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0919A -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0919A
CN111400919A CN202010199197.1A CN202010199197A CN111400919A CN 111400919 A CN111400919 A CN 111400919A CN 202010199197 A CN202010199197 A CN 202010199197A CN 111400919 A CN111400919 A CN 111400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vector
sidelobe
main lobe
the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91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0919B (zh
Inventor
任光亮
丁晟
王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991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0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0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0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0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0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降低旁瓣的同时牺牲主瓣增益,使得波束主瓣展宽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基于天线阵列结构和用户角度计算出初始波束;根据初始波束构建出低旁瓣目标波束;设计新的天线加权矢量,使得其对应的波束逼近低旁瓣波束,同时给波束主瓣增益加以约束,从而构建出优化问题;通过求解优化问题,得到最佳天线加权矢量,进而得到低旁瓣波束。本发明能在有效降低波束旁瓣的同时保证波束主瓣增益,即能在减小用户间干扰的同时保证目标用户的接收功率,可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Description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可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在5G Massive MIMO系统中,多用户波束赋形技术是近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设计出合适的天线加权矢量,即设计出合适的波束,这方面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多用户波束赋形的主要目的是最大化每个用户接收功率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其他用户的干扰功率,最终提升系统的容量。这个目标在波束图上的体现为,波束主瓣要指向目标用户,并且主瓣增益要尽可能的大;同时,旁瓣要尽可能地小,这样才能使得目标用户在接收功率最大化的同时受到其他用户的干扰最小。
理论研究表明,一旦均匀线阵的天线间距和天线数目确定,该阵列的波束主瓣高度、主瓣宽度以及旁瓣位置都会确定,见《优化阵列信号处理》,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因此如果不对波束旁瓣进行处理,只是使得目标用户的接收功率最大,就会造成用户间的干扰变得非常大,从而导致系统容量的下降。
为了降低用户间的干扰,即降低波束的旁瓣增益,目前有许多降旁瓣的方法,例如切比雪夫加窗、汉明窗加权、布莱克曼窗加权,这些方法虽然在旁瓣抑制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抑制旁瓣的同时,对主瓣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主瓣增益下降,使得目标用户的接收功率降低;二是加宽了主瓣波束变宽,使得变宽的主瓣部分变成了用户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以在保证主瓣增益的同时,在旁瓣抑制和主瓣展开之间取得良好的折中,减小用户间的干扰。
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思路是:为天线阵列中每根天线设计合适的加权系数,使得该天线阵列发射的信号波束能够在保证主瓣增益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旁瓣。其实现步骤包括如下:
(1)根据物理天线阵列结构,结合用户方位角度信息,得到初始的天线加权矢量p,计算出用户的初始波束F;
(2)根据初始波束F,得到所要设计的目标低旁瓣波束β;
(3)设计新的天线加权矢量w,使得该天线加权矢量对应的信号波束逼近目标低旁瓣波束β,即使得设计波束与目标波束的均方误差最小,达到降旁瓣的效果: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21
其中,A为天线阵列导向矩阵,||·||2为求二范数操作,(·)H为共轭转置;
(4)在逼近目标波束即降旁瓣的同时,给主瓣加上如下约束,以保证波束主瓣增益:
wHa(θk)=α <2>
其中,θk为用户的主瓣指向,1≤k≤M,M为天线阵列平面内总的角度个数,a(θk)为天线阵列在θk角度对应的阵列导向矢量,α为主瓣的增益约束;
(5)结合式<1>和式<2>,构建出最终的优化问题: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22
(6)对式<3>的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最佳的天线加权矢量w',由天线加权矢量w'和天线阵列导向矩阵A,求得所设计的低旁瓣波束Q:
Q=(w')HA。 <4>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设计天线加权矢量,使其对应的信号波束逼近目标低旁瓣波束,即使得设计波束与目标波束的均方误差最小,达到降旁瓣的效果,减少了用户间的干扰。
2)本发明由于在逼近目标低旁瓣波束的同时,给主瓣增益加以约束,最终保证了主瓣增益,并且相对于原始波束,主瓣并没有明显展宽,从而保证了目标用户的接收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均匀线性天线阵列ULA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结果仿真波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提供了一种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以在保证主瓣增益的同时,在旁瓣抑制和主瓣展开之间取得良好的折中,减小用户间的干扰,具体步骤如下:
本实例针对一个均匀线阵,如图1所示,8根天线均匀排列在一条之间上,相邻天线之间的间距为d,入射波为平面波,对于入射角度θ来说,该入射波在相邻的天线上的路程差为dsinθ。
参照图2,本实例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设计用户的初始波束。
1.1)设均匀线阵中天线个数为N,天线间距为d,工作波长为λ,用户角度为θk,其对应的阵列导向矢量为: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31
根据阵列导向矢量,得到用户的初始天线加权矢量为:
p=a(θk) <2>
根据用户的阵列导向矢量,得到初始波束为:
F=pHA=[F(θ1),…,F(θk),…,F(θM)] <3>
A=[a(θ1),…,a(θM)] <4>
其中,a(θk)为均匀线阵在θk角度对应的阵列导向矢量,(·)T表示转置,(·)H为共轭转置,A表示均匀线阵的导向矩阵,F(θk)表示用户k波束在角度θk的对应取值,1≤k≤M,M为均匀线阵平面内总的角度个数。
步骤2:根据初始波束F,得到所要设计的目标低旁瓣波束β。
