到张紧梯级链条的目的。而采用第二接驳臂22悬空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40的外部,一来是方便与第一接驳臂12形成错位布置,从而便于进行插装组合,二来是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形变余量,在支撑板30的顶撑作用下便于调整第一接驳臂12与第二接驳臂22的上表面平齐。
请继续参阅图5,然而,实际情况中,当自动人行道长时间运转后,由于梯级滚轮会频繁与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接触而产生摩擦磨损,如此势必会造成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的上表面高低不平,出现梯级滚轮行经时发生振动和产生噪音。针对于此,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紧固组件50,所述侧承载板40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30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圆孔31,所述紧固组件50插置于所述长圆孔31和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板30能够相对所述侧承载板40上升或下降。可选地,紧固组件50为螺栓组件,当出现摩擦面磨损时,可根据磨损部位和磨损量,灵活调节第二接驳臂22上升或下降移动,可达到再次调整第一接驳臂12的上表面与第二接驳臂22的上表面至平齐高度的效果,以避免上述问题发生。
当然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调节结构实现第二接驳臂22的上下移动高度调整,例如剪叉机构、伸缩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4,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0包括安装部32、与所述安装部32连接的承托部33及与所述承托部33连接的阻挡部34,所述安装部32开设有所述长圆孔31,所述承托部33设置于所述第一接驳臂12和所述第二接驳臂22的下方,所述阻挡部34抵接于所述第二接驳臂22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12的一侧。此时,支撑板30具体形成为Z字型结构。安装部32承担安装固定的角色,使支撑板30能够与侧承载板40可靠组装固定。承托部33能够有效托举第一接驳臂12和第二接驳臂22,提升导轨接驳部位的强度与刚度。而阻挡部34由于挡接在第二接驳臂22的侧部,可约束第二接驳臂22受梯级滚轮的挤压而不发生侧向摆动,提升梯级滚轮通过导轨接驳结构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2、承托部33与阻挡部34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设计,以避免应力过度集中导致发生断裂问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接驳臂22的上表面凸设有限位凸起23,所述限位凸起23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12设置。具体地,限位凸起23位于梯级滚轮的外侧面外部,可对行经的梯级滚轮起到侧向限位作用。因为梯级链条恢复张紧后,其两侧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偏移,也就容易造成梯级滚轮的运行轨迹发生扭曲,由于设置了侧向限位的限位凸起23,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该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压板60,所述压板60设置于所述阻挡部34上并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23的上方。如此,压板60可限制第二接驳臂22Z轴方向的自由度,避免梯级滚轮行经时第二接驳臂22受到挤压力而发生曲翘变形。
请继续参阅图4,具体而言,所述压板60包括固定部61及与所述固定部61连接的扣压部62,所述固定部61与所述阻挡部34螺栓连接,所述扣压部62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23的上方。因而压板60的结构简单,约束能力强,且装拆方便,可实施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61与扣压部62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设计,以避免应力过度集中导致发生断裂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接驳结构包括:
回形导轨,所述回形导轨设有第一接驳凹部和第一接驳臂;
前进侧导轨,所述前进侧导轨设有第二接驳凹部和第二接驳臂,所述第一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二接驳凹部内,所述第二接驳臂活动插置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内,所述回形导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前进侧导轨;及
支撑板,所述第一接驳臂和所述第二接驳臂均压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与所述第一接驳臂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接驳凹部与所述第二接驳臂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接驳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侧承载板,所述回形导轨和所述第一接驳臂均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上,所述前进侧导轨固定于所述侧承载板上,所述第二接驳臂悬空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的外部,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侧承载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侧承载板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沿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圆孔,所述紧固组件插置于所述长圆孔和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板能够相对所述侧承载板上升或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承托部及与所述承托部连接的阻挡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长圆孔,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驳臂和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下方,所述阻挡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接驳臂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驳臂的上表面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第一接驳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接驳结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阻挡部上并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扣压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阻挡部螺栓连接,所述扣压部扣压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驳凹部的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接驳臂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上;所述第二接驳凹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接驳臂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上。
10.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接驳结构。
CN202010223834.4A 2020-03-26 2020-03-26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Pending CN111410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834.4A CN111410111A (zh) 2020-03-26 2020-03-26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3834.4A CN111410111A (zh) 2020-03-26 2020-03-26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0111A true CN111410111A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3834.4A Pending CN111410111A (zh) 2020-03-26 2020-03-26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011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7664A (zh) * 2009-07-14 2009-12-23 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下部涨紧装置的自动人行道
CN201458499U (zh) * 2009-07-14 2010-05-12 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人行道用的下部涨紧装置
CN105054748A (zh) * 2015-03-18 2015-11-18 武威 一种分体分节交错插接式窗帘轨道
CN205990160U (zh) * 2016-08-26 2017-03-01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连接机构
CN206692187U (zh) * 2016-12-21 2017-12-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接插轨组件和具有接插轨组件的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
CN208327090U (zh) * 2018-06-14 2019-01-04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下部拉开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7664A (zh) * 2009-07-14 2009-12-23 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下部涨紧装置的自动人行道
CN201458499U (zh) * 2009-07-14 2010-05-12 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人行道用的下部涨紧装置
CN105054748A (zh) * 2015-03-18 2015-11-18 武威 一种分体分节交错插接式窗帘轨道
CN205990160U (zh) * 2016-08-26 2017-03-01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轨连接机构
CN206692187U (zh) * 2016-12-21 2017-12-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接插轨组件和具有接插轨组件的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
CN208327090U (zh) * 2018-06-14 2019-01-04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下部拉开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6597B2 (en) Truss construction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US7159705B2 (en) Passenger conveyor device
KR101953400B1 (ko) 사람 운송 장치
JP3782798B2 (ja) モノレール装置
AU2005206344B2 (en) Travelator, moving ramp or escalator
EP0141519B1 (en) A moving staircase with a curved conveyor passage
US5325955A (en) Escalator step chain support apparatus
SU1528341A3 (ru) 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эскалатор
CN102256891B (zh) 乘客输送机和用于乘客输送机系统的踏板组件
CN111410111A (zh) 导轨接驳结构及输送装置
KR100402812B1 (ko) 승객 운송 장치
CN106428613A (zh) 机场车载式可升降高度自动扶梯
MXPA04007307A (es)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para escalones de escaleras mecanicas o plataformas de pasillos moviles.
EP3569555A1 (en) People conveyor drive and people conveyor
CN105858429B (zh) 一种变坡度变方向的连续运输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1444673U (zh) 一种具有防坠落装置的扶梯
JP398226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11332925A (zh) 人员输送机驱动器及人员输送机
CN113795451A (zh) 自动扶梯的输送系统
CN113148820B (zh) 单片式框架、整体式框架及自动扶梯旧梯中桁架改造结构
JP2581854B2 (ja) マンコンベア装置
EP3604198A1 (en) Moving walkway with a drum motor
CN213265231U (zh) 一种对重后置的钢带电梯主机架结构及电梯
CN210714010U (zh) 一种用于多排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的纵移升降车
KR100723445B1 (ko) 승객 이송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