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8056A -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8056A
CN111398056A CN202010156205.4A CN202010156205A CN111398056A CN 111398056 A CN111398056 A CN 111398056A CN 202010156205 A CN202010156205 A CN 202010156205A CN 111398056 A CN111398056 A CN 111398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axial cable
bending
section
sof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2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8056B (zh
Inventor
汤晓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62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8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8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8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8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8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1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包含以下指标的性能测试:弯折测试、柔软度测试以及线径检测,其弯折测试采用弯折装置进行作业,该弯折装置设置有多个弯折工位,能够同时对多根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弯折作业,工作效率高,根据实际需求,还可调整弯折工位的弯折力度,性价比高;其柔软度测试采用柔软度测试仪进行作业,操作简单,与计算机配合使用,可快速读取其柔软度性能的数据信息,评判结果直观且可靠;其线径检测采用线径检测装置进行作业,通过可移动的检测器可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多段线径测量,具有提高检测效率、减小测量误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通信、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极细同轴电缆工业也在快速前进。极细同轴电缆的线径大小、拉伸度、弯曲度、柔软度等多项指标是评判其质量好坏性能的重要参数,产品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其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线径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采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同轴电缆进行线径检测,其存在检测效率低、测量误差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的缺点;现有的大型弯折测试设备成本过高,且只能对单根的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弯折,工作效率低;以往对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的评判只能凭借触感估摸其柔软度,评判结果不可靠,无法明确的标识出其相应的柔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指标的性能参数方法可提高检测效率、减小测量误差、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包含以下指标的性能测试:弯折测试、柔软度测试以及线径检测,
其弯折测试方法如下:采用弯折装置进行作业,所述弯折装置包括弯折装置底座,所述弯折装置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机构、弯折机构,所述控制系统位于弯折装置底座的后段,所述控制机构位于弯折装置底座的中段,所述弯折机构位于弯折装置底座的前段, 所述控制系统和控制机构外罩设有前侧面为镂空的弯折装置壳体,所述弯折装置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弯折装置开关按键、数字显示器和多个调节按键,所述弯折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固定板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夹具组件,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一挡板,多个第一挡板分别位于多个第一夹具组件的正下方,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二横梁和弯折装置调节板,所述升降板位于弯折装置调节板的前方,所述第二横梁位于升降板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二横梁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夹具组件,所述第二夹具组件和第一夹具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升降板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二挡板,多个第二挡板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夹具组件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的结构相同,且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左右交错布置,自左至右相邻的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构成一个弯折工位;
其操作方法为:
步骤一、先将样品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用第一夹具组件夹住,另一端用第二夹具组件夹住,使得极细同轴电缆弯曲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步骤二、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开关按键,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步进电机动作,通过两个上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伺服步进电机正反转,从而驱动螺纹丝杆正反转,带动升降环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活动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即第二夹具组件上下移动,实现对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多次弯折;
步骤三、统计数字显示器上显示的弯折次数,待达到指定的弯折次数之后,按下暂停按键,取下该极细同轴电缆,用专门的仪器测试其耐弯曲性能;
其柔软度测试方法如下:采用柔软度测试仪进行作业,所述应用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测试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柔软度测试仪壳体,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上夹块、下夹块、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按压块、导向柱和柔软度测试仪弹簧,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的内段通过连接件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侧面相铰接,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的外侧,所述下夹块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的下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设置于下夹块的外侧,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与下夹块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块位于下夹块的上方,所述导向柱设置于上夹块和下夹块之间,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上夹块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柱的底端穿过下夹块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弹簧套装于下夹块下方的导向柱上,所述按压块的顶面与导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内端伸进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内,并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台的前段上设置有托台;