β=[γF(θ1),…,F(θi),…,F(θk),…,F(θr),…,γF(θM)] <5>
其中,用户的主瓣覆盖角度区域为(θi,…,θk,…,θr),θi为平面内第i个角度,θr为平面内第r个角度,1<i<k<r<M,γ为降旁瓣区域的波束增益缩小倍数,0<γ<1。
步骤3:设计新的天线加权矢量w,使得该天线加权矢量对应的信号波束逼近目标低旁瓣波束β,即使得设计波束与目标波束的均方误差最小,达到降旁瓣的效果: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32
其中,w=[w1,w2,…,wN]T,wq为均匀线阵中第q根天线上的加权系数,1≤q≤N,||·||2为求二范数操作。
步骤4:在逼近目标波束即降旁瓣的同时,给主瓣加上如下约束,以保证波束主瓣增益:
wHa(θk)=α <7>
其中,α为主瓣的增益约束。
步骤5:结合式步骤3和步骤4,构建出最终的优化问题: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41
步骤6:对步骤5的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最佳的天线加权矢量w'。
设优化问题<8>对应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L(w,g)=||wHA-β||2+(wHa(θk)-α)g <9>
其中,g为拉格朗日乘子向量;
取w的共轭向量w*,将L(w,g)对w*求偏导并置零: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42
其中,(·)*表示去共轭操作;
由式<10>得到最佳天线加权矢量为w'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43
其中,Rs=AAH,Rd=AβH
将w'代入式<7>中,求得拉格朗日乘子向量g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44
步骤7:将g代入w'中,根据天线加权矢量w'和均匀线阵导向矩阵A,即可得到最终设计出的低旁瓣波束为:
Q=(w')HA <12>
本发明的效果可通过以下仿真实验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
仿真实验使用Matlab R2018b仿真软件,针对一个8阵元的均匀线阵进行波束设计,设阵元间隔为半个波长,用户角度为0°,旁瓣区域为[-90°,-15°]∪[15°,90°],γ=10,即旁瓣增益设定为原来的
Figure BDA0002418743670000051
主瓣约束α=8。
2.仿真内容:
在上述条件下,用本发明方法仿真均匀线阵的降旁瓣波束,结果如图3。从图3可见,本发明设计波束在保证主瓣增益的同时,旁瓣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同时主瓣也没有展宽太多。

Claims (4)

1.一种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根据物理天线阵列结构,结合用户方位角度信息,得到初始的天线加权矢量p,计算出用户的初始波束F;
(2)根据初始波束F,得到所要设计的目标低旁瓣波束β;
(3)设计新的天线加权矢量w,使得该天线加权矢量对应的信号波束逼近目标低旁瓣波束β,即使得设计波束与目标波束的均方误差最小,达到降旁瓣的效果:
Figure FDA0002418743660000011
其中,A为天线阵列导向矩阵,||·||2为求二范数操作,(·)H为共轭转置;
(4)在逼近目标波束即降旁瓣的同时,给主瓣加上如下约束,以保证波束主瓣增益:
wHa(θk)=α <2>
其中,θk为用户的主瓣指向,1≤k≤M,M为天线阵列平面内总的角度个数,a(θk)为天线阵列在θk角度对应的阵列导向矢量,α为主瓣的增益约束;
(5)结合式<1>和式<2>,构建出最终的优化问题:
Figure FDA0002418743660000012
(6)对式<3>的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最佳的天线加权矢量w',由天线加权矢量w'和天线阵列导向矩阵A,求得所设计的低旁瓣波束Q:
Q=(w')HA。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得到初始的天线加权矢量p,和计算出用户的初始波束F,分别表示如下;
p=a(θk)
F=pHA=[F(θ1),…,F(θk),…,F(θM)]
其中,a(θk)为角度θk对应的导向矢量,A表示天线阵列导向矩阵,F(θk)表示用户k波束在角度θk的对应取值,1≤k≤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得到的目标波束β,表示如下:
β=[γF(θ1),…,F(θi),…,F(θk),…,F(θr),…,γF(θM)]
其中,用户的主瓣覆盖角度区域为(θi,…,θk,…,θr),θi为平面内第i个角度,θr为平面内第r个角度,1<i<k<r<M,γ为降旁瓣区域的波束增益缩小倍数,0<γ<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中求解优化问题,具体实现如下:
5.1)设优化问题<3>对应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L(w,g)=||wHA-β||2+(wHa(θk)-α)g
其中,g为拉格朗日乘子向量;
5.2)取w的共轭向量w*,将L(w,g)对w*求偏导并置零:
Figure FDA0002418743660000021
其中,(·)*表示去共轭操作;
5.3)由(5.2)得到最佳波束赋形矢量为w'
Figure FDA0002418743660000022
其中,Rs=AAH,Rd=AβH
将w'代入式<2>中,求得拉格朗日乘子向量g
Figure FDA0002418743660000023
5.4)将g代入w'中,根据波束赋形矢量w'和天线阵列导向矩阵A,即可得到最终设计出的低旁瓣波束为:
Q=(w')HA。
CN202010199197.1A 2020-03-20 2020-03-20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Active CN111400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9197.1A CN111400919B (zh) 2020-03-20 2020-03-20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9197.1A CN111400919B (zh) 2020-03-20 2020-03-20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0919A true CN111400919A (zh) 2020-07-10
CN111400919B CN111400919B (zh) 2022-09-06

Family

ID=71431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9197.1A Active CN111400919B (zh) 2020-03-20 2020-03-20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091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266A (zh) * 2020-09-28 2021-0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共形阵二维波束优化方法
CN112379356A (zh) * 2020-09-27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多级可控恒低旁瓣自适应波束的形成方法
CN113517916A (zh) * 2021-07-12 2021-10-19 北京通广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相控阵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
CN114218814A (zh) * 2022-02-23 2022-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降低距离维波束形成副瓣的稀疏阵列优化配置方法
