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9451B -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9451B
CN117579451B CN202410051853.1A CN202410051853A CN117579451B CN 117579451 B CN117579451 B CN 117579451B CN 202410051853 A CN202410051853 A CN 202410051853A CN 117579451 B CN117579451 B CN 117579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hased array
array antenna
digital phased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18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79451A (zh
Inventor
李牧
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ke He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ke He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ke He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ke He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18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9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79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9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阵列信号调制的技术领域,提供了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旁瓣抑制和旁瓣噪化,在旁瓣方向添加噪声或特定规格信号,在实现主瓣信号传输时,有效提升通信的抗截获和抗定位能力,实施信息欺骗;该噪声调制方法包括对多天线通道进行信号幅相校准,将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由此在信号抗截获、抗定位和信息欺骗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提高通信安全性。

Description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阵列信号调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相控阵天线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测控等领域。具体在测控领域,当卫星测控地面站与卫星进行通信时,卫星测控地面站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发射信号主瓣始终跟踪卫星的数字相控阵天线移动,理论上只会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发射信号主瓣进行通信信号发送,但是除了数字相控阵天线发射信号主瓣外的各个方向会产生旁瓣波束,这些旁瓣波束也能够辐射通信信号,导致存在通信信号泄密等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在旁瓣方向发出的信号进行抑制,避免旁瓣方向产生信号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旁瓣抑制和旁瓣噪化,在旁瓣方向添加噪声或特定规格信号,在实现主瓣方向信号传输的同时,可有效提升通信的抗截获和抗定位能力,并可实施信息欺骗;该噪声调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将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并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还对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在抗截获方面,采用旁瓣噪声信号调制技术,降低旁瓣方向信噪比,使接收的天线辐射旁瓣信号不具备进行解调、解译和破译的信号质量条件,即无法得到足够高信噪比的信号进行解译还原和密码破译;在抗定位方面,采用辐射源旁瓣方向信号时频调制技术,大幅度降低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性,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无法通过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处理提取信号相关峰,有效降低天线被定位的可能性;在信息欺骗方面,通过改变加载在旁瓣方向信号上的时频调制波形,可在实现抗定位的基础上,生成多个虚假信息相关峰,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得到错误的辐射源数量和位置,实现信息欺骗。
本发明提供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基于所述幅相校准因子,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出相应的幅相校准信号;
步骤S2,获取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步骤S3,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步骤S4,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确定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幅相偏差,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正,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具有相同的幅相参数;
向完成幅相校正的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入信号,并获取所有天线通道各自对应的输出信号;
基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确定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基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确定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构建如下面公式(1)的关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传输方程,
B=X·H+W (1)
在上述公式(1)中,W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高斯白噪声矩阵;H表示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
基于上述公式(1),构建如下面公式(2)关于高斯白噪声矩阵的最小均方误差方程,
(2)
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再基于所述幅相校准因子矩阵,确定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各自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得到自相关矩阵Rx;其中,Rx=X×XH,XH表示输入信号矩阵XH的转置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得到互相关矩阵P;其中,P=X×B*,B*表示输出信号矩阵B的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下面公式(3),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H,
(3)
在上述公式(3),表示自相关矩阵Rx的逆矩阵。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确定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
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包括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和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构建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4)和(5),
(4)
(5)
在上述公式(4)和(5)中,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表示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W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WH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的转置矩阵;r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增益,并且0<r<1;/>表示满足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的空间辐射功率最小的情况;/>表示求二阶范数;
再基于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旁瓣方向噪声信号。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6),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6)
在上述公式(6)中,d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X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W0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包括:
设定最终发射信号的发送总功率为P,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1-/>,则
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信号功率如下:
(7)
在上述公式(7)中,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表示求二阶范数;/>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信号功率如下:
(8)
在上述公式(8)中,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表示求二阶范数;W0表示旁瓣方向噪声信号;/>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利用下面公式(9),确定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
(9)
对所述误差矢量幅度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
再基于求解得到的功率占比,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误差矢量幅度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包括:
设定在主瓣方向宽度内,所述误差矢量幅度/>不大于门限/>,以及在旁瓣方向宽度/>内,所述误差矢量幅度/>不小于门限/>,从而确定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
对上述约束优化方程进行解算,从而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旁瓣抑制和旁瓣噪化,在旁瓣方向添加噪声或特定规格信号,在实现主瓣方向信号传输的同时,可有效提升通信的抗截获和抗定位能力,并可实施信息欺骗;该噪声调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将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并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还对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在抗截获方面,采用旁瓣噪声信号调制技术,降低旁瓣方向信噪比,使接收的天线辐射旁瓣信号不具备进行解调、解译和破译的信号质量条件,即无法得到足够高信噪比的信号进行解译还原和密码破译;在抗定位方面,采用辐射源旁瓣方向信号时频调制技术,大幅度降低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性,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无法通过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处理提取信号相关峰,有效降低天线被定位的可能性;在信息欺骗方面,通过改变加载在旁瓣方向信号上的时频调制波形,可在实现抗定位的基础上,生成多个虚假信息相关峰,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得到错误的辐射源数量和位置,实现信息欺骗。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在相应功率分配下的旁瓣增益变化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在相应功率分配下的旁瓣信噪比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基于该幅相校准因子,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出相应的幅相校准信号;
步骤S2,获取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确定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步骤S3,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该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该波束合成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步骤S4,对该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该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旁瓣抑制和旁瓣噪化,在旁瓣方向添加噪声或特定规格信号,在实现主瓣方向信号传输的同时,可有效提升通信的抗截获和抗定位能力,并可实施信息欺骗;该噪声调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将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并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还对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在抗截获方面,采用旁瓣噪声信号调制技术,降低旁瓣方向信噪比,使接收的天线辐射旁瓣信号不具备进行解调、解译和破译的信号质量条件,即无法得到足够高信噪比的信号进行解译还原和密码破译;在抗定位方面,采用辐射源旁瓣方向信号时频调制技术,大幅度降低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性,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无法通过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处理提取信号相关峰,有效降低天线被定位的可能性;在信息欺骗方面,通过改变加载在旁瓣方向信号上的时频调制波形,可在实现抗定位的基础上,生成多个虚假信息相关峰,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得到错误的辐射源数量和位置,实现信息欺骗。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确定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幅相偏差,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正,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具有相同的幅相参数;
向完成幅相校正的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入信号,并获取所有天线通道各自对应的输出信号;
基于该输入信号和该输出信号,确定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传输过程中,每个天线通道均会受到来自环境等方面的噪声干扰,这些噪声干扰会在天线通道内部形成相应的高斯白噪声,并且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大小与天线通道内部的幅相校准因子相关;其中,天线通道的幅相校准因子是指对天线通道的振幅参数和相位参数进行校准对应的因子。在完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幅相校正的情况下,假设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其中,该输入信号矩阵X可为一维矩阵形式或二维矩阵形式,这取决于数字相控阵天线为一维阵列天线还是二维阵列天线,相应地,该输出信号矩阵B也可为一维矩阵形式或二维矩阵形式。根据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接收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幅相调制后形成相应的输出信号的过程可以得到信号传输方程B=X·H+W,此时可以确定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W=B﹣X·H,并构建关于高斯白噪声W的最小均方误差方程,求解该最小均方误差方程的意义在于求解得到对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的幅相校准因子,并且在该幅相校准因子的作用下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最小,从而将该幅相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通道的最优幅相校准因子。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基于该输入信号和该输出信号,确定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构建如下面公式(1)的关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传输方程,
B=X·H+W (1)
在上述公式(1)中,W表示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高斯白噪声矩阵;H表示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
基于上述公式(1),构建如下面公式(2)关于高斯白噪声矩阵的最小均方误差方程,
(2)
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再基于该幅相校准因子矩阵,确定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各自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实际应用中,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传输过程中,每个天线通道均会受到来自环境等方面的噪声干扰,这些噪声干扰会在天线通道内部形成相应的高斯白噪声,并且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大小与天线通道内部的幅相校准因子相关;其中,天线通道的幅相校准因子是指对天线通道的振幅参数和相位参数进行校准对应的因子。在完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幅相校正的情况下,假设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其中,该输入信号矩阵X可为一维矩阵形式或二维矩阵形式,这取决于数字相控阵天线为一维阵列天线还是二维阵列天线,相应地,该输出信号矩阵B也可为一维矩阵形式或二维矩阵形式。根据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接收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幅相调制后形成相应的输出信号的过程可以得到信号传输方程B=X·H+W,此时可以确定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W=B﹣X·H,并构建关于高斯白噪声W的最小均方误差方程,求解该最小均方误差方程的意义在于求解得到对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的幅相校准因子,并且在该幅相校准因子的作用下天线通道内部的高斯白噪声最小,从而将该幅相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通道的最优幅相校准因子。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包括:
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得到自相关矩阵Rx;其中,Rx=X×XH,XH表示输入信号矩阵X的转置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得到互相关矩阵P;其中,P=X×B*,B*表示输出信号矩阵B的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下面公式(3),得到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H,
(3)
在上述公式(3),表示自相关矩阵Rx的逆矩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上述最小均方误差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维纳霍夫最优解,即当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形成的矩阵为该维纳霍夫最优解时,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高斯白噪声达到最小。在实际求解过程中,可认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处于二阶平稳状态,并利用平均法估算,从而得到Rx=X×XH以及P=X×B*,上述对最小均方误差方程的求解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这里不做详细叙述。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确定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包括:
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确定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
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确定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实际信号处理中,该波束合成信号是由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得到的,该主瓣方向信号是指该波束合成信号对应于主瓣方向的信号,并且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上的信号的增益最大,同时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是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相关,而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则是决定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几何分布。根据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可知,假设数字相控阵天线是一个N*M的二维平面矩阵,可以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如下:
,
,
,
其中,是归一化幅相权值,/>是信号的俯仰角,/>是信号的方位角,dx是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dy是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
再对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进行分析,将其中具有最大增益的向量作为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是主瓣方向信号的俯仰角,是主瓣方向信号的方位角。
上述只是以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为二维平面矩阵为例子进行举例说明,实际上该数字相控阵天线还可以为一维矩阵分布。当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为一维矩阵分布时,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确定与上述确定过程相类似,可以利用相应数学推理过程得到,其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这里不做详细的叙述。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包括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和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可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决定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阵元的相互分布位置关系,当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为二维平面矩阵时,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包括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和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通过确定该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和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能够准确计算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该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包括:
基于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该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构建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4)和(5),
(4)
(5)
在上述公式(4)和(5)中,表示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表示该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W表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WH表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的转置矩阵;r表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增益,并且0<r<1;/>表示满足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的空间辐射功率最小的情况;/>表示求二阶范数;
再基于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旁瓣方向噪声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对该波束合成信号添加旁瓣方向噪声信号,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状态会影响该旁瓣方向噪声加载在该波束合成信号后被数字相控阵天线发射后的增益大小和在空间辐射的功率大小。通过上述公式(5)约束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W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的内积关系满足相应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增益r条件,并且还通过上述公式(4)约束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发射出去后在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的空间辐射功率具有最小值。基于上述论证,上述公式(4)和(5)共同形成的约束优化条件的含义为:对于特定数值的增益,需要解决得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W满足方程/>所限定的条件,而对于满足方程/>的导向矢量W的解有多个;再对求得的多个W的解进行关于满足方程/>的筛选,即从多个W的解中找出一个解能够使得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具有该解对应的导向矢量时,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的空间辐射功率最小,从而保证后续加载在该波束合成信号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后续发射后形成的空间辐射功率最小。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基于该波束合成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6),基于该波束合成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6)
在上述公式(6)中,d表示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表示该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X表示该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表示该波束合成信号;W0表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传输原理可知,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可以认为是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作用在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上,从而最终输出的信号。通过上述公式(6),能够在添加了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情况下,对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叠加表征,上述公式(6)仅仅是该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的其中一种数学表征方式,该最终输出信号的表征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式(6),而通过上述公式(6)旨在于更加清晰明了该最终输出信号的信号组成成分。
优选地,在该步骤S4中,对该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包括:
设定最终发射信号的发送总功率为P,该波束合成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1-/>,则
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信号功率如下:
(7)
在上述公式(7)中,表示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表示求二阶范数;/>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信号功率如下:
(8)
在上述公式(8)中,表示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表示求二阶范数;W0表示旁瓣方向噪声信号;/>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利用下面公式(9),确定该最终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
(9)
对该误差矢量幅度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该波束合成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