所述上夹块的底面的前段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凸块,两个凸块间隔布置,所述两个凸块的底面的横向中央位置均设置有上限位槽,所述下夹块的前段开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矩形凹槽,所述凸块位于矩形凹槽的上段内,所述下夹块的顶面的前段开设有横向布置的下限位槽,所述下限位槽与上限位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操作方法为:
第一步,先将极细同轴电缆的放置于一侧的夹具组件中,即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的顶面上,拇指放置于按压块的底面,对按压块施加向上的压力,导向柱推动上夹块向上移动,另一只手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放置于下夹块的下限位槽内,撤销对按压块的压力,由于柔软度测试仪弹簧的作用,使得上夹块向下移动,配合下夹块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夹住;
第二步,同样的操作方法,将该极细同轴电缆的另一端放置于另一侧的夹具组件中,该极细同轴电缆的中间段需拉直;
第三步,两手同时对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同时向内旋转至度的竖向位置,则该极细同轴电缆被弯曲放置于托台的正上方;
第四步,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柔软度测试仪开关按键,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内的控制机构控制升降台向上运动,则带动托台向上运动,待托台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控制升降台向下运动至初始位置,在托台上升过程中,使得该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形变,通过计算机,可直观显示出该极细同轴电缆形变过程,根据显示数据信息,从而得到该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性能;
其线径检测方法如下:采用同轴电缆线径检测装置进行作业,所述同轴电缆线径检测装置包括线径检测装置底座,所述线径检测装置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线径大小的检测组件和用于夹持电缆的夹持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左右两个传动箱,其中一个传动箱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左右两个传动箱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检测器;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置的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上设置有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面设置有夹持轴,所述夹持轴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轴的内段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槽口,多个槽口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夹持轴上套设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与夹持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其操作方法为: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垂直,即竖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将极细同轴电缆穿装于左右两个夹持轴之间,并通过旋紧锁紧套使得夹持轴对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夹紧力,夹紧后的极细同轴电缆与同步带上下平行,启动电机,同步带运行,带动检测器沿其轨迹来回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通过与外界连接的计算机获得数据,之后再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即纵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在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的位置调整中,可同时带动极细同轴电缆旋转度,使得检测器能够从另一角度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段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弯折装置调节板的前侧面的上段与第二横梁的后侧面的上段之间设置有两个大连接块,两个大连接块分别位于两个调节槽处,所述大连接块的后侧面与弯折装置调节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大连接块的前侧面与第二横梁的后侧面相接触,并通过调节螺栓将其锁紧固定,所述弯折装置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弯折装置调节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组件包括弯折装置活动块和弯折装置固定块,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位于弯折装置固定块的前方,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的后端与第一横梁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的上下两侧面设置为凹面朝外的圆弧面,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的后段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盲孔,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矩形状的夹块,两个夹块分别位于盲孔的上下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的前段开设有竖向布置的矩形凹槽,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的后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纵向布置的通孔,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内的通孔的轴线与弯折装置活动块内的盲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后段设置有弯折装置弹簧,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前段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弯折装置弹簧的后端与弯折装置固定块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弹簧的前端与导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前段部分伸进弯折装置活动块的盲孔内,导向杆的前端与弯折装置活动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螺纹丝杆、伺服步进电机和升降环,所述上固定座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内部的顶面上,所述下固定座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内的弯折装置底座上,所述螺纹丝杆设置于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所述伺服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丝杆连接,所述升降环套装于螺纹丝杆的上段,所述升降环与弯折装置调节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夹块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导向块,两个导向块分别位于两个凸块的后方, 所述导向块延伸至矩形凹槽的下段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侧的下段设置为镂空,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方设置有竖立的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的左右两段向后度弯折并延伸,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的左右两段的内侧面分别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左右两侧面的前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的后侧面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侧面相接触,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的上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T形镂空,所述T形镂空包括横矩形条和竖矩形条,横矩形条位于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的上段,竖矩形条位于横矩形条的下方,竖矩形条的顶端与横矩形条的中央位置相连通,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的前侧面自上而向下延伸至竖矩形条的上段。