CN114996935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武汉工程大学 基于近似admm的波束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79451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854A (zh) * 2015-01-05 2015-05-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稀疏约束的波束展宽和旁瓣抑制方法
CN106886656A (zh) * 2017-03-15 2017-06-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mopso和凸优化算法的三维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方法
CN109959917A (zh) * 2019-03-08 2019-07-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宽带非频变多波束成像声纳的阵列稀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854A (zh) * 2015-01-05 2015-05-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稀疏约束的波束展宽和旁瓣抑制方法
CN106886656A (zh) * 2017-03-15 2017-06-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mopso和凸优化算法的三维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方法
CN109959917A (zh) * 2019-03-08 2019-07-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宽带非频变多波束成像声纳的阵列稀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智等: "基于半定规划的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
王艳温: "基于多线性约束的旁瓣抑制技术", 《无线电工程》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9356A (zh) * 2020-09-27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多级可控恒低旁瓣自适应波束的形成方法
CN112162266A (zh) * 2020-09-28 2021-01-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共形阵二维波束优化方法
CN113517916A (zh) * 2021-07-12 2021-10-19 北京通广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相控阵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
CN113517916B (zh) * 2021-07-12 2023-09-08 北京通广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相控阵天线的波束赋形方法
CN114218814A (zh) * 2022-02-23 2022-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降低距离维波束形成副瓣的稀疏阵列优化配置方法
CN114218814B (zh) * 2022-02-23 2022-05-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降低距离维波束形成副瓣的稀疏阵列优化配置方法
CN114996935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武汉工程大学 基于近似admm的波束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96935B (zh) * 2022-05-31 2023-06-06 武汉工程大学 基于近似admm的波束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79451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N117579451B (zh) * 2024-01-15 2024-04-05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0919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0919B (zh)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CN111246496B (zh)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表面的波束追踪覆盖与增强方法
CN106886656B (zh) 一种三维阵列天线方向图旁瓣抑制方法
CN108508423B (zh) 基于异型阵的子阵数字和差单脉冲测角方法
CN102608580B (zh) 数字阵列超低副瓣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
CN111062142B (zh) 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阵列天线宽波束增益优化方法
CN107181519B (zh) 一种基于移动目标doa的零陷扩展3d-mimo波束赋形方法
CN106650104A (zh) 考虑互耦效应的宽带非频变稀疏阵列综合方法
CN113075622A (zh) 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中多用户通信的发射波束赋形方法
CN108459301B (zh) 一种基于异构阵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CN107017931A (zh) 一种波束旁瓣抑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64888B (zh) 一种大型共形相控阵天线激活区选择的方法
CN103248412B (zh) 一种卫星导航多波束形成的方法
CN111551908B (zh) 降低相控阵系统阵元激活算法复杂度的方法
CN110850383B (zh) 一种基于共形阵的mimo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CN114460605A (zh) 一种导航接收机抗干扰方法
CN116633404A (zh) 一种双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联合波束赋形和部署方法
CN115133291A (zh) 非规则天线子阵、相控阵天线及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方法
WO2022089073A1 (zh) 波束赋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88027A (zh) 一种共形阵天线的波束调零展宽方法
CN110208830B (zh) 一种基于空时二维稀疏阵列的导航抗干扰方法
Abdulrahman et al. Modifying MVDR beamformer for reducing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mismatch
CN111293438A (zh) 一种基于均匀线阵宽带波束形成的栅瓣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72462B (zh) 基于四阶累积量的二维天线阵列空域滤波方法
CN107465448A (zh) 应用于高通量卫星的递归优化最小均方波束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