再基于求解得到的功率占比,对该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方式,由于该波束合成信号中主瓣方向信号和非主瓣方向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比值是相对固定的,并且该主瓣方向信号占该波束合成信号中绝大部分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认为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信号功率等同于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信号功率。先设定最终发射信号的发送总功率为P,该波束合成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1-/>,并根据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传输原理,计算得到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信号功率/>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信号功率/>,以此得到该最终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并对该误差矢量幅度/>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从而求解得到该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下对应的功率占比/>。再根据求解得到的功率占比/>,对该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保证功率分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4中,对该误差矢量幅度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该波束合成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包括:
设定在主瓣方向宽度内,该误差矢量幅度/>不大于门限/>,以及在旁瓣方向宽度/>内,该误差矢量幅度/>不小于门限/>,从而确定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
,
,
对上述约束优化方程进行解算,从而求解得到该波束合成信号在该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在主瓣方向宽度内,该误差矢量幅度/>不大于门限/>,以及在旁瓣方向宽度/>内,该误差矢量幅度/>不小于门限/>,从而确定上述约束优化方程,而上述约束优化方程是本领域的常规约束优化方程的表达形式,这里不做详细的叙述;此外对于上述约束优化方程可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其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通过对上述约束优化方程进行解算,能够求得最优的功率占比/>,便于准确进行该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该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提高天线信号发射的可控性。
参阅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在相应功率分配下的旁瓣增益变化图和旁瓣信噪比变化图。从图2可见,对于16*16方阵形式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当加噪系数(噪声功率占总功率的比值)为0.16时,主瓣增益下降0.757dB,第一旁瓣增益为-13 dB ~-14 dB,未加噪的第二旁瓣增益为-18.2 dB;同时,第一旁瓣信噪比下降21 dB,未加噪的第二旁瓣信噪比下降7 dB。通过上述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能够保证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发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通过数字相控阵天线旁瓣抑制和旁瓣噪化,在旁瓣方向添加噪声或特定规格信号,在实现主瓣方向信号传输的同时,可有效提升通信的抗截获和抗定位能力,并可实施信息欺骗;该噪声调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将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并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波束合成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还对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在抗截获方面,采用旁瓣噪声信号调制技术,降低旁瓣方向信噪比,使接收的天线辐射旁瓣信号不具备进行解调、解译和破译的信号质量条件,即无法得到足够高信噪比的信号进行解译还原和密码破译;在抗定位方面,采用辐射源旁瓣方向信号时频调制技术,大幅度降低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性,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无法通过主瓣方向信号和旁瓣方向信号的相关处理提取信号相关峰,有效降低天线被定位的可能性;在信息欺骗方面,通过改变加载在旁瓣方向信号上的时频调制波形,可在实现抗定位的基础上,生成多个虚假信息相关峰,使基于时差/时频差等定位系统得到错误的辐射源数量和位置,实现信息欺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对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幅相偏差,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正,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具有相同的幅相参数;
向完成幅相校正的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入信号,并获取所有天线通道各自对应的输出信号;
基于所述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确定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构建如下面公式(1)的关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信号传输方程,
B=X·H+W (1)
在上述公式(1)中,W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高斯白噪声矩阵;H表示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
基于上述公式(1),构建如下面公式(2)关于高斯白噪声矩阵的最小均方误差方程,
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再基于所述幅相校准因子矩阵,确定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进行幅相校准各自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
基于所述幅相校准因子,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的输入信号分别进行幅相校准,使得所有天线通道分别输出相应的幅相校准信号;
步骤S2,获取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各自输出的幅相校准信号共同叠加形成的波束合成信号;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步骤S3,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在相应旁瓣方向具有相应增益的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和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构建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4)和(5),
在上述公式(4)和(5)中,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表示所述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w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wH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的转置矩阵;r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增益,并且0<r<1;/>表示满足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的空间辐射功率最小的情况;‖‖2表示求二阶范数;
再基于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导向矢量,生成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步骤S4,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上述公式(2)进行求解,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得到自相关矩阵Rx;其中,Rx=X×XH,XH表示输入信号矩阵X的转置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X和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出信号矩阵B,得到互相关矩阵P;其中,P=X×B*,B*表示输出信号矩阵B的共轭矩阵,×表示叉乘;
基于下面公式(3),得到对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进行幅相校准对应的幅相校准因子矩阵H,
在上述公式(3),表示自相关矩阵Rx的逆矩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包括:
基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确定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
从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确定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天线通道分布几何参数包括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和平行于Y轴方向的天线阵元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6),基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得到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在上述公式(6)中,d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的最终输出信号;
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整体的导向矢量;X表示所述数字相控阵天线包含的所有天线通道的输入信号矩阵;/>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W0表示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包括:
设定最终发射信号的发送总功率为P,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η,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为1-η,则
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信号功率Ps(θ)如下:
在上述公式(7)中,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2表示求二阶范数;θ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信号功率Pn(θ)如下:
在上述公式(8)中,表示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的导向矢量;表示/>的转置共轭矩阵;E表示求均值;‖‖表示求一阶范数;‖‖2表示求二阶范数;W0表示旁瓣方向噪声信号;θ表示信号的俯仰角;
利用下面公式(9),确定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EVM(θ),
对所述误差矢量幅度EVM(θ)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η;
再基于求解得到的功率占比η,对所述最终输出信号进行关于所述波束合成信号的主瓣方向信号和所述旁瓣方向噪声信号的功率分配,得到最终发射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误差矢量幅度EVM(θ)进行约束优化问题解算,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η,包括:
设定在主瓣方向宽度Ωm内,所述误差矢量幅度EVM(θ)不大于门限Thm,以及在旁瓣方向宽度Ωs内,所述误差矢量幅度EVM(θ)不小于门限Ths,从而确定下面的约束优化方程,
max PE,s.t.EVM(θ)≤Thm,θ∈Ωm
EVM(θ)≥Ths,θ∈Ωs
对上述约束优化方程进行解算,从而求解得到所述波束合成信号在所述最终发射信号的功率占比η。
CN202410051853.1A 2024-01-15 2024-01-15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Active CN117579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1853.1A CN1175794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1853.1A CN1175794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9451A CN117579451A (zh) 2024-02-20
CN117579451B true CN117579451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86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1853.1A Active CN1175794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945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4944A (zh) * 2013-07-02 2013-10-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适用于任意信号波形的雷达脉冲压缩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
US8929322B1 (en) * 2013-11-20 2015-01-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 lobe suppression using controlled signal cancellation
WO2018094565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深圳大学 脉冲噪声下的波束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11400919A (zh) * 2020-03-20 2020-07-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CN113238192A (zh) * 2021-03-22 2021-08-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的四通道主瓣干扰抑制测角方法
CN115270869A (zh) * 2022-07-26 2022-11-01 宁波绮色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空时广义旁瓣相消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CN116366199A (zh) * 2023-05-15 2023-06-30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N116470943A (zh) * 2023-04-06 2023-07-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集群动平台载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7081B2 (en) * 2015-12-04 2018-05-0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wth automatic amplitude and phase error cal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4944A (zh) * 2013-07-02 2013-10-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适用于任意信号波形的雷达脉冲压缩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
US8929322B1 (en) * 2013-11-20 2015-01-06 Magnolia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 lobe suppression using controlled signal cancellation
WO2018094565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深圳大学 脉冲噪声下的波束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11400919A (zh) * 2020-03-20 2020-07-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阵列天线中的低旁瓣波束设计方法
CN113238192A (zh) * 2021-03-22 2021-08-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的四通道主瓣干扰抑制测角方法
CN115270869A (zh) * 2022-07-26 2022-11-01 宁波绮色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空时广义旁瓣相消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CN116470943A (zh) * 2023-04-06 2023-07-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集群动平台载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方法
CN116366199A (zh) * 2023-05-15 2023-06-30 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trained Transceiver Design With Expanded Mainlobe for Range Sidelobe Reduction;Xianxiang Yu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20220407;第58卷(第5期);全文 *
Sidelobe suppression for phase-coded pulse by mainlobe windowing;Jiacen Xu et al.;IET Internation Redar Conference (IRC 2018);20190830;全文 *
一种加权稀疏约束稳健Capon波束形成方法;刘振等;物理学报;20160413;全文 *
基于不确定集响应波动约束的鲁棒波束形成技术;张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60315(第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9451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ssanien et al. 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embedding using sidelobe control and waveform diversity
Huang et al. Frequency-domain AoA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with wideband hybrid arrays
CN105445709B (zh) 一种稀布阵列近场无源定位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CN109946654B (zh) 雷达阵元-脉冲编码与处理方法
CN110221293B (zh) 一种基于涡旋电磁波的俯仰角成像方法
CN113325385B (zh) 一种相控阵-mimo雷达模式收发波束形成抗干扰方法
CN112034444B (zh) 基于循环编码阵列的多波束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法
CN107607915B (zh) 基于固定地物回波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接收通道校正方法
CN109597041B (zh) 基于相干fda的分段线性调频波形设计方法
CN110837074A (zh) 一种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多同频信源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
CN106324602B (zh) 一种mimo声呐系统
CN117459176A (zh) 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N111352077B (zh) 基于多比例分式规划的低截获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17250596A (zh) 一种频率分集-相控阵mimo雷达的阵列优化方法
CN114114188A (zh) 一种低旁瓣的fda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
CN110868271A (zh) 一种基于多播频控阵天线选择方法
CN107167804A (zh) 一种稳健低副瓣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CN117579451B (zh) 控制噪声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多方向的噪声调制方法
CN107918112A (zh) 基于有源‑无源雷达协同的联合收发波束形成方法
CN109901131B (zh) 基于斜投影的多径利用相干波束形成方法
CN111257847B (zh)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fda雷达方向图去耦合方法
CN109633563B (zh) 基于多径信息的自适应相干波束形成方法
CN113391301A (zh) 基于时间调制线性阵列的超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Adrian-Ionut et al. A speed convergence Least Squares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for smart antenna beamforming
CN113540791A (zh) 一种孔径级收发同时阵列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