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套设于套筒外,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四分之一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固定轴的顶部,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与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之间通过定位销锁紧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固定轴、连接块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带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导轨,所述移动块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弯折测试方法采用弯折装置进行作业,其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该弯折装置设置有多个弯折工位,能够同时对多根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弯折作业,工作效率高,根据实际需求,还可调整弯折工位的弯折力度,性价比高;其柔软度测试方法采用柔软度测试仪进行测试,操作简单,与计算机配合使用,可快速读取其柔软度性能的数据信息,评判结果直观且可靠;其线径检测方法通过可移动的检测器可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多段线径测量,具有提高检测效率、减小测量误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性能测试流程图。
图2为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弯折装置中的活动组件向上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图2中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侧视图。
图11为弯折装置中的第一夹具组件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B-B的剖视图。
图13为柔软度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柔软度测试仪中的夹具组件旋转至90度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线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夹持轴与锁紧套的截面图。
其中:
弯折装置1、弯折装置底座1.1、弯折装置壳体1.2、控制系统1.3、控制机构1.4、上固定座1.41、下固定座1.42、螺纹丝杆1.43、伺服步进电机1.44、升降环1.45、弯折机构1.5、固定组件1.51、固定板1.511、第一横梁1.512、横板1.513、第一夹具组件1.514、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弯折装置弹簧1.514.3、导向杆1.514.4、夹块1.514.5、第一挡板1.515、活动组件1.52、升降板1.521、第二横梁1.522、小连接块1.523、第二夹具组件1.524、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大连接块1.526、调节槽1.527、调节螺栓1.528、第二挡板1.529、支撑柱1.6、高度调节机构1.7、调节杆1.8、连接杆1.9、弯折装置开关按键1.10、数字显示器1.11、调节按键1.12
柔软度测试仪2、柔软度测试仪底座2.1、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上夹块2.5、下夹块2.6、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按压块2.8、导向柱2.9、柔软度测试仪弹簧2.10、连接件2.11、凸块2.12、导向块2.13、升降台2.14、托台2.15、螺栓2.16、限位槽2.17、柔软度测试仪开关按键2.18
线径检测装置3、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检测组件3.2、传动箱3.21、传动轴3.22、导轨3.23、同步带3.24、电机3.25、移动块3.26、检测器3.27、夹持组件3.3、线径检测装置固定块3.31、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连接板3.34、连接块3.35、夹持轴3.36、锁紧套3.37、槽口3.38、固定轴3.39、套筒3.310、限位块3.311、圆弧槽3.312、定位销3.3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包含以下指标的性能测试:弯折测试、柔软度测试以及线径检测,其弯折测试采用弯折装置1进行作业,其柔软度测试采用柔软度测试仪2进行作业,其线径检测采用线径检测装置3进行作业;
参见图2-图12,所述弯折装置1包括弯折装置底座1.1,所述弯折装置底座1.1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系统1.3、控制机构1.4、弯折机构1.5和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撑柱1.6,所述控制系统1.3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后段,所述控制机构1.4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中段,所述弯折机构1.5和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支撑柱1.6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前段, 所述控制系统1.3和控制机构1.4外罩设有前侧面为镂空的弯折装置壳体1.2,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底部与弯折装置底座1.1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弯折机构1.5包括固定组件1.51和活动组件1.52,所述固定组件1.51包括固定板1.511、第一横梁1.512和横板1.513,所述固定板1.511位于支撑柱1.6的前侧,且固定板1.511的后侧面的左右两段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6的前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11的底面与弯折装置底座1.1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横梁1.512设置于固定板1.511的前侧面的上段位置,第一横梁1.512与固定板1.5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1.512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夹具组件1.514,所述横板1.513设置于固定板1.511的前侧面的下段位置,所述横板1.513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矩形条,每个矩形条与固定板1.511之间均通过固定件连接,相邻矩形条的间隔距离与相邻第一夹具组件1.514的间隔距离相等,每个矩形条的前侧面上均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挡板1.515,所述第一挡板1.515位于第一夹具组件1.514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夹具组件1.514包括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和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位于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前方,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端与第一横梁1.51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上下两侧面设置为凹面朝外的圆弧面,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后段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盲孔,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矩形状的夹块1.514.5,两个夹块1.514.5分别位于盲孔的上下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前段开设有竖向布置的矩形凹槽,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纵向布置的通孔,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内的通孔的轴线与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内的盲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后段设置有弯折装置弹簧1.514.3,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前段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导向杆1.514.4,所述弯折装置弹簧1.514.3的后端与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弹簧1.514.3的前端与导向杆1.514.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514.4的前段部分伸进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盲孔内,导向杆1.514.4的前端与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正常状态下,夹块1.514.5位于矩形凹槽内,夹块1.514.5的表面与矩形凹槽的表面相接触。向前拉动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使得夹块1.514.5的后侧面与矩形凹槽的表面分离,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放置于矩形凹槽内,撤销对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拉力,由于弯折装置弹簧1.514.3的作用,对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起到向后的拉力,则极细同轴电缆即可被夹持于夹块1.514.5和矩形凹槽之间;
所述活动组件1.52包括竖立的升降板1.521、第二横梁1.522和竖立的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所述升降板1.521位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方,所述第二横梁1.522位于升降板1.521的前侧面的上段位置,所述第二横梁1.522与升降板1.521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小连接块1.5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522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夹具组件1.524,所述第二夹具组件1.524和第一夹具组件1.51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横梁1.522的上段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调节槽1.527,所述调节槽1.527内设置有调节螺栓1.528,所述升降板1.521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二挡板1.529,多个第二挡板1.529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夹具组件1.52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529和第一挡板1.515的结构相同,且第二挡板1.529和第一挡板1.515左右交错布置,自左至右相邻的第一夹具组件1.514和第二夹具组件1.524构成一个弯折工位;
所述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侧面的上段与第二横梁1.522的后侧面的上段之间设置有两个大连接块1.526,两个大连接块1.526分别位于两个调节槽1.527处,所述大连接块1.526的后侧面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大连接块1.526的前侧面与第二横梁1.522的后侧面相接触,并通过调节螺栓1.528将其锁紧固定,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7,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7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之间设置有调节杆1.8,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布置的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分别位于调节杆1.8的上下两侧。
所述控制机构1.4包括上固定座1.41、下固定座1.42、螺纹丝杆1.43、伺服步进电机1.44和升降环1.45,所述上固定座1.41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1.2内部的顶面上,所述下固定座1.42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1.2内的弯折装置底座1.1上,所述螺纹丝杆1.43设置于上固定座1.41和下固定座1.42之间,所述伺服步进电机1.44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丝杆1.43连接,所述升降环1.45套装于螺纹丝杆1.43的上段,所述升降环1.45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9。
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顶面上设置有弯折装置开关按键1.10、数字显示器1.11和多个调节按键1.12。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弯折测试方法采用弯折装置进行作业,其测试方法如下:先将样品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用第一夹具组件夹住,另一端用第二夹具组件夹住,使得极细同轴电缆弯曲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开关按键,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步进电机动作,通过两个上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伺服步进电机正反转,从而驱动螺纹丝杆正反转,带动升降环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活动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即第二夹具组件上下移动,实现对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多次弯折;统计数字显示器上显示的弯折次数,待达到指定的弯折次数之后,按下暂停按键,取下该极细同轴电缆,用专门的仪器测试其耐弯曲性能。
根据极细同轴电缆的长短,可通过调节螺栓左右移动第二横梁,从而改变第一夹具组件和第二夹具组件之间的间隔距离;
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活动组件的运行高度,从而可调整极细同轴电缆的弯折力度;
多根极细同轴电缆可同时放置于多个弯折工位上进行弯折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见图13-图15,所述柔软度测试仪2包括柔软度测试仪底座2.1,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底座2.1上设置有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的下段设置为镂空,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方设置有竖立的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左右两段向后90度弯折并延伸,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左右两段的内侧面分别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左右两侧面的前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后侧面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相接触,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上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T形镂空,所述T形镂空包括横矩形条和竖矩形条,横矩形条位于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上段,竖矩形条位于横矩形条的下方,竖矩形条的顶端与横矩形条的中央位置相连通,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自上而向下延伸至竖矩形条的上段;
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和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前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上夹块2.5、下夹块2.6、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按压块2.8、导向柱2.9和柔软度测试仪弹簧2.10,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横向布置,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内侧面设置为凸面朝外的半圆面,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内段通过连接件2.11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相铰接,所述上夹块2.5和下夹块2.6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外侧,所述下夹块2.6的内侧面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外侧面的下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设置于下夹块2.6的外侧,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的内侧面与下夹块2.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块2.5位于下夹块2.6的上方,所述导向柱2.9设置于上夹块2.5和下夹块2.6之间,所述导向柱2.9的顶端与上夹块2.5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柱2.9的底端穿过下夹块2.6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弹簧2.10套装于下夹块2.6下方的导向柱2.9上,所述按压块2.8的顶面与导向柱2.9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夹块2.5的底面的前段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凸块2.12,两个凸块2.12间隔布置,所述两个凸块2.12的底面的横向中央位置均设置有上限位槽,所述上夹块2.5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导向块2.13,两个导向块2.13分别位于两个凸块2.12的后方;所述下夹块2.6的前段开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矩形凹槽13,两条矩形凹槽13位于凸块2.12和导向块2.13的正下方,所述凸块2.12位于矩形凹槽13的上段内,所述导向块2.13延伸至矩形凹槽13的下段内,所述下夹块2.6的顶面的前段开设有横向布置的下限位槽,所述下限位槽与上限位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夹持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台2.14,所述升降台2.14位于T形镂空的下段的前方,所述升降台2.14的内端伸进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内,并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台2.14的前段上设置有托台2.15,所述托台2.15的中段开设有矩形状的通孔,所述托台2.15的下段与升降台2.14之间通过螺栓2.16固定连接,所述托台2.15的顶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限位槽2.17;
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顶面上设置有柔软度测试仪开关按键2.18。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测试方法采用柔软度测试仪进行作业,其测试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放置于一侧的夹具组件中,即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的顶面上,拇指放置于按压块的底面,对按压块施加向上的压力,导向柱推动上夹块向上移动,另一只手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放置于下夹块的下限位槽内,撤销对按压块的压力,由于柔软度测试仪弹簧的作用,使得上夹块向下移动,配合下夹块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夹住;
第二步,同样的操作方法,将该极细同轴电缆的另一端放置于另一侧的夹具组件中,该极细同轴电缆的中间段需拉直;
第三步,两手同时对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同时向内旋转至90度的竖向位置,则该极细同轴电缆被弯曲放置于托台的正上方;
第四步,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柔软度测试仪开关按键,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内的控制机构控制升降台向上运动,则带动托台向上运动,待托台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控制升降台向下运动至初始位置,在托台上升过程中,使得该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形变,通过计算机,可直观显示出该极细同轴电缆形变过程,根据显示数据信息,从而得到该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性能,评判结果可靠性较高。
参见图16-图18,所述线径检测装置3包括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所述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上设置有检测组件3.2和夹持组件3.3,所述检测组件3.2用于对电缆进行线径检测,所述夹持组件3.3用于将电缆水平夹持;
所述检测组件3.2包括左右两个传动箱3.21,所述传动箱3.21的底面与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的顶面相连接,其中一个传动箱3.2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3.25,所述左右两个传动箱3.21内均设置有纵向布置的传动轴3.22,所述传动轴3.22上设置有传动轮,左右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3.24,所述同步带3.24上设置有移动块3.26,所述移动块3.26上设置有检测器3.27;
所述同步带3.2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横向布置的导轨3.23,所述移动块3.26与两个导轨3.23滑动连接,所述导轨3.2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传动箱3.21的侧壁相连接,通过电机3.25驱动传动轮转动,带动同步带3.24运行,使得移动块3.26可沿导轨3.23的轨迹稳定移动;
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置的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竖立布置,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的内侧面设置有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转动连接,左右两个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34,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块3.35,所述连接块3.35的内侧面的中央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夹持轴3.36,所述夹持轴3.36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轴3.36的内段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槽口3.38,多个槽口3.38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夹持轴3.36上套设有锁紧套3.37,所述锁紧套3.37与夹持轴3.3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的内侧面的上段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固定轴3.39,所述固定轴3.39上设置有套筒3.310,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的下段套设于套筒3.310外,所述套筒3.310的内侧壁设置有四分之一的圆弧槽3.312,所述圆弧槽3.312内设置有限位块3.311,所述限位块3.311设置于固定轴3.39的顶部,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与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之间通过定位销3.313锁紧固定,手动转动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可带动套筒3.310绕固定轴3.39转动,通过限位块3.311与圆弧槽3.312相配合,使得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可前后转动90度;
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固定轴3.39、连接块3.35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连接块3.35与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左右两个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的下段与其中一导轨3.23的外侧面的左右两段相连接,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与导轨3.23之间设置有线径检测装置固定块3.31。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线径检测方法,采用线径检测装置进行作业,其测试方法如下: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垂直,即竖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将极细同轴电缆穿装于左右两个夹持轴之间,并通过旋紧锁紧套使得夹持轴对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夹紧力,夹紧后的极细同轴电缆与同步带上下平行,启动电机,同步带运行,带动检测器沿其轨迹来回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通过与外界连接的计算机获得数据,之后再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即纵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在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的位置调整中,可同时带动极细同轴电缆旋转90度,使得检测器能够从另一角度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指标的性能测试:弯折测试、柔软度测试以及线径检测,
其弯折测试方法如下:采用弯折装置进行作业,所述弯折装置包括弯折装置底座(1.1),所述弯折装置底座(1.1)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系统(1.3)、控制机构(1.4)、弯折机构(1.5),所述控制系统(1.3)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后段,所述控制机构(1.4)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中段,所述弯折机构(1.5)位于弯折装置底座(1.1)的前段, 所述控制系统(1.3)和控制机构(1.4)外罩设有前侧面为镂空的弯折装置壳体(1.2),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顶面上设置有弯折装置开关按键(1.10)、数字显示器(1.11)和多个调节按键(1.12),所述弯折机构(1.5)包括固定组件(1.51)和活动组件(1.52),所述固定组件(1.51)包括固定板(1.511)和第一横梁(1.512),所述第一横梁(1.512)设置于固定板(1.511)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一横梁(1.512)的顶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夹具组件(1.514),所述固定板(1.511)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一挡板(1.515),多个第一挡板(1.515)分别位于多个第一夹具组件(1.514)的正下方,所述活动组件(1.52)包括升降板(1.521)、第二横梁(1.522)和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所述升降板(1.521)位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方,所述第二横梁(1.522)位于升降板(1.521)的前侧面的上段,所述第二横梁(1.522)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夹具组件(1.524),所述第二夹具组件(1.524)和第一夹具组件(1.514)的结构相同,所述升降板(1.521)的前侧面的下段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向上弯折的第二挡板(1.529),多个第二挡板(1.529)分别位于多个第二夹具组件(1.52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板(1.529)和第一挡板(1.515)的结构相同,且第二挡板(1.529)和第一挡板(1.515)左右交错布置,自左至右相邻的第一夹具组件(1.514)和第二夹具组件(1.524)构成一个弯折工位;
其操作方法为:
步骤一、先将样品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用第一夹具组件夹住,另一端用第二夹具组件夹住,使得极细同轴电缆弯曲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步骤二、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开关按键,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步进电机动作,通过两个上下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伺服步进电机正反转,从而驱动螺纹丝杆正反转,带动升降环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活动组件进行上下运动,即第二夹具组件上下移动,实现对极细同轴电缆进行多次弯折;
步骤三、统计数字显示器上显示的弯折次数,待达到指定的弯折次数之后,按下暂停按键,取下该极细同轴电缆,用专门的仪器测试其耐弯曲性能;
其柔软度测试方法如下:采用柔软度测试仪(2)进行作业,所述应用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测试仪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上夹块(2.5)、下夹块(2.6)、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按压块(2.8)、导向柱(2.9)和柔软度测试仪弹簧(2.10),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内段通过连接件(2.11)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相铰接,所述上夹块(2.5)和下夹块(2.6)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外侧,所述下夹块(2.6)与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2.4)的下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设置于下夹块(2.6)的外侧,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2.7)与下夹块(2.6)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块(2.5)位于下夹块(2.6)的上方,所述导向柱(2.9)设置于上夹块(2.5)和下夹块(2.6)之间,所述导向柱(2.9)的顶端与上夹块(2.5)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柱(2.9)的底端穿过下夹块(2.6)的底面并向下延伸,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弹簧(2.10)套装于下夹块(2.6)下方的导向柱(2.9)上,所述按压块(2.8)的顶面与导向柱(2.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升降台(2.14),所述升降台(2.14)的内端伸进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内,并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台(2.14)的前段上设置有托台(2.15);
所述上夹块(2.5)的底面的前段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凸块(2.12),两个凸块(2.12)间隔布置,所述两个凸块(2.12)的底面的横向中央位置均设置有上限位槽,所述下夹块(2.6)的前段开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矩形凹槽(13),所述凸块(2.12)位于矩形凹槽(13)的上段内,所述下夹块(2.6)的顶面的前段开设有横向布置的下限位槽,所述下限位槽与上限位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操作方法为:
第一步,先将极细同轴电缆的放置于一侧的夹具组件中,即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置于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的顶面上,拇指放置于按压块的底面,对按压块施加向上的压力,导向柱推动上夹块向上移动,另一只手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放置于下夹块的下限位槽内,撤销对按压块的压力,由于柔软度测试仪弹簧的作用,使得上夹块向下移动,配合下夹块将极细同轴电缆的一端夹住;
第二步,同样的操作方法,将该极细同轴电缆的另一端放置于另一侧的夹具组件中,该极细同轴电缆的中间段需拉直;
第三步,两手同时对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固定块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两侧的柔软度测试仪活动块同时向内旋转至90度的竖向位置,则该极细同轴电缆被弯曲放置于托台的正上方;
第四步,将该装置通电之后,按下柔软度测试仪开关按键,柔软度测试仪壳体内的控制机构控制升降台向上运动,则带动托台向上运动,待托台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控制升降台向下运动至初始位置,在托台上升过程中,使得该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形变,通过计算机,可直观显示出该极细同轴电缆形变过程,根据显示数据信息,从而得到该极细同轴电缆的柔软度性能;
其线径检测方法如下:采用同轴电缆线径检测装置(3)进行作业,所述同轴电缆线径检测装置包括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所述线径检测装置底座(3.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线径大小的检测组件(3.2)和用于夹持电缆的夹持组件(3.3),
所述检测组件(3.2)包括左右两个传动箱(3.21),其中一个传动箱(3.2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3.25),所述左右两个传动箱(3.21)之间设置有同步带(24),所述同步带(24)上设置有移动块(3.26),所述移动块(3.26)上设置有检测器(3.27);
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置的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上设置有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转动连接,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块(3.35),所述连接块(3.35)的内侧面设置有夹持轴(3.36),所述夹持轴(3.36)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轴(3.36)的内段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槽口(3.38),多个槽口(3.38)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夹持轴(3.36)上套设有锁紧套(3.37),所述锁紧套(3.37)与夹持轴(3.3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其操作方法为: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垂直,即竖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将极细同轴电缆穿装于左右两个夹持轴之间,并通过旋紧锁紧套使得夹持轴对极细同轴电缆产生夹紧力,夹紧后的极细同轴电缆与同步带上下平行,启动电机,同步带运行,带动检测器沿其轨迹来回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通过与外界连接的计算机获得数据,之后再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调节至与水平面平行,即纵向布置,通过定位销将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与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锁紧固定,在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的位置调整中,可同时带动极细同轴电缆旋转90度,使得检测器能够从另一角度测得极细同轴电缆的多段线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522)的上段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调节槽(1.527),所述调节槽(1.527)内设置有调节螺栓(1.528),所述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侧面的上段与第二横梁(1.522)的后侧面的上段之间设置有两个大连接块(1.526),两个大连接块(1.526)分别位于两个调节槽(1.527)处,所述大连接块(1.526)的后侧面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大连接块(1.526)的前侧面与第二横梁(1.522)的后侧面相接触,并通过调节螺栓(1.528)将其锁紧固定,所述弯折装置壳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7),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7)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之间设置有调节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组件(1.514)包括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和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位于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前方,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端与第一横梁(1.51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上下两侧面设置为凹面朝外的圆弧面,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后段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盲孔,所述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矩形状的夹块(1.514.5),两个夹块(1.514.5)分别位于盲孔的上下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前段开设有竖向布置的矩形凹槽,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纵向布置的通孔,所述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内的通孔的轴线与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内的盲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后段设置有弯折装置弹簧(1.514.3),所述通孔的内腔的前段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导向杆(1.514.4),所述弯折装置弹簧(1.514.3)的后端与弯折装置固定块(1.514.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装置弹簧(1.514.3)的前端与导向杆(1.514.4)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514.4)的前段部分伸进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的盲孔内,导向杆(1.514.4)的前端与弯折装置活动块(1.514.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4)包括上固定座(1.41)、下固定座(1.42)、螺纹丝杆(1.43)、伺服步进电机(1.44)和升降环(1.45),所述上固定座(1.41)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1.2)内部的顶面上,所述下固定座(1.42)设置于弯折装置壳体(1.2)内的弯折装置底座(1.1)上,所述螺纹丝杆(1.43)设置于上固定座(1.41)和下固定座(1.42)之间,所述伺服步进电机(1.44)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丝杆(1.43)连接,所述升降环(1.45)套装于螺纹丝杆(1.43)的上段,所述升降环(1.45)与弯折装置调节板(1.52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2.5)的底面的中段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导向块(2.13),两个导向块(2.13)分别位于两个凸块(2.12)的后方, 所述导向块(2.13)延伸至矩形凹槽(13)的下段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的下段设置为镂空,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方设置有竖立的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左右两段向后90度弯折并延伸,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左右两段的内侧面分别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左右两侧面的前段固定连接,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后侧面与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相接触,所述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上段的中央位置开设有T形镂空,所述T形镂空包括横矩形条和竖矩形条,横矩形条位于柔软度测试仪支撑板(2.3)的上段,竖矩形条位于横矩形条的下方,竖矩形条的顶端与横矩形条的中央位置相连通,所述柔软度测试仪壳体(2.2)的前侧面自上而向下延伸至竖矩形条的上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轴(3.39),所述固定轴(3.39)上设置有套筒(3.310),所述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套设于套筒(3.310)外,所述套筒(3.310)的内侧壁设置有四分之一的圆弧槽(3.312),所述圆弧槽(3.312)内设置有限位块(3.311),所述限位块(3.311)设置于固定轴(3.39)的顶部,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与线径检测装置调节板(3.33)之间通过定位销(3.313)锁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径检测装置支撑板(3.32)、固定轴(3.39)、连接块(3.35)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第一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2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导轨(3.23),所述移动块(3.26)与两个导轨(3.23)滑动连接。
CN202010156205.4A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测试方法 Active CN111398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205.4A CN111398056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205.4A CN111398056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8056A true CN111398056A (zh) 2020-07-10
CN111398056B CN111398056B (zh) 2023-10-20

Family

ID=7143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6205.4A Active CN111398056B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80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8350A (zh) * 2022-06-16 2022-07-22 深圳市博音导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900A (ja) * 2000-06-14 2001-12-26 Japan Automat Mach Co Ltd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988055A (zh) * 2005-12-20 2007-06-27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铜合金线,绞合线、同轴电缆、其制造方法及多芯电缆
CN201622888U (zh) * 2009-12-29 2010-11-03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US20130312534A1 (en) * 2012-05-28 2013-11-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pulling force
CN103871679A (zh) * 2014-03-13 2014-06-18 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CN206293208U (zh) * 2016-12-30 2017-06-30 广东兴业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极细同轴电缆
CN206772715U (zh) * 2017-06-01 2017-12-19 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电缆柔软度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900A (ja) * 2000-06-14 2001-12-26 Japan Automat Mach Co Ltd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988055A (zh) * 2005-12-20 2007-06-27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铜合金线,绞合线、同轴电缆、其制造方法及多芯电缆
CN201622888U (zh) * 2009-12-29 2010-11-03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US20130312534A1 (en) * 2012-05-28 2013-11-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pulling force
CN103871679A (zh) * 2014-03-13 2014-06-18 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CN206293208U (zh) * 2016-12-30 2017-06-30 广东兴业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极细同轴电缆
CN206772715U (zh) * 2017-06-01 2017-12-19 深圳宝兴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电缆柔软度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8350A (zh) * 2022-06-16 2022-07-22 深圳市博音导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
CN114778350B (zh) * 2022-06-16 2022-09-06 深圳市博音导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连接线的柔软性能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8056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3040A (zh) 一种橡胶密封件生产用挤压形变恢复性能检测装置
CN111398056A (zh)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
CN115597953A (zh) 一种电子通信电缆检测装置
CN116678297A (zh) 一种铝型材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06772011A (zh) 一种全自动微动开关功能测试机
CN215727334U (zh) 一种金属极薄带生产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CN110579150A (zh) 电动转向管柱总成的检具
CN220154105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硬度检测装置
CN210221025U (zh) 一种高精度棒材跳动测量仪
CN218349374U (zh) 一种钣金件产品的检测工具
CN114526703B (zh) 一种可调节式机械零件测厚检测装置
CN216898607U (zh) 一种圆柱形硬质合金产品的轴跳动检测装置
CN217165901U (zh) 一种改进局部滚牙产品跳动的校直装置
CN206618836U (zh) 一种全自动微动开关功能测试机及其操作调整机构
CN207214990U (zh) 转向管柱下固定板检具
CN216433728U (zh) 一种断后延伸率测距仪
CN21381211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的滑轨固定板用固定检具
CN117419841B (zh) 一种铝板残余应力无损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N214894599U (zh) 一种多方位检测的防滑五金套管用抗冲压检测装置
CN219293745U (zh) 一种新型压紧机构
CN210036497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检测装置
CN218916200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3335910U (zh) 轮廓检测装置
CN212903070U (zh) 一种轮对全尺寸检测设备
CN217845054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技术开发的主机箱